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特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特长范文1
1、长寿男性—欣赏美女
记着,这里说的是看美女,而不是娶美女做老婆。科学家们说,男性凝视美女,其作用就像是欣赏美丽的风景画一样,有助于身心健康。凝视美女10分钟,相当于做了30分钟的有氧运动。英国研究人员曾耗时5年对200名男性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每天都能凝望漂亮女性的男性,血压相对较低,脉搏跳动较慢,心脏疾病也较少,平均寿命可以延长4年至5年。
2、长寿男性—每日小酌半杯红酒
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每天喝约半杯干红葡萄酒可使男性寿命比不饮酒者延长5年,同时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研究小组对1373名出生于1900年~1920年间、活到了1960年~2000年的男性的生活与喝酒习惯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比起不饮酒男性,那些每天喝20克不同酒类的男性寿命延长两年;而每天只喝不到半杯葡萄酒的男性其寿命比每天喝啤酒和其他酒类的男性要长两年半。红酒的葡萄皮含有的成分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且红酒含有的普林(会使体内尿酸上升的物质)比其它酒低。
3、长寿男性—知足常乐
芬兰有研究者发现,那些对生活满足感较强的男性更容易拥有较长的寿命。研究人员称,女性更会通过体育锻炼或是向他人诉说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那些对生活不满意的男性极有可能借酒消愁,或是通过吸烟缓解压力,这些都会严重损害健康。研究显示,对生活不知足的男性与知足男性相比,前者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几率要高两倍,而且前者较后者死于患病的几率高三倍,另外,那些有酗酒恶习的男性死亡的几率更高。
个人特长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建议
目前,针对不同的职业领域,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及一技之长的高职院校特长生的工作正在深入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特长生培养经验和多方调研,拟对高职院校技能型特长生培养提出的建议与实施方法,以供同行探讨。
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工作的意义
特长生导师制即由高职院校聘任学科带头人和教研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在高职学生中选拔有一定专业特长并有培养潜力的学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实验实训室建设等工作,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技之长。实施特长生导师制,能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特长生由各系部组成的考核委员会进行选拔,经过初选和面试,最后由导师确定名单,报学院批准。在报名的高职学生中,选拔出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在不同导师的具体指导下,使其达到该专业方向中、高级工的技术水平,获得某项专门技能。每个导师可带3~5名特长生,可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选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某项课题。课题立项后,研制过程以学生为主,导师全程指导。
特长生导师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强化和深化理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带特长生的教师既是导师,又是立项课题的主持者,承担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这样不仅可使教师科研和教学研发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可促进学校产、学、研机制的发展。特长生导师制是发掘学生个体潜能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教书育人的新机制,同时,也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我院的特长生导师制已经实行了近十年,笔者针对本项目组成员多年指导特长生课题的经验,参考兄弟院校特长生培养的情况,提出职业院校特长生培养的建议和实施方法,旨在为我国蓬勃发展的职业院校特长生培养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建议和实施方法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逐步实施了特长生导师制,我院的特长生培养工作正处于生机勃发阶段,其他一些职业院校也在逐步尝试实施特长生导师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特长生导师良莠不齐、课题难度深浅不一、学生报名和选的人数多但坚持做到最后的少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实施方法。
关于特长生导师制的制度保障 首先,学院各级领导对实施特长生导师制的作用和意义应有十分明确的认识,要为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改革付出成本,这是该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特长生导师制是依靠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开展工作的,需要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责任,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相关政策,在组织和制度上为特长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关于导师人选 特长生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创新能力。一个缺乏创造力的导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高职院校特长生项目众多,特长生导师也非常多,但是一般学院都没有规范的导师选拔机制,几乎所有的能主持课题的教师,只要报名,基本上就能指导特长生,没有一定的机制考察特长生培养的课题意义、课题难度、项目实施可行性等。有些特长生导师看到有利益就报名,而不管项目是否有意义,或者自己具备不具备带特长生做课题的能力。对此,应由各系部组织选聘符合导师聘用条件的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讨论会,组织特长生导师选拔答辩,通过答辩情况确定特长生导师的聘任和聘期。只有通过答辩的教师才能具备特长生指导资格。
