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译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捕蛇者说译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1

七年级上册《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课本注释:“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显然,这里采用的是直译和对译。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但略加推敲便会发现问题:按此种译法,极易被认为“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潭水”都“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事实上,“白色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着清波”,却难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方可现出其“碧绿”,也才可“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因此,译文应变更为“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课本注释:“空乏,穷困缺乏。”“空乏其身”译为“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行拂乱其所为,意思是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显然不妥,注者就添加“穷困缺乏”二字强释。笔者每每读到此处,总有点感觉不通畅。“空乏其身”,译为“使他受到贫困之苦”,难以窥测“身”的具体意义,因为“身”在句中乃是“自身、本身”的意思。“行”乃“行为”之意。其实,只须将句子的停顿画在“行”的后面,便迎刃而解其意。因此,应该这样注释:“使他本身受到贫困之苦,使他行为受到阻挠干扰。”

九年级上册《扁鹊见蔡桓公》:“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课本注:“请,询问。”“请”在文言中它没有“问、询问”的意思。一般“请”为“请求”的意思,并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请求别人怎样;另一种是请求别人允许自己怎样。从课文内容看,此处“请”字的用法属于第二种,全句意思应该是“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因为据前面所述,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曾主动请求为他治病,然而蔡桓公都没有批准,直至桓公病入膏肓,扁鹊才“望桓侯而还走”,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不请求为他治病,当然可以“不再询问”或“不问”,但将“请”解释为“询问”纯粹错误。又如此册中的《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课本注:“专其利,独自享有这种好处。”“专”的本义是“纺锤”,借用为“专一”、“专独”、“专擅”之“专”。在当代诸家辞书中,“专”没有享有的意思。“专”由其“专独”义可以引申为“独占”、“独享”义,其意思也重在“独”而不在“享”。因此,课文中 “专其利” 应解释为“独占这种好处”。因为当初听说捕蛇可以免税,“永之人争奔走焉”,但后来不畏生命危险坚持到最后的只有蒋氏。因此才“专其利”。再则,这样解释能与下文“而吾以捕蛇独存”句相照应。课本注释忽略了代表“专”的核心义素“独”,而仅仅取其临时性附加义素“享”,所以导致错误。

九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课本注:“风烟,指烟雾。”从课文前后两分句的关系看,分明是对偶句,而且对仗极为工整。“风烟”对“天山”,“俱”对“共”,“净”对“色”。 “天山”既然是“天”和“山”两种事物,“风烟”当然也不能只是“烟雾”而已。因此,“风烟”应该正确解释为“风和云烟”。之所以不解释为“风和烟雾”,是因为“烟雾”含义太宽,“火烟”也可以叫“烟雾”,而文中所属,指的是江上景观,只可能是“云烟”而已。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2

比较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白话文和文言文有很多由于发展变化而产生了不同之处,我们学习时只要注意比较异同,仔细揣摩,就可以掌握规律,触类旁通,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文言文的词多是单音词:"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当中的"卑鄙",就是两个词,"卑"是地位低,"鄙"是粗野,不是今天所说的品质恶劣的"卑鄙";象"地方"、"妻子"等,在文言文中,基本上是两个词。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秦贪,负其强"、"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四句中的"负"分别是"凭借"、"违背"、"辜负"、"背着"的意思。另外,文言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等。比较还能防止古今混淆、似是而非、囫囵吞枣、食古不化等毛病。例如,"是"字在文言中,大多充当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的"这",而不相当于现代的判断词"是",了解了这一点,象"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等例句中的"是"的意义,就迎刃而解了。

