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城镇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城镇建设范文1

当前北京市小城镇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镇域经济不发达,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不强

北京小城镇镇域经济要远远低于上海、浙江等地区,对周围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在镇区产业结构上,北京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很高,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北京郊区建制镇近5年来从业人员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北京郊区建制镇的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只在二、三产业之间有些调整,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所起的作用有限。

投资不足,制约着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高涨,有限的资金大量投向农村。2006年北京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郊区与城区的比例达到了52:48,对郊区的投资首次超过了城区。这种倾斜投资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但未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一是农村经济难以在“注血式”投资方式下形成长效增长机制,二是农民增收的途径并未随之多元化。相反,小城镇这一区域增长极却因为资金大量流向农村,得不到有效发展,对周围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被严重削弱。并且,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预决算财政单位,所得税收须上缴县区财政。镇里所需费用一般是县财政分发的人头经费,以及超收提成,而这些费用一般只够日常运转,很少可投入城镇基础建设上。再加上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在政府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小城镇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房地产开发成为小城镇的主业

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特别是中心镇,有条件和没条件的都在大搞房地产开发项目。一些区位优势明显的中心镇如小汤山、西红门、北七家房地产开发确实收到良好效果,既吸引了大量城市人口,减轻了城市压力,又发展了本镇经济,增加了就业,富裕了农民。但有一些小城镇却利用户籍政策、土地政策搞房地产投机,把房地产开发作为了投融资手段,最终资金没筹来,项目没拉来,小城镇的三大功能(即发展经济、带动辐射周边农村、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领农民致富增收,聚集人口和企业等经济资源的功能)没有有效地发挥,没有发挥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大小城镇投入,拓宽建设资金多种渠道

把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重点转向小城镇,避免“雨打沙滩点点坑”。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薄弱,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吸引足够的资金,应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对集中地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投资收效不大的情况下,政府应考虑将资金转向小城镇,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注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投劳,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繁荣小城镇经济,构建新农村建设区域增长极

小城镇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最终使小城镇形成人口集聚、经济发达的区域增长极。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把适合于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城区要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把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小城镇转移。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小城镇发展务必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重点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咨询、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和观光旅游业。

重视小城镇规划,引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农村建设

规划在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即将实施,小城镇规划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提上了日程,要加强小城镇规划、遵照规划建设小城镇的意识。根据改造镇中村、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优化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置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道路、产业园区、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最终在小城镇规划的引领下,使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小城镇建设范文2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搞好城市经营加快城乡建设作为促进和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大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省政府也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要求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做活经营城市的文章。今天这次会议主题就是按照中央和省的这些精神研究如何加强土地管理搞好房产、地产市场整顿和规范村民建房秩序推动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前段市人大、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同志会同市建委、规划国土局、房管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就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用地管理、村民建房、城镇住房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酝酿形成了一些意见并取得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同意。下面我根据这些意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矛盾和问题充分认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加强村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积极探索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加快村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土地管理和村镇建设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逐步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保持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保证了各项建设的用地需求推动了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更快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土地管理工作和村镇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很不适应。一是规划龙头意识不强。对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把关不严管理不到位个别镇、街道和部门、单位不执行规划、破坏规划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乱批乱建的现象在个别地方表现得十分突出。有的镇至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步伐不快效果不理想。特别是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文章还没有真正做活、做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土地市场。据了解市规划国土局公开组织拍卖的土地只有一宗且至今无人问津。三是土地和建设市场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大漏洞。特别是土地和建设市场上存在的私下交易、违法交易、黑市交易、炒卖地皮等问题以及以旧村改造为由擅自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扰乱了土地市场和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土地收益和建设规费大量流失。四是村民建房秩序混乱。个别镇街道在这方面的管理近乎失控建设不按规划、未批先建、私自抢建、乱搭乱建、建了新房不拆旧房现象严重非法占用大量耕地形成“空心村”而且助长了农村的无政府主义和歪风邪气。据有关部门统计如果“空心村”全部得到治理可腾出土地近万亩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刚才发言的兴安街道高家埠村共有户有户存在不同程度的建房问题。当然现在这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这很好。但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在管理上的问题是何等严重。另外还有个别镇政府街办、部门失职渎职、不作为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制约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及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和村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管理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责任感更要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土地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诸要素中占第一位是城市和小城镇最大的存量资产也是政府的最大财富。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村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对于改善对外形象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带动城镇经济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做好二者的有机结合则是我们做好下步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建设是新形势下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迫切需要。首先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体现。要合理利用土地除了依靠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加强管理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使用土地的新机制培育完善规范的土地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来调节用地行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其次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和重要的生产要素培育和完善这一要素市场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可以说没有土地市场的发育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没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改革。再次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土地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必然要求调整城镇经济结构、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环境、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原有的土地使用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客观上迫切需要全面进行制度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实现土地使用上的经济节约、功能上的配置合理、产出上的效益最佳。

