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球的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地球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地球的资料

有关地球的资料范文1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

为了组织好这次宣传活动,我局成立了宣传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安排部署,确定宣传要点,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落实活动经费,并将宣传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具体股室和各国土资源所,切实做到了“三落实”(人力、财力、物力落实)和“四到位”(组织领导、宣传经费、工作措施、宣传效果到位),使宣传舆论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确定宣传重点,精心准备资料

这次宣传活动我局以《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中国国土资源报》、《世界地球日特刊》及第4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册等有关政策规定为主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组织收集关于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资料,同时制作宣传展板,印刷宣传资料,进行科普知识及地灾防治知识宣传,力争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我国资源国情,进一步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

三、开展多样活动,认真搞好宣传,营造良好宣传气氛

活动期间,我局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紧密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周密制定活动方案;二是及时成立了“4.22地球日”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对宣传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三是注重新闻媒体的宣传,加强与宣传部门的联系,形成宣传合力,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的作用,增强宣传效果利用。“世界地球日”前后,在局域网和电子显示屏开设“4.22地球日”宣传专栏等系列宣传;四是利用矿山企业年检时机,向矿山企业传达了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矿产资源有关文件精神,发放了宣传画、宣传册、宣传单;五是与矿山企业协作在县城广场门前设立街头咨询台、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和接受咨询,各乡国土资源所在本乡上街宣传;六是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专题学习。

在宣传周活动期间,发放了《世界地球日特刊》100份,第4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册500本,散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宣传资料1000余份,配合宣传部举办了一场赠书活动,走进校园举办一次专题展览,悬挂横幅6条、展板5块,热情解答群众咨询50余人次。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关注和认识,进一步增强资源意识,普及有关科学技术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范、办事程序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营造了珍惜地球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社会氛围。

有关地球的资料范文2

为什么要探索太空?

太空是有待人类进一步探索的深奥领域。它象所有领域一样,蕴藏着意想不到的财富,激起强烈的热情,引发无边的遐想,充满神话色彩和离奇的希望。人们开拓这个领域的工作已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今天,太空已成了令人振奋的科学探索和经济利用的竞技场。许多环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造卫星正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如:发出飓风警报、观测遥远的星系、进行商业通讯和预测农作物收成。这类任务和其他太空活动,对千差万别、日新月异的人类事业的影响,是几十年前难于想象得到的。

在防止地球人口过多、生态遭受破坏和资源匮乏的斗争中,太空还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以执行远未完成的任务。它的价值不是作为能源或原料的产地,也不是为世界日益增长的人口提供居所,而在于它是解决地球上的问题的一种辅助工具。地球的大气、海洋和各种生命形态是怎样互相制约的呢?它们在受到各种环境影响时又怎样作出反应的呢?这些都是科学研究要了解的问题,而环绕轨道飞行的人造卫星就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必须掌握地球上这些系统的全面情况,才能采取审慎的相应措施来解决诸如二氧化碳的积聚、新鲜空气的匮乏以及森林的采伐之类日见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们已经利用卫星来监察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天气形式、矿藏的储量和污染来源。

太空时代始于何时?

从什么地方起才算是太空呢?

它始于地面以上80至160公里,地球表面的大气层逐渐稀薄而臻于真空的地方。对人类来说,太空是一个无比严酷和陌生的环境。如果没有空气起着调节作用,太阳光就会强烈得无法忍受,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会无比寒冷。人如果暴露在太空的真空条件下,身体就会爆炸。地球周围若得不到大气保护,还会遭受各种辐射,而人若没有穿戴严密的防护装置,就会因辐射致死。只是由于发明高速飞行和承受严酷环境压力的技术,人类才能探索太空。物体一旦进入太空,就能无限期地保持每小时二万九千公里的速度。只有具备这样的速度,物体才能逗留在太空中,不致因与空气摩擦而降低速度或焚毁。但是,飞离和重返地球大气层是很困难的。要获得克服地心引力所需的速度,需要大量的能;而重返大气层则需要有特殊的耐高温材料,使物体在穿过空气落回地面时能承受足以熔化金属的温度,不致焚毁。

几千年以来,人类无日不在梦想遨游太空的天体。艾萨克・牛顿第一个认识到,一个物体只要以足够高的速度运行,象月球一样,就能使它本身的动量和地心引力达到平衡,形成一个环绕地球的永久性轨道。到了二十世纪初叶,人类才解决了制造火箭来克服地心引力的各种技术问题。火箭科学是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活动的基础。举世公认的三位火箭之父是苏联数学家康士坦丁・齐奥尔可夫斯基(Konsta-ntinTsiolkovsky)、美国物理教授罗伯特・戈达德(RobertGo-ddard)和德国工程师赫尔曼・奥伯特(HermannOberth)。他们三人几乎同时地各自作出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种种异常准确的预测。

太空时代真正始于1957年10月苏联将人造地球卫星射入轨道。现在已有四千多个人造“月亮”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其中约二百五十个还在正常执行任务。因为令人屏息的新奇事物还在不断出现,太空已成为愈来愈经常的商业活动的竞技场。

人类得到了什么?

