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的职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辅导员的职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辅导员的职责

辅导员的职责范文1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辅导员 职责

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

突发事件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和流行的新闻词汇,高校突发事件可以看作突发事件概念的一个子集,即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与高校及高校在校学生有关的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是“高校内突然发生的,并可能迅速演化为较大规模和影响、将危及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事件。”,是“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的行为主体或主要的介入者是高校在校学生。综上,我们可以将高校突发事件定义为:由于自然、人为、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在高校范围内所引发的,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对高校学生本人的心理、生理及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乃至社会安定造成伤害、损害、冲击等一系列负面影响的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分类

从以上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可以看出,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因此参照不同的标准对高校突发事件作出不同的分类,有利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及事件发生后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按突发事件所属的领域划分,可分为如下几类: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2、突发政治性事件,如1999年美导弹误炸我驻南联盟使馆发生后的示威,游行、2005年在全国各大城市发生的反日游行活动。3、刑事案件与安全事件,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清华北大学生食堂爆炸案等恶性刑事案件;4、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事件,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突发事件。5、因学校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因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而引发的罢课、罢浴,具有对抗性过激行为的舍区闹事、破坏公物等事件。

按事件作用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性突发事件和群起性突发事件。所谓个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单独的大学生个体身上的突发事件,如自杀、个人意外伤害及刑事案件伤害。群体性突发事件则指涉及在3人以上的突发事件,如群体性食物中毒、大范围的罢餐、集体外出活动中出现的交通意外等活动。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职责

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制度首创于清华大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曾发挥重要作用,但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在一段时期内辅导员制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近年高校在扩招后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的出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再次得以体现。为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作出了明确了说明,指出辅导员应“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明确了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职责。

突发事件中辅导员的具体职责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只是指出辅导员要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并没有明确的细则,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借鉴以往处置相关类似事件的经验明确突发事件中辅导员的具体职责。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即平时的日常管理、沟通与事件发生时的临场处置。

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往往能够了解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并掌握个别学生的个体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通过进课堂、进网络、进心灵的“三进”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了解到学生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方向。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其益处在于可以及时发现不良苗头,防患于未然。要搞好这些日常的工作就必须具有以下三种能力:热爱学生、把握学生需求、倾听学生的能力;深入学生,熟悉青年学生特点、知晓学生的能力;以情感人、真心地关心学生、帮他们克服与解决前进道路上困难的能力。

一些事件确实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通过日常的工作能够掌握或者避免的,如突发自然灾害、突发疫病、意外伤害等情况,在这类情况下就学要辅导员在遵照学校既有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拥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与临场处置能力。

首先,及时到场履行职责。学校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到场、坚守岗位、绝不能推卸责任、擅自离岗,以免延误处置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更坏的结果和恶劣的影响。

其次,全面快速了解信息。到达事发现场后,辅导员可以结合平时所掌握的信息,从各种蛛丝蚂迹中判断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而快速了解事件的情况,对于偶发性突发事件则要求辅导员在现场调研,及时向当事学生或有关人员了解事件的简要经过,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赢得时间。

第三,及时主动汇报情况。有些突发事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辅导员处置职权有限,在了解情况、控制现场后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取得到上级指示,在没有进一步指示前绝对不能贸然行事。

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发挥着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承担着稳定现场、危机处理与信息通报的责任,为更加科学、合理、有序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前期保证。作为学生日常管理的一线力量,辅导员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辅导员应不辱使命,在突发事件处理中践行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

参考文献:

1“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特点及成因探析”李佐卫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6月第四卷

2. 张平, 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5月第28卷第5期

辅导员的职责范文2

    服装导购员岗位职责

    1、服装专卖店的代表者

    服装导购与顾客都是与顾客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他们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在顾客的眼中都代表着自己经营的服装店的的服务风格与精神面貌,所以导购员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确保自己的服务质量,让顾客对自己产生信赖,并再次光顾。

    2、信息的传播和沟通者

    服装导购要对服装专卖店的各种特卖、季节性的优惠、赠送等各种促销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期限要了如指掌,一旦顾客询问到有关事项时,都要给予顾客详细的解答。

    3、顾客的生活顾问

    只有自己充分了解自己商品的各种特性、使用的方法、用途和功能、以及自己的每一件货品可能会给顾客带来的好处,才能够合适的地为顾客提供最好的建议与帮助。所以,一位优秀的服装导购,不仅要在服务、业绩上有好的表现,而且还应该是顾客的生活顾客,能站在顾客的立场上给予他们最想知道的的商品咨询和建议上的帮助。

