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最好的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最好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最好的诗词

中秋最好的诗词范文1

社区关于中秋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一一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吃团圆饭,品月饼,赏明月,到处洋溢欢乐喜庆气氛。今年中秋正好的十一黄金周,也是举办活动的黄金时机。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业主集聚的情形,不仅体现出小区大家庭般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提升物业公司形象。

二 活动筹备

(一)活动主题

中秋佳节,团圆新居——“新居”二字也可由开盘小区的名称替代

(二)活动目的

1、 以“中秋”这个众所周知的传统节日为由头,让业主每逢中秋便会回忆起这次中秋活动的欢乐景象,印象良好。

2、通过这次文娱活动,增进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和谐沟通与合作,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保持了两者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

3、提升小区物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

(三)活动形式

以“中秋”为主题的文娱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四)活动对象

入住小区的业主

中秋节活动专用节目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3日晚(由贵公司自行决定)

(六)活动地点

可选择小区里宽阔的场地

三 前期准备

(一)前期造势

1、交房时主动向业主提起此项活动,并热情邀请业主的参加。

2、海报形式的宣传

3、宣传单形式(选用)

(二)活动的前期准备

1、活动前10天,宣传动员会,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娱乐节目、活动流程发到每名员工手中,这样让员工知道自己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明确告诉业主有什么亮点及娱乐项目,吸引业主的积极参与。

2、通过预热把台词及文艺节目进行实战演练,并总结问题再熟练、自然地运用。针对不同的工作设置专职主持人和会务人员负责。

3、活动现场的彩排及音响调试及布置

4、安排专任布置场地

5、活动前一天晚上,召开活动动员会,总结宣传活动,明确活动现在的分工及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

6、活动当中用到的礼品要在活动前3天到位,不要到活动开始那天,出现礼品不足或者不到位的问题。

7、寻找小区中有艺术特长的儿童,并进行邀请。

8、了解业主中是否有新婚夫妇,进行邀请,并可事先跟他们说好活动规则和安排。

(三) 企划准备

1、现场布置所需物品:横幅、气球等营造节日气氛

2、制作礼包,准备礼品

3、画出活动现场平面布置图,事先演练

四 活动设计

1、赏月,分发月饼,同时用心体会中秋主题意义,如有可能建议业主给家里的父母或者亲人打电话,捎去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2、简单介绍关于中秋的来历、意义等相关信息,可以让业主们说出以前或者最难忘的一次过中秋的情形,与大家一起分享幸福和乐趣。

3、互动游戏:

(1)吟对与中秋有关的诗句。谁吟对的多,就赠送精美小礼品

(2)吟唱歌曲,歌曲里带“月”字,谁唱得好唱得多,赠送小礼品。

4、中秋“最棒家庭”竞赛

可以进行拉唱节目,即歌唱带“月”字的歌曲(或吟对与月有关的诗句或成语),邀请几户业主进行对抗,以所唱歌曲的多为胜,赠送礼品,其他参加的家庭也赠送小礼品。每组家庭只需赠送一份礼品。

5、最好安排小区中儿童的才艺表演,儿童表演一般都是观众愿意看到的节目。

6、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因此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妇女会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公司可以借鉴这个传说,邀请新婚不久的夫妻上台,恭祝早生贵子。

五 中期操作

1 现场布置:提前将现场根据预选描绘的现场平面图加以包装布置,安装调试仪器,音响、活动时间等必须逐一落实。

2、统一着装,员工提前到场,鼓舞士气,热身,调整到最好的精神状态;需要协调和强调的工作,严格按操作标准及分工进行。

3、保证礼品的到位

4、活动进行中,指挥人员根据活动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规范和调整各环节的操作,提高活动质量。

六 后续活动

1、可以考虑编写新闻报道,利用新闻媒体提高公司的形象。

2、公司领导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表简短的说话。

社区关于中秋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二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

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社区关于中秋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三为了迎接20xx年中秋节的到来,丰富小区业主的业余生活,为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充分放松,享受节日的快乐。矢志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社区风尚,既要管物,更要管人。一、目标:

1、为了迎接20xx年中秋节的到来,丰富小区业主的业余生活,为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充分放松,享受节日的快乐。

2、矢志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社区风尚,既要管物,更要管人。

3、寓教于示地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培养住户的自律,发挥群体效能,共同创造亲切和睦的空间。

4、循序渐进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有利地促进管理处较好的管理与服务,塑造小区品牌形象,加深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夹弹子:

1、在30秒钟的时间内用游戏指定的筷子从杯中夹出弹子放进酒瓶内,数量越多

越好;