二盘活城镇土地资产是搞好城镇经营加快城镇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们搞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各级的财政投入是不现实的。目前我市的市、镇两级财政状况还比较困难城镇建设资金一直面临较大缺口。有些好的城镇建设项目就是因为资金问题而一拖再拖。而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搞好土地资产经营能够给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增加特别是能极大地缓解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根据土地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城镇土地必须由政府垄断经营土地收益必须依法收归政府所有。市政府这次部署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主题非常鲜明就是要通过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盘活城镇土地资产把应归政府所有的土地收益全部收到政府手中取之于城用之于城为城镇建设积累更多资金达到经营城市、建设城市的目的。另一方面搞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严格用地管理与城镇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既做到对土地的严格管理又能积极保障建设和发展需要使城镇建设驶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三规范村镇建设管理搞好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全市城市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我市确定要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使我市的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有一个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但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目前城市化水平仅为。要实现既定的宏伟规划和发展目标必须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来支撑。而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在我市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小城镇具有一定的规模功能配套完善了才能吸引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从而全面提高我市的城市化水平。但要保持小城镇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以规范有序的村镇建设秩序和政府对村镇建设的有效管理来保证。因此我们必须从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大局来认识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搞好村镇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防止村镇建设无序开发破坏耕地纠正个别地方出现的无政府状态将其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求得城市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以上讲的这些道理已被外地的先进经验所证明基本的结论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好路子。近几年南方一些城市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方面起步早、力度大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深圳市近五年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达亿元其中有亿元来自土地收入。广州、珠海每年土地收入也在亿元左右。在这些地方土地部门被誉为第二“财政”城镇建设基本形成了“投入——回收——再投入——再回收”的良性循环。我省的青岛、济南、泰安等城市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近几年步子迈得比较大成效明显土地收益都在亿元以上。最近我到龙口和莱州去参观考察也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莱州开发建设教育路小区就给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税收收入。他们所拍卖的两块繁华地段的土地一块一亩达到了万元一块一亩达到了多万元。这些先进城市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推动我市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总抓手全面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和省、市政府的要求以及我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搞好经营城镇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搞活房产地产两个市场盘活城镇土地资源。同时大力加强对城镇规划建设的管理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现城镇土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涉及的范围很广。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这次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应主要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土地储备制度是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通过征用、收回、收购、置换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并予以储存以供应和调控城镇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性管理制度。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土地储备是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高度垄断的重要手段是政府管理土地资产、增加土地收益的有效途径。为此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土地管理领导小组和市土地储备中心。市土地管理领导小组作为市政府土地资产管理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研究确定年度土地收购、储备、出让计划决定土地收购、储备、招标、拍卖中的重大事项监控国有土地资产的运作等等。市土地储备中心作为营运层次受市政府委托在市土地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实施城市规划区内土地的收购、储备、出让等工作实行一个“口子”收购储备土地、供应土地。今后凡市区内需盘活、调整的国有土地和新增用地要一律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市土地储备中心首先要把城镇闲置、低效利用的土地破产、倒闭企业原划拨土地以及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依法进行收购储备先行搞好前期开发后再投向市场提高土地附加值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二是改革供地方式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这是新《土地管理法》的要求也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外地和我市的实践看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就是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使用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三无”状况改变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三有”土地使用制度。今后新占建设用地除按法律规定可实行划拨供地的项目外其他建设用地一律以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形式实行有偿使用。出让形式实行招标、拍卖、协议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产收益。当前要在搞好增量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的同时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点放在存量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上。对企业使用的原有划拨土地要结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因企制宜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进行处置。对有偿还能力的企业鼓励其一次纳土地出让金获得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对承受能力差的企业可将土地从国有集体资产中剥离出来办理土地租赁手续收取年租金对企业无力经营使用的土地政府可以依法收回重新调整使用。严禁原划拨土地使用者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建联营。确需开发的地块要纳入土地储备库实行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今后市区建设要做到“三个不批”在控制范围内不再批建加油站不再批建部门、企业、村庄宿舍楼建设重要路段、繁华路段不再批建零星建筑。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创造必要条件。

