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话题一般不含有观点,写作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实际上,由于没有注意拟题这个环节,很多同学写出的文章还是很不尽人意的,归纳起来,拟题主要有如下几个误区:1.直接套用“话题”。以“生活”为话题,就把话题直接作为题目,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拿话题作题目,是不符合“自拟题目”的要求的,因此,话题不宜直接作题目。2.题目太宽泛。以“勤奋”为话题就直接套用话题“谈勤奋”,没有针对性,根据话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太多,太宽泛,这样往往因为拟题过宽而扣题不紧,成为考试作文失误的硬伤。3.文不对题。有的同学为追求“靓题”,忽视自己文章的话题、中心与布局谋篇,生硬的照搬一些新颖别致的标题,结果题文“分家”,弄巧成拙。4.题目不精炼。以“拒绝”为话题,有的拟题为“不要让欲望迷惑了你的双眼,要学会拒绝”,由于字数过多,就显得拖沓。5.落入俗套。以“成功”为话题就拟题为“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等。这样的题目虽比简单套用话题的题目要好,但无新意,平淡无味。

那么考生该怎样自拟题目,自拟题目有哪些要求呢?自拟题目,总的要求是从自己确立的写作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空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具体说来,拟题应该注意“三要”:一要贴切鲜明,新颖生动。题目应紧扣文章内容,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写什么,但又不能陈芝麻烂谷子,应让读者觉得耳目一新,激起阅读兴趣。二是简洁凝炼。恩格斯曾说:“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这主要是因为短小的标题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应当辩证地看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就不如《文凭与水平》简洁凝炼,具有吸引力。三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即要求标题含义丰富,富于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带来一连串联想。话题作文的拟题的方法很多,这里谈谈常用的几种。

1.附加法。就是选取话题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补充成分,由于在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比如以“幸福”为话题可拟出《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没有错》、《体味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在哪里》、《为了幸福而努力》等题目,以 “父辈”为话题,采用这种方法,就可拟出下面一些标题:《父辈——艰辛的一代》、《奋斗不已的父辈》、《父辈就是传统》、《我们怎样对待父辈的经验和教训》、《假如我是父辈》等。这样拟题,缩小了写作范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章写得具体而深刻。

2.文体定向法。文体定向法就是根据自己选定的文体进行拟题的方法。不同的文体,对题目的要求不同。记叙文的题目,讲究生动形象,讲究有意蕴;议论文的题目,则讲究鲜明深刻,而说明文的题目,则讲究简洁准确。因此,拟题时要注意切合文体特点。比如,以“树”为话题,写成记叙文,可拟为《树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小桃树》;写成抒情散文,可拟为《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写成议论文,可拟为《给我一片绿阴》、《植树,生存的希望》、《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拟的标题是记叙文的标题,而写作时又按照议论文的要求进行写作,那么,在阅卷者那里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照相应的文体要求拟题。这样的写作,才符合要求。

3.巧用歌词法。歌曲的歌名及歌词或由魅力十足、准确精炼的词句充当;或由脍炙人口、富有哲理的词句充当;而更多的则是由极富思想性、思辨性、口语化、人情味的词句充当。这些词句一旦入题就能像磁场一样吸引读者。如原汁原味,直接引用歌词拟题的《血染的风采》,又如旧瓶装新酒,灵活化用歌词拟题的《回扣,好大一个“瘤”》都能使读者悬念顿生,按下他们的情感的电钮,给他们造成极佳的第一印象。这种拟题法不能不说是制作标题的高招。

