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研究范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成都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9144
国内刊号:51-1720/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教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教学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12-02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为了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需求,大量的青年教师被补充到了高校从事教育工作。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之中,30岁及以下青年教师为33.64万人,31-35岁为28.43万人,36-40岁为22.25万人,40岁以下的教师达到了62.78%的比例。数据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的主要力量。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明确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日益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努力的方向,然而大学教师却在国内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氛围下,在“成为研究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心扑到“科研”上。导致不少青年教师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甚至“一停电就不会讲课”的现象在大学课堂中也是屡见不鲜。这种高校教学的发展状况应该给我们敲响警钟,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如何完成专业成长之路,都与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关,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本文着重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现状出发,思考如何进行教学研究,以实现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以此来保障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关于高校教学研究的界定
台湾学者陈碧详认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以及服务工作时……因此,高校教师专业内涵包括: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专业知能和精神。”高校扩招以来,高校青年教师日渐成为高校教师的主干力量,承接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相对于中小学教师,高校青年教师拥有更高的学历,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但多数高校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出身,虽然在自身专业上可能颇有建树和想法,但当他们站上讲台,面对着已经具备完全自主意识和求知欲望的大学生,教学技能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必须迫切的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才能撑得起大学的讲堂。因此,如何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教师的根本出发,深入教学研究,将基本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相结合,深入探讨,形成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是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基础教育中,我们普遍同意“教学研究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大学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高校对大学教师在除教学意外科研的要求,导致高校的教学研究活动要有别于基础教育。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教师不可能脱离于科研去纯教学。因此,高校教学研究应该是在以课堂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理论结合实践,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把科研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活动。然而,许多高校青年,将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导致高校的教学研究出现诸多问题。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问题呈现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关注,“回归教学”的呼声已经在大学校园想起,教学研究工作有助于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整体大环境尚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都普遍下降,教师课前备课不认真,没有认真揣度教材,照本宣科,应付教学任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的关心和直接帮助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活动和学术论文的撰写上,教学研究仍然是教师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制度层面的原因,青年教师在对教学研究的认识上也存在着误解和不足。
(一)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脱节。教学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一种认知实践活动,是在教学工作的经验感悟、规律总结、实践探索基础上,对大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教学研究的内容和热点与高等教育教学发展面临的问题紧密相连。然而许多高校青年教师在面临科研与职称评定的压力时,规避了对教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开展教学研究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造成这种误解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认清教学研究的本质,把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割裂开来。没有在教学活动反思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究。其实,教学研究就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反思。教师把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认知对象,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批判性思考,将教学过程中隐含的本质性因素外化为教学组织和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总结,形成新的教学理论,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样教学研究不仅不会成为教师的工作负担,反而因其教学素养的提高,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部分青年教师功利化取向严重。就当前现状来看,许多高校对教学研究工作的考核仅仅看立项课题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等,而不看教学研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效果。这种把教学研究进行量化评价并贴上学术研究标签的做法,模糊了教学研究本来的价值取向。而青年教师往往都具有较高的自我成就动机,当学校过于注重量化的指标来达成其加薪升职的职业追求,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在利益的驱使下重课题项目,轻研究过程,为了考核、职称而进行教学研究,而忽视了教学研究本身的内在价值,在这种教师价值取向失衡,功利心过重的情况下,教学研究成为了形式,阻碍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下降。
(三)缺少有效的指导。教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要求教师将工作式的思维转化为研究式的思维,借助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将表达性知识书面化,呈现出具体的研究成果。而部分青年教师由于缺少必要的指导,闭门造车,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使教学研究常常局限于纯粹的经验累积或教学事例的列举,导致很难出研究成果,同时耗费了青年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青年教师有必要积极主动寻求团队合作,通过与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提高自己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进行教学研究
