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舆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舆情范文1
舆情指的是在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颠覆了之前舆论由政府和传媒主导的局面,舆情传播从前期、到中期跟踪、后期推动,呈现出新特点。
1 特点一:舆情发端不可预知,引发马群效应
施拉姆提到传播的三要素是:信源、讯息和信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掌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等新媒介,信源和信宿不再单向传播,而代之以互动、交互、循环反馈的方式,网络“微内容”以强大的力量与主流媒体的“宏内容”对抗,信息的去中心化和去议程化成为明显特点。传播学者喻国明认为,“ Web2.0的即时反应、网民间的互相纠偏、复合印证以及网络所呈现的结构性的信息提纯能力,让我们对于微内容、微价值的聚合力量刮目相看。”[1]
舆情发端不可预知,无法预料。“舆论群体就像马群一样,偶尔一匹马发作而狂奔,整个群体便跟随其狂奔起来,这就是‘马群效应’或者‘羊群理论’。它很形象地说明了舆论潮的奔涌形态和方向的随机性。”[2]话题一旦引起热议,其发酵、发展的方向,则将以非线性、不可预知特点向前发展。
比如曾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陷入尴尬境地的郭美美事件,其舆情发端是郭美美在微博上炫富而点燃的;三亚宰客门是由网友罗迪在微博上爆料“3个菜4000,一条鱼6000”引起的。
2 特点二:新旧媒体优势互补,引导舆情深入、理性发展
麦克卢汉认为,一种新媒介通常不会置换或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媒体网站、“台网联动”等新媒体形态,在信息报道中仍然占据着一定地位。
这首先是因为,国家对主流新闻网站的建立和新闻有严格规定。根据我国2005年出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规定》,只有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站,经申请审批后才有新闻首发权,目前我国重点新闻网站有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央视国际等,他们都是强势传统新闻媒体在网络的延展。
再者,传统媒体毕竟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在信源获取上占据优势,另外,他们还有组织架构和专业人才优势,相比于原生态新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起步早,经验足。
另外,社交媒体有时会因来源未经证实或断章取义而有演变成网络暴力、网络恐慌的可能,引起公众的不信任。如3月,舒淇因卷入甄、赵口水战被网友猛批,曝光陈年艳照,这就是一起网络暴力事件。与之相比,传统媒体的信息更具真实性和可信度。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是相互借力,取长补短,理性引导舆论,“在全信息时代,多种媒体共同关注重大事件,共同影响事件发展,将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3]
如在“三亚宰客门”中,网络、微博充当舆论波和后续爆料的源头,传统媒体则提供深度报道、全面解析、权威评论。如《新京报》相继推出《“宰客门”背后的国际旅游岛坎坷路》、《宰客门引发海南旅游建设“”质疑》等文,报道海南升级为国际旅游岛后房价飙升,五星酒店扎堆等现象,发表专家看法认为其“国际旅游岛”建设“急功近利” [4],给人们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与启发。
传统媒体对事件有组织的跟踪调查报道和深度报道,弥补了新媒体的随意性和浅薄,共同起到理性引导舆情的作用。
3 特点三:舆论监督主体向公众回归,推动政务公开和社会民主进程
公众是舆论的源头和动力,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公众。新媒介的出现,促成一种新兴的舆论监督模式。“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带来的变革,开启了公众表达的平台,它突破原有信息控制格局,使公众作为真正意义上之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力得到回归。”[5]
当政府事务、社会事务以及公共事务被推到聚光灯下,政府和公共部门必须摈弃之前舆论“把关人”的角色,改变封堵式的思维,而应积极摸索新媒介环境下的舆情传播特点。
清华大学副教授邓国胜认为,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对公益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改变:监督的主体从单一的政府走向多元的媒体和公众;监督随时都在;渠道无处不在;事无巨细,尽在监督之中[6]。这番分析虽然是以公众对公益事业的舆论监督为本体,但对于其他政府和公共部门不乏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情传播,在舆论波的初始阶段呈现随机与偶然的特点,一旦形成舆论波则会引发马群效应;在舆论波的热议传播阶段,新旧媒体相互借力,推波助澜,理性引导舆论;而从舆情传播的效果来看,公众对舆论监督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必将促进政务公开和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青颜.围观时代雾里看花,我们该如何“hold住”?. [EB/OL].人民网.2012.1.26. .
[2]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6.