关于指导课题 有些教师是直接将项目教学的一个小项目,或者实践教学周的一个小课题作为特长生指导课题,比如数字电子技术的《数字抢答器》教学课题,模拟电子技术的《触摸报警器》教学课题,有些教师就将其作为特长生指导课题,这样的课题是没有什么质量和意义的。因为将仅需要一周的时间学生就能够制作和掌握的内容拿来作为特长生课题,以一年的时间完成,这种课题太简单了,而且都是学生做过的内容,不能起到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而有些指导课题,以学生的能力根本完成不了。比如,有些教师与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往往一个团队经数月或数年才能弄明白的东西,拿来作为学生的指导课题,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对此,建议针对特长生课题举行特长生导师课
题答辩,讨论课题的意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项目实施计划,讨论对提高学生能力、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意义。经过此过程,特长生指导课题,才能正式推向学生,并落实到各班级中。
关于学生选拔 在特长生选拔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都很高,报名的人非常多,有很多特长生导师不是学生的授课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接触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基于给学生提供较多锻炼机会的心理,总是选拔较多的学生,一般都会达到学院规定选拔人数的上限,而根据项目组成员多年指导特长生的经验,往往坚持到最后的很少,或者说在整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的学生很少。对此,建议特长生选拔和培养制度采用宽进严出的方法,选拔的时候名额可以适当多些,但在项目执行阶段,应淘汰部分学生。对特长生的淘汰主要通过教师评价,结合项目组成员的综合评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将滥竽充数的学生淘汰。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应采用“自荐+推荐”的形式选拔特长生,同时,应参考授课教师的建议选拔优秀学生。
关于自主课题 在特长生培养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课题,教师指导。笔者多年指导特长生课题的实践证明,采取学生自己开发课题,教师指导的方式,培养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自己积极寻找答案,这样培养的特长生质量相对是较高的,就业以后的情况也很好。因此,建议鼓励学生申报自主课题,采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加以指点的形式完成课题。
关于课题周期 山东职业学院特长生培养周期一般是按照年度,每年春季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拔特长生,培养周期为一年,每年秋季在学生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结题。但是这样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先,三年级上学期,各用人单位陆续来学校招聘学生,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专升本,学生放在特长生课题研究上的精力会不足。其次,对一些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一学年时间是不够的,如果时间延长,又会面临学生毕业、需要重新更换特长生的问题,导致课题缺乏连续性。对此,建议在选拔学生的时候,可以不单纯从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可以在春季学期选拔时,选拔部分一年级学生,此时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可以作为二年级学生的助手,这样,到秋季学期或来年学期继续进行课题研究时,从一年级选拔的特长生就可以很好地保持课题的延续性。
关于课题结题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度。对课题结题并通过考核的特长生,应给予一定的学分,可以代替专业选修课学分,少修一定的专业选修课。
个人特长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丰富活动;自我管理;校园文化;德育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注重德育渗透
1.努力挖掘学科教学德育资源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应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文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应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同时,注重教材与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的结合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刻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理科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需要以社团活动、课外活动为平台,科学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开设德育课程,如生命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责任培养课程、意志训练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审美教育课程。