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规范文1
“家……家庭会议”我大吃一惊。
“开什么家庭会议,无聊”爸爸边玩电脑边说。
“喂喂喂,什么无聊呀!我要制订一套家规”
“家规?”我和爸爸不约而同的叫了起来。
“对,我已经写好了,下面我给你们念一念”
一,玩电脑时,要经过我的同意,不得违反。
二,每个星期,我只要做两顿饭,其余的就由你来做。
三,大家要监督我减肥,到了10月份,我要瘦到50公斤,否则……
四,每天爸爸你必须得帮我按摩。
五,每天的食谱必须由我定,以清淡为主。
六,我做什么事情,你们不得提意见。
七,每天爸爸必须陪我散步。
八,你们必须让我开心。心情愉快人才能年轻嘛!
……
爸爸摆出了一副苦瓜脸。
哈哈!我心中暗喜,都是要求爸爸的,没有要求我。
“另外,雪雪,你也要遵守下列规定:”
一,以后,我每个星期去检查你的房间,必须得干干净净。
二,每个周末才能玩电脑。
三,玩电脑的时间不许超过1小时?2小时。
四,每天的作业必须拿来给我检查。
五,每个星期必须写2?3篇作文。
六,没有我的允许,不许出去玩。
七,以后做作业快点,陪我去散步。
八,……
家规范文2
Part A0 ~ 6 岁:孩子可以接受哪些规矩?
我们不能对9 个月的婴儿和6 岁的儿童提同样的要求。0 ~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接受哪些规矩?
0 ~ 1 岁规矩的建立,从生活常规开始
从出生开始,宝宝就会从父母、家人那里得到无微不至的爱,爱意味着给予、允许、宽容和接受,一切是无条件的; 也会看着父母摇头说“NO”,感受到规矩的存在,规矩意味着有所约束、有所拒绝。表面上看,慈爱与建立规矩好像是对立的。但对父母来说,规矩是出于爱而建立的;对孩子来说,爱的滋养奠定的情感关系是建立规矩的前提,唯有爱并有所约束,才能使规矩不至于影响和束缚身心发展。
对于0 ~ 1 岁的小婴儿来说,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父母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帮助其建立起基本的生理习性,包括间隔多久喝水吃饭,安然入睡及养成排便习惯。
家规要点:
当宝宝哭闹的时候,需要通过满足他生理方面的各种需求,帮他建立起安全感;在他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帮他发展各种感觉、运动协调等能力。生活规律的建立,需要有弹性。
创造安全的环境,宝宝不能把什么物品都往嘴里放,不允许动的东西,任他怎样发脾气都不可能拿到。
这个阶段,运用规则的权力掌握在抚育者手中,所以父母要明确孩子成长的需要,理解成长中的表现,通过行为观察来决定发展什么、阻止什么,孩子则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家庭的熏陶与教养。
在建立规矩方面,父母家人要统一态度,并且坚持一致的做法,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形成清晰的概念,并遵循要求去做。
宝宝表现好时,父母可表现出微笑、拥抱、喜悦的脸色,这样宝宝获得的就是积极情绪的奖励。
1 ~ 3 岁从初识是非到故意对着干!