二、归类法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白话文和文言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更多的是继承下来的相同之处,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同学们学习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篇目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进行适当归类,逐步摸索出其中的基本规律。这里就语法方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在文言文中,词性活用的情况相当普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中的"市"作"买"讲,"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私"分别作"赞美"、"偏爱"讲;二是形容词、动词和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夫星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天论》)中的"坠"、"鸣"分别作"殒落的变动"、"发出的声响"讲,"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中的"坚"、"锐"分别作"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讲,"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中的"二"作"两次(蛇)讲;三是名词作状语,"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中的"人"作"象人一样"讲,"不然,将杖杀汝"(同前)中的"杖"作"用手杖"讲;四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高祖本纪》)中的"活"即"使(张良)活"的意思,"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中的"生"、"肉"分别作"使(死者)复生"、"使(白骨)生肉"讲,"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奇"、"宾客",分别作"以(之)为奇","以(其父)为宾客"讲,等等。文言文的句法也是有规律的,同学们在学习时应逐步掌握。这里以几种常见的句式为例:-是判断句式,常用"……者,……也"、"……者"、"……也"、"……乃(即、则、非)……"等表示,有的则不用任何词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二是被动句式,常用"于"、"见"、"为"、"被"等词表被动,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蔺列传》),"饥死道路,为群兽食"(《中山狼传》)。三是倒装句式,有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包括介词结构的宾语前置)等形式,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沛公安在"(《鸿门宴》),"何以战"(《曹刿论战》)。四是省略句式,有省略主语、宾语(含兼语和介词结构的宾语)、介词等形式,例如:"桓侯体痛,(桓侯)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秦矣"(《扁鹊见蔡桓公》)一句中省主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一句中省谓语,"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印)令(印)坚"(《活板》)一句中省宾语,"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一句中省介词,等等。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虽然相当灵活,甚至相当复杂,但是通过学习和钻研,也是可以摸索出它的-般规律,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三、直译法

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按原文语句字字落实,直接翻译,不可任意增减内容,改变语气。翻译时,要做到六个字:对、换、留、删、补、调。"对"即对译,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换"即替换,用现代词语去替换巳不再使用的古代词语,"留"即保留不译,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年号、典章制度名称等专门名词不用翻译,"删"即删略,文言句子中的发语词、音节助词等无实在意义的词,不必译出,"补"即补充译出文言中省略了而现代文不能省略的成分,"调"即调换语序。请看一个直译的例子: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巳徙矣,而法不徒。以此为治,岂不难哉!(选自《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走了,而剑没有走,象这样寻找剑,不也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他的国家与此相同。时代已经改变,而法却不改变。用这作为治国(的办法),哪有不困难的呢!

四、意译法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3

原文: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⑤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ù):田间水道。

译文:

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由于这样,他抑郁失落,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得重病死了。后来每逢空气清新月光皎洁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古人岂欺我哉)。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独步着喃喃自语。

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

【拓展延伸】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⑤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田间水道。

⑤歘:同欻(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8.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自谓可将十万 ( ) ②会有土寇( )

③恒独步庭阶( ) ④复然(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几为所擒

A.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C.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D.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9. 用/画出下列句中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自练 乡 兵 与 之 角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11.刘羽冲临死前反复说古人岂欺我哉,那么古人真的欺骗刘羽冲了吗?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8.(1)带领(率领)(2)恰逢(适逢、正赶上)(3)常常、经常(4)这样。(4分)

(2)C(2分)

9.自 / 练 乡 兵 / 与 之 角(2分)

10.(1)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2分)

(2)远远望去,那草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11. 古人没有欺骗刘羽冲。因为情况是不断改变的,刘羽冲只会从书中照搬一些知识(纸上谈兵),不懂得灵活运用于实际之中。 (2分)

附《泥古者愚》参考译文: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4

大家对于其中“鸡豚狗彘之畜”一句注解,发生了争执。苏教版注【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鸡、猪、狗这一类的家禽家畜的畜养,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

经过分析,教材明显将“鸡豚狗彘之畜”的句式,看作由“之”组合而成的句式,其结构形式通常为:名词+之+动词。此“之”在传统的语法上,理解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无意义,可不译”。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此“畜”,理解为动词,读为xù。

