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旅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旅行

人生旅行范文1

最近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出国旅游。看了许多景点和表演节目,听了不同文化传统的音乐,还有导游对当地风土人情和社会政治状况的介绍。收获极为丰富,非常满意。但是最大的感受是通过和素不相识的19个人的5天相处,观察到各人对人生理解和追求,从而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当今世界是一个商业世界,市场主宰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旅游也不例外。

加入旅游团,支付团费,就是一笔买卖。既然是买卖,双方利益就处于对立状态。出国以前钱已经交了,价钱已经定了,不能再讨价还价了,于是利益的对立就表现为对旅程的安排,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计较。

旅游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花钱花得值,还是花钱找快乐?是在旅游中做钱的奴隶,还是做钱的主人?

如果仔细观察各人的行为可以发现各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同的。有少数几个人,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所花的钱物有所值。并且努力在每一个旅游环节上为自己争取能够多得一些,更值一些。是利益在驱使着他们,不是寻求快乐在引导着他们。旅游安排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有无穷的细节可以讨价还价。参观节目的长短,旅馆的档次,饭店的饮食,甚至于细到一碗菜里有几片肉,都有可能成为讨价还价的题目。于是观光之旅变成了讨价还价之旅。每当争取到多一点的时候,他们感觉欣欣然,认为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

旅途中充满了讨价还价的插曲,有时候还有尖锐的交锋。这就改变了全团的气氛。当然是煞风景的事。出来旅游就是花钱买快乐,如果一路都是争吵,这样的旅游还有什么意思。幸亏我们的导游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年轻人,他见过的世面多了,什么样难缠的游客都见过,也有办法对付。他的方法有软有硬。自己占理的地方寸步不让,措辞强硬。对可以讨论的地方,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比如对于节目的安排,旅馆的档次,早已在交纳团费的时候约定了,现在是不能更改的。如果再有意见,可以向旅游公司去提。至于各个节目的顺序,参观时间的长短,增加一些可选择的节目,都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这样就使得气氛缓和下来。

但是导游的技巧改变不了别人的人生观,那些已经把自己交给了金钱的人,每有机会就会不自觉地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尽量争取更多的得益。有一次在就餐的时候,他们发难说菜既不好又太少。非要再增加一个菜不可。导游为了息事宁人,就答应了,给三桌各多上一个菜。可是等菜炒上来时,大家已经吃饱了,没有动多少就起身走了。这三盘菜纯粹是浪费。我感觉很可惜,别的不说,何苦制造浪费呢。可是这几位发难者却另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用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步出餐厅。他们的神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胜利者的盟军,趾高气昂地穿过凯旋门时可以相比。

人生旅行范文2

人人都是特爱怀旧的,我也不例外。回忆如品一杯淡淡的香茗,沁口芬芳,令人回味无穷;回忆如听一首动人的旋律,牵动心弦,令人陶醉其中;回忆如观一处美景,身临其境,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的第一场旅行——童年。那的我们无忧无虑、对世界充满好奇、天不怕地不怕,总是表现一副勇敢的样子。儿时的记忆回忆起来如此的模糊,那些令人深刻的场面使我们记忆犹新,因为那些片段是我们愿意记住的,所以脑中就会有印记,它也许让我们快乐过,感动过。那时我们的梦想很简单:一个玩具娃娃,一块糖果,一个冰棍就足以让我们喜笑颜开,乐此不疲。我们的第二场旅行——少年时代。那时的我们和童年说不见,和玩伴们说再见。我们要去一次旅行,在少年的国度里我们的思想不再只是停留在玩耍上,我们要去上学,学习文化知识,结交更多的新玩伴。那时我们的梦想很真实:希望能像哥哥姐姐一样成绩优秀,能够有机会上台领奖,获得大家热烈的掌声及老师和父母肯定的眼神。那时我们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甚至连父母的一个许诺(对我们成绩的奖赏)都会让我们激动地难以入眠。我们的第三场旅行——青年时代。那时的我们和少年时代的自己说再见,我们又要去一次旅行。这次旅行使我们变得成熟起来,这一次的成长是我们梦想的又一次转变,这时我们的梦想很大很明确:我们要证实自己的优秀,不为任何人,是为自己,得到自己的肯定。以后,我们还要去很多地方去旅行,每次旅行我们都是在人生的舞台上舞出吾人生。