当孩子长到两岁左右时,真正意义上的立规矩就开始了。2 岁宝宝不会总是畅快于“随心所欲”,从成长的角度看,遵循天性的“快乐原则”早晚要受到规矩的挑战。此时,父母要告诉宝宝事情该怎样做,为了巩固适应,还要告诉宝宝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宝宝初识行为中的是与非。
2 岁宝宝已经能通过成人的言语和表情,对事物做出最初的判断。比如,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宝宝开始尝试到最初的两难。是遵守规矩,忍受克制带来的痛苦,还是随意而为,拒绝束缚――宝宝需要做出选择,因为他们已经进入到识别好坏、建立规矩的年龄了。
家规要点: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学着自己穿衣、吃饭,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洗漱,收拾玩具,模仿成人礼貌称呼,接触小伙伴并在一起玩耍。
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你的判断是最好的指导原则。比如,如果他拽了小猫的尾巴,你应该把他的手拿开,看着他的眼睛对他说:“不行,这样小猫会疼。”
这个阶段的宝宝还要学着体验、忍受、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他大发脾气,把积木扔得到处都是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他先平静下来。风暴结束后,再平静但坚定地告诉他现在要把积木都捡起来。你可以帮忙,但宝宝一定要完成他自己应该做的那份事。
鼓励方式:采取明确的即时奖励,可以是食物、玩具,也可以是言语表达。
3 ~ 6 岁坚持原则与灵活创意相结合
在成长中, 人们要接受约束,被要求符合一定的行为规范,这与乐得自在的人性之间会产生一连串的冲突。
在宝宝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有时能听从父母的指教,但也会时常显现出另一类行为――违拗不从或倔强反抗。即便表现顺从,也会不时地有所发泄,以耍点小脾气来表示不情愿。在行为上,孩子还远远做不到自觉约束自己。在这个阶段,宝宝时常分辨不清自己行为的对错,已经懂得的道理也可能做错,他们的行为更多是受自身情绪的调控,所以他们时常会“蛮不讲理”。家规要点:
当孩子明知故犯时,允许其有一个情绪发泄的过程,坚持原则与灵活处理相结合。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需要负一点责任的事情,若能胜任予以鼓励。
珍视并接受孩子偶尔产生的内疚、羞愧心理。知耻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有助于日后遵守规矩。
适当运用评价。不针对人,而是针对某个具体行为,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行为,逐渐将各种规矩内化形成道德感、美感。
鼓励方式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可以即时,也可以延迟(说好以后特定日子补),但要明确承诺,说到做到,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是通过承诺来建立信任感的。
Part B 4个家庭样本:家规进行时
无论是小宝宝长时间的嚎啕大哭、咬人、抓人,还是幼儿吃饭时的习惯,或是上了幼儿园以后的新麻烦,有时候父母的愿望与孩子实际学到的规矩会出现偏差。
守规矩孩子的一日生活
讲述:晨阳妈妈,孩子5 岁
晨阳是个很乖的孩子,家里的规矩他很快就能学会并遵守。小的时候给他念“孔融让梨”,新买的好吃的,他会先分给大家尝。自从晨阳上幼儿园后,家里的规矩就多了,比如:早上7 点闹钟响了,必须起床,不管春夏秋冬都一样;放学回家不能马上看电视,必须先完成幼儿园的作业;每晚看电视的时间是19:00-20:00;晚上21:00 必须关灯睡觉。
如果晨阳能按照上面的作息时间来完成的话,我会奖励他小红花。集够10 朵小红花就奖励去公园玩1次;集够20 朵奖励1本故事书;30 朵可以买1个玩具。
专家点评:
建立规矩是必要的,不但要因年龄而异,还要因人而异。对一个性格温和、顺从、忍让的孩子,就不要过度强调安分守己,而是要让他懂得适度表达,懂得在伙伴中争取话语权,懂得面对攻击怎样保护自己。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不同的规矩,个性下的规矩才有实际意义。
关于奖励,晨阳家长的做法是精神加物质,这个思路不错,只是要达到次数要求,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耐力及毅力等诸多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出来,建议次数减半为宜。另外,就是奖项还值得斟酌。去公园、读童书是孩子童年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因孩子无法集齐相应数量的小红花就被剥夺。
好习惯自然演化成规矩
讲述:宸宝妈妈,孩子17 个月
在我家,没有刻意制定的家规,有些习惯自然养成了就成了规矩。
比如:
从小开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洗脸,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10 个月左右,每次当他玩玩具时都会把筐里的玩具倒满一地,之后,大人们都会教他把散落的玩具一一收回到筐里,让他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的好习惯。但是通常他这一刻照做了,一转身,却又把筐里的玩具全倒出来了。
11 个月大,外公下班回来,我会对宝宝说:快去给外公拿拖鞋。说了一两次之后,每次听到门铃响,他就会赶紧跑过去“招呼”外公。1 岁左右,让他不撕书或者不打人,但是好像他并不会时时遵守。
当他撕书的时候,我就会用一件玩具或者一个小故事、图片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打人的时候,我就会边摇头边对他说:“不要,不能打人,会痛。”让他知道他这样做,被打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专家点评:
宸宝家的做法让好习惯自然演化成了规矩,例子中妈妈的要求基本上与宝宝的心理发展水平相符合。这一点,从宸宝不同时期的行为基本能达到要求可以为证。
要求10 个月左右的宝宝“收拾”玩具为时尚早,因为他还不懂得“筐”内外有别,拿出来和放进来分别是什么意义。不妨就把收拾当做游戏和他一起玩吧,还可以比比谁收拾得快,看谁能先把玩具放到筐里。
过来人的经验都可靠吗?