    4、服务大使

    在现今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于无形的服务,一系列微小的服务改善都能征服顾客,压倒竞争对手,要知道有优质的服务才是我们的取胜之道。

    5、服装专卖店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作为服装专卖店与消费者的桥梁,服装导购代表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将他们的意见、建议与希望等情报传达给服装专卖店,以便制定更好的经营策略和服务策略。

    二、服装导购代表的工作职责与范畴

    1、通过在货场与消费者交流向消费者宣传货品和服装专卖店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

    2、做好货场、货品的陈列以及安全维护工作,保持货品与助销用品的摆放整齐、清洁、有序。

    3、时刻保持货在场良好的服务心态,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积极向消费者推介,帮助其正确选择满足他们需求的商品。

    4、利用各种销售技巧,营造货场顾客参与气氛,提高顾客购买愿望,增加服装专卖店的营业额。

    5、收集顾客对货品和服装专卖店意见、建议与期望,及时妥善的处理顾客投诉,并向主管汇报。

    6、收集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市场活动等信息,并向主管汇报。

辅导员的职责范文3

一、积极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

医院人事工作的职能正在经历着变革。如何化解医患矛盾,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已经成为医院人事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职责。承担这项职责的重要工作,就是要积极开展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对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服务既是化解医患矛盾的调节器,又是缓解医护人员心理负担的减压器。它对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提高医疗诊治水平,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心理疏导服务是稳定医护人员队伍的需要

医院人事工作的基本职责,就是为医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性和高端人才,以及进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我国医疗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些年各级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扩充医护人员队伍已经成为医院人事工作的常态性工作。在不断引进医院急需人才的同时,近几年医院人才不断流失的现象时常发生,医院的稳定发展面临困境。如何稳定现有医护人员队伍,已经成为医院人事工作的难题。

医院人才不稳定有多个维度的成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们的需求已经多元化,对物质的需求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由于各层次医院的收入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使得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向收入水平高的医院流动,使得医护人员队伍出现动荡。除了物质诱因,还有医院的文化氛围也是造成医护人员不稳定的因素。根据这几年的调研,医护人员不稳定的原因还有医护人员自身缺乏安全感,医院工作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要面对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患者和社会扭曲的误导给医护人员心灵造成的伤害。心理负担和日益增强的心理压力是医护人员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医院人事工作职责就是要在引进医院急需人才的同时,稳定现有的医护人员队伍。

稳定医护人员队伍除了根据医院的实际制订相应的政策,医院人事工作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不断增强心理疏导服务。只有通过科学的心理疏导服务,才能不断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感。这是稳定医护人员队伍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

(二)心理疏导服务能够增强医护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提升医护人员医疗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医院人事工作作为医院人才资源的提供和管理部门,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为医院医疗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事业心和责任感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内在品质。目前由于外在的多种因素造成医护人员面临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加大,一些医护人员为了控制自己的风险,事业心和责任感淡化,在诊治过程中得过且过,甚至过渡医疗,浪费稀缺的医疗资源,也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这已经成为社会诟病。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医院医疗水平和质量的下降。

医院人事工作作为医院人才资源的提供和管理者,必须担负起增强医护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责。增强医护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从目前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看,工作中明哲保身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工作信条。人事工作除了制订一些激励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措施,必须针对现实,转变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服务上。只有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才能释放医护人员的事业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才能不断地得到提升。

二、提升医院人事工作者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工作能力

医院人事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心理疏导服务的工作能力。医院人事工作者绝大部分都缺乏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业务能力,对于如何化解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时常无所适从。面对医院发展新的形势赋予人事工作者心理疏导服务的职责,医院人事工作者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使自己真正成为熟悉心理疏导服务的专家,为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一)增强心理疏导服务的责任意识

为了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医院人事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增强心理疏导服务的责任感。针对医患矛盾给医护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人事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工作观念,面对医院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调整工作思路,把缓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积极做好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

1、要积极适应医院形势变化的要求,转变传统人事工作的思路。传统人事工作就是为医院发展引进、调配和储备人才,也就是为医院发展做好人才增量的扩大和人才存量的调整工作。这些年随着医患矛盾的加大,医护人员成为医患矛盾的焦点,医护人员产生越来越大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冲击医护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给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带来了障碍。如何逐步消除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和心理负担,稳定医护人员队伍,医院人事工作作为人才的管理者,当然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医院人事工作就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服务,并且把这种服务作为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只有恪守这项职责,才能不断消除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稳定医护人员队伍,为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内在环境。

