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标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标语范文1
一、企业文化:
1、企业是我的家庭,员工是我的家人;
2、我爱***,我爱我的家;
3、为人处世: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二、工厂经营理念:
1、创新不止,自强不息;
2、精工细作,铸就辉煌;
3、想你所想,强中自强;
三、公司司训:
1、适者生存、创新发展
2、团结拼博、艰苦奋斗
四、质量方针:
1、坚持持续改进,满足顾客需求;
2、确保质量第一,增强竞争优势。
五、企业精神:
1、团结拼搏,开拓求实;
2、满足用户,科技进步。
六、企业文化精髓----竞取:
1.人才:广纳贤才、公平竞争;
2.文化:博采众长、力求创新;
3.管理机制:加强考核、鼓励优秀、未尾淘汰;
4.技术与管理:学习培训、挖掘人才。
七、工厂运行核心-----诚信:
1.真诚地对待:员工、上下级 、用户 、社会;
2.诚实地进行:汇报工作、讨论问题、处理用户问题;
3.诚恳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严格的遵守:工厂的规章制度、个人的工作职责、国家的法律法规;
5.做事要三心:虚心、耐心、细心;
6.做人要四自: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鞭策、自我控制;
7.营销上:重合同、守信誉、一诺千金;
8.生产中:保质保量准时交货,一丝不苟;
9.服务时:顾客第一、热情真诚、一如既往;
10.员工中:诚信在手中,自检不放松。
八、公司九大规章:
1.一切行动听指挥
2.不煽动组织罢工
3.不泄露公司机密
4.不贪污公司一元钱
5.不盗窃公司财物
6.不故意损坏公司设备
7.不打架
企业文化标语范文2
1. 我们依靠企业生存,企业依靠我们发展。
2. 找准自己的位置、尽到自己的责任、树立自己的形象。
3. 爱企业就是爱自己。
4. 构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安全健康环境
5. 诚实做人,精心做事。
6. 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安全生产。
7.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8. 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公司竞争力
9.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
10.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效益的源泉。
11. 产品是企业的形象,质量是企业的信誉
12. 坚持以质取胜,提高竞争实力
13.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4. 推动安全文明建设 宣传安全文化知识
15. 遵章守纪,杜绝隐患,落实责任,保障安全。
16.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7. 从源头抓好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18.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19. 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20. 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1. 理直气壮抓发展,旗帜鲜明反腐败。
22. 坚持团结稳定,齐心协力干事业。
23. 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24. 坚持以质取胜,提高竞争实力
25. 给我一次机遇,还你一个奇迹。
26.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27.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8. 讲文明从我做起,树新风从现在开始。
企业文化标语范文3
1、反违章、除火患、保安全、促生产。
2、大人外出,不可把小孩反锁屋内。
3、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4、消防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
5、消防事关你我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6、防范火灾,人人有责,人人防火,户户安全。
7、防火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需留心。
8、消防安全齐参加,预防火灾靠大家。
9、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火灾。
10、齐心筑牢防火墙壁,携手打造平安家园。
11、防止火灾,消除隐患。
12、加强防火管理,不准违章动火。
13、普及消防知识,增强防火观念。
14、消防安全常抓不懈,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15、消防安全是一种责任,为己为家为他人。
16、消防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隐患保障消防安全。
17、执行消防安全法规,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18、消防法规系生命,自觉遵守是保障。
企业文化标语范文4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会计目标 相关性
一、企业文化重要性
现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价格、质量的竞争,上升为价值、品牌和服务的竞争。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展为品牌和文化消费型,更加注重具有文化底蕴的产品。
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精神财富与物质形态,包括企业观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及传统文化等。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增强团队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髓,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保障。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为实现目标共同奋斗;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责任感;鼓励员工主动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会计目标的研究成果
在会计理论领域中,会计目标理论存在两种观点: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的观点是,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强调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确认时,不仅需要确认已发生的事项,而且确认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决策有关的事项,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此观点认为会计目标是为公司日常经营决策服务的。但进行会计处理时,缺乏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该种观点适合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会计人员需有很高的素质。
受托责任观起源于契约理论的委托关系,认为会计是委托关系的产物。会计目标是向资源的所有者(股东)报告资源受托者(企业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管理的情况。首先,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强调的是客观性;其次,在会计计量上,能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进行会计处理时,受托责任观强调可靠性而忽视相关性,受托责任观主要考虑委托者,而忽略其他信息需求者。