4.巧用修辞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拟题,可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喻法。如《他们都选择了明月》,把“明月”比做“美好的心灵”。《凤凰的选择》,借凤凰而自喻,表达了自己愿在高考落榜后艰难历程中涅盘出新我的强烈愿望。又如《灵魂美丑的试金石》、《生命如花》、《放飞灵感的白鹤》、《拾起那一枚贝壳》、《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诚信是浆》等,这样拟题,更加贴切、形象、新颖。《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再如:《别抱怨手上的牌》(“挫折”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环保”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孝”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关注生活”话题),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比拟法。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出卖诚信》,把诚信当物卖,一斤多少钱,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品味初三》,把初三当做能咀嚼、品味的食物,显得意味深长。再如《香烟的自白》《我是电》《树的“叹息”》《地球就诊记》,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别有韵味。双关法。语义双关,如《灯》、《药》,言在此而意在彼。《古井》、《种子的力》、《挑山工》等课题也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又如:《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从心做起》(话题:亲情)等。借代法。如《黑白债》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借色彩代本体,寄托深情。以“诚信”为话题,巧用修辞法可拟为《岂可弃我》、《如果我走了,你还会爱我吗》、《一生弄懂的两个字》。这些标题由于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阅卷者一看便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只标题就跟阅卷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还用说其它的吗?

5.画意诗情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以“爱”为话题可拟为“窗棂边的栀子花”、“我想握住你的手”、“滴露的康乃馨”。

6.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乌鸦笑了”、“小鸟哭了”。

7.反向拟题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这些标题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它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8.诗句拟题法。引用、活用诗句拟题,也能使人有一种新鲜感。比如,以“诚信”为话题,可改造诗句拟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以“记忆移植”为话题,借用诗句拟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这个标题引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并意味深长地加上问号,概括“一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都因袭同一种记忆,那么人类将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文旨,实在令人注目凝思。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作文;写作兴趣;赏识教育

一、话题开放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的作文教学,才能让学生产生交流和写作的欲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启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写作激情。

话题开放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允许学生不用写教师规定的题目。也不局限于写一日一事,可以将昨日的事和今日的事连在一起写,甚至还可以想象遥远的古代。作文不单单要记事,还可以抒情、写景。如写家人间的浓浓亲情,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写大自然的美景等。初中孩子开始接触社会、网络,自然会对种种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笔触虽稚嫩,但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如周宁同学写在超市看到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偷东西,引起了她的思考: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带来怎样的影响?并由此联系到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这篇文章选材新颖,再巧用修辞,语言诚恳,观点可圈可点。

二、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当前也有部分学生,语言贫乏、枯燥,一到作文课就无话可说,怎一个“憋”字了得。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写作氛围能开启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赏识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也是说赏识教育的独特魅力。特别是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无形中将会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土壤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发现有价值地赏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一改过去怕写作文竟变得盼写作文、爱写作文了,我想是因为在作文课上同学们收获的是喜悦、自信、成功。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作文在思想内容思维形式上富于创新和开放,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教给学生开放的思维的方法,在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思维僵化,作文常依赖《中考满分作文》,上网查资料等拐杖,仿写范文,步人后尘。我在话题作文训练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敢于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一学生在以“春”为话题,运用逆向思维拟题《丑陋的春天》,在其他同学都写春天美景,象征希望,他却客观写到每到春天,各种虫子出来,细菌开始捣乱,危害人类社会,果然立意不凡,效果惊人。有一女生在以“草”为话题的作文《自信的小草》中讲到,许多小草都把参天大树作为自己的目标,拼命地生长,而这棵小草依然自在地摇摆着。它说:“大树是很伟岸,可我也有我的风采啊。”这样的立意新颖,独到,高人一筹。在古代被称为“反弹琵琶”,指与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很好地打破常规非常奇特的思维方式。

三、作文批改的开放性

叶圣陶曾对学生每学期写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改作业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把修改当成教师的事,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话题作文的批改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整个作文教学的主人。例如:以“保持”为话题,学生写好后,先自改,后互改,有位同学根据内容给同桌的文章“动了个大手术”,换了一个题目:《常喝心灵鸡汤》,这样的修改费了一番心思,令人刮目相看,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好评。学生的内在潜能远非我们所想象的,学生的独到见解有时我们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充分培养学生作文素养,无论在立意、结构或者语言,甚至某个词语的恰当运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关于庄子的寓言故事很多,其中广为人知的是这样一则:

一天,庄子正在濮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一材多用】

1.以“水的滋味”为话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宁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2.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

终于,我发现路在此时分成了两个岔口,两扇高大的门摆在面前,它们的上面镌刻着“一步与一生”,苍劲的字体中流淌着充满理性的溪流。

我打开其中一扇门,发现上面雕刻着许许多多的小字,我仔细凝视,仿佛时光在这里轮回翻转……

“曾经的庄子从这里走过,为了摆脱一个屈从权势的社会,他推开了这扇门,然后决绝地跨了过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

3.以“我想我住你的手”为话题

是谁曾经被你的容貌所吓住?是谁曾经忽略了你的才华?是谁让你从此心灰意冷,是谁让你的笔锋变得荒诞?

