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范文1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白话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范文2

1、昨夜雨点疏落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了一觉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却回答说 海棠花依旧鲜嫩. 知不知道啊?知不知道啊?应该是叶儿茂盛花儿凋零。

2、《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来源:文章屋网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范文3

1、绿肥红瘦指的是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

2、绿肥红瘦出自宋·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句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翻译为: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范文4

关键词:李清照,《如梦令》,英译,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一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反应不同的心境和境遇。本论文将对其前期活泼秀丽,语新意隽的作品《如梦令》的英译本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原诗及英译本进行全面的赏析。李清照的《如梦令》有多种英译本,这里就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第一个译本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中国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汉英对照中国文学(古代诗歌卷)(简称译本A),第二个译本是由王守义和美国著名诗人约翰诺弗尔共同翻译的唐宋诗词英译(简称译本B)。以下就对两种英译本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译本A:Last night the rain was light,the wind fierce.

And deep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effects of wine.

译本B:It hardly rained,

But the wind blew like crazy.

Last night I feel the wine this morning,

Although my sleep was dreamless.

此句描述的是昨夜雨疏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译本A把“雨疏”译为“the rain was light”,较为贴切,因为我们知道倾盆大雨是“heavy rain”,这里译者转换了一下思维,译为“light rain”可谓独具匠心。而译文B则是“it hardly rained”,意为“几乎没下雨”,所以和雨淅淅沥沥了下着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此外译本B把“浓睡”译为“my sleep was dreamless.”意为“无梦的睡眠”,这个表达也是欠妥的,而译文A的“deep sleep”则忠实传达了浓睡的状态。译文A将原作两句相应的翻译为长短相当的两句,这在形式上达到了一致,在传达在原作的内涵上,也是精确传神,此外译作中 “night” “light”和,“deep” “sleep”有相同的韵脚,“deep” “dispel”压头韵,这增加了译诗的节奏美。但是译本B在译诗中加入了原作中没有的主语“it”和“I”,以及 “but” “although”等连接词,这使译诗像一段陈述句,按行排列充当诗歌而已。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译本A:When I ask the maid rolling up the curtains,

She answers,“The crab-apple blossoms look the same.”

译本B:Now the maid comes in,

And I question her.

As she rolls the window shade,

Are the same as yesterday?

此句是诗人次日清晨醒来,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显然这是一句对白,所以译作难免也会采用一问一答的句型进行翻译。译本A 增添了主语“I”以及隐含于原诗中的侍女“she”,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句式I ask,she answer,并且第二句用直接引语把侍女的回答引了出来,这样译诗在时空上把读者拉近,仿佛听到了侍女的回答。译本B一开头就增添了原诗没有的句子“now the maid comes in”,这纯属译者自己的判断,此外还大量使用一些小品词now,and,as,in等等,使诗文失去美感。在原诗中,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但是从两个译文的直截了当的ask,question和answer可以看出都没有细细体会到“试”和“却”所传达的言外之情,因而也就没有恰当选词,将此人微妙的心情表达出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本A:I cry,“ can’t you see? Can’t you see?

The green leaves are fresh but the red flowers are fading!”

译本B:I say well is that a fact

You ought to know

They should look much greener now

And a lot less red

这句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译本A将“知否?知否?”翻译为“can’t you see?”这样的反问句,回译为“难道你不知道吗?”,这显然于原作的意思不同,而且还间接描绘了诗人是多么的尖酸刻薄,此句翻译虽然在形式上也用了重复的两个反问句与原诗对应,但是语义上却是大不相同。译本B 对两个“知否?”的翻译为“I say well is that a fact,You ought to know”,这不仅失去了原诗中在形式上简短重复的反问形式,而且诗词中用到“fact”令人不免觉得在讲诉事实,而原词中“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而不是很肯定的事实。关于“绿肥红瘦”的翻译,译本A把“肥” 和“瘦”翻译为“fresh”和“fading”,这正是在语义上准确传达了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而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在韵律上显然采用了压头韵的手法,此外还把“绿”和“红”也在语义上准确地翻译为“the leaves”和“the flowers”,然而译本B则用“they”来代替“绿”和“红”使译文显得笼统模糊,而且没有了原诗中出现的景物。

总之,译本A和译本B在对原诗的翻译时,都有欠缺,但是译本A无论在韵律上,还是在语义忠实的传达上,都比译本B略胜一筹。而译本B则像是一段叙述的段落,分行排列因而诗歌那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隐晦含蓄的特点消失殆尽。

参考文献: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范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话题引入,通读全词。

1、了解诗与词的不同

出示李清照的词,比较诗与词有什么不同?