有人大不同意,认为没必要多此一举。“鸡豚狗彘之畜”,完全可简单理解为“鸡猪狗的畜养”。如此,此“之”在传统的语法上,则理解为“助词,的”。

有人则认为“畜”,在此理解为名词,读作chù更好,此种结构形式为:名词+之+名词。即,“之”作为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翻。如: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三种理解,迥乎不同,大家各不相让,争执得面红耳赤。都拿出各自的佐证,常见的佐证如下:

1. 苏教版教材。手里最早的苏教版教材必修四是2006年12月第三版,一直到2011年6月第7次印刷,都注解为【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鸡、猪、狗这一类的家禽家畜的畜养,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苏教版教材2004年第一版以来一直如此。

2. 最新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3(2008年5月第7次印刷)《寡人之于国也》注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畜养鸡、狗、猪。之,助词。

3. 旧版人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第一册》(2006年6月)《寡人之于国也》,【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鸡猪狗的畜养。畜,畜养。之,代词,复指“鸡豚狗彘之畜”。

4.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第一册》配套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鸡猪狗的畜养,不耽搁它们的繁殖时机”。

5. 旧版人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第五册》(2006年6月)节选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其中有段孟子游说齐宣王,描述“王道”的理想社会,内容大致相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或许第一册已注,第五册对“鸡豚狗彘之畜”未注,而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

通过以上版本的注解可以看出:即使同为人教版的两个册次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对两处内容相同的句子,翻译却不太同,尤其“鸡豚狗彘之畜”的译文大相径庭。到底孰是孰非呢?

窃以为,解决此问题关键是看“畜”之词性。“畜”为多音字,一为“xù”,二为“ch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五版)读“xù”时,作动词“畜养”讲;读“chù”时,作名词“禽兽,多指家畜”解。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注【畜】①chù,家畜。②xù,畜养。③xù,积聚,储蓄。解释词义最为详尽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版)也如是。查阅解释字义最为详尽的《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畜读“xù”有9个义项,除了义项⑨为“姓氏”外,其他义项皆为动词①饲养②养育③培养;培植④顺从;驯从⑤喜欢;喜爱⑥积;积蓄⑦容纳;收容⑧方言。熏;呛。

而《说文》:“畜,天畜也。”段玉裁注:“天畜谓力田之畜也……俗用畜为六兽字。”

因此,“畜”的不同注解,似乎为人教版参考用书的翻译依据所在。

此处“畜”,到底读音为何?这需要准确理解文句,需要我们从文段结构上来分析。我们知道,孟子散文最大特色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充分体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根据语境,可知“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结构相同,且为并列结构,组成了一个排比句式。而“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中,前“宅”后“田”,皆为名词,则中间的“畜”,在词性上必为名词,则必读作chù。

其次,纵观节选部分,孟子先从物质上分析君王是如何“王道之成”的;而下文“谨庠序之教”,(孟子)再从精神上分析君王是如何“王道之成”;物质、精神这两方面正好浑然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整体。因此,这里的“之”,应该全部作为“助词,的”来理解。文中的“畜”与“宅”以及“田”一样,都作名词讲。

此外,还有一个佐证。流行于今世的《三字经》中有句:“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可见,古代,人们饲养的动物,常见的是“六畜”(马牛羊,鸡犬豕),而非“鸡豚狗彘”三畜,即使提到“鸡豚狗彘之畜”,也应该是借代,指的是“六畜”。因此,孟子所指的,应该理解为名词“六畜”为好。则“鸡豚狗彘之畜”的“畜”, 应读音为“chù”,解释为“家畜”;该句应翻译为“鸡、猪、狗(等一类的)家畜(六畜)”似乎更为妥帖。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5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教学;三境六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45-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其最基本载体。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出古典文化的内蕴和独特魅力。学好文言文,意义非凡。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文言文之于学生,比较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文言文的语境与现代汉语的语境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对“之乎者也”有很强的陌生感,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的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没有兴趣,缺乏生命的内在认同感。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三境六法”是有效路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详细阐述之,权作抛砖引玉。

