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哲学范文1
关键词:哲学; 大众化; 推进策略
0 引言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老一辈的革命家们对哲学的大众化进行了成功的探讨,更是有不少哲学研究者对哲学大众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需要哲学作为生活的理论工具,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哲学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对哲学的深入研究完成对哲学的大众化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需要对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进行研究。
1 树立哲学大众化意识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哲学的大众化有了肥沃的土地,因为改革开放需要以哲学作为时间的智慧。通过我国的发展可以证明,大众化哲学在我国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有广泛的应用意义,所以哲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树立哲学大众化的意识,增强对哲学的信念。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普通群众不懂哲学,青年学生对哲学不感兴趣,高校哲学专业招生困难,哲学工作者只注重对哲学的理论研究而忽视对哲学的宣传的现象。这些做法导致哲学被人们遗忘,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没有用武之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吧哲学看做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科学,也没有将哲学具有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预期在实践中的现实性和革命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究其本质,是因为人们对哲学理论和实践的本质缺乏了解,没有意识到哲学思维对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
通俗化和大众化都与普及工作存在必然联系,但通俗化和大众化并不是庸俗化。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通俗化和大众化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事业。所以广大哲学工作者应该改变固守课堂和工作室的情况,树立哲学大众化意识,并通过实际的行动对大众化进行推进。
2 全面开展哲学大众化宣传教育工作
对于哲学大众化而言,其是一项十分艰巨并且具有持久战斗性的任务,需要社会上的各个相关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各司其职,共同完成。
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深入实际,有方向性的选择相关的课题,全面开展哲学大众化的相关工作。其中可以选择的研究内容有很多,主要是包括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哲学大众化的历史演进,哲学大众化的国际发展形势,哲学大众化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具体意义等。同时相关的研究工作者还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哲学依据进行研究,探讨哲学大众化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哲学大众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等。在高校哲学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可以研究哲学大众化对我国高校教育的知道意义,哲学教学与哲学大众化的关系等。对于出版社而言,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出版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的哲学读本,这些哲学读本的内容要通俗易懂,并且要结合生活实际对读本的内容进行编排,从而完成对哲学的宣传。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抓住高校学生的特点,对哲学的内容进行传授,找出哲学中对高校学生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实际生活中感受哲学的重要作用。
3 夯实哲学大众化的基础
3.1 为哲学打好群众基础
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只有让其在人民大众中扎好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才能得到人民大众的用户和支持,这是哲学大众化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所以在对哲学大众化进行推进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将解决人民群众的疑问和人们最关系的利益问题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哲学理论能够满足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并成为反映大众意愿的理论,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很好地运用哲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哲学真正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其大众化。
3.2 为哲学大众化奠定制度基础
对于的大众化而言,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并形成专门的制度。所以在对哲学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要将经常性工作与常规的集中宣传工作结合在一起,并且把领导部门的管理与个人的自觉性结合在一起。对先进个人的表彰而言要与广泛的教育结合秋来,在普及的选出中不断提高宣传的效果。同时要在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兼顾一般层面的宣传与重点载体的宣传,从而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实际并且能够长期施行的制度,将哲学大众化的推进工作落到实处。
3.3 为哲学大众化建立组织基础
在推进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社会上的各种组织机构要积极投入到哲学大众化的推进工作中,与社会形成广泛的联动。同时,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哲学进行宣传,并将宣传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另外,要让哲学的研究成果成为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论,从而加深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4 为哲学大众化提供实践基础
哲学之所以能够得到重视,是因为其能在人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理论基础,帮助人们找到前行的方向,从而避免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哲学的具体价值,只有将其应用在实践的时候才能有所体现。所以在对哲学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实践为基础,脚踏实地完成对哲学的宣传。
3.5 为哲学大众化创造通俗化基础
所谓通俗化,就是在推进大众化的过程中使用群众易于理解的语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哲学进行宣传和表达,从而让哲学在人们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哲学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通俗化的基础能让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让人们愿意将其付诸于实践。
大众哲学范文2
一、大学使命的哲学观
所谓大学使命,描述了大学存在的意义和发展前景,是人们对大学应有价值的判断和要求,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大学》中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事实上,这句话非常清晰地表述了“大学”的三重使命。大学的使命为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但能够让大学内部组成人员对大学实施的各种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解,也确保了大学内部的组成人员对大学的发展目标达成共识,树立良好的大学形象,为大学的发展赢得很高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支持。因此,大学使命对于大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名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20世纪,高等教育哲学存在两种途径来确立它的地位,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1]坚持认识论观点的人,他们更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作为追求知识的最终目的。西方的中世纪大学以追求知识与传播知识为目的,调要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进行真理的探究和人格心灵的陶冶。而坚持政治论观点的人认为,人们对深奥知识的探讨不仅是对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大学,那么,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也就无法容易理解,当然也就更不用说解决问题。“大学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空中楼阁”,伴随着大学逐渐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走出了“象牙塔”,它成为关系到个人生存和国家生存的“工具性”活动,高等教育价值观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重认识论转向了中政治论;大学的最终目的由追求和传播知识转为紧密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
二、大学使命的定位