2、医院人事工作要真正把心理疏导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医院人事工作管理中,要把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纳入工作职责范围,订立相应的规则条列,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人事工作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服务。

3、要不断增强人事工作者对心理疏导服务的责任感。从目前医院从事人事工作队伍状况看,对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生疏,不可避免会产生畏难情绪,难于开展工作。面对这种局面,必须要不断增强人事工作者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只有积极发挥他们工作的主动性,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成为心理疏导服务的行家。

(二)提高人事工作者心理疏导服务的工作能力

提高心理疏导技能是医院人事工作者做好心理疏导服务的前提。目前医院人事工作者绝大部分都缺乏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尽管越来越知道心理疏导服务是人事工作不可或缺的职责,但是由于缺乏心理疏导的技能,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心理疏导服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人事工作者必须尽快从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心理疏导服务的能力。

第一,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医院人事工作者必须要有很强的使命感,增强终生学习的意识。要不断学习心理疏导方面的专业知识,尽快掌握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要把学中干作为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的路径。

第二,敢于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工作。由于绝大部分人事工作者缺乏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对于开展心理疏导服务会产生畏难情绪,面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焦虑和压力,无所适从。人事工作者要敢于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把干中学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路径。

学中干和干中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不断地加强心理疏导的业务学习,才能逐渐掌握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实践出真知,也只有不断的开展心理疏导服务,才能不断地提高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能力。

(三)调整充实人事工作队伍

面对医院发展的新形势,医院也要转变人事工作的观念和工作模式,不断调整和充实人事工作队伍。医院人事工作承担稳定医护人员队伍的职责,面对当下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人事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给医护人员创造一个比较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针对医院人事工作必须承担的新的职责,医院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人事工作者进行心理疏导方面的业务学习和培训。目前人事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很能适应心理疏导服务的工作,尽管人事工作者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苦于缺乏心理疏导服务的技能,只能一筹莫展。医院要积极引导人事工作者加强心理疏导的业务学习,定期组织人事工作者进行心理疏导的业务培训,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他们到相关的院校进行在岗学习。通过多种学习培训途径,不断提高人事工作者从事心理疏导服务的能力。

二是调整医院人事工作者的队伍结构。医院人事工作正在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医院必须加强对现有人员队伍结构的调整,尤其要调配和充实一些具备心理疏导服务的专业人员,使人事工作能够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三、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疏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已经成为医院人事工作新的职责。疏解医护人员存在的心理焦虑和压力,关系着医院人员队伍的稳定,对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对新的职责,医院人事工作要积极应对,着力做好心理疏导服务工作,疏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进行心理疏导服务最基本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尤其作为医院人事工作者要想医护人员所想,急医护人员所急。首先必须加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把脉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真正知道医护人员的诉求,打通医护人员的心结。在开展心理疏导服务过程中,人事工作者还要贴近医护人员的工作,真正为医护人员的工作着想,把纾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逐渐消除医护人员医疗诊治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人事工作还要勇于承担,尽力解决医护人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尤其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比如职称晋升、考核考评等,更要从医护人员角度着想,彰显人事工作管理的人性化。

(二)倾听医护人员心声维护医护人员正当权益

倾听医护人员心声维护医护人员权益是进行心理疏导服务的前提。当前医患矛盾时有发生,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往往得不到维护,医院的声誉遭到重创。究其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一些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理解,不了解医疗的复杂性,以为医学是万能的,自己花了钱就要治好病,一旦病情不见好转或者恶化时,就认为是医疗事故,医院和医护人员不可原谅,进而大闹医院,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得不到维护。长此以往,伤害了医护人员的情感,在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心理产生焦虑和极大的压力。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甚至出现过度医疗,对医患之间都是一种伤害和损失。面对这种局面,医院人事工作必须深入临床一线,站在医患角度实事求是剖解原因,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化解医患矛盾。

一是要倾听医护人员的心声,着力纾解心理焦虑情绪和压力。作为人事工作者要真正成为医护人员的倾述对象,不让自己成为旁观者,把化解医护人员的心结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倾听医护人员心声过程中,要站在医患角度耐心中肯地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纾解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

二是要勇于维护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医患之间应该是利益共同体,医护人员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也会给患者造成伤害。在医患矛盾中,一旦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人事工作者要敢于维护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不能息事宁人。维护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是心理疏导服务的重要外在表现,否则心理疏导服务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效用。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辅导员的职责范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专业化发展 策略