人生像一架录像机,有时需要前进,有时需要暂停,有时需要倒带。前进的是我们在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人生旅途中的美好定格在此刻。暂停的是我们在思考我们走过的这段旅途有意义、有价值吗?我们可以选择保留或删除。倒带的是我们在回忆那段走过的艰辛历程,尽在不言中。人生又像似在拍电影,我们每个人都是电影里的主角,我们都在演绎着我们的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全身心投入,尽力演绎出美丽人生。

人生中的每一次旅行,我们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挚友,再次从相识到相知到相恋的情侣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是感动,有可能你看到的听到的并不是真的,睿智的人会从现象看到本质的东西,他们更加注重细节。就像小孩子一样,当让他去看某些东西时,他们往往看到我们所不太注意的地方,孩子往往对细小的东西比较敏感。所以说睿智的人不会被一些事物的假象蒙蔽自己的双眼,而是他们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人生的主宰者是自己,我们掌握着它。它要跟随者我们的脚步走下去,而不是我们被人生牵着鼻子走,那样的我们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就像我们放风筝一样,手中线的长度由我们而定,不必在意别人,最重要的是遵循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选择。

人生的旅行中,我们会收获真正地友情,收获成功的事业,收获甜蜜的爱情。我们终将会遇到真爱,真爱不需要你去做什么,不需要你去做任何改变,很自然,很平淡,幸福的生活就在你懂得生活,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关心和爱身边的人和物开始的。

人生旅行范文3

我记得一年前,那个网络里非常火的词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个时候真的让大批的年轻白领说辞职就辞职。很多人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多么安逸,我相信很多人有这种“人生旅行”的想法,却被现实冷冷拍下。

人生是需要冲动。

人们很难放弃现有的东西,或者是害怕打破现在的规律,那你很难去尝试到新的东西,你的生活会一层不变,按着你自己认为安宁的方式。

人生旅行范文4

如果母亲身患重病,如果医生宣判死刑,亲爱的,要把母亲按在床上吗?医生可是嘱咐,不能去人多的地方啊!可你愿意躺在床上,一天天等待死亡吗?刘颖说:“我不管啦!我要让我们母女俩去做一次‘豁出去’的旅行!”她说:“其实,我知道妈妈想要什么。”

跨越十年的旅行就此拉开帷幕,每一年对妈妈来说都是一场一年一度的“生命盛宴”。她们穿越亚洲,来到西欧的岛国――英国,“急诊室的故事”,厄运连连的租车旅行,歪打误撞成“土豪”,一碗海鲜粥,暖心的爱,不堪回首的自助餐,还有不会落地的树枝……下一站,穿越印度洋,冲向大洋洲上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妈妈要大冒险啦!“鬼屋”,新西兰的银发老人,还记得垃圾桶旁的面包和街头的硬币吗?蒙特利尔的下水道盖上为什么会有“大脚印”呢?妈妈说:“是防止高跟鞋跟儿卡在里面吧!”还有巴塞罗那坐上去不凉的石台。接着去了西班牙、俄罗斯、美国……

她们还遇见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人。敬业的领队“肥肥”,亢奋的导游,歪打正着的“专业摄影师”,“优雅”的日本夫妻和没“素质”的胖大叔……刘颖说:“带上妈妈去看世界,让世界上多了个‘环球二人组’,让妈妈和我找到最棒的旅伴――我们彼此。”

在家里,我们和妈妈同桌吃饭的时候,是不是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明明很靠近,却不能接近,这便是歌词中所说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了吧。

当然,带上妈妈去旅行,就像带上了一个数也数不清的麻烦。不仅是生理上的,你必须要学会去爱她。妈妈和我们的代沟自然不必说,都说三年一代沟,妈妈和我们都差了好几个三年了。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她们很土,讲出来的话跟不上时代,好像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和妈妈注定不能像和同学那样。在饭桌上我很少开口讲话,因为我不屑于插嘴。可是一旦我讲了,妈妈就会很认真地听,即使她的思维方式和我不同,她也试着努力去理解我的思维。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能试着走进她的世界呢?

青春期的时候,我们总是刻意去回避怕给妈妈带来的伤害,只顾着自己任性。长大了,就让妈妈任性一次,带上妈妈去看世界吧!

人生就像旅行,一路上,有时风雨有时晴,你别无选择,只能风雨无阻地走下去。如果,我们命中注定走不出眼前的黑暗,那么,是不是可以勇敢地走过心灵的黑暗?

