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漓江的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漓江的水范文1
1生态化的景观设计原则
保护第一自然:原生植被、动物及自然堤岸、滨水形态等。采用乡土乔木类树桩护坎使其有利于鱼类生物的生存;创建更多水域、浅滩及水生植物圈,增加土地与水域关系多样性变化形式,使更多的乡土植物、鸟类及昆虫拥有适合居住及繁衍生存的栖息地;种植类似芦苇、菖蒲等乡土水生植物,不仅增加景观植物多样性,更能够为净化水体起到积极作用;利用第二自然:经过修缮的鱼塘、水田、荷塘与当地居民饲养的家禽构成农渔业自然形态,体现渔耕文化及休闲乡土田园风情;尊重第三自然:利用滨水周边现有的散落而具有乡土气息的村落及道路布局。扩大滨水外围景观延伸。通过群组分散原则,形成各水系与地块聚散布置,充分利用原有景观元素,重构滨水固有水本风情。顺应地形、因势利导;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耗土量,以降低建设所需能源消耗量,认真实施生态化设计的原则。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在不改变基础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空间异质性,并满足生物多样性的生境需求的模式。
2乡土特色景观设计细则
2.1乡土自然景观元素的应用
自然景观元素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乡土环境要素融合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是区域景观特有的基质纹理,是乡土景观的核心要素。漓江滨水空间既有的地形地貌、植被、河道水体、动物及气候成为滨水乡土自然景观的有机组成要素。
(1)漓江滨水空间水环境设计。首先,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周边地区的排水及引水系统进行调整,确保其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并保持区域水面面积。严格控制任意填塘堵道,保持顺畅的滨水内外生态环境能量流的良好交互。其次,在竖向设计方面,依据变化的地形高度差异性,及边坡河道原有的生态过滤系统,进行水净化处理,并保证循环水源的安全性。同时设置河道渗水边坡,使外延水系逐步渗透到土壤中,加强滨水土壤含水量,促进河道与边坡小尺度能量交流。再次,加强水系能量流交换频率,并进一步沟通河水断道区域,联络并启动死水区域。对于居民生活较密集的局部河段进行重点整治,清除河道及小池塘的淤泥流沙,并加强水系的内外交流。最终,提高与水系网络中心和周围水源的联系,并沟通网络内的滨水水体循环,依据复杂的线性河道,进一步形成绿色植物生长的高密度多层次生态系统。(2)乡土植物的应用。乡土植物主要指起源于当地或主产地在当地,展现自然生境并把成本的维护和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过长期的生长演化,最能够适应当地的地质及土壤条件,自身结构与生理特征适应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滨水景观空间营造用地内应有人工栽植或自然形成一些植物群落而形成的绿色环境基础设施。漓江滨水空间的植物,以沉水型组成的群落最为众多,面积分布最大的几乎遍布滨水水道的则是亚洲苦草群落。挺水型植被带主要分布在滨水河道边坡水位线以下,主要有水蓼、喜旱莲子草、芦苇等面积较小群落并呈线状分布,基本没有形成大尺度生态斑块。漓江滨水空间常年水位稳定,水流缓慢,植物的选择主要以本地现存滨水植物系统为基底进行建设,人工种植的其他花卉、树木等植被与公园四周的既有树木相连,并且与滨水的植物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隔离带。沿湖特色的滨水展示空间则通过树林与滨水植物的围合形成。
2.2乡土硬质景观元素的应用
乡土硬质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底上塑造和建设的可视化人工景观元素。分为村镇聚落、交通道路、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农作物及养殖等等。白话的景观元素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经人为加工后,并作为形成该地区的具体生活场景的景观元素。
(1)直接借用。由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设施,为滨水景观空间营造景观所用,常见的水、石、桥梁、水坝,不需要太多装饰装修则可以形成一个浓郁的乡土风味的景观小品展示区。(2)改造利用。保护滨水用地范围内的典型地方特色的结构、服务设施或站点,并进一步使用传统工艺的方式,形成和当地自然材料的有机转变。(3)借鉴。天然建筑材料,可直接用于滨水景观空间营造的主体景观建设中,常用的景观构筑物和硬质景观,如墙壁、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场地铺装、绿化设施和道路展示。人工乡土景观元素在特定区域内为基础模型,通过组合旧和新材料,结合传统和现代技术,使创造得景观艺术作品中含有独特的乡土韵味。使用本地石材、木材和其他硬质表面材料作为场地面层铺装,就地取材,减少造价。通过艺术手法使本地建筑材料形成强烈的地域性特色景观,实体性的景观小品,容易得到强烈的乡土认同意识。
2.3乡土软质景观元素的提炼与应用
非物质意象形态的乡土景观元素涉及范围广泛,不易把握,主要表现为乡土的环境观念、生活观念、道德观念、生产观念、行为方式、风土民情等乡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此类景观元素不如乡土自然环境和硬质景观直观具象且难以把握,但乡土民风民情依附自然环境与硬质景观而相互并存。它使乡土具有人文气息,具有一方水土的灵性,且必须通过人为二次艺术形式加工提炼后才能在景观中具体表现出来。(1)生产及生活观念视觉固化。提炼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田园种植模式和生活场景,加以雕塑化,固化场景,产生视觉美感。(2)风土民情的保护。漓江滨水空间内的山、水、农田、河塘、村落相结合,体现出人们生活劳动而展现出的区别于城市的山水滨水风情画卷。在保护好当地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构思,使滨水更具有乡土田野风情。例如,漓江滨水空间的河渠泛舟、村落集市、社戏家宴等等,使乡土民俗民情的生活形态得以展现。
漓江的水范文2
关键词:外部性;政府干预;产权;交易成本;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86-03
漓江不仅是桂林旅游的精魄所在,它还是桂林城市供水的命脉。能否妥善解决漓江水资源的储备问题,更是兹事体大。作为漓江的主要发源地,猫儿山的水流量占据了漓江总水量的52%,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调节流域径流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猫儿山五种林型水源涵养能力顺序为铁杉林、水青冈林、高山矮林、人工阔叶林、毛竹林,铁杉林的综合水源涵养功能最高,毛竹林的最低,铁杉林强大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漓江源的重要保证[1]。然而,近年来,漓江上游水源林面积急剧下降,森林水文效能大幅度减退,特别是近年来猫儿山脚下农民大量把原本有良好储水功效的常绿阔叶林砍伐,重新种上经济效益高的毛竹林等速生林,更是间接影响了猫儿山地区的水土涵养能力,这对漓江水位的逐年下降无疑是雪上加霜。生态环境问题参伍错综,表面上看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互为冲突的输出结果。在对当地农民收入不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恢复漓江上游水源林区的生态功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外部性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溯源
经济学上认为,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核心,外部性现象引发人际冲突与社会矛盾,常常导致一种非最优的资源配置。经济的外部性概念是由剑桥大学的庇古和马歇尔在20世纪初提出的。作为经济学中一个亘古不衰的话题,外部性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庇古税和科斯手段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庇古认为:外部效应是由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的背离造成的,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已不能靠自身运行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必须通过政府来干预解决。“庇古税”旨在通过补贴和征税的方式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对于正的外部影响政府应予以补贴,对于负的外部影响应施以罚款,以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科斯在批判借鉴庇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部性实际上是产权界定不清所导致的,倘若产权界定清晰并能进行自由交易,那么市场自身就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表面上看是产权问题,实质上是交易费用过高所致。因此,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关键在于降低交易费用。
