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创新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范文1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在当前及战略目标规划期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情况的基础进行设计。根据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基本特点和技术能力现状,在技术战略的选择上对于一般技术、即将过期的技术和非核心技术可以出售技术盈利。已经非常成熟的公共性技术应立足引进消化;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距产业化实施很远的前瞻性技术应实施跟踪或委托给大学和研究院所;难度很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的长期攻关项目应申报国家研究计划和产学研合作,以取得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核心技术、核心装备、可产生高附加值的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则必须靠技术创新;能为产业链创造核心竞争能力的技术必须牢牢地掌握并控制在自己手中。

1.1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管理平台、创新实施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创新平台有两个重要的支撑,智慧管理和创新文化。因此,创新平台是以制度为基础,激励为手段,文化为先导,实施创新管理的主要工具,是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的智能化门户,实现全员参与的交互式平台。创新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调动全员创新激情和创造潜能为出发点,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创新管理的高效运作,逐步提高全员技术创新能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往往与技术创新组织的建设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将通过后面的案例来具体说明。

1.2创新流程设计

创新流程包括从技术创新到价值创新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是一个从创意到概念,再到技术的“发明”过程,是创新过程中最为活跃的阶段,其管理要自主化;产品创新是一个把无形技术转化成有型产品的创造过程,是创新过程中物理求实的过程,其管理要逻辑化;商务创新是把产品转化成商务价值的过程,是价值实现的过程,其管理要人性化。在创新流程中,反馈过程是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过程,从客户得到反馈,再回归成产品问题或技术问题,针对问题实施再创新。因此,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追求极致的过程。创新流程是实施创新管理的核心,它是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到价值创新的全过程的管理流程。技术创新活动以项目为最小单元。项目实施过程采用门控制管理,在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评估、反馈五个阶段进行控制,决定项目继续与否;创新项目来源于战略要求、市场需求、技术驱动和全员创意;项目管理流程包括团队组建、项目计划、项目合作、风险控制、成果转移等;借助技术创新平台可对项目进度、风险、成本、质量、成果等进行管理和监控。

1.3智慧管理体系建设

智慧管理包括:创意管理、知识管理、能力管理。智慧管理是对“无形智慧”的管理。创意可来源于内部员工、顾客、供应商及其它渠道,通过创意管理可把无序、个体的智慧活动形成有序的创新活动。这一管理过程是:创意提取、创意评价、创意转换成概念、概念发明、发明验证、技术成型。知识管理是对已成型的“有形智慧”进行管理。包括对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品牌、动态知识等的管理。知识管理保护公司的无形资产,同时用无形资产创造更多价值。能力管理是对“智慧”的载体———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包括:创造力管理、学习力管理、好奇心的培养、智力潜能的挖掘。通过能力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力”价值。

1.4创新绩效评价与激励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采取职能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即: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各种对项目激励计划与方案,技术管理部门提供人员评价与技术价值评价。创新激励要以项目为基本单元,项目是研发活动中最活跃的单元,要使激励和项目运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以项目成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要由绩效来驱动项目的管理和人才的使用,充分体现“择优”的原则;要把项目的考核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项目参加人身上;在项目的评价体系里,要明确定义考核指标:经济价值、创新价值、成本等,按指标制订奖罚条件,既要大胆激励,也要严格执行处罚。

2技术创新体系运作实例

A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目前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定单约30%的份额。技术能力是该A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A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前进,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源动力。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十年通过技术创新,在核心业务板块上发展新的技术,通过技术优势成为“以技术驱动,市场牵引”的基于技术创新的制造与服务型企业。