在那君主专制的时代,你的政治抱负无从施展, 你的理想你的思想不被别人所认同,一次有一次的失败让你用“冷”来装饰自己“火”一样的心,当“冰”“火”相遇时,你的心被无情的灼烧,让你痛苦万分,最终放情于山水之中,用自己“天仙才子”的文笔来诉说着那个时代种种的不平与污秽。

最后,就连你那相濡以沫的妻子也离你远去,此刻已年过半百的你是多么孤独与无助?!后来的你又是以怎样饱经风霜的心来拒绝楚国的相位?

人们说你一生追求“自由无碍,自然无待。”但我明白那时你对命运的一种抗争,是你对那个世界的绝望!每每想到这些,庄子,我多想握住你那风烛残年的手,替你驱赶你身边的黑暗与孤独!

4.以“飞翔”为话题

庄子,用灵魂飞翔在逍遥之间。他不屈于世俗的偏见,不贪慕荣华富贵。甚至在其妻死后,能够击缶唱歌。他就像一棵守望心灵月亮的树。虽然,根已深深地扎在土里。但是,灵魂却带着他的心飞抵到前所未有的思想境界里。

5.以“坚守”为话题

庄子曳尾与涂中,坚守一份纯洁;“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进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坚守着他的信念。

6.以“守护心灵的月亮”为话题

两千年前的一汪秋水边,风轻轻拂过芦苇荡,浮起一片秋光。庄子身后,是请他为相的楚国使者。面对富贵荣华,庄子“持竿不顾”,依旧陶醉于悠然的隐者生活之中。那夜,庄子仰望明月,他笑了,因为他的人格依旧如明月般皎洁、美好。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每个人都向往拥有高尚的人格,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在纷纷扰扰的浊世中,把握人格的底线,像庄子一样坚守心中的明月呢?往事越千年,回溯历史的长河,我们总能找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他们和庄子一样,都拥有一轮最亮最圆的人格之月……

【佳作示例】

以“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庄子的世界

山西 考生

我一直渴望用我拙笨的笔头来描摹一下这个先秦的哲人,但每每提笔,浮现眼前的,总是一个至玄至幻的影子。这个影子或隐没于江湖,或委身于水田,或翩跹于梦幻,或混迹于闹市,令我无从下笔,只得兴叹。

大多数人,对于庄子,是迷惑不解的。那个烽火狼烟、豪杰并起的时代,赋予人的,是激情和斗志,是渴望辅佐君王、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怀――庄子,这个槁项黄须、聪明透顶的人,却弃自己的满腔才情不用,或与水田曳尾的神龟游戏,或研究墙角蜗牛触角上的弹丸小国,或臆造出不存在于世的大鹏、大鲲,甚至对送到眼前的楚国相位都安然不动……这太出乎人们意料了!

是啊!在那个名士说客围绕着君王,不厌其烦地宣扬他们那一套“治人”之术的时候,我们的庄子,却转过头来,把自己的内心对准了我们这些最普通的人。他诚恳地告诉我们如何解脱世上的繁役,他坚定地鼓励我们去寻找自由、坚守内心。当他的老妻死去后,他毫不悲伤,高兴得击鼓,庆贺老妻归于自然;当同乡的曹商在乡里羡慕的目光中炫耀帝王赏赐的车马时,我们的庄子竟毫不留情地讽刺他舐了秦王的大腿的脓疮……

庄子就是这样的特立独行,他的行为在两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那样的古怪,他真是那个时代一个出人意料的哲人。

