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与歌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歌词与歌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歌词与歌曲

歌词与歌曲范文1

关键词:歌词;旋律节奏;朗诵节奏

歌曲的创作离不开歌词,一般的作曲方法是先有歌词,然后努力去挖掘歌词中各种潜在的音乐因素,依照歌词自身的特点创作出相应的旋律,使词曲结合得更加吻合,完美,其中歌词的节奏因素是为歌词谱写旋律中设计旋律节奏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包括歌词朗诵节奏特点和形象节奏特点,在设计旋律节奏时应符合歌词的这两个节奏特点,使旋律节奏与歌词节奏统一起来,这是准确表达歌词,也是表达音乐形象和意境的基础。下面仅从旋律节奏应符合歌词朗诵节奏这一角度进行阐述,说明此手法对歌曲写作时音乐形象的体现与音乐情绪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旋律节奏应以歌词的朗诵节奏为基础

在朗诵歌词时,会很自然的遇到由各种不同的字、词、词组组合起来所形成的各种节奏与句逗,这是歌词本身具有多方面的自然节奏因素。所谓的自然节奏,就是将歌词按照自然简单的语气朗诵所形成的语气、速度及字音时值。

例1:

上例中a“歌唱吧,亲爱的祖国”在朗诵时,自然的会把“唱”“爱”“祖”“国”读的强些,歌词的自然节奏使旋律节奏在处理上把这些词安排在强拍上,体现了自然节奏的强弱特点。同时在情感的作用下不仅强调了“祖”“国”,还适当地拖长语气,又体现了自然节奏的长短特点。

从上例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自然节奏包括强弱特点、长短特点与快慢特点。既然旋律的节奏应以歌词的朗诵节奏为基础,理所当然应与自然节奏中的强弱、长短、快慢为基础,合理安排,使歌曲旋律流畅上口。

二、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统一

在朗诵歌词中寻找体会歌词的自然节拍、节奏,体会歌词声调的起伏形态,在设计旋律节奏时利用这些形态,使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统一起来,以使音乐形象与音乐情绪更好的体现与抒发。

1.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强弱的统一。旋律的拍子确定以后,每小节的强拍是第一拍,在强拍的位置上,应安排歌词中一些较重要的字及词组,把旋律节奏与歌词节奏有效的结合起来,突出歌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2:美丽其格词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在上例中,朗诵歌词时强调了蓝、天、白、飘、马、跑;挥、鞭、响、方、百、齐、翔,所以在旋律节奏的设计上,把这些词放在每小节的强拍上,使词义表达更准确到位。

2.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长短的统一。在朗诵歌词时,不可能每个字都一样的长短,有的字读得长些,有的字读得短一点,有的词需要连贯,有的词需要停顿,这时旋律节奏的设计需要根据歌词朗诵时长短特点来加以变化,使词曲结合的疏密相间,宽紧结合,这样歌词的音乐情绪、意境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例3:青海民歌《水红花令》

这里的字有三种处理,“星星”、“呀”、“出”、“着”、“眨”“睛”各占一拍,“眼”占两拍,“来”占六拍。这样处理节奏疏密相间,表现了一种活泼俏皮的音乐形象和愉悦的情绪。如果把它处理为一个音一拍或者一个音两拍等等,则在情绪的表达上就变得平庸了。

3.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快慢的统一。朗诵时根据歌词的情感,有时轻快,有时较慢,这时旋律节奏的设计需要根据歌词的快慢特点处理好词曲结合时节奏的快慢问题。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歌词的音乐情绪表现出来。

例4: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怒吼吧,黄河》

这首歌词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朗诵时感情也会随之激动、激烈,所以在旋律节奏速度的处理上较快,体现了全人民发出警号时那迫切、激动的音乐情绪。反之处理成较慢的速度,则难以感染人心。