讲述人:桃桃妈妈,孩子2岁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我家宝宝半岁以前经常喜欢让人抱着,不抱就大哭。婆婆说不能一哭就抱,这样桃桃会越来越娇气。于是我跟家人商量,她哭的时候大家先不急着过去抱她,让宝宝明白,要求并不都是哭就可以得来的!果然,宝宝后来的情况就明显好得多了。
专家点评:
孩子适应规矩,需要一个过程,而建立规矩的成人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在规矩面前,两者显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如果我们制定规矩时,暂时将自己的身心“还原”到和宝宝一样的年龄,想象一下自己能否做到,或许将心比心之下会有不同的感觉。
宝宝周岁内最需要人抱,一是不能自主活动,活动范围小,被抱着可以看到接触到更多的物体,更重要的是宝宝需要肌肤之亲传递感情。哭了,却不可能得到即刻回应,好像有点硬性剥夺的味道,另外,宝宝又不是要挟父母,父母为什么要选择“对峙”呢?至于“宝宝后来明显好多了”的结果,可能是宝宝在规矩之下不再采用自然的表达方式,减少了自身需要时应有的诉求――因为她的哭不被接受,不被理睬。
总之,小宝宝哭的时候是在告诉你他有需要。
尽管你不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也要试着抱着他走走,再喂喂他,或给他唱唱歌,让他感到安全。
隔代养育之见招拆招
讲述人:燃燃妈妈,孩子4岁
因为我不是全职妈妈,燃燃跟着老人生活,慢慢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吃饭要喂,且边玩边吃 ;爱吃零食 ;看电视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诸如此类的事。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并以此来约束燃燃的行为,锻炼他的能力:
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孩子自己能做的,不能让大人帮忙。包括自己洗脸、洗脚,自己整理玩具和书,自己吃饭,自己上洗手间等等。这个要求一实施,我们发现燃燃一天比一天能干。现在4 岁的他可以自己穿毛衣了!
2 吃饭前半个小时内不得吃零食,吃饭认真吃,不看电视,不边玩边吃。
3 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
以上3 点做到并坚持1 个月时进行奖励,不能坚持时提出警告,不排斥实施惩罚,不排除体罚。体罚次数不能多,但必须有效。
专家点评:
隔代教养因为理念不同会产生一些分歧。在这样的家庭中立规矩需要有些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父母不能全
盘否定老人带孩子的辛苦。其次就是多一些沟通,尽可能让老人明白规矩的意义,步调一致,避免两代抚养的方式“背道而驰”,让孩子无所适从。
燃燃妈妈先找出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规矩,对一个4 岁的孩子来说,规矩的内容是比较
妥帖的。但是惩罚甚至体罚的办法值得商榷。非惩罚性的积极养育就是要我们尽量鼓励好的行为,而不是惩罚错误行为。适度“剥夺”准备给孩子的好处――因为没做到而去掉一个好处,都会优于直接运用惩罚,这一点在心理学行为研究中是得到认可的。
小结:家规建立
根据年龄升级,不超越孩子能力的发展水平。
根据孩子的脾气秉性而异,讲究因材施教,让规矩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而不是压抑。
不要将自己的担心忧虑、别人家宝宝的现象,拿来为自家宝宝制定预防性规矩。因为这明显是你的需要,而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家规范文3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来源:文章屋网 )
家规范文4
从年初起,央视《新闻联播》对社会各阶层就家规、家风的认识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写道:“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庭教给我们人生第一课。因此,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规,将使代代都受益。在新时期,重新思考家风、家规,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家规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先秦,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内容和形式趋于成熟,是一种在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训诫后辈子孙的家教方法。家规家训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我国教育的发展曾经一度走入误区,那就是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思想又多取材于国外的家教理念,舍本逐末,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今日之中国,教育正在面临一种严峻的考验,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围绕着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精英教育而进行,孩子成了牺牲品,这是教育的极大失败。
为了孩子成功成名,家长的家教法可谓五花八门,在家长的苦逼下,虽然有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去了,可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品行和相关的技能,却被丢到“爪哇国”去了。
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而有一种对孩子品行、能力和学习均有裨益的家教法,却早已被丢弃了,这种家教法就是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方法――家规。说熟悉,是因为大家都听说过,说陌生是因现代家庭极少有订立家规的,而且还因为它早已淡出了很多现代家庭,被湮没于滚滚历史红尘中。
家规,对于很多现代家庭来说,仿佛是一个穿越时空的词汇。这里的“家”是指家庭,“规”则是规矩或规范,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懂规矩、讲规则。
现代家庭对家规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影视剧或书刊。在讲述古代家庭生活或教子故事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家里的长者,在动用家法惩治儿子或孙子时,总会先把家法读出来,然后再附上惩罚的办法。这里的家法就是现在我们所称的家规。