2.1A公司技术创新战略设计

基于A公司的自身情况和战略发展计划,A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全员创新:从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出发,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潜能,激励员工以创业的心态对待工作,立足岗位以不同的创新方式创造价值,逐步建立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2)合理布局: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和技术基础,合理布局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适时转变技术创新的模式;可以采用技术创新的方式开发核心技术;可以采取“外引内联”的思路发展急需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或采用“产学研”联合方式创新前沿技术、改进已有成果。(3)协同发展:立足企业现有产业链,实现能源开发、能源转化、能源分销和能源回收的协同发展,形成新一代能源技术,支撑企业能源战略的稳健实施和全集团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4)逐步推进:首先从引进创新入手,引进、消化、吸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然后再进入集成创新,集各种技术为一身,形成具有特色的集成技术;对于未开发的技术领域,要大胆实施原始创新,形成自身的原创技术;三种创新方式的交叉应用会形成A企业技术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既可以快速开发“快半步”的实用技术,推进产业升级;又可以前瞻性地开发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使企业逐步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2.2A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根据创新战略设计,A公司将企业的创新体系与创新组织融合在了一起。A企业技术委员会是A企业集团的最高科学技术决策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与集团战略相匹配的科技战略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及科技创新日常工作管理。中央研究院(研究院)是A企业集团技术委员会的直属机构,是A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专门从事战略性、关键性、前沿性、公共性技术研发的核心研究部门。同时也是A企业集团的核心研发机构,围绕集团的技术战略与核心价值链并根据战略优先性开展研发工作。研究院下设四个中心:研究中心,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分别承担以下不同职责:(1)研究中心以专业集团的技术公司或技术中心为基础,负责从项目创意、概念、立项、实验室开发、中试、新装备开发、装备放大和工程示范的研究开发工作;(2)设计中心负责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工程咨询;(3)工程研究中心实施“产学研”项目合作,推动A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单位的合作;(4)国际合作中心负责创办海外留学创业基地,实施国际研发合作;通过研究中心,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研发中心的高效运作和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A企业研究院作为独立法人组织,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行政级别与其他各专业集团平级。研究院一方面作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平台,产业集团技术公司(或研发中心)为产品和专项技术开发平台,成员企业技术应用和改进平台。研究院另一方面作为技术创新平台,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对未成熟的技术、人才、产品进行培育,逐步向产业集团和成员企业输出技术、人才、产品甚至高科技企业,是一个连续创新的基地,为A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2.3A公司的创新绩效评价

A公司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从投入和产出、创新性等方面进行。

2.4A公司的创新激励

A公司认为在企业工作的全体人员既是公司员工,又是技术创新的创业者。从长期来看,A企业致力于制定出能激发员工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激励机制,除基本的工资福利收入外,激励政策体现“智慧参与分配”的原则:技术将与资本、劳动、管理一起,成为集团价值分配要素,获得重大技术成果、为集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将参与公司股权分配,成为企业的主人,战略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应参与股权分配。取得技术领先并持续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技术人员,公司将给予其利润共享权,凭借其技术贡献参与利润的分配。此外,A公司对创新过程也提供相应的激励体系支撑,创新过程的激励主要有:(1)创意奖励。对员工提出的创意,应实行即时奖励,只要员工的直接上司认定创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即可立时给予奖励,奖励包括荣誉奖励及物质奖励,奖金额度见激励制度细则。(2)项目创造奖励。可计算实际经济贡献的技术项目,可以根据技术转让及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开发、服务、咨询所得净收入提成,也可以根据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新工艺商品化的新增净利润提成;难以直接计算经济贡献的技术项目,可以根据集团技术评价体系做出的价值评估获得项目成果奖励;项目组内则根据参与人员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3)技术创新奖励。在日常工作或项目工作中获得具有极大经济价值专利或技术突破的员工,公司将视其创新价值的大小给予单项奖励。

2.5A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实施效果

由于其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和独具一格的“集中管理、分布研发、分布制造”的研发生产体系,通过制造技术、产品技术成果的共享和联合研发将各企业技术中心的纳入了集团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来源。在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上,通过技术人员的宽带薪酬体系、双向职业发展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手段不断牵引和激励技术人员推陈出新,并在广大员工中营造出了创新无限的氛围,通过每年一度的创新大会、创新工程计划、集团技术攻关计划、卓越技术中心等创新活动,鼓励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奖励重大创新成果。截至2011年,A公司共奖励技术创新项目800多项,许多项目处在国内外领先地位,有力地支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A公司还非常重视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积极同大学、研究所、供应商和客户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并逐渐由行业先进技术的研究辐射到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价值提升。

3关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3.1强调创新战略的顶层指导作用

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以及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领导层积极的创新意识密切相关,需要在领导层面构筑“创新领先”导向的企业经营战略和创新战略,开展对行业内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深入研究行业特点、产品需求动向的变化等深层次技术问题,在顶层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3.2创新体系是创新过程的支撑

现代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成果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往往需要多个子系统的分工协作才能实现,这就需要专门的组织来维持其运转过程;加强突破性创新的思维方式的培训,倡导和推广主动研发产品引导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从客户使用角度和技术发展角度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企业考核体系对产品技术进步设置目标要求(如重大技术进步成果数量等),充分调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现有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进行调整,奖励政策向重大创新产品倾斜,对重大技术进步进行引导。