三、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相统一的重要性

歌曲是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体。旋律应与歌词的内容、结构、节奏、音调等因素统一起来,使旋律更符合歌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歌曲往往意境吻合、形象准确、节奏上口、曲调流畅。其中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结合尤为重要。因为,即使是旋律与歌词的内容、结构、音调等因素都很吻合,但如果没有恰当的节奏把这些因素串联起来,这些将会是一盘散沙。掌握这一点,对于初学歌曲写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很多作曲家也都以运用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相统一这一手法,创作出了很多朗朗上口,流传至今的歌曲。像贺绿汀先生的《游击队歌》,就是根据歌词朗诵起来的自然节奏因素,然后按设定的节奏谱曲使歌词原本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大部分流行歌曲的创作也离不开歌词朗诵节奏因素,而后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变化、发展、创新。所以,旋律节奏应与歌词的朗诵节奏的统一,对歌曲写作时音乐形象的体现与音乐情绪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传统作曲技法》赵晓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

歌词与歌曲范文2

摘要 近年来,在流行歌曲中融入传统戏曲唱法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本文以歌曲《梅兰芳》为例,从歌词与唱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解析在歌曲《梅兰芳》的现代演唱中蕴含着的传统诗词与京剧因子。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共融性。

关键词:梅兰芳 民族唱法 京剧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现代文化植根的土壤。在传统戏曲中,京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是在清代咸丰年间进入京城的,随着京剧艺术的不断发展,它逐渐被民众所喜爱,并在戏曲百花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门艺术。它造就了一批伟大的艺术家,梅兰芳就是其中的一位。为纪念这位大师,为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近年来,以梅兰芳为题材的各种作品出现在观众面前。其中,歌曲《梅兰芳》就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这部作品经受了舞台和大赛的考验,并得到了梅兰芳大师之子梅葆玖先生的赞誉。梅兰芳的一生以其世界级的艺术成就、令人崇敬的人格魅力、伟大的民族气节而著称,歌曲《梅兰芳》以民族声乐为主,吸收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精华,并借鉴西方演唱艺术技巧,成为一首新颖的歌曲。

一 解读梅兰芳

梅兰芳于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他的祖父梅巧玲是当时四大微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他的表演功底深厚,有同光十三绝之称,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并称他为“胖巧玲”。梅兰芳的父亲梅竹芬深得梅巧玲真传,两人唱法极其相似。在梅兰芳的家族中,其祖母、伯母、姑母、伯父等都出身于梨园。师出名门的梅兰芳继承父业,自幼学习梅派艺术。他勤苦好学,并具有创新精神,很快成为了梅派的代表人物。

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把“花衫”表演方法进行了改革,在祖父和父亲的基础上,他把青衣和花旦融于一炉的表演方法继续发扬光大,并有所突破,使其与时代接轨。他一生塑造的舞蹈形象,个个经典,为世界各地爱好者所赞赏。他在美国的演出让京剧跨出了国门,并得到了美国观众的赏识和迷恋,美国的《时代周刊》称:“他用自己的声音与优雅的艺术形象,首次将京剧推广到美国,并使其成为一门重大的得到西方确认与迷恋的中国国粹”。西方认为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与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艺术表演一样,都为舞台艺术的重要表演体系。

在艺术上,梅兰芳孜孜追求、不断探索。他对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对自己的表演从不满足,对别人的赞美也从不放在心上。他始终谦虚地学习,从不同门派不同艺术表演家那里汲取营养。他以传统梅派艺术为主,吸收了其它唱腔唱法的优点,并将其最终融为一体,成为别具一格的梅派艺术。在期间,为鼓舞人民积极斗争,他不辞辛苦编排新戏;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日伪演出的要求,保全了民族的气节同时也展现了一代京剧大师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 《梅兰芳》歌词的意蕴美

《梅兰芳》歌词的内容是这样的:

“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源自于男儿的心火刚烈/千种风情集于一身/柔美娇艳皆是心血劫/半是崇公道/半是苏三/迢迢求索路/自押自解/收拾起女儿的柔枝芳叶/坚守住男儿的劲竹气节/飘飘须髯心的牵挂/柔美娇艳何妨古道别/半是楚霸王半是虞姬/魂似乌骓马泣泪泣血/梅也似雪兰也似雪/一段芬芳倚绝壁/巅峰飘作大旗猎/梅也是铁兰也是铁/一颗丹心燃烽火/留与江山看城堞。”

作曲家吴小平说,“歌词将一代国际知名大师梅兰芳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与民族的铮铮傲骨刻画的淋漓尽致”。