家法作为一种家庭自治规范,其产生与法律是同源的。二者都是源于原始的社会习惯规范,直到后来“国家”出现,二者才开始逐渐分离,各自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家庭与国家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宗族到家族到大家庭,再到现在的个体小家庭。
由于产生于封建社会,传统家规也带有那个时代的一些弊端,有的家法甚至等同于霸王条款:其一制订不经过全家讨论,尤其是不征求未成年子女的意见;其二是很多家法只是强调惩罚,缺乏奖励措施;其三只对妇女、儿童有限制,对家中男性、长者则全无约束。现代家规则不同,有奖有罚,体现出现代的元素,即民主和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说起家规,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的嫡子孙、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同为清朝的李毓秀是康熙年间的秀才,他的著名典籍《训蒙文》,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弟子规》,也是经典教规,“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侧重于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行谨慎讲信用,对他人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学习有仁德的人,多学习经典文化艺术知识。对于塑造孩子聪慧乖巧、品行端正大有益处。
这两篇治家格言,可谓家规中的经典作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远超乎人们的想象,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幼童,很多人都能够背诵其中的重要文句。无论是《治家格言》还是《弟子规》均出自封建时代的文人笔下,肯定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仍不乏我们可借鉴之处。特别是这种“家有家规”的意识,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家规,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全家人的,是家庭“公约”,人人都应该遵守。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针对孩子的,是家长用守则的形式来约束儿女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针对孩子的家规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成人化。对任何家庭来说,这两种家规都是需要的。没有“公约”式的家规,针对孩子的家规就难以执行,因为孩子会觉得不公平。
家规是一种文明和进步的体现。相比外国的家庭,中国的家庭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对长幼尊卑的秩序很看重,往往都是以家长的话为基准,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更是很少考虑他们的感受,而国外的家庭环境相对民主一些,家长和孩子经常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平等对话,更有利于家庭关系的融洽和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思想,为人做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所以家规应成为我们现在家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规范。但现在一些年轻的家长,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缺少家规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明显地缺少规矩的约束,不但对家庭建设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名人家规
(一)
王永庆家规:“要忍耐”,凡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
“台塑大王”王永庆对子女的教育以严格出名。儿女们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富裕,王永庆给的学费、生活费刚刚好。因为觉得打电话太贵,王永庆和儿女沟通都是通过写信,从来不打电话。儿女回信,还要报告花了哪些钱,连买条牙膏也要写上去。
王雪红是王永庆的三女儿,顶着“经营之神的女儿”的头衔,王雪红却坚持不靠家庭,独立创业,其唯一的经济支持来自于母亲送给她的一套房子,靠着用它抵押贷款来的500万新台币(合100多万人民币)王雪红创办了威盛集团。
(二)
有时候,不用文字表达,父母的身体力行也能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他的博客里讲过一个关于捡砖头的故事。俞敏洪的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瓦捡回来,有时候父亲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
当时俞敏洪只觉得父亲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很了不起。长大后,俞敏洪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中体悟到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依然能积攒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捡砖头的精神后来就成为俞敏洪做事的指导思想。
(三)
周福仁家规:贫困是资本,而不是障碍。
在地图上看,海城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下游左岸,辽东半岛北端,市内有平原,适宜农业发展;市内也有矿山,但在开采之前,对填饱人们的肚子没有任何作用。
家规范文5
家规英语作文(1)
"The school has the school rules, the home has rules" is often in a word, can be asked "what is discipline?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 lot of people immediately transfixed.