太空探索除了给人类带来直接利益以外,还有许多附带的收获,即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技术。都可以应用于地球上互不关联的各种人类活动,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包括冷冻干橙汁和耐高温材料以至尖端的传感器。美国的科学家们曾设法把电脑安装到火箭锥形头部的狭窄空间里,结果使半导体这一科学奇迹变成以亿万美元计的一门工业的基础,使地球生活的许多领域大为改观,影响极其深远。同样地,光生伏打电池也是首先由美国科学家为了商业用途而研制成功的,专用于为人造卫星供电,这种技术可能有一天会使世界的能源前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空活动作出的最宝贵贡献是提供有关宇宙和地球的资料。科学家们都高瞻远瞩,正在寻求各种答案,来解决某些跟地球的存亡至关重要的问题;例如,大气、海洋、阳光和生命形态如何互相制约,俾使我们这个行星宜于居住,以及人类的行动如何在改变这些系统。太空活动除了获得有关“地球这艘太空船”的结构的无比宝贵的资料以外,现在正逐渐成为管理地球上各种系统和资源的重要工具。

迄今为止,太空探索取得的最大科学成就是在天文学及其有关科学方面。太空科学研究的重点一直都集中在把各种探测器和人送到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如登月)。在金星和火星着陆的探测器,给科学家们发回了有关该两个行星的表面和大气层的第一手资料,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说明上面没有生命存在。

为何会发生争论?

花钱探索太空曾在两类人中引起一场争论:一类人认为地球上还有许多需求更急待满足,一类是致力求知的人。地球上的“纯”科学研究往往会在日后带来某些实际的利益,天文发现则不同,它是一种特纯的知识形式。但是,太空探索却哺育出两门新的科学,一是比较行星学,一是外空生物学,即研究宇宙中其他星球上的生命的科学。这些新生科学的研究者争辩说,了解其他行星如何演变将有助于洞察地球的演变和命运。比较行星学家和外空生物学家指出,科学知识是由许多实例研究中概括出来的一些原则。他们接着问道,当人们只抓住一个行星(即地球)作为例子,不惮其劳地翻来复去进行研究,这样得来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是否还称得上有牢固的科学根据?金星表面那种炼狱般的温度是大气中储藏高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结果。因此,以此作为一个局部的实例来研究,就可以了解到,如果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失去控制,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十五年前从事太空研究的人,谁也预见不到太空系统今天会在这么多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而现在,大概也没有人能预测卫星在今后五十至一百年内的全部用途。但是,现有的关于太空潜力和地球上的需要的知识,已足以说明有些设想是完全可以抛弃的,不必再把它们当作切实或理想的目标,例如建立大规模的太空殖民地、太阳能卫星和在小行星上采矿等。在这段时间里建立一种小型工业来生产某些优质产品是可能的,但它的成就看来不可能超过通讯卫星在经济上所作的贡献。诚然,人类探索太空的远景于今尚属未知之数;但是,大规模的太空工业化并非解决地球上人口、能源或资源等迫切问题的可行办法,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

二十五年来的太空探索活动是人类最激动人心的技术成就之一。它的最大贡献是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现在仍须把太空活动进行下去,以便我们能有力地证明,地球上的确有智慧生物存在。

有关地球的资料范文3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三个班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有关地球的资料范文4

地球是我们人类、动植物生存繁衍的大家庭.可是现在,地球已经不再是那个洁净而美丽的地球了,它正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正在独自地哭泣着,不知向谁述说自己已面临的不幸。

目前,生态环境正日益恶化,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大量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也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河中,使水受到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吨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万亿吨的淡水。看到这一个个触人惊心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呢?没错,这就是人类破坏环境的下场,这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惩罚啊!

当我们头顶的天空不再明净,不再蔚蓝时,我们是否才想起应该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呢?当我们脚下的土地变成黄沙变成荒漠时,我们是否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我们的大自然呢?面对曾经美好的一切,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道:“谁来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历史的车轮正轰隆隆地驶向22世纪,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一个小公民,必须勇敢地站起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缓的地步,我们责无旁货!谁希望看到自古以来辛勤哺育我们人类的地球母亲即将变成一个欲哭无泪的黑色地球呢?不,谁都不愿意看到!

