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馨提示标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馨提示标语范文1
类型
对新闻标题中的时尚语言,我们根据其来源和构成两个标准进行分类。
来源
1.外来表现形式:(1)港台。改革开放以后,大陆与港台的联系日益紧密,港台的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也逐渐进入大陆,大陆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所以,一些港台词语也就进入大陆,从而在新闻标题中频频出现。如:
新闻互动仍将继续(《每日新报》,2007.03.01)
全球设计大师聚首深圳分享创意成果(《深圳特区报》,2008.08.29)
胡连会共同愿景写进政纲(《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8.22)
(2)国外。当今的世界,信息发达,语言的接触日益频繁,所以,越来越多的外来语言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这种现象肯定会在新闻标题中有所表现。如:
刚柔相济徐昱华VS加里亚莫娃(《人民日报》,2006.03.23,第12版)
想要钱先“PK”(《经济观察报》2008.09.07)
2.方言。我国的方言很丰富,有些方言词语表现力非常强,如果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生动的词语,那么这些方言词语在合适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时尚语言进入普通话,进而出现在各种场合,当然也包括新闻标题。比如,在小品、电视剧中,东北话势头强劲,有些东北话就通过电视、网络迅速流行开来。“忽悠”就是比较典型的:
创意不是“忽悠”(中国质量新闻网2008.02.14)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的经济发展迅速,广东话成为一种强势方言,再加上香港也属于粤语区,香港的电影电视大量进入内地,所以,许多粤语词语也日益流行。如:
少做些无厘头的调查(《中国青年报》,2007.07.13)
3.事件。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很大,网民们关注国计民生,国际、国内发生的事情通过网络快速流传,这是事件中产生流行语的一个原因。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这些大事就产生了很多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也进入了新闻标题。如:
谈天气也是一种“叉腰肌”(齐鲁晚报电子版,2008.08.31)
4.旧词新义。有些汉语中固有的词语,意义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意义。产生新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比喻。
广东电信出奇招移动联通市值蒸发百亿(《财经时报》,2003.01.05)
“蒸发”的本义只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但在上面的例子中却是指利润的减少或消失,现在“蒸发”的“消失”义已固定为“比喻”义。
(2)托形。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时尚,所以,在语言的使用上喜欢标新立异,“托形”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辞格,它是“将一个复杂短语加以紧缩并假托于既有词语,造成新旧所指和结构完全脱节,并能实现生动的调侃幽默效果的修辞方式。”①如:
美貌“白骨精”两次分手经历(《新闻晨报》,2008.02.21)
(3)双关。这里既有谐音双关,也有语义双关。如:
海归四谈:“海龟”变“海带”?(留学网2004.02.16)
“海龟”的“海”是指海洋,“海归”“海带”的“海”是指“海外、国外”,二者的意义是相关的;而“龟”与“归”、“带”与“待”则是谐音双关。
5.网络。我国的网络越来越普及,网民的数量日益庞大,论坛五花八门,有些网络词语产生以后迅速流行,所以,这些流行语很快会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如:
网络语言:是恐龙还是美眉(《北京晚报》,2001.02.19)
构成
从构成上看,进入新闻标题的时尚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语。这是数量最大的一类流行语。在语言的三要素中,一般词汇是对社会变化最敏感的部分,变化最快,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一般词汇更是大量增加。所以,时尚语言中词的数量是最多的,在新闻标题中也是大量出现。如前面提到的“互动”“愿景”“白骨精”“恐龙”等。
2.字母。流行语中的字母有英文字母,也有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的如:AA制、B超、VIP、IP电话;汉语拼音的如:MM(妹妹)、GG(哥哥)、JJ(姐姐),等等。但这一类流行语中,英文字母进入新闻标题的比较多,如:
WTO为中国教育带来什么(《中国教育报》,2001.12.29)
3.语素。现代汉语中的语素大多是单音节的,不能单用,但现在有些单音节语素向词转化,在新闻标题中出现,如:
小小“鲨鱼”头上炫(《长沙晚报》,2008.09.05)
中国竞争力源自巨国效应(《广州日报》,2006.07.02)
还有一种外来语,刚开始是作为一个词引进的,但后来其中的一部分词缀化,成为很能产的词缀,如:“模特”是一个外来词,但现在“模”可以说是一个词缀,前面可以出现很多词根,构成新词。如:
重庆市场难寻唇模、手模、足模(《重庆日报》,2005.05.11)
美丽的车模(《竞报》,2006.12.26)
“房模”登场“楼市秀”(《广州日报》,2005.02.25)
4.短语。流行语中的短语大多来自事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迅速流行开来,如,近期非常流行的“打酱油”(网络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做俯卧撑”(跟“打酱油”意思差不多)。
他们不是来打酱油的(《南方日报》,2008.08.05)