葛家澍是这样定义我国的会计目标:(1)反映企业管理层如何履行和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2)提供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决策的信息;(3)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对外披露国家宏观调控所需的信息。
本文认为,会计目标的两大派别虽存在分歧,但并非相互排斥。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决定是否继续或终止委托受托关系。
三、会计目标的实现途径
对于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实现会计目标,途径如下:
(一)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会计目标能使各类需求者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质量特征是评定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的标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能规范财务报表信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公众的切身利益也与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有关系。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实现会计目标。
(二)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所制定的会计政策,以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充分披露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的披露是投资者直接获悉的各类信息的来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会计报表附注等。强化市场对公司管理层的约束的途径是高质量的信息披露。
四、企业文化和会计目标的结合
传统的会计体系中,企业未来盈利的能力没有考虑到企业文化对实现会计目标的影响。而随着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多的人关注企业文化对会计目标实现的影响。
会计目标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内部管理层、国家、外部利益集团都属于信息的使用者。企业以往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是企业管理层关心的信息。而国家各职能部门关注的是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银行、债权人以及证券投资者属于外部利益集团。会计目标提供的信息能让需求者获知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未来盈利能力。企业文化与会计目标的结合,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五、总结
现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的竞争,而是多元化竞争。要想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重视构建企业文化。会计是向企业提供管理服务,应注重会计目标与企业文化的统一,从而使企业持续良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财务目标的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03).
[2]陈丽琳.企业文化的新视野[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葛家澍,杜兴强.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企业文化标语范文5
标准化班组建设对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压处切实根据自身总体情况,探索出具有加压特色的标准化班组模式,为企业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安全保障,为企业文化落实建设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由此加压处开展了关于标准化班组建设助力企业文化的专题调研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研活动的特点
一是组织周密,可操作性强。由加压处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实施,派出相关人员配合,涉及加压处21个站点、80余套供水机组。
二是代表性高,典型性强。选取了标准化建设卓有成效的河西一泵、河西二泵作为调研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
三是方式多样,灵活性强。采取了“三结合”方式,即:听汇报会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查资料与看现场相结合,发放调查问卷与口头提问相结合等灵活多变、贴近实际的方式,摸清掌握标准化班组建设的基本概况、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等。
二、此次调研活动的基本概况
1.领导重视。通过调研,普遍感X各班组要高度重视企标准化建设,始终把标准化班组的建设当作经常性、制度性、长期性的任务来抓。加压处成立了以各管理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把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等标准化建设项目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并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考核内容之一,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2.全员参与。标准化班组建设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全员参与、共同提高,进一步强调明确了主体教育的落脚点在班组、在个人。对于班组制定的标准化建设的计划一定要分配到人,明确谁牵头谁担责并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增强员工实施标准化的主动性;通过开展各类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充分调动起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营造了人人参与、各个争先的良好氛围。调研中的各个机室的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上墙制度、安全口号、上级文件的学习等制度文化都起到了全员参与、扎实深入的效果。
3.创新理念。标准化班组的建设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实际相结合,注重安全文化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加压处召开多次职工代表会,集合多方面意见和建议,整理了20条规范标准化班组建设的金点子,创新总结出了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我们的家园”,其中“五型班组”、成员风采等受到员工的充分认可特别是河西二泵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独具特色。进行调研的机室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展现了一种“亲情”文化;又有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特色文化,有各自的“闪光点”与“亮点”。如四流路女子班亲情如一家、河西二泵企业文化上墙口号等等。