(一)结合实践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和土壤。许多青年教师在面临科研选题的压力时,往往不知道教学研究的选题应该从何处来,处在当局者迷的窘境,其实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往往是教学研究的起点。开展教学研究的目的所在就是要解决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就要求青年教师时刻反思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运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使实践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提升教学素养。
(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首要因素就是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现代的教育理念。即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基本的教育观点和信念。这要求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展现出来。2.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知识更新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青年教师要具备多层次、系统的专业知识机构,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深度和广度的统一。首先,必须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前沿知识,使自己的教学研究与时俱进。其次,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所教学科的融会贯通。此外广博的人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提高教师专业所必需的。3.必要的专业智慧。即教师的教学机智,要求教师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况时能够敏感、迅速、准确的做出判断。这种智慧不可学不可教,它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复思考不断积累。4.教育教学能力。首先,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教师语言表达流畅,结构清晰,逻辑清楚,风趣幽默,可使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引人人胜。其次,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能过运用教育教学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创新,对教学环节和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此外,创新思维。高校青年教师应该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环境。
(三)开展合作研究。教学研究非教师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寻求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主动申请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环境,可以有效的激发教师的研究意识。同时教师的研究能力也能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使青年教师能够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学习以及对问题的不断反思中快速成长起来。
教学研究范文3
语言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本身就值得研究,随之衍生的语言学更是大有学问。语言是人类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教授语言,如何学习语言,对此类问题的调查,将对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框架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传承学习本??的语言是理所应当,但也不能忽视学习利用好外来语言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为了与国际接轨,学习外语的必要性日渐凸显,国民学习外语的意识不断增强。
什么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我们在教学中所发现的一些特定问题而展开的某项研究,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指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收集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去思考并想方设法解决,直至推断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在实践中检验它的可行性、体验它的有效性。如果效果显著,则该研究是成功有效可以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推广的。如果发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必须继续改进,研究。直到可以把教学研究的结果进行推广。同时,研究不仅是个人的,更是能够与同行业进行分享的。以此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升教学的目的,学生最终于此得益。总之,教学研究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
一、外语教学研究的背景
外语教学研究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乃大势所趋,多样化的需求使得社会需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业外语人才。不仅要求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交往中能熟练地使用外语进行沟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更是必不可少。外语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通过改善自身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贯通已掌握的知识来学好外语,间接目的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需求。外语教学研究存在认识与实践两方面的意义,前者在于发现问题,后者在于解决问题。而我国当代外语教学研究尚未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法,这导致传统的外语教学研究面临挑战。外语教学研究固然要引进国外的正确理论和方法,但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当代国情的外语教学方法是一刻也不能松懈的。
目前外语教学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应试倾向明显、学生主观学习外语的态度消极、中小学外语教育与高等外语教学衔接不上、教学形式老旧等等。这表明我国外语教学问题是多面化的,无法一次性根治的。就教学形式而言,外语教学发展初期,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前期,各项设备不完善,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经济政治条件都不能为外语教学提高良好的依托,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硬件设备的缺失在很大程度在阻碍了外语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培养,态度消极也是必然的结果。抽象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对于初次接触外语的外语学习者来说是痛苦而乏味的,这就需要借助文化来降低外语学习的难度。文化的多元性要求民族文化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没有一种语言是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与外国的政治往来才刚刚起步,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我们了解外国文化。接触外语所在语境的机会大大减少,呆板记忆使学习变得被动而无效。七十年代后期,社会语言学逐渐形成,人们开始研究语言学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即社会环境、工作性质、生活地区、方言种类等等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外语教学研究向科学化社会化发展。
二、外语教学研究方法