“三境”,即读通,读懂,读透;“六法”,即拓展联系法、白文点断法、涵咏吟诵法、注疏明义法、比较阅读法以及批判继承法。

第一境:读通

学生从初一开始刚接触文言文,为了达到初读读通文言文的目的,老师要注重读的方法的指导,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拓展联系法

初中阶段,学生翻译文言文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传统教学中“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留、换、补、删、调、贯”六字翻译法是普遍适用的。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细读注释,通过给需要解释的字组词、联系成语古诗词等方式,让学生不断地发现字词义项之间的关系。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一脉同源,这样联系比较后学生易于记忆归纳。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联系新旧知识,注意归纳整理字词义项、语法特点等等,有了这些积累,学生可以搭建起相关的知识系统和学习框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在学习《黔之驴》一文的时候,由于学生对文言文已经有了一些基础,教学时帮助完成全文翻译后,教师可给出柳宗元“三戒”的另外两则寓言――《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原文,让学生自行翻译,巩固课内所学的翻译方法,由课内联系到课外。

为了让学生提高兴趣,教师可有选择地给学生读点明清时期的白话故事、短小有趣的寓言故事,扩大文言阅读量,增加积累,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文言阅读的能力。

(二)白文点断法

所谓“白文点断法”,是借鉴古人“句读点读”的方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将文言文标点全部去掉,让学生标注句读。此法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基础研究院张彬福老师的《白文点断,促进理解贯通》一文。

白文点断,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如何断句如何停顿的过程中,明白文言文的音韵感节奏感,明白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明白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这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言语逻辑思维能力。

使用白文点断法,教师可以先出示加标点的文段再出现白文,也可以先出示白文再出示有标点的文段。对于初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把这个当成游戏,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境:读懂

文言文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变迁有很大的关联,学生要读懂文章的内涵,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在这里,涵咏吟诵法和注疏明义法就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三)涵咏吟诵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十分注重读书时的涵咏吟诵。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段:“先生自己也念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幅传神的师生吟咏图。当然,这里并不提倡那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而是要借此看到涵咏吟诵这一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认识它的正面价值和积极作用。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时候,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他以读贯之,分了四个层次: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从抑扬顿挫的语调,沉静舒缓的语气等等方面入手,带领学生思考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通过涵咏吟诵,逐渐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走进了坡精神的深处,去体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复杂况味。

(四)注疏明义法

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注和疏的合称谓之注疏。

对我们来说,可以这样理解,注即注解;疏即解释注解的文字。在原文、注释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深奥文句的浅易理解,称之为“现代版注疏”阅读法。而课堂教学中,如果扣住中心观点(结论),咬住关键词句,就能找到文句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味作者论证说理的力量,并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做一个“现代版的义疏”。

特级教师蔡明在“苏派名师”展示课活动中,在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课的时候,演示了这个“注疏明义法”:

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①“法家拂士”、“敌国外患”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出现这“两无”,国家就常常会灭亡呢?

②“法家”持法令制度,如红灯警示,治国不可胡作非为;“拂士”持富国愿景,似绿灯必行,兴邦应该励精图治。该作不作,不该作乱作,岂有国之不灭?

③“敌国”,力量相当的竞争对手,“外患”,外在施加的各种压力和不测。

④在内无忧,在外无患,安逸享乐,高枕无忧,乐而忘忧,岂有国之不亡?如此,“死于安乐”之理立矣!

