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手抄报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手抄报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手抄报内容

劳动手抄报内容范文1

2、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3、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

4、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5、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

劳动手抄报内容范文2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为发扬光大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

二、活动主题:

“感恩老师,让心灵飘香”

三、活动时间

9月2日 ---- 9月14日

四、活动内容:

(一)一、二年级中开展“画画我的老师”的活动,并可以写一句感谢教师的话。

(二)三、四年级开展“我的老师”作文比赛,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演讲比赛。

(三)班级内举办一次故事会,讲一讲自己收集到的尊敬老师的例子。

(四)以教师节为主题,更换班级黑板报。

(五)以“老师,您辛苦了”为主题,办一分手抄报。

(六)自己动手给老师做一张贺卡。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认真发动,积极准备,保证活动效果。

2、一、二年级绘画一律用16开的新闻纸,每班上交10份,学校将把优秀作品在宣传栏中张贴。

3、作文体裁自由,可以是书信、诗歌等,必须是学生自己写作,每班上交5份高质量的作文,优秀作文将在学校刊物上刊登,演讲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4、黑板报内容全面更新,要以安全、新学期、教师节三大块为主题。

劳动手抄报内容范文3

关键词:学园环境;有益活动;兴趣课堂;情感教育;合理目标

厌学是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从厌学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治厌策略的多面性。

1.整治学园环境

当今“知识贬值”“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在不断涌动,抵御这种不良思潮迫在眉睫。在教室、廊道悬挂名人画像,张贴名言警句,规定、制度成册上墙,规范行为,打造完美教室,创建完美校园,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主题当然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事业是一项造就人才的伟大公益事业,应得到各方力量的鼎力支持与配合。学校引导教职工学法、知法、依法,建议政府出台相关规定或通告,主动联系工商、城管统一清理整顿行动:禁止学校200米内开网吧,取缔学校周围娱乐场所和性用品商店,查处低俗、赌博、恐怖玩具以及假冒伪劣文化用品和考试作弊文具,保证学习用品内容健康、质量安全。组织社区里的退休老人佩戴袖章在娱乐场所门口督查。公安干警协助学校定期突击检查,批评教育沉迷于娱乐场所的厌学学生。

2.开展有益活动

(1)学科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坚持以图书馆为主阵地,按年级组轮流“百科阅读”,每两周进行一次心得交流,并把结果汇总形成一期手抄报。手抄报力求图文并茂,样板精致美观,内容清新向上。经组织评选,评出两个“书香班级”,其手抄报在校园文化栏隆重展出。定期轮流举行学科知识竞赛活动,赛后评选奖次,鼓励优秀作品投稿发表于期刊、报纸,校园电子屏幕及时滚动,公布学生获奖和发表情况以鼓舞学生。

(2)心理咨询活动。青春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为此解读厌学心理越显重要。咨询师要善于倾听叙述,借用心理测试,以认知疗法分析学生厌学的心理根源。咨询师应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以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绽放美丽青春。

3.开发兴趣课堂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材改革和课堂创新,激发学习情趣,是消除厌学的重头戏,也是当务之急。

在教法上,当今倡导推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和活跃状态,思维谨密、热情洋溢,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形式是消除厌学的法宝。一声“八戒的生活,却想要猴哥的身材”驱散学生的朦胧睡意;模拟地球自转,偏着身子悠然转圈,引得开怀大笑;趣味横生的谐音创作,减轻记忆负担,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另外,教师还应创造学生闪光机会,将其特长迁移到学习上来,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而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4.实施情感教育

我们应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个人情感交流。青春期孩子心情烦躁,沟通难度大,逆反心理强。这时我们不要诧异,更不要见怪。我们要转变角色和观念,尊重保留孩子的意见,进行朋友式针对性的辨析,注意精心呵护亲子情谊、师生情谊,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校期间,邀请专家举办情感专题讲座。与个人情感教育相比,情感专题讲座是具有广度性的群体感染教育,它如缕缕和煦的阳光,照进黑暗的厌学角落,让生命重焕光彩。

寒暑假期,参加夏令营活动。在夏令营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参与合作、关心别人、增强自信,同时也建立和加深了感恩情感。特别是孩子到农村连续几天的下田劳动,在骄阳如火的环境中一定感受良深,农民没有因苦而不种田,学生岂能嫌苦而不读书。对孩子进行富含情感、生动而切合实际的校外教育,有课堂活动始终所不能及的奇特之妙。

5.坚守合理目标

劳动手抄报内容范文4

1、活动背景

绿色是生命的源泉,绿色是生命的希望。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和我们相遇,再次焕发了我们心中的朝气。植树节是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一个方式,这个活动有益于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提供给我们爱护环境的措施。让我们携起手来绿化环境,绿化我们的校园,使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天空下,清新的环境中。

2、活动意义

增强全校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提高低碳生活常识,共同创建美好的福林。

3、活动目的

⑴通过亲身体会本次活动,使全体学生对低碳生活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让大家知道环保并不难,环保离我们并不远。