不打酱油了,改做俯卧撑(《天府早报》,2008.07.04)
5.句式。由于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在语言运用上也愈加灵活,在句式运用上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突破原有句式的常规,二是产生了新的句式。
突破原有句式的常规。“句式的演变与词语的演变一样,是一种由实到虚的过程。……句式的演变最终由实义句式变为修辞格式,即由表示叙事行为与逻辑关系的句子变为表达某种特定语用表达效果的句子。”②比如:“有一种A叫B”这种句式,常规用法是“命名”与“分类”:
有一种鱼饵叫“老鬼”(《中国钓鱼》,1994年第4期)
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人们突破了一般的用法,让这种句式成为表达暗喻的一个手段:
有一种伟大叫“平凡”。(《河北日报》,2005.12.28)
新的句式。在语言的演变中,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句式,刚开始可能会被认为不规范,但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动因,慢慢地就会流行开,有些新句式在新闻标题中很常见。如:动宾结构带宾语。传统语法认为,动宾式动词本身已经有宾语,后面不能再有宾语。所以,有人认为动宾结构带宾语是不规范的用法。但在实际中,新闻标题越来越多地运用了这种句式:
珠啤携手中国篮球(《新闻晚报》,2007.05.28)
全球最大新闻中心落户2008年奥运会(《四川青年报》,2001.08.01)
表达作用
经济。(1)减少了新的语言形式的出现。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如果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都用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那么,词语、句式等语言形式的数量就会无限增加,加重了人们的学习负担,所以,人们就利用现有的语言形式,增加、改变它的意义,这样,从整体上看,就减少了语言形式的数量,比较经济。
A.语义的扩大。语义的扩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词义的扩大,如:
搜狐承建姚明官方网站(《南方网》,2003.05.15)
“官方”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解释是“政府方面”,而在上面的例子中很明显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是“正式、正规”。
词义的扩大是词语成为时尚语言的一个常用的途径,这类词语非常多。
二是现成句式的新用法。如:
美女也愁嫁的4个特别原因(深圳新闻网,2008.04.04)
男人也整容(青岛新闻网,2004.l2.05)
淑女也疯狂(南方网,2002.11.19)
“也”在现代汉语中有顺接、逆接两种用法,顺接是它基本的用法,但是,在新闻标题中,出现了大量“也”的逆接用法,并且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语言。
B.语义的转移。有些词语在成为时尚语言时,语义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如:
如果新闻成了忽悠……(东方网2008.07.30)
股市忽悠了谁?(《江门日报》,2008.10.17)
近年来,“忽悠”这个方言词很流行,连台湾人也开始用了,作为时尚语言的“忽悠”,有以下几个意思:动词,欺骗、诓骗、诈骗;名词,骗子;上当、受骗,用在动词“防”的后面。③但在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词典》、李荣主编的《哈尔滨方言词典》中都没有“欺骗”“骗子”的意思,这也就是说,“忽悠”由方言词变为流行语时,语义发生了转移。
C.词类的活用。
女主播又“凸点”,也太CCTV了!(新华网,2008.03.02)
CCTV是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是名词性的。由于人们对它的某些方面不满,认为它太严肃、呆板,运用时就直接在CCTV前加副词,这样CCTV就具有了形容词的特征。
(2)简洁。新闻标题中大量出现时尚语言,原因之一就是新闻标题要简洁,而时尚语言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如:
珠啤携手中国篮球(《新闻晚报》,2007.05.28)
如果按一般的说法,应该说“珠啤与中国篮球携手”。很明显,这没有“动宾结构带宾语”简洁。
印象浙江(大江网,2007.04.22)
这种名词的组合形式近年来也很常见,也可以说成“对浙江的印象”,很明显,“名词+名词”的形式更简洁、新颖。
讽刺、幽默。有许多时尚语言在表达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附加色彩,讽刺、幽默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附加色彩。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需要不断减压,舒缓一下。新闻标题采用时尚语言,可以把一些严肃的东西平民化、娱乐化、游戏化,让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会心一笑,轻松一下。如:白骨精、无知少女、我是出来打酱油的、做俯卧撑、范跑跑,等等。
新颖。社会是丰富多彩的,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如果一种表达方式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阅读疲劳,这时,如果换一种说法,就会显得新颖、有趣,就会成为一种时尚语言。新闻标题由于具有特殊性与重要性,它在准确传递信息的时候,还要努力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语言形式必须新颖,这样才有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另外,作为新闻标题,要反映最新的社会生活现象,新的语言现象也是其中之一。所以,新闻标题中的时尚语言大都具有新颖的特点。如: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忽悠――欺骗