5.氛围浓厚。一进这两个班组的大门,就感觉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人文气息,到处张贴着安全宣传挂图、安全知识牌板、各项规章制度、安全警句等。各班组通过班组会、宣传栏、加压信息及上级文件等,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把企业安全文化渗透到班组的每个工作场所。
6.注重实效。各班组注重标准化建设的实效性,在力求实效上下工夫,通过采取形式多样、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各类企业文化宣传活动,取得了效果。河西二泵机室注重开展一些真正触动心灵、引起共鸣的深层次活动,切实把安全理念落实到区队、班组,有效推动了班组自主和个人自律。
三、企业文化落地班组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企业文化落地标准化班组实现了“四个促进”:
一是物质文化促进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完善机室基础建设,对机室的电机、水泵、阀门喷涂企业蓝统一色彩;设立机室概况、电气系统图等统一上墙;统一仪器仪表,来水压力表高度、方向一致;安装双门双窗降低噪音;安全巡视绿色通道整齐划一;保安、消防用具等统一存放等措施物质文化落地建设,使机室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是制度文化促进了各项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理念导入,企业文化宣传,机制创新,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了安全科技装备水平,使安全管理由“靠领导管理、制度控制”变为“上下互动、自主管理”转变。
三是精神文化促进了员工安全素质的提升。班组通过加大安全文化宣传力度,建立标准化泵站,丰富班组文化内涵,烘托了企业文化的浓厚氛围,使职工抓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安全素质、自主保安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违章操作现象不付存在。
四是长远来看,促进企业科学发展。通过班组文化上墙,让员工更直观的知道标准化班组应该做哪些事,这种文化墙可以起到一种暗示作用,可以加深员工对标准化班组的理解,从而使标准化在员工心中慢慢上升为一种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标准化才能生根发芽,从而推动企业长远科学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研以及深入了解各班组,感觉到目前企业文化落地标准化班组建设还存在“四多四少”问题:一是对企业文化落地标准化班组建设的总体认识上,片面性、局限性的东西多,内涵性、系统性的东西少;二是对企业文化落地标准化班组建设的管理上,硬件考虑的多,安全宣传教育考虑的少;三是在企业文化落地标准化班组建设的层次上,安全管理人员考虑的多,企业职工考虑的少;四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吸收上,被动接受、强势灌输的多,主动学习、认真汲取的少。
五、企业文化落地标准化班组建设发展趋势与方向
要开创标准化班组建设工作新局面,必须打破当前存在的某些局限性,消除某些误区和认识,建立起与生产实际相符合的标准化班组建设模式。
一是在战略思想上,要树立大系统、一盘棋理念。要把标准化建设纳入到安全生产工作大局中去,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以企业文化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和谐稳定,以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在目的性上,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意识。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员工文化意识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长抓不懈,持之以恒。
企业文化标语范文6
关键词: 文化意识;课堂活动;文化目标;文化超越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语言与文化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英语论文 作为语言的载体,文化始终在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十分活跃,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上。胡文仲(1997)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研究方向,建议从词汇、语篇结构、文体特点、语用规则、讲话顺序等九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何自然(1997) 就英语学习中出现的“离格”现象进行了细致科学的分析,提出语言教育者应对此予以宽容。以上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种差异在语言教学中反映。还有一批资深英语教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文化因素,其关键在于不理解两种文化在语用方面的差异,只从语言本身出发自然在使用时不知所措。北京大学的高一虹教授将语言文化的研究又推进了一大步,在她著名的《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一书中,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语义、语法、语篇、语用、体态语和语言态度层面的文化差异,还倡导各方学者应该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不仅要了解、接受、欣赏这样的差异,在头脑中首先建立逐渐清晰的文化定型,再在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中,产生批判性思维,最终实现文化超越(高一虹,2000) 。众多学者的理论研究引起我对常规课堂教学的反思。诚然,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我们已经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文化必修课程(英美文化概况、中西文化对比等等) 来促进学生对文化主题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差异意识。然而,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知不觉感受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同时有效地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把文化和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加深他们对于文化差异的认识,增强语感,培养他们应用语言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教学大纲中增加文化内涵、制定文化教学目标之外,我还设计了任务型的教学任务来实现这些目标,并分析了活动实施后的效果以及对未来教学的启示。
二、文化目标的制订与实现目标的途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会观察到很多学生和外国人交流时产生的交际障碍以及随之出现的尴尬场面。(胡文仲,1994) 比如一次下课后在楼道碰巧听见一名我班学生(大二) 和外教的对话:
外教:Hey , Lucia , you look so pretty in the blue scarf !
学生:Thank you. My friend bought it for me from Shanghai . Do you like it ?
外教:Oh , yeah. I like it .
学生:Well , if you like , I can ask my friend to buy one for you.
