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越式跳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越式跳高

跨越式跳高范文1

跨越式跳高

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采用了“跨越式跳高”和游戏“顶上胯下传球”作为教学内容,教材选择兼顾发展了学生的上肢和下肢,落实了全面发展身体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游戏竞赛法、提问作答法、预防纠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来达到传授基础知识、技能的目的。

学法: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在练习中自学、互学,不断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探究技能能力和思维方式,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渗透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誉感教育,让学生在汉、会、乐地氛围中锻炼身体,掌握技能。

教学准备:

篮球8只、跳高架5个、橡皮筋4根、收录机一台

教学过程:

一、启绪 激发兴趣阶段

师生亲切问好后,进入上课状态,在场地慢跑、做操、专项准备活动,创设一种欢乐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内容:

1.集中整队 问好。2.宣布本课内容 。

3.慢跑。4.徒手操及专项准备活动(音乐伴奏《大风车》)。

教师活动:

1.向学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3.教师领跑。4.在音乐伴奏下领做。

学生活动:

1.集合,做到快、静、齐。2.和老师问好认真听老师宣布内容。

3.整齐跑步。4.认真做操,把准备活动做充分。

组织队形,如图(1):

二、合作探究探讨创新阶段

讲解、示范、练习、纠错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

跳跃:助跑起跳越过一定高度的横竿。重点: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动作。难点:动作连贯性、协调性提升

教师活动:

1.示范完整动作。2.讲解动作组成。3.讲解每个组成部分要领并示范。4.分四组同时进行试跳练习。5.巡视纠错。6.学生代表展示。

学生活动:

1.仔细观察完整动作,建立完整动作表象。

2.记住整个动作组成部及顺序。

3.每个部分的动作要领要记住,并在练习中去运用。

组织队形,如图(2)

三、展示自我积极进取阶段

为达到上下肢全面发展目的,在跳高技术学习后,安排一个篮球传球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

教学内容:

游戏:顶上、胯下传球。重点:传球动作。难点:传球协调性与传球速度提高。

教师活动:

1. 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 组织学生按游戏方法和规则尝试进行游戏。

3.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方法和规则。

2.记住方法和规则,积极参加传球示范。

3.积极参加游戏,在游戏中不断提高传球速度。

4.参与小组对抗比赛,为小组争光,力争第一。组织队形,如图(3):

四、稳定情绪 恢复身心阶段

在同学们加油助威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放松环节,师生在柔美的音乐声中一同放松,把课上的疲劳尽快消除。课后相互交流,共同评价学习的得与失,为下次课的学习积累经验。

教学内容:

1.放松练习:《外婆的澎湖湾》(配乐)2.小结(学生为主要发言,教师补充。)3.师生再见4.收还器材

教师活动:

1.教师在音乐响起同时领做放松动作。

2.参与总结课的情况,提示课外可以多思考多练习,提高动作质量。3.与生说再见。4.教师安排值日生。

学生活动:

1.学生围着圈站立,在音乐伴奏下随师做放松练习

2.生参与教师的小结。3.与师再见。4.值日生送还器材。

组织队形,如图(4):

五、场地器材:

跨越式跳高范文2

跨越式跳高能发展学生的弹跳、协调、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是初中体育教材中一个主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场地器材及安全因素等原因,现在已经被很多体育老师忽略了。为了能让跨越式跳高在体育课堂上重放异彩,让学生体验由跳高运动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同时也为了体现合理、有效的组织,我尝试设计了这堂跨越式跳高课,希望能有所突破。

二、设计方法

(一)课前布置

上课之前准备好6根立柱及6条橡皮筋,将立柱和橡皮筋布置成六边形的形状,并在距离每条橡皮筋一定距离的地上画一条起跑线。

②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从橡皮筋的一端跳进之后,从另一端跳出(全部用跨越式跳高动作进行练习)。

③分层教学

将每一段的橡皮筋都拉成斜线,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练习。

④比赛:看谁跳得比老师高?