此外,还要结合本地的历史,将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写进国旗下的讲话稿,对学生进行责任培养教育;每周安排一节心理教育课,开设“心馨空间”心理咨询室,排解学生心理困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注重德育体验与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1.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如:母亲节、教师节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迎国庆歌咏比赛、元旦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2.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学校必须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学生从小事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校要推行形体礼仪进课堂,并利用晨会、周一下午的主题班会时间,通过开展“拒吸第一支烟”“文明礼仪伴我行”等活动,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3.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每年要举办两届学校运动会、艺术节、校园读书节,成立多种学生社团,如:“海之梦”舞蹈队、“我最摇摆”现代舞表演队、未来之星篮球俱乐部、毽彩飞扬的花样踢毽等等,丰富校园生活,展示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4.科技实践教育活动
人文素养是多层次的,教师要将技能训练作为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技能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日训练、周评比、月联赛的方式,不断强化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扎实学艺,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形成苦练技能的良好局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彰显学生的人文素质。
5.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要每周安排一个教育主题,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德育阵地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三、以自我管理为主线,注重道德实践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在政教处组织下,实行班级轮流值班制,时间为一周。值周班每位学生都承担全校卫生、纪律、学习、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值班期间,每位值班学生根据各自职责进行检查督促。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立体管理格局,让学生在参与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中,提升管理能力,培养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
2.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在班主任组织指导下,实行值日班长制。班级每位同学负责一周的班级管理事务,班级工作由值日班长日通报、周总结,班主任每月举行最佳值日班长评选,学期末进行表彰奖励。值日班长制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班级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3.构建星级学生和技能特长学生评选、百分制评价、“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评价体系
星级学生评选从日常行为表现、各类竞赛获奖等方面进行过程评价,同时关注特长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和表彰使更多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百分制评价从学生学习成绩(包括特长发展)和品德成绩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信息系统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中健康成长。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的结合,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德育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构建“宁静、典雅、阳光、和谐”为宗旨,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让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起到教育作用。教学楼每面墙壁都要会说话,这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楼梯间、走廊上要分别镶挂不同的宣传版、诗词欣赏、名人名言和温馨的提示语,使人赏心悦目;教室内则设计精彩纷呈的展示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就连厕所也要装饰一新,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高品位、信得过的品牌学校。
参考文献:
个人特长范文4
关键词:艺人;尕藏智华
英雄史诗《格萨尔》是由民间说唱艺人在整个藏民族集体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地再创造、传承、传播和发扬而来的,是反映古代藏族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至今还是个“活形态”的史诗。无可非议的是“活形态”,是因为至今还有艺人的存在和传承。艺人的存在,对史诗的再次创造和传承更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在以往的《格萨尔》史诗研究当中,多是“神授艺人”、“掘藏艺人”和“圆光艺人”艺人的成长之路,试图阐释他们的神秘性与特殊性,甚至互相之间作比较和分析研究。但是,目前还未发现对“闻知艺人”的研究,尤其是安多地区已故著名的闻知艺人尕藏智华,除了与其他“神授”等艺人有本质的区别以外,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继承了拉卜楞传统的《格萨尔》曲调,并且以亲历场面的语气和口齿清晰的说唱,把一部部《格萨尔》从省、州广播电台带到了安多地区广袤的农牧区,受到了千家万户的爱戴,可谓家喻户晓。可如今艺人已经去世,在《格萨尔》学界也鲜有人评论那段光辉的岁月,更无人总结他成功地经验,实属遗憾。随着现代化因素在当今社会的全面普及,而且广泛渗透着藏族青少年的身心,导致民间《格萨尔》说唱艺人逐渐减少。因此,本人重点研究已知闻故艺人尕藏智华的说唱录音,并对比研究尕藏智华与其他艺人之间的异同点,总结尕藏智华的说唱特点,以及他所演唱的《格萨尔》史诗在安多藏区留下的影响。研究著名艺人尕藏智华的《格萨尔》说唱,将填补《格萨尔》艺人研究中有关“闻知艺人”的空白。