落户2008年奥运会――在2008年奥运会落户
蒸发一千亿――消失一千亿
前者是时尚语言,与后者相比,前者比较新颖。
结语
新闻标题中的时尚语言有各种各样的来源,构成方式丰富多彩,具有经济、讽刺、幽默、新颖等方面的作用。关于新闻标题中的时尚语言,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注释:
①池昌海、钟舟海:《“白骨精”与“无知少女”:托形格略析》,《修辞学习》,2004(5)。
②高再兰:《一种新的暗喻格式:“有一种A叫B”》,《修辞学习》,2007(4)。
③谢旭慧:《新流行语“忽悠”》,《修辞学习》,2005(5)。
温馨提示标语范文2
一、设计模糊性与的创造性“问题式”教学
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设计自助式开放性“问题式”教学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设计虚拟性“问题式”教学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温馨提示标语范文3
摘 要:面对各类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如何制作好符合网络自身特点的标题,是县市新闻网站赢得网民眼球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站标题制作存在的“事实贫乏,用词生硬;缺乏个性,不接地气;过度煽情,夸大细节”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即用好事实、用好评论、巧用修辞,使标题夺人眼球、动人心怀、更具韵味。
关键词:新闻网站;标题制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067-02
网络传播的特点,决定了标题制作的重要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开创了全新的“读题时代”[1]。网络传播作为一种超链接的分层编排方法,决定了标题不但具有吸引眼球功能,而且具有导读功能,并要求各层信息之间的标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以便于网民一步步地走进新闻深处。同时,网络信息的海量性,标题列表会及时发生变化,也倒逼标题制作的质量提升。可以说,在信息化及碎片化阅读时代,标题是连接网民和新闻内容的桥梁,是新闻的“眼睛”和“灵魂”,是能否吸引网民兴趣的第一要素。
如何制作好让网民“一见钟情”的标题,使其成为“点睛之笔”,关系到网站的质量和效益,是县市新闻网站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县市新闻网站标题制作存在的问题
县市新闻网站由于地域、运行机制、报道方式、人员素质等与中央、省级新闻网站及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存在很大差异,在标题制作方面普遍不够“提神”。特别是作为“红网”,缺乏有力的探索和创新,呈献给网民的“眼睛”总是呆板无趣的,缺乏新意。
1.事实贫乏,用词生硬。标题在新闻中的作用是图片、版式、文字不可替代的。在县市新闻网站中,好的标题、精彩的标题不多,大量的是工作化、文件化、概念化的标题,未能提炼出事件的精髓和网民关心的部分,如“再上新水平”、“成绩显著”、“闪亮登场”等,并没有突出稿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缺乏提炼事实,用词生硬,给网民的第一印象便是乏味。
2.缺乏个性,不接地气。县市新闻网站的新闻及编辑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因为时效、精力和能力等原因,许多编辑往往对纸媒的标题稍作修改甚至原封不动拷贝过来,使得大多标题缺乏个性,不接地气。比如:“科学发展再铸三衢魂”、“全力打造‘三型’干部队伍”,这部分标题中的用词,一般的网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党报的读者主要分布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但是网站的受众更多的是普通市民,若照搬照抄报纸的标题,影响了网络新闻的传播。
3.过度煽情,夸大细节[1]。与标题“不作为”同时存在的另一种极端是“标题党”。他们在报道时往往“挂羊头卖狗肉”,标题“吸引眼球”的功能被刻意放大。例如:充斥“暴力”“罪恶”“走光”等,通过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剪辑放大、移花接木等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雷人效应,严重污染视觉。这样的标题不仅有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也有违媒体传播“内容为王”的职业底线。此举势必会产生误导网民、误导舆论的后果,降低了网络媒体公信力,无异于饮鸩止渴。
二、如何擦亮县市新闻网站的“眼睛”
县市新闻网站要想让标题对网民具有“不可摆脱”的吸引力,必须强化“标题意识”“精品意识”,不但要遵循标题制作的准确性、简洁性、新颖性、生动性原则[2],更要符合网络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勇于探索与创新,力求新颖而出彩。
1.用好事实,使标题夺人眼球。文似看山不喜平,标题出跳才能夺人眼球。这就要求编辑的眼光有穿透力,能够洞察稿件的“新闻眼”,把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体现在标题上。
(1)精选动词,让标题“动”起来。在汉语中,动词被称为语言的“味精”。对尤其需要吸引网民眼球的标题来说,更要善用动词,化静为动,以增强感染力、表现力和立体感。
常山新闻网中有一个图片新闻,叫《智能农机“闹”春耕》,说的是全县春耕备耕农机现场演示会,涉及耕整、育秧、插秧、植保、收获等5大类20多个品种的智能化农机为全县种粮大户进行新功能、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此标题用了一个动词“闹”字,既形象,又贴切。
比如在长兴新闻网的《长兴高铁呼啸而来》中,“呼啸”起了点睛式的动感效果,使标题富有更深层的含义,从而增强了吸引力。
(2)运用数字,让标题“跳”起来。在新闻写作中,数字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重视。在标题制作中,运用好数字,让数字说话,更是勾住网民第一眼的重要手段。