这是一场由情堆砌起来的旅行,当你决定牵起她的手,请记得,慢慢走。

人生旅行范文5

上山时,我选择徒步。路上的见闻浓缩着人生百态,让我感慨:人生就是一场徒步旅行。过程远比结果重要,但很多人往往意识不到或忘了这点。

从明月山的山脚开始,踏着青石板,我和很多游客左拐右绕,穿过一片片竹林。竹林很漂亮,风一吹,“沙沙”响。有时还可以发现,竹林中侧卧着一块有饭桌那么平整的大石块,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在电视剧里,我们时常看到英雄人物出场时的意境:披着散发的英雄,长着俊朗的脸,他正在竹林中弹奏一首隐喻时代和江湖变迁的曲子。竹林深处,着一袭白衣的漂亮女子,痴情地看着这一切。应该说,很美。

不过,沿途,你仍可以听到有人在电话里,不断向朋友不啾г梗好皇裁刺乇穑就一座山,山上很多竹子,山下到山上,搞很多台阶,累死人……

再爬一段山路,场景也有些变化,比如看到人工桥,看到瀑布,瀑布底下,有观景平台,管理方会结合意境,在石头上刻些古代诗词,希望游客能借助诗词点拨,在景区里找回到古代的意境。

随着登山线路转移,管理方在不同地段出现的瀑布,分别造出一些名字,并赋予不同的解说。说白了,从山上下来的,就一条瀑布,但在不同位置,瀑布被安上不同的“名字”,并给一些诗化的解释,因而成为“新景点”。

现实就这样,但游客如果总持挑剔和看穿一切的心态,那这趟旅游,他算白来了。这样说,不是号召大家在景区里,持有“喝鸡汤”后的心态,而是因为旅游本身就是自我放松的机会,如处处带着挑剔眼光,而不是怀有好奇心态,确实很难发现自然之美。

同样,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与同事或家人相处时,如果一味挑刺,总是惦记对方不足,所有的一切情感,终将不再值得我们再去惦记。

一些旅游景区可能会有些独特的景点,以至于可以不断撩拨和刺激人们出行的欲望,但景点无外乎“山、海、树、花和草地”等画面,真正独具特色的,毕竟还很少―当然,有文化或历史知识丰富的人,可以从一些简单的景点中,体悟到另一层次的精神愉悦。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旅游本质上就是“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了地方”去游玩。

回到登明月山一事,当行走2个小时,听说离山顶还有2个小时,很多人差点就崩溃了。但一开始,他们不是这样的。一开始,他们对坐缆车上山持反对态度,原因是“我们本来就是过来锻炼身体和游玩的,坐缆车还怎么能很好地锻炼身体?如何很好地接触到大自然的沿途风景?”

不过,走1个小时后,不少人就不断打听:距离缆车中转站还有多远?爬到中转站时,也分流一部分开始信誓旦旦的徒步“爱好者”。剩下一些还在坚持的游客,走着走着,也在走走停停中,不断抬头仰望,看距离山顶还有多远?这时,疲惫的游客,已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路上,总听到他们关于累的各种抱怨,关于距离山顶究竟还有多远的打听。

事实上,我也曾如此。不过,在一块石板上休息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不忘初心。的确,因疲惫、艰辛,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往往忘记了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来,为何而出发?如果只想早点到山顶,直接坐缆车就好了。但现实就是这样,很多人一开始真想徒步上山,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后就退缩了,甚至选择放弃。

人生旅行范文6

其实,郑锦钟在过去二十多年来的社会服务工作中体会到了很多乐趣。这无不显露出他乐于承担责任的人生态度。他将男女谈恋爱的关系比喻生意合作者的心态,并以“阴性”和“阳性”分辨;置身社会,帮助他人,他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关爱子女,他还会和夫人相互配合,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郑锦钟先生的人生堪称完美,而演绎完美的源动力是他的那颗“爱”心。汕头市委统战部长谢惠鹏曾这样评价郑锦钟先生:爱国、爱港、爱乡、爱事业、爱朋友、爱家庭。可谓恰如其分,实至名归。

经商之道 自在领悟

1975年,18岁的郑锦钟中学毕业。因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念书的他在一间服装厂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工作期间,通过在夜校的学习,他取得了高级证书。5年后,郑锦钟成了生产部门的管理者,生产计划、流程及质检都由他来打理。不久,凭借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对服装行业的了解,郑锦钟承转了负责服装销售工作,开始和人谈生意、讲价格。