3.3创新文化是持续创新的保证

技术创新体系范文2

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今年前10个月,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2683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087.5亿元;产品出口取得了新突破,出口额达到210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4%,位列各行业首位。

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优势初步具备时,必须突破在核心技术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瓶颈。“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以5大措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转变产业增长方式。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并重的资源节约型转变。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软件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要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和出口比重,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数字3C融合产品;要统筹区域布局,加快形成聚集效应突出、产业链相对完整、经济效益提高、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增长带。

二、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关系产业发展基础的领域,要举全国之力给予支持,争取实现原创性的突破,实现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对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重点领域,如3G、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以及3C融合等,也要大力鼓励集成创新。

我们要确立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产业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三、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夯实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

我国政府将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大企业,并给予灵活的试点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体系。

我们还要探讨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制定模式。我国将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宽带无线接入、下一代网络、集成电路、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和电子产品有毒有害与污染防治等领域重点开展标准制订工作。以企业主导推进标准战略实施,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在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中,建立和组织产业联盟也必不可少。第3代移动通信(3G)中国标准TD-SCDMA的快速研发推进便说明了这一点。TD-SCDMA研发晚于其他两种国际标准,但从技术试验来看,目前完全具备了独立组网能力,这是产业联盟中20多个系统、芯片、手机终端企业的共同研发的结果。其成功运作也为建立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提供了思路。

四、推进国际化战略,提高主动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一方面,电子信息企业要继续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做好“引进来”的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探索“走出去”新途径,增强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企业在跨国经营时,还应加强知识产权和专利方面的学习研究,处理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以便在国际竞争中争得更多的“话语权”。

技术创新体系范文3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线性经济技术范式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若干特征的对比研究,揭示出技术范式变革的必然性,分析了技术范式变革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影响,阐述了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下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思路、企业实施生态型技术创新战略、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及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转向等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内容,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度建议,以适应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变革的要求。

关键词:循环经济 技术范式 技术创新 创新体系

循环经济技术范式

(一)技术范式及其转换

经济学家多西(1982)认为,技术范式是解决所选择的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式。它不是指某一具体的单个技术,而是共同体共同持有的思想和技术体系的模式。每一种技术都被其技术范式支配,它规定着技术要解决的一般任务、使用的材料技术、应用的物理和化学定理,以及追求的技术尺度和经济尺度。因此,技术的不同其根本在于技术范式的不同。技术范式的转换发生在新旧技术之间,是技术性能的一次大飞跃,技术实体的一次大变化。

(二)线性经济技术范式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对比

线性经济技术范式产生于现代技术发展的初期。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初期,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免费使用基础之上的,它所采用的技术范式具有单向线性和不可逆性,而单向的线性技术范式往往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面目出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并没有遏制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反而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动态提高了人们的欲望水平。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类对自然资源使用量的不断扩大,人类向自然界抛弃废弃物的速度和数量不断提高,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原始的生态系统迅速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改变。

循环经济实践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动摇了传统线性技术范式下的技术价值观、技术评价标准及技术的科学基础(如表1所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化Recycle)原则。“3R”原则在技术、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广泛渗透,必然对技术主体的行为带来深远的影响。正如表1所示,在循环经济技术范式替代线性经济技术范式的过程中,带来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改变,带来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企业、产业园区、区域(社会)三个由小到大依次递进的层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

在企业层面,主要是开展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小循环),实施清洁生产。循环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上,要求企业技术链条由过去的止于产品制成向三个方向延伸:其一是向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再使用、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延伸,使得产品报废后不是以对自然生态系统有害的形式被抛向自然界;其二是向全部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方向延伸,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其三是向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向延伸,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

在产业园区层面,主要是开展企业间的物质循环(中循环),即企业技术体系从纵向深入向横向技术网络方向扩展,构建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其物质和能量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的。园区内采用废弃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

在区域(社会)层面,主要是开展社会层面的物质循环(大循环),构建循环型区域(社会)。通常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循环型区域(社会)有四大要素: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对此,必须构建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必须建设包括水循环利用保护体系、清洁能源体系、清洁公共交通运营体系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必须致力于规划绿色化、景观绿色化和建筑绿色化的人文生态建设;必须倡导和实施绿色消费和循环消费的社会消费方式。