二、负外部性:漓江上游水源林治理困境的发生机理
(一)效益的公共性使得漓江上游水源林治理面临“搭便车”现象
漓江上游水源林是一项典型的公共物品,其基本特征是效益的公共性和正外部性。水源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了诸多功效。这种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因此也时常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极强的正外部性,加之水源林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很难通过货币形式在市场上体现出来,使得私人缺乏生产和提供这类公共物品的动力。即使这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以货币形式度量出来,也很难保证投资者和经营者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和获取收益,因为水源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间接性、长期性的特点。假如这种效益在短期内得不到直接补偿,私人供给公共物品就很可能是无利可图的,这样私人就不可能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由于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长期以往,市场主体的逐利本性便使得当地居民丧失了继续保护水源林的动力。效益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决定了漓江上游水源林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私人来提供。
(二)市场主体的逐利本性催生了新的负外部效应
建国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漓江上游水源林的保护工作,目前,上游已先后建成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洋山和青狮潭两个水源林保护区,漓江上游水源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源林的保护与利用引起的矛盾愈发尖锐。水源林虽然具有生态保护功能,但对生产者而言并无利益驱动的内在机制。漓江下游靠江吃饭的旅游产业或对漓江有用水需求的人群,虽然长期承受漓江的的恩泽,但是市场机制并不具备对上游水源林区进行补偿的机制,当上游生态良好时,市场机制并不能给予肯定,现行政策对保护水源林的行为主体予以补偿的力度也较弱。上游居民在“自利理性”精神的驱动下,将部分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公益林砍伐,重新种上经济效益高的毛竹林,也就不难理解这些行为了。近年来,毛竹林的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张之势,农民在自身获益的同时不自觉地给他人造成了影响。由于铁杉林等原始阔叶林减少、水土涵养功能减弱,漓江源头水资源储备量下降,导致漓江流于的水位和水量不足,影响了漓江游客赏玩的兴致,影响了城市用水的需求,而这种影响恰恰又是负面性质的,即农民的改种植行为催生了负外部效益。
(三)水源林产权关系的稳定性脆弱加剧了治理困境
产权理论认为,只有明晰产权才能实现有效的产权保护,并由此获利。但是,水源林具有自然资源的产权性质,存在天然模糊和不完整的特征;产权的不可分割性,使水源林的保护和治理主体无法由此获利,这就使得保护和治理活动失去了市场的支持,市场失灵在所难免。罗慧等人认为,生态环境资源由于不可分割性导致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很高,而通过市场力量提供的环境质量和数量的公共物品一般严重不足,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存在交易费用,市场的自发运行往往偏离理想中的最佳效益点,从而易产生类似“公地悲剧”的市场失灵。在当前的资源产权所有制结构下,前文所述的上游居民的经济行为在事实上产生了外部性,“对资源有控制权的人并不直接和按比例地收益或受损于自身行为;而受损(益)的人又通常不能根据自己利益对资源做出直接反应行为,原因在于对资源的收益权或承担损失的责任总是与资源的控制权相分离,正是这种分离导致外部不经济,其实质是私人成本的社会化”[2]。
水源林产权责权利关系缺乏长期的稳定性,稳定性脆弱又主要存在以下目标冲突:政府积极治理和当地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的矛盾,退耕、封育或生态投资与居民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矛盾,生态环境外部性与农户“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小农意识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效益长期性与农户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矛盾[3],这些因素造成了漓江上游水源林治理的市场失灵困境。
三、化解外部性问题的政策框架设计:漓江上游水源林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在政府适度干预的过程中,新的政策框架需要纳入提高农户自主行动能力并推进生态系统经营的制度机制,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不断深化林权改革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由经济比较发达的下游地区“反哺”上游地区,对漓江上游水源林区的生态保护努力和机会成本予以相应的补偿,不仅是生态正义和环境公平的体现,而且是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形成良性循环的客观需要。
(一)深化科学合理的林权改革
要想克服水源林治理中的市场失灵,首先需要政府界定水源林区的生态产权。按照产权学派的观点,明确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将有利于农户保护自身所拥有的森林资源。雷新途、石道金认为,解决生态资源的产权困境的基础在于界定清晰的生态产权边界,并以此为基础优化生态资源的产权配置和维护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从而提高生态资源的产权效率。一般来说,涉及国家整体生态保护的森林、生态草地、水源林、濒危动植物资源其生态产权,仍然应该由国家掌控。蔡晶晶通过分析“分山到户”和“共有产权”两种模式,指出无论是产权“配置”或“统合”,都无法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在林权体系不稳定的情况下,资源使用者都寻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对森林的经济功能重视程度远超过生态功能,强调毛竹林等速生林带来的短期效益,舍弃了原生天然林的长期生态服务效益。因此,如何建立起内生的、能够符合更大群体利益的自我约束机制,将是林权改革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推行生态补偿机制,采取生态补偿政策
类似漓江上游水源林这样的主要提供非物质的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物化程度低,界定产权的信息、执行和交易费用非常高;即使是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其交易成本仍然是巨大的,通过科斯手段难以有效解决外部效应。此时,可以选择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4]。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反哺漓江上游水源林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的财政减少,补偿当地因发展方式和发展项目受到一定限制而衍生的机会成本。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在漓江上游水源林的治理工作中,政府要主动承担起生态补偿和利益协商的职责,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受益对象明确的,由受益者补偿,受益对象模糊的,由政府补偿。
1.明确漓江上游水源林生态补偿主客体是前提
运用生态补偿机制对如何治理漓江上游水源林进行探讨,必须明确以下问题:生态补偿的主体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生态补偿客体为法律法规、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地区范围内主要包括漓江上游水源林的当地居民、与漓江密切相关的旅游业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共饮漓江水”的工农业或生活用水需求者等。一国范围内,生态服务生产者(补偿接受者)为漓江上游区域内居民,生态服务受益者(补偿支付者)为全国公民。
2.建立健全漓江上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关键