老师跳过一定的高度,作为学生超越的目标,看哪些学生能超过老师所跳的高度。

3.结束部分

游戏:舞龙。教师带领学生一路纵队穿越六边形进行蛇形跑。

三、案例分析

只有合理有效地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教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体育课特有的教学规律,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优化结构,才能真正地做到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和“学”的目的。然而,任何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对象而不断的变化,因此,怎样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就变得至关重要。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六边形这个场地布置展开的,所有的练习手段、练习形式都是利用这个六边形的场地而进行的,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分组练习、教学比赛及最后的放松活动等等。

首先,在课的开始部分,学生围绕成六边形的场地站立成圆的形状,教师站在六边形内,这样的组织形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看见教师的示范,且教师的示范面能更广,示范角度能更多,便于学生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了解动作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加细致、明了。

其次,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站立的位置就近选择练习点,这样避免了大面积的队伍调动,节省了组织队形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同时也能更快的给学生进行分组,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流畅、合理。此后,不管是教师的讲解、错误动作的纠正、分层练习、学生的展示、教学比赛等,学生的队形变换都不大,都是围绕六边形而进行。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由外向内跳入六边形中后,又从另一侧用同样的方式向外跳出,这样的设计不但解决了学生跳进去之后如何出来的难题,也同时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次数,提高了练习的密度,也把所布置的场地器材完全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最后,在课的结束部分,利用游戏舞龙的方式,教师带领学生一路纵队穿梭于六边形的各个边之间,不仅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也充分利用了场地,使组织显得更加合理有效。

然而不足的是,由于是进行跨越式跳高的学习,在落地的时候最好有大垫子放在地上用以保护学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因为本次课六边形的设计需要学生跳进去之后再从里面跳出来,如果放大垫子的话不太利于学生助跑起跳,所以不是很适合摆放大垫子,以至于在安全措施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第二,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将橡皮筋以斜线的方式摆放让学生自主选择起跳点和起跳高度,这样虽然体现了分层,也体现出了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在学生选择高的那头跳过去之后,出来的时候就只能往低的那头跳,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水平和练习的积极性没有多大的好处,所以这一问题是本次组织形式的一大缺陷。

跨越式跳高范文3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普遍认为,“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他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并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而真正做出颠覆传统课堂的尝试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该校的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因此,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跟不上学习进度。于是,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PT。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

此后,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的课堂时间,则用来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录制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然后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C20慕课联盟,其中的C即China(中国),20是指20所国内著名高中,慕课(MOOCs)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简称。国内著名高中筹建慕课联盟,既是这些学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需要。在基础教育领域,借助慕课平台,教师可以实施“翻转课堂”,实现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作为小学联盟代表参与研究。学校数学、英语、语文、科学等学科研究进展迅速,体育学科也正在尝试利用“翻转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课堂40分钟的时间更多地运用于学生的身体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体质发展。

本节课课题是四年级“跨越式跳高”,四年级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以及自我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已经能够满足“翻转课堂”学习的条件。

教师录制“跨越式跳高”视频,主要让学生通过课前在家观看视频,直观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组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利用回看、慢镜头播放学生可以正确区分起跳腿和摆动腿,以及两腿依次过竿的教学重点。纠错环节,让学生在家里尝试、体验跨越式跳高有了技术指南,便于自查自纠,能让学生不断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最后,还可以通过在线问答,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突破跨越式跳高的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带着“跨越式跳高”视频学习的成果走进操场,这时他们头脑中已经建立了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基本环节。这时,教师不能再像传统教学一样,讲解示范、原地模仿,而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支持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分层练习”上,即应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收获运动的快乐。“跨越式跳高”分层点在“高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皮筋,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由选择区域练习,当挑战成功后,可以选择下一个新高度继续挑战。这样流动的分层设计,有利于学生自我掌控,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对话、相互帮助,从而提高学力和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组成环节,并能说出各部分名称。

2.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研讨交流,教师点拨纠正,90%的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并完成一定高度的练习。

3.学生在小组学练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感受团队合作的快乐。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准备活动,有针对地引导。

1.热身慢跑,做好铺垫。

教师与学生一同热身慢跑,在布置好的场地中,绕行、跨越、跳跃器材区(见上图1),为跨越式跳高教学做好铺垫。

2.针对项目,准备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就将要学习的跨越式跳高项目,自主设计准备活动,教师在一旁引导、补充。教师邀请举手的学生走上来,带领大家一同完成身体各部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体育运动的重要理念,也是今后学生独立开展运动的基础。有些青年教师对准备活动的认识存在误区,就是“跑步加上韵律操,打遍天下没烦恼”。体育教学需要音乐、情境的渲染,但更需要平实的教学根基,否则会让体育教学陷入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局面。】