然而――

当我逐渐触摸到庄子的内心后,我才渐渐了解,正如清朝进士所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终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的那样,庄子因为对世界极度的热爱,才会对它表现出极度的失望,才会向往自由,让心摆脱奴役,才会用辛辣和尖刻的比喻来抨击、暗喻当时的社会。话说回来,庄子的蜗角之国,更是对世间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对抗。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不自由的最直接的反抗。他的所为,就在于对世界的深爱,他似乎用他的放荡不羁来对待世俗的框约,用它的怪诞诙谐来嘲讽世俗的装模作样,一本正经。这样一来,庄子的所作所为不是很合乎情理、很合乎他内心的准则吗?

庄子就像一本书,读前令人疑惑,读后令人开朗。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积累一些观点鲜明、内涵丰富的名言,深入体会其哲理和寓意,并在写作时巧妙地运用到文章中去,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写作方法。具体运用中,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简单改装,抑或合理想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丰富文章的内容,展示深厚的文学素养。具体写作中,名言类素材的运用可借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名言引出话题

写作相关话题时,合理选择与之契合的名言,并以这一名言引出后面的分析与事例,从而形成一种严密的论证结构。这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论述方式,能够充分表现名言类素材的作用。

【示例】

托尔斯泰说:“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

为此,我们曾苦苦寻觅爱的所在,一转身,月华如水,光影重重,人间确有大爱在。

风轻云淡,老月青山,平平淡淡的爱弥足珍贵。我们曾因“小悦悦”事件而对社会失望至极,也因更多人的真情解冻我们冰封的心。在远离了城市,远离了繁华的边远山区,那里的孩子上学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甚至没有像样的课本。为了让他们读上书,无数人来献爱心,书包、课外书、文具盒等物品通过不同方式送到这群渴望知识的孩子手中。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立意要回报这些用爱帮助他们的人。这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爱涌到孩子们的身边,让祖国的新一代更加茁壮地成长。这爱,像一纸飞机飞到希望的田野上,不再苍凉。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以“爱心”为话题进行写作,开头先引用托尔斯泰的名言,对“爱心”这一话题进行生动而鲜明的解读。然后自然引出后面对这一名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联想到社会上一些缺少爱心和渴望爱心的现象,整个论述一气呵成,逻辑严密。

二、将名言合理嵌入文中

每一个写作的话题,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名言或名作素材来表现。因此,在对话题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恰当地选取一些名言为素材,直接嵌入到论述中去,通过这些素材的运用使文章的内涵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示例】

善,凝成晶莹的琉璃,光域之下的梦幻,通透轻盈,用岁月的线将它们一颗颗串起来,垂成生命的重量。

轻盈碰,纤蝶梦

有人说,善为佛之泪,落于心,便使人通彻明达,纯真美好,才有了“人之初,性本善”之说。人世俗寡,人心幽深。浮世里,又有几人不沉醉于功名利禄之中?谁又能回忆起古人之训:“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世风俗浊旋流不息,而若定以清心涤魂抗之,纵使世风浑浊不堪,又能奈之何?身处飘飘浮世,能以善自戒自省,以善修养身心,便可以摒弃世俗,成就自身,流芳于后世。人的德行恰如琉璃珠,离开了灵魂的救赎,触之即散。纤弱的蝴蝶以善量心,方能化茧成蝶,留给世人美丽的身影,人亦如此。

(2014年高考重庆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以“善”为写作中心,在对此话题进行分析时,以生动的表达对善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具体理解时,自然嵌入了屈原的名言,表现了屈原高尚的品质,突出了话题的内涵,也使整个论述显得更加充分,更具真实感。

三、以联想实现素材拓展

每一个话题,都可以运用很多名言来展示。这时,就可以通过丰富的联想,精选一些相互之间能够联系在一起的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合理安排,来表现写作中心。

【示例】

古语曰:“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续了一把断弦的琴,复了一页泛黄的谱,此语已化作一曲泠泠长调,在指间缓缓淌出。农民工自愿在医院打工抵债,便是这琴音的开端……