1953年,艺人尕藏智华出生在夏河县往西去8公里的俄曲村。小时候上过一两年学,可没毕业小学就辍学了。后来,他被家人送到拉卜愣寺出家为僧,进入闻思学院学习,这是拉卜愣全寺六大学院中最大的学院,由一世嘉木样修建于1709年。在认真学习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之余,他还参加拉卜愣寺藏剧演出队,曾演出《松赞干布》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改编的藏戏《热玛纳》,并在剧中主演,反串文成公主和罗摩王子的爱妃角色。在时期不幸被迫还俗回家。 于1962年开始他带领拉卜愣寺藏戏团的同时重建夏河县觉加乡阿曲村藏戏团,演出格萨尔《降魔》和藏族“纳木特”并增添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整个村民的生活不富裕,导致购买演出道具和服装等的困难。虽然演出收入很低他还是坚持不懈地带动他的团队以夏河为中心,还有青海、四川等多地进行演出,传播区域代表性的藏戏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1981年尕藏智华进入甘南州藏剧团,期间担任过编剧、导演,并亲自参加演出格萨尔《降魔》、《阿达拉毛》等篇深受广大热爱藏戏群众的认可。还收到传统节日“奶酪节”的邀请下他带领该藏戏团到演出,他们精彩的表演使民众赞叹不已。1984年8月,尕藏智华代表甘肃再次到参加举办省级七个地区的格萨尔民间艺人说唱活动,此次活动中他的说唱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1986年4月,尕藏智华挖掘和整理《格萨尔》工作中得到中国社科院和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民间文艺研究会等认可并发证书。1989年的夏天尕藏智华邀请到甘肃省格萨尔研究院在本省各个地区多次演出格萨尔《赛马称王》和《霍岭大战》等。1978年开始尕藏智华在甘南、青海、四川等地广播电台的支持下录音了《格萨尔》20余部本,录音超过2000多小时,磁带超过600多盒,传播到各个地区,甚至传到印度、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2005年7月,中国社科院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专家、比较文学中心叶舒宪在夏河县采访了尕藏智华,叶舒宪在他的《人文人类学教程》一书中这样写道:“关于活态文学所蕴含的理论意义,甘肃夏河县的藏族“格萨尔”艺人尕藏智华提供了足够的教材。他不仅拥有可以讲唱一部作品长达2800小时的超凡记忆力,而且让所有读书识字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他的艺人兼医师的身份,也给文学治疗或者艺术治疗的可行性做出了切实的证明。”①从尕藏智华超人的记忆和非凡的才华让人启发思考口传文化的记忆诀窍,反观“古诗三千”之说。
在以往的艺人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把格萨尔艺人分为五大类,即圆光艺人、闻知艺人、神授艺人、掘藏艺人、吟诵艺人等。著名艺人尕藏智华属于闻知艺人。他从小有机会受到寺院教育和大师们的恩惠下成长,精通本民族语言文字建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他对格萨尔王的崇拜和喜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唱别人出版的《格萨尔》部本。虽然他没有圆光艺人和神授艺人的神秘特点,但说唱《格萨尔》方面他有自己的特点:
1.尕藏智华每次说唱《格萨尔》之前,忠心地吟颂自己的上师嘉木样和莲花生大师后开始说唱格萨尔。另外他在写颂词时首先要写“祈祷莲花生大师”作为引子后开始写正文的习惯,这样做他认为顺利进行说唱格萨尔。
2.从古至今,由于大部分格萨尔艺人们的生活环境各异,说唱艺人们的音色和措词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他们通常到异地去说唱彼此间出现听不懂说唱内容等问题。而艺人尕藏智华不同与其他人,一方面从小受到寺院文化的熏陶,还有天生的口齿伶俐,再加上工作之余邀请很多艺人和相关格萨尔学者请教,并且亲自到《格萨尔》流传甚广的地区与那些著名艺人思想交流,说唱方式等彼此间进行学习,取长补短,初步提高了自己的说唱水平,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因此,尕藏智华艺人来说没有地方性语言的隔阂,他无论在实地说唱或广播中说唱都以书面语和口语相结合的方式说唱格萨尔,只要能听懂安多藏语的听众都能听懂。
3.尕藏智华对格萨尔王非常崇拜,把《格萨尔王传》视为佛经一样崇尚。小的时候由于生活条件差,他到果洛等地去卖自己的录音带,同时为了满足民众的要求说唱格萨尔。他通常实地说唱格萨尔时要求听众服从他的几个意愿:第一,不允许听众抽烟,喝酒,吵闹等。第二,他在说唱之前征求听众的建议,说唱听众最喜欢的部本。第三,他具备对《格萨尔》的内容从详中略三种和出粗取精等方式进行说唱的能力。第四,他用《格萨尔》各种版本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佛教和社会实践相联系,教育人们心善积德,听众深受尊重。
艺人尕藏智华用一生的经历来完善自己的说唱才华,给人们留下身临其境般的说唱演艺,为此格萨尔专家学者仁青道吉和角巴东主等对他的说唱技巧,吐字清晰,音色委婉以及格萨尔的整理和传播而得到高度评价。特别是藏族地区众多听众深受喜爱和尊重。虽然著名艺人尕藏智华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说唱格萨尔远远流传在藏族人民的心中。笔者认为虽然他的晚年受到超同般人物的嫉恨,但是相信他的灵魂定会受到格萨尔的庇护。(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
本论文属于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安多著名《格萨尔》艺人尕藏智华生平调查及其说唱特点”之成果,项目负责人:周毛先,项目编号:ycx14021。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曼秀・仁青道吉.《格萨尔》地名研究(藏文)[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2
[3]降边嘉措,《论〈格萨尔〉说唱艺人》《甘肃民俗研究》第一期,1986.