互联网舆情范文2
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IPv6 主干网以2.5Gbps-10Gbps的超宽带传输速率和足够多的IP地址,带来网络世界的全方位升级。它首先带来的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千万亿级市场容量。但网络基础设施永远是网络世界的基础,话音、数据、视频与各种网络新应用,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应用的市场容量更加巨大。
基于IPv4的上一代互联网,制造了海量的数据信息世界,大众门户网站、行业垂直网站、游戏娱乐购物社区等,是上一代互联网结出的美丽果实。下一代互联网一方面将视听数字世界很好地融合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个性化、智能化信息服务,将是其另一个特色。
上一代互联网带给人们海量信息的同时,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对称。需求与得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错位。大众门户网站给予人们最鲜活的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门户新闻圈效应。所有的门户网站的内容,从内容本身到内容提供方式,都有些雷同。人们从海量信息之中,得不到更多的、更精确的、更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人们无法得到个性化的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智能应用水平了。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来临,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将是人们信息需求的关键因素。企业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则首当其中。企业不想被海量信息淹没,不想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并最终沉没,就必须时时刻刻找对自己的方向。企业情报门户则是企业在海量信息中航行的罗盘。
企业情报门户是未来企业的关键
企业情报门户系统,即CIPS系统 (Corporate Intelligence Portal System),是建立基于企业个性化情报需求的“企业的门户”。它是区别于大众门户网站及行业门户网站的下一代互联网门户网站,它是企业的门户网站。
CIPS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它首先要从海量信息中,精确地获取企业个性化情报信息,使企业需求与获得之间,达到信息的基本对称。它包含以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为核心研究对象的竞争情报系统(CI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包含企业所有员工基于情报信息的交流与流转而协同工作的KM系统。但是,其最大特色仍是它作为企业情报门户的功能,即是说,它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KM,它更重要的是企业的Portal。从企业的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上升到企业的Portal地位,是它对CIS、KM、Portal等的整合与统一。
情报信息的精确与个性化获得方式,是企业情报门户CIPS系统的核心。企业只有得到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商业情报,并做出准确而有效的判断,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领先对手,并且成为整个行业的领军企业;才能在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中,发现新的机遇,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才能使企业从一个角落里的成功,赢得全球的成功。
天下互联中国网络情报中心基于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在多年来为企业服务过程中,基于对企业情报信息需求的深刻理解,将来自于Internet、人际网络、企业内部等各种渠道的相关信息有机整合,建立起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多向交流、协同工作的信息平台,即企业情报门户CIPS系统平台。它既是一个协同工作平台,又是企业的情报门户。它能很好地监测竞争环境,分析竞争对手,认清竞争态势,制定竞争策略,从而为企业提供坚实的决策支持,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推动者。
互联网舆情范文3
关键词 同伴依恋,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青少年。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青少年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正处于生理成熟和心理转型期的青少年正成为互联网用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结交朋友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但是,青少年在享受互联网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限快乐和便捷的同时,也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巨大的冲击,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日趋凸现。
不同心理特征的个体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对互联网上的不同内容产生偏好。因此其互联网使用可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相关研究表明个体的某些心理行为变量有可能使青少年更容易卷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如神经质人格、孤独和抑郁等消极情绪㈣、缺乏社交能力及社会支持等。但以往研究没有考虑到与个体有亲密情感联结的、对个体有重要影响的他人对其互联网使用可能产生的影响。
个体青少年期,同伴在青少年的认知、情感、人格以及行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是青少年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亲密感的重要来源。同伴依恋是指青少年与同伴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相互给予温暖与支持的关系。个体与同伴的亲密性在青少年期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能够减少青少年时期出现的急剧变化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促进安全感的发展。亲密的同伴友谊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有积极影响。拥有安全同伴依恋关系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同伴社会接受性更有自信,孤独感更少,因此,人们估计在现实世界中有较好的同伴关系、较好的社会支持的青少年会通过互联网扩大交友范围,发展更多的朋友,他们有可能更加喜欢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同时,不会过度沉溺于互联网。相反,缺少亲密朋友的青少年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更容易沮丧、焦虑,自尊水平也相对较低。