以《15名环保局长与千名市民集体下河游泳》(兰溪新闻网)和《170名孤儿的特殊生日》(中国柯桥网)为例,这两个标题通过不同的数字表达,增强了新闻的冲击力,也使新闻价值得以凸显。
恰如其分的数字标题,对于鞭挞丑恶行为、揭穿某些消极现象也有较强的穿透力。如中国柯桥网的《13.6万元的善款到哪里去了?》,说的是一场为“无臂七子”举行的义卖筹到了14.5万元,最后“无臂七子”每人仅得到9000元,标题直接通过对剩下的13.6万元善款的追问,反映出了当前民间举办慈善义卖活动中存在的不公开和不透明现象。
2.用好评论,使标题动人心怀。在新闻评论中,标题最好能鲜明地体现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叙述事实使用不同词语进行议论,立思想、立见解、立主张。这就要求编辑站得高看得远,“见别人视而不见之物”,“明别人不明之理”。
(1)“标”出思想,让标题“撑”起来。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而要达到这个要求,方法之一是要在强化思想性上下功夫。标题有了深刻思想性,就能吸引住受众。
例如:《污水怎么犯了我的井水》(常山新闻网),《别再让“母亲河”哭泣》(瓯海新闻网),《“拆”出公平》(江山新闻网)。这几个标题紧扣浙江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宣传报道的重点,在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最鲜明的思想,使新闻事实得到准确而生动的展示,让受众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导向。
(2)“标”出观点,让标题“亮”起来。好的标题不仅要准确地概括主要新闻事实,更要“标”出编辑的观点和情感,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这不仅要求遣词用语恰如其分,而且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
以常山新闻网的《企业家要唱好三首歌》《东莞若真要挺住,道德法律必须先挺住》和温岭新闻网的《温岭10.25袭医案叩问医患心结》这三个标题为例,能发现一个统一的特点:观点鲜明,让人一看就明白作者需要表明的是什么样的立场,丝毫没有吞吞吐吐,似是而非。
(3)“标”出正气,让标题“立”起来。标题要把弘扬新风、树立正气、兴利除弊、激浊扬清作为独特的魅力吸引网民,起到深化报道思想、提升引导能力的实效。
例如常山新闻网的《贿选搅局 民主变味》《征迁漫天要价,要不得》《整治矿产就是保护子孙饭碗》和温岭新闻网的《豪华丧葬引热议》。这类标题显得明亮、闪光,能够紧紧吸引网友,激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
3.巧用修辞,使标题更具韵味。如果在新闻事实中找不到比较形象的事实,可以巧用修辞,以使标题生动传神,更具“韵味”, 言虽尽而意无穷,让受众感到语言之美和标题之“靓”,以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这正是显示网络新闻标题吸引力的手段之一。
(1)标出“悬念”,让标题“问”起来。标题中适当设问,提出问题是直接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捷径。编辑要抓住网民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将稀奇罕见、不合常理、对比强烈的新闻事实,拿出来卖个“关子”,制作形式多样的“阅读诱饵”,对受众形成挡不住的“诱惑”。例如:《13.6万元的善款到哪里去了》(中国柯桥网),《当汤圆撞上玫瑰:陪“家人”还是“佳人”?》(温州网)。这两个标题中,一个是将13.6万元善款去哪了直接“搬”上标题,用疑问语气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另一个则是抛出了“家人”和“佳人”两大选项,抓住了网民的阅读欲望。
当然,制作悬念式标题,切忌故弄玄虚。问号标题提出疑问,也应该让网民在读完消息后得到确切的新闻事实,拉直“问号”。
(2)标出“声音”,让标题“说”起来。有的新闻写的是部门常规工作,标题不容易做生动。这种情况下,可以引用人物“声音”,让标题“说”起来。
例如常山新闻网的《小伙子们,部队直招士官开始报名啦》,说的是部队直招士官工作已启动。但是记者在标题中没有生硬地说,而是用亲切如邻居般的“声音”传达了这个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要“说”出抒情味时,应注意情感的正确把握,力求自然、贴切、适度。特别要区分“动情”与“煽情”,突出人文关怀,感知普通百姓的人间冷暖,以情动人。
(3)标出“趣味”,让标题“笑”起来。要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吸引受众,贴切地借用古诗词、流行歌曲、方言口语、俗语、民谚等,用通俗的语言代替深奥、生僻的词汇,降低网民的阅读障碍。
例如:《汤圆遇上巧克力 反正都是甜蜜蜜》(桐乡新闻网)、《“传统端午”遇上“欢乐六一”线上线下“节日经济”齐升温》(义乌新闻网)。
当然,关键要强调一个“妙”字,不可牵强附会。要使标题充分概括文章精髓,并且要常引常新,使人读之有味,思之有趣。
(4)标出“韵味”,让标题“吟”起来。标题要有韵味,是指讲究音节、韵律、排比、对仗等古典诗词的风范,给网民以感染、启示和联想。只有借助古汉语知识的基本功,让标题“吟”起来,才能做出富于感彩的亮眼的标题来。
例如:《送书上门 以文化人》(常山新闻网),说的是县图书馆积极开展为看守所特殊读者上门送法律书籍的帮扶活动。标题用短短八个字,就充分地表达出了全文的重点。
但选用形象化标题,需要注意标题所用形象的新颖独特和贴切易懂,不要滥用隐喻、暗喻、比喻等,以免造成网民的理解障碍或误导,更不应刻意夸张、肆意渲染、耸人听闻。
总之,网络传播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网站标题的个性以及魅力,标题制作要做到动情而不煽情,通俗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浮滑,以真正值得关注的内容和深度的思考来吸引网民[3]。编辑记者要注意积累知识、勤于思考创新,方能做出清新亮眼、可圈可点的标题来,真正让整篇新闻从“新闻丛林”中跳出来,让好标题跳进网民的眼里,留在网民的心里。
参考文献:
[1]杨红星,张兆金.网络新闻标题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知识,2013(6).