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广西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政策文件,对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提高对水源林生态服务生产者的补偿标准,调动上游地区保护水源林的积极性。在明确漓江上游水源林生态补偿方案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鼓励各方利益主体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参与,“综合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按照生态服务价值、资本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内容,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特征、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所处区域的特点”[5],将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结果结合公众听证,制定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分配标准。
3.推进漓江上游水源林生态补偿融资是核心
漓江的水范文3
全区税务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区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建设石化强区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以确保区级财政收入增长为重点,强化税收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纳税收入呈现了建区以来最好的态势。截止目前,本级财政收入达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全区税务干部职工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结果,是国税、地税两局班子同心同德,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国税地税两局干部职工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你们为龙凤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了杰出的贡献,为此,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拿出万元重奖税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希望你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一、认真总结前段工作,珍惜来之不易的税收成果
前段工作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税款回笼快。全区税务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确保区级收入工作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了税收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截止月上旬,国税分局实现税收收入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比上年同期增收亿元,实现区级财政收入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增收万元。地税分局实现区级财政收入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万元,同比增长;房产税完成万元,同比增长了土地使用税完成万元,同比增长了教育费附加完成万元,同比增长了。
、征收力度大。两局税务干部职工一手非典防治工作,一手抓税收征管工作,强化了税收管理,做到了应收尽收。一是加大重点税源管理力度,地税分局在紧紧抓石化重点税源的同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教育费附加示列为税收重点,进一步摸清底数,实放有效控管办法,做到了足额征收,使税收幅度大幅增加。国税分局对户零申报和负申报的企业进行了彻底清查,并建立了动态库存管理台账,从源头上控制了税源的流失。二是加大发票管理力度。地税分局在辖区饮食范围内开展了发票刮奖活动,新增饮食业用票企业及业户户,增加税收额万元。通过严格发票管理,防止了制售、购买假发票现象的日出现,严厉打击了违规使用发票和偷逃税款的不法行为,堵塞了税收漏洞,促进了税收规范化运行。三是加大税收检查力度。地税分局以税务稽查为突破口,开展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活动,春节前后,先后抽调了名业务骨干,成立了个检查组划片检查,检查宾馆、饭店、旅店等户,下发税务整改事项通知单份。国税分局从强化税源挖制入手,通过自查、复查和抽查等形式,对辖区个体业户进行拉网式清查,做到查一户、清一户、清顺规范一户。对漏征漏管的户业主,补交税款万元,预计全年增加地方税收入出万元。
、服务范围赛。两局在人员车辆紧张的情况下,扩大服务范围,增强税收广度,不断创新征管途径。一是建立了协税护税网络。地税分局与龙凤镇、街道、社区、建成公司、文化局、卫生部门协调,建立完善了协税护税组织,推行了政府支持,地税牵头、多方面协助、齐抓共管网络,做到了“西瓜个个都捡,芝麻粒粒不丢”。二是开展了税源普查和税收定额典调工作。国税分局对户一般纳税人进行了严格审查,根据日常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及个体业户经营地点、居民消费水平,对部分纳税人的税收定额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加趋于合理。针对农村税源占多面广的实际,在龙凤镇保田村建立了护税网络试点,从源头上堵住了农村税收的流失。三是实行划片目标管理,地税分局把辖区零散税户划分为个区片,由税务干部分别包片,与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使一些流动商贩得到了有效监控,增加了税收总量。
、工作热情高。两局税务干部职工把纳税人满意做为工作标准对待纳税人热情服务、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为简化纳税人的办税程序,增添了电子触摸屏、服务台、休闲区、意见箱等服务设施,给纳税人创建了优良的办税环境。国税分局本着“突出重点,强化管理,争先创优,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国税荣,我荣,我为国税争光荣;龙凤兴,我兴,我为龙凤争振兴”的口号。地税分局树立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新理念,两局把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都放在了服务,服从于地方经济建设上,诚心诚意为地方积资累财,诚心诚意为经济建设服务,你们舍自家,保大家,千辛万苦,严细认真,在工作中做到了五个不让,“不让工作在我手中梗阻,不让政策在我手中截留,不让时间在我手中耽误,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出现,不让税务形象在我身上损坏”,你们为龙凤的振兴,龙凤的繁荣、龙凤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再次对你们表示忠心的感谢!版权所有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税收工作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尽管前五个月全区税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随着今年各项工作的全面铺开,各个大项目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增加,纵观全年税收形势,给在实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的角度分析,今后七个月税收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形势决不允许我们盲目乐观。一是财政硬性支出的增加。首先,众所周知抗击非典增加了财政支出。年初在安排年度预算支出时没有考虑到非典因素,但是进入月中下旬以来,抗击非典形势骤然紧张,截止日前,财政已支出万元,其中购买银龙宾馆支出万元,用于购买抗击非典所需器械、物品等支出万元。其次,光明路、凤祥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奶牛公寓、农业科技学院、龙凤注塑城等招商引资投入支出约万元;第三,两税分成及代扣代缴手续费和企业所得税完不成的基础数扣缴两项全年支出约万元。上述三项造成全年预算支出增加万元。此外,下步用于非典预防投入、抵保提票扩面、工资滚动普调、基础设施建设到期还债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支出。二是财政收入出现较大缺口。年东北销售公司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上收大庆分公司结算权。今年上收的三部分结算权预计销量万吨,将造成我区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减收万元。三是在财政正常收入中存在着减收因素。主要是石化总厂和石化公司关联交易到期,使我区税收受到影响。同时,石化总厂三产改制彼一时组,变为集团企业。企业盈相低后缴纳企业所得税,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到今年我区企业所得税收入。通过上述不利因素分析,特别是新增万元的硬性支出要求我们在今后个月的工作中必须在原有的税收计划的基础上,追加万元的税收指标,年初,我们计划实现半级财政收入亿元,通过前个月的运行看,要想确保全今年预算平衡,必须实现本级收入元,也就是说在前个月实现本级财政收入万元基础上,后个月必须实现本级收入近千万元才能达到全年亿元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个月工作中,月均实现税收万元。