“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源自于男儿的心火刚烈”,这一句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梅兰芳的特殊身份,本是男儿却有亮丽如水的女儿形象。“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寓意梅兰芳的舞台形象清丽柔媚,端庄秀丽;“源自于男儿的心火刚烈”则体现了梅兰芳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其性格的坚毅。这一句是总写,奠定了歌词的基调。“千种风情集于一身,柔美娇艳皆是心血劫”,这一句赞美梅兰芳塑造的女性形象之美,甚至超过了某些女性,而是千种风情于一身。这既是形象美的抒写,又是舞台艺术美的描绘。同时,这一句也写出了这么美好的艺术来自于梅兰芳的勤奋刻苦、呕心沥血。“半是崇公道半是苏三,迢迢求索路,自押自解”,这两句是在前一句的基础上的展开,具体点出了两个人物形象:崇公道和苏兰,她们是梅兰芳代表作之一《玉堂春》中的人物形象。这就把原来概念化的形象具体化了。观众能切实地感受到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美。“迢迢求索路,自押自解”,表面看是写两个具体人物的漫漫征途,又隐喻地写出了梅兰芳追求艺术的探索之路。其自演自编自创正如“自押自解”。“收拾起女儿的柔枝芳叶,坚守住男儿的劲竹气节”,这两句非常有气势,如京剧一般铿锵有力。它讲述了期间梅兰芳坚守民族气节的故事。1931年,后,日本全面侵华。梅兰芳立场坚定,与中国爱国人士一起坚持抗战。当日伪军提出要梅兰芳为他们演出时,他坚定地拒绝了。他为了激发人民抗日的热情,组织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这让日本人十分愤怒,不仅要求他停演,还对他进行生命的威胁。面对敌人的发难,梅兰芳无所畏惧,仍然坚持演出。因此这两句也非常巧妙,一方面是收起舞台上的女性扮相,拒绝演出;另一方面是展现对日本人坚定的民族气节。之所以用“劲竹”,是因为“竹”是梅兰芳人格的写照,“劲”更是表现了他对敌人的坚毅态度。

“飘飘须髯心的牵挂,柔美娇艳何妨古道别”,是一句对照的歌词,而今“飘飘须髯”对照往昔“柔美娇艳”,“心牵挂”对照“古道别”,表现了梅兰芳对舞台艺术的挚爱而又不得不暂时割舍的心情。这侧面反映了艺术大师此时的困境。也反映了家国危亡之时,人们不能欣赏到美好艺术的伤感之情。“半是楚霸王,半是虞姬,魂似乌骓马,泣泪泣血”,这一句以梅兰芳的另一代表作《霸王别姬》来写,既写出了舞台上他表演的虞姬之柔美,又写出了现实中梅兰芳的霸王豪情傲骨。更写了他似乌骓马般对国爱的忠诚热爱。此种品格,似梅似兰如雪,他就是中国艺术家的一面旗帜,故有“梅也似雪,兰也似雪,一段芬芳依绝壁,巅峰飘作大旗猎”之句。结句更强烈地点出了梅兰芳坚定的民族气节,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独立自强、战胜强敌,“梅也是铁,兰也是铁,一颗丹心燃烽火,留与江山看城堞”。

《梅兰芳》这首歌词,意境如诗如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形象,歌词其有丰富的内容,精美的艺术氛围。

三 《梅兰芳》作曲的京剧美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作曲对歌词的表达更是升华。曲是词的音乐性表达,词是曲的语言化叙写。歌曲《梅兰芳》在作曲时,恰当地对词进行了音乐化的描述,并吸收了京剧梅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而使其整体风格具有京剧的某些特质,进而弥补了歌词未能完全传达的内容。

1 声乐唱法融入京剧艺术

一首歌曲中的乐曲如同一个人的气,能使人“活”起来;也如水,有了乐曲歌词才变得清莹如活水。从音乐结构上来说,歌曲《梅兰芳》分为四个部分:引子――慢板――中板――快板。这一结构的灵感来源于京剧中的多段式板腔体。它不同于传统歌曲中的两段式或三段式结构,而是一种别致新颖的结构方式。歌曲引子部分,音乐稍缓,然后逐渐加快,不断积蓄情感的力量,每一部分之间都采取环环相扣的方式,以表现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回忆。这样曲子由引子至慢板,感情积攒到饱满。为一段声乐的爆发奠定了厚实的基调。