Selnow用“电子朋友”的概念来描述把录像游戏当作同伴。1997年Griffiths把这个概念延伸到互联网使用者,说明青少年会把互联网当作朋友,也会把互联网当作扩大交友范围的重要手段。同伴依恋关系差的青少年有可能把互联网当作自己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亲密朋友的他们更可能利用互联网来满足自己交往和娱乐的需要,更可能对互联网提供的游戏、交友等娱乐功能产生偏好,以缓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压力和困惑。有理由认为他们更可能因为过分依赖互联网的社交和娱乐服务来获得情感支持,来排遣现实生活中的烦闷和压力,他们更可能因过度沉迷于互联网而卷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因此,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同伴依恋关系有可能影响其对互联网服务内容的选择,影响其对互联网友谊的看法。影响其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本研究将探讨青少年的同伴依恋关系、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北京市普通中学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年级10个班的学生,有效被试405名。其中,男生214名,占被试总数的52.80%,女生191名,占被试总数的43.20%。被试的年龄在12-1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73±1.58岁,具体分布如表1。
2.2 测量工具
2.2.1 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
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中的同伴依恋问卷,共25题,采用自陈量表的形式,每一个项目都在Likert五点量表上进行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5个等级,旨在评价青少年与同伴依恋关系的情感和认知维度。其中包括三个分量表:同伴信任(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信任)、同伴沟通(语言交流的程度和质量)、同伴疏离(疏远感和孤立感)。三个维度均采用平均分,同伴疏离反向计分后与同伴信任和同伴沟通维度的分数相加的平均分为同伴依恋的分数。本研究中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Cronbach α为0.81、0.91、0.69,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为0.85。
2.2.1 互联网服务使用状况问卷
采用雷雳和杨洋编制的“青少年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项目选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的内容。删除了其中不适合中学生的选项(如,网上炒股等)后,最终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由22个项目组成,从“1―不喜欢”到“5―很喜欢”分5个等级记分。通过因素分析提出了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信息”(浏览新闻、电子邮箱、搜索引擎等)、“娱乐”(网络游戏、个人主页、在线音乐等)、“社交”(网络聊天室、即时通讯、BBS论坛等)、“交易”(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销售等)。本研究中各维度的分数为题项的平均分,高分表示更喜欢。α系数分别为0.62、0.75、0.71、0.88。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为0.90。由于青少年使用“交易”服务者较少,所以本研究将着重关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娱乐服务和社交服务的使用。
另外问卷还收集了被试的性别、年龄、年级等人口学变量的内容。
2.2.3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
采用雷雳、杨洋编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APIUS),所有题项分5个等级记分,1表示情况与自己完全不符合,5表示情况与自己完全符合。该量表共38个项目,包括6个因素:突显性(3个项目);耐受性(5个项目);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11个项目);心境改变(5个项目);社交抚慰(6个项目);消极后果(8个项目)。各维
度的分数为题项的平均分。高分表示与个人情况更符合,六个维度的内在一致性分别在0.81到0.91之间,总量表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5。四周后的重测信度总量表分数为0.86。APIUS表与Young的8项标准以及CIAS的相关分别为0.62和0.77。具有良好的聚敛效度同时其区分效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2.3 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数据处理使用SPSS12.0与AMOS4.0。
3 研究结果
3.1 同伴依恋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为检验青少年与同伴的依恋状况在性别、年级上是否存在差异,首先对同伴依恋的三个维度分别进行了2(性别)×5(年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同伴依恋中同伴信任、同伴沟通以及同伴疏离的性别主效果都达到了显著水平(F(1,403)=6.87,p<0.05;F(1,403)=7.12,p<0.05;F(1,403)=11.25,p<0.05)。同伴信任(M男=3.95;M女=4.15)、同伴沟通(M男=3.81;M女=4.04)上,女生都要好于男生。女生的同伴疏离维度低于男生(M男=2.16;M女=1.93)。其次,同伴疏离的年级主效果也达到了显著水平(F(4,400)=7.04,p<0.01)。为了进一步检验同伴疏离维度在不同年级水平上的变化趋势,通过ONEWAY,利用其中的Piolynomial考察其变化趋势。通过Scheffe进行事后比较,结果表明,线性趋势不显著,但存在组间差异,高一年级学生与同伴的疏离程度明显高于其他4个年级的学生。从同伴依恋的发展趋势图(图1),可以看到青少年期的同伴依恋基本处于平稳的状态。
3.2 PIU的相关因素及其性别和年级差异
为检验青少年的PIU在性别和年级上是否存在差异,首先进行了2(性别)×5(年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年级在PIU上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F(4,367)=2.83,p>0.05,性别的主效果不显著,F(1,367)=2.22,p>0.05,但是年级的主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F(4,367)=5.44,p<0.01)。为了检验PIU在不同年级水平上的变化趋势,通过ONEWAY,利用其中的Polynomial考察变化趋势,通过Scheffe进行事后比较。结果表明青少年在中学阶段互联网卷入水平不断加强,其线性趋势在0.01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性(F(4,367)=15.45,p<0.01),但在二次趋势上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F(4,367)=1.38,p=0.24),高一年级(M=2.11)与初一(M=1.63)、初二年级(M=1.76)学生的互联网卷入水平差异显著,高一年级学生互联网卷入水平明显高于初中阶段,高二时有所下降(图2)。