在看到困难和压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的有利条件。我们有一批石化企业等稳定的基础税源;我们有一批发展前景好、税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兴税源;我们还将通过兴建园区、避建市场、启动市场等措施培育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和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税收队伍。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再接再厉鼓足干劲,就一定能够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目标。
三、发扬两个务必精神,继续保持税收的良好势头,为确保全年预算平衡提出新贡献
面对良好的开局,广大税务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看街成绩,冷静分析困难,发扬两个务必精神,狠抓各项税收征管措施落实,确保实现全年组织税收亿元目标的实现。下面,就今年后个月的税收工作,提以下五点希望和要求。
一要抓征管,依法税。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深入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征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原则,要加强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完善征管手段,要进一步推行税源管理现任区制度,加强税源管理,防止税源流失。要进一步健全镇、村、屯护税协税网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协税护税,构筑依法治税阵线。当前还要重点深入分析一至五月份收入情况,研究发展趁势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一些倾向性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保持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的势头。
二要抓整顿,规范税收秩序。要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的专项检查力度,确保税款足额收缴……加大异地户清理工作,减少区域税款流失,要加大重大涉税案件的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做假帐、两套帐和帐外经营等偷税款行为,要依法打击制造贩卖和使用假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要抓宣传,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要突出宣传重点,加大对税收和诚信纳税的宣传力度,为建立税收信用体系积极营造声势,开辟道路,要活化宣传形式,既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宣传,还可以通过办班培训,税法知识竞赛等多种手段开展税收宣传,要加大正反典型的宣传力度,对纳税大户,守信法人等正面典型予以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对重大涉税案件,公开曝光,以正视听,以敬效尤。总之要通过加强税收宣传,努力培养公民的良好纳税意识,营造税收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要抓服务,建立健全的税服务体系。要不断转变服务理念,把纳税服务从职业道德中的软任务度成行政行为的硬指标,作为税收依法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行政规范,要创新服务手段。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要优化服务方式,通过小入企业和税人中间登门服务,征收厅优质服务等方式深入开展税收信息咨询服务,税收程序,税收救济和税收环境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漓江的水范文4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落实近期省召开的几个会议精神,布置相关工作。省委、省政府把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列为“十项民心工程”以来,我市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做好水利工作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取得良好成效。我讲完话后,市水利局***局长将传达省有关会议精神,并就今后我市进一步贯彻落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和做好我市三防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各县(市、区)回去后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做好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作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首先,各县(市、区)要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农村饮水工程是广东省十项民心工程之一。认真抓好抓实这项工程建设,是各级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稳定社会的一件政治任务。各县(市、区)要明确任务,加快全省农村饮水民心工程实施进程,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优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逐步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今明两年重点解决农村***万人饮水困难问题;2004年~2008年全面改善***万人的饮水条件,达到饮用上清洁卫生水,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和供水保证率,力争到2010年按省的要求,让有条件的广大农村群众基本用上自来水。
其次,要认识到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紧迫性。就全省来说,通过近20年的努力,我省共解决了949万人吃水困难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1%,高于全国56.6%,但相对滞后于浙江、江苏等省市80%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我市目前形势看,截止到2002年,我市农村仍有***万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食水困难问题,其别困难人数有***万人。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偏远乡镇,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方便,经济较落后,人员居住较分散,十分不利于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的实施。总书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全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将从今年开始逐步展开,计划用5年时间(2004~2008)解决全市***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我们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的契机,创造性地做好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