因为谈生意的需要,1980年开始郑锦钟去过内地很多大中城市并熟悉了那些地方的经济状况和竞争环境。这些为他以后的创业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1982年,郑锦钟有了自己的服装生意。在第一个月,他赚到的钱是以前打工三年工资的总和,顺利的开始让郑锦钟信心十足。

然而,郑锦钟的事业并没有就此一帆风顺地走下去,一次贸易的受阻导致了公司的倒闭。1986年,中美双方出现了关于纺织业贸易配额的争论。 “当时有一批销往美国的货被挡在了关口之外,引发了资金周转的困难,最后公司只好关门。”郑锦钟说。

随着公司的倒闭,郑锦钟的拍舍弃了他们另组公司去觅新商机。“他们责怪我对社会服务投入太多。”回想起那次失败的经历,郑锦钟淡淡一笑,“有拍就意味着有责任,这种责任既是对他们本人,也是对公司。”后来,郑锦钟和另一个朋友创办了新的公司,但他仍然热衷社会服务。

1990年,郑锦钟进入IT行业,国外计算机配置,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在香港及内地市场的销售。“一次,一个从事IT行业的朋友在广东有批生意,请我过去帮忙,而后生意的成功使朋友萌发了和我长期合作的想法。”郑锦钟介绍,“那时,我对中国内地市场已有了深刻体会,中国的IT还不能叫一个行业,因为做研发的人少,主要是做市场。”就中国政策环境和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敏锐的郑锦钟很快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要科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因此,我就觉得IT行业前景广大,可以去做。”

在常人看来,服装业和IT相距甚远,郑锦钟是如何成功的?从他对IT行业的思考和果断投入,不难看出他的勇谋兼备,而他也经常这样对年轻人说:“在选择投身的行业时,必先要认清楚它是否有长远的发展与增长空间。不管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都要勇敢去做。有些传统的行业,比如服装业,生产、设计、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十分精到的人在做,一个新加入的人要去竞争是很难的。”除去选择行业应当具备的长远眼光,郑锦钟认为个人的性格也非常重要,“社会与学校是不一样的。进入社会,虚心和用心特别重要。因为谦虚的人才容易被中国人所接纳,而只有用心,才能成功。”

对于IT行业的前景,郑锦钟表示出了乐观:“单看中国市场,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商业发展接近世界大城市,但这些城市的计算机渗透率在2005年只有20%~30%,而香港的这一数字是50%。再看内陆城市或西北地区,渗透率少于1%,发展空间极大。随着中国高位的经济增长,计算机的需求只会愈来愈大。”

商海之中,没有交谈,就没有生意。郑锦钟将他洽谈生意对象的心理特征分为“阴性”和“阳性”:“‘阳性’心态的人倾向于理智分析,洽谈生意时十分豪爽,直接跟你谈价格、谈销售;‘阴性’・心态则易受情绪及感情影响,他们谈生意的方式,往往是先吃饭喝酒,了解你内心真正的目的之后再谈。”论效率,和男性心态的人做生意理所当然会快。“但也有一些弊端,比如,生意过程中要是出现某些问题后,女性心态的人会和你商量,而男性心态的人可能会找个律师来和你谈。”郑锦钟笑着说。

如今,郑锦钟是多利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虽已不在其创办的上市公司伟仕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局担任职务,但他说,只要昔日拍文件打电话要求帮忙,他就必会全力以赴。

服务社会 铭记不忘

作为太平绅士,需要按照香港法例中的《太平绅士条例》所规定履行一定的职能:巡视监狱、羁留中心及其它场所包括医院、感化院、老人院等;通过巡视及接受投诉以确保这些部门的有效管理及合理服务,确保不会有任何人士被不公平对待或被剥夺合法权力;无论犯人或被拘役人投诉的问题大还是小,太平绅士都应当接纳并给予保护。“比如,监狱内的北方人要求吃面条、西方国家的人不喜欢吃米饭,回族的人不能吃猪肉等等,监狱工作人员都应当注意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安排。”谈到保护人权工作的细致入微,郑锦钟笑着说。

1982年,郑锦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当时,我住的是公共房屋,香港民政事务处希望每栋楼都设立一个互助委员会,用于防盗、治安、排解困难等等。那时我就参加了互助委员会。”那一年正是郑锦钟创业的第一年,时间固然宝贵,但他认为事业和义务工作是互为补充的,他说:“在义务工作上获得的回报是无法以金钱去衡量的。”