2、在夹弹子过程中不得用另一只手辅助或用其他外力及物品进行辅助,否则成绩无效;

若在夹出弹子以后弹子掉在地上了,此次成绩无效,选手可以继续夹下一颗弹子;

3、分值:在规定时间(30秒)内夹出15颗以上弹子的为获胜者,将得礼品一份。

(二)、扔飞镖

1、在1分钟的时间内,站在3米线外用飞镖向镖靶准心投郑,环数越高越好;

2、选手在投郑飞镖时脱靶或未按规定的距离、时间进行投郑的,此次成绩无效;

3、分值:在规定距离、时间内得到35环以上者获胜,得礼品一份。

(三)、猜灯谜

1、将猜中的灯谜撕下,根据灯谜编号到领奖处进行核实灯谜答案,答案正确后领取相应的礼品。

(四)、飞镖射气球:

1、本活动共分为男子组、女子组、少儿组三组进行。

2、男子组选手距离泡沫板3米,女子组选手距离泡沫板2.5米,少儿组选手距离泡沫板2米。

3、每人可以掷飞镖5次,飞镖击破气球后根据气球里的纸条内容回答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答对者获礼品一份。

(五)、套圈:

1、物品摆放在圈定地面上。

2、距离最近物品2米远(小孩1米远)抛圈。每人限抛3次。

三、以上活动的比赛成绩必须由此次活动的裁判进行签定,否则无效,每户家庭最多可派出2名代表参加2个不同的活动,并凭管理处统一发放的"中秋成绩卡"参加,根据签定的成绩至物业客服台前领取奖品。

社区庆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四:

一、《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引入,幼儿唱歌。

二、主持人开场白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

大家晚上好!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三、主持人介绍中秋节

小朋友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农历八月十五)对的,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那你们知道中秋节还叫什么节吗?(团圆节、丰收节)八月十五这一 天,月亮最圆最美,月色最皎洁,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做成圆形的,象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 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 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四、歌曲《让爱驻我家》

在这团圆的时刻,每个家中都弥漫着爱的芬芳,让爱永留在我们的心里,让爱永驻我们的家中,请欣赏犀利哥一家带来的歌曲《让爱驻我家》。

五、游戏《齐心协力吃果果》

中秋最好的诗词范文2

一、情境设在“诗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诗歌蕴含丰富,如果和学生咬文嚼字,停留于诗词表面,学生难以对富有深意的诗词产生最为直接的兴趣。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将情境设置“诗外”,看似不经意间,将学生带入诗境,间接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这一做法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清照的《醉花阴》时,我首先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情境的创设,介绍李清照及该词的创作故事。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弟,是宋代最为著名的女词人,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从小她就博览群书,有过人的才思,除了擅长写词以外,还很擅长琴棋书画。在她18岁那年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生活非常美满,不过快乐的相聚仅仅维持了两年。等到赵明诚从太学毕业后,就被分派到了一个离京城有数十里的小县城当官,李清照与夫君两地分居。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她时常夜晚独坐高楼,默默地数着丈夫即将归来的日子,在等待的日子里,对丈夫的思念难以排遣,她面容憔悴,衣带渐宽。那年的重阳节,的清香溢满庭院,勾起了李清照想起了往年的重阳,自己在丈夫的陪伴下游园赏花,不由神色凄然,挨过白天,夜间也是孤枕难眠。于是她披衣起床,来到窗前,看到东篱下几丛在月光下随风摇曳,联想到自己瘦弱的身影,感触良多,于是挥笔填了一首《醉花阴》词。当讲完这一段故事后,我看到学生的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我,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故事一完,还没有等我指令,学生就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本,甚至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我顺势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对《醉花阴》进行赏析,在情境的牵引下,学生很快走进了作者的内心,对词意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重组教学资源,有序深化认知

初中语文六册课本收录的诗词总数不少,由于被零碎地打乱编排,因此表现出无序性,增大了学生学习和记忆的难度。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尽量减少学生记忆的间隔障碍。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苏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时,就打破了教材的束缚,将第三单元苏轼的另一首《水调歌头》挪到前面来和学生一起赏析。通过两篇词一起赏析,让学生对苏轼及其乐观旷达的个性有更深刻、更完整的了解。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将两首词赏析的顺序调换,先讲《水调歌头》满足时间的顺序。《水调歌头》是苏轼4l岁被贬到密州做太守期间,1076年中秋节填写的,政治上很不得意,其词由最初的郁郁寡欢到最后的释怀,让学生在整篇的赏析中深刻地了解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浣溪沙》是苏轼1082年填写的,苏轼再次被贬黄州,政治上也是不得意加上疾病初愈,即便如此,苏轼仍然将其乐观旷达、热爱生活的爽朗性格表露无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笔者通过这两首词有序的、整体的学习,使学生对苏轼的乐观、旷达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将教材中的诗词顺序进行重组以外,笔者认为,还应该适当地对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借此让学生对诗人的性格和诗意有更多的了解。