最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也是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如果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我市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都在共同努力,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我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农业的稳定和发展是基础,只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农业,才能使农业和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农民才能过上小康的日子。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是关系到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我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落实措施,把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推上新台阶。
按照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我市已完成的《韶关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规划》和《韶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近期实施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全力以赴,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动员,全民共建的巨大合力,认真做好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按省市的有关要求,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由计划、财政、水利、扶贫、环保、卫生等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按省市制定的目标、任务、要求,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完成一宗,销号一宗,发挥效益一宗,把好事办实,把利益真正落实到群众身上。
2.抓住重点,由点带面。各县(市、区)要抓住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逐个突破,扎扎实实推进我市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作。
3.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农村饮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工程建设中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含量;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程序进行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建成后,一方面要及时组织验收,及时移交手续,尽快投入使用,发挥工程效益;另一方面,要建设好工程的管理机构,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实行有偿供水,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使农村供水工程真正走上长期受益、良性循环的轨道。
4.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机制。农村饮水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又是一项民心工程。资金问题是我们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各县(市、区)要按照当地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总体规划所需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投入,安排好配套资金;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在上级的专项资金引导和补助下,利用“政府推动、政策带动、社会联动”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明确目标,加快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一)充分认识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建设、用水困难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等。***书记要求除***水利枢纽外的其他***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要在***年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必须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关系到我市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市水资源比较丰富,也是水患灾害较为频繁的山区市。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把水安全问题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来抓。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我市的洪涝、旱灾频繁。在去年历史罕见的旱情面前,我市各地的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缓解各地旱情、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起着重要的作用。市区及各县(市、区)近年建成的城市防洪堤,都经历了多次洪水的考验,为保障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水安全保障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意见》,以进一步推进全市水利建设,增强防灾抗灾的能力。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各级人民政府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
2.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是关系到我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我市是个农业大市,要进一步发展我市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利建设必须先行。只有全面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才能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可以这样说,没有可靠的水利工程,就没有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没有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就没有水利的现代化,就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抢抓机遇,切实把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抓出成果、抓出成效。
3.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有利于我市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发展环境的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患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全市发生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都以数千万元、数亿元计算,甚至出现死人伤人的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要消除水安全隐患,就必须把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提供安全的水环境,也是优化我市投资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内在需要。
(二)认真、扎实地抓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市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和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运行机制。各县(市、区)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高起点抓好规划。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要在充分论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都要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制订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建设规划。规划要有超前意识,注意借鉴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把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治理与保护环境、保护历史人文特色等方面相结合。