《弟子规》有言:“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他说:“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班长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他是昔日的筑路战士陈俊贵。一个馒头,挽救了一个生命;一句嘱托,开启了一次守望。班长和战友牺牲了,他和部队得救了。誓言在心,恩情在怀,他从未止步。二十多年的苦苦寻觅,他无悔无憾;这一生的坚定守护,他不悲不怨。很难想出一个比知恩图报更适合的词语来形容他,因为他已经把感恩演绎到极致。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几十年来的每一次扫墓,他都在用心清扫出一方净土,岿然坚守着一种美德。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写“感恩”这一话题,作者先以古语引出材料内容,然后以《弟子规》中的名言对这一内容进行总结,并由此联想到陈俊贵的名言,再进一步引申到陈俊贵的事迹。这样,几个名言之间就形成一种关联,条理清晰地展示出写作的中心。

四、阐释名言内涵

名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也能挖掘出丰富的内涵。因此,在引用名言素材时,也可以将名言内容进行阐释。具体阐释时,需要结合话题中心,提炼出名言中的核心思想,最终使名言充分体现写作的话题。

【示例】

我们行路,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开门;我们开门,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行路。我们要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过程。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谈及获释出狱那天的心情时,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和怨恨留在身后,其实我仍将在狱中。”多么大彻大悟的一番话!这监狱之门到底是走向深渊还是通往自由,则要看你如何去走未来的路。

曼德拉也曾狂妄不羁,他所走过的每一条路都留下了自傲的影子。而在这27年的牢狱之中,他的棱角已被磨平,他学会了理解与宽容。

27年的牢狱之路,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打开了南非新世界的大门。

倘若曼德拉出狱后满怀悲痛与怨恨,那他所领导的南非将永远关上消除种族歧视的大门,而他,也会止步不前。

(2014年高考全国浙江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对“门与路”进行思考,选取曼德拉的事迹为素材,具体分析时,以他出狱时的名言作为分析对象,由对这一名言的理解,展示出这一人物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引述言简意赅,有很强的概括性。

五、名言与事例相融

对写作中心进行分析时,可以精选典型的名言素材。在具体运用时,可以在素材与事例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关系。这样,就使名言与事例巧妙地融为一体,进而更充分地表现写作的内涵。

【示例】

村上春树曾有言:“我不能抛弃初心,我想。无论它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但它还是可以时而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追逐本心,不被他人左右,我们就能登上心灵的高地。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过:“我满心承认常规生活的社会价值,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我的血液里却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人生是更为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浅田真央就是这样一个敢于追逐本心的勇者。在索契冬奥会上定格下最后一个舞步时,她泪光盈盈,赢得全场掌声雷动。作为第一位两次获得世锦赛冠军的亚洲选手,她一直在追逐冰上的红日,尽管偶有阴雨,但光芒永不褪散。每场比赛,她都坚持使用男子比赛的高难度动作――阿克塞尔三周跳,仿佛那是她的太阳。在追逐本心的路途上,即使有万千人阻挠,她也从未退缩,更从未因他人的只言片语而动摇。她用艰苦而快乐的追逐,换来山顶无人能领会的壮阔风景。

(2014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片段)

【分析】以“山顶上的风景”为写作中心,作者在具体分析时,先以村上春树和毛姆的名言引入,然后以一句“浅田真央就是这样一个敢于追逐本心的勇者”,自然引出浅田真央在索契冬奥会上的表现,表现出她在明知失败时仍能够追逐本心,将最美的自己展示出来的精神,充实了文章的内涵。

六、对名言进行借鉴模仿

一些名言,在表达上很有韵味。这样,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借助这种名言的语言风格或者哲理意蕴,仿写一句与话题相适应的句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够增加文章的新颖性和生动性。