例如,笔者与学生一起赏析苏教版第二册中的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除了向学生拓展介绍辛弃疾的生平,为了更为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为了学生对辛弃疾的了解更加完整,另外给学生补充了其百感交集而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及满怀忧时爱国的悲愤而写下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这些词的拓展介绍,使学生对辛弃疾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三、鼓励学生想象,自主感悟诗词意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诗词从形成到赏析,时空差距很大,真实情境不复存在,不过我们在品读、解析和诗词时,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联想和想象,将自己所想所悟尽情地流露出来。如此一来,在接近诗词意境的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不仅赏析了诗词,深入地理解了诗词,学生的分析和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时,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就有学生想象并描述了如此的画面:“明月高悬,月光皎洁,照着巢里安睡的鸟鹊;清风徐来,吹动树权,惊醒了鸟鹊的酣梦;……夜风送来稻花香,又是一个丰收年啊……”这样优美的表述,可见学生在想象的时候不仅转动了脑筋,还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感官系统,将记忆中最为生动的表象挖掘出来了,因此,描述才会如此生动。对词中情景的表述犹如放电影一般在眼前一一展现,将大家带入了份外迷人的田园夜色之中。

大量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能够引导其思维穿越时空,将诗词中所描绘的人和景尽可能完美的复现,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四、借助媒体布景,直观再现诗意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很多情境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布设与模拟。当然,如果课堂学习与学生日常熟悉的情境适时联系起来,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学生精神就会更加振奋,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也容易拉近。

中秋最好的诗词范文3

一、李清照、秋瑾诗歌相同意象分析

1.花

我国文人自古就有以香草美人自况的传统,李清照也不例外。她流传下来的词作,很多以各种花为意象。这些形态各异、风姿绰约的花,负载着词人的沧桑人生和情感历程。各色花中,当以梅花为最。如《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表现梅花傲世不群,独占春首之品性。词人多不写梅花之态,而常以梅花所引起的人心波动为主,立意构思标新立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以梅雅洁、清幽、孤傲之品格和作者的高洁人格相衬,表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描写更有特色。“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通篇不着“菊”字,人格却卓然而立。

秋瑾也有大量以各种花为意象的作品,她也并非单纯地歌咏花草,而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和李清照一样,与花同心,其人品由花可窥见,也反映出其苦闷与追求。她写菊“铁骨霜姿有傲衷”(《菊》),“残菊犹能傲霜雪”(《残菊》),“帘卷西风人比瘦,时迎北雁客初来。曾闻解组陶彭泽,圃露庭霜手自培”(《秋菊》),常以菊之高洁自赏。和李清照一样,秋瑾也喜爱大自然,这种情怀突出表现在对其他花的描写上。她也写海棠,别具风神。“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秋海棠》)咏其不借春力而与清冷秋风相抗争之精神。可见韵味和李清照大相径庭。

2.酒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酌酒吟诗,醉中操纸,兴来走笔。李清照的词中,既凝结着哀愁,又充满了酒香。愁来酤酒,借酒浇愁。所以,酒又是李清照词中的又一重要意象,随处可见。“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念奴娇·春情》)。可见,李清照醉中有词且中酒香飘飘,有人称之为“花酒词心”。

据秋瑾传记,秋瑾“善饮酒”,加之她生性豪爽,酒更是她发泄和抒感的媒介之物。作品中,酒也是她的重要意象。“愁城十丈坚难破,清酒三杯醉不辞”(《独对次清明韵》),“樽酒悲歌泪涕多”(《感时》),“行酒赋诗殊未央”(《集杜句》),“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酒在她手中,是豪气的象征,是才情的寄托,更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之物,伴随着她侠情义士的一生。

3.秋

李清照对秋的感触可谓痛彻,以其敏感、细腻的笔触描绘一幅幅秋景的同时,还抒发了她忧时伤世之愁怨。“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晓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等句令人深感秋之凄凉。名作《声声慢》则更细腻别致,把秋雨秋风秋花对一个愁肠欲断的断魂人的感染描写得淋漓尽致。“红藕香残”、“红稀香少”、“半夜凉初透”等句,更是意味隽永。