The house rules. Every family rules are different. When eating in my home I should be the words of "food, lay not language." After dinner, can not put the chopsticks on the top of the bowl, to put it on the table, this means you have to eat well. If there are bones on the table, bones, etc. To put them into the bowl with chopsticks. Do these things also cannot leave, wait until everyone ate can be away from the table.
Our family has a house rules - matter however three. One time in the park for a walk after supper, because been stepping on a stool, so I took out a piece of paper, clean bench, I lost a lost. A clean workers came out, said: "you this child how so not bred, litter everywhere." I listened to her, my face red with immediately. Apologize as I go to pick up today as he ran into the trash can, this to put the cleaner's anger.
Dan, is the family ethos, Dan once destroyed, this family thinking with corruption. It gives bad reputation is going the rounds and then no one will keep company with the people, want to change at this time is too late.
My family trait is "filial piety" as the saying goes, hundred good filial first, we want to filial piety the parents and elders. When our parents getting older, more can't talk back, all want to consider parents. Even if they say no, also want to kind of talk. Told us to do things, do not delay, as far as possible to help parents, so as to achieve "hundred good filial first".
Dan is the house rules, have good manners can in an orderly way, have a good family trait can better based on the society.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问到“家规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规?”很多人就立刻呆住了。
家规。每户人家的规矩都不一样。我家在吃饭时真应了那句“食不言,寝不语”。吃完饭后,不可以将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这就代表你已经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鱼刺、骨头等等要用筷子将它们扫入碗内。做完这些事还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离桌。
我们家还有一个家规—事不过三。有一次晚饭后在公园里散步,由于凳子上被人踩过,所以我掏出一张纸,将凳子擦干净,随手一丢就没了。一位清洁工人走了出来说:“你这小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随地乱丢垃圾。”我听她这么一说,我的脸立马红了。我一边道歉一边跑去吧至今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去,这才平息了清洁工的怒火。
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家风一旦败坏了,这家子的思想也就跟着败坏了。这给坏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就没有人愿意跟这家人交往了,这时候想改就来不及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当我们的父母渐渐老去,就更不能顶嘴了,凡是要考虑父母。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要和和气气的说话。叫我们做事,不要推辞,尽量帮父母的忙,这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
家风就是家规,有了好的规矩才能有条不紊,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家规英语作文(2)
As the saying goes: "the state-owned national law, the home has rules." Our house is not exceptional also, mom and dad is very strict to me, every time the examination must test to 95 points, this poses a conundrum for me, I'm good at Chinese and English, saying offensive point I was a "math idiot" so each to exam the day before, my father gave me find a pile of examination papers, exercises and review the data, sometimes want to go to bed at ten o 'clock, written by my hand acid, the result can only take five minutes, break up and then write.
When the examination the next day, try and not let me down, is my father let me to review, the teacher published scores, I got a whole class the first, I hasten to go back to tell the good news to mom and dad, I didn't think my father did not feel happy, but a face of serious said 1: "yes."