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当前, 从中央、地方到高校对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均采取了一些有益措施, 然而在我国高校的现实处境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目前仍处于缓慢甚至滞后的状态,队伍建设任务紧迫而艰巨。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内涵

目前,我国的学生工作作为一项职业, 它离成熟的专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从业人员, 辅导员的专业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 辅导员专业化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应该包括辅导员群体专业化发展和辅导员个体专业化发展。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一般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有清晰的自我角色意识和明确的角色定位, 要认识到辅导员的基本职责、工作性质、专业要求、行为准则、角色地位,并且愿意为做好这项工作而积极主动学习和参加培训, 要认识到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专业人员, 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二是要通过主动的学习和培训,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精神品质, 增强专业影响力等等。这些都需要贯穿辅导员整个职业生涯,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期间不断渗透和伴随着辅导员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专业心理以及职业信念、价值追求等的形成、成熟。总之, 辅导员专业化既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 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辅导员职业群体专业化和辅导员职业个体专业化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共同构成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总体内涵。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存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政策落实不到位。新时期, 还有很多高校对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各高校间对辅导员政策落实力度不一, 工作合力形成水平不一, 高校间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同时, 在高校自主办学背景下, 高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而科研和教学成为高校之间竞争的主旋律, 辅导员从事的学生事务工作往往被边缘化。

(二)辅导员实际工作职责扩大, 地位认识模糊, 工作内容泛化。近年来, 从国家的文件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 辅导员应该定位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任教师,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多重领导则加剧了辅导员工作内容的泛化。除了学工部、校团委和院(系)向辅导员发号施令之外,教务、保卫、财务等职能部门也经常安排辅导员工作,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都是辅导员的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展的推进策略

(一)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强调:“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 又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知心朋友,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建设直接关系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因此, 我们要牢记高等学校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充分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积极促进辅导员队伍整体和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发展,造就具有专业化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二)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必须强化角色意识, 其着力点就在于: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 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社会化转变的促进者, 是学生需求与学生成长的研究者,还是学生事务管理者和服务者。同时,辅导员专业化必然要求科学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并对辅导员工作内容进行专业化细分与优化。当前造成辅导员工作繁重、沉溺于学生日常事务而无法脱身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职责不明确,虽然《规定》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已作相关规定,现在则需要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明确的、操作性强的工作职责,保证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不偏移。对于主要职责之外的事务性学生工作,应由学工部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各职能部门“千条线”对辅导员“一根针”的情况发生。同时学校在统筹协调下,应支持并鼓励辅导员根据个人意向和专业背景,在党建团建、资助管理、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中择其分工领域与专业发展方向。

(三)提高对辅导员培训工作的重视,完善辅导员培训系统。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努力建立以省级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主体,学习考察、研讨交流、学位进修、科学研究等形式相结合的分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特别需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落实政策文件精神,“将辅导员的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切实加大对辅导员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年3月.

[2]杨建义.高校辅导员专业定位、标准及其达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

[3]史慧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诉求一对辅导员专业化的几个热点问题综述[J].江苏高教, 2009 (4).

[4]李贵平.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途径[J].教育评论,2010 (6).

[5]朱洁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 (2).

[6]元毅.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之出路[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6)

辅导员的职责范文5

一、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核心,除教学工作外,涉及到学生的有关工作,如评奖评优工作、困难资助工作、征兵入伍工作、党团建设工作、学生组织建设工作等都与辅导员息息相关。只要与学生有关,不管属不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必然离不开辅导员。因此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加之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居多,在父母的庇护下,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生活上都极不成熟,做事易冲动,不考虑后果。一旦出现问题,第一责任人就是辅导员,这就大大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责任,从而要求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确保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二)学习研究时间有限、提升空间受限。辅导员平日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特别是从事“双肩挑”的辅导员,更要一头兼顾学生工作,一头兼顾行政工作,用于提升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研究时间少之又少。即使有部分时间研究理论,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效果并非十分理想。时间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辅导员个人的提升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严重影响个人积极性。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看以看到,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的顺利开展。因此,多措并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明确辅导员职业定位,理清工作职责。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了辅导员职业定位,即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同时,高校管理者要切实采取措施,推动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道路迈进。此外,要理清工作职责,对于不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的工作不能强加给辅导员,及时改变所有工作都推给辅导员的现状。