三是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依法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基础上放开土地二级、三级市场是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保证国有土地资产收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制止土地投机、进一步加强土地交易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此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土地有形市场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凡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的报批土地权属变更登记、地价评估、代征地产交易税、地产信息咨询等都要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办理。严禁土地使用权私下“非法”转让、租赁、抵押。要不断规范地产市场管理严禁炒买炒卖“地皮”等土地非法交易。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未按法律规定期限和条件进行开发利用的其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非法转让的要依法收回并没收其非法所得。(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要加强对土地二级市场发生的土地使用权转移的登记和变更登记的审查、监督做到交易一次、登记一次以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加强土地市场管理规范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安丘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安丘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土地招标、拍卖活动属政府行为必须在土地管理部门的组织下依法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单位均无权组织和从事土地招标拍卖活动。否则按非法买卖土地论处并坚决予以查处。

二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是抓规划编制。搞好规划编制与管理是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前提和保障。行政区划调整的镇要结合乡镇撤并和调整认真修订和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布局结构合理确定小城镇人口与用地发展规模。同时要搞好镇域规划合理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实现城乡互补、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环境共保、协调发展。要适应小城镇加快发展的要求搞好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各类市场区及公共设施的详细规划编制。到××年全市小城镇详细规划覆盖率要达到。另外还要搞好小城镇重要地段特别是建筑群和标志性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提高小城镇的档次和品位。

三、下大力气搞好两项检查整顿把土地有偿使用和村民建房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当前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采取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搞好土地管理秩序、村民建房秩序的检查和清理整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良好的村镇建设秩序。《关于开展土地使用情况检查对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整顿和规范村民建房秩序的实施方案》讨论稿已印发给大家请大家提出意见修改后下发执行。下面我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关于土地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基本目标是通过治理整顿在我市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土地市场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四个保证”一是保证检查清理后的所有土地使用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保证土地资产收益应收尽收三是保证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和对土地资产的有效管理四是保证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同时要注意做到“三个不能影响”。一是不能影响招商引资。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只能促进和加快招商引资决不能影响和制约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项目用地要继续执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的暂行规定》中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不能影响企业的改革改制。对改制企业要通过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依法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更为合理和更加灵活的处置方式帮助企业盘活土地资产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条件。三是不能影响市区的旧村改造。加快市区旧村改造步伐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区居民集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市区旧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城区范围内进行旧村改造必须按城市居住小区的标准编制改造规划合理确定村民住宅和出售住宅的比例并按这个比例交纳土地有偿使用费。

二关于村民建房清理整顿工作。要依法规范村民建房秩序从根本上杜绝未批先建、乱搭乱建、建新不拆旧等违法违规行为使全市村民建房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清理整顿过程中因为对象的不同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依法处理的原则所有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查处必须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二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三是实事求是分类处理的原则。同时要做好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三开展这两项活动要把握好三个环节确保取得实效。一是抓好自查自纠。这两项清理整顿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比较复杂。市政府不可能组织工作组深入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村逐一进行检查纠正。因此各镇街道、村、部门和单位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按照市里的规定和要求自觉主动地检查纠正在土地使用和村民建房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自查并自纠的问题市里将本着自纠从宽的原则从轻处理。二是抓好集中整治。自查自纠结束后市里将分别组织有关部门对这两项检查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查处一批拒不执行土地市场管理和村镇建设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既处理事也处理人以确保对土地违法行为和建设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效果全面纠正存在的问题。三是搞好验收总结。两项清理整顿工作基本结束时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这两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将结果进行通报好的予以表扬差的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在时间要求上村民建房清理整顿要在秋种前结束以免影响生产土地管理检查整顿要在年底前基本结束。

四、切实加强对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清理整顿村民建房工作的领导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清理整顿村民建房工作面广量大、任务艰巨事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加强协调确保两项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

一是要加大领导力度。政府是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搞好村民建房管理的主体。为切实加强领导市里成立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清理整顿村民建房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在市规划国土局和市建委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两项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验收等工作。各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更要高度重视集中力量抓紧抓好。工作中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筹划精心组织精心指导。对一些重大问题、突出矛盾要及时研究正确决策认真解决。要抓重点、抓关键以思想解放拓宽工作思路以重点突破带动和促进整个工作的开展。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改革的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特色突出的新路子并注重做好总结完善和提高推广工作。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狠抓工作落实力求取得大的成效。

小城镇建设范文3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小城镇建设亦是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居民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所以,急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正是符合这一发展需求,其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整体速度的提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如图1所示。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当前有些地方的小城镇建设,虽发展势头较快,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给小城镇建设和管理造成了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一)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是实现小城镇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打造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初的建设者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在当地兴建各类重大污染企业,致使当地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而当地居民在利益的驱动下,亦是未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加之本身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以至于走上了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建设的“老路”。