3.3 同伴依恋、互联网服务偏好与PIU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确定青少年同伴依恋关系、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PIU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先对青少年同伴依恋的三个维度与互联网信息、娱乐、社交服务以及PIU进行了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同伴信任和同伴沟通两个维度与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r=0.18**;r=0.20**),与使用互联网社交服务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r=0.11*;r=0.18**),与使用互联网娱乐服务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r=0.11*;r=0.18**),也就是说这两个因素有可能预测互联网信息、娱乐和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其次,同伴疏离与社交服务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r=0.13*),同伴疏离可能预测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同伴依恋的三个维度中只有同伴疏离与青少年PIU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r=0.24**)。说明同伴疏离可能预测青少年PIU。此外,从相关分析来看,信息、社交和娱乐服务的使用偏好与青少年PIU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分别为r=0.17**;r=0.39**;r=0.44**)。
为了更好地说明同伴依恋状况及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等因素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以上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与假设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了验证。
该模型具体的拟合指数为:NNFI=0.99,CFI=1.00,PNFI=0.21,RMSEA=0.01,X2/df=1.06,表示数据支持理论假设。该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良好。以青少年同伴依恋来预测其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和PIU,其决定系数为:信息服务0.042,娱乐服务0.039,社交服务0.046,PIU0.24,也就是说同伴依恋可以解释青少年对信息、娱乐、社交服务偏好的变异分别为4.20%、3.90%和4.60%。同伴依恋可以解释青少年PIU23.90%的变异。
图3中显示了同伴依恋的三个维度与互联网服务偏好和PIU之间的关系路径,以及各路径的完全标准化系数。可以看到:(1)同伴信任与社交和娱乐服务的使用偏好呈负相关,尽管都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2)同伴沟通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信息、娱乐和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且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间接预测PIU;(3)青少年与同伴的疏离程度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IU。
4 讨论
4.1 同伴依恋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青少年期,男生之间的同伴依恋不如女生之间亲密,女生的同伴信任和同伴沟通都要好于男生,女生的同伴疏离程度低于男生。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女孩对同伴表现出更高水平的依恋,而青少年男孩一般更依恋于他们的父母。有研究基于访谈技术探讨青少年同伴友谊的性别差异,发现男性的友谊可能不如女性的友谊那样亲密,但男青少年朋友的数量更多。这可能是因为男性不如女性那样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他们认为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会让自己感到不舒服。
此外,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依恋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同伴依恋的发展趋势基本处于平稳的状态,逐渐抢占了父母与青少年之问的依恋关系随着青少年的发展,他们不断从对父母的情感依恋向同伴转移,这个过程就是个体化。
4.2 PIU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高一年级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明显高于初一年级。中学阶段,青少年所面临的学业和成长的压力逐渐增大,虚拟的网络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感,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困惑,缓解压力、尤其是当青少年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进入高一年级之后,升学的压力暂时得到缓解,身体和心理的成熟
使得青少年迫切希望更多地了解自身以及外在世界,于是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理想的选择。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加强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结识更多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新朋友,尝试不同的社交技巧;或者通过互联网娱乐服务如网络游戏等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许。由于现实生活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和认可的缺失,这些青少年逐渐产生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赖,从而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4.3 同伴依恋、互联网服务偏好与PIU
本研究发现同伴沟通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信息、娱乐和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且都达到显著性水平。他们喜欢利用互联网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把互联网当作学习的辅助工具。同伴沟通水平高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同伴社会接受性更为自信。根据Kraut等人提出“富者更富”模型,同伴沟通水平高的青少年愿意通过互联网进行人际交流或玩网络游戏,喜欢运用互联网来扩大现有社会网络规模和加强现有人际关系。同伴沟通良好的青少年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往往有较好的社交技能,他们在互联网上运用这些社交技能同样能获得更多的网上友谊,成为受网友们欢迎的对象。他们喜欢通过互联网维持已有的同伴关系,或者通过互联网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子。他们对互联网社交服务的偏好与PIU之间并没有间接效应。但同时,同伴沟通可以通过互联网娱乐服务间接预测PIU。这一点也与青少年同伴的特点有关,如果同伴们喜爱网上娱乐服务。爱玩网络游戏,他们也容易产生对互联网娱乐服务的偏好,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帮助他们加强与朋友之间的沟通,增加他们共同话题,更好地融入同伴团体,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同伴沟通水平高的青少年如果偏好互联网娱乐服务,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就可能更容易卷入P|U。