个人特长范文5
论文摘要: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在于使用之中”的命题和“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理论。这个理论对日常语言的考察意义极为深刻,因为它指出语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是与其他行为、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行为。塞尔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词和世界的关系,然而,对人和世界的关系强调不足。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个人意向性与社会现象的有机结合,需要在人和世界的语境中进行。
1.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
言语行为理论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为奥斯汀、格赖斯和塞尔,各自的理论研究有所偏颇。一派将个人意向性作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其代表人物是格赖斯。意义的生成是由个人;言语行为决定的,说话人试图通过使受话人认识到其所作所为而产生效果,意义是个人行为意义的产物。按照格赖斯的分析,在实施言语行为过程中其行为本身不受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则或社会惯例的影响。格赖斯这种看法没有清楚地说明意义与惯例或约定俗成的习惯的关系,即没有说明意义如何受到惯例或约定俗成的习惯的支配,同时,用一个人意图达到的效果来给意义下定琴,会模糊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的界限,因此,只要把意向和惯例或规则这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弥补格赖斯上述见解的缺点。另一派强调实施言语行为过程中社会习俗角色的重要性,其代表人物为奥斯汀和塞尔,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塞尔的《言语行为》。按照这一观点,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则和话语语境在决定言语行为意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意义不仅仅是个人意向性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j质例的结果。然而,无论是以格赖斯为代表的主观主义者,还是以奥斯汀、塞尔和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客观主义者,两种不同派别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联结或识解,只是对同一现象从两个不同侧面进行论述而已。
塞尔最早的工作是研究指称理论,在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讨论的是意义和指称问题。他用于研究指称问题的方法属于斯特劳森和奥斯汀传统,把指称行为看成是说话者在说话和进行其他表达时所施行的一种意向性言语行为。塞尔认为,施行言语行为在一般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按规则有意图的行动。使言语行为成为可能的规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规则,他把它叫做构建性规则,它不仅调节先前就存在的诸多行为形式,而且实际上也能为新的行为形式创造可能性。这样就可以把不同的言语行为类型看成是在语言范围内提供了不同的制度可能性,而说明言语行为的结构就是揭示构建性规则。
钱冠连指出:“研究言语行为就是研究词语意义,研究词语意义就是为了反观人的思想,反观‘存在’与世界。这就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目的的解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说。“没有语言,存在就无法表现,不能被思考。然而,把语言作为言语行为来研究人的存在则是西方哲学历经两千多年才达到的一个思想认识”。后期语言哲学从研究科学语言转向日常语言研究、‘旧常语言学派并不否认日常语言的歧义性和含混性,但是认为日常语言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来解决,因为日常生活蕴含着真理,普通人的意见应该成为是非的标准,没有必要人为地设计一套日常语言中本来就没有的精确逻辑”。正如粗糙的地面更具摩擦力因而更适合于行走,过于光滑的地面反而易使人滑倒一样。维特根斯坦说:“我们要行走,所以我们需要摩擦力。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因为语言哲学这才真正开始了对现实的关注,真正把现实的人的言语行为作为考察的对象,从而达到了一个富有成果的认识高度。从我们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起,我们就清晰地表明了要求普遍性获得理解和同 意的目的,在解释者进行无限交流的框架内建立起普遍性的认同一致,使人根据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来发 现并重新建立规则体系,实现有效性要求。语言的功能不在于反映世界,而是像工具那样被人用来对世 界作出反应。研究语言就是认识人本身。于是,尽管并非语言学家的自觉,但语言研究终于走上了一个 比较完整的回归人自身的路线。哲学和语言学经过了千百年的争论、摸索,最终不约而同来到了透过言语行为来认识人这个焦点上。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语言的确是行为。