近十年来,在我国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寻求教学研究方法规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专家提出:教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是外语教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研究方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研究做的好不好,与研究方法的正确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研究者将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证研究,即利用某种统计方法对从实验或者调查问卷中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检验或者产生假设。不过仍有部分学者对实证研究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该种研究过程中往往无法避免涉及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比如明知某种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为了验证猜测的真实性,不得不对部分人群做出实验。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另一类是:非实证研究,即详细描述某种教学技巧或者学习方法;对某个理论性问题进行思考辨知;总结个人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发表独到看法。
实证研究通常步骤如下:(1)提出研究课题(2)组织实验研究或者设计调查问卷(3)整理实验结果或者调查结果(4)利用统计方法总结实验或者问卷的结论,并概括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5)使用结果验证实验前提出的假设(6)以文字形式撰写研究结论
非实证研究则有如下步骤:(1)大量阅读外语教学方面的学术刊物(2)以某种方式在业务上继续深造,比如自学或是参加研讨会(3)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出版研究刊物
现今的外语教学研究方法逐渐从非实证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即从个人经验总结转向科学性、实践性地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方法是服务于问题的,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只有不断更新研究方法,才能在外语教学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既然如此,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有效科学的统计工作能够快速推进工作进程,是发展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三、当代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受改革开放浪潮的影响,七八十年代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理论的蓬勃发展时期。该阶段的主要重点在于总结概括国外经验,并小心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尚处于模仿阶段。八十年代后期,教学第一线学者开始由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向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转变,研究多以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诸多问题为依托来探讨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九十年代后,国际化愈加密切,外语教学研究受到普遍关注,研究方法由随性总结个人经验转向专业化规范化,成果显著。
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普及,外语教学的重点也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以求学生能够从外国文化中领会文化精神。这种试图用传统教授语法的办法套用于外语教学的手段显然忽视了外语教学的独特性,从而导致了教学研究的简单化与畸形化。没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必然无法对教学或者今后的教学研究产生积极向上的作用,其结果是不容乐观的。
以学为主的自主学习则是将外语学习者由教学对象转换为学习主体,主观能动性加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发现的规律,都会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养分。全面把握外语研究教学,更有利于加强细节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不难发现,基础建构性理论是对外语教学研究有实践性指导意义的。许多外语教学研究人员都希望能够通过教学研究的精进来实现学习者与教学理论的完美融合以此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而今,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培养并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焦点。外语教学研究的走向其现实依托在于复杂多变的社会学。外语教学研究对象必将从语言本身、教材教法等等过渡到学习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单一的外语教授模式已是刻不容缓。在外语交际能力方面,中国已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了缩短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同时切实提高本国人才的外语水平,经过国内各专家学者的努力,加快了外语教学研究的步伐,暂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尽管如此,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仍然没有变成一门专业的、规范化的、独立的学科门类,外语教学研究的影响仍需逐步扩大。
世界多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使得最近几年内规范化外语教学研究成为学术界热点,并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语言读写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显而易见,新世纪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必将在于对外语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即个人差异研究,研究学习者的认知系统以及语言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认知差异性将会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的选择,从而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引导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因材施教,大有裨益。
教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在提倡全面发展的今天,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笔者从音乐学科入手,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乐于学习音乐。
一、从音乐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审美体验
音乐具有听觉美感、时间性、情感性等特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音乐情境,利用音乐的节奏击拍、旋律视唱、歌词朗诵及视频动画,通过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使学生产生艺术联想及想象,感受音乐的美,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用视频动画创造音乐情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最喜爱的就是音乐动画,教师可在课堂上事先为学生播放视频音乐动画片,利用声音、色彩、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看完影片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想画面,使学生能进入音乐情境,发挥想象,扩展思维空间,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使他们爱上音乐。其次,从生活中的节奏引向音乐节奏,让学生体验节奏美。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都熟悉哪些声音,它们有什么样的节奏,并试着向其他同学表现。然后再引导学生用音乐的形式展示出来,组织练习,从而达到从生活中的节奏引向音乐节奏、让学生体验节奏美的目的。最后,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喜爱模仿的身心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留给学生模仿的空间和实践,例如:一节音乐课上,笔者为同学们播放了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这首歌,让学生们分析阿杜的具体音色,进行针对性的模仿实践。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学生的感性经验得到了积累,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搭建旋律视唱平台,让学生自信、自然、有感情地唱