循环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转向。生态型的技术创新战略应包括以下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企业评估技术创新成本时要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特别是要考虑生态成本的经济学意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所培植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对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和考核应包括生态环境指标。基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以生态效益为导向的经济活动,需要将技术创新活动的终端从市场扩展到环境,使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以生态市场为终端和开端,以逆向物流、信息流和知识流为纽带,构成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体现技术创新生态价值观对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

构建企业间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联盟。单个企业进行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往往受到规模、风险、资金和人才等因素的限制,企业之间如果能够就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活动组建联盟,则无疑可以打破这些制约。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它要求建立一条生态工业链,每个企业都在这条链上,互为因果、互为所用,只有共生才能共发展,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与其它企业的发展、与整个产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尽管组建联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企业应该看到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必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联盟所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企业间的资源互用、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更重要的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中通过联盟可以发现机会、拓展市场、把握机遇和树立品牌。

技术创新组合范式的生态化转向。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本质上就是一种变革。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能否得到一贯地实施并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否同组织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和密切配合,相应的技术创新组合范式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和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匹配框架,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相匹配的组织及文化变革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发展企业的绿色组织结构,建立绿色企业文化,企业绿色组织结构主要指企业需要许多有形的组织机构来履行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若干职能,需要设立相应的计划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管部门;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职工认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企业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相关的看法和认识的总和。组织结构形式是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组织文化是组织结构形式的抽象规定,文化类型与组织结构的匹配状况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及其作用发挥的水平。技术创新组合范式的生态化转向,即绿色组织结构和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成为实现整个技术创新活动生态化转向的前提和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和实施机制

实现资源价格向其价值的回归。当前中国经济机制中资源价格形成体系极不合理,资源的价格未能真实地反映其供求关系,低价甚至免费的资源使用,使人们对资源过度开发、过度使用、极度浪费,同时还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能够建立完整的资源定价体系,调整好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使资源价值得到相对完整的体现,实现资源价格向价值的回归,主要是要明晰资源的产权,发挥资源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中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科研能力不足、对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这必然导致企业在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技术成本投入过大,影响了企业转换生产模式的积极性。为此,国家有必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的方式可有多种,如引导其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财政税收支持、金融信贷支持、直接或间接的资金补贴,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保证知识产权的外部性内部化等,多渠道地扶持企业的创新行动,可使企业技术成本的上升幅度有效地减少,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

加大法制建设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力度。确保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这样就可以激励(负激励)企业通过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来降低其社会成本,降低的幅度越大,企业越有积极性发展循环生产。同时,企业越有积极性发展循环生产,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则其社会成本下降幅度就越大,由此形成良性的正反馈。为此,国家立法机构要抓紧时间制定相关的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对污染物的排放要严格限制,提高企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实行多因子收费,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改革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排污权进行合法有序的买卖交易,通过这种制度可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工艺进行生产,对于未进行循环生产的污染企业来讲,买进污染份额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更是把自己推向市场竞争的劣势境地。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和绿色技术资源服务体系。我国应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有关发展绿色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通过建立高效的绿色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了解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学习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以加快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步伐。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企业、行业的宣传,提高全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和普及。我国要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和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转向绿色技术创新方向。把环保、无污染、有益健康、节能、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形成一种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加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观念、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的转化和培养工作,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建康的消费观点,提高人与环境协调意识,形成强大公众环境舆论,使社会公众舆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傲.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

技术创新体系范文4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手,提出高校应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融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1.构建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靠制度与体制的创新、运作来实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构建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建立一个能整合区域内各高校创新资源、打破高校各自为阵的创新制度体系,政府牵头引导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本投人、行为管理、成果评估的制度体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的制度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范文5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1、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都是耗能高、浪费大的企业。其设备大部分很陈旧,全国中小企业1/4以上的设备超过了折旧期。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技术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单位产品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产品可靠性和寿命低20%。

2、技术开发与吸收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从技术创新的技术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技术创新方法主要来源于外部(约占70%),而不是内部(约占30%)的研究与开发,表明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发展能力较弱,对外部技术依赖性强,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技术储备,在市场竞争中难形成技术优势和技术特色。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在引进的过程中,将主要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进口而忽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的引进,缺乏对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3、我国科技竞争力下降。自1979年起,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要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其中能够表明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是技术指数。

