关于感情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感情的文章

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1

关键词:越南 新诗 革新

可以将越南抒情诗分为三个大类型,分别是民间抒情诗、古典抒情诗和现代抒情诗。不同的诗歌类型有不同的结构原则,通过结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诗歌类型之间的主要区别。下面的一些艺术观念可以视为新诗诗人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结构原则。

一.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说到创作诗歌,从古至今人们常强调“真”字――感情之根。但是实际指出,立言的方面和实行的方面又是大不同的。古典抒情诗看重整齐、稳定、和谐等因素,并且往往要做言志、载道等任务。在这样的艺术观念上,古典抒情诗显然不将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视为构思的一个原则。在新诗运动初期,诗人们都很赞同潘瑰的观点:“大家常说诗是心的天然声音。古人给予作诗的事情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律,是为了改造那个声音,使它更好听,更和谐,但是同时也使它失掉天然的性质。”(《越南诗人》,河内,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新诗人们都很响应潘瑰的号召,他们“以一种有韵无粘的句话来表达心坎里面的真意”(《越南诗人》,第22页)。

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的观点开放了诗歌的内容,改造了诗歌的形式。在构思方面,新诗人不要劳心苦思寻找诗思,只要心里有感情就可以作诗了。诗人随着感情而随意拖长或缩短诗篇,因此诗篇伸缩灵活。

因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新诗人必须找得到新的一种表达方式,从而产生了“说调”诗句之类。“说调”诗句可以把抒情人物在感情、思想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表达出来得清清楚楚。“说调”诗句也改造诗歌的音乐,这种音乐不是由平仄配合而来,而是由心声、生活气息、感情的节奏造成的。“说调”诗句站在很多发展的前景下,它开门迎接日常生活的声音进入诗歌的世界;它给现代诗歌和传统诗歌开了通道;它适合各种新的思维类型,允许使用各种隐喻和联想。当然,它也将诗人的个性才华展示出来。

可以说,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的结构原则包含着关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有关于诗人的“诚实”渴望,有关于诗人自我得到合法地位的需求。

二.强调客体描写的独立之势

在超个体的诗歌(古典诗)中,外界和内界之间具有先天的“合一”关系,即常说的“天人合一”,所以在古典诗中不用提及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古典诗人因为要发表那些所谓“永久的真理”,那些“道”和“德”,所以不在乎井然有序的形式会影响描写客体的真实性。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事物的个别形态而是对于那个事物的唯理感受。在新诗中,诗人将自己和其他的事物进行区别和对立,从而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体被打破。新诗人往往保持自己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距离,这种思维也成为新诗的一个结构原则。

客体化的结构原则在描写天然景色的诗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在这一部分诗中,天然景物除了在古典诗里常见的各种意义之外,还处于一个新的地位:一个客体的地位,即有完善价值的一个对象。这个客体和主体分割,它挑战主体的占领的能力。例如春妙《下午》里有一句:“空间里面似乎有丝线/一走即断,一动即消”。如果诗人不觉得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活,不觉得大自然和人之间存在一个客观的关系,为什么他要那么小心翼翼。或者如辉谨在《夜雨愁》一诗里同时听见两种声音:“倾听雨一滴一滴下/听见天沉沉,听见我愁愁”。通常而言,只要“听见天沉沉”的一枝节就可以构成一个情绪(使用“外景转化成心景”的方式,按“人愁景何乐”的原则),但是在新式诗人的感觉之下,辉谨可以分别每一种声音的“音色”,它们不是同一的,而是和调在一起的。

新诗有较为普遍的一部分,那是包含某一个故事的诗。诗人们确实爱观察自己的内心,在它扮演客体的角色的时候,他们爱装扮成各个不同的对象以便能够了解它们,也是为了能够了解自己。为了写作这一类诗,他们学习民间抒情诗、古典抒情诗、欧洲民谣等诗歌的经验。这种诗的蓬勃发展也说明“客体化”的结构原则很深刻地影响新诗人的创作。

参考文献

[1]潘巨棣.新诗运动[M].河内: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2

您对“新养生”有何看法、想法,请您告诉我,爱它就一定要“求全责备”。到这里来吧,这里是我们交流的BBS,让我们一起畅谈、畅想新养生的未来,一起分享“新养生”为您带来的美好时光。可写信至“新养生”编辑部或E-mail?押zzwcp@sina.com,或通过QQ412861247直接把您的话说出来,把您的创意和高见秀出来喔!