二、分组体验,巩固重难点。

1.学生分组,体验自学动作。

利用低皮筋,根据先前的视频学习,学生自主体验跨越式跳高动作(见下图2)。教师巡视、观察,寻找错误动作。

2.集体纠错,教师引导解惑。

教师观察巡视,找出学生的错误,然后集体纠正,针对起跳腿、摆动腿分不清的学生,让他卷起靠近皮筋的腿的裤腿给自己一个提示,然后再次练习;针对两腿不能连贯依次过竿的学生,让其通过“划彩虹”的游戏,体验依次过竿的动作要领;针对学生起跳点远离皮筋的错误,教师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彩色即时贴,贴在起跳点的地面上,强化提示(以上方法见下图3)。

【这一环节是教师备课的核心部分,表面上看,利用“翻转课堂”,教师上课似乎轻松很多,备课也不知道备什么了。实则“翻转课堂”对体育教师的全面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课前体育教师要全面预设课堂上学生会出现的各种学习情况:掌握好的、练习顺利的学生应如何搭建不同练习梯度满足其需求,出现错误、需要纠正的学生又怎样通过有效举措帮他纠正、改进。如果没有较多的教学经验和应变能力,“翻转课堂”会让教师陷入窘境。】

3.分组过关,强化团队意识。

在正确知晓“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强化训练,能为正确的动力定型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小组过关比赛,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让他们牢记“不能落下一个同学”的道理。

三、分层练习,满足差异性。

1.跳高达人赛。

场地中设置不同高度的皮筋区域(见下图4),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别,由低到高,挑战自我,在哪个高度触碰、踩踏皮筋即算失败,退到下一个高度继续练习。(选择高度时,教师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跟从,安全第一。)

2.达人展示秀。

一段时间练习后,教师邀请各区域的学生为大家展示他们小队的训练成果,引导学生关注动作的正确性。

3.跳高接力赛。

不同区域的学生,围绕自己练习的高度,进行全班的跳高接力赛:

第一次:各区域的学生同时参与比赛,在一轮循环后,顺利完成跨越式跳高动作,犯规人数最少的小组获胜。

第二次:各区域的学生同时参加比赛,在一轮循环后,最先完成且没有同学失误的小队获胜。

4.跳高PK赛。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组合,让各小队学生进行PK,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男生挑战女生:全体男生在各区域先展示跨越式跳高动作,女生评判;然后男女生交换评价后再进行一次;教师全程关注学生之间的竞赛,良性加油。

1234组挑战5678组:男女混编,请1234小组先进行展示,5678小组评分(也可以1357组挑战2468组),主要评判点是动作的准确性。

师生PK赛:教师参与比赛,请男女生各选派一名学生与教师比赛,其他学生评判。利用正规跳高架与竹竿进行比赛(高度不宜太高,赛前让学生试跳一次),关注跨越式跳高动作的连贯性和过竿质量(见下图5)。

5.跳高检测赛。

为了检测本节课跨越式跳高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举行比赛。首先,让每组学生赛前练习准备,然后由各组学生自己申报检测,教师集体讲评。最后加大难度和神秘度,请学生代表上来抽签决定接受检测的小组,并说明如果这组检测合格,则全班合格,如果这组有一个学生不合格,则全班不合格,增强团队意识,营造同伴帮扶、鼓励、加油的氛围,将分组训练推向。

【这个环节是“翻转课堂”中最有价值的环节,教师利用课前制作的微视频,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自我学习、尝试体验,第二天课堂40分钟就可以省去教师对于新知识、技能讲解示范的过程,节约了学生围绕新知识技能的探究研讨、尝试体验,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生所学技能的训练,这样可以巩固所学、增加密度、增强体质。

反复训练的单调枯燥,必然会让学生疲劳,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动足脑筋,发挥教育人的智慧,用多种教学举措,变化练习形式与节奏,让学生们在教师设计的“动力波”中“心跳”前进,忘却疲劳,团结奋进。】

四、身体素质,确保课课练

1.连续纵跳。

利用现有场地的标志桶和皮筋,播放音乐,组织学生根据节奏进行连续纵跳身体素质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增强腿部力量。连续次数根据个人体能情况而定。(皮筋高度,由各小组长跟本队队员商议决定)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身体素质课课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技能学习质量的提升,利用本节课现有场地、器材,进行连续纵跳训练,选择动感的音乐伴奏,可以减缓学生的疲劳、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2.放松整理,舒缓筋骨。

跨越式跳高范文4

[关键词]重心 跨越式 滚式 背越式

一、前言

跳高,是人们通过助跑和起跳跨越高度的运动项目。从技术层面上讲,可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环