已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__-20__》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7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53位;《全球竞争力报告20__-20__》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8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63位;《全球竞争力报告20__-20__》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102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65位。以上是近三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还比较弱,并且落后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巴西和印度。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1、企业制度落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或运作的不规范,致使企业仍然是产权不清,企业缺乏一套相对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后果是使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也就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不健全的融资制度使技术创新资金不足。20__年由中国企业家系统进行的中国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对企业创新的调查显示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和银行贷款,其次是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针对妨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42.5%的经营者认为“创新资金引进渠道不畅”是妨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关键因素,该因素排在第二位。可见我国的融资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贷款歧视”,如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投资偏好较弱,程序繁琐的审批制度也不利于推进创新;资本市场发育滞后,限制了创新资金来源;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制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诸因素共同作用使创新资金源渠道单一,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无法很快进入技术创新领域。

3、技术创新市场信息匾乏。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周期长,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企业作为向社会提品的部门,其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到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制约,要化解技术和产品蕴含着的风险因素,增加成功的百分比,就必须灵敏、准确地分析和预见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制度信息等方面反应缓慢,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据调查,缺乏信息或技术和市场信息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造成企业在信息调查、收集、处理、预测、决策、反馈等方面的滞后。企业得不到相应的信息服务,而陷入“被动创新”,即“不创新死,创新找死”。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既不知创新进展,也不知竞争对手的创新谋略,而处于盲目创新状态。

4、技术创新市场中介组织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许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或某类资源缺乏。这些均需要发挥中介机构综合、互动和集成的优势。

我国中介机构数量少、中介组织运作不规范、人员素质低、机构设置不合理、技术设备落后等使市场中介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桥梁”、“助手”作用。此外,中小企业之间协作联系薄弱,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技术与营销网络,中小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高,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成本。

三、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1、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良好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开发贷款政策、技术开发经费成本化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融资等政策。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

2、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国家应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场的培育、建设和规范,形成全国统一的科技市场,实现科技创新资源、成果的全国共享与转化,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也有待完善。在美国,政府就建立了小企业管理署专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系列全方位、优质的服务。我们应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条件。

3、运用政府采购等政策行为,形成政府或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需求,或者运用“购买行为”来影响技术创新。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采购和出口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政府部门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大市场,通过政府购买自然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问世。美国硅谷的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都依赖于政府采购合同的支持。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能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体

1、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增强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2、加强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企业家是技术创新机会的发现者和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实践表明,高速成长的企业无不是在创新型企业家的推动下发展的。

3、完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从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规划和创新决策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三)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

积极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有所长,不可替代。科研机构与高校偏重于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涉及技术原理方面的创新具有明显优势,拥有更多科技发展动态信息,高校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企业擅长工程制造、工艺、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加速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四)加强技术创新市场信息的建设

市场信息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增强技术创新市场信息使得企业知道进行哪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不至于处于盲目的创新状态。中小企业要面向市场,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信息系统。

(五)大力培养技术创新人员

我国从事r&&d的人员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要低许多,而且我国科技人才流失、人才断层、科学家健康状况不佳等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因此要加快培养我国的技术创新人才。

(六)要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

技术创新体系范文6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探讨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改革下,农业技术也积极探索,完善自我,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多类型、多层次、多体质共存的混合型农业技术体系,但是在往后的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还有待探索。本文主要从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推广体系探索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探讨。

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主要有3大方面:市场经济体质改革、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随着走向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往的农业模式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业方面的劣势就越发明显。农民在进行农业建设中遇到各种困难,运用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农业发展和科技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及意义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开辟新市场、产品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来源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指已存在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科学生产中。农业技术创新从理念到生产都有不一样的创新方法。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三、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2)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培养科技特派员是地方农业部门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所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政府或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乡村农业发展科技要求,进行人才筛选,选拨出的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到乡村里参与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桥梁。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分片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已经很多年了。这种做法既调动了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还促进了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3)推广组织形式优化探索。在早些年,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形式主要以农业科技园的形式出现,但是农业科技的名称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叫现代农业科技园,有的地方叫现代农业实验区,到目前为止,它们的数量在我国是庞大的。农业科技园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把分散的农业技术规模化,由零到整,对农业科技更好的管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的优化依赖与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因此要想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就要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农业科技园只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之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机衔接,实行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很多形式。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总结我国为推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所要做的准备如下:强化政府推广农技创新的公益性,改善推广体制,优化推广方法以及推广组织等,加快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水乡.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1).

[2] 高启杰.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8).

上一篇基础课教学

下一篇冲刺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