I am very happy, because mom and dad gave me a house rules and given to my review information has a lot of help, no matter how tired I was after, I will insist on!
Mom's comments: daughter, tell her the truth, good!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对我非常严格,每次考试必须考到95分以上,这个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我擅长语文和英语,说难听点我就是一个“数学白痴”所以每到考试的前一天,爸爸就给我找出一大堆的试卷、练习题和复习资料,有时要10点钟才能上床睡觉,写的我手都酸了,结果只能休息五分钟,休息完了接着写。
到了第二天考试的时候,试题并没有让我失望,都是爸爸让我复习过的,老师公布成绩的时候,我居然考了一个全班第一,我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妈妈,没想到爸爸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脸严肃的说了一句:“嗯。”
家规范文6
有了规矩,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生活,摆脱常犯错误的状态,走上自由的、快乐的、有规则的成长轨道,而我家的规矩就是从餐桌开始的。
从吃相看教养
我家周末的餐桌上常发生这样一幕:美味佳肴刚端上桌,4岁的侄儿便急不可待地伸手试吃,大人终于落座了,他却端着饭碗到处游走,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喝水。要不就是弟媳手里拿着小饭碗在追赶:“宝贝,再吃一口。”比侄儿大1岁的儿子表现却完全不同:吃饭前帮着大人拿碗筷、布置餐桌,吃饭时很安静,自己喜欢的食物主动夹给姥姥……儿子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每次带他出门做客,我也很有面子。
面子是小事,孩子素质的培养才是关键,餐桌上最能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从儿子上桌吃饭开始,我就和他约法三章:吃饭时不许看电视、不许挑剔饭菜、不得上蹿下跳、不能用筷子或汤勺敲打盘子、不能浪费食物……刚开始儿子有点不适应,常常忘了规矩,我会提醒他3次,超过3次,我就会取消对他的某一项奖励,如取消看动画片时间。另外,大人也要以身作则当好榜样。慢慢地,他开始适应了,并成为自己行为习惯的一部分。
有规矩的孩子更受欢迎
表面看起来,规矩对孩子起到了约束作用,会让他不舒服,但事实上好处无穷:由于儿子专心吃饭,加上从来不挑食,营养吸收比同龄人要好,个子刷刷地往上蹿;餐桌上的主动分享也会扩展到生活的细节当中,儿子在学校里变成了一个很受同学欢迎的人;而且带他到哪里去吃饭,我都不会担心出现尴尬的场面。从儿子3岁开始,每次带他去超市前,我都会和他约定好,一次只买一样玩具或零食。记得有一次,他相中一辆汽车,还想吃巧克力,他自己比较了半天,最后还是放下了巧克力,拿着玩具对我说:“妈妈,这次买玩具,下次买巧克力。”我不得不感动于儿子的懂事。
如同很多爱孩子的妈妈一样,我也希望儿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不需要有任何压力,但我更知道“没规矩不成方圆”,小时候太过自由,容易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长大后如何能赢得他人的接纳?坏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再纠正往往很费劲,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对的,让他知道做事情的底线,并且知道这个底线是由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大人。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自我管理,走上自由的、快乐的、有规则的成长轨道。
试着让孩子“破坏规矩”
破坏规矩的后果并不可怕,你可以试着偶然让孩子尝试一下,这样可以让他更好地认识到立规矩的意义。去年夏天,儿子跟我死缠烂打,非要修改每天只吃一杯冰激凌的规矩,因为他觉得不过瘾。我对他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他很不理解,于是,我就依着他每天吃两杯,一个星期过后,他开始咳嗽、流鼻涕,说嗓子很“难受、不舒服”。我告诉他这是冷饮吃多了的结果。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吃两次冷饮了。大多数时候,孩子会表现出他的任性和执拗,你给他讲道理,远不如他亲身体验更有效果,只有他亲身经历了,我们才有机会告诉他事情的好坏。否则,硬性灌输会非常困难,就算孩子听进去了也不一定能接受,只有真正从内心接受了,规则执行起来才会更顺畅。