是啊,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对森林乱砍滥伐,不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致使许多森林遭到了毁坏;小鸟没有家了,再也不会欢歌笑语;大地也没有漂亮的绿衣裳,不再生机勃勃了。但是,有些人们还是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家园正在慢慢地被毁坏着呢!

大地拥有和谐美丽的绿色,花儿才显得娇艳动人;心中拥有纯洁的绿色,心灵才显得更加红彤灿烂。人类需要绿色,地球母亲更加需要绿色,那就 让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共创绿色环境,让蓝天更蓝,让清水更清,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更加可爱、更加生机勃勃吧!

有关地球的资料范文5

关键词:地球物理 勘查技术 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物探的服务领域将越来越广泛,物探方法技术也将随之得到发展,物探将进一步超越地学学科,为解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发挥重要的作用。

1、地球物理的基本任务

(1)资源勘探。例如对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煤层甲烷和水合物等能源勘探;对金、银、铜、铀等金属矿床的勘探。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要大力地寻找,努力地去开发,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

(2)环境保护。地球物理应该能够从光、热、电、磁等物理场的变化,来认识环境变化过程,并进行监测,或对放射性、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行快速测量,为环境保护提供背景场资料。

(3)灾害防治。自然灾害往往使环境发生突然的变异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地球物理应积极地为森林火灾、山火喷发、旱涝灾害以及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提供预测和防治,至少也应对它们的监测提供手段。

2、物探技术的主要分类和方法

(1)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是近展最快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探地下的地质情况。在地面某处激发的地震波向地下传播时,遇到不同弹性的地层分界面就会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返回地面,用专门的仪器可记录这些波,分析所得记录的特点,如波的传播时间、振动形状等,通过专门的计算或仪器处理,能较准确地测定这些界面的深度和形态,判断地层的岩性。近年来,应用天然震源的各种地震勘探方法也得到不断发展。地震学主要是根据天然地震或人工地震资料,运用物理学、数学及地质学的知识来研究地震的发生、地震波传播的规律、地壳和地球内部的分层构造、物质组成及介质物理特性,以达到预测地震、减少灾害及勘探和透析地球内部构造的目的。地震方法的基础是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规律,而岩石的弹性性质决定了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根据面波、自由振荡的本征谱特征,运用地震波传播理论,可得到从地壳直到地核的地球内部构造及表征地球介质的参数。

(2)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查的一种方法。只要被勘查的地质体与其周围岩体有一定的密度差异,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测量仪器观测出重力异常。然后,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其他物探资料,推断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地质体的埋藏情况和地质构造情况。而其测量值也会受到两种因数的影响:其一观测点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其二地形质量。真实地球的密度与正常场地球模型的密度差称为地球的剩余密度,地球的剩余密度是地球重力异常场产生的原因。研究地球的剩余密度分布是重力测量的重要目的之一。

(3)地磁

在地磁场的研究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1)能否有一个适当的数学表达式把地磁要素的地面分布表示成地球坐标的函数;2)地磁场是起源于地球内部还是地球外部,或者二者兼有之。磁法勘探就是利用磁力仪测得的数据判定这种磁异常,掌握它的分布规律,对磁异常作出解释,从而达到找矿和解决各类地质问题的目的。

(4)地电学

地电学是研究大气、海洋相固体地球电性及电场分布的一门科学。它利用电法探测中的某些方法来研究固体地球内部介质及其周围的电性和电场分布规律,而电法勘探主要是用于研究地质构造和寻找能源、矿产。电法探测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电、磁学性质差异为物理依据,利用人工或天然的电场、电磁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变化特征,研究地质构造和寻找能源、矿产等的物理勘探方法。主要研究的电性参数有:电阻率、介电常量、导磁率及电化学活动性等。自然界的各类岩石和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电阻率就是表征物体导电性好坏的一个物理量。就岩石而言,影响岩石电阻率值的因素,除了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外,还和矿物颗粒在岩石中的结构、岩石的孔隙度、湿度、温度及所受压力等因素有关。

3、地球物理勘查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

地球物理勘查学科涵盖了地质、矿产、工程等多个领域,近期和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提高探测目标的空间几何分辨率,增强识别、区分、描述尺度更小和结构更复杂的探测目标的能力,区分物性反差较弱的探测目标的能力,提高适应在复杂地形、地貌、不利地表条件及各种人文干扰条件下的工作能力,提高资料综合解释的能力。要研究煤矿、金属矿,特别是深部铁矿找矿方法,地热资源调查方法,适应福建省地质条件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综合找矿评价方法,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方法和工程病害综合最佳判别方法等。