中板主要描写梅兰芳如兰似雪的品格,这一部分曲作者把情感的积蓄放开,但没有完全打开,留作快板时再用。至快板阶段,音乐达到,表现了一种奔放的情绪。把梅兰芳的民族情、爱国情、京剧情及人们对梅兰芳这位大师的热爱之情一并奔泻而出,如滚滚长江,气势磅礴。

在音调方面,《梅兰芳》也从京剧上得到了灵感,尤其是吸收梅派唱法的腔调特色。曲作者把梅派唱法中的顿音、阻音、尾音特具有梅派特色的发音融入到歌曲之中,这使歌曲在音乐方面有了梅派的神韵。熟悉梅派的听众听到这首歌曲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亲切感。甚至在唱法上,歌曲也吸收了梅兰芳代表作的唱法,如这首歌曲第一句“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就会令听众想到梅兰芳的代表作《贵妃醉酒》。这样一来,《梅兰芳》虽是一首声乐歌曲,却有京剧的味道。作曲者把京剧元素与歌曲的民族唱法实现了和谐的统一。

当时作为歌曲,歌手的演唱同样至关重要。因为演唱也可以看作是再创作,歌手要把无声的旋律、音符、拍子等变成鲜活的声音。这就需要歌手在唱此歌时,要深入领会梅兰芳其人及词曲深刻的内涵。然后注重情与声的关系,要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进而形成最优美的音乐艺术作品。

2 声乐歌曲融入梅派唱腔

从唱法上看,京剧与民族唱法有着较大的不同。京剧比较含蓄,因而在演唱时口腔打开不充分,并且也不强调打开的饱满。京剧讲究音色的清而亮,如果把这种唱腔完全运用到歌曲中并不太合适。但此歌曲京剧艺术的融合是其特色,所以在演唱时,运用京剧唱法,但发音时把声音位置向前调整,这样就把京剧的清亮与歌声的状态结合到了一起。用这种唱法来演唱第一句“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既能使歌曲有京剧的色彩,又保持了歌曲自身的优美,也把《梅兰芳》这首歌曲的意境美传达了出来。

《梅兰芳》这首歌曲的演唱要使其具有梅派的韵味,在唱法上还要在音细节地拿捏上有所体会。梅派在唱法上非常注重发音字头,要求字龙流畅,而在字尾则要发力适度,有力的强音则在顿音处,遇到阻音则实唱。另外梅派的装饰音与主音有很大的间距,这可使发出的声音柔美。总体上来看,梅派唱法共鸣声较靠前,音色珠圆玉润,旋律轻盈优美,节奏舒缓有致,口型大小适中,音量高低适宜。还是以第一句为例:在梅派唱法中,“那”字,在口腔打开方面就不能太大,要适当保持口腔。到“轮”字,装饰音要慢,要注意装饰音与主音的间距,而“水”字在归韵时也要慢一些。在实阻音的处理上,梅派也很讲究,它本身也是京剧韵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阻音也叫“嗽音”,它是喉阻音的一种。它是指在行腔或拖腔的转折点、着重点、收腔处,用口腔软腭后部和喉头阻挡气流,产生摩擦音。这种声音的演唱效果是给人喜乐的声调,有利于传达坚定、昂扬、坚毅的品性。在歌曲《梅兰芳》中,实阻音就有着很好的体现。如第一句中的“月”字,运用了实阻音,就进一步强调了歌词中如月般的优美意境;第二句中的“烈”字,运用了实阻音,强化了梅兰芳性格中的刚毅。“迢迢求索路”一句,一个“迢”字的实阻音,把路途的漫漫表达出来,但声音的响亮又让人感觉尽管长路漫漫却意志坚定,对未来充满信心。