2.加强工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决定着工程命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项目,都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必须把每宗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严格落实好“四制”(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切实把好质量管理和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高标准建好每一宗工程。
3.改革与创新投资机制。预计要如期完成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约需投入资金***亿元,投资大,时间紧,任务重。要如期完成工程任务,需要多渠道解决资金。水利建设要实行分级负责和分类管理,落实好事权和责任。一是要进一步增加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二是要利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争取中央水利资金和国债资金。三是要严格执行国家、省的有关规定,足额征收水利规费。落实水利建设基金专款用于水利建设和管理。也可以水利规费预期收益作担保,向银行贷款。四是通过开发资源来筹措建设资金,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五是要大力吸收民间和社会资金。村级的农水工程建设、维护可按照农村税费改革中政策允许的每年“一事一议”制度抓好落实,既不违反政策,又能集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
(三)加强领导,确保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城乡水利防灾减灾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加强领导,协调各方,落实责任,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水利部门要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职能部门的责任,认真做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各项主要工作。发展计划、财政、建设、国土、交通、环保、林业、审计、监察、农业等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全力合作。对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项目,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协同作战,密切配合,打好这次水利建设大会战。要急工程建设之所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绝不允许推诿塞责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发挥各种社会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身到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去。
三、进一步落实措施,加强督查,确保我市安全度汛
目前我市防汛工作已进入主汛期,市三防指挥部总指挥、市长***同志来到市三防综合指挥调度大楼,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防汛工作表示满意,对水利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敬业精神表示感谢,对我市今后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度汛安全做了重要指示,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安全度汛。
(一)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由于自然因素、地理位置的关系,我市极易发生旱涝等自然灾害,三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市历届党委、政府对三防工作都高度重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把水安全作为我市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要克服以下一些不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
1.“等、靠、要”思想。有些县(市、区)在强调安全生产的时候,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安全工作拖拉,没有落实到实处。
2.无所作为的思想。有个别基层领导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得过且过,对安全工作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这种消极倾向是一种最大的隐患。
3.厌烦、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水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反复抓、抓反复,有人对此产生厌烦心理,觉得年年都是这样,次次都是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不良情绪极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使一些小隐患变成了大问题。安全工作中所涉及的工程措施等,都需要投入,有的地方以经济不发达为理由,逃避畏惧,对困难不是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而是一拖再拖,不利于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还有个别地方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我这不会有事”、“今年不会有事”,省市布置的安全措施得不到很好的执行,一到出事就后悔不及。
(二)明确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度。
三防工作是做好水安全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省有许多相关的规定、市也有具体落实的措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工作责任制已成一体系,逐步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省市有关规定,这些制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发生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工作制度要落实,就必须落实防汛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责任监督机制和追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防汛行政责任人、具体部门和技术责任人,明确职责,严格实行。对落实责任制我们绝不能手软,不管是谁违反,都要严格地、坚决地依法追究责任,以保证制度的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也要明确,市三防办要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只有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相互协调,三防工作才能做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才可持续。
(三)加强检查,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汛前各地都要对辖区内的水工程进行检查。***水库出险后,各地以“两小”工程为重点对辖区内的水工程进行了地毯式的检查,从各地的汇报材料来看,许多小水电站、水库和山塘仍有或大或小的隐患,不能达到省规定的有关标准,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排除各类安全隐患,责令有关单位部门限期整改,并逐宗逐项跟踪落实,确保度汛安全。