(二)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都是各级政府,而政府的投资来源主要是依靠财税收入,而这些资金根本就无法完全满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需求,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本身就比较紧缺,根本就无法增加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进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越来越好,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越来越差,区域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另外,银行贷款亦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但是,现今的商业银行对小城镇建设中的中小施工企业并不看好;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导致民间的游资无法有效利用。以上几个原因导致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严重不畅。

(三)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缺乏前瞻性,以至于建设项目多数缺乏生命力

由于缺乏合理的城镇规划设计,在很多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建了拆,拆了建”的怪现象,这对于本身就资金不足的小城镇建设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严重地影响到小城镇建设项目的“生命力”。

(四)管理的滞后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

当一个城镇初具规模后,管理问题就会马上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相当一部分小城镇建却恰恰忽视了这一问题。由于管理跟不上去,脏、乱、差的问题立马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大量涌出,给小城镇建的后续发展造成极大障碍。严重阻碍了小城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改进措施

(一)以保证生态环境质量为前提,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前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小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生态环境,控制大气污染和有害污染源的排放,治理江河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园林绿化工作,提高绿化水平,逐步形成每一个小城镇的城镇建设特色,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服务。

(二)拓宽筹资渠道、多方位筹措资金

一是国家调整金融与财政的投资趋向,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采用项目投资方式,由项目公司筹资承建项目并经营, 项目公司获取收益,而当地政府获取税收。三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收民间资本和民间游资投入小城镇建设,民间资本和民间游资投资,当地政府优惠政策护航,实现多赢的局面。以给小城镇建设充足的资金保证。

(三)加强规划设计的前瞻性

按照城乡一体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原则,结合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结构调整,编制合乎实际、切实可行的小城镇规划,要切实突出地方特色。坚决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以

及建设资金的巨大浪费,合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切实走出小城镇建设中的“建了拆,拆了建”的怪圈。

(四)强化管理,文明执法

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对于小城镇而言,不论建设还是运行都离不开严格文明的管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要配备充实一支高素质的精干的执法管理队伍,从人员、编制、办公地点、执法工具等各方面都要予以充分的保障。

结论

小城镇建设范文4

(一)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

1、建设发展规模。邵阳市现有土地面积2.0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28万人,占湖南省总人口的11%,乡镇197个,其中县城以下的乡镇 188个,小城镇88个,比2000年末增加6个,增长7.3%。小城镇建成区面积436.1平方公里,比2000年扩宽167平方公里。

2、城市化水平。2000年以来,邵阳市小城镇发展迅速,到2009年末,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24.44万人,比 2000年增长36.25%。

3、经济发展水平。2000年以来,邵阳市小城镇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2009年末88个小城镇生产总值355.4亿元,占县城以下乡镇生产总值的63.4%,比2000年增长1.1倍,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29.8亿元、117.1亿元、106.1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41.2%、265.9%、133.7%;财政收入18.1亿元,财政支出50.9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4倍、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8元,高出辖内人均可支配收入1054元。

4、建设投资。2000年至2009年期间,88个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146亿元,其中公共设施建设投资46.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1.8%。

(二)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水平不高。全市县城以下的88个城镇中,真正上规模或具有一定特色的集镇不多。人口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设施投资效益,难以积聚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与人流,难以发挥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据对小城镇周边农户调查反映,普遍对小城镇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等满意度不高。

2、规划不配套。由于受规划资金不足和部门规划不同步、不协调的影响,造成规划总体上缺乏整体性、科学性与前瞻性,规划深度明显不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电力、电信、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缺乏协调,内容不配套,建设难同步,造成了很多浪费。

3、投资渠道单一。目前,全市绝大多数乡镇都是吃饭财政,有的负债很重,很难抽出资金来搞建设。而在经营城镇方面,由于我市城镇普遍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城镇经营的投资回报不高,多数城镇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城镇建设的投入渠道不畅等,利用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城镇的吸引力不强,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受到约束。

4、城镇管理功能不全。一是邵阳市城镇建设管理机构亟待统一。县城以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执法主体难以明确,城镇管理工作难度大。二是管理人员经费不足。各县(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实行差额拨款(每人每年3-5千元),其余依靠从收取规划管理费中补足。这一收费项目被取消后,这些人员的工作都难以保证,严重影响队伍的稳定和正常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开展。三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县城以下城镇管理队伍中,本专业或相近的大中专毕业生不到30%,能独立承担规划管理的不多。