⑵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绿化意识。

⑶培养全体学生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好地认识到绿色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规范自身日常行为,从而减少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二、活动主题

主题:拥抱春天播种绿色放飞希望

时间:3月12日

三、活动内容

1、20__年3月12日晨会时间在学校大操场举行启动仪式。

由5年级2班学生代表发出倡议。

2、播种绿色活动

每班学生自带花盆3个,自备花种或者是小花苗、喷壶、小铲子,报纸,每班派六名学生代表现场种完。

3、各班建立“绿色小氧吧”

各班补充完善绿色小氧吧,成立护绿小组并填写好“观察日志”,每周一次。

4、各班板报内容设立“绿色角”,增加绿色环保知识内容。

5、进行研究性学习

各班根据所种植物,搜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手抄报,每班上交5份。

上交时间:3月16日

我们衷心祝愿福林小学的的学生们,能够象这些充满着勃勃生机的种子一样茁壮成长,都将撑起一片美好的蓝天。

__小学

20__.__.__

一、活动目的:

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20__年3月10日至3月20日

三、活动口号: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四、活动内容:

1.发一份倡议书

少先队发一份倡议书,各班班主任利用3月12日晨会课时间,向学生进行有关“植树节”知识的宣传,发出号召:“学校是我家,绿化靠大家”,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护一棵小树苗

发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和中队委员每人在校园内认领一棵树,利用课余时间,为其除虫、施肥、浇水、四周除草等。

3.植一抹清新绿

一二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在自家门前附近,亲自动手实践,种植一棵小树。今天我与小树比一比,三年过后我与小树比身高。

三四年级各班班主任联合科学老师发动学生把好的花苗,带到班级,进行观察、培育,班级成立“植物角”,美化班级。

4、出一张绿色小报

五六年级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内容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A4纸张大小,然后评选出2——3件作品上送少先队大队部严老师,少先队大队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并进行优秀作品展览。

5、栽一棵希望之树

少先队大队部奖在去年的“护绿小天使”中,选出5名学生,于3月10日上午8点20分,前往__信息学校,参加__市组织的植树节种树活动,亲身感受植树过程和劳动的快乐。

6、评一名护绿天使

在植树节系列活动中,各班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产生一名“护绿小天使”,并在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

3月12日 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给学校发展作点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学校大队部大队委员就着手准备,发动组织了植树节系列活动。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树的知识。

2.进一步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

3.提高学生的保护责任感。

4.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

二、行动口号: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三、活动时间:

20__.3.11---20__.3.14

四、活动内容

1.成立领导小组:全体领导、班主任

2.开展系列活动

(1) 围绕爱树,进行树类知识讲座。(班主任,讲课稿2份)

(2)学生们在学校和

劳动手抄报内容范文5

中学语文教学要想开展有效性教学,教师首先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愿意亲近的老师,同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中学阶段是学生开始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是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语文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语文进行有效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如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语文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文在反映生活的同时,又服务于现实生活。注重学生日常生活的“语文化”,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时时处处学语文、用语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一、日常生活“语文化”

俗话说“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中外名著、书刊报纸、新闻广播、多媒体网络等等都充满了很多语文知识,都需要我们主动地从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将日常生活“语文化”,也就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由自主地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商品的说明书、电视上出现的精彩广告、接打电话或者招待家里来的客人,处处体现了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开学初,对于每一届的新生我都会特别强调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写生活随笔的小本子,随时记录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事、物,或是一时的有感而发,尽可能地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从有限的课堂空间拓展到广阔的生活天地。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家庭也可以看作是小社会,家庭生活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从中品尝了此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深深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可是,有很多学生认为每天在家庭中的生活十分平淡,每天与父母接触,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感到激动的事情发生。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手段,积极引导他们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实地用心去感受可以让他们感动的东西。例如,可以让学生干家务,或者让学生参加一些劳动,给父母送自己做的生日礼物,和父母一起去逛街、走亲戚、游景点等等。这些都能切身体会到家人浓浓的亲情,同时将亲身体验记录下来,积累写作素材。此外,也可以每天晚上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谈谈心,讲述一下一天发生的事情,向父母汇报一下学习情况,把成长的烦恼与困惑告诉家长,让家长和你一同分享成长的快乐,这样,学生感受到了亲情,为语文学习积淀了情感基础。

二、班级生活“语文化”

温暖的班集体是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生活搞得好,学生才能感到学习趣味无穷。班级生活“语文化”,即在搞班级活动的同时,运用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这是搞好班级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我在每周留出两节课的时间,要求同学们交流近几天的学习收获,或说个笑话,或朗诵课外诗歌,或讲故事,或把自己积累的好段落、好词句背给大家听。这些素材可以来源于书刊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络等,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的目标就是使每个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养成细心观察世界的良好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扎扎实实打好语文基础。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在生活中养成爱听、爱想、爱说的习惯。还有每个月,我要求同桌的两个学生合出一期手抄报,内容、版式不限,并评出谁的手抄报办得更新颖,更有意义。这样就促使学生平时留心方方面面的知识,留心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无形之中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小小手抄报在学生的眼中就是记录他们不断成长的纪念册,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思维能力,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得到提升,这也正体现了时代的迫切需要。