秋瑾诗文除了豪放雄壮、慷慨激昂之外,也有伤感凄凉、深沉凝重之作。秋,便是她借以抒发沉郁悲切之情的最好的依托。在写各色秋景时,一贯朗丽高亢的她,一改雄风,处处显现一种抑郁伤感之色,在秋风秋雨之下难耐惆怅,吟出感时悲歌。如《秋雨》:“雾重秋容淡,桐叶声残夜漏迟。”《梧叶》:“白雁声中秋思满,黄花篱畔暮愁宽。”把秋的萧瑟和内心的哀愁融为一体,抒发伤时之感和郁郁不得志之情怀。最后,她还是以“秋雨秋风愁煞人”的凄凉而悲壮之语来结束她短暂而奋斗的一生。

李、秋诗词中相同的意象还有很多。如残和瘦、鸟树虫草、风花雪月等,不再列举。有同亦有异,李清照主哀婉,秋瑾主雄壮,所以在意象上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二、李清照、秋瑾诗歌不同意象分析

李清照词作中的意象最不同于秋瑾的,当以黄昏为首。黄昏是李词的主要意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浣溪沙》:“远岫出云催薄暮”,“黄昏疏雨湿秋千”。《忆秦娥》:“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

中秋最好的诗词范文4

“人贵有志。”谭慧,昨天的你沉默寡言,今天的你开朗真诚,你的改变让苏老师欣喜不已。你对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当你一次次用查资料的方式锲而不舍地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苏老师着实被你的精神感动了。你对语文,对诗词创作的兴趣在一天天的增长,你的才华也在一天天的显示。作为路队长,你的组织领导才能也令人佩服。苏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用信心加恒心赢得未来更辽阔的天空。

“人小志气高。”小巧玲珑的你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和一副坦荡荡的热心肠。你总是先为别人着想,从来不为自己考虑。从打扫卫生到班级活动,虽然你不是班级的亮点,但你以默默无闻的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与赞扬。你的字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诗也写的象模象样。苏老师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你有更远大的志向和目标。苏老师有你这样的学生,怎么能不骄傲呢?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你的歌声象小百灵一样甜美温润,倾听你的感觉真好。虽然你内向少言,但苏老师知道你有一颗热情无私的心,你为班级所做的一切大家不会忘记。你的字,你的诗,你的歌,你的画,每一样都让人赏心悦目,学业成绩也遥遥领先。苏老师想真诚地对你说:“敞开你的心扉,别让无意义的悲伤占据你心灵的角落,试着去容纳更多的欢乐吧,大家都希望有你这样出色的朋友。”

“兰心慧质,妙手丹青。”你在美术和书法方面的过人才华实在令人刮目相看。你是那么温顺善良,又是那么才华横溢。对待学习,对待劳动,对待班级的一切一切,你都满怀真诚与热情,你更是班中不折不扣的纪律模范。虽然你不善言辞,但你的行动已是最好的明证。试着再开朗些吧,苏老师期待下个学期看到一个阳光般灿烂的你。

“爱人者,人恒爱之。”你是个既有爱心又善解人意的孩子,懂得在别人最需要关心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手,更懂得同情弱者,为班级做出的贡献也有目共睹,这一点是足以令苏老师感到欣慰的。但苏老师在欣慰之余又多了几分担心,你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这让本应完美的你有了太多遗憾。其实只要你远离“懒惰”这个伙伴,和“勤奋”交上朋友,加上你聪明的小脑瓜,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活泼好动的你常在不经意间犯下这样那样的小错误,所幸的是你总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并及时改正。对待学习,你的态度也比以前大有进步,能及时完成各科作业,字也写得漂亮规范多了。苏老师想对你说:“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拳头,而是靠美德博得大家的尊重。”做个名副其实的男子汉,好么?

中秋最好的诗词范文5

在小学阶段就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尤其是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终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我校秉承这一育人理念,经过三年经典诵读的持续实践,我校学生家长和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少教师讲,诵读前校园中不讲文明、不讲奉献、不懂孝顺、自私、任性等不良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而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校园变得文明和谐了,同学们变得谦让、文明、尊重师长了。大部分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为父母端茶倒水;主动帮忙搞家务了;对师长的礼貌也多了。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我校三年级孩子一个学期可以学会《千字文》,即认识近1000个汉字,在我校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

三、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经典诵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地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我们也要和儿女们一起诵读经典,不然该如何在儿女们面前立足,怎么样去教育他们呢?通过和他们一起诵读经典,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何乐而不为。”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四、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国学的魅力感染着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他们沉浸其中感受着国学带来的精神盛宴。那么,面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教师又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呢?