温馨提示标语范文4
关键词: 日语新闻标题 吸引功能 前景化理论 变异 过分规则性突出
一、引言
前景化的概念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穆卡洛夫斯基(Jan Mokarovsky)于1964年首次提出前景化概念,前景化概念中所强调的变异性,引起了学者们的争相研究。韩礼德(Halliday)是功能主义的代表,1973年他提出“前景化”应为“有动因的突出”。也就是说,只有在情景语境中产生功能的变异或规则性突出的语言才能达到前景化效果。
二、通过变异实现日语新闻标题的吸引功能
利奇(Leech)提出了语言的8种变异形式:书写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和语义变异等。本文试从日语新闻标题的以下几个层面的变异进行分析。
(一)书写层面的变异。
书写层面的变异主要表现在运用标点符号和故意换用片假名上。
例1.あるかもTバック!?深キョン、エッチ山盛り
通过疑问号和感叹号的兼用,表达强烈的感情,起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例2.パンチ佐藤CM出演ようやく「キタ
片假名这种表记方式,作为制造氛围的小道具,往往有装饰效果。
(二)词汇层面的变异。
新闻标题在词汇层面上发生变异主要表现在运用缩略词及简略词、谐音字、新造词缩小单词。
例3.阪神?上、また2回KO四球から逆す
例文中的KO是knock out (出局)的缩略语,为了书写的简洁及醒目,也会较多地运用英语单词。
例4.惨デ脱出!(2009/05/31 Sun)
惨デ与Sunday的发音相似,指在星期天脱离了惨境,告别了愁云惨日,这种谐音效果让读者记忆深刻。
例5.自民小区「公争い小泉チルドレンに不も
文中的「小泉チルドレン(children),新造词形象具体,指在2005年9月的总选举中当选的自民党新议员,这帮人在选举中积极地赞同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的邮政民营化的举措,更表明要进一步推进小泉的机构改革。
(三)语义层面的变异。
语义上的变异主要通过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标题艺术魅力无穷。常用的有比喻、夸张、对句、双关语、改编等。
例6.バビとブラッツは妹?著作で米地裁が定
例文中的「妹比喻涉嫌抄袭,内容雷同。
例7.に描いたビル?北京中心に出「外壁は
化身为画的楼?要增强新闻标题的魅力,提高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夸张法是常用的修辞。
例8.司太郎に「ついてゆく
该句中的「ついてゆく是双关语,是司马辽太郎刚推出的新书『街道をついてゆく 司太郎番の6年书名的一部分,又可以理解为跟随司马辽太郎,进入他要跟读者分享的世界。
例9.知:ヒョウタンから
「ヒョウタンから是改编成语「瓢箪から而得的。「瓢箪から本意为葫芦中跑出马来,指歪打正着、弄假成真。这里把「改为「,根据正文,意为在长达一米多长的绿色葫芦架下享受自然的凉爽。
(四)句法层次的变异。
与传统语法相违背的省略、倒置及现在时态则是新闻标题句法上的显著特征。
例10.高知:夏の宵 金屏を
例11.イラク 各地で同自爆テロ、死者50人超す
例12.佐:れるか 上流(上流がれるか)
例13.打!打!打! つなぎの意で4点差逆
该句中,重复句在制造节奏的同时,能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相当引人注目。
三、通过过分规则性突出实现日语新闻标题的吸引功能
另一个与“前景化”紧密相联的概念是“突出”。韩礼德(Halliday)在谈到“突出”时强调,“突出”是一个概括性术语,指语言显耀现象,即是“具有显著效果的语言现象”,是指那些在统计频率上出现与人们的预期有出入的现象,即过分规则性突出。
以下对新闻标题的语音、字、句各层面上的过分规则性突出进行分析。五七调、短词、生动的动词、能动态等,这些作为写作的常用规范,往往在新闻标题中大量地运用,也有效地实现了新闻标题的吸引功能。
(一)音韵层次的过分规则性突出――七五调。
酒井(2002)说过,英语好押韵,日语则好七五调,特别是标题语句,动不动就用上了。七五调是日本人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朗朗上口,对日语的音韵影响深远,为此新闻标题也多用这种形式。
例14.岐阜:酬 「直さず
(二)词汇层次的过分规则性突出――短词、生动的动词。
新闻标题总是力求用有限的字数表达新闻的内容,为此,在存在同义语的情况下,都会倾向于使用短词,并且日本人觉得用短词表达更符合美学。
新闻界的传奇人物彼得・哈米尔(Pete Hamill)(1998)主张新闻是一个动词(News is a Verb)。在浓缩新闻内容时,动词选用得当,往往会令标题熠熠生辉。
例15.タイ外相が辞意、保健相も失 反政府力攻(相=大臣)
例16.犯行直前に店内うろつく 相手探す? 八王子
(三)句法层次的过分规则性突出――能动句。
在日语中,为了主题的统一,很多情况下会采用被动句,这可以说是日语的一大特色。但在日语新闻标题中,除去必要的场合,多会选用能动句,为的是尽可能地明确主语,比起被动态也更能压缩字数。简明扼要,起到了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
四、结语
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日语新闻标题的写作者们往往在变异和过分规则性突出两方面下工夫,从书写、词、句、语义各层面上进行变异。书写的变异表现为运用标点符号和故意换用片假名等方面。新闻标题词汇特别之处在于运用缩略词及简略词、谐音字、新造词缩小单词。标题中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标题艺术魅力无穷。与传统语法相违背的省略、倒置及现在时态则是新闻标题句法上的显著特征。语音、词、句各层面上的过分规则性突出也使新闻标题更加引人入胜。七五调、短词、生动的动词、能动句的大量运用有效地体现了日语新闻标题的吸引功能。
参考文献:
[1]玉木明.ニュス道の言[M].东京:洋泉社,1996.