此外,在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我也不放过让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机会。例如,在文艺演出前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利用选举班干部的机会让学生自由演说,在学校运动会上让学生充当小记者编写稿子等等,这些活动的“语文化”,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同时,又能培养综合能力。教师既是在搞班级建设,同时又加强了班级教育。

三、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它源自社会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社会生活,一切的语文知识都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的这片土壤,否则就会失去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社会生活“语文化”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由地学习语文、发挥语文方面的才干,用激扬的文字服务于社会,尽自己的一些力量。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增加他们的语文知识方面的积累、学好语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要融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采访调查、组织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多关注一些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一些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在现实生活的广阔海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增强他们对人生意义的领悟。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每册都设计两个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例如,有一个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寻找错别字,其目的就是要求每个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教育他们即使是在出门旅游时,在大街上闲逛时,也要时时刻刻细心观察,将有错别字的广告招牌或有病句的广告语记录下来。这样,在净化规范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巩固了语文知识。其实,学生每天的所见所闻都可以是他们思考、评论的话题,都可以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

四、生活气息给语文课堂带来360度转变

劳动手抄报内容范文6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新课改 兴趣 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

目前,我市初中历史中考采用开卷考的方式,这让一些家长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考试时翻开课本就可以完成考试,平时不用花时间在这些科目上。那么,如何转变历史教学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呢?我的答案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趣味“教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对教学材料进行适当的“趣味”加工,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1.收集故事

历史上的趣味故事不计其数,也是在课堂上最容易吸引学生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巩固与理解。当然,这些小故事的引用要充分结合课文内容,不能因讲故事而忽略了对课文知识的巩固与掌握,要扣紧教学目的。

2.活用多媒体

多媒体能解决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对于的历史很感兴趣,但是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又显得很苍白、无力。于是,我在教学时就播放了《甲午风云》的片段,将大战过程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趣味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课文内容的记忆是一大难题,也是学生觉得历史不好学的“病灶”所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将课文内容巧妙综合,使其趣味化,那么对于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会起很大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口诀法。即把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等概括、串连成易记易诵的口诀来记忆。比如学习《》,我用“一厂、二亿、三岛、四市”八个字来归纳,帮助学生记忆。“一厂”指的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二亿”是指赔偿日本白银二亿两;“三岛”是指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四市”是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四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2)联想法。有些历史概念经综合概括后以联想的方法识记可以妙趣横生,使记忆更长久。如《》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是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是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行”是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是(与钱财有关)指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

(3)谐音法。即用谐音的方法,赋予人为的意义,以增添兴趣的记忆方法。如李渊建立唐朝在618年,可谐音记忆为:李渊见(建)糖(唐)留一把(618)。

除了以上的记忆法之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用到如比较法、归纳法、规律法等等。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如果能多花些心思,把这些内容穿插在课堂中,不仅能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积极地去记忆、去思考、去创造。

二、趣味“课堂”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舞台,让课堂活起来是每个教师应竭力达到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1.制小报

通过编制历史手抄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拓展视野,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感知,为他们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手抄报主要采用独立完成或小组完成的形式。学生可在创办的过程中体验社会劳动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生活、学习态度以及团队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历史资料,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锻炼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

2.演剧目

在我国,“课堂历史剧”这一教学形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学科课程中。在课堂中运用表演历史剧的形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扮演历史人物,可以使学生真正认识历史、感悟历史。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制作道具、自己设计台词,学生有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满足了探究历史的好奇心。角色扮演,体验人生,认识社会,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与社会观。当然,这个教学方式教师要起到组织与指导作用,但又不能过分介入,否则就会失去设计这节课的目的。由此可知,它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置于最重要地位的学习方式。

3.讲故事

历史故事演讲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早一周左右安排演讲与演练,并制定评分标准,学生则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每节课派出一位,班级里进行轮流,一个学期结束时进行总评,并给以奖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讲故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教师自己讲故事,达到师生同乐的目的。

4.展辩论

道理愈辩愈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设置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这样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秦始皇的功劳大还是汉武帝的功劳大呢?”然后,我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还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教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的课堂争鸣会带来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开展历史课堂活动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让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状况中。历史课堂活动是能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有益有趣的活动课,是使师生共同构建了一种平等、和谐、民主、互动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活动课,学生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使“教材”和“课堂”产生趣味之外,还可以让“课外的作业”和各次的“考试试题”等产生趣味。现在的初中生具有活泼开朗,充满热情,情感反映强烈,很容易感染,与教师感情深厚,求知欲旺盛等特点,他们的这些特点给我们进行历史启蒙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更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从而使历史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福.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青海教育,2006(Z3).

[2] 郑春红.谈历史教学中的设疑提问.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 李铜玉.浅谈历史记忆法.考试报:高考历史,2005-9-23.

[4] 蒋春华.培养兴趣从这里突破——谈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对图片的挖掘.

[5] 李雪莲.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