(二)完善高校辅导员选拔机制,合理分配工作量。要科学合理选拨人才,着重选聘从事思想政治等相关专业且具有辅导员工作经验的人才。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和要求,将优秀人才补充到辅导员队伍中。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工,严格按照1:200的比例配置辅导员,推动学生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逐渐减少辅导员工作量。

(三)加强辅导员理论和业务学习,优化激励机制。高校管理者要通过多种形式,如集中学习、培训、素质拓展实践等方式,为辅导员个人发展创造有利空间。鼓励辅导员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深入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此外,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激励机制,对于理论研究深入、工作业绩突出的辅导员,学校要给予奖励并广泛宣传,提高个人积极性。

辅导员的职责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06-01

1.当前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办学机制和运行机制的特殊性,加上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其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既与母体院校有相似之处,又因自身体制带有差异:

1.1 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独立学院成立时间不长,由于体制原因,招聘的辅导员队伍基本上是应往届大学本科生或选聘本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较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整体呈现学历低、职称低、工作经验匮乏现象。另外,部分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人数偏少,在人员配备上没有严格按照1:200的比例来配备辅导员,很难保证辅导员与学生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再加上辅导员流动性大,很多大学生四年大学要更换好几个辅导员,独立学院中熟悉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少之又少。再加上独立学院特殊的体制,新辅导员上岗后学习进修的机会非常少,整体素质提升很困难。

1.2 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工作职责过重。辅导员队伍本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职责,但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并不明晰。辅导员更多忙于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扮演着"万金油"、"勤杂工"、"保姆"的角色,身兼多职,职责宽泛无边界,临时性和突发性工作内容繁多,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就必然是辅导员的工作。这样就使得辅导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地履行工作职责。

1.3 缺乏合理考评体系,辅导员职业倦怠心理形成。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情感丰富的大学生,工作难度大,内容庞杂,但工作效果很难显现出来,这样就使得考评内容难以量化。往往就会出现考评主体单一,凭主观印象给分,忽略了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致使考评流于形式,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造成辅导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与动力,形成职业倦怠心理。

1.4 待遇偏低,流动过快,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独立学院仍然认为辅导员工作具有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特点,在待遇上,辅导员经济收入明显低于专职教师,难以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使得辅导员心灵容易受到伤害,职业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很多辅导员只是把工作作为暂时的过渡性职业,队伍更换频繁,人员流动大,人才流失严重,队伍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2.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经费投入有限。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实体,国家没有任何投资,收支几乎全靠学费,办学资源特别是经费的严重短缺是制约独立学院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当前独立学院处于办学初级阶段,经费支出大多数投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公办开支上,为了节约成本,对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经费投入少之又少,能省则省。这样就使得辅导员待遇无法改善,更谈不上整体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升。

2.2 管理和制度上的原因。独立学院自身的性质决定了独立学院的辅导员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和母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在人事制度、管理使用、培养考核、职称评定方面都有差异。尤其是在职称评定等事关辅导员切身利益和个人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许多独立学院目前尚无明确的制度规定。另外现有的职称评定条件和政策都向一线教学人员倾斜,辅导员要在做好繁琐的学生工作同时完成同等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是很困难的,这本身就增加了辅导员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难度。

3.加强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3.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完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确保辅导员队伍的质量。坚持专兼职辅导员相结合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学习和借鉴这一成功经验无疑是独立学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条捷径。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对辅导员进行相关专业的技能培训,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等,同时在教师队伍中选拔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另外,可返聘在其他高校有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离退休干部从事辅导员工作,以老带新,帮助新辅导员尽快成长。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优化配置辅导员资源,提升辅导员整体素质结构。

3.2 明确职责,提升辅导员专业化程度。独立学院要想真正发挥辅导员的教育管理职能,必须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尽可能创造条件,将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以确保每一位辅导员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3.3 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要加强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培养,增加辅导员专业化培训,要充分利用母体院校的师资优势,创造条件组织辅导员到母体院校向优秀辅导员老师学习,同时,也可经常性地邀请母体院校或兄弟院校优秀辅导员到校培训、讲座。以人为本,提高待遇,稳定辅导员队伍。

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体制和机制的灵活性,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将辅导员的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同时,创造良好的发展预期和晋升机制,在职称评定上,要区别对待一线教学科研人员与辅导员,适当降低辅导员教学与科研要求。同时,对于那些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辅导员提供有限晋升和进修的机会,消除职业倦怠,变压力为动力,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面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