首先,应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在教学中,让学生先仔细听教师示范弹琴,并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跟随琴声从最开始的自由唱到大合唱,然后自己唱着旋律,现编舞蹈动作,进而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歌曲、舞蹈、视频、游戏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其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潜力,体验音乐的美感。最后,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分析歌曲的节奏,跳出优美的舞蹈,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俗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只要教师留心,就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在1~2年级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进行创造;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快乐感知;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在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张扬和发展。其次,在3~6年级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作成功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以开放式和趣味性音乐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器乐教学是家长与教师吸引学生学习音乐的手段,在课外建立乐器兴趣小组,有学生自己组建演奏团队,在课堂上可以配乐合奏、伴奏,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作用。其次,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课堂上不仅组织学生通过音乐表演展示能力,还要在课外建立舞蹈表演队,组织学生把音乐音响从社区引向大自然,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会、舞蹈演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科交叉是新的挑战,音乐教师要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价值。
总之,学生音乐学习的天地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等,都是学习音乐的广阔领域。音乐教师应以促进学生终生音乐素养为出发点,践行新课程,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王志芳.新城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教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实践教学;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0
在当代口腔教学“培养新时代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下,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应该建立合理的标准化实验内容和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保证试验训练课的客观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我们在口腔修复学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口腔修复学实验内容标准化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实施、评价三者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实践操作教学的具体细节即过程标准化、又重视结果评价,做到全方位、科学地教学、考核、评价于一体的实验技能,保证了口腔实验训练课的科学性、客观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加强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是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训学习,达到医学院校培养医师的标准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1.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拟定课题研究框架,制定措施。
⑵实验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始探究标准化实践训练课教学方法的实验,收集有关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⑶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理论实践知识的系统性、深刻性、全面性,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定性分析。
以实验研究法为主。
2.研究对象
创设标准化实践训练课教学法实施环境,在研究课题的前提下,利用完成的现状调查结结果,进行论证,制定出全口义齿实践训练课的内容和步骤,然后确定研究对象,从600名我校口腔系培养的2011级腔医学专业生中随机抽取学生320名,分成16组,其中随机抽出4组为空白对照组,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训练课,其余12组,为实验组,按新制定的标准化实践操作内容和步骤进行实践教学,然后按实验步骤进行实践考核,考核时间设置在每次实验步骤完成结束后。
3.实验方法
⑴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根据口腔修复科临床工作任务、和教学研究资料的分析并参考《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制订考核16项目共分三部分:1.全口义齿的制作(一)确定、转移颌位关系,2.全口义齿的制作(二)排牙、调整平衡牙合;3.全口义齿的制作(三)制作蜡型、装盒、充填塑料及完成
⑵评分方法
每个步骤均由2~3位口腔修复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担任评委,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评分,其中部分(一)在仿头模上进行,(二)、(三)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考核,取平均分为学生的最后得分。每部分满分100分,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⑶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
5讨论
⑴统计处理结果显示320名学生的临床操作考核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说明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与理论学习能力一样遵从正态分布原则。所以建议和理论考核一样,对临床操作考核设定及格线(最低标准线),这个标准线的确定应保证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时,在患者口内操作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此外,该考核是对固定修复第一个训练项目的随堂考察,只能代表学生当时的操作技能水平。由于学生对新事物接受速度有所不同,随堂考察结果,并不能代表整个训练结束后该生的技能水平,所以这个考核结果只能作为每个训练项目的课堂得分。在整个全口义齿修复训练结束后应进行最终考核。各项随堂考核成绩和最终考核成绩可以在按一定比例折合相加后,构成每个学生固定修复临床技能训练的
最终得分。
实验结果还表明,采用我们建立的实践标准化内容和步骤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假设,标准化实践训练课的教学方法的具有可行性。
2.不同教师的评分比较显示,三位教师的评分结果比较接近,说明三位教师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比较一致。而不同教师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说明,不同教师对同一考核对象给出的成绩相互接近。说明了该考核方式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研究范文6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第7课时,这是一节综合技能课。本课进一步讨论自然保护区,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自然保护区和湿地、鸟类的情况,了解鸟类的特点和它们栖息地的环境状况,使学生热爱自然和鸟类并积极地投入到保护它们及其生存环境中。本课时内容由listening和speak up两部分组成。Listening是关于扎龙自然保护区特别是湿地的进一步介绍。Speak up由观鸟话题引入,教会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邀请他人参加活动、如何应邀等。通过课时学习,锻炼学生全面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并产生对大自然和鸟类深沉的爱,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妙。
二、学情分析
就整体而言,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的积累,通过前期reading部分的学习,对听力材料中的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节课有一些生词,另外听力部分涉及一些数字,对在听力中准确提取信息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1)通过导入图片,自然引出听力中的生词,进行简单的词汇学习,为听力部分扫除障碍。(2)复习数字的读法,通过同学间的操练,熟悉并掌握如何发音,在听力中也能够顺利获得关键信息。
三、教学目标预设
1.语言知识目标
(1)四会内容
词汇:prevent, snowstorm, flood
词组:an area of...,different kinds of birds, an interesting bird show
句型:The reserve has an area of more than 210,000 hectares.
