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境创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境创设范文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大风车》,你们想不想学啊?

生:想!

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生:分组学习歌词,自学歌曲。

师:组织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重点分析出现的附点音符节奏。

师:组织学习反复学唱歌曲至熟练。

【案例二】

(听《大风车》进教室、按半圆型坐好、教室内布置各种风车。)

师:同学们,你们爱看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节目吗?你能把你了解的有关《大风车》节目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吗?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大风车》,你们喜欢吗?

师:组织学生做击鼓传风车的游戏,风车传到谁的手里,就要用附点音符节奏说一句话。

师:组织学生学唱歌曲。(过程略)

师:组织学生根据学习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风车的有关知识。

师:你们愿意自己创造一个大风车吗?(组织学生用动作、造型模仿大风车,边玩边唱。)

【案例解读】

案例一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为本位,教师教学的目标单一。案例二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游戏活动、学习活动、创造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教学的目标是多维的,不仅仅关注音乐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自主创造的意向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比较,音乐教学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情带学,以情带唱,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音乐学习。那么,如何进行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途径。

一、通过环境布置创设情境

1. 相对稳定的环境布置。即通过音乐教室的环境布置来营造艺术氛围。

(1)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可把学生的座位安排成“马蹄形”“秧田形”“半圆形”“莲花形”等,便于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小环境里参与学习活动。

(2)设置音乐墙报栏和展板。把学生优秀的音乐作业展示在音乐墙,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卡通头像,表现突出的就可以在“小歌星”展板中出现。这些环境的布置,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成功的激励中踊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2.变化的环境布置。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音乐课堂上可适时出现春天的鲜花、秋天的落叶、燕子的呢喃、喧闹的蛙鸣等变化环境布置。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音乐的熏陶,切实感受到音乐的生活性。比如在学唱《树叶儿飘飘》时,教师特意在教室里布置了各种“落叶”和一棵大树,还有南飞的燕子,忙碌的蚂蚁。学生一进教室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二、教师参与创设情境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往往也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

1.利用语言描绘创设情境。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加快学生理解音乐的过程,使其尽情参与,犹如身临其境。学习《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时,教师首先用童话般的语言描述三只小猪分别用稻草、木头、砖盖房子的经过。当老师问到,如果遇到了大灰狼,三只小猪的命运会怎样呢?学生很快想到:老大、老二会有危险,老三会战胜大灰狼,不知不觉进入了歌曲的内容,主动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来。

2.利用律动示范创设情境。肢体语言是直观的,通过肢体的律动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在模仿中达到情感再现。学习歌曲《保护小羊》时,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教师先示范,接着引导学生表演小羊走路、玩耍、嬉戏的动作,遇到大灰狼慌忙躲避和机智斗争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演,学生自然融入角色很快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并能富有情感地表演和歌唱。

三、利用多媒体的参与创设情境

视频资料、音像资料、文本资料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具有集音画于一体的优势。利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动画和音乐来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大鹿》一课时教师就制作了生动的FLASH课件,创设了歌曲中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情境创设三忌】

一忌:喧宾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创设的情境要真正做到针对全部学生,每一位学生。

二忌:生搬硬套,忽视课堂活动性和生成性。不能为情境而情境,要能根据课堂上的变化而及时调控预设的内容。

情境创设范文2

一、联系生活,感受情境

文章源于生活,能真实地反映生活。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追溯源头,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反映的生活,理解文章的思想立意,体悟其意境和情感,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游》一课时,结合课文中“天空中的云,有的像……有的像……”的学习,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上,让学生认真地对天上的云进行观察。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争先恐后地说着:“这朵像白兔,那朵像山羊”“这朵像马儿,那朵像小狗”……接着,又带着学生回到教室进行《秋游》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有了直接的体验,感受了生活情境,对课文的内容不但理解得透彻,而且朗读得特别有味儿!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的情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真真实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到了体验,在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绘画,再现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不但可以再现课文中的情境,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如教学《拉萨的天空》(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认真看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较鲜明的拉萨天空蓝宝石般的形象: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映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在体会拉萨天空之蓝、之美以及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中产生对拉萨的这种圣洁的美的向往与追求,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培养学生发现、感受、赞颂美的能力。

