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技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钳工技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钳工技师

钳工技师范文1

【关键词】钻孔;钳工实习;位置精度

钳工实习钻孔是最常用的操作技能,也是钳工实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用台钻钻孔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钻孔无非就是在实体工件上加工出孔的方法,操作起来并不是很复杂,但是,钻出精度较高的孔却是非易之事。在钳工技能鉴定考核,一般孔的分数占到1/4―1/5。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反复练习钻孔,善于总结经验,保证孔的位置精度,同时要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孔的位置精度控制,实质是钻削过程中钻头与工件的相互正确位置的控制过程,钳工技能鉴定考试,钻孔时不允许使用钻模及钻夹具,只能通过手工、动态控制过程,如何有效避免和消除孔的超差现象,关键在划线、打底孔、修锉底孔、扩孔、铰孔,以及正确操作方法和加工技巧。笔者在钳工技师班强化训练,以及在多年钳工实习教学中经验,现以Φ8H7孔距公差为±0.03mm钳工技师技能鉴定题为例,谈谈提高孔位置精度的具体做法。

1 划线

钻孔前,认真分析图纸,选择工件加工的基准面,按照图纸要求,使用平板、方箱、游标高度尺,在工件画出孔位置尺寸十字中心线及方框线,如图1所示。

由于划线时线条有一定的宽度,划线误差一般在0.25-0.5mm,所以,要求线条清晰准确,线条越细,精度越高。划完线用游标卡尺或者钢板尺检验,看是否与图纸孔位置尺寸一样。同学们往往在实习过程中划完线不检查,直接去钻孔,将孔钻完测量时发现,线划错了,这时已经晚了,拿着划错线的工件钻孔,根本保证不了孔的位置精度,特别是技能鉴定考试,同学心里担心时间不够,往往省略检查。所以,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要养成划完线后进行检验的好习惯。

2 选择底孔钻头,调节台钻转速

对于Φ8H7的孔,打底孔选择Φ6的钻头,转速600-800N/min,擦干净台钻工作台面、压板、工件、装夹好钻头,用手盘动台钻主轴旋转,看看旋转是否正常等等。对于小于60X60mm工件最好使用压板,将工件装夹在压板上,避免切削力过大或者切到硬点,使工件飞出去,伤到手。

3 试钻及钻孔

钻孔前必须试钻,使钻头的横刃对划得十字中心线,钻头的轴线必须与工件垂直。用左手压住工件,右手旋动进给手柄,慢慢往下压,使钻头的横刃与工件十字中心线切出一浅锥坑,同时目测浅锥坑位置是否在方框线中间。如果浅锥坑不在方框线中间,发生偏置。这时要及时纠正,纠正方法是:右手旋动进给手柄使钻头在浅锥坑里,不在往下进给,左手向偏置的反方向推移,推移力度不能太大,否则折断钻头,慢慢推移,同时观察是否浅锥坑回到方框线的中心,逐步到校正为止。校正以后,继续往下钻,使Φ6钻头直径与方框线四条边都相切上,形成一个Φ6的深锥坑,如图2所示。

这时继续往下钻孔,右手旋动进给手柄力度要均匀,平稳,手动进给时,进给力量不应使钻头产生弯曲现象,以免孔的轴线歪斜,导致成斜孔。随时观察钻孔位置深度,快要钻穿的孔,是可以通过右手进给的感觉和声音判断是否快钻穿,这时要注意,右手进给压力要小,均匀往下钻削,压力过大,导致钻头与工件卡住,产生很大的切削力,会使左手的压力不够,工件飞出,伤到手。

4 修孔

在工件上刚钻出Φ6的底孔,用毛刷清扫干净工件表面,用断锯条清理孔的毛刺,然后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孔距,如果与孔距位置尺寸相符合,就不必修孔,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为划线误差、加工目测与方框线相切误差,孔的中心位置发生偏移,如图3所示,这时需要修孔。

图纸要求孔中心到基准面的距离15±0.03mm。用Φ6mm钻头钻孔后,测得孔壁到基准面的距离为11.8mm,长度方向孔距小了0.2mm,这时只要将孔的右面锉去0.4mm,即孔长度方向直径锉到Φ6.4mm,孔壁到右边的距离为21.8mm,孔的中心往右移0.4mm(即是修完孔成椭圆的中心)。如图4所示。

如果宽度方向也有超差,可以按照修长度方向的方法进行修正。若孔距已符合要求,则可用Φ7.8mm钻头扩孔。扩孔应尽量选用短钻头,小的顶角、后角,低速切削,将工件装夹在压板上或者平口钳上,进行扩孔。

5 铰孔

扩孔后进行测量,若孔距已符合要求则可用Φ8H7mm铰刀铰孔。铰孔可以机铰和手铰。注意机铰时,将台钻调至最低速,在铰孔过程中要加乳化液冷却,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笔者采取以上5个方面的措施,在钳工实习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学生经过刻苦训练,能有效地避免和消除孔的位置超差现象,但是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所以需要反复的强化训练,以达到完全控制孔的位置精度的目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精度逐步提高的漫长过程。

【参考文献】

[1]杨和.车钳工技能训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0.