5、政策落实乏力。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了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镇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这些文件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落实。如:国务院、省政府先后颁发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庄和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然而,《条例》和《办法》在我市一直未能实施,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村民建房以国土管理代替规划管理,造成乡村建房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建房十分混乱。

6、产业支撑不强。县城以下城镇工业化程度低,主导产业不明显,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目前只有邵东廉桥镇、火厂坪镇、仙槎桥镇和洞口高沙镇、隆回六都寨镇、新邵陈家坊镇等城镇产业比较发达外,其它城镇产业仍然以综合商贸型为主,无特色产业,大部分人员主要从事商品零售服务和外出务工。

二、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情况

1、小城镇建成区金融机构网点占有率较大。2009年末,邵阳市88个建制镇拥有金融机构网点202个,占全市金融机构网点的2.9%。全市县城以下城乡居民每10000人拥有金融机构2.3个,小城镇每10000人拥有金融机构3.5个,机构设置占有率相对较大。

2、小城镇金融机构对小城镇建设信贷投入总量较大。2000年以来,小城镇建成区内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至2009年末,小城镇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54亿元。

3、小城镇金融支付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小城镇金融机构中有196个网点的支付网络并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现代支付工具布设力度加大,在小城镇布设POS机27台。

4、小城镇金融服务创新产品不断增多。近几年来,邵阳市金融机构在小城镇推出各类金融创新产品30多种,到2009年末各小城镇金融机构发放各种银行卡46万多张。

5、支持小城镇居民创业。2000年以来的近10年间,金融机构积极向小城镇居民累计发放创业贷款67亿元,支持了36754个个体工商户创业。

(二)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贷款机构不健全。邵阳市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2000年共有县级支行47个,营业所和分理处151个;城市信用社11个。到2009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经过降格、撤并,县级支行减少到41个,营业所和分理处减少到139个。农村信用社也经历了撤站并联站的过程,机构收缩由1995年末的4000多个信用社(站)并为2009年末的1000余个信用社。目前真正能够发放贷款、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机构已显得十分单一,除了极少数的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外,主要重任则落在农村信用社肩上。

2、贷款总量不足。据调查,2000年邵阳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8.8亿元,其中小城镇建设贷款为27.8亿元,占25.5%;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已达276亿元,小城镇建设贷款为72亿元,占26.1%。小城镇建设贷款年均增幅比全市各项贷款年均增幅慢4.1个百分点。特别是个别县(市)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呈现负增长,导致小城镇建设贷款也大幅下降。

3、贷款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生产经营性贷款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少;城镇居民的小额消费贷款多,启动发展性贷款少;商业性贷款多,扶贫性贷款少;短期性贷款多,中长期贷款少;上浮利率贷款多,优惠利率贷款少等等。以邵阳市为例,全市2009年末72亿元的小城镇建设贷款余额中,基础设施贷款仅占8%左右,60%以上为个体工商户及个体生产经营性贷款,20%左右为居民消费及购房建房贷款。而且这些贷款80%以上为商业性高利率贷款,且期限一般为3-6个月,跨年度的贷款极少。

4、贷款方式不灵活。从邵阳市的小城镇建设贷款中,我们可以发现,信贷方式单一,集中、呆板的表现为抵押、质押、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只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他信用贷款基本为零,创新性贷款品种几乎没有。信贷方式死板、不灵活。如邵阳市2000年末小城镇建设贷款余额27.8亿元中,尚有20%左右个人信用贷款,到2009年末72亿元的小城镇建设贷款余额中,几乎没有信用贷款,90%为抵押和质押贷款,10%左右为担保贷款。

三、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如何推进小城镇建设,金融应当怎样支持小城镇建设,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认为现阶段应当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升推进小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农”发展的理念,加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力度。

第一,要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农业二、三产业的集聚和集约化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推进小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途径。针对目前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大的现状,推进农村城镇化,能很好地解决农村劳力尚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的条件,而又能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的矛盾。三是推进小城镇化进程可有效拉动国内需求。加快农村城镇化,不仅可以把占有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居民潜在的消费能量释放出来,而且能孵化出新的、庞大的投资和消费能量,扩大规模,并提高整个农民的消费质量。四是推进小城镇化进程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第二,推进小城镇建设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信贷活动有一个较广阔的空间,而且为市场参与者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增值服务机会,为主办金融机构谋求丰厚的综合收益,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第三,要突破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定位上的误区。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县级城镇还是乡级集镇的问题,当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操作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认为既然中央、国务院把城镇化一项战略措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那么,作为县及其以下小城镇建设,理应把县级城市和农村乡级集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二是模式上的误区。一般认为,小城镇无非是由“几条路――几排建筑群体――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固然,路、房子、人口是城镇的主体,但现代化的城镇必须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对周边人文、经济、文化起着辐射功能并带动周边共同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部门要突破误区,为推进小城镇化进程搞好服务。