[2]要建军.新闻标题制作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3]张志君,徐建华.新闻标题的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温馨提示标语范文5
相同方面
电视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它们的作用和功能方面,即都具有以下功舷揭示新闻内容、概括新闻事实、提供简要信息,使受众快速了解新闻内容,并引起受众注意,评价新闻内容,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安排,对内容直接发表议论,通过对新闻的评价揭示事实的实质,指导受众接受,并阐述媒体的观点,表明媒体态度,吸引受众观看或阅读新闻内容,从而完成新闻传播过程,实现新闻宣传目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报纸和电视是两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再加上两者发展的历史不同,所以新闻标题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同方面
电视新闻主要通过活动画面、声音、文字的有机结合,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进行传播,使观众接受新闻信息,报纸新闻则是全部通过语言文字组合和变化来实现的,属于平面媒体,两种新闻标题在形式和内容以及功能和作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1 新闻标题的形式不同
首先是标题的外在形式不同。为了吸引读者,报纸在提高新闻标题的视觉冲击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标题在报纸上可以横排,也可以竖排,可以放在文上、文中、文下,也可以放在文章的一侧。并且报纸新闻标题可以占用报纸较大的版面,有的甚至占的版面比正文还多,这是很大的优势。而电视新闻标题―般只在电视画面的―侧或者下面,不能占用太大的画面。报纸新闻标题可以通过汉字的变化,包括字体搭配和大小字号的区别,变化视觉效果。而电视新闻标题字体字型的丰富程度比不上报纸那么多种多样。其次是标题的结构形式不同。报纸新闻除单行标题之外,常见的标题结构有“引题+主题”、“主题+副题”及“引题+主题+副题”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不同性质的标题会分行展示,因此报纸新闻的多行标题非常常见。而电视新闻为了画面的完整性,只能尽量采用单行题,而且为了适应播音特点,也不能过长。它要求在短短的一二十个字内,高度浓缩新闻的主要内容,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三是语法结构不同。报纸是以语言文字来传播信息的,所以报纸新闻标题在语言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其标题更讲究艺术性和耐人寻味,因此对语法和修辞都非常注意。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彭朝丞研究员在《新闻标题学》一书中提出标题修辞有39种之多。有人还借鉴歌曲通俗、民族、美声的分法。把报纸新闻标题也分成三个类型:平实、古典、通俗。特别是其中的古典标题,就是中国传统的标题制作方法,严格控制字数,讲究文字工整有韵律。制作时或调动各种修辞手段,或借用古诗词格律,或在动词上做文章,制作的标题富有文采,读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往往记住了标题就记住了新闻。这一类标题是传统古典类标题,也是艺术类标题,是中国报纸特有的。而电视新闻标题则要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对新闻内容高度概括,力求简短表达主题,而对语法不作严格要求。
2 新闻标题的内容不同
一是新闻标题内容的多少不同。报纸新闻标题可以有较多的内容,报纸新闻通过标题本身就能揭示新闻的基本内容,包括事件的内容、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等,因此通常情况下报纸新闻标题的内容较多。而电视新闻标题一般内容较少,简单明了,寥寥数语,直奔主题。二是新闻标题的虚实不同。报纸新闻标题有虚实之分,以实题为主,但议论、抒情、设问、起兴等性质的虚题也很常见。电视新闻标题的功能是揭示主题本身,因此电视新闻的标题更注重对内容的揭示,基本上全是实题,标题直接揭示新闻的具体内容。三是新闻标题内容的完整性不同。报纸新闻标题讲究完整概括新闻的整体内容,而电视新闻标题要求把新闻事实准确、生动、引人地表达出来,所以要素式标题比较多。
3 新闻标题的接受形式不同
报纸新闻一般是和正文、图片同时平面地呈现在一起的,标题固然以其更大的字号和不同的字体首先映入眼帘,但整个新闻和标题是连成一体的,有些读者会被图片吸引或在对正文的浏览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吸引阅读的并不仅仅在于标题。电视是以声音、影像和文字作为基本的表达媒介的,是一种线性传播的媒体形式,稍纵即逝,再加上现在电视频道急剧增加,观众对电视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如果不能看到自己所关心的内容,观众就会换台。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就是通过每个节目开头的内容提要和新闻中的标题字幕、播音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温馨提示标语范文6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 翻译方法
一、引言
体育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是社会文化生活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尤其是竞技体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体育新闻几乎占了新闻报刊四分之一的版面。因此,对于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关注。目前,新闻标题翻译一般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刘让强,2008),它强调译文与原文保持形式与内容的对等。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及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异,功能对等理论在体育新闻标题中很难实现,它已经满足不了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的理论要求。
功能翻译理论摆脱了“功能对等”的束缚,更适合体育新闻标题这种实用类文本的翻译,目前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研究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结合一些翻译实例,策略性地使用一些翻译方法,力求能在翻译实践中起一定作用。
二、相关研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逐渐兴起,推崇该理论的几乎全是以凯瑟琳娜斯为首的德国人,被统称为“德国学派”。他们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1978年,弗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目的论”,成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第一,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达到的目的而决定。第二,原文本只有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应该重新审视翻译过程,根据交际环境和为了适应目标读者,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使得交流跨越文化语言障碍而顺利进行。第三,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之后,诺德在目的论(目的原则)基础之上,丰富了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语篇分析》一书中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张美芳,2005),即忠诚原则。这里的“忠诚”不是功能对等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而是指当翻译发起人、译语接受者以及原文作者三方利益发生冲突时,译者必须介入协调,寻求三方共识。此外,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理论应该遵循连贯性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语内连贯,译文必须对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
功能翻译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诠释,并对如何翻译进行了指导。它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的理论(张雪珠,2005)。它不再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对直译和意译进行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功能和目的出发,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如音译、零翻译等不符合传统的翻译方法也可以使用。这些非传统的翻译方法恰好适用于体育新闻标题翻译这种功能明确、特点鲜明的实用性翻译。功能翻译理论避免了翻译的盲目性,对体育新闻标题翻译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