(四)固本强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防工作以防为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是提升三防综合防护能力的根本所在。近期,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是提升我市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也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和发展后劲的基础。去年我市成立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并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责任书》;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意见》,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抓紧时间,确保在年底完成我市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供给保证。
2.加快我市三防仓库建设,做好三防物资储备工作。三防物资储备是做好抢险工作,把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所受灾害损失减到最少的有力保障。我市三防仓库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各部门要加强合作,推进我市三防仓库的建设进程,做好我市三防物资储备工作,奠定抢险救灾的基础。
3.加快三防队伍建设。一是提高三防办公人员素质,改善三防办办公条件,逐步实现三防信息化办公;二是做好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的培训工作,提高有关责任人的安全意识和抢险技术;三是建立专业抢险队伍,加强培训,配好装备,提高抢险队伍的战斗力。
4.加大投入,保障三防经费的落实。三防工作是保一方平安的社会公共事业,各县(市、区)要做好预算,加大对三防工作的投入,对上级下拨的三防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保障三防经费的落实,推动三防工作的进程。
(五)严抓落实,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漓江的水范文5
【关键词】关税;降低;利弊
或许有人担心,降低或取消关税会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产生就业压力。激进的、被迫的或一步到位的降低关税行为当然会带来如此后果,但是只要宣布一个明确的时间表,逐步把关税降下来,就不会造成冲击。当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很多人就担心中国汽车业危机四伏,但事实证明,加入世贸反而给中国汽车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整体来看,伴随着过去10年关税的降低,我国不但没有产生就业压力,反而转移吸收了上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现实情况是,中国很多优势产业不是通过保护,而是经过激烈竞争才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是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高,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高?我们不应对这些经济事实视而不见,更不能宁肯迷信教条,也不相信活的事实。历史上,英国就是降关税、开放经济而取得成功的最好典范。17、18世纪的英国只是欧洲列强之一,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逐步认识到降低关税的好处,不管对方国家关税多高,都单方面降低关税,最终成为超级强国。
降低关税,国内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商人则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工业反而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打着保护幼稚产业的旗号违背全球化趋势,只会让我们失去参与全球生产链竞争的机会。
今天我们外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内有通货膨胀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降低关税无疑是一剂良方。
一、降低关税的重要性
历史发展到今天,关税已成为各国政府维护本国政治、经济权益,乃至进行国际经济斗争的一个重要武器。关税其中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抵御外来竞争和保护国内产业。有以下观点:一种是与自由贸易相对的泛保护论;一种是有所限制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幼稚产业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关于这一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和幼稚产业的“毕业”标准;具有动态内部经济效应,尤其是外部经济效应;幼稚产业的保护是动态的;被保护的产业必须是适合于本国市场,前景较好,并且具有成本递减的趋势。)另一种是征收关税为本国产业结构调整赢得时间;最后是关税可以扩大和保护就业。
例如:美国抵挡手表零件的关税为151%,而烟草的进口关税高达453%。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例外条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幼稚产业,据有关条款规定当一国的在国际收支中出现重大困难时,或者一国的幼稚产业在进口产品冲击下面面临重大困难时,缔约国一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关税手段对国内工业进行保护,关税被认为是合法的经济保护手段。当然根据幼稚产业的成熟程度,关税应随之调整。在利用关税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的同时,要控制在适当水平和恰当结构,防止过度保护。在保护的同时必须允许适度的竞争,以使这些行业努力改善其营管理、更新技术和设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应当将保护控制在定程度和其限内,严格限定保护的水平和期限,使受保护的行业始终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而且一旦条件成熟,就应当取消关税保护。
虽然通过关税保护可以维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但如果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则会使走私猖狂,无论运用何种关税手段都无法提高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避免这种缺陷制定了一系列关税政策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内技术水平,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关税总水平不断降底,以适应入世以来的贸易冲击,为国内幼稚产业创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对有先进技术水平的进口商品降低关税和减免关税,形成适度宽松的关税政策,引进技术,积累经验,合理的关税结构引导国内企业提高本地产品的国际竞争实力。
关税作为调节国家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关税调节可以抵御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二、降低关税的利与弊
(一)降低关税的利
关税的降低不仅是中国为参加世界贸易组织而采取的行动,也符合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实施的是赶超型的战略,需要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短缺的资源。中国希望通过降税这一措施降低进口成本以鼓励进口的发展。资本密集的外商投资项目进入中国,使企业通过进口获得国外先进设备、优质原材料和零部件,从而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强它们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降低关税使中国加快开放市场的实际行动,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从而推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进口的增加也有利于中国减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际上,由于大量引进和利用外资,中国的国内市场已经与国际市场建立起越来越广泛和直接的联系。那些开放比较早,竞争比较充分的产业和部门,并未成为“洋货”的一统天下。相反,中国有些产业和产品,由于技术和档次不断提高,现在已经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二)降低关税的弊