给规矩来点奖惩
孩子犯规很多时候是在试探大人的底线,要想规矩得到很好的贯彻,我们需要向孩子传递一种坚定的态度,并给予相应的奖惩,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感受到,慢慢地去认可它。
――美好妈妈 亲子专家 女儿4岁 现居美国
小规矩带来大变化
S着女儿慢慢长大,她经常会出现一些逆反行为。也许她只是在照样学样,并不知道这有什么不好,而做家长的就要及时帮她纠正,这正是我为女儿立规矩的初衷。自从制定了规矩,女儿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小人儿学会了懂礼貌。以前奶奶来电话想和她说话,她常常只顾着玩手里的玩具,叫了好多遍,她才慢吞吞地来接电话,看似芝麻大点的小事,却能看出她对人的不尊重。我给她规定了几点接电话礼仪,慢慢地有了明显进步。
更令我惊喜的是,我去幼儿园接她,正赶上女儿和同学聚在一起听老师讲故事,女儿看到我,没有一下子跑出来,而是举起了手,用May I be excused?这句礼貌用语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才从教室里离开,那一刻,我感觉她好棒!这也许就是规矩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温柔而坚定地执行规矩
立规矩需要一个过程,要学会给孩子时间,用她能接受的方式来因势利导。规矩不需要多,只强调那些最重要的,然后坚持到底,不然孩子不会认真对待。比如女儿去街区的游乐场玩,到了该回家的时间她依然不肯走,耍赖想继续玩。这时我果断地走进车里等她,前提是,我要确保她还在我的视线之内。我远远地看见她一直坐在草坪上哭,过了好一会儿,看见我始终不让步,她不得不自己跑过来。孩子犯规很多时候是在试探大人的底线,要想规矩得到很好的贯彻,我们需要向孩子传递一种坚定的态度,孩子就会慢慢感受到,并且慢慢地去认可它、遵守它。
父母双方的教养方式要统一,对规矩都要认同,如果双方执行的不一样,孩子就会混淆,甚至无所适从。有一次,女儿想玩一个游戏,爸爸和她讲好只可以玩一次。结果游戏结束了她还想再玩,看到爸爸直摇头,于是她带着哭腔跑来找我,看起来可怜兮兮的,虽然这不是原则问题,但既然先生说了只一次,我就要和他的意见保持一致,当时就跟女儿说,可以明天再玩,今天只能一次。女儿一看爸妈的态度很统一,也就没辙了。
用积分奖惩孩子
如果孩子在遵守规矩方面做得很棒,就要及时鼓励,以强化他这种意识。我家的方法是实行“积分制”。首先建立一个好行为习惯奖励表,以星期为单位,依次列出需要做的分内事,一开始不必太多,把精力集中到二三点,以后增加的项目主要是针对孩子某些不好的表现和习惯。比如,孩子吃饭时发出响声或是边吃边玩,表格里就会增加餐桌礼仪这一项。每项以孩子的具体表现为依据,比如细嚼慢咽,不随便插大人的话,及时说感谢,不争抢玩具,照顾好自己的金鱼,不丢三落四,认真完成某项任务等等……如果达标,就奖励女儿小贴画,当此类小贴画积攒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家里百宝箱内她喜欢的东西。
如果女儿破坏了规矩,先是警告,减去她一定数量的贴画,继续再犯的话,有必要实施TIME OUT。有一次她哭闹得很厉害,为了缓和她的情绪,我陪她一起到房间里,我在旁边不说话,让她静思做“冷处理”,同时也让自己不要情绪化。之后我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告诉她为什么会被惩罚,同时跟她说明,处罚的是她的行为,而不是她这个人,只要建立了对事不对人的概念,就不会造成她情绪上的敌对,才能让规矩更好地执行下去。
立规矩的原则
1.规矩要特别简单
规矩要浅显易懂,能让孩子理解,在执行前要多和他讲明白道理。实在讲不明白的,应该告诉孩子:“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
2.保持规矩的一贯性
规矩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更不能在家一套,在外边一套。没做到或做得好,最好有相应的奖惩办法。
3.别使用语言暴力
不要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你听我的!我说了算!”规矩不是为了父母简单操纵孩子,而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出发点,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你的孩子。
4.给孩子一点耐心
有些不良行为是阶段性的,孩子在试探自己的力量,大人过激的反应倒会强化他的印象,感到自己有能力激怒他人。不妨耐心等一段时间,他看着观众反应不强烈,也就索然无味了。
尊重长辈是最重要的家规
培养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懂得礼数等等,最好用规则来保证。孩子长大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父母有责任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孩子才更有安全感。