通过这样的注疏,学生便会由文字走向精神,由“术”走向“道”,对文本的理解深入透彻,通达深邃。

第三境:读透

教学文言文,不仅仅是在学习文言知识,读几篇文言文章,还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这恰恰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所以,对文言文主旨内容和思想性的把握就十分重要。我认为,要读透文言文,还需要教给学生比较阅读法和批判继承法。

(五)比较阅读法

比较阅读,是深入理解文本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比较的方式有两种: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

横向比较,可以把涉及到同一题材的作家进行比较。比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捕蛇者说》,三篇文章的作者同是遭遇贬谪,学生可以总结出他们的共性:先忧后乐的范仲淹、与民同乐的欧阳修、“闻而愈悲”的柳宗元,都是心系百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但同时他们又有自己的个性,范仲淹达观豁朗,欧阳修乐中隐悲,柳宗元悲愤忧郁。通过这样的横向比较,我们既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心怀道义的共同追求,也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特征和文笔风格。

纵向比较,是把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作品进行比较。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表现的是一种远离尘俗,借山水派遣郁闷情怀的“独善其身”,而其另一作品《捕蛇者说》却又是积极入世、为民请命的“兼济天下”。这两种情怀矛盾统一于一人之身,是儒与道两种思想对中国文人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六)批判继承法

“尽信书不如无书”,对文言文的学习,既要吸收古典文化中的精髓,也要对其进行批判继承。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6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修辞;商榷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或记。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不厌其详,不厌其细。长期以来对它的教学,我们许多教师一直沿袭“扫描式”教学法,一字一字地讲,一句一句地译,一般只对字词句的理解,很少涉及文言文的修辞。因为不能正确地理解文言文的修辞,所以有很多地方理解不够准确甚至错误。本文将对中学文言文中的修辞进行商榷和探讨,以期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也以求教于方家。

一、修辞和特殊修辞的理解以及修辞的作用

1、修辞和特殊修辞的理解

修辞是指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情境而精心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修辞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修辞,一种是特殊性修辞,它时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使所写所说鲜明生动。而本文提到的特殊修辞指的是后一种,当然也包括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些特殊修辞。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2、修辞的作用

古人说话写文章很注重修辞,不仅要合符语法规范,还要讲究修辞。因此我们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必须正确理解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修辞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提高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

二、特殊修辞举隅

1、互文

(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云:“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清)俞樾《古书疑文举例》云:“古人之文,有参互以见义者。”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指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去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也省去上文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使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在文言文中,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④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①中的“秦”与“汉”互文,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不可逐字逐句翻译成:秦朝时明月汉朝时边关;例②中的“主人”与“客人”互文,即“主人客人下马在船”,不能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还在船上;例③中的“烟”与“月”互文,即“烟月笼寒水与笼沙”,雾气笼罩着河水也笼罩着沙地。例④中的“岸”与“汀”互文,即“岸汀芷,岸汀兰”。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中,曾注为:“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其实这里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意思是岸上和小洲上的小草和兰花。并不是说岸上只有小草而没有兰花,小洲上只有兰花而没有小草。这是因为不明互文而致误。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⑦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⑧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例⑤中的“将军”与“壮士”互文,即“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例⑥中的“受任”与“奉命”互文,即“受任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奉命于危难之间”;例⑦中的“东西”与“左右”互文,即“东西左右植松柏,东西左右种梧桐”,也即东西左右种植了松柏和梧桐。例⑧应理解成在东西南北各处叫嚣隳突。隳突,横行,骚扰的意思。

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例中两处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中的“物”与“已”互文,即“不以物已喜,不以物已悲”,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和自己得意而喜,不因外物不好和自己失意而悲。如果拘泥于字面,就会理解为不因外物好而喜,不因自己失意而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忧其民”与“忧其君”互文,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其民”,意思是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忧其君”“忧其民”。 这才跟上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下文的“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如果拘泥于字面,就会理角为在朝廷做官就忧其民而不忧其君,不在朝廷做官则忧其君而不忧其民。这样一来,人们就会产生疑问:在朝廷做官就忧其君吗?不在朝廷做官就忧其民吗?