此外,研究发现同伴之间的疏离程度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对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IU。同伴疏离水平较高的青少年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同伴,害怕遭到同伴的嘲笑,感到与同伴情感隔阂,渴望增进与同伴之间的情感但又因缺乏适当的社交技巧而感到孤独无助。而互联网的匿名性的特点使他们摆脱了很多现实交往的限制,地域、外貌等等可能成为现实交往障碍的东西在互联网上被忽略。在网上,青少年可以更自如和放松的进行自我表露和交流,也可以实践新的社交技巧,更容易建立网上人际关系。与同伴疏离水平高的青少年更容易转向互联网寻求友谊和支持,更可能报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受到影响。
但是,青少年更多地依赖于同伴获得支持的同时,大多数青少年仍然依靠父母获得支持和建议,对青少年个体来说,父母在身边已不是他们获得安全感所必需的,但是相信自己遇到麻烦或困难时父母能够帮助自己对青少年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信任水平对青少年来说比同伴之间信任更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中同伴之间信任程度对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没有显著的预测力。
在以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可以看到同伴对青少年合理使用互联网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孩子更多地参与同伴活动,加强与同伴的交往,建立亲密的同伴友谊,学会帮助他人,同时也学会获得同伴的帮助和支持,以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帮助青少年最大程度地受益于互联网。
当然,青少年期多重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也有待进一步澄清各种依恋关系对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不同风格的母子依恋关系、父子依恋关系以及同伴依恋关系的整合对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同时,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也会影响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等不同依恋对象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两者之间动态关系,这些研究将为青少年健康的互联网使用提供十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更有效地指导青少年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受益于互联网。
互联网舆情范文4
青少年一般是指14到20周岁之间的人群,处于儿童之后、成人之前的成长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社会化过程的初始阶段,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缺乏,但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性。他们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尚未成型,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但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
网络文化具有信息量丰富和自由度大的特点,为青少年获取课堂内外的各种信息提供了通畅渠道,并且极大地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有利于转变应试教育体制下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和强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提高青少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加速青少年个性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度。然而,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给青少年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上形形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青少年尚缺乏甄选、辨别文化信息优劣的能力,不良信息可能引起他们的误解和模仿,而一些低俗、庸俗的文化观念可能模糊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而相比于单调的学校学习生活,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更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甚至使其产生心理依赖感,进而发展成为沉溺网络的行为。如今青少年使用网络成瘾的情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青少年网民已达1.07亿,其中近三分之一具有使用网络成瘾倾向。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概况
网络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方面。媒介素养在内涵上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是指信息时代中的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具有正确认知、解读和运用各种媒介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理性地认识和使用网络这种媒体,以及有意识、有组织地培养人们有目的地获取、辨别和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对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网络媒介的正确态度,培养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以达到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个体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资源来发展和完善自我。这种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对接触媒介的时间及媒介内容的控制,而应立足于青少年主体正确认识媒介特性、辨别媒介信息、有效应用媒介及利用媒介发展完善自我的能力。