节。练习跳高可以增强腿部的肌肉力量,能使身体运动起来更加灵敏、协调,还可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作为竞技体育项目,各国运动员和体育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不懈,从运动员选材到训练方法、手段的改进,从提高运动员各项素质到运动技术的发展,一次次刷新了跳高运动的世界纪录。但真正使跳高运动产生飞跃发展的事件,是技术上的革命性进步――姿势的变化。从跳高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按运动员过杆姿势可分为: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不同的跳高姿势过杆的效果是不同的。下面,仅就本人多年从事运动物理的教学和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物体重心的位置与形状的关系

1.关于重心。在地球表面和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重力,重力是作用在物体的各个部分的。但是,在分析力学现象时,为了简便,通常可以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是集中作用在一点上的,这一点就是物体的重心。不同物体的重心位置是不同的。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密度分布不均且形状不规则重心位置差异很大。密度分布和形状改变,其重心位置随之改变。

2.人体的运动姿势与重心关系。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可变物体。不同的运动姿势由于质量分布和形状的不同,其重心位置也各不相同。如图甲所示:(1)人并足直立时,重心位于身体中轴线腹部位置;(2)双臂上举,重心上移;(3)身体侧曲,重心外移直至身体以外部分。

三、跳高运动的规则及技术的发展

跳高,是一种通过助跑和无支撑跳跃越过一定高度的运动项目。跳高的成绩(越过横杆的高度)H,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运动员自身的重心高度H∫;运动员跳跃时重心能够升起的高度H2;运动员过杆时重心与横杆的高度差H3,又叫盈余高度。即:H=H∫+H2+H3

H∫可以通过选材来实现(挑选身高腿长的运动苗子); H2可通过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以提高重心上移高度。但是,身高和力量已无太大突破空间,盈余高度却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不断向新的高度挑战,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掘提升盈余高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以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1.跨越式跨越式跳高是经助跑后起跳,摆动腿和起跳腿依次越过横杆的技术。1864年,英国运动员罗伯特•科奇以该技术创造了1.70米的第一个跳高世界纪录。但是,该技术仍存在很明显的缺陷:运动员过杆时,重心位于横杆之上。其越过的高度H=H∫+H2-H3(见图乙-1)。

2.滚式

运动员采用左侧斜向助跑,过杆时以身体左侧滚过横杆。1912年,美国运动员霍林以该技术赢得大学生田径赛冠军,这也是人类首次越过2米的高度。

3.背越式

背越式相对于滚式和俯卧式是反其道而行之,因其过杆时身体反弓并且脸面朝上而得名。在第奥运会上,美国21岁的福斯贝里以2.24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记录。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联邦德国运动员韦希格又以该技术一举征服2.36米的新高度。在该技术问世20多年里,人们从惊奇、怀疑、研究到普遍采用,最终成为当今绝大多数运动员所采用的姿势。背越式跳高,因运动员过杆时,其身体反弓,可最大限度降低重心(相对自身),使过杆高度远高于过杆时运动员重心高度,因此,可最大限度地提升运动员过杆时的盈余高度,从而使运动员最大程度发挥了运动技能,运动成绩也得到了较彻底的提高(见图乙-2)。

四、结论

人们对运动姿势与重心位置关系的研究,促进了跳高运动的技术发展,运动技术开发是无止境的。体育已经成为一门科学,世界竞技体育更是飞速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凭发达的四肢是难以攻克这项尖端技术的。相信只要我们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抱定奉献精神,坚守科学立场,把科学理论与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必能在今后的体育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出更新、更高、更好的体育技术,为我国运动员不断创造体育佳绩做出贡献,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保罗.田径.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跨越式跳高范文5

通过近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所教学的班级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跨越式跳高。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选择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养成了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乐”中练,在练习“乐”,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我在五年级学生调查中,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

二、实习体会: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去的心理品德。通过教学实践,为此,我在教学,“跨越式跳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的,并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围绕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1、用高尚的精神去塑造学生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手势,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富内涵,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从而得到全面教育。

我在杂志上看到这么一节课。自己就拿来上了一下效果很好。我是这样上的:上课之前我知道这个班学生特喜欢比赛,我借此给学生门提了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省会吗?你们喜欢比赛吗?好那我今天就带你们去参加比赛吧,为了班级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开始起我们大家就要认真学习技术动作,把握好机会,胜利是属于你们的,我相信你们有信心夺取最后得胜利,对不对?这时我出示了今天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让学生在“乐”中练,在练习“乐”,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效果很好。鼓励学生,使体育教学生动有趣。一位学生说:“老师,象这样的体育课我们可喜欢了。