【示例】

我是我自己,一个情感的编织者,一个开心就会大笑,伤心就会哭泣的自己,每时每刻都在编织着我那梦幻的王国。沈从文曾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也会说:“我喜欢美好自然的景色,钟情友情世界的纯真,羡慕成功人生的品质,而更憧憬一份悠然恬淡的田园气息。”人的每一种情感都从心灵传递。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感受春去夏至的躁动,触及秋末冬来的寒冷,这时,获得的往往是一种温馨与慰藉。好想将心放在一处楼阁,静静地体验“轻罗小扇扑流萤”的闲淡;好想将心放在一叶扁舟,轻轻地感受江南烟雨的朦胧;好想将心放在一片古原,默默地领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惬意。

既然有了想法,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让我们将一颗赤子之心,融入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去笑览山顶无限风光。

(2014年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片段)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关于我曾走过的600字初中作文素材一

站在时间的年轮前,我们停下脚步,漠然回首,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多半.

——题记

四季交替,斗转星移.我已经是一个临近中考的初三学生了,已经忽然大家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了,回想起以前的事即使是吵闹现在也觉得很有趣,可是当时却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人总是这样的,只有要失去时才知道珍惜.回想起我们以前一起走过发日子,真的很有趣……

我至今仍能很清楚地记得我初一时第一次考试的成绩:班上倒数第5名.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只感到犹如晴天霹雳,雨中响雷一般的震悚.我没有脸告诉我父母,因为他们对我期望可不是这样的.

我的家在农村,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可父亲却仍然缴纳高额的学费送我到城里来读书,他只是希望我有一个好未来.我在知道我错了之后,便开始很努力的读书.老师,同学也很乐意帮助我,我的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我从小就有哮喘病,上了初中后,我的哮喘病突然又复发了.我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父母在到处为我的医疗费奔波.一天,我们班上的几个同学来看我了,我看到他们很 高兴,至少我知道了同学们也是关心我的.第二天,他们又来看我了,他们还带来了老师,同学的捐款,这让我很感动.很快我便出院了.

我们曾经一起去爬山,一起去郊游,一起去放风筝,一起努力地学习,一起向着目标勇往直前……我们曾一起走过千三万水,那段时光总是美好而愉快的!如今我们要分别了,我只能对你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怀着这一段美好的回忆走向新生活吧

关于我曾走过的600字初中作文素材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题记

时间悄悄地流走,无情地抛下离别的悲哀,我们还在同一间教室,回忆着那些,我们曾走过的日子……

初一的我们富有朝气,蹦蹦跳跳地来到新的校园,上天让我们在同一间教室里相遇。可是,我们都沉默,陌生人之间根本就无法找到话题。也许,那次是偶然;也许,那些是必然,我们从一句话开始,彼此熟悉,直到熟识。我们未曾发觉,一个美丽的世界正在形成,快乐,已悄悄袭上心头。

初二的阳光,初二的风雨,每一次都那样刻骨铭心。我们共同在教室里学习,初一的影子,早已消失。我们之间,有欢笑也有吵闹。我们曾说:“为兄弟两肋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曾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奔跑。我们曾彼此安慰,彼此鼓励,相信明天会更好!已记不清我们曾多少次争吵,明明下定决心再也不理彼此,可时间终会冲散愤怒,冲淡伤痕,那座友谊之桥又横在了你我之间。

初三的风吹疼了依依不舍的眼睛,梦里,还时常出现你的背影。我们最后的路,牵起手,一起走。高中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目标。我们奋斗,我们努力,我们一起冲刺,我们做好准备将跳过中考的门槛。之后,你我便分散。惊觉,时间已悄悄将青春消蚀,屈指可数,我们还在一起的日子。

不舍的我,不舍的你,还在同一间教室,我们凝望着彼此,有太多的言语想要吐露,可眼泪堵塞了喉,无法开口!