网络媒介除了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传统大众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快捷、庞杂、延展性和交互性等全新特征。人们使用网络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和者。网络素养教育除了包括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外,还包括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对计算机和网络及其使用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保证网络安全的能力,即在网络上能够辨别不良信息,保护自己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技能和一种思维方法,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动员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体的全部力量,使其成为伴随青少年成长的终身教育。
1.学校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更应大力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校教育以其特有的制度化和持续性特点可以使其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及内容得到较好的实施。
首先,互联网时代对媒介素养教育者(主要是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例如针对网络特点,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强调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同等重要。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组织、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同时教师应针对青少年受众的心理状态和接受特点,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培养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完善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使青少年树立正确使用网络传媒、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意识。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介资源,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媒体中开辟媒介素养教育空间。尤其要使校园网作为广大青少年接触和参与网络活动的平台,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目的。
2.社会
社会应积极为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在社会上必须构建起一个有层次、有差别管理的网络平台,兼顾成人、青少年和未成年人不同特点的文化需求。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地将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人力、物力等创造性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和有效利用。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更多专门的教育性网站,作为进行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基地。同时,国家应加速对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为一种硬性的外在约束,从外部促成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规范化。网站的建设者、设计者和社会上的上网人群都应当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文明秩序,减少网络中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3.家庭
家长在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家长本身要具有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对网络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味地回避网络,而应指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媒介。要树立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网络教育观念,以提高孩子判断、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为主。其次,要注重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自律性养成的教育,让孩子能将时间合理地分配在学习、锻炼和上网娱乐上。不要干涉和禁止孩子使用计算机上网,或者对孩子上网采取看管、监视的态度,而要帮助孩子们利用计算机满足自己的特别需要。另外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烦恼,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避免让网络成为孩子逃避学习压力、释放压抑情绪的出口。
4.青少年个体
青少年要正确地看待和利用网络文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自我防护和自律意识。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要能够分辨信息的良莠,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要了解并学会遵循网络规范,理性地看待并处理网络世界的虚拟人际关系。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和者,青少年应按照论坛和社区的要求、规范来信息,同时意识到自己对所信息的内容应负的言论责任,培养自己的网络公民意识。养成与网络媒介的良性互动,把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念投射到网络上,提倡利用网络进行自由、有序、文明的交流。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个体应共同努力来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建立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信息社会中网络媒介与青少年的良性互动平台,使青少年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让互联网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同时要培养青少年的媒介信息判断能力和有序传播及创造信息的能力,让青少年能够穿越网络媒介上庞杂的信息所建构的迷障,不被不良信息所左右,从而拥有自主理解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实现对网络媒介的良性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平红,张峰.从网络文化安全的视角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教育技术导刊,2007(3).