由此可见,对于运用了互文修辞方式的句子,是不能拘泥于字面去理解的。

2、合叙

是指在行式上是一套语法关系,而在内容上却包含两套或两套以上的语法关系,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①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例①中的“风霜”与“高洁”这两个联合短语的成分应分别搭配,构成两个主谓短语,即“风高霜洁”。例②中的“陟罚”与“臧否”这两个联合短语的组成成分应分别搭配,构成两个述宾语,即“陟臧罚否”,它的意思是“奖励好的,惩罚坏的”,即奖优罚劣。

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如果不懂得这是合叙的修辞,就不好理解。这句的意思是: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也就是“如果不是中午就见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见不到月亮。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我们很多老师给学生这样翻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渚上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其实应当分别相承地译作:何况我和你在江上打渔,以鱼虾为伴侣,在渚上砍柴,以麋鹿为朋友。渚,水中陆地。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一般老师都会把这句话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只是可能没告诉学生这里运用了合叙的修辞,所以该句也应该分别相承地这样翻译:不知句读则从师,小的方面学到了;不能解惑却不从师,大的方面遗失了,我看不出他的聪明啊!

⑥耳目聪明。(范晔《后汉书?华佗传》)

意思是“耳聪目明”,即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分明。

⑦夏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原《中学语文》注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各种景物的影子。“此释恐欠确,实乃合叙,一动一静,富有层次感,行文有多变的艺术效果。应该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各种景物的影子。”

⑧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课文的注释只是对词语作了诠释,而没有对所用的辞格作出说明。实际上这里运用了合叙手法,“淑”与“均”分承并陈述“性”与“行”;“性行淑均”应理解成“性淑行均”。性,性格;淑,善良;行,行为;均,公正。性格只能说是:“善良”,说“公正”则不妥;行为只能说是“公正”,说“善良”也不妥。由于不明修辞手法,大多数学生将“性行淑均”释译为“性格行为善良公正”,这显然是犯了句式套叠而搭配不当的语病。

也许有人却认为这两者很相似,难以辨别,其实互文是上下词语在意义上互相呼应、彼此渗透,并提是一句中前后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分别相应;互文是“一分为二”,并提是”合二为一”。

3、连及

是指说甲事物时又连带说及与甲事物有关的乙事物,但其意只指甲事物,这就叫连及。连及可分为同类连及和反类连及两类。同类连及是指连及的乙事物质与甲事物质属于相关或同一类别;反类连及是指连及的乙事物与甲事物属于相对或相反的类别。

①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孔雀东南飞》)

②是芙蓉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李渔《芙蕖》)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④陟罚臧否,不宜异也。《诸葛亮《出师表》)

例①中的“父母”是说母而连及父,“兄弟”是说兄而连及弟。例②中的“耳目”是说目而连及耳,这两例都是同类连及。例③中的“存亡”是说亡而连及存。例④中的“异同”是说异而连及同。这两例都反类连及。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句中的“作息”是说作连及息,翻译时,具体取何义,必须根据语境分析取舍,如果一味“直译”,就会出错。

⑥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西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例⑥中的“禹决渎”,课本释为“和禹挖河(泄水)”,教学参考书则译作“和禹(挺身率领百姓)疏通河道”。如此将原文中的“禹”照搬到释文译文中去,是很不妥当的。先秦诸多典籍中均有关于以堙治水无功、禹导治水告成的记载,韩非子在《显学》中叙述此事时就曾有过“昔禹决江浚河”的句子,而未提及;至于在《五蠹》中言“禹决渎”,其本意也并非真的是说、禹两人皆用疏导之法治水,此乃言“禹”连类而及“”而已。这便是运用了所谓“连及”的修辞手法。被连及的“”自然不是正意所在,而只起陪从作用。这里之所以用连及修辞,是因为“”与“禹”义类相关(系禹之父),再者“禹”并举,又同下文“桀纣”、“汤武”、“尧舜”等相对称,便能求得音节和谐、词句整饬之功效。明乎此,释译文字中理所当然地是不该提及“”的。倘若对此连及修辞有所忽略,则出现如上列举的误释误译也许便是在所难免的了。

参考文献:

[1]易国杰,姜宝琦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2]中学文言文教学应重视修辞知识的传授[J].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

上一篇写祖国的作文

下一篇倒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