2、加强和改善服务,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一个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多层次的小城镇金融组织体系。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收缩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在农村,仅靠农村信用社来满足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是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的。完善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必须建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民间金融及保险公司在内的多层次机构网络。二是科学定位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例如要调整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对象,要充分发挥农发行的支持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性职责,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投入;国有商业银行重点应放在支持产业化经营上,重点支持城镇重点、骨干企业;农村信用社则应当在支持农户信贷资金的同时,拓宽“三农”的涵盖面,增加农民进城镇的创业贷款投入,加大对县以下民营、私营、股份等企业的贷款投入。三是加快小城镇结算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集镇,国有商业银行下设机构很少,日常金融业务靠农村信用社办理。金融市场缺乏发展的中间机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建设阶段,最为不便的是结算问题,直接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四是建立农村小城镇保险体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社会保障。

3、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为小城镇建设从制度上提供保障。

(1)信贷政策的支持。一是国债专项资金支持。国家可从每年新增加发行的国债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低息或无息还本。二是专项贷款支持。可调整国家开发银行职能,由国家开发银行承办该项贷款业务。

(2)补偿政策的支持。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商业信贷出台补偿政策。如专项贷款贴息政策、专项贷款保险政策、专项贷款税收减让政策等。

4、完善信贷机制,完善小城镇建设信贷体制以确保目标的落实。

首先中央银行要在支持小城镇建设上发挥货币政策传导作用,通过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信贷支持重点。其次,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机制,加重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是要确定信贷支持目标。要根据政府确定的小城镇规划,确定信贷总目标,并分年度拟定信贷计划。在制订目标、拟定计划中要始终坚持发展的观点,确保信贷在支持小城镇建设上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二是要狠抓目标、计划的落实。要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积极寻找、培育特色产业,特别是围绕政府在抓小城镇建设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贷款营销,对支柱产业要重点支持,对支柱产业中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重点客户贷款上要满足需要。三是要给基层行适当的贷款审批权。基层行身处小城镇建设的第一线,对情况比较熟悉,该贷该不贷,贷多贷少,比较了解,因此,也应该有贷与不贷的决策权。四是要改善服务,简化贷款手续。要尽量降低贷款门槛,对黄金客户要采取服务上门、营销上门的方式,方便客户贷款。

5、改善信用环境,为小城镇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小城镇建设范文5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

新开河镇位于满洲里市东湖区东南部,镇域面积57.75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6.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9万亩,是满洲里市蔬菜主要产区,同时又是俄罗斯、蒙古国等蔬菜水果出口基地。区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加新开河镇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国家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及国家最大的中俄互市贸易区——互市贸易区所在地,是东北亚贸易大通道的一个重要桥梁与枢纽,独特的地理优势使新开河镇:“得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国家沿边开放的前沿与窗口。因此素有内蒙古的东方“明珠”、北方的“小深圳”之美誉。曾先后被国家及确定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领头羊、发展乡镇企业、加工业、蔬菜出口小镇,并被授予全国村镇建设先进乡镇、全国蔬菜水果出口先进镇、满洲里市小城镇建设优秀镇、满洲里市文明镇示范点等各项殊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满洲里口岸和互市贸易区的开通,给我镇经济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注入了活力。

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保证城镇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镇是满洲里开放的前沿,名城建设的窗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沿边口岸名镇、蔬菜水果出口基地”的宏伟目标,区领导班子进一步审视镇情,理清思路,自觉把本镇工作与上级大思路进行有机对地接,以“建名城、建重镇”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建设中国沿边口岸国际经贸旅游名城重镇为发展的总目标,围绕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全、面貌做新、环境做好的要求,着力塑造北方国际化现代小城镇的形象。

一是抓组织建设。成立了小城镇建设专项工作推进组,实行领导重点工程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通力协作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真正做到“计出一群,令出一人,戏唱一台”,从而保证了新开河镇的城建工作有了正确的政治导向,目标进一步明确,城建工作的领导行为得到强化,综合整治得到加强,奠定了我镇城建工作坚实的领导和组织基础。

二是抓法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规划。我们根据中央及自治区、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新开河镇小城镇建设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城镇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使口岸镇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原则。