而郑锦钟对义务工作的投入甚至引来合作伙伴的指责。再次创业后,他的社会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涉及道路安全、救伤医疗、青少年教育等诸多领域。郑锦钟如此热心公共事业,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他说:“父亲在乡间的时候,经常帮人,修桥筑路等等,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虽然父亲在他13岁时就已过身,但父亲乐于助人的质量让他记忆尤深。

郑锦钟出生香港,父母都是潮汕人。“我的老家是现在的汕头市濠江区,以前叫达濠区,后来和河浦区合并后,叫濠江区。”现在,郑锦钟是汕头市政协委员及汕头市濠江区政协常务委员。2005年,他在长期服务的香港深水埠区和一班潮籍好友创办了香港潮人深水埠同乡会。“听前辈讲,每6个香港人,就有1个是潮籍人士。我想,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一个区的潮汕人一定也不少。后来发现确实很多,于是就有了创办这个同乡会的想法。”郑锦钟说。

香港潮人深水埠同乡会以鼓励、组织及团结潮人爱祖国、爱香港、爱家乡和发扬潮人优良传统及崇高情操为宗旨,积极开展各项有益国家发展、香港稳定繁荣及小区建设的工作。郑锦钟说:“同乡会不仅鼓励潮人同乡之间加强互相合作,更会为基层同乡争取合理权益,谋取福利。”成立之初,同乡会在汕头参与捐赠了“深水埠地区团体希望小学”并于2005年主办了“王德渭奖学金”,和2006年度主办了“林建康奖助学金”,对深水埠区内学业成绩及操行表现有明显进步的中小学生进行嘉勉,及赞助经济上有需要的同学,获奖学生不局限于潮人弟子。此外,郑锦钟曾分别以个人的名义和发动亲戚的方式在家乡捐赠过两所希望学校。

在香港,有很多由政府资助的大型艺术团体,如管弦乐团、舞蹈团等等,对于资助的政策,身为特区政府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的郑锦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来给民政事务局。

回归十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小的变化。“现在香港的穷人比以前生活要好,但贫富的差距依然很大,这是个不稳定的因素。在舒缓这些问题上,我希望自己能出点力,发挥一点作用。”正是怀着这种信念,郑锦钟在保良局做了5年总理,“如果能安排出时间话,我希望可以继续做下去。”郑锦钟说,“我还会以深水埠潮人同乡会作为一个平台,为社会有需要的人服务。”

郑锦钟现在是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中央政策组被认为是特区政府的智囊团,具体意见可直接提供给特首、政务司司长及财政司司长三人。作为非全职顾问,郑锦钟不用每天上班。“政府提出具体题目后,我们就会开会,发表意见。”

对于香港政府在未来如何作为,郑锦钟建议:“未来特区政府需要继续注意民情,民意,处理和国内外的各种关系,为经济、为民生、为社会和谐、为香港进一步发展做好工作。”

支持子女的选择

郑锦钟先生的家里有这样一张全家福:前排中间是他的母亲,满头白发、安详端坐,夫人和他坐在两旁。小儿子和女儿分别搭着郑锦钟和郑夫人的肩膀。最后一排的大儿子左手拥着他的弟弟,气质成熟而内敛。

郑锦钟先生的大儿子现已结婚,“再过2个月,我就要抱孙子了。”郑锦钟欣喜地说到,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他的女儿快大学毕业,小儿子还在读书, “他们小的时候,我工作忙;而现在,我有了闲的时间,他们却要忙碌地工作和学习。”郑锦钟慨叹着,显现出了一个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看他们的需要吧,我希望以后能好好地培养他们,尊重他们的选择、支持他们。”

以前尽管工作繁忙,但郑锦钟始终坚持一个星期至少和孩子们见面一天,除非是出差。“我会和他们一起喝茶、看电影。对他们的教育,也有严厉的时候,而往往是我太太唱白脸,我唱黑脸。”他嘿嘿地笑着说。

打高尔夫和赛马活动是郑锦钟最主要的爱好,有时他也会唱歌和麻将耍乐。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他鼓励他们做马会会员。他说,他经常和朋友们去马场,把赌马当作娱乐。“小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不要赌马。长大后,我依然记得。但我觉得,可能用赌马的‘赌’字不好,若叫赛马比较好,称为赛马运动就更好了。”郑锦钟说只要克制赌博的心态,用赛马来娱乐没有什么不妥,“马场也是一个与人交往的好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