[2]卜卫.媒介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J].家庭教育,2002(11).
[3]张新明,王振,承孝敏.从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媒介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互联网舆情范文5
与两年之前的汶川大地震的赈灾,互联网企业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可否认,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有责任在国家碰到重大灾害事件之后来捐赠回报社会。
首先,这跟近两年来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这两年来,传统行业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普遍不景气,而电子商务却因为其有关特性,成为了企业走出金融危机困扰的“救命稻草”,同时国家也出台了各项政策来扶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金融危机没有给互联网产业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相反却一枝独秀,一片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产业是目前最有实力拿出较多的钱来捐赠给灾区回报社会的产业。从阿里集团等企业的捐赠就可以看出,在淘宝、支付宝等子公司分别捐赠之外,此次一次性捐出了2500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其近年来快速发展、实力增强的体现。
其次,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加强,互联网企业毫不例外。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地被提起,众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其来源于社会、根植于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互联网舆情范文6
网恋女友惨遭毁容,大二男生锥心疼痛
陈莎莎1984年出生于广西北海市郊区,下面有个弟弟,父母靠打零工谋生。她从小就能歌善舞,15岁时考入北海市职业艺术学校舞蹈中专班,梦想着将来能成为杨丽萍那样的舞蹈家。2002年11月,她在网上认识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倪定伟。倪定伟比她大1岁,出生于甘肃定西市。
随着交流的深入,两颗年轻的心越贴越近,他们通过网络互诉衷肠,坠入了爱河。
转眼到了2003年7月,陈莎莎艺校毕业后,被北海市人民剧场、百老汇歌舞厅等演出机构聘为舞蹈演员。
远在千里之外的倪定伟无时不在惦念女友,他在电子邮件中郑重地表达爱意:“莎莎,我毕业后就去北海找工作、定居,我要与你在一起,相依相偎,生死不离……如果你愿意,我们也可以将家安在甘肃定西,前提是你不会‘水土不服’……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拆不散我们两颗相爱的心……”他的誓言让陈莎莎感动不已,两人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对年轻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根本想不到灾难即将降临。
2004年1月初,北海市侨港镇一个名叫刘代志的船员在百老汇歌舞厅看了陈莎莎的演出后,向她展开了攻势。遭到拒绝后,他就每天晚上跟踪、尾随陈莎莎,一旦看到她周围没有其他人,就冲上去纠缠不休。
面对刘代志的死缠烂打,陈莎莎无计可施,只得打电话向倪定伟求救。倪定伟对她说:“你就告诉她,你早就有了男朋友。记住,要对他凶一些。还有,尽可能与同事结伴同行……”陈莎莎照办了。
没想到,此举却激怒了刘代志。2004年3月24日深夜12时许,陈莎莎下班后,与男同事郭卫明骑着电动自行车离开人民剧场。突然间,刘代志从街边跳出来,拦住陈莎莎的去路,恶狠狠地高吼道:“你去死吧!”话音刚落,他就将一瓶强碱液泼到她的脸上,随即逃离了现场。“救命啊!”陈莎莎惨叫一声,连人带车倒在地上,脸上火辣辣地灼痛起来……骑车走在前边的郭卫明赶紧跳下车,拦下一辆出租车,将陈莎莎就近送到北海市中医院抢救。陈莎莎的生命虽然保住了,但她的面部损伤面积达到95%,连食道也被强碱液烧伤了……北海警方连夜成立专案组,追捕犯罪嫌疑人刘代志,却未能发现他的踪影。
倪定伟知道这个消息,失声痛哭起来:“都怪我没能保护好莎莎……都怪我出的主意激怒了凶手……”
信守约定来到身旁,“我会一直等下去”
陈莎莎醒来后,觉得自己的一切都被毁掉了,她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对父母说:“别治了,你们让我去死吧……”悲痛欲绝的父母跪在病床前,求她好好地活下去,她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转眼一周过去了,她突然想到远在西安的倪定伟,就打开了手机。不一会儿,倪定伟的电话果然接二连三地打过来,她想接却不敢接,只能听任手机响着,泪水夺眶而出。
2004年“五一”长假后,一直无法联系上陈莎莎的倪定伟把电话打到了北海市中医院,才得知陈莎莎几天前就出院了。
原来,陈莎莎在医院里治疗一个多月,花了3万多元医疗费,食道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她知道为筹集这笔费用,父母已经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钱,懂事的她不忍心再让他们操心,于是坚持出了院。
倪定伟费尽口舌从主治医生那里要到了陈莎莎家里的电话,终于与她通上了话。但陈莎莎的心冷到了极点,她对倪定伟说:“我已经毁容了!再说网上的东西太虚无缥缈了,你没必要这么认真……”说到这里,她“叭”地挂断了电话。倪定伟手握话筒,泪水悄然滑落。
此后,倪定伟每天晚上都打电话给陈莎莎,再三表明自己的态度:“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莎莎,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我一定会遵守我们当初的那个约定……”
很快到了2005年1月,学校放寒假了。倪定伟打电话给陈莎莎,说要去北海看望她,被她拒绝了:“我这张脸太狰狞恐怖了,会吓跑你的。而且,我现在还处在抗感染阶段,不能见陌生人。你来了,我也不会见你。”
倪定伟只得怅然地回到甘肃定西的老家。有一天,他从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说定西的土壤及气候非常适宜白芷、当归、白附子、黄芩等中药材生长,这些中药材中含有极其珍贵的NPF因子(神经蛋白营养因子),可快速激活、修复面部受损的神经细胞,促进面部肌肤的改善。
看完报道,倪定伟如获至宝,马上跑到当地中药房,向药剂师说明了陈莎莎的情况,请药剂师帮配药。之后,他按照药剂师开的方子,购买了一大包白芷、当归等中药材,给陈莎莎寄了过去。
经中药保守治疗,陈莎莎面部伤口的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她的心也渐渐融化了。倪定伟知道后长舒了一口气,他希望她克服压抑、孤独和绝望等心理障碍,敢于抬头面对别人,告诉别人:“厄运算什么,毁容算什么,我并没有被打垮,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不知不觉中,在倪定伟的远程陪伴下,陈莎莎度过了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光。2006年春节后,倪定伟进入了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他告诉女友:“莎莎,你一定要坚强!我很快就能去北海找你了!”她不敢相信他真的会兑现网上的约定:“你想来就来吧,你看到我,就会大所失望……到时候,你别怪我就行了……”
2006年6月底,倪定伟拿到毕业证书后,踏上了由西安开往南宁的火车。2400公里,34个小时的行程,他到了南宁,然后转乘南宁至北海的火车。在北海,他终于见到了朝思暮盼的陈莎莎!