但在实阻音的处理上,是有技巧的。因为实阻音在演唱过程中要达到声断气不断的效果。听众听这种演唱时,似乎感觉到了演唱者中间吸了一口气,实际上并没有。这种唱法可以叫先抑后扬,也就是先弱后强。在发声中,要发强音,必先以弱开始,才能真正把强音发到实处。这样演唱才使发音从效果上看,有张力,并能做到张驰适度,从容镇定。如“源自于男儿的心火刚烈”一句中的“烈”字应是强音。但是在发音时,到“刚”字渐强,但入“烈”字时,这里就要运用实阻音,要以弱起,最终以强音收口。整首《梅兰芳》在许多地方都要融入这种方法和技巧,这使歌曲在唱腔唱韵方面都有京剧的味道,可以让不熟悉梅派的观众感受到梅派的优美,让熟悉梅派的观众回味无穷。当然,这对演唱者而言,就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就歌曲本身而言,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声乐作品的提高。

总之,《梅兰芳》这首歌曲的演唱,演员不仅要深刻地理解梅兰芳,还要很好地把握京剧梅派唱法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使歌曲《梅兰芳》有梅派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歌词与歌曲范文3

关键词:英语歌曲;应用;词汇教学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而词汇又是英语学习的垫脚石。因而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孩子来说,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孩子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内涵

所谓英语歌曲,就是把所教英语知识或当天所学的英语单词、句子,填入乐曲中。乐曲有新曲,有旧调。用什么样的曲调,视内容而定,灵活机动。各乐曲的旋律应简单易学且为学生所熟悉。

二、英语歌曲运用现状

为了了解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笔者做了一份问卷调查。该调查是在我校的四年级四个班进行的,共有180个小学生参与了调查,回收问卷180份。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对英语歌曲感兴趣,认为对英语学习有帮助。90%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学唱老师教的英语歌曲并希望上课时候能多学唱一些英文歌曲。82%的学生认为如果教师用英语歌曲辅助教学,学生单词记得会更快一点。87%的学生认为教师往往在课堂之初和课堂临近下课才会教唱英语歌曲。75%的学生认为每一个单元的一首英语歌曲老师很少教唱。

三、英语歌曲的运用

在热身阶段使用英语歌曲辅助教学有两个目的。首先,吸引学生注意力。小学生喜欢好奇、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刚刚上英语课时候学生心思还沉浸在课间活动中。

歌词与歌曲范文4

一、初级阶段:激发兴趣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愉快地接近、积极地认识、主动地探讨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当学生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创新,英语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自觉性和掌握知识的牢固度的重要意义。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关爱提趣: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高级动物,特别是学生,对老师从来都是敬畏有加。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对学生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呵护、多一点鼓励,那么学生对老师除了敬畏以外还有感激和亲近,而这种感情距离上的拉近对英语教学有着相当大的好处。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批评了一个学生以后再观察这个学生,你就会发现,这个学生的学习是懒洋洋的,如果脾气稍倔的学生,还会干脆不听课我行我素了。所以,关爱学生能提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设境引趣:兴趣往往遇情景而发,可创设某种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学习了购买礼物的词汇以后,可以班上某个学生生日为名,播放英文版《生日快乐歌》让其他学生跟唱,同步学习知识。有时,运用课件设置情境,使学生的视听觉同时感知所要学习的知识,领略学习的快乐。

3、设疑激趣:这种激趣法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海洋里。比如用抢答题激趣:①当基数词hundred,thousand,million等词前有具体数词修饰时,必须用单数。你能举出例子来吗?②打电话时说“我是……”可以用“This is…/This is…speaking/calling/here.”等,如果问“你是谁?”该怎么说?

4、语言逗趣:教师的举止要庄重,但课堂语言不妨轻松活泼一点,有时,适当的幽默也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不错的方法。比如,为鼓励大家更好地学习,可运用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激励大家学习。

二、中级阶段:明确目的

随着英语词汇量和语法难度的加大,有学生感到学习力不从心,初级层次兴趣则难以为继。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一门学科的学习,仅仅依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为什么而学,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够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坚持下去。要让学生懂得,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今天,经济日趋全球化,技术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开放和交流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英语在世界各种公众场合下的运用也日趋频繁。所以,学习英语是势所必然。还要让学生看到,英语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会、商品英文标识、外出旅游、电脑语言等,不少都用英文。我们如不能学好英语就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将是未来社会的文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必须学好英语,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三、高级阶段:保持兴趣