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与伯克利大学语言神经理论课题组用最新的电脑神经元活动模拟技术关 于语词一概念的研究结果,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的关于言语行为与人类认知的语言学和哲学理论。传统理论认定:理性和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概念在人脑中有专门的机能区,而这是人类种系特有 的;理性与知觉、行动是分离的。一句话,概念、推理等是“非以身体表现的”,即不体现于人类身体一大脑系统的感觉一运动机能之中。莱考夫却发现,概念是“以身体表现的”,许多概念直接使用人的身体一大脑系统的感觉一运动机能。莱考夫所举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抓”这个概念。他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无论是用手去抓一个物件、看别人抓一个物件、想象“抓东西”、还是说出“抓”这个词,神经元放电区域是同一的(并行顶叶前运动皮质网络)。这就是说,具体的某行为及对该行为的知觉、关于同种行为的想象以及概念竟然使用的是同一个大脑皮质区网络。而且,无论是行为本身还是这个行为的概念,其神经活动参数(方向、力等)以及它们的推断图式(主体一控制一客体)、执行图式(角色、方式、状态各阶段等)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人的思维、语言没有必要假设为人体、人脑机能之外的存在,他们是“以身体表现”于其中的,即哲学应当是“人体中的哲学”。言语行为理论创始人奥斯汀在《施为性话语》一文中指出,人的言语除了报告真值条件以外,还有一种行事性的言语,它们的主旨不在报告事实,却是以某种方式影响人们做事,是无所谓真或假的。这样,他就把问题的讨论牢牢地拴在如何通过言语行为看词语的意义,说话人如何表达(行事性言语也是一种表述)自己的意思上—哲学转向后相当多的哲学家就是如此看待语言意义研究的。
哲学家认为,以言行事的话语可以绕开哲学本体论的争论。试看徐友渔举出的以下三个句子和说明:“他说‘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是真的”;“助人为乐是好的”;“这幅画真美”。如果将它们当成一般的陈述句,可能会产生难解的关于真善美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把它们理解为说话人借以表达一种赞同(“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这一论断)、提倡(助人为乐)、欣赏(这幅画真美)的行为,也许就不至于有争论。点明了这种哲学思路再来看言语行为理论,我们会知道,奥斯汀他们不是冲着语言而来,他们是“把对语言的理解当成解决基本哲学问题的必要准备”,他们认为“只有对于语言的说明才能获得对于思想的全面说明”,他们是在对人的思想进行说明。
2.个人意向性与意义
塞尔从个人主观性角度将格赖斯的意向概念区分为表述意向和交际意向。前者决定言语行为的内容和言外之力;后者将对言语行为内容和言外之力的理解作用于受话人以达到交际。当塞尔看到格赖斯的个人意向概念无法充分解释“独白”,“说话人没有说话对象”和“说话人不想对受话人产生交际效果”时,塞尔对表述意向和交际意向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没有表述意向就没有交际意向的结论。实际上,这一结论也过于偏颇。一个正常言语行为要获得成功,应是既有表述意向又有交际意向,一个成功的言语行为应是表述意向和交际意向的互为建构,同时还要看意向的实际内容和意向性的本质。意向性的关键所在是满足条件。当一个说话人说某句话并且意味着某种东西时,他是在执行一种意向活动,产生声音是他意图说出那句话的满足条件的一部分。当他说出一个有意义的语话时,他便把满足条件赋予这些词音和记号。因而在说出一个有意义的话语时,他便把满足条件赋予了满足条件。说话人有意向地说,“天在下雨”,并且使它具有意义。那么,他将执行一种具有几个满足条件的复合行为。首先,他意图说出这个语句,而说出的那个话语是他的复合意向的这一部分的满足条件。其次,由于他不仅仅意图说出这个句子,而且赋予它意义,也就是说,他意味着天在下雨,那么,这个话语就获得了它本身的满足条件。而且仅当天在下雨,说出的这个话语便被满足。这个话语的满足条件就是成真条件。这个话语是真的或假的,取决于说话人在说出那个话语时世界是不是如说话人有意向将它表达出来的那样。所以,说话人至少有两个部分的意向:说出那个话语的意向和关于那个话语应当具有满足条件的意向。但是,由于说出的这个话语是他的第一部分意向的满足条件,因此,他的全部意义意向就是将满足条件赋予满足条件的意向。
塞尔确立了施事行为分类的四条标准:话语的目的(基本条件)、表现的心理状态(真诚条件)、话语和世界的关系,即合适方向(先决条件)和命题内容(命题条件)。带有话语和世界的关系,即合适方向(先决条件)的意识状态如信仰或欲望或希望或恐惧都是其满意条件的表征。相信“下雨了”表征下雨的状态同时表征意志一世界的合适方向。去看电影的欲望表征世界一意志的合适方向。“欲望”而不是“相信”具有世界一意志的合适方向,意向的目的不仅表征事物的状态如“相信”被理解为表征事物的状态,而更重要的是给世界带来变化,现实世界特别是人们自身的行为来吻合意向的内容。如果用满足条件来分析意向性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是人的思维将意向性施加到现实中的对象和事件上面,通过意向性将满足条件施加到原来的满足条件之上。如果说话人所说的也是说话人所想的,那么意向的满足条件不仅仅是说出这句话的声音,而这声音应有进一步的满足条件,如“断言”的真值条件、“承诺”的义务条件和“指令”的服从条件。如果我说“巴黎经常下雨”,意向的满足条件不仅仅是说出这句话,而是具有词一世界合适的方向的真值条件“巴黎经常下雨”。这就是所说的意向性地将满足条件施加在满足条件之上。“命令”的满足条件不仅是去做被命令的事情,而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命令本身,它的自身所指功能。“承诺”的满足条件不仅仅是这一动作必须发生,而是它自身所指功能,意向产生话语,话语包含着世界一意志合适方向的满足条件去完成自身行为。
3.社会现象与意义
个人特长范文6
一、文献综述