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设。近两年我们先后开展了“道德风尚进万家”、“口岸繁荣我发展,我为口岸添光彩”的争创文明市民活动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强化了社会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净化了社会环境,保证了口岸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借助满洲里口岸,发挥优势,带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和出口蔬菜水果带动口岸城镇建设,口岸城镇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互市贸易区的启动建设和铁路扩能动工修建,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才能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一机遇,推动口岸城镇建设上规模、提档次,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借助资源优势和口岸优势,大力发展俄罗斯广大市场,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蔬菜和水果出口区。新开河镇是全盟北部闻名遐尔的蔬菜水果出口之区,北有生态农业观光区、湿地保护区、绿色温室大棚区,区级301国道,有利地方便了运输业,南有文明世界大淡水湖之一“呼伦湖”、达兰鄂罗木河、鱼塘大坝,盛产绿色食品基地,东有黑龙泉烽火台,欧洲古城堡神秘园、天体浴场、度假别墅区,西有烽火台观赏区。目前形成了以优质蔬菜出口和旅游为主体,对俄罗斯、蒙古国出口蔬菜水果生产为重点,畜牧、渔业、旅游发展为补充的高效农业发展框架,所盛产的优质,特色蔬菜,名贵鱼类享誉区内外。

二是借助口岸和亲缘优势,扩大对俄贸易和蒙古等国家的劳务输出。经济技术合作及到境外的劳务人员总数超过3000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区口岸前列。将为我镇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对外贸易事业的兴旺,进一步促进了口岸城镇建设的发展。

三是借助旅游优势,进一步带动新开河镇的经济发展。因所处位置与历史沿革,使得口岸文化、民族风情、民俗民风、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目前我镇正准备辟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俄罗斯民族风情园,二子湖旅游度假村、小河口旅游度假村、即将开发的旅游景点“拓拔鲜卑族古墓群”又是我区的旅游风景线。使我镇成为闻名区内外的一个新的旅游热点,带动新开河镇经济的全面发展,带动口岸城镇建设。

三、要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龙头”作用,努力提高规划水平。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居质量为出发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设结合起来,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市城市化水平,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地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全面振兴与繁荣。

四、生态环境良好、城镇建设具有鲜明特色

要利用小城镇地域开阔、环境优美、环境容量大的优势,借鉴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掘城镇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塑造规模适度、小巧近人、精致玲珑、个性风貌特色明显的小城镇形象,以环境取胜,用风格竞争。

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带动小城镇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小城镇的规划不仅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调控和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建设口岸城镇,必须有一个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规划。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紧紧抓住沿边口岸开放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口岸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力争把新开河镇镇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经贸大通道上的桥头堡、内外贸易的集散地、农业、经贸、旅游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中国沿边口岸北方“明珠”重镇。

一是重新修编城镇建设规划。2007年,结合建设沿边口岸名城的主基调,本着超前性、适应性、合理性的原则,镇政府委托黑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对镇所在地及所管辖的村屯建设规划做了第二轮修编,重新制定了《新开河镇建设总体规划》。并合理的调整了原来的规划布局,既符合日益发展的口岸的需要,又适应口岸重镇发展前景的要求,确保了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二是宣传贯彻规划。口岸城镇的建设关键是抓规划的具体实施。由于农民的规划意识淡薄,给我们实施规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从宣传教育人手,不断增强农民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口岸城镇规划的作用和意义,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建设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利国利民、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好事;对口岸的繁荣,新开河镇经济的发展,实现富民、强村、壮镇的目标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宣传教育的同时,坚持以镇种植蔬菜和出口蔬菜水果为典型,推行典型引路,试点推动、以点带面,这一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使各村屯借鉴先进经验,增强进取意识,激发广大农民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动员全社会力量,掀起了小城镇建设的热潮。

六、政策引导,精心组织,推动口岸城镇建设持续发展

口岸城镇建设的难点是缺少资金和技术力量。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逐渐摸索出了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基础设施社会化、物业管理企业化”的方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产业来加以筹划、经营和管理,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并相应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

通过利益驱动,吸引集体、个人及外地客商在我镇进行开发建设,初步形成操作性较强的以政策投资为引导,社会集资和招商引资为主体,土地出让和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为辅助,优惠政策引资和农民的以劳代资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元化投融资新体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来抓,以上级精神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农村及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方针,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口岸文化、民族特色两大特点,下大力气上档次、上水平,推动小城镇建

设工作全面展开。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的建设一批有利于提高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道路,给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应突出本镇的特点。休闲广场、民族公园、风情旅游景点等公益设施。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尽可能的扩大绿地面积,搞好主干道的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好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统一,以小城镇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相关产业拉动小城镇建设的进步。完善、培育、服务和引导一批以口岸经济为载体的产业,以扩大小城镇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扩张。