Would you like to go birdwatching with us at Beijing Wildlife Park?
(2)其他内容
词汇:hectare, worm, including
词组:World Wetlands Day
句型:
Zhalong is the home of a lot of plants and animals, including different kinds of birds.
2.语言技能目标
(1)听录音,获取具体信息,并根据信息完成报告。
(2)学习邀请别人参加某项活动的表达方式并学习如何对别人的邀请做出适当的反应。
3.情感目标
(1)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自然保护区和湿地、鸟类的情况,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通过邀请他人参加活动,培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四、教材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获取听力具体信息和邀请他人参加活动及其应答。
五、教学策略
以最初的生词和数字发音的练习为铺垫,扫除听力中的障碍,使学生通过听力获得信息。教学思路:(1)Warming-up(引出话题――观鸟,导入听力中的生词)(2)Speak up(通过观鸟话题,引出邀请的对话) (3) listening (通过听力,获得信息) (4)Discussion (拓展课外知识,升华情感)(5) Homework(总结并训练写作的技能)
六、学习策略
1. 课前认真预习,利用网络收集更多关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背景知识,并复习reading中的内容。
2. 上课勤思考、多动脑,掌握所学词汇,热情、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
七、教学过程
Step One: Warming-up
1.Listen to the sounds of four kinds of birds and guess what kind of bird it is.
2. Try to teach the new words with the pictures of birds.
T: Last Saturday, I enjoyed your nice song and you did a good job in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Singing can make us happy and relaxed. Listen! Who is singing now?
S: Birds.
T:Right. We like singing,including birds. I have four birds(sparrow, swan, swallow, crane)here,and you try to guess their names according to their sounds.
Students try to guess their names and then the teacher asks them to describe them.
(Food―Worm, fly to southern countries―snowstorm, the wet lands―food and shelter/ prevent flood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唱节活动自然导入到唱歌,然后通过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鸟鸣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索。当猜对鸟类的名称后,再根据屏幕上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复习本单元第一课时各类鸟类的基本特征。在描述鸟类的同时,自然地引出听力中出现的生词,并对一些生词通过图片或英文解释让学生理解它们的意思,同时把这些词汇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朗读这些词汇,为后面的听力做好铺垫。
Step Two : Speak up
1.Listen to the audio and answer three questions about going birdwatching.
2.Read after the audio together and read again.(boys act as Daniel and girls act as Sandy)
3. Find out the expressions about inviting people.
4.Provide a material about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and ask students to make up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it.
T: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birds, let’s go birdwatching. Our friend Daniel and Sandy are talking about going birdwatching.
And then ask students to answer questions and read in pairs.
T: When you invite others, you can find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here, try to find them out.
S: Would you like to go birdwatching with us at Beijing Wildlife Park?When is the Birdwatching?What time does it start? I’d like to go, but...