一、按儿童的不同年龄、认知特点提供诵读作品。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效率依赖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我们可以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来诵读。《弟子规 》具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些内容,短小、有趣,有生活的情境联想,还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要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解说他们所诵读内容的意思。

教师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解说所背诵的内容,并检查学生背诵以及理解的情况。教学形式可多种多样,教师讲解、学生自读、讲故事等,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国学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如何正确理解所学的内容,国学经典都是古文,有许多生僻字和多音字,这些字词的音义掌握清楚,既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列(“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国学经典中传统文化美德资源进行德行教育。如在低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为蓝本, 结合低年级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创编了一些以古典文化为内容游戏活动,将学习与生活与课间活动联系起来。

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

我国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关于这些节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有很多为我们耳熟能详,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学生从善的经典范例。如清明祭祖,中秋回家探望家人,重阳慰问老人等告诉我们孝的要义。在学生唱、说、舞、奏的过程中自觉领会,达成教育。

五、重视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学科渗透。

数学学科中渗透传统数学思想元素;音乐课堂上欣赏民族经典乐章;美术课堂上民间工艺的欣赏与制作,欣赏赏心悦目的唐装等;体育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让孩子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悠远流长。

六、家庭国学教育活动。

在家庭开展“同读国学经典,建设儒香家庭”活动,学校每周发一条国学短信,推荐国学经典家庭读本,举办“亲子诵读经典”和写同题“读经感悟”等活动。

中秋最好的诗词范文6

1、离别与思念

古人似乎比今人重情,至少面对离别,比我们今人的感触要多得多。现代社会,各种交通工具和交流方式很容易让人“天涯若比邻”,当然,今天的“比邻”含义也变化巨大。正因为如此,古人借月色抒发的离别状态下浓得化不开的思念之情,就愈发值得我们咀嚼。

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写给朋友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之心,化为了千万人的心。有离别,就会有思念,尤其是在月圆之夜。正是这份“人尽望”的想象,正是这份“落谁家”的猜想,给予了友情以温度。

“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写给胞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面对着亲情,面对着无边的月色,所有的理性都服从于心中的担忧与不安,一切皆因故乡有自己牵挂的人。“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在烽火硝烟中,承载离别忧思的,不是书信,只能是那轮普照天下人的月亮。

宋代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是写给心上人的。“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在被离别之苦折磨着的女子眼中,月儿既有可爱之处,又有可恨之处。在对月亮貌似矛盾的情感定位中,不变的是“恨君”之情。口语化的表达,让炽热的爱情极具民间烟火气息。

月亮圆缺不定,在离人眼中心中,“缺月”割人愁肠,“圆月”更惹人心伤。无论月相如何,离别之苦,在流泻的月华下,绽放出美丽的光芒,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2、变化与沧桑

月亮高悬于夜空,似乎恒久存在着,见证了人世的所有变化,却又一言不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沧海桑田,潮涨潮落,所有深沉的思考,关于历史、关于人生,都可与月亮交流。

六朝兴亡,总让人唏嘘不已。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寂寞的,哪里是潮水,是月亮,更是心中有万千感慨的诗人。“旧时”二字,该浸透了多少曾经的欢笑与今日的凄清。在时间的流逝中,昔盛今衰总是那么残酷那么真实,无法回避,无处逃遁。

苏轼的《小调歌头》,在序中明确说“兼怀子由”。可见,仅将这首词理解为望月怀人是不够的。“我欲乘风归去”中一“归”字,道出了词人对月亮的喜爱追随之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心想事成毕竟只是梦,尤其是彻夜不眠的人,连做美梦的机会都没留给自己。勇敢的面对现实,投入滚滚红尘,热烈的活一场终究是最好的选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原来,月亮不仅多情,而且多智慧,可以帮人参透很多哲理。既然挫折不可避免,既然伤心是不能改变的存在,为什么不去接受它们呢?打开心结,人生将会少一些幽怨,多一些豪情。难怪《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面对无常世事,能在情深意重的背景下给人快乐生活的启迪,真得感谢苏轼,感谢那茫茫宇宙中凝望着人类的眼睛――月亮。

3、阴柔与淡定

即便是十五的满月,光芒也仅止于明亮,绝不会刺眼。相对于太阳的热烈奔放,月亮显得温柔内敛、不事张扬、有亲和力。月亮阴柔的特点让她呈现出女性的特质。也许,靠近月亮,就意味着靠近自己的内心,更易于实现精神追求上的自省与回归。

诗佛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已经衬出了人物的清新脱俗。或许,是有意回避别人的打扰;或许,是钟情于这片竹林,一切行为都在月光下阐释什么叫完美。月亮能懂诗人的心,这就够了。什么叫“天时地利人和”,《竹里馆》已给出了答案。寻到内心宁静的源头,这绝对称得上“人和”,是个人肉体与灵魂的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