“新养生”使我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你好!我是在过年的时候因为无聊在街上闲逛,就走到了一个报刊亭前面,五花八门的书报杂志太多了,随便翻了翻一些关于服饰、家教方面的刊物,无意中看到了“新养生”这本杂志,它的四封设计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是“新养生”这个刊名吸引了我。“新养生”到底新在哪里?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这本杂志,我大致看了看目录,哦,“名家在线”,既然是名家一定有可学习可借鉴的地方,大概读了《国学大师张中行,心境养生乐融融》、《骆玉笙,四乐乐出健康人生》两篇文章,还没等我缓过劲来报刊亭老板已在催我了:“你要不要,这个人。不要就别看了,等你看完,书翻坏了,我还怎么卖啊?”我赶快交了钱带着杂志走了。我想:看来“新养生”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的确很实用。从这两篇文章我悟出来一些道理:养生,什么样的方式都可取,只要是适合自己的,能够坚持不懈都是好的,不必苛求地点和形式。真是开卷有益啊。我准备以后继续读“新养生”,因为它可以给我养生的启示,使我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云南读者 刘严

刘严读者:

你好!感谢你把对“新养生”的看法告诉我们,如果“新养生”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我们办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谢谢你!请你继续关注“新养生”,愿它对你的生活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

希望和“新养生”来个约定

你好!我是从一位朋友处看到“新养生”的,我又把它拿到单位,不料同事们竞相传阅。我觉得“新养生”办得很好,对我们这些中年人很有用。特别是心理两性版、生活健康版、保健怡情版的文章,读了之后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不明白也有很多误区,读了“新养生”后增长了知识,如:《饮食:远亲胜过近邻》等文章。今年我订了全年的杂志,祝“新养生”越办越好。我希望和“新养生”来个约定:不要让我们这些铁杆的中年读者失望。

黑龙江读者 张宏

张宏读者:

你好!请你放心,我们的目标读者就是中年人,我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们会把“新养生”办成急中年人所急,想中年人所想的好刊物,让它成为中年人养生保健的好“伴侣”。但是我们也希望和你来个约定,希望你把对“新养生”的建议、想法及时告诉我们,一言为定!

E-mail:hawxc@126.com

无心成就的小品节目

由于杂志社一半以上是女同志,所以,三八节的活动搞得如火如荼。作为养生版的男编辑秀阳先生也按捺不住,报名为女同志高歌一曲。关于所表演节目,秀阳采取了回避并保密的态度,只说个人演唱风格将有大的变化,由民族唱法转为通俗唱法。

晚会由雨雪担任报幕员,到秀阳的时候,雨雪简单地看了一下节目单,匆匆跑到舞台上面,用清脆的声音报幕:下面一个节目是独唱,表演者,“新养生”编辑张秀阳,节目名称《水车》。

众人纳闷。片刻,雨雪面红耳赤地跑上台来,对着下面的观众说,不好意思,方才看错节目单了,秀阳为大家演唱的节目是《水牛》。众人笑。

音乐响起,众人哄笑,原来是大家都熟悉的歌曲《水手》,据若水了解,秀阳同志因郁闷无比,在这首歌里,共有三处跑调,两处错词,皆为心神不宁的缘故,又被众人哄笑。下台来,唐总编风趣地说,秀阳啊,你和雨雪同志的小品演得好,配合得天衣无缝。

养生版每位小编的工作除了编辑稿件之外,还在工作之余充当知心大哥与知心姐姐的角色,解决一些读者提出的心理问题。

一日,一位男性读者打来电话,说自己失恋了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正巧是王翠萍编辑接的电话。听读者闷闷不乐的声音,王编辑放下手里的工作,听读者从感情的产生到感情的发展、再到感情的自然消失进行详细叙述,然后对这位男读者进行了一番不啻社会发展史的论述,最后的关头,王编辑循循善诱,问,你明白了吗?