对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的研究是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抓住新闻扼要的基石,也使对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策略的总结变得可能。
(一)词汇
体育新闻标题经常会使用动词,因为动词显得有活力且富有动感,这和体育运动相得益彰。所以,动词出现在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频率比其他词性高得多。
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动词通常以主动语态的形式出现。动词的主动语态形式可以打造出一个充满能量的动态标题,透过这个标题,人们可以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
体育新闻标题也常常使用外来词。如:在标题China duo reaches 2nd round at US Open(中国女双进入美网第二轮)中,duo是意大利语,表示“双,双人”。
另外,名词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也占主导性地位,联合名词正越来越频繁的运用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如An African Adventure(非洲大冒险),Beck’s warning from McClaren(麦克拉伦警告小贝)。
由于标题空间的局限性,“小词”也时常出现在标题中。这些词虽然简短却可以表达丰富的意思,如“win”可以用来代替“succeed,triumph,prevail,beat,defeat,conquer”等词;“bid”可以用来代替“try,attempt,endeavor,manage”等词。再如:IO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等缩略词也经常出现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新造词在体育新闻标题中也频繁出现,如:“Roonaldo”,其实它是由Rooney和Ronaldo两个足球明星组成的新造词,以此表示鲁尼在球场上拥有和罗纳尔多相当的能力,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罗纳尔多。
(二)时态
新闻报道的内容都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按照语法规则,谓语动词应使用一般过去时。但是体育新闻为了保持真实感,给人现场感,多采用一般现在时。如:Sharapova rolls into Sony Ericsson final with ease(莎拉波娃击败对手轻松闯入决赛);Heart attacks increase during the World Cup(世界杯期间心脏病发病率上升)。标题中的事件虽然已经发生,但新闻标题依然使用现在时,保持了新闻的热度。标题中出现的过去式往往让读者觉得该新闻已经过时了,自然就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新闻中使用的现在时就如同文学创作中的“历史现在时”一样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即“报刊现在时”。
(三)句子结构
为节省空间,体育新闻标题通常是简单句,在许多情况下省略功能词(如系动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省略名词、冠词等。此外,用标点代替某些功能词也是体育新闻标题节省空间的常见方法。
1.标题中的短语类句子
体育新闻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洁。这种简洁不仅仅通过使用“小词”,或者通过直接使用单个词作为标题表达意思,短语类句子的使用也可以使标题表意清晰流畅,紧凑简洁,例如:Playtime(欢乐时光),Massacre(大屠杀)。
2.标题中的现在分词
该类新闻标题的构式为“主语+现在分词(doing)”的结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省略系动词“be”,表示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如:Gibson Backing for Boss(吉布森归队在即),省略了“is”。Olympics Athletes turning science to stay cool(奥运会期间,运动员科学降温),省略了“are”。
3.标题中的过去分词
另一类新闻标题的构式为“主语+过去分词(done)”,表示被动语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省略的是系动词“be”,而非助动词“have”,如:Ronaldinho named World player of the year again(罗纳尔迪尼奥再次当选世界足球先生)标题中省略了“is”。Athletes banned from social activities(全力备战奥运会,运动员禁止参加社会活动)标题省略了“are”。
4.标题中的省略
体育新闻标题为了节省空间,除了会使用短词外还会省略一些词。如:English shun Portugal as holiday resort(英国球迷伤透心,度假不去葡萄牙),此标题省略了名词“fans”。Germany Wins 2014 World Cup Championship的原句应为Germany Wins the 2014 World Cup Championship,省略了定冠词“the”。Nadal,Federer in same group for World Tour原句应为Nadal and Federer in same group for World Tour,用逗号代替了连词“and”。另外,标题中的“say”和“be”还可以用冒号代替,如:Time for a woman to carry Australia’s flag:Cook的原句为Time for a woman to carry Austrilia’s flag says Cook。
四、功能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cultural transfer)、“交际互动”(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跨文化活动”(cross-culture event),是一种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目标读者的复杂行为。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除了其本身的信息传递功能之外,还是信息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所以,对体育新闻汉译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译文交际功能和读者期盼,以功能翻译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为翻译标准,根据体育新闻标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
音译主要指用发音近似的汉语将外来语翻译过来,通过音译的汉字不再有原义。在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中,音译法可以解决部分体育新闻标题的词汇翻译问题,如一些新兴运动项目的翻译。在标题Parkour ready to woo Beijing中,“parkour”一词源于法语,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极限运动。译者并不能从该词中解读出该项运动到底是什么,所以此处翻译成“跑酷”是为了译文的传达目的而采用的特殊功能性翻译方法。采用音译法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胜枚举,如:bungee(蹦极)、yoga(瑜伽)。如果一些运动项目刚刚兴起,很难从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那么最好的翻译方法就是音译法。
音译法也广泛的应用于运动员名字的翻译。但是有些运动员名字的翻译不仅仅是音译,而是为了突出交际等目的。如:NBA球星Shaquille O’Neil经常被翻译成“大鲨鱼奥尼尔”,而不是“沙奎尔・奥尼尔”。第二个翻译是正常音译,但并不能凸显奥尼尔的个人特点,而把“Shaquille”译成“大鲨鱼”,从语音上“sha”和“鲨”相近,语义上更能凸显他高大强壮的身体、凶悍的球风,使得标题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二)零翻译
“零翻译”指译者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第二层意思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例如英译汉时会省略有些名词或代词,这就是第一种“故意不译”的情况,这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解决由于语种差别而存在的语言结构问题。另外,缩略词的使用也是英语体育新闻标题显著的词汇特征,这时我们往往直接使用源文本中的缩略词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例如:NBA,F1,ATP,WTA。标题Former NBA Star Drowns in Aruba(前NBA明星朗菲尔德溺水身亡)在翻译时直接使用NBA,不作任何改变。“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若从功能对等原理出发,追求与原文本形式及内容的统一,译本应为“美国及加拿大职业篮球联盟”。但这样不仅显得标题头重脚轻,且不符合新闻标题要求简洁的特点。我们对“NBA”采取零翻译是因为“NBA”在中国已是约定俗成的篮球联赛代名词,并不会成为理解障碍。零翻译不仅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也符合功能翻译理论的语内连贯性原则。