借助绘画不仅可再现情境,还可以凸显文章的深刻含义。如教学《这儿真好》(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再现情境。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好比是荒岛;然后在纸上先画一只小熊,一张纸上就只有小熊,也就是荒岛上只住着小熊一个,它显得很孤独;接着根据课文内容再画云、树、草、花、小动物们……于是,一幅充满生机、美丽的小岛图画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图中的小熊也不孤单了,这幅图就好比是小岛,学生就如同在岛上生活过一样,真实地体会到了美化环境、爱护环境的意义。这样教学,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在快乐的绘画中领悟课文内容,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籁之声。音乐与文学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代许多大诗人以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旋律,每一首诗便如音乐般让人陶醉,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把音乐语言和语言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王二小》(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时,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渲染情境,并让学生呼唤着王二小的名字,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唤,使教学获得了情真意切的真实效果。

四、借助表演,融入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角色,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对寓言故事也是情有独钟。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如教学《狼和小羊》(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课时,在分角色朗读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头饰(凶狠的狼和温和的小羊),让学生戴着头饰一边朗读,一边表演,学生都非常有兴趣,争着表演、朗读。这一环节的教学,既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通过表演融入课文情境,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充分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了像狼一样凶恶的坏人要做坏事总是能找到借口的,对它们光讲道理是不行的的道理。

五、实物演示,强化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来演示情境,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快捷的方法。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时,初读课文,老师和学生心中都充满疑惑,苹果横着切真的会出现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吗?为了揭开这个谜,学生分组带来了苹果,课堂上现场做实验,面对真实出现在眼前的五角星,不但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境创设范文3

【关键词】数学;兴趣;学生

“老师,您和书上说的都不对,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1美元能换6.26元人民币。”

“对,我也看到了。人民币换其他国家的钱天天都会变,就像股票一样。”

“老师,我上次跟爸爸妈妈到香港时,人民币在香港也可以用,但人民币比港币值钱。这书上的换法不对。”

在学生们七嘴八舌中,我猛然意识到这是教材没修订和我没备好课造成的,由于客观原因,教材没法与时俱进,但我没考虑到这些却是没法原谅的,如果教室里有班班通,有校园网,能联接网络那就好了。

这是我在上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民币兑换》时遭遇到的阻击,这还让我想起了经常遇到的学生的质疑:牙膏怎么会这样便宜呢?鲜奶怎么才1.10元呀!我静下心来思考,现在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特别多,从各种媒体中接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学会了思考与质疑。而正在使用的教材是2005年修订的,它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那我需要做些什么呢?

在2011年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有阐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学的改变也是巨大的。随着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便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就是最好的例证,随着软硬件的建设,网络和课堂也在进行着亲密的接触。

但机器与虚拟只是学习的工具与途径,它们终究替代不了教师,课堂中更不能缺少人文与思考。《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会教、乐教、会学、乐学,师生共同营造和美课堂,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开展的和美教育下和美课堂的课题研究给了我许多的理论支撑和营养元素,“和谐施教、以美育人”给了我进行教学探索的方向,学生和我的课堂应该是“和谐民主”、“合作互动”、“乐中求美”的,教师的仪态语言要美观大方,情境展示追求美,合作互动要和谐融洽。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我努力地引导学生和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因此我把研究的突破口放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上。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产生,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怎样充分利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有效地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激发学生认知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因为,好的教学情境能拔动学生思维之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能力。基于这些认识,我有意改变平时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情境创设,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达到美化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谁不喜欢轻松愉悦的环境,但这种环境的营造却离不开教师对自身角色及观念的转变。现代意义上的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和美课堂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总而言之,应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创建民主、宽松、友好、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碰撞出火花。营造民主和谐氛围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好奇心是每个人探究新事物的驱动力。现代的文明成果对学生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教师利用到课堂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曾做过一次对比实验,两个班同时上第四册第一单元《分苹果》一课,普通班按教材正常教学,实验班引入喜羊羊、美羊羊等卡通人物进行数学故事式教学,课后检测结果,正确率相比,实验班比普通班提高50%多。这项实验说明卡通人物具有亲和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探索出几种创设情境形式,充实现实内容,获得不错的效果。