此男默不作声。

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3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

纵观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记叙文阅读命题趋势较为明显。内容上,试题将更加贴近新课标的阅读目标要求。整体阅读的考查比重仍会不断加强,选材的内容会呈现出更丰厚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肯定有所体现。选材上,阅读材料由课内向课外继续延伸。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呈增多的趋势。题型上,传统的题型仍有保留,新的题型有所体现。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有可能完全取代客观性试题的趋势。关注考生知识与能力,关注体验和感悟,体现阅读个性。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点解析】

1 把握记叙的要素。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时间和地点要素的把握,一要注意连续的时间和地点的整体过程,找出这些时间的内在联系;二要注意背景知识,把时间、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分析人物要素,要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记叙文的基础,真正地把握事件这个基本要素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记叙文的各个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个要素而忽视其他。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记叙要素应当与对主题的理解结合起来。

2 辨析记叙线索。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凭借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联系,也就找到了文章的线索。

3 理清记叙顺序。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记叙的材料必然要做一个主从、先后、详略的安排。记叙人的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打破事物本来的发展顺序,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也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这就形成了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几种叙述方式,成为记叙文体的一个特点。阅读记叙文,把握住文章记叙的顺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才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4 理解记叙文中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描写、议论、抒情的运用能使文章文情并茂,使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使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阅读记叙文,理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我们把握全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在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缺一不可。描法运用得好,能使人物、事件和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记叙文中,作者不直接对所写的事物发表议论,而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阅读时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只有把产生这种感情的依据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中去接受和感染美的熏陶。

5 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记叙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引用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正确分析和体味记叙文的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从结构上,常起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的作用;从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关于关键性词语和重点语句的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一要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二要注意词语的感彩,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三要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还要从其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6 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它可以是对文章内容(主题、观点、人物、情感等)进行多元化的解读,进行有创意的表达;也可以立足文章内容,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与自我,就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创见;还可以对文章质疑,与作者对话,敢于就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疑问、意见或建议。解答时要注意的是,探究要在“吃透”语段的前提下进行,观点的创新要联系现实,质疑对话要言之有据。欣赏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是阅读能力的顶点。当然,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结合作品内容,能够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够分析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能够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备考策略】

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4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虽已学过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但仍需熟练掌握,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指导他们进行实际性的训练,提高驾驭能力。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心灵感受,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

对学生进行按顺序观察的训练,应注意三点:①要使学生熟悉几个基本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相反,由远及近或相反,由上到下或相反,由左到右或相反;②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画面选择合适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明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顺序,而不采用另一种顺序);③掌握怎样按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抓特点观察的训练,要注意两点:①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事物的特点;②能观察出具体事物有哪些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对学生进行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训练,主要是学会由睹到思、由表及里,使自己进入画面所描绘的境界,产生思想共鸣,从而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关于培养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观察能力(含感受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分层次进行,更要做到使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譬如教学《燕子》,可以这样引导:①这是一幅春景图,你认为应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②画面有些什么景物?哪些是最主要的?③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④观察了这春天美景,你有什么感受?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按“由主体事物到时令背景”、“由动态到静态”、“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观察画面;在观察中抓装燕子”这一主要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用具体的语言把燕子的特点(包括外形、动态、静态)描述出来;同时懂得眼看心想,由表入里,拨动心弦,进入图画描绘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春景之美、春燕之可爱,引发为此情此景而赞叹、喜爱之情。

教学《小站》,在指导看图时,可抓住三个问题引导启发:①仔细看图,按方位顺序把小站的景物说出来;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讲出来。③看到这井井有条、美观的月台,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顺序对月台的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产生对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崇敬之情。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法,理解重点词、句,切实提高理解能力。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美文佳作,语言精彩,词汇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