看到外教脸上诧异的表情,我深深感到我们的教学中太欠缺文化意识的引导和输入,从而导致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这样问题。Seelye 在著名的“Teaching Culture ,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讨论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指导的意义和方法。他们提出了六个与此相关的具体目标:
Generating student interests ;
Probing the relevance of social variables ( age ,sex , social class , religion , race , or ethnicity) ;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s or reactions of the target culture ;
Exploring the situational variables and conventions that shape behavior ,
Understanding that people act the way they do because they are using options of behavior allowed by society ;
How to evaluate a generalization about a culture in terms of the evidence that sustains it . (Seelye , 1997)
借助于这六个基本目标,从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我观察到的学生在语言交际中的问题,我制定了适合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文化教学目标,涉及到了西方文化的多个层面。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可以在课堂上实施的文化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希望能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认识,还要让他们明确中西文化观念上的明显差异,以尽量避免在语用过程中应用不当的错误。
目标一: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特征。
在日常教学中,有不少课文涉及到国外的某些著名城市,旅游景点等等。我发现对于这些地方的地理方位及特点等知识的欠缺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有时即便是理解了,在运用时也不恰当。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等资料,然后设计以“旅游“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如“在纽约带团”) ,让学生分组在布置成各旅游景点的教室中进行“旅游”,各个“景点”还分别指定了“导游”给大家介绍该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目标二: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
国家不同的行为方式,体会不同的人文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预测他们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并学会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办法。
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学生对英语国家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不够了解。体现在做活动的时候,总是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虚构英语环境中模仿本族人处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弊端,我设计了两种教学活动:一种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有关书籍,观看英文影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另一种是在此基础上,以编演短剧的方式让学生把了解到的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比如编排一些体现文化冲突的小故事(见“示例一”) 。
目标三: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英语词句中的文化内涵的认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选取了一个学生非常喜欢的话题:英文歌曲。学生通常都喜欢唱英文歌,可经过调查发现,其实他们对歌曲并不很理解,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清楚歌曲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精选一首英文歌曲和一首中文歌曲,设计有关的课堂活动启发学生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挖掘歌词中隐藏的中美文化内涵,然后进行对比,从歌词的角度领悟不同文化所体现的不同的价值观(见“示例二”) 。
目标四: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
Brown (1986) 指出: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应该是一名成功的文化学习者。要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的,英语教师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硕士论文 我采取的方法是给学生创造一种环境,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切身感受外国人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在交流中加深彼此的了解。我利用曾在美国教授中文的便利条件,邀请一些在中国学习中文的留学生来和学生们座谈,一起参加课堂文化活动。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英语文化教学。
目标五: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结构。
我们的一些教学内容涉及到英美国家的社会的各个层面,如法律、商业、教育、宗教等等。我帮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影视手段使学生对这些社会结构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设计辩论等课堂活动让学生讨论中国在这些社会层面的不同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英美社会的认识,并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写出对他们触动最深的中外不同的社会现象。此外,还鼓励学生排演课本剧展示课文中出现的“美国陪审团”的操作规程,让学生们“自设法庭”模仿解决一个刑事案例,以此了解西方法律的相关知识。
目标六: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探讨并理解英语国家的教育观。
毫无疑问,作为各类文化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基于中外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我以小测验的形式(见附录一) 把这些差异展示给学生,然后启发他们思考不同的教育思想所带来的不同的教育效果,鼓励他们探讨各方面利弊,从而比较深刻地理解英美国家的教育观。启发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产生的不同教育结果。
三、任务型的文化教学活动示例分析
如上所述,对于每个文化教学目标都有与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下面将选取与“目标二”和“目标三”对应的教学活动加以分析,体现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
示例一
目标二: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国家不同的行为方式,体会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预测他们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并学会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办法。
有效活动设计:如何解决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冲突。
活动介绍
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因文化而异。两个不同民
族的人在交流中很容易产生误解。这个活动的目
的就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帮助学生了解美国人
与人交往时的习惯和原则。美国人自主意识很
强,他们乐于尊重他人的意愿,即便是在待客之
时;而中国人热情好客,总是尽其所能地接待客
人。医学论文 此外,中国人总是情愿为朋友做事,将之视为
交友之道;而美国人却认为,如果过份热情帮助朋
友做本是他们份内的事,会使朋友误解为别人在
怀疑他们的办事能力。这些文化观念上的差异特
别容易引起文化冲突,我因此设计了两个相关场
景促使学生发现这些文化差异并思考如何避免这
样的冲突。
活动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美国人的待客方式。
2. 让学生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待客方式。
3. 使学生了解并体会美国人与朋友交往时
对朋友自主性的重视。
4. 帮助学生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一些文化差异。
活动步骤
1. 将活动指示页发给学生,让他们先独立完成任务。
2. 将学生分成4 - 5 组,讨论短文场景,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3. 引导学生讨论两则事例中的文化主题,总结不同国家在交友方面的差异。
4. 鼓励学生集思广益,找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
5. 让各组修改故事细节,使之符合各国文化习惯。
6.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活动指示页.