(1)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让几何图形动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几何系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我便在预案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上,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想法有时非常独特,割补的方式大不相同,他们在叙述自己做法的时候,我配上多媒体动画,让每种割补法都动起来,这样,各种割补方法在大脑中建立起来动画模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设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自主探究数量关系模型。

在教学“总价=单价×数量”这一组数量关系时,我总是把问题创设在超市购物中,因为学生最喜欢去超市。慢慢地他们熟悉了购物,遇到价格问题时自然地运用这一数学模型解决这类问题。

同样地,其他的数量关系也必须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再现,同生活紧密结合,才不会让数学成为空中楼阁,数量关系也无须死记硬背,它能像血液一样在大脑中流淌。

情境创设范文4

高中音乐鉴赏创设情景情感

音乐鉴赏课是培养高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只有灵活把握音乐鉴赏教学课堂,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才能够达到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目标。要灵活把握音乐鉴赏教学课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艺术,让学生从美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到音乐鉴赏的重要价值。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方法,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在教学中常用到的教学情境。

一、环境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室的环境布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能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布置教室的环境,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更好地实现音乐鉴赏的教学目的。如在音乐教室张贴名人名言、音乐挂图、音乐家画像等。除了外部环境的设置,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音乐,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在课前播放相应的音乐。比如在学习浪漫主义音乐时,课前播放一段优美的《月光》;学习学堂乐歌时,先播放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送别》等。当学生听着这些美妙的音乐步入教室的时候,马上被带到了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营造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语言描述环境

在音乐教学中,语言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工具,巧妙地运用语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音乐情境和课堂气氛。教师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种与鉴赏内容相符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念与情感。如中国古代歌曲的鉴赏,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学生多不喜欢这样的古老歌曲,如果按一般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不情愿地被动学习。但如果教师在各个环节巧用语言,创设恰当的时空情境,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截然不同。如导入语言:同学们可曾学过一首唐诗《送元二使安西》?(答:学过。)请大家背诵一遍。(学生背诵)能用白话文解释一下吗?(师生解释)请在古琴音乐中听老师朗诵(教师朗诵)。如果要把诗中所表达的情境表演出来,请设计一下场景、人物形象和表演动作。(师生讨论)如果不用台词对话,选用这样一首歌曲作背景音乐是不是更好?(播放《阳关三叠》)(答:更好。)那下面我们就来赏析并学唱这首以唐诗《送元二使安西》为歌词的《阳关三叠》,为这段画面配上背景音乐。(师生赏析学唱)这样,学生沉浸在语言所描绘的情境当中,仿佛身临其境,妙趣无穷,学习这首歌的兴趣会大大增强,以此达到了“以言传情,以情动人”的目的。

三、故事引境

高中生对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在赏析音乐作品时,教师如果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学生讲述有关的音乐背景故事,将音乐融入到故事中,再配上生动、新颖的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在赏析古琴曲《流水》时,先给学生讲述“知音”的传说: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高山》,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流水》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学生听完这个感人的典故,和这首几千年前的古曲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仅加深了对《流水》的理解,也对古琴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四、图画创设情境