1、降低关税不利于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关税政策,是实行自由贸易,还是采用保护关税政策,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国际贸易收支状况以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国际上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自由贸易政策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反,这些国家为了顺利地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工业化,必须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利用关税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促进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关税在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降低关税对本国的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我们以民营企业为多,大部分都为中小企业,一旦降低关税,打开国门,那必将使得国外大量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因此,必将对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小企业本来就是实力比较单薄,资金有时也不能到位,这样的企业受不了国外大企业的打击。但对大企业来讲,目前看来影响并不大。
漓江的水范文6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古村落保护;安义古村;江西
1.前言
古村落又称名村。一般是指“至今保留古朴民风、传统生活方式与历史建筑的自然村落”;从村落保护角度看,古村落是指“历史年代久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且需要保护或已经受到保护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
至今,江西省内1293个乡、镇的15303个村中还保存着众多原生态的古村落。(黄浩,《江西民居》)。
2.我国古村落研究现状
2.1研究历程
我国古村落的研究最早发起于社会学领域。1980年代后的研究由建筑研究学者主导,重点是对于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古村落的个案研究。进入1990年代,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也进入新的时期。
2.2现状古村落保护研究的不足
关于古村落的研究发展相对于中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而言较为滞后。已有保护规划均较少涉及古村落周边环境的保护或者周边环境如何保护才更有效的问题。在这种由点及面的保护思路下,既便制定了保护规划,仍有许多古村落个性语境逐渐消失,陷入到光华不再的尴尬境地。这其中有管理上的问题,也与规划理念的缺失有关。
3.风水理论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借鉴
自唐宋以来,江西古村落建设主要受形势派风水的影响。形势派风水着重于村落选址与村落外部环境的护佑。分析传统形势派风水理论,结合目前古村保护规划思路,提出江西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借鉴:
3.1江西古村落保护原则——“天人合一”
江西古村落基本处于偏远地区,村镇聚落一般都能保持传统的旧貌,并与自然环境共处于统一和谐的关系之中,景观也多富有变化。这种情况体现了人们传统的意识和观念——即尊重自然,不违“天命”——即“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风水)思想。
3.2江西古村落保护思路——由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
纵观中国风水理论形势派发展,就相地而言,其注重用地的整体性把握,“基本形成了一套从区域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选择程序,这是一个以寻找生气为目标多方面综合的过程”。“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与现今单体建筑定位类似),专注龙、穴、砂、水之相配,其他拘忌,在所不论”—— 王祎《青岩丛录》。因此,可以判断“定位向”即定向是目的,而“寻龙、察砂、理水、定穴”均是分析过程与操作措施。
3.3江西古村落保护标准——传统自然美学标准
风水理论中古村落风水格局的选址布局除了“寻龙、察砂、理水、定穴、立向”的技术手段外,还需满足审美体系的要求。简而言之,技术手段只是单个考核指标,这些单个指标能否组合成一个“聚集生气”的整体环境,还需以审美的眼光评价山水形势的吉凶,将吉凶与景观的美丑联系起来,是风水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手段。即体现生命之美、人伦之美、灵活变通的和谐之美、意境之美。
4.江西安义古村落保护策略
安义古村落保护范围应选取最有利于古村“藏风聚气”、生态系统较为完善的区域。此区域北至毛岗北端,南至赤岗南端,东至梅岭罗汉峰,西至南潦河与九岭山余脉,总用地面积约10k㎡。
最早在安义古村保护的目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又是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其保护可以总结为“内外并举,软硬兼优”八个字。“内外有别”是指两个层面:一是古村外部环境的整治,二是古村内环境的整治;“软硬兼优”是指营造两种环境:一是硬件营造即对古村空间进行重塑,二是软件营造即对古村文化进行修复。
根据风水格局理论,古村落选址建设设包括:龙、砂、水、穴、向五个方面;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龙、砂、水三个方面,真正涉及古村内部环境的主要为穴、向两个方面。这里要强调的是,古村保护规划既要讲求现代语境,但同时又要与传统文化契合,因此,除了古村落环境外,必须强调 “人”的活动的引导。笔者将古村的管理政策与居民素质的提升放在内部环境(也是软环境)整治中进行表述,以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4.1古村落外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龙”的保护
将梅岭的保护纳入《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之中,明确禁止乱砍乱伐,采石取土等行为,古村的龙脉将得到有效保护。
(2)“砂”的修复
必须通过划定绿线的方式将山体控制起来,然后采取退耕还林政策,还原赤岗蜿转腾挪的气势以及毛岗墩实厚重的山形。
(3)“水”的治理与改造
在京台村以西100m左右规划一人工湖,一则聚集潦河地气,二则汇聚罗田水库及周边丘陵地表水,由此营造“交锁织结”的水势,形成良好的景观水面,三则可打造古村落较佳观赏点。为有效控制水道、水质,必要时可在潦河沿线划定蓝线进行开发控制。
4.2古村落内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穴”的调整
①为了确保古村环境、展现古村风貌,需对古村建设范围进行划定,参考风水中“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标准,对古村规模进行限制。
②为展现安义古村景区风貌,在条件成熟的情形下,对现代居民住宅进行拆除,统一在村外另辟区域进行安置,村内建设须与古村现存建筑风貌统一,并颁布古村规划建设标准。
③为了恢复生态、限制村内用地开发,为体现古村风貌,还需在风水格局范围内划定限制建设区。
(2)“向”的重塑
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旧有建筑改造与公共空间建设的契机,重点打造“天心十道”两条轴线:一是罗田岗至九岭山青溪垄的横向轴线,二是赤岗至毛岗的纵向轴线。
(3)“人”的提升
根据“天人合一”的风水思想,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必须与生活环境和谐、统一。培养古村落居民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技能,逐步转变其生活观念与生产方式。
5.结论
本文以安义古村为例,提出古村保护策略:首先遵循“天人合一”的古村落 保护原则,解决古村落三个主要矛盾:村民与古宅之间、村民与旅游公司之间、村民生产与古村落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出将村民生产与部分生活功能迁出古村,将村民传统的生产劳作转化为提供旅游服务,将古宅作为旅游资产入股旅游公司的策略,较好地化解上述矛盾。其次,针对现状古村格局面临的问题,笔者按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古村落保护思路,分析和梳理古村落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策略。第三,在古村格局修复过程中,笔者采用风水理论的美学标准与“喝形”方法,提出植被修复、在村口修建景观汇水池等策略,从而恢复古村“生气”,展现古村原有生活风貌与生态特色。上述可知,风水理论有效拓展了古村落保护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鄢泽兵,万艳华.浅议“风水”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华中科技大学.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