在社会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显得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对社会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一种实体机构,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和使命:将对真理的追求、文化的传播为己任,引导社会行为方式和道德舆论,研究和传授科学,教育新人全面发展。[4]现代的大学,除了承担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责任,还要引领文化传承,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使命。
(一)大学固有的职能培养人才
潘懋元在对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论述中指出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产生,首先要发展的是培养人才的职能,高等教育最为基础的价值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主要任务救市是通过传递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教育人、培养人。“就本源而言,人希望成为真正的人,而非异化的人。”[5]除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来完成它指引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使命。当今的大学不是太功利化就是太理想化,教育的改革也只有使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科技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的要求,来缓解学生就业、创业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面对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教育的目的要服务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由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轴心的位置,作用和目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把发展学术作为第一要务,而是着重培养实用人才,发展实用知识。“21世纪初是学术界发生重要转型的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是全球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和财政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社会发展需要,直接和广泛的服务于社会。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将会从根本上破坏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
(三)大学教育要承担起塑造大学生心灵的使命
大众哲学范文3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哲学大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哲学大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注意事项
①(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哲学道理(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原理(世界观)、哲学依据(世界观)、哲学启示(方法论)的区别。
1、是什么:
①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或运用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②运用具体哲学道理分析: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③哲学启示型: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政治哲学的答题技巧总结明晰设问,不仅有利于考生明确试题立意与正确理解情境,也有助于考生正确把握主旨,有的放矢地答题。考生可以利用“三定法”即“定知识”“定题型”“定材料”来研读设问,把握设问主旨,清晰试题“用什么材料来考”“考什么知识”“出什么题型”等指向性。
政治哲学主观题的材料往往是对来自生活的时鲜素材的凝练,具有内在的逻辑层次,通常用叙事方式进行描述。考生可通过“句读+分层+关键词”研读材料的句读,把握材料的逻辑层次及其关系,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明确“用什么(哪些)材料来考”,从材料中筛选、提取、整合有效信息,提升材料阅读能力。
知识犹如粮食需要颗粒归仓、仓储到位,不能散乱一地、混杂一堆。考生可从宏观上照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目标题的“目录体系法”进行纲举目张式的知识建模,明确知识条目所在的目录层级,把握内在关联,准确定位知识,灵活调取知识。从微观上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W追问法”精读框(目)题及相应考点,精细仓储知识,这才能更大的解答出政治哲学的原理。
虽然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设问方式多样,总体可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常见题型。考生在遵循政治主观题的“有理有据、理据对应、分点作答”答题普适套路的同时,还要注重图表题、措施类、关系类、认识类、原因依据类等题型的一般思路的归纳与梳理。
高中政治哲学具体的答题方法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丶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抓住这几点,高中政治轻松学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本中的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大众哲学范文4
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著名大学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大学。目前在校的学生来自中国(包括大陆、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的学生、学者众多。多伦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简称UTCSSA)是学校承认的为中国学生学者提供服务的重要的学生组织。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已经有一批中国学子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求学。现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先生就曾在多伦多大学学习过。当时的学子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留学生自己的团体与组织UTCSSA。联谊会随着中国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学生的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时也成为与祖国联系的重要纽带。每年联谊会都组织会员参加国庆升旗仪式。2005年主席访问加拿大时,联谊会组织了200多名会员热烈欢迎胡主席的来访。多年来,联谊会在多伦多领事馆与教育组的大力支持下,在多伦多华人社区的帮助下,在众多热情而且能力卓越的执委会成员的努力下,为会员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服务,并且开展了一些大型的活动,在活动主要以支教的方式进行。在2005年以及2006年的夏天,我们的支教团奔赴了国内最贫苦的地区,为当地的中小学代课。其中一支与清华大学的支教团一起开往延安谢子长小学。我们的队员亦师亦友,为当地的学生们开启了一个通往世界的窗口。他们住窑洞,睡土炕,没有条件洗澡。他们吃的是咸菜和简单的青菜。在暴雨侵袭的时候,他们帮助老百姓清理打谷场,多人感冒发烧。其中一人病情严重,半夜里被老乡用摩托车送至县城治疗。虽然条件艰苦,我们的队员没有一个退缩,表现了良好的风貌。在离别的时候,多数队员都哭了,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已与孩子们亲密无间。这些活动,把我们的队员与祖国深深地连在了一起。我们身在海外,不敢忘却我们的一些同胞还很困苦,还需要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使国家真正富强。
“同一首歌”春节演出活动 2006年初,同一首歌慰问演出,是多伦多地区的一大盛事。我们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在领事馆与教育热烈欢迎。那段时间,我们的会员付出了很多。在Rogers Center 2万多座位座无虚席的时候,在所有人挥舞荧光棒一起唱中国歌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努力和辛劳都有了回报。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国海外人员对于祖国的眷恋,感受到了我们海外留学生不再是孤单的群体。
“嚎麦天下”的大型校园歌赛 为了丰富我们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于2006年底举办了第一届“嚎麦天下”校园歌赛。当时参与比赛的选手有70余人。我们的选手不仅限于多伦多大学的学生,还有来自滑铁卢大学等安省其他学校的学生和高中生,以及华人社区中热爱音乐的人士。其中有一对新婚夫妇在结婚后的第2天就来参加我们的预赛。参与我们比赛的有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选手,最后由一名来自香港的选手夺得了冠军。我们炎黄子孙唱着同样的歌,有着同样的中国心。2007年11月,我们举办了第二届“嚎麦天下”校园歌赛。报名选手超过120人,成为多伦多地区华人关注的热点。
大众哲学范文5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成人本科教育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哲学与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文化的渊源与发展历史,使学生树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
三、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设计,利用问题式、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把讲授与自学、精讲与泛讲、灌输与启发、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四、教材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中国现代哲学》,冯友兰著,三联书店,2009.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商务印书馆,2010.