本单元的重点词语有:俊俏、吹拂、眉眼、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掠过、波光粼粼、圆晕、几痕、曲谱、疾驰、逼人而来、优胜、宁静、征途、点缀、一尘不染、体味、攀谈、意味深长、流连、拘束、哲理、包蕴、不解之谜、饱览、腾云驾雾、心悦诚服、憨厚等。对这些词语,可采用从分析词素入手、找近(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加以理解。根据单元要求与这些词语的特点,尤其要注意采用两种方法: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例如“凑成”一词,原指“凑合而成”,但在本课中是说燕子的羽毛、翅膀、剪尾像是经过挑选出来,组成美丽的燕子的形象似的,表达了作者对燕子外形的赞美;“生趣”本是指“生活的趣味”,但在课文中是“形容春天的景象显得生机勃勃而富有趣味”;“腾云驾雾”原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但在课文中是用来形容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所引起的联想。像这些词语,只有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才容易理解。②品味、欣赏。例如,《燕子》一课中运用了“光滑漂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给人以“十分可爱”的感觉;运用了“黄绿”、“眉眼”等词,写出了柔柳的色彩、姿态;运用了“赶集”、“聚拢”等词,写出了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运用了“伶俐”、“增添”等词,写出可爱的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使春天更美的情景;运用了“掠过”、“沾”、“落”、“痕”、“曲谱”等词,写出燕子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等等。对这些词语的运用,只有引导学生品味、欣赏,才可能领略其所描写的事物的美,才可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应引导学生运用“从关键词语入手”、“联系上下文”、“抓住句中的修辞手法”、“结合生活实际”等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这句话,应联系全文来理解:小站周围环境荒凉,然而月台上却是春意融融,这“喷泉”给人以活泼清新的感觉,这“杏花”给人以春意温暖的感觉。这些美丽的景色,倾注了车站人员辛勤的汗水。作者通过这些描写也就赞扬了车站职工一心为旅客服务的高度责任心。又如:“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这个句子,应抓住其修辞手法,启迪学生深入理解。再如:“在昏暗的光线中,时时迸发出金色的火花,飞溅着碎石,弥漫着呛人的石粉气味。年老的工匠,年轻的学徒,就在这样的小房子里长年累月地劳动着。”要学生能深刻理解这句话,最好的方法是联系生活实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带领学生参观大理石加工工场,了解工人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情况;也可以通过看电影、电视,亲眼目睹那种艰苦的环境。

三、指导学生掌握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并使之理解文章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中心的。

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审美―品读;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认识与理解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利用相关课件让学生认识或者领悟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语言艺术以及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的品读和审美

1.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心境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快速融入文章,在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和作品相通。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良好的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快速地描绘出和谐、轻松的心向。例如:在学习《牧童》这首诗时,通过描绘乡村孩童无忧无虑的生活情境,阐述对自然生活状态的向往。由于小学生心理与年龄限制,他们的认知与感悟能力不够,所以对诗词中的特殊情境很难把握。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应该努力为学生打造教学情境,此时通过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图片以及悠扬的曲调,将学生带到作者构建的世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2.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缺乏审美性,课堂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事物特征与联系,尤其是人物分析。在人物形象分析中,应该从联系的观点出发,将人物放在具体背景下让学生解读。在小学语文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会以社会为背景,也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人物与性格在学生中的心理烘托,进而得到作品中的内在美。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生动地介绍写作背景,在引导学生对人物以及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解读文章的同时,感受文章中的内在美。

另外,细节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认真重视标点符号、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从细节把握中,让作者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的过程,从课堂教学来看,它只是教学的一个细小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应该加强美育渗透,在增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与质量要求。

二、审美―品读式教学法的应用

1.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来看,大部分都将教学的中心放在思想感情的把握与理解上,这样不仅淡化了语文本色,对培养学生审美品味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实际来看,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浓缩。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精妙处的闪光点捕捉,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的同时,和作者产生心灵共鸣;在学生得到人文关怀的环境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各种精品文章美的感知与体验。

2.品读词句,感悟语言美

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品味小学语文教学特征,根据古诗词语言引导学生对美的深层次感知与体验。对于经典的古代诗词,不仅要体会文章画面,更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诗眼,感悟诗词意境,同时让学生体会语言、用词的准确性与精炼性。例如:在《游子吟》中,我们可以抓住密密缝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如果你是游子,那你的母亲会为你缝进一些什么?通过这种假设,学生自然就能领略那种母子情感,并且联想到自己母亲的关心与操劳。

“审美―品读”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不管是美育,还是德育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活用教学方法,在优化教学策略的同时,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方卫红.探讨“审美―品读”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4):62.