T: Sandy and Daniel plan to visit Beijing Wildlife Park. I’d like to show you around famous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Then show the students a map of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Kekexili, Wolong, Tianmushan, Dafeng)and the pictures of their typical animals. Ask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table first and then make up a dialogue using the sentences learned to invite others and answer the invitation.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设计意图】口语练习这部分首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句型,然后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自然保护区并邀请他人同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感知并运用句型,学习和运用这些新内容,以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Step Three: Pre-listening
1. Have a competition to check how much the students know about Zhalong
2. Before listen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materials first and guess the answer.
T: You have just traveled many nature reserves. But if I want to see red-crowned cranes, where should I go?(Zhalong)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Zhalong?
Have a competition about the information they learnt in Reading and at last check 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 The teacher asks students six questions. And students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1)Where is Zhalong Nature Reserve?
(2)What is Zhalong Nature Reserve?
(3)What can you see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4)What kind of rare bird lives there?
(5)What ca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provide for wildlife?
(6)Is it a good place for wildlife? Why?
T: Before listening, let’s read the materials first and guess the answer.
At the same time ask some students to practice reading the number.
【设计意图】 听力前安排了两个准备活动。一是通过大组竞答Reading问题来复习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背景知识。竞答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集中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二是通过朗读数字扫除听力障碍,并通过阅读听力问题来预测答案降低听力的难度。两个准备活动将下面的听力做了很好的铺垫。
Step Four: While-listening
1.Listen to the audio and check the answers. Ask students to tell the answers one by one. If one has some problems, play the audio again and let him check the answer.(在讲解中再次渗透生词hectare, worms)
2.Listen to the audio again and help fill in the exercises of A3.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then check their answers.(在讲解中再次渗透生词wetlands, prevent flood and snowstorm)
3.Play the audio and again, and ask the whole class to read after the audio.
【设计意图】在Warming-up部分导入的生词在这里呈现,学生容易掌握,听力前关于背景知识的铺垫也降低了听力的难度。为了解决具体信息的遗漏,在A1每个问题旁剪切了一些听力材料,针对每个小题都配有相关的听力材料,可以让学生反复去听,直到把握。此处细节的处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具体材料。通过两次的听力训练和一次的跟读,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文章大意,并获得细节信息。
Step Five:Post-listening
1. See two videos about wild birds and people.
2. Discuss in groups and try to giv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get on with the wild birds.
T: After listening, we know that we should protect the home of plants, fish and birds in Zhalong. I’d like to show you some other stories about people and wild birds. Let’s see two videos.(One is about a little boy who helps a trapped goose. The other is about an old lady who feeds wild cranes .)
T: Discuss in groups. Four students in one group and discuss how to get on with wild birds. And then I’d like some of you to share your ideas.
S: I hope to live with wild animals together like the scene in Snow white. When we open the window in the morning, we hear birds singing and see the deer and the rabbits jumping around us. We will greet each other and help each other. How nice it is!
T: I hope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in the future. And we and animals share the same home and live happily without destroying nature around us.
【设计意图】通过两段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天人合一的美,心灵得到震撼和洗涤,引发学生重新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同时,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收获知识。
Step Six: Conclusion and Homework
1. Introduce birdwatching clubs in China and the tips to watch birds.
2. Look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birdwatching and wrirt a report about birdwatching in China.
T: I’d like to introduce birdwatching clubs in China(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hem and introduce in general). 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birdwatcher,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ips on the screen.
T: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birdwatching at http://.cn/article.php?articleid=336
And write a report about birdwatching in China.
【设计意图】进一步总结,拓展观鸟知识,是对文章主题进一步升华。作业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相关网站对观鸟做更深入的研究,启发思维,锻炼能力,并通过书面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教师巧设活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灵感,畅所欲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具体体现在:
(1)创设情境,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一开始通过听鸟鸣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描述鸟类自然呈现课文中的单词,如prevent, snowstorm, flood等,学生能在情境中体验并学习主要词汇,避免了直接教授词汇的枯燥。在操练邀请他人的句型时,通过引入中国著名的四个自然保护区,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感而发,避免了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句型。
(2)小组竞争合作,激起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节课有两两合作对话活动、有大组竞争抢答问题环节、有四人小组讨论分享心得部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并在合作竞争中促进了语言的习得和情感的升华。
(3)教学设计由易到难,科学合理。教学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比较注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