历史赋予了我们重任和机遇。我们相信,在市、区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只要我们奋发作为,拼搏肯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们一定要虚心学习其他兄弟城镇的先进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励精图治,真抓实干,促使我镇各项事业发展再登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创建中国沿边口岸名城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七、依托满洲里口岸优势,加快小城规划建设,突出口岸的特色

规划引导建设项目空间布局,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重视和发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引导作用,必须抓住规划实施这个关键。突出小城镇特色,重视满洲里市新开河镇的发展规律,附和满洲里市“大通关”,的发展趋势,发挥满市口岸的聚集转换,扩散作用。以满洲里口岸“大通关”试点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扩大向北开放和开拓俄蒙市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口岸疏运能力、提高通关效率、完善通关服务功能为重点。带动新开河镇蔬菜和水果出口市场及相关经济的发展,使新开河镇在21世纪发展成为:

一个蔬菜水果出口的小城镇

一个繁荣的小城镇

一个高效的小城镇

一个舒适的小城镇

一个中国北方“明珠”的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范文6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土地合理利用 问题 主要途径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土地的利用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大部分用地都是通过征用周围的耕地而来,在这种人民生活与土地建设之间矛盾日渐尖锐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城镇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在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小城镇的建设是一条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二)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可以充分调动这部分人力资源来推动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等的发展。同时,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城镇化的建设拉动了整个城镇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有力的推进。

三、在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小城镇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城镇建设的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城镇建设的高速、大范围、大规模对资源的开发,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相当严重的破坏。同时,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也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利用规划比较落后。

在小城镇建设中往往忽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忽略城镇规划体系,规划内容不完整,操作性差,使得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土地征用方面来说[1]: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的经济补偿较少,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二)用地结构及功能分区不合理。

我国小城镇的用地结构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少;城镇布局分散,道路建设不规范,建筑布局零乱,等等。另外,工业用地低成本扩张较快,存在大量占而不用现象,有的还对环境污染破坏较大。城市用地结构的不合理造成老城区住房紧缺,交通阻塞,中心城区企业缺乏发展空间,住宅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从而使城市土地总体效益下降。另外,在城镇中对于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区的建设很随意,混杂现象很普遍,一些工业污水和废渣对基本农田产生污染,妨碍基本农田的保护,影响到了农民的日常生活,这种功能区分布的不合理,不利于生活环境的改善,更不利于城镇的长期发展。

(三)忽视法律的约束力。

为了加速城镇的建设,很多城镇开始大力引进外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随意更改用地规划的现象。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有规不依现象很普遍,忽略法律的约束力,导致大批肥沃土地变建设用地,资料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到小城镇的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两者的有机协调,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

(二)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

小城镇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城镇建设用地存量,存量建设用地是政府最重要的可变现资产,只有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才能真正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解决小城镇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政府部门要统一管理和掌握土地的建筑发展权,决不允许单位和个人炒地皮,也不允许个人私自搭建,随意将农用地转变成建设用地,非法交易。在土地资源紧缺,又要加快小城镇建设这对矛盾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继续加大土地利用力度;二是有计划抓好旧村镇改造;三是采用土地置换政策,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向集镇工业小区集聚。

(三)集约用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

我国人多地少[3],耕地资源尤为珍贵。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0.25公顷)的一半。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但从现在起,必须占用耕地的因素相加将减少耕地2070万公顷。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地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

(四)加强规划管理。

俗话说“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搞好规划管理,是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切实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和保障。首先,要建立规范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按法定程序办理,通过建立确保规划实施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体系,加强规划管理等措施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问题,依靠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规范约束目前建设不规范的势头,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环境得到保护、水土保持、设施齐备。

以本地区某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的问题为例。由于土地资源供不应求,导致土地资源稀缺。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房地产市场非常活跃,投资过热现象非常明显。据了解,导致房地产畸形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是主要原因。第一,炒房;第二,土地资源的短缺。炒房是人为因素,是炒房者制造泡沫来哄抬房价,但并不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决定因素。相反,土地资源的短缺才是导致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由于市场上土地资源的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土地资源自然而然就成为一种高价的稀缺的产品。土地价格增长,开发商的投资成本就会增加,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所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成为了抑制房价上升的根本手段。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样土地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统筹安排好建设用地,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解决好土地紧缺问题,才能保证城镇健康地建设与发展。

五、结语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高举这面旗帜,从大局出发,处理好建设与人民生活、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的详细规划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姚斯杰.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合理利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