国外较早就开始对专业认同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如CarolL.Colbeck(2008)对博士教育的专业认同发展进行了探讨;SilviaGilardi&EdoardoLozza(2009)認为在探究型学习可以促进大学本科生专业认同,并且分析了在欧洲探究式课程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发展的影响;Brooks(2011)个人的需要、个人对他人相似性的感知和个人对专业的看法和对专业的内在识别是专业认同主要的三个影响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对专业认同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教师、护理、英语、档案等专业的研究,如王顶明(2007)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进行了研究;胡志海、黄和林(2006)开展大学生MBIT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之间的相关研究;刘秋颖(2009)从教育模式比较的角度研究了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其中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就业认知,如朱芳琳(2016)研究了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认知,并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提出了建议;黄娟、万品敬、夏菲菲(2009)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认知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认知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从而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吕征、苏娜娜、唐心恬(2016)研究了大二学生的就业认知,为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董健(2013)对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就业认知进行了研究;赵黎明(2016)对农业高职学生的就业认知进行了研究;卢银花、李华、张瑜(2011)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认知开展了研究。
从目前研究看,针对大学生就业认知的研究对象群体范围过窄,且较多研究对象为研究生、本科生,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研究少之又少,且目前的研究没有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就业认知研究。本文利用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认知,希望了解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认知现状、影响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学生的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二、样本确定
本文研究样本的选择有两个标准:(1)样本学生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2)样本学生必须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校生,即已经入学且在校就读的学生。
根据上述标准,本文样本来源于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13级、14级和15级三个年级的学生,调查对象覆盖了三个年级,共获得有效样本209份,其中男生占38.76%,女生占61.24%;一年级占32.06%,二年级16.27%,三年级51.67%。从样本分布情况看,样本性别和年级覆盖符合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满足了本研究的需要。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认知
1.对专业就业前景的认知。超过六成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未来有设想,但是能按照设想实施的较少。从数据看,超过61.24%的学生对未来有大体设想,但是已经开始实施的只有14.35%,其余同学一部分有设想但未开始实施,还有37.5%的学生没设想也没实施,表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知有设想但是大部分同学没有执行能力,不能给自己设定目标,并且按照目标实施。从性别来看,男生有设想且实施的占18.52%,有设想未实施的占50.62%;女生有设想已实施的占11.72%,有设想未实施的占44.53%;表明男生比女生对未来的设想更多,且具体实施的更多。从年级的分布看,大一有设想且实施的占13.43%,有设想未实施的占46.27%;大二有设想已实施的占29.41%,有设想未实施的占29.41%;大三有设想已实施的占10.19%,有设想未实施的占52.78%;数据表明,二年级有设想且实施的占比最大,三年级占比最小,表明进入求职期间学生们能有效实施设想的比重下降。
接近八成学生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就业认知比较明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专业特点是就业面广,但不集中。78.95%的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广泛性认知较清楚,只有不到20%的学生对专业就业认知不清楚。表明学生们对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特性有认知,这对学生的就业选择有一定的帮助。
2.对专业就业的认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单位认知相对基本明确,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分别占36.36%和13.88%,有部分学生对创业表现出认知,创业的比例为10.53%。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就业单位的认识大部分有认知,但是仍然存在超过一成的学生对就业单位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就业岗位的认知主要比较集中。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行政人事管理岗、市场营销岗和创业,分别达到了58.85%、43.54%和44.02%,表明学生对这三类岗位比较比较认可。主要原因在于女生调查者占的比重较高,女生比较倾向与行政人事岗位,市场营销岗位入门门槛和收入是受到学生认可的原因,较高的创业比例表明学生创业的热情较高。