Task sheet 1
Read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and then choose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below. More than one answer is possible.
Why Not Let Me Serve Myself ?
Doreen , an American teacher who was working in a college in Beijing was invited to one of her Chinese colleagues’home to have dinner. In the dinner , the hostess frequently urged Doreen to eat more and drink more. Sometimes the hostess stood up and used a pair of ”public”chopstick to pick up all kinds of food to put in the guest’s plate. Gradually , Doreen felt bad because she actually couldn’t eat that much and some of the food she didn’t like at all ! Then she said politely , ”Thank you , I can serve myself. ”But the Chinese hostess never stopped. Doreen was confused and didn’t know why.
1. Why did the hostess frequently put food into her guest’s plate ?
She wanted her to eat in order to get some compliments about her cooking.
She wanted to show her hospitality in such common way as most Chinese do.
She didn’t want to see any food left .
She wanted to be polite by providing as much as
she could as a hostess.
2. Why was Doreen confused and felt uneasy ?
She hated some food in her plate.
She expected the hostess to let her serve herself .
She wanted to choose the food by herself .
She didn’t like the food the hostess cooked.
活动指示页2
Task sheet 2
Read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and then choose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below. More than one answer is possible.
I Can Manage it Myself !
Sophia , a new foreign teacher in a college of Beijing , just finished marking of her students’final
paper. She was expected to fill in students’scores on another piece of paper provided by Chen , the department secretary , whom she had already been very familiar with. When she got to the office to ask for the sheet of paper to fill in the scores , there were many people there so she put the students’test paper on Chen’s table and decided to come over later. She met another American teach in the corridor and they talked for 10 minutes. And when she came back to the office , Chen smiled at her and said , ”Oh , Sophia , don’t worry , I have helped you fill in the students’scores here and you needn’t do that . You can go home now. ”Sophia felt not happy at all and she didn’t understand why Chen had done what was supposed to be her job.
1.Why was Sophia unhappy ?
A.Because Chen didn’t do it perfectly.
B.Because Chen did that without her permission.
C.Because she could do it herself and Chen’sbehavior may imply her incapability of her job.
C.Because Chen was not her friend.
2.Why did Chen do that for Sophia ?
A.Because she thought they were friends and she should help her with such a little thing.
B.Because she liked Sophia very much.
C.Because she had nothing to do at that moment .
D.Because she felt obliged to help friends when she could.
任务参考答案: Task 1 : 1. B , D 2. B , CTask 2 : 1. C 2. A , D
示例2
目标三: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英语词句中的文化内涵的认识。
有效活动设计:通过对中英文流行歌曲的歌词的分析探究不同的价值观。
活动介绍
不少中国学生喜欢美国流行歌曲。可当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些歌曲时发现他们并不太理解大部分歌曲所要表达的文化内容。诚然,作为音乐欣赏,对歌词的鉴赏也许并不很重要,然而同样作为音乐爱好者,我认为理解外语歌曲的深刻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欣赏水平,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尤其作为英语学习者,从歌词中挖掘文化内涵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同国家的流行歌曲往往传达着不同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利用学生们喜欢的歌曲启发他们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欣赏他们喜欢的中英文流行歌曲。
2. 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歌曲的主题。
3. 帮助学生领会歌词所表达的不同生活价值观。
4. 启发学生对比歌词中传达的中美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中团体精神和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活动辅助材料和手段: 两首录制好的中文和英文歌:罗大佑的“黄色的脸”和Mariah Carey 的“Hero”。质量良好的放录机。
活动步骤
1. 将学生分成3 - 4 组。
2. 播放Mariah Carey 的“Hero”,让学生尽量写下他们听到的词句。
3. 再次播放“Hero”,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内容,然后各组向全班报告讨论结果。
4. 播放两遍罗大佑的“黄色的脸”,让学生分组重复以上步骤。
5. 把准备好的歌词发给学生,提醒学生注意画线词句,再次讨论歌词内容。
6. 发给学生活动指示页,让他们讨论上面所提问题。
7. 再次播放两首歌曲,要求学生讨论出歌词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8. 各组总结讨论结果,全班进行交流。 活动指示页
Read the questions below concerning the two songs you are listening and then discuss your answers in groups .