——诗每行字数一样,词不一样,有长有短。

——读起来的气势不一样。

——题目的不同。(了解词牌名)

2、认识诗人——李清照(课件出示:李清照生平简介)

二、初读体会,把词读“胖”

1、播放音频:听读

2、自己试读,挑生朗读。

3、把词读“胖”

根据课件提示的注释,理解词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读懂了那句词或哪个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读品味,把词读“瘦”

1、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围绕“醉”字美读全词,想象画面。(板书:醉)

——醉态一:醺醺沉醉,忘记了回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醉态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1)你强调了“晚”,为什么强调它?①喝酒喝了很长时间②天色晚,看不清。

(2)你强调了“深处”,说说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会感觉……

诗人真的是喝醉了,(板书:酒醉)

——醉态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让我们想象一下:

视觉上,那时的天空……荷塘……鸥鹭……(关注色彩:绿叶、红花、白鹭、余霞,落霞与鸥鹭齐飞,荷塘与天空同色,这是一种梦幻的色彩)

听觉上,你的耳边萦绕着……(鸥鹭扑棱声、鸣叫声;水声,惊叫声、划桨声、嘻笑声、歌声、岸边的偷笑声……)

深深地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是……;皮肤上感受到的还有……甚至,还有惊起一滩鸥鹭之后的无限遐想。

哦,诗人在这美景中被陶醉了。(板书:景醉)

(3)当我们的感觉这样流动着,交织着,你的心底,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欢乐的,轻松的,愉悦的,美好的,沉醉的,梦幻的……)

美酒加美景,给了她美丽的心情,这种心情,让我们读着,看着,也跟着陶醉了。

齐背《如梦令》。(板书:人醉)

3、你听——(《如梦令》歌词)播放蔡琴《如梦令》,尝试跟着唱和。

四、对照比读,延伸课外课件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比较: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仔细观察后交流。

这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都是一样的。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五、课后作业

推荐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走进李清照,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

板书设计如 梦 令

酒醉、景醉、人醉

【《如梦令》教后反思】

在教学《如梦令》一课时,我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诗与词的对比。在课堂开始,我先让学生了解了诗与词的不同,从而更好的认识词、学习词。

二、朗读全词,读出节奏。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配乐配图范读,再让学生自读、指名读等方式,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初步了解词的情感。

三、结合注解理解内容。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哪些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四、把握重点品味语言。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范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9课《词两首》之《如梦令》。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词。

2.通过品词析句、想像画面,感受词的凝练美和意境美。

3.想像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 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析句、想像画面,感受词的凝练美和意境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预习反馈

1.投影出示课前下发的"课外学习卡"。

2.组织汇报。指导多名学生进行汇报,师生共同补充、评价,教师相机小结讲解有关"词"的知识。

3.谈话引入学习内容。

(1)师出示一首学过的"诗"与本节课要学的李清照的词《如梦令》。让学生从形式上分辨出两者的不同。(师指着词《如梦令》告诉学生,这就是词。)

(2)师: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纯真情挚,字精意新,她许多词一直流传至今。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读、欣赏、品析她的这首词。

板块二:初探课文,读悟词意

1.师播放课文录音,示范朗读。

2.指导学生读词。

(1)一读。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词的每一句。

(2)再读,读懂词意。

(3)三读。边读边交流:

A.是怎样的一次经历让词人"常记"的?

B.你认为这首词应突出放在哪个词语上?

C.说说整首词描绘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小结:这首词描绘的是词人从前一次与朋友外出郊游,喝醉了酒,天色已晚,划船回家,不小心把船划到了藕花丛中,很着急,用力划船,把在池中栖息的鸥鹭都惊飞了的生动情景。

板块三:品词析句,读词想画

师:读诗词时我们不能光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要去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很美的词,每一句都是一幅绝妙的画。同学们,让我们继续读一读,看你们能从中品出哪些画面?

(一)品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板书:溪亭日暮沉醉

讨论体会:

1.想一想,词人是在什么样的时间喝酒赏景?(日暮)

2.读到"溪亭日暮",请想像当时的天空、水面、远处、近处等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3.在如此美景下,词人和朋友会在做些什么呢?(看景、吟诗、作对、聊天、下棋、喝酒……)

4."沉醉"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沉醉"?你觉得这里的"醉"仅仅是喝醉了吗?

小结:李清照和朋友享受着美酒,享受着快乐,陶醉在美丽景色之中,"沉醉"既是酒醉,也是被当时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5.讨论:"沉醉"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因"沉醉"而"不知归路",因"沉醉"而"误入藕花深处"。)

(二)品读"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板书:兴尽 藕花深处

1.你是怎样理解"兴尽"一词的?它与"沉醉"有怎样的联系?(让 学生说一说)

师小结:词人因"日暮",所以"兴尽",由于有"兴"而"陶醉"了,因"陶醉"致使后来时常记得。字字值得我们去品味。

2.师:"藕花"是什么花?请同学们想一想"藕花深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此情此景你会想到哪些诗句?

3.师:想像一下,天色已晚,词人和朋友却"误入藕花深处",在荷花丛中迷了路,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她们的心情会怎样?(着急、焦虑)

4.同学们有没有与"误入藕花深处"相似的经历?你会怎么做?词人和朋友又是怎样做的?请读一读文中句子。(争渡,争渡)

(三)品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板书:一滩鸥鹭

1.师:读了这两句,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看插图说)

师小结:嬉笑声、摇橹声、鸥鹭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这宁静的黄昏。

2.想一想:"一滩鸥鹭"是怎样的场面?这里的"惊",除了指白鹭受惊,还向我们传递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惊喜。让学生说一说)

(四)总结。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像,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大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让我们走进这美好的画面,再来读读这首词。(学生读词)

板块四:拓展阅读,再感词韵

1.出示李清照的另外一首词: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让学生读一读这首词。与本节课所学生的词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