――郭向荣 资深媒体人 儿子4岁
规矩要在3岁之前立
我和老公在养育孩子上的态度相当一致,都不赞成国外自由散漫式的管教方式,什么事都由着孩子,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孩子往往容易犯错,缺乏幸福感,同时会给他将来融入社会造成障碍。对于孩子来说,保证安全、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懂得礼数和与他人交往的原则等等,最好用规则来保证。孩子长大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父母有责任让他们知道,什么行为可以接受,什么行为不可以触碰,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3岁之前是孩子人格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期,“3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我从小教儿子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孝顺长辈、诚实做人就成了我家的家规。儿子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他有时反而不尊重奶奶:“你躲开!你闭嘴!你去死吧!……”这样冒犯的话常脱口而出。我们就立了规矩:绝不能顶撞长辈,否则要打手板心。自从有了规矩后,他说话注意多了,对奶奶越来越孝顺。从小我就告诉儿子不许撒谎,言出必行。在这点上我们以身作则,只要答应孩子的事,不管多困难,都会实现对他的承诺。
执行规矩要有人情味
规矩不是死的、不可逾越的,适当时候可放宽一些政策,给孩子一定空间。我有一个朋友教育女儿特别严厉,一到时间就让孩子睡觉,周末也不讲情面。有一天,孩子看动画片正看在兴头上,想拖延一下,她不依不饶,家人劝说了她几句,她还振振有词:“坏了规矩哪行?我的孩子我说了算。”一点儿不体恤孩子和家人当时的心情。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孩子的情感,简单冷漠的执行规矩很容易伤了孩子。其实,规矩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体现家长高高在上的权威。
在规矩之下,我常给孩子一些余地,比如中午他想看视、夏天贪吃冰激凌,我会告诉他后果,让他自己来选择。同时也可以有一些弹性规矩,比如规定他每天可以看半小时电视,至于什么时间看、看什么内容,他自己做主。好妈妈应该有一颗柔软的心,不要时刻弄得孩子紧张兮兮的,因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想要孩子和家人快乐,关键是自己先平和下来、温暖起来。
网友晒――“我家的那些规矩”
珍宝:主动问好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特没有礼貌,挺不招人待见的。所以,从小我就要求女儿,家里来了客人要主动打招呼,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
深深庭院:不许乱动别人东西
我规定女儿去别人家里玩,不能随便乱翻主人家里的抽屉、冰箱、储物柜,除非得到了同意。
昨夜东风:做错事要说对不起
做错了事情就一定要说“对不起”,让孩子勇敢地承担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多长记性。
梦回唐朝:自己的事自己做
自己吃饭、睡觉、穿衣、整理房间、单独完成学校布置的手工……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我给她定的规矩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爱狗尾草:不能随意乱跑
对陌生环境充满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妈妈最好能提前告诉孩子随意乱跑的危险和后果。
雨天的棉花糖:每次只能买一件
按计划给孩子购物,可以商量更换要买的东西,但不能全都买,一次只能买一到两件东西,超出部分,要坚决清除出购物车。
立规矩的原则
1.规矩不宜太多给孩子设立的规矩不宜太多,否则容易给孩子压力,甚至对孩子的自由成长造成束缚。
2.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一旦发现孩子破坏了规矩、做错了事,要就事论事说教,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3.别轻易打骂孩子孩子不认可大人的道理,表现执拗的时候,一定别打骂孩子,你可以告诉他后果,让他自己学会承担,这有利于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