(2)开展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为提高我国经济建设,应当提高各种基本物探方法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同时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用以解决当前深部地质矿产和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高精度磁测资料精细处理和复杂地质构造三维反演方法技术;2)区域地温场调查方法技术;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瞬变电磁法等方法技术在探测覆盖层下地质体的应用技术;4)在高阻地电条件下激发极化法测技术;5)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方法技术。

有关地球的资料范文6

[关键字]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勘探 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 P3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151-1

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这一系统在几十亿年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记录下了大量的信息。而地球物理就是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将这些蕴含于地球内部的宝贵信息发掘出来,以供人类使用的一门学科。

地球物理学通过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理论地球物理学和应用地球物理学,前者目的在于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发展演化,后者则是利用理论地球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总结的方法来勘探有用矿床和石油,或应用于工程地质勘探、工程检测,环境探测和监测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由于笔者所学专业偏重应用,故下文主要介绍勘探地球物理的有关信息。

地球物理学,顾名思义与物理学息息相关,正是基于物理学领域中取得系统规律性认识的力学、磁学、电学、波动学、热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分支学科,相应的产生了重力、地磁、地电、地震、地热和放射性等分支学科及勘探方法。下面一一给出介绍。

重力勘探的物理基础是万有引力定律。它根据观测的地球重力的变化研究地球的构造,勘探与开发矿产资源,进行灾害的预测与防治,以及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地质问题。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重力仪测量出地表各处的重力异常(即实际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之差),然后根据地下不同密度的介质及不同的密度分界面在地表产生的万有引力(其竖直方向的分量即为重力分量部分)不同这一关键,推断地下构造的几何形态,岩石性质等。

磁法勘探则是基于磁学理论。它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等探测对象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所谓磁异常,即实际观测到的磁场值与正常磁场值(认为地磁场是一个处于地球中心,轴向南北的磁偶极子导致的均匀磁化球场)之差。实际工作中,利用磁力仪可观测出磁异常。在应用方面,它已成功应用于直接寻找磁铁矿及其共生矿床;广泛应用于固体矿产、石油天然气构造的普查和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及深部,区域,全球构造的研究;与其他勘探方法配合应用于煤田火烧区探测、地热远景预测、考古、探雷与探潜、核电及为大型水电建设提供基础稳定性评价资料;探索性地应用于水文工程地质学问题中的圈定裂隙与滑坡监测、油气藏标志的磁异常、磁性检测和金属矿成因的剩磁应用等。

由电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勘探方法称为电法勘探。由于实际工作的自然条件多种多样,故这一类勘探方法变种、分支方法也较多。它的原理比较复杂,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地表电极供电,在地下建立电场,这时由于地下构造及不同物性岩层的存在,电场分布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我们在地表通过对不同位置电场值的测量,便可推断出地下构造及岩性,从而达到勘探目的。电法勘探通常用以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和煤田地质构造,寻找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察等。

地震勘探是基于波动学理论的勘探方法。它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来推断地下介质的结构和岩性,从而达到勘探目的。简单地说,地震勘探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激发地震波,激发的方式有天然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也可以是人工爆炸、冲击、可控震源或其他人工震动源。当地震波产生后经地球内部介质传播到地表,由我们事先布置好的检波器接收记录。而地震波在不同物性的介质中传播规律有所不同,所以根据所记录到的信号,便能推断出地下构造的几何形态及岩性。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所有石油公司都依赖地震解释来布设钻井。此外,地震勘探还能确定其他沉积矿床储集带(如煤、盐岩)的位置;在寻找地下水资源、地热资源、工程勘测、研究地壳和上地幔深部结构,测定大型建筑物、水坝、高速公路和海港结构的基岩深度,确定建筑物地下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是否在隧道或矿床钻探中会遇到岩石中的充填水等方面,地震勘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在原子物理及核物理基础上的勘探方法被称为放射性勘察。它的物质基础是地壳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其衰变放出α、β、γ射线,穿过物质时,将产生游离、荧光等物理现象,我们根据放射性射线的物理性质利用专门仪器(如辐射仪、射气仪等)测量放射性元素的射线强度来寻找放射性矿床,及解决有关地质问题。多年来,放射性勘察在寻找地下裂隙水、油气田、多金属矿产及探查滑坡、地裂缝、塌陷、地震预报等多领域作出了贡献。

上一篇就这样

下一篇集体换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