歌词与歌曲范文5

慢羊羊、软绵绵

红太狼、灰太狼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

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

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

天再高心情一样奔放

每天都追赶太阳

有什么难题去牵绊我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在我面前也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狼群把我追捕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都爱开心笑容都会飞翔

就算会摔倒站得起来永远不会沮丧

在所有天气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

虽然我只是羊

2、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

慢羊羊,暖羊羊,红太狼,灰太狼。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

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

白云变得更柔软。

有什么难题去牵绊我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在我面前也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狼群把我追捕,

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都爱开心,

笑容都会飞翔,

就算会摔倒站得起来,

永远不会沮丧,

在所有天气,

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

虽然我只是羊,

虽然我只是羊。

3、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

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

歌词与歌曲范文6

一、通感的特征及其类型

通感是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另一种感官上的感觉形象地描述出来。亦即,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

例1: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诗人以耳为目,以目为耳的通感笔法,把正在演奏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的神采风姿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五官所产生的感觉有一部分能在大脑中交叉、融合,这是人们利用通感来描述客观现象和内心感受的心理基础。也就是说,通感的基本特征就是利用各个感官的感知相似点进行感觉挪移。

所谓“感知相似”,就是指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唤起另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这种种感觉在大脑中交叉、融合之处就是感知相似点,这种打通两种感觉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出那些难以言传的微妙感受,将那些看不着、听不见、摸不到的现象写得形象真切,变得可见、可听、可以触摸。同时,由于通感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跳跃,是打破常规的写法,可使语言具有新奇美,常使读者耳目一新,在变换感受角度的想像与回味之中获得崭新的审美愉悦。

通感的修辞艺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六种形式:

1.由嗅觉移到听觉

例2:微风过处,送来了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是嗅觉感受,歌声是听觉感受,将“清香”比作“歌声”,就实现了嗅觉向听觉的转移。作者巧妙地抓住了“清香”与“歌声”这两种感觉印象的相似点:香气是“微风”送来的,又是“缕缕”的,具有断续和细微的特点;歌声是在“远处”传来,又出自“高楼”听来不会真切,也具有断续和细微的特点。有了这种相似之处,这两种不同感官上的感觉就在人的大脑中融在一起,使读者能够用倾听“渺茫的歌声”的审美感受来欣赏荷花的“缕缕香气”。因而,又是通感和明喻的结合。

2.由视觉移到听觉

例3: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奏牧《花城》)

例4: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

把视觉上的“花朵”“草坂”与听觉上的音乐或声音沟通起来,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用这种通感手法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同时,又是通感和比拟的结合。

3.由听觉移到味觉

例5: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

这里由听觉感觉到的“歌声”移到味觉感到的“甜蜜”。

4.由视觉移到味觉

例6:一个玩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地溶化在心上,可同甜丝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逝。(穆仁《调皮的笑》)

作者运用通感手法把视觉与味觉沟涌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一个初恋者的感情的潜流。

5.由听觉移到视觉

例7:划然变轩昂,勇士赵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无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例8: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例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季凭箜篌引》)

例7摹写弹琴的声音,用战士出征的雄伟气势,来形容琴声的昂扬激越;用浮云柳絮在飘的情况,来比喻琴声的轻柔悠扬。例8用桃花之色类的视觉形象来描写笙声之美。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繁缛绚丽的景象!它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它意味着那美妙无比的音乐。例9写箜篌声。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开卷有益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箜篌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箜篌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通感这种修辞艺术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6.由视觉移到触觉

例1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在视觉的“日色”这个名词上,用“冷”这个形容词,从人的触觉上去描写,把景物写活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里,这情状岂能不“冷”?这样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视觉与触觉沟通,使诗歌达到了“有景有情,妙合无垠”(《萱斋诗话》)蕴藉境界。

二、通感与邻近辞格的区分

通感常常借助比喻、比拟、移就等辞格来表达,在特点上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前一部分对通感特征以及分类进行简要的阐述,此部分就浅谈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等辞格的区分。

1.通感与移就的区别

描写的事物属于某种感官所感知时,运用通感变成其他感官所感知的具体形象,这样,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描写的事物不属于某种感官所感知的,也有用移就使之成为某一感官所感知的。