2、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

体育教学中,教师最能影响学生的是简明扼要的讲解,正确无误的示范和行之有效的辅导,让学生对此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练习中学生,学生不敢做的动作,由教师示范,学生不会做的动作,教师应手把手教。教师要用自己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专业素质去影响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例如我在跨越式跳高教学时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练习,用激励的口号代替传统的“一二一”口号,在跨越式跳高练习前热身活动中,我用激励口号鼓励学生,我自信,我成功、我参与、我自豪、我勇敢,练习跨越式跳高我能行!然后要求学生自主练习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几次后通过体会去考虑。a如何才能保证练习时的安全?b练习跨越式跳高能使身体哪些部位得到锻炼?得到的答案是:对于安全,大部分学生回答是按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去做;对于锻炼的好处有的学生回答可以锻炼下肢的力量,有的学生说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有的学生回答好玩,有的学生回答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学生回答几乎包含了练习的意义。教师及时加以指导,经常练习可以使人下肢更有力,关节更灵活,可以使人勇敢,但练习时注意安全,注意自我保护。

第二个练习,我设计几组不同高度的跳高架,让学生自己选择高度练习,并提出问题:当别人跳不过去时你该怎么办?多数学生回答我们要帮助他,教师马上提出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练习中发扬互助精神。不管在哪组上练习,我总是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对学习上有困然的学生,几次练习后学生逐渐向有难度的跳高架靠拢。

3、用师生间良好情感去感染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而身教更胜于言传,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我们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带领学生去完成身体锻炼任务。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酷暑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是面对太阳;寒风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是面对风口……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化为浓浓的师生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判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跨越式跳高范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10-01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存在理解上的误区,致使体育课堂上出现了“假合作”现象,导致了教学的失效。

一、合作学习小组“贴标签”——偏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任何教学形式如果偏离了教学目标都是无意义的。但是,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把合作学习小组作为新课程理念的“标签”贴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上,缺乏目标性。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无效。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跨越式跳高”时,在第一环节引入“跨越式跳高”的概念以后,自己做了示范,并对相关的动作要领进行了讲解。当学生明确了动作要领后,教师便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跨越式跳高”的练习。教师没有对合作学习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仅仅是用一句“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带过。由于学生根本不清楚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所以他们的合作学习显现出极大的随意性,有的聊天,有的嬉戏打闹……几分钟后,教师宣布合作学习结束,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从表面上看,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跨越式跳高”的练习,似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实际上学生的练习效果不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合作学习。在以上案例中,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需要比较长的练习时间,所以教师可以采取稳定小组的分组形式。可以让一名跳高水平较高的学生、两名跳高水平一般的学生、一名跳高水平较低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四人合作学习小组,要求跳高水平高的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后,要对其他三名同伴进行辅导,对组内那名跳高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错误动作的纠正。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让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自主加强练习,尽快掌握动作要领。

二、合作学习活动“掺水分”——偏离教学重点

一些体育教师误以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次数越多越好,于是,常在一堂体育课中组织好几次合作学习,由于合作次数过多,合作学习活动“掺了水”,结果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偏离了教学重点。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单杠”的内容时,为学生安排了3次小组合作学习。在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单杠”动作的特点;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时,为学生播放优秀单杠运动员比赛时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应该如何完成“漂亮”的单杠动作;第三次小组合作安排在学生进行相关动作练习之后,组织学生对几位同学做的单杠动作进行评议,说一说每一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整堂课成了合作学习活动的堆砌。

任何学习活动都应该突出重点,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开展的三次合作学习均是“蜻蜓点水”,都没有深入。其实,教师只要抓住“单杠”教学的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即可。在给学生播放优秀单杠运动员比赛时的录像以后,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运动员是如何做好单杠动作的?关键点在哪里?)以形成自己的猜想与推断。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的猜想与推断进行相关的训练。让一个小组成员进行单杠训练,让其他成员仔细观看,之后一起开展讨论。这样,学生就在合作讨论、交流、纠错的过程中掌握了单杠的动作要领,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效。

三、合作学习指导“走过场”——偏离教学关键

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些教师误以为,当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是不能够去“抢”学生的学习权利的,自己只要在旁边“看”就行了。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偏离教学的关键,导致课堂的失效。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立定跳远”的内容,在课始给学生讲解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以后,便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分小组练习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当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立定跳远”的动作训练时,教师自己在一边看起报纸来。由于没有约束,不一会儿,训练就开始乱了套,有的同学动作不到位,有的同学在小组内嬉戏打闹。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根本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合作者。当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时,教师要积极进行指导,使训练有序开展,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要求小组长发挥引领作用。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上一篇网络游戏

下一篇长吁短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