有风,有雨,有阳光。有你,也有我。在学校的这片土地上,有你我曾走过的日子,有你我永远的记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关于我曾走过的600字初中作文素材三

人生是一条悠长而又美好的路,我在上面走的自信而昂扬。不经意间回首,我笑着面对并仔细品味这些已漫过沧海化为桑田的逝去岁月。

青春,自信的张扬,内敛中的嚣张。我不怕青春易逝,容颜衰老,我只是怕这些充满甘苦芳香的什锦般的记忆还未被我仔细品味就已然淹没在人生翻滚额大潮之下。

想昨日,我还一味的执着着——蹒跚的走在求学路上。一路上风光无限好,一路上鸟语伴花香,我未曾停留,只因心中有更美的风景在前方等我。

叹曾经,我曾经如雨后初绽的百合未经世事却又在不断地朦希冀,渴望有一日会有温润如玉的良人轻轻执起我的手,誓言版宣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从此相知相守,至死不渝。——“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品人生,看那些我曾走过的路,那些有深有浅,或漫不经心,或坚定不移的脚步,我笑了,我笑“人生如此多娇,竟引得昔日如我少年竞折腰”。我落泪了,我可叹人生短暂,“身未须颜心先老”。那昨日的少年梦,少年狂,已化作蝴蝶的翼,“重生泪落碧泉边。”

轻执昨日浓郁的香茗,细细品味今日口中挥之不去的“留香”,捻起一片甘甜芳香的什锦叶,放入口中轻嚼,品味。呵!原来人生的路还这么长,原来昨日的种种已化作了今日脚下的轻尘,不经意间,便尘土飞扬!

岁月匆匆流逝,唯一不变的,是一颗心系远方的凤凰涅盘之心。

品味我曾经走过的那些路,我笑了,原来年少时张狂稚嫩的梦,一直与我如影随形。

双鸭山农场中学初三:于新

看过“关于我曾走过的600字初中作文素材”的人还看了:

1.走过风雨600字初中作文素材

2.走过那一个拐角600字初中作文素材

3.进入初中作文600字素材

4.走在梦想的路上600字初中作文素材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一、现代诗歌阅读闪亮登场

现代诗歌阅读,在以前的中考题中从未取得过正统的地位,即使偶尔考过,也仅仅是考查一个问题,不面面俱到,始终登不了阅读理解的大殿堂。但去年贵州省贵阳市的中考题就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今年在许多地方,现代诗歌阅读则形成了和现代文阅读平起平坐的格局。如湖北黄石市中考题:

阅读新诗。完成1~3题。

一道小河/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只经过平沙万里――/自由的,/沉寂的,/它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只经过高山深谷――/险阻的,/挫折的,/它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感谢你解答了/我久闷的问题,/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

1.这是冰心八十多年前出版的诗集《春水》中的诗句。那时的诗人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天真地,又是苦苦地探寻着世界与人生之谜的谜底。她以深刻的感悟力从生活现象中获得了微妙的生命体悟,并且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你结合诗歌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典型的现代诗歌阅读题,选用的诗歌,是2000年新大纲和2001年新课标推荐的初中生必读课外文学名著之一,我们基本上都读过。冰心的小诗,我们已学过她的《纸船》和《春水》,对其诗歌风格并不陌生,这也说明中考阅读题的源头来自课本。

现结合此题,就如何做好现代诗歌阅读题,谈几点看法:

1.要准确破解诗歌中的意象(即诗人的意中之象),然后从诗的意象中把握作者要向读者揭示(或暗示、启迪)的东西。第1小题就是考查了对这首诗歌意象的把握,只是变换了一种问法(即“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其实质是一回事。解此题的关键是必须把“一道小河”的经历这一意象破解为诗人的内心所指,破解了这一点,也就窥视了诗的灵魂。结合全诗,可以理解为:“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或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快乐面对。”

2.要明确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象征的内涵,以消除理解上的实指性误读。现代诗歌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阅读时必须注意这一点。第2小题就是考查诗歌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内心体验与感悟的题。作者表面所说的是“一道小河”的“平平荡荡”和“曲曲折折”,实际上是指“生活中的坦途”和“生活中的坎坷”。

3.要透过诗歌表面的虚写,提炼出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诗歌往往大多是虚写,很少有直写的,特别是那些抒情性强的诗歌更是如此。阅读这类诗歌,困难较大,因此应该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常识等相关信息去理解诗歌。这样可以摆脱由于虚写而造成的隔靴搔痒,以便准确地提炼出诗歌的深层意蕴。第3小题就是针对这一点来考查我们对这首诗歌的感悟的,是一道典型的开放题,能够考查出我们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程度。我们做题时,只要扣住“愉悦”、“惬意”、“坦然”、“热爱”中的一点作答即可。