(三)直译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也可理解为逐字逐词的翻译。马克・沙特尔沃思和莫伊拉・考伊所著的《翻译研究词典》一书中指出,“直译”一直是数世纪以来翻译领域争论的核心,一直饱受着那些“意译”拥护者的驳斥和攻击。
对于英语体育新闻言语精简、结构清晰的特点,直译是所有翻译方法的第一选择。因为它不仅可以最忠实地传达原文本的信息,也可以保持原文本意义和风格统一。最重要的是,直译也是迎合中国读者阅读口味和阅读习惯的最有效的方式。它可以用来指导简单句或者短语类标题的翻译。例如:England do not deserve to be in finals(英格兰不配进决赛),该标题中没有专业术语,也没有特殊结构,过渡地强加译者的思想会扭曲原标题意思。直译该标题既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也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忠诚原则。
直译也可解决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的时态问题。如Mickelson blows big lead,wins in playoff(米克尔森遥遥领先,赢得季后赛)。译文对动词“blow”和“win”采取直译,无须考虑其标记词“s”。英语通过动词形式表现时间先后,汉语的动词则无时间标记,所以翻译时只需直译动词词意即可。
(四)意译
意译,即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译文可能和译文接受者所处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根据译文目的,在不改变大意的情况下原文某些成分可以删减、改写。
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修辞,而翻译这些修辞时很难从汉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来达到同样的修辞效果,如双关、暗喻、押韵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舍弃原有的文本形式,对源文本标题进行再创造,如:标题Yao outscores Yi to power Rockets and Bucks。因为火箭和雄鹿两队比赛的主角是两位中国球员姚明和易建联,所以译文“姚明得分超过易建联帮助火箭胜雄鹿”虽可接受,但缺少创新,难吸引读者。基于功能理论翻译中交际目的原则,译者应该结合源语信息语境的同时,充分考虑文本预期目的。所以译文“中国德比姚明胜出助推火箭越过雄鹿”可以清晰地表现出该则新闻的新闻点“中国德比”,以提高该新闻对中国读者的吸引力。
标题Daniel Agger nearing Livepool return若直译,可译为“阿格尔接近回归利物浦”,但该译文对中国读者来说表达有些突兀,没有达到译文的语内连贯。功能翻译要求遵循连贯性原则,译文必须对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所以,将标题译为“利物浦球员阿格尔回归在即”更符合汉语表达。
(五)增译
增译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词、短句或句子,以更准确地表达原文所包含的意义。在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中,增译主要指背景信息的添加。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词义范围不同,句子功能不同,各自根植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传递的信息也不一样(钱叶萍,2006)。英语新闻标题一般不含背景知识,译成中文时为了特定的目的就需要添加必要的背景。如果翻译只是追求字面的对等,那么译本难以取得和英语原文本同样的传播效果。只有通过添加背景知识,读者才能更好地了解标题内容。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这被视为“不忠”。在功能翻译理论追求“功能加原则”及翻译的文化转向影响下,这一翻译方法完全是合理的。如标题Rockets gain Lin’s skill and international fans。“international”原义为“国际的,世界的”。若将标题直译应为“林书豪转会火箭,既添球技又增加世界球迷”。但是林书豪是亚裔球员,而且由于姚明的原因,火箭队在亚洲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所以,此处“international”译为“亚洲的”更加合适。英语标题中的“林”指代林书豪,这显然不符合汉语标题的表达习惯,翻译成汉语应还原成“林书豪”。所以该标题翻译为“林书豪转会火箭,既添球技又增加亚洲球迷”更为精确,既迎合了中国读者的预期,又达到了语内连贯。
五、结语
一个好的体育新闻标题不仅能传递它本身的信息,也是读者了解新闻梗概的窗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对等”和“忠诚”很难同时实现。翻译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要求译者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甚至在同时采用几种翻译方法使目标文本和源文本大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让体育新闻标题翻译本身的目的性、交际性和跨文化特性显现出来。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课题[项目编号:Y201326932]、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GH016]、宁波大学科研基金(学科)[项目编号:JDW15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蔡峰涛.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对策[D].上海:上海外
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曹丽娟.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时代文学,2008,(14):
50-51.
[5]曹乔卉.漫谈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南方论刊,2008,
(6):61-62.
[6]段自力.翻译目的论评价[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81-83.
[7]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黄顺红.功能翻译理论与变译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4):57-59.
[9]黄伟新,Livesey.英语文体与修辞概论[M].北京:警官教育出
版社,1998.
[10]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1]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
2007,(2):9-14.
[12]李振国.析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D].贵
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刘让强.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J].邵阳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1-103.
[14]罗文敏.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英语体育新闻翻译研究[D].长
沙: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5]钱叶萍,王银泉.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汉译英[J].北京
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6):11-14.
[16]王振平,夏琴.功能对等论与目的论之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
报,2012,(12):62-63.
[17]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
[J].外国语,2005,(1):60-65.
[18]张茜茜.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汉译[D].上
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9]张秀芳.谈网络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J].开封大学学
报,2009,(4):63-65.
[20]张雪珠.从功能翻译论角度看新闻翻译的信息转换[D].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