What are the themes of the two songs ? Whatdifferences have you found in these two songs ?
What do the words underlined mean to you ?
What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are showed there ?
What kind of the value do American people have ? How is it different from Chinese value showed
in“YELLOW FACES”? How do you think of thevalues ?Do you agree ?Why or why not ?
歌词页
HERO
There’s a hero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what you are
There’s an answer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Will melt away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It’s a long road
黄色脸孔
词曲:罗大佑
眼睛内的心上的人飘的云
眼睛看的心情的人飘的云
HEI TUMBA LA LE TUMBA HEI HEI TUMBA TUMBA
LA LE TUMBA HEI
HEI TUMBA HEI TUMBA TUMBA TUMBA LA LE HO
一样的手, 一样的血,
一样在艳阳普照下点点生存
假如你张开的双眼
给我一点心照的诺言
给一张风吹雨淋后依然黄色的脸
眼睛内的心上的人飘的云
眼睛看的心心上人飘的云
听说那是一个相同的梦
听说那是一个相同的心
文化教学实践活动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以上的“任务型文化教学活动”职称论文 深受学生欢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文化导入,学生们开始有意识地吸收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消化其文化内涵,最终学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沟通中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而言,学生们的进步,以及对未来的教学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广泛汲取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通过结合教学的课堂互动活动,学生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有了进一步了解。他们了解了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各国的地理特征、社会政治结构、教育理念等基本知识,比如学生通过“纽约带团”的活动了解了纽约各地的风景及人口结构;通过“自设法庭”了解了美国陪审团的操作规程。课后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活动生动形象,让他们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相关国家的文化知识。
2. 深入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内涵
了解各种文化内容只是文化教学的初级目标,我们所设计的活动中还有一部分是启发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思考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挖掘语言之外的引申含义。“英语歌词探秘”(示例二)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讨论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主题,并大呼这样的英语课“过瘾”。除此以外,由于很多学生都有出国深造的打算,因此,以了解西方国家的教育观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将来出国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便于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一些刚刚出国留学回来的学生的反馈,也说明这样的教学使他们受益匪浅。
3. 利用跨文化比较的初步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利用掌握到的文化差异思考解决实际交际中的问题。示例一明显体现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此类教学活动,在启发学生探究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商讨解决交际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真正实现文化超越。学生们反映这样新颖的教学活动把他们带入了一个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让他们在发现文化奥秘的同时,锻炼了解决交际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说,他们在和英语国家的人交流的时候“心里有底了”。由于头脑中的文化意识增强了,与外国人交往时也更有信心了,学会了在交际中首先去了解人家对事情的观念和感受,不是一味地按着自己的文化思维处理问题。这些令人欣慰的教学效果也使我对文化教学更加自信。
4. 文化教学和英语学习动机的相互影响效应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同时,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原来不善于发言的学生变得爱发表意见了;原来稍显死板的课堂教学也变得活跃起来。几乎每一个单元的课学生们都会自动地挖掘其中的文化含义,积极讨论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与此同时,由于英语学习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背景,语言技能的训练也有了更接近目的语的土壤,原来枯燥的学习变得智趣盎然。反过来,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提高也鼓舞着我更加深入地探索文化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更加积极地有意识地导入文化知识,并启发学生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产生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经过详尽的思考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这些知识巩固、升华,实现真正的文化超越。
五、结语
毋庸置疑,文化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涵,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Brown 曾经指出, 文化是联系语言和思想的有机整体(Brown ,1986)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的任务型的文化教学活动有效实现了文化教育的各个目标,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正如高一虹分析的那样,我们还必须警惕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文化定型现象,避免由此产生的文化交际中新的困难以及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片面吸收。文化超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未来的教学中,这将是我们下一个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 ] 胡文仲,1997 “,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百期论文选萃》,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 ] 何自然,1997 “,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 外语与外语教学百期论文选萃》,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3 ] 高一虹,2000《,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北京:外语与教学出版社。
[ 4 ] 胡文仲(主编) ,1994《, 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与教学出版社。
[ 5 ] Seelye , H. N. ( 1997 ) . Teaching Culture :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rd Edition Chicago :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