3.就业选择的认知。学生对就业选择的认知即结合个人又考虑前途,就业选择比较合理。就业主要考虑的因素即考虑到自己的特长兴趣,也兼顾到收入和职业情景。从数据看,就业选择考虑的三项主要因素是收入高低与福利待遇情况占76.56%,个人特长与兴趣占72.25%,职业发展前景与晋升机会占72.25%。表明学生就业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即“现实”又有“理想”。从年级的分布来看,大一考虑个人特长与兴趣的占70.15%,收入占76.12%,职业发展占61.19%;大二考虑个人特长占88.24%,收入占73.53%,职业发展占79.41%;大三考虑个人特长占68.52%,收入占77.78%,职业发展占76.85%;表明二年级学生更注重“理想”,三年级更注重“现实”。从性别看,男生考虑个人特长的占77.78%,收入占69.14%,职业发展占70.37%;女生考虑个人特长占68.75%,收入占81.25%,职业发展占73.44%,表明男生比女生更“理想”,女生更“现实”。
就业优势认知主要看重自己的通用能力,较少关注专业能力。根据数据我们看出,学生们对就业的优势主要的三个方面认知:学习能力占69.86%,人际交往能力占58.37%,实习经历占43.06%,三个方面都属于通用能力,而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关注占36.36%,并没有占主要的三个方面。就业劣势的认知主要是工作和实习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相关工作和实习经验占77.03%,专业知识技能占68.9%,沟通协调能力占41.63%三项是学生认为的主要就业劣势,其中工作和实习经验的缺乏与专业知识技能占的比较超过了70%。
4.就业求职的认知。就业求职的主要希望得到的指导和服务是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占57.89%,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占61.24%,收集和整理人才需求信息占50.24%。表明学生对职业发展、求职技巧和求职信息的需求比较高。
就业求职方式的认知主要的三个方式是学校组织招聘会占66.03%,各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组织的招聘会占66.99%,专业教师推荐占48.8%。说明学生对就业求职方式比较看重学校、政府和老师的作用。
就业准备认知主要的三个方面是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占64.59%,通过兼职或实习获取工作经验占57.89%,考取技能证书占62.2%。说明学生主要的就业准备在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就业准备相对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
四、结论与改进措施
本文研究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得到下面4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有设想但是较少有实施,对专业就业认知相对比较明确,男生比女生行动性更好,二年级比其他年级行动性更好。超过六成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未来有设想,但是能按照设想实施的较少;接近八成学生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就业认知比较明确。第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单位认知相对基本明确,主要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就业岗位的认知主要比较集中在人事行政、市场营销和创业。第三,学生对就业选择的认知即结合个人又考虑前途,就业选择比较合理;从年级看二年级学生更注重“理想”,三年级更注重“现实”。从性别看男生比女生更“理想”,女生更“现实”。就业优势认知主要看重自己的通用能力,较少关注专业能力。就业劣势的认知主要是和实习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第四,就业求职的主要希望得到的指导和服务是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人才需求信息。就业求职方式的认知表明学生对就业求职方式比较看重学校、政府和老师的作用。就业准备认知说明学生主要的就业准备在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就业准备相对比较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
针对上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认知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来改善学生们的就业认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促进学校改善就业工作。
首先,对学生进行执行力教育和培养。大部分学生有设想,但是能够执行的比例低,需要帮助学生提高执行力,更好实现自己的设想。其次,针对学生的就业预期企业和岗位提供就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提高适应这类企业和岗位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比重,满足就业需要。再其次,提高学生就业的专业能力,通过入学、学习中和学习末的不同实践教学提高专业技能。进行学习指导规划和就业指导规划结合提供对就业选择的认知。最后,提高三个方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学校、政府和老师在就业求职中的作用,三方分別利用自有优势,开展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就业服务。[课题项目: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工商企业管理学生专业认知研究》(课题编号:2015-13)]
(作者单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