当时正值闷热的夏天,陈莎莎坐在简陋的家里,头上还戴着宽檐的帽子,罩着厚厚的纱巾,拼命躲闪着倪定伟投来的目光。倪定伟流着眼泪说:“没事,我能接受,你给我看看……”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她极不情愿地掀开了帽子和纱巾……
早有心理准备的倪定伟并没有被吓住,反而紧紧搂住她:“莎莎,你骨子里的美丽是谁也夺不走的!”
陈莎莎的心情很矛盾,既渴望得到童话般的爱情,又怕很快就会失去这份爱情。为此,她给他,也给自己一个约定:“定伟,还是等我的容颜恢复正常后再说吧。你有耐心,你就等下去;没有耐心,随时可以离开,我不会为难你的。”倪定伟坚定地说:“我会一直等下去!”
很快,倪定伟在距陈莎莎家不远的网吧里找到了一份网管的工作。陈莎莎也在亲戚的帮助下,买了台二手电脑,安装了宽带,在淘宝网上开了一个卖珍珠的小店。只要有空,倪定伟就陪她说话、下象棋,有时还帮她进货、发货。
然而,靠两人微薄的收入,到哪一天才能凑齐几十万元的整容费呢?倪定伟怕陈莎莎灰心,时时安慰她:“不管有多艰难,等得多辛苦,我都痴心不改,永不退缩!”
受伤玫瑰重新绽放,苦尽甘来爱定一生
也许是倪定伟和陈莎莎的爱感动了上苍,一个机会降临了。
2007年5月初,倪定伟上网浏览新闻时看到“中国玫瑰行动”的报道,眼前顿时出现了希望。原来,“中国玫瑰行动”始于2007年4月,是国内第一个对毁容者实施救助的大型公益活动,又称“让美影响中国?寻找100个美丽受损女人”。该活动由中国国际美容时尚周组委会联合新浪网、《中国美容时尚报》、《中国妇女报》等十几家媒体共同主办,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成都等地14家著名整型医院为被援助者无偿实施价值30万至50万元的援助治疗。
倪定伟立即将这一好消息告诉陈莎莎。她也很激动,很快就联系了“中国玫瑰行动”组委会,并用特快专递寄去自己受伤前后的照片和一封泪痕斑斑的信。在信中,她诉说了自己被毁容的不幸遭遇和一个网恋男孩从南到北、苦苦追爱的传奇故事。
6月6日,“中国玫瑰行动”组委会从500余名报名者中选定首批援助对象共12名,陈莎莎是其中一个,南京康美整形美容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医学整形美容中心负责对她进行免费治疗。喜讯传来,陈莎莎和倪定伟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2008年1月22日上午9时许,陈莎莎在江苏省中医院医学整形美容中心接受第一轮手术。首轮手术共有17台,持续进行了半个月。在此期间,倪定伟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候着她。
2008年2月初,陈莎莎的脸部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已非常接近正常人的容貌了。倪定伟特地买来一面镜子,让她细细打量。她看着镜中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说:“我感觉到像是做了一个恶梦,梦醒了,天也就亮了。”
为纪念这次新生,倪定伟特地买了一张高档的音乐贺卡送给女友。陈莎莎打开贺卡,一段优美的音乐响起,跃入眼帘的是倪定伟写的“天使爱美丽”5个字。她声称自己不是天使,他坚定地说:“天使、爱、美丽,是你生命中的三个关键词啊。”
不久,倪定伟陪陈莎莎回到北海的家里调养身体,等待3月份的第二轮修复手术。为帮助她抚平留在心里的伤痛,倪定伟每天数次督促她照镜子,并站在一旁扮鬼脸,引导她练习微笑。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莎莎,你将心里最美好的一切都呈现出来,想不变成大美人都难。”
2008年3月底,倪定伟再次陪伴陈莎莎来到南京,接受面部最后的修复手术。这次手术主要对她的鼻部、左眼和右耳廓“精雕细琢”,力求更加完美,相当于锦上添花。
4个月后,手术圆满结束。倪定伟凝望着陈莎莎全新的美丽容颜,惊呼道:“折翅的美天鹅又回来了!”在场的医生向陈莎莎和倪定伟竖起了大拇指,连称两人创造了一个奇迹:“医术固然重要,但比不上爱的超然力量。真诚地祝福你们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