在情境的创设中同样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色彩,美丽的图画是课堂布置的重要手段。教师根据音乐中所表达的特定环境用图画再现音乐场景,从视觉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要表现的情绪和意境,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学内容所表现的优美意境,获得美感体验。比如学习印象主义音乐,在听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展示雷阿诺的《康威尔斯小姐像》,使音乐与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把这种视觉上的激情转变为用语言来表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激情。另外,像《图画展览会》《在中亚细亚草原》《伏尔加船夫曲》《水中倒影》等作品都可以由一幅画引发教学情境。

五、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鉴赏教学的手段也更加丰富,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形式的出现,能够极大地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加深对音乐本质的理解。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音乐鉴赏,能够设计出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使我们更好地整合多方资源,链接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更多内容,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此外,音乐鉴赏课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鉴赏中,音乐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教师不能多讲,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替代学生的感受。而应该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与音乐进行交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学习与教学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在学习中感受音乐、感受生活;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其健康的人生观。

总之,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要把鉴赏课堂艺术化,尽可能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氛围,创设出美的情境。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使高中音乐鉴赏课充满美感,真正实现音乐鉴赏的教学目的,在培养完整的人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龙亚君.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张欣.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我见[J].黄河之声,2008(11).

[3]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2.

[4]巫炳冬.新课程下的高中音乐鉴赏呼唤音乐本位[J].山西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1).

情境创设范文5

在课堂上,教师应巧妙创设“有笑”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有声有色的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一旦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快乐学习,政治课堂就会真正成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笔者现结合《政治生活》与《生活与哲学》中的课例,谈谈“有笑”课堂教学的两点做法。

1.生活化的课本剧,学生本色表演、合作探究、争相展示。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而言,有些知识离他们的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精心编排课本剧。课堂以课本剧为载体,展示具体的生活化场景,紧紧围绕课本剧的情节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课本剧表演,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踊跃参与,有表演,有思考,有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有争相展示,有相互点评、补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适时发挥了点拨、引导作用。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时,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意义是学习重点和难点,但这些理论术语性强,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教师结合“城管执法”这一社会热点,精心编排课本剧《潍坊市城管、摊贩、市民交流会暨(城市综合管理规定)民意征集会》

地点:潍坊市城管局会议大厅

人物:城管人员2人、摊贩代表2人、市民代表2人、旁白1人、交流会主持人1人

【设计目的】

(1)通过《潍坊市城市管理规定》出台,探索依法行政对公民、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法制建设的意义,阐明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2)通过摊贩经营中的遭遇,探索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3)通过主持人邀请市民参与《潍坊市城市管理规定》,探索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性和措施。

【模拟过程】(略)

观赏小品《模拟交流会暨民意征求会》,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求实招,强规范——为城市添亮点,推管理上水平。小品中暴露出了行政管理中的哪些问题?就这些问题的解决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2.合民意,树典范——为市民守好家,让群众更温暖。根据市民的建议,城管执法人员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有什么重大意义?

3.共参与,同发展——为政策聚民意,促社会更和谐。潍坊市将邀请广大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为城市管理建言献策。政府为何要邀请广大市民参与?对政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教学反思:教师结合身边的热点,用生动化的课本剧形式创设出典型情景。课堂上无论是在表演过程中还是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们自始至终都在积极参与,讨论非常热烈。这在其他的情景设计中是不多见的。教师对教材进行的重新整合和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究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逐渐深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握了教材内容。正如有的学生说,没感觉到学习,但确实已经学完了。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吗?可见,只要学生真正参与了,学习热情真正被调动起来了,自然就能感受到学习政治的乐趣。

2.小游戏进课堂,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维、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维与感悟,使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直观。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主动,自然就掌握知识,还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在教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如何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是摆在学生面前的学习难点,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游戏体验活动《同舟共济》。

游戏规则:每组可选2-3人。

(1)每人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支撑棒子,其他四指不可碰到棒子。

(2)食指必须平伸,不可勾到棒子。

(3)食指不能离开棒子,离开了就得重来。

(4)小组成员齐力将棒子从胸前往下移至地面。

每组会有一位裁判,监督有无违反规则者,最后以先移至地面者获胜。

教学反思:教师利用课堂中现成的资源,进行小游戏活动策划,既调节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寓教于乐,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现场采访参与游戏的同学,并让他们谈取胜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最后进行理论的提炼与归纳,做到“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思维的过程,并让思维过程能够看得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追问,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利于学生把握抽象的哲理。