例1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的“悲凉”是内心感受的通感,同时又是将修饰颜色的“浓黑”移用来修饰内心感受的“悲凉”的移就,这便是通感与移就的结合。所以通感和移就从语言形成上来看,有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有着内在的区别。第一,由一种感官知的事物移到另一感官所感知的事物是通感。由一种不能用感官感知的抽象的事物移到某种感官能感觉到的是移就。第二,通感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具体名词,移就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抽象名词。

例12:于是,流水声又渗着我们充满青春的金色笑声。(台湾作家雪韵《荷花 荷花》)

例13:春天,我们播种―― 责任田播下金色的希望,机床旁播下了银色的希望,体育馆播下鲜红的追求,…… (子《午夜的思索》)

例12描写的对象“笑声”是具体名词,受“金色”修饰,由听觉感觉到的移到视觉感觉到的,是通感。例13“希望”、“追求”是抽象名词,受“金色”、“银色”、“鲜红”等具体名词修饰,是移就。

2.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的相似之处是:两者都涉及到两项事物,通感是将一种感觉写作另一种感觉,比喻是将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有些通感使用“像”、“好像”、“似乎”等词,而明喻也常使用它们做喻词。再加上二者兼用的情况较多,有时它们就不容易区分清楚。

二者的区别在于:通感必须是两种不同感觉的转换;比喻是两个具体相似点的事物做比,不要求两种感觉进行转换。有的句子从一个角度看是两种感觉的转换,从另一角度看又是打比方,那么这个句子是通感、比喻兼用。有的句子虽然用“像”“好像”等词,但是找不出相比的事物,则这个句子只是用了通感,没用比喻。例如,前例3中作者看到花朵迎风摇曳的样子,联想到“大地回春的钟声”,视觉的美感与听觉的美感交触在一起,是用了通感辞格,虽然句中有常做喻词的“像”,但它在本句中不是喻词,而是一个副词。如果把“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钟声”当作喻体,那么本体是什么呢?在句中找不到,不符合比喻的特点。就是说,“就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钟声似的”只是通感的用法,没用比喻。

判断一个比喻句是否兼有通感,就看本体和喻体是否同一感觉范围的事物,如果是属于一种感觉范围的事物,就基本上可以断定没用通感辞格(如前所述,同一感觉范围内的通感现象极少见到),只有本体和喻体是属于不同感觉范围的事物,才有可能兼用了通感辞格。

3.通感与比拟的区别

通感与比拟有相似之处,都是词语的移用,即把适用于这一对象的词语移用到哪一对象,但是二者的移用对象不同。通感强调两种不同感官上的感觉的挪移,把适用于某一种感觉的词语移用到另一感觉;比拟是把适用于这一事物的词语移用到另一事物,而不管这两种事物是否属于不同的感觉范围。

通感与比拟在语言结构形式上也不同。比拟的结构形式是有规律的,其拟词都起陈述作用,在句中主要做谓语,典型形式是适用于甲事物的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直接移用于乙事物。而通感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通感的词语可以起到陈述作用,也可以作修饰语。

例14:顿时,一种清新而健全,充满了阳光音响深深地笼罩了他。(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充满了阳光”本是视觉形象,用来形容表听觉的音响,是通感用法,比拟的拟词是不允许作修饰语的。通感是叙事状物时感受角度发生转换的描述方法,只要内容方面具备了这个特点,句中什么样的结构形式都可包容通感手法,所以通感经常借助比喻、比拟、移就、夸张、拈连等辞格,在语言形式上和这些辞格交融在一起,其结构形式就比较缺乏独立性。换言之,比拟主要是一种使词语使用生动的方法,注重语言形式的体现,并有比较统一的结构形式;通感主要是更换感受角度的方法,注重内容方面的体现,结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有些句子是通感与比拟兼用。

例15:红杏技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的“春”是视觉所感受到的,“闹”是听觉感受,写春意“闹”是将视觉转为听觉,用了通感;从另一角度看,把“春”当作有声的东西来写,是以物拟物,用了比拟,所以是通感与比拟兼用。

参考文献

1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8:150

2 黄涛.通感的界定与辩异[J].求是学刊,1994(5):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