《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张海洋著,民族出版社,2006.
《中国哲学智慧》,向世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六、教学时数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36学时,教学时数分配详见下表:
讲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讲
对中国是否有哲学的追问
2
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中国文化的个性
2
第三讲
中国哲学文化各家各派的起源
2
第四讲
儒家思想的建构:孔孟与荀子
2
第五讲
墨家思想的脉络:墨子与后期墨家
2
第六讲
道家思想的演变:杨朱与老庄
2
第七讲
名家的诡辩:名实关系
2
第八讲
阴阳家的贡献:术数
2
第九讲
法家思想与韩非子
2
第十讲
春秋战国的哲学文化思想的特点
2
第十一讲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2
第十二讲
新道家:主理派与主情派
2
第十三件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佛学的建立
2
第十四讲
新儒家:理学与心学
2
第十五讲
西方哲学的传入
2
第十六讲
中国哲学文化的现代化历程
2
复习考试
4
大众哲学范文6
对立统一规律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又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规律,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哲学上所讲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表现为两点: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哲学上所讲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这种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区别、相互差异等,它不同于生活中的阶级斗争。
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
(一)化学反应中对立统一
以氢气的燃烧和水的电解为例,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的电极反应式:阳极:4OH- -4e-= O2+2H2O,阴极:4H+ +4e- =2H2
通过上述化学反应,可以看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过程:氧化反应是失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是得电子的过程,一失一得为对立。氧化还原反应又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有氧化必有还原,有得必有失,氧化与还原同时发生,共同存在,共处于化学反应过程的统一体中。
此外,化学平衡中的正向与逆向反应,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沉淀与溶解过程,电离平衡中电离与结合,以及酸碱中和、消除与加成、亲电与亲核等化学反应本质上都是通过化合(相互吸引)和分解(相互排斥)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实现原子间的重组,完成物质的相互转化,而分解与化合又是相互依存、同时进行的。所以一切化学反应都充满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矛盾双方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所有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二)物质结构中对立统一
在物质结构中,阴阳离子间存有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相互吸引,阴阳离子间的引力使物质结构形成稳定的化学键,而阴阳离子就统一在稳定的离子键中;同时原子间、电子间又相互排斥,正负相异,这种相互吸引与相互排斥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了力的平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物质结构。
二、质量互变规律
哲学上的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增减;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质变就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的准备和积累,就不会有质变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每一次质变并非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本次质变又会为下一次新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量变。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这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以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磷酸溶液(少量、过量)为实例说明:
先把少量磷酸滴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就会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依次再逐滴加入少量磷酸溶液,直至过量,我们就会发现,随着磷酸溶液滴入量的增加,白色沉淀会慢慢转移直至消失。上述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磷酸溶液由少量到过量的积累在不同程度时有不同的化学变化,这种由产生沉淀到沉淀消失的过程就是数量的增减引起质的变化。上述实验步骤的化学反应如下:
3Ca(OH)2+2H3PO4=Ca3(PO4)2+6H2O
Ca3(PO4)2 + H3PO4= 3CaHPO4
CaHPO4 + H3PO4= Ca(H2PO4)2
Ca(OH)2+ H3PO4= CaHPO4+2H2O
Ca(OH)2+2H3PO4=Ca(H2PO4)2+ 2H2O
2.结构变化引起质变
乙醇也就是常说的酒精,分子式是C2H6O,分子结构式为CH3-CH2-OH;甲醚的分子式也是C2H6O,但分子结构式是CH3-O-CH3。如图所示:
甲醚与乙醇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同素异形体。甲醚中的6个H在结构上高度对称,为等效H,化学性质较稳定,呈气体,沸点为-24℃,不溶于水;而乙醇中羟基上有一个H与其余5个H不同,化学性质较活泼,呈液体,沸点为78℃,易溶于水。甲醚与乙醇之说以性质大相径庭,就是由于构成方式的变化致使结构不同即量变而形成质的改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自身的否定就是辩证否定。首先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因为辩证否定不是把新旧事物截然一刀两断,而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此产生新事物;其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环节,因为辩证否定也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辩证否定既可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能把它们联系起来,说明发展不仅有阶段性,而且有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