情境创设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一、数学情境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才能学到有用的数学。”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数学情境的创设越发引起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无论是常规教学还是各种公开课和展示课,有无数学情境的创设这一环节似乎已经成为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数学情境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固然有这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情境的本质意义和掌握数学情境创设的正确方法,在创设情境时往往只是机械地将数学问题和数学背景捆绑起来,并没有形成有机的升华。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数学情境呢?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呢?本文将结合个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发表一点浅显的看法。

二、有效数学情境创设的特征和原则

所谓数学情境,就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一般而言,表述数学情境有三种形式:一是以文字语言表达的情境,意明而清晰;二是以数学符号语言表达的情境,简洁而抽象;三是以图形语言表达的情境,形象而直观。

情境的创设要注意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识知识,为学好数学、发展智力打下基础。情境教育要服从教学内容、教材体系、课标原理、学生心理及生活情境等基本要素。一般来说,情境创设要注意可行性、探究性、趣味性、共参性原则。

三、情境创设的几个案例

1.通过现数学实验来创设情境。数学的概念或式子很多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但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认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要想使学生主动进入探究性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多加观察,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来创设情境。 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生活经历,所以由现实生活经验去创设数学情境便能很好地将逻辑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在执教“不等式的证明”一节时,如果只是单一地通过演算推导来得出不等式的性质,那么学生学习起来便会十分枯燥乏味,但如果利用天平去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就会变得十分直观易懂。

案例1: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不等式的性质》

通过观察这两个天平的偏斜方向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由图一可得a>b,由图二可得a+c>b+c,所以可以得到“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不等式仍成立。”这个结论。

情感教育:我们现在假如和一些好的学校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假如我们现在开始和他们付出一样的时间,那么我们能赶上他们吗?那我们该如何去做,你能用不等式的知识去说明你的观点吗?

生:假如我们现在的成绩比他们差,那我们要是和他们一样努力就相当于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相同的数字,那么结果我们还是要小于他们,因为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不等式仍成立。所以我们要想赶上他们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通过学生感兴趣话题来创设情境。初中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往往会对电视节目、流行歌曲、影视明星、体育赛事等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通过与学生探讨此类话题来创设情境,这样不但有助于放松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更高层次的信任等级,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案例2: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这一节课时,我利用学生非常喜爱流行歌曲的特点,利用流行歌曲《平行线》来创设情境。

欣赏歌曲,阅读歌词:“突然间 快乐,就此搁浅在你和我之间。我们像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坦白面对面,我在你的左边 你在右边,没有交叉点。我们只是两条平行线,走多远都没有碰面的终点,而泪水只能 含在心里面,我害怕模糊了视线。”

师:①假如你是词作者,你会给这首歌曲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为什么?

②你觉得歌词中哪几个句子能体现平行线的特征?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创设数学情境可以有效地走进学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具有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计算机模拟动态来创设情境。充分而又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育和技术手段,使课堂“动”起来,也使学生动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画板、PPT、flash等软件等教学软件,有效熟练地使用这些软件不但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使抽象的函数等问题更加具体形象。

案例3:八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师可以利用“扫雷”、“五子棋”这两个游戏和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学生想要和教师进行对弈,但是又没有办法接触到电脑,于是只能利用坐标的方法将想要放棋子的位置表达出来,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达在电脑上点出该找的位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巩固点的表示方法,还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数学类比的方法来创设情境。类比是抓住事物间的相似特性进行比较、对照的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形式。利用类比方法既可以简化对相似问题的研究,也有利于发现和推广某些性质。

上一篇人间词话

下一篇脸部老年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