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乐感培养;钢琴学习;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78-01

一、乐感的定义

乐感的全称为“音乐的感染力”,定义说起来简单,如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等融合在一起共同作用的效果,但是真正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乐感是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流派、作品的风格等多种因素。乐感是音乐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现能力,而音乐表现力的优劣其实是通过乐感的积累来实现的。乐感对钢琴的演奏同其对声乐的演唱一样重要,演唱以及演奏能否得到观众的喜欢是需要演唱演奏者来感染观众的。对钢琴音乐来说,每首乐曲都是作曲家内心灵感的碰撞所擦出的火花,演奏者对乐曲二度创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乐感,乐感的缺失会直接影响音乐的表现。

二、乐感缺失的表现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孩子学钢琴,社会上兴起了钢琴热的现象。在青少年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演奏者机械式的弹奏,缺乏情感的投入,家长一味追求等级,不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等。乐感的感知和表现是审美层次的心理活动,不是单由技术决定的。我们也常听到有些演奏者,虽然是严格地按照乐谱弹奏,在音高、节奏等方面等方面无可挑剔,但是听者却感觉不出音乐的味道,也就是不感人。本来不一样的作曲家创作出的音乐表达的感情也不相同,可是有的演奏者却把所有的曲子弹成一种风格。还有些同学对作品风格把握不到位,什么样的乐曲都要极力地去表现,就算是朴实的句子也要弹得晃来晃去,更有甚者单一地为了技巧而忽视了对作品的理解,或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扎实的音乐技巧,这些都是乐感缺失所产生的弊端。乐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复杂的学习过程,只要树立信心就能看到进步和发展。

三、乐感的训练与培养

仅仅了解音乐各要素的表情含义是不够的,还需要融入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内心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把乐谱上的客观标记化为自己内心的情感,传达给倾听者。有的人认为乐感是天生的,其实大部分都是靠后天的培养得来的。大家不要对这点失去信心,有的人技巧不是那么好,但是弹出来的音乐能得到大家的认同,这就说明这个人音乐的感觉很好。那么怎么来衡量乐感的度呢?其实,在演奏触键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出一个人乐感的强弱。许多学琴者在钢琴技巧的发展上十分顺利,但却不重视乐感的培养,以至于最后克服不了艺术上的困难。背谱弹奏和视谱弹奏也是有很大的差别,音乐的感觉也有很大不同。如果弹琴只顾看着谱子去弹,那感情上面的东西肯定来不及去多想。拿到谱子后尽量地学着去背谱演奏,这样才能谈得上注重感情的发挥。视谱弹奏只是一种锻炼即兴演奏的方式,还不能上升到情感的层面。背谱是一种很好的弹奏方法,这样既锻炼了我们的记忆力,又能做到在弹琴的时候投入情感。背谱弹奏的人对音乐整体的把握是很好的,每一段通过自己的弹奏就可以听到感情上的不同,也可促进自身感情的投入。总之,好的乐感能帮助学习者找到适合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并且提高练习的兴趣。

关于提高乐感有以下几点训练方法:

(一)培养内心的歌唱性。在弹奏的过程中只有想到这一句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去演奏时,才能做到心中有谱,缩小内心听觉与实际音响的差距。内心的歌唱性要靠听觉去培养,多听不同风格的作品,分层次去分析其中的音色、和声以及表现的手法等。

(二)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视唱练耳包括视唱和听觉两大类,要必须从识谱的能力上去整体地把握作品的节奏、和声、色彩等内容。耳朵的敏锐对乐感的培养也很重要,听到一个作品能大概知道这是一首大调的明亮色彩还是小调的暗淡、忧伤的色彩,对于演奏者是很重要的。

(三)体味生活中的感受。我们的气愤、喜悦、忧郁等情感都可以带到音乐中,利用音乐来表达各种情感。愤怒的时候是一种状态,高兴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感情。弹琴时的情感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会感情的迁移。

四、结语

乐感的培养一部分是天生的,这一部分体现在有的学生面对音乐天生有一种表演的欲望,对音乐有特殊的感情;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现得比较平常,他们可能不像天生乐感好的学生那样对音乐有灵性,不过这都不要紧,经过后天的不断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当然,要想培养好的乐感,不会是件简单的事,只有后天持之以恒地训练,才有可能成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