二、现代诗歌写作受到了重视

自从话题作文流行以来,有一些省(或地、市)准许写诗歌,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限制写诗歌,给我们的诗歌写作人为地设置了一道障碍。而夹在阅读中写诗,从我所搜集到的有限的中考试题看,过去还没有见到,今年却出现了。我们先看今年浙江温州市的中考题: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_______把_______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

把门推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夹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压轴题,不仅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而且使诗歌写作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受到了重视。此题是要求我们仿照阅读理解中引用的一首现代诗歌片段来写一首小诗,现不妨先把原诗引用过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这段话用排比的形式把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形象地描写了出来,而且进一步引申升华:自然规律交替循环是不可抗拒的(当然还有其他的理解),有点哲理诗的意味。我们必须运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仿照例句来拟写,否则就是不合乎要求。试拟写一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运动把健康的门推开了/游戏把快乐的门推开了/理解把友谊的门推开了。”命题者的这种开拓精神和敏锐的眼光,是值得赞誉和肯定的。

当然,这种诗歌写作有着固定的格式,类似于仿写句,可能限制了我们的个性自由,发挥不出我们的真实水平,那么我们来看放宽了要求的诗歌写作。如:

2.品诗写诗。

品读下面诗歌,你会得到很多启发。请你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也来创作一首小诗。

供选题目:微风 惊雷 浪花 落英

细雨 题目__________

朱自清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此题的要求是“品诗写诗”,直接单列一题,有点话题作文的意味,留给我们的写作空间很大,有利于发挥我们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写出好诗来。要写好这首小诗,必须抓住四个要点:①能抓住事物特征。②有合理的联想或想象。③表达某种情感。④语言形象精炼。

那么,考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好诗歌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突破:

1.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这要求我们平时要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知识,以夯实自己的文化台基,这是写好诗歌的先决条件。我们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养,是写不好诗的。有时即使写了出来,也根本就不是诗,如把例1写成“老鼠把粮仓的门推开了/黄鼠狼把鸡窝的门推开了/狐狸把葡萄园的门推开了/狼狈把家畜的门推开了”,这成了纯粹的打油诗,不但没有诗味,而且粗俗不堪,令人厌烦。

2.必须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凸显诗歌的意象。诗只有利用想象和联想,把对现实的感悟(或体会、感触、感想等)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才能给人以启迪,开启人的心灵。如江苏盐城市有位考生以“天空让我陶醉”(2004年)为题,写了一首诗歌:

“揭开,画家的油布;/翻动,清香的书页;/掀起,黑夜的帷幕。/江河湖泊,潺潺小溪,/无处不见,你的身影,/天空――你让我陶醉。 你是完美的化身,/探长风吞云吐雨,/望大地若拥若去。/心胸广博,容世间万物,/神情平静,育芸芸众生。 云本是你的瑕疵,/雨本是你的血泪,/你收纳阴沉无助之云,/再聚集滋润万物之雨,/给大地万物一次洗礼,/冲去阴暗,留下美丽――/给人间的词汇添上一笔,/不见暴雨,怎见彩虹?/你让不完美渐趋完美,/你让完美尽显魅力。/……”

原诗较长,这里节选诗的前半部分。小作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十分丰富,能想象出“云本是你的瑕疵,/雨本是你的血泪”这样优美的句子,并且使感情升华到“你让不完美渐趋完美,/你让完美尽显魅力”。读这样的诗,的确能够让人陶醉,得到美的享受。

3.要在语言的训练上下工夫。诗歌语言必须含蓄凝练,这样才会越咀嚼越有味道。还必须生动形象,特别是一些抒情性比较强的诗歌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语言的活力和激情。如以“承诺”为话题(2004年陕西中考作文),有位考生以《门锁的承诺》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