钳工技师范文2

【关键词】钳工一体化;教学;科技创新;实践

1前言

钳工是机械加工中难以完成的工种,特别是装配钳工,它关系着产品的质量问题。然而,我们只有懂得装配钳工的加工工艺规程,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所以,钳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2钳工一体化教学的现状

技工学校的学生抽象能力思维和知识水平较差,他们以能掌握一门技术,到社会上能谋生,求发展为目标。作为钳工专业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识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开始有兴趣学习技术,觉得有可能学好,能学好,点燃心中的希望。

3理论与实践

3.1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将课堂讲授内容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从图纸分析为导入点展开课题内容,将专业基础课进行纵向整合。再次复习前面的基本知识。针对评分表的具体要求,如何利用检验量具进行测绘,在课堂内进行当场演示,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方向,使他们在后面的自己动手操作中有相应的正确的模仿行为,掌握操作要领。让每组学生占一个固定工位,编上号,分发工件毛坯和量具,学生自己备好工具和量具,自己动手操作加工。在操作训练中采用“导生制”,即确定每组有一名技能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帮助本组同学完成加工零件,解决了实训中学生多老师无法每个照应的问题。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中錾、锯、锉、孔加工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通过老师讲解、示范,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步地熟练掌握。在这一过程,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一旦养成习惯则难以纠正。因此,学生开始练习时,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并予以纠正。只有当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老师才可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

3.2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是钳工一体化教学的又一重要阶段

老师要根据实训的内容与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了解,认知,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在训练中,制作一个小锤或锉配件让其熟悉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配合精度,做得好的表扬,并将其工件收入“展示厅”以资鼓励,做的差者予以纠正、分析原因,得出经验。让学生对照这一标准,了解实训要求。老师用这一标准,方便评判学生技能水平,成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技能不足,以立即改进和改正。

3.3编写一体化教材

目前的教材多而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一体化的教学要求,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界限,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目前与之相配套的教材相对较少,现行使用的理论教材版本主要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钳工工艺学》,实践教学主要围绕劳动出版社出版的《钳工技能训练》,而在钳工实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是广泛的,包括《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常识》、《金属材料学》等。

3.4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

在钳工实习车间合理地安排理论教学区域,我们不是简单的把教室和车间合在一起,注重真实性、综合性和整体性,除提供机床和课桌等常规教学设备外,还提供专业书籍、维修等专业资料,把常用的加工方法、安全注意事项,有的上墙,有的做成电子文稿,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遇到困难时能及时找到解决办法。

3.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兴趣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动力,是钳工教学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在钳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精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态度去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有些同学对锉削和钻削非常感兴趣,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然后带领学生到钳工实训室参观,让他们看到真实的钳工工具和量具,并联系理论知识进行现场识别、讲解、示范,等学生具备条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进行试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授课效率。

4教学评价和反思一体化

学生通过评价别人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从中得到了启示和进步,这样做也保证了评价的客观准确性;结果评价重在学生完成的零件的质量,然后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全面客观,对于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钳工一体化教学的科技创新与实践是必要的。当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定论,也没有照搬照套的公式,既不能象德国那样,也不能象英国那样,需要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走自己的路,培训出好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2008.

钳工技师范文3

关键词:道路;路基;施工

一、引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公路大建设步伐的加快,我省公路的建设在设计与施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公路主体工程的路基,综合稳定技术的研究成效显著,这些在公路路基施工中都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应用。

二、路基填土与压实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2.1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e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

2.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2.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2.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1)黄土路堤施工时,应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可考虑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

2)黄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如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需要含水量再进行碾压,也可掺入适量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3)老黄土透水性差,干湿难以调节,大块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应通过试验决定措施。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新黄土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黄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大于10cm的块料,必须打碎,并应在接近上的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

4)根据设计及时修筑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沟构造物和急流槽,将水引至坡脚以外,对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应按设计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

5)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对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防冲、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根据设计及时做好综合排水设施,将水迅速引离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量,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三、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及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高填方路基施工常采用挖掘机及装载机装车,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案。

3.1施工工艺

1)施工前先填筑试验段。施工前选择一长度不小于200m的填方地段作为试验段,以取得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关数据以指导施工。

2)施工前准备工作: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准备、路基放样、路基清表、路基填前碾压。

3)填方区上料:按每层松铺30锄厚度计算卸料密度,由远及近进行卸料,一层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进入摊铺和整平阶段。

4)填方的整平:按层厚30cm的松铺厚度、采用自重30t以上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并按照设计的横坡施工,以利于排水。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

5)填方的碾压: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4kmda之内,先静压一遍,然后振动压实j遍,最后再静压赶光。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纵向碾压轮迹重叠1~1.5,碾压不到之处,用小型机械配合夯实。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3.2技术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摊铺厚度。路基填筑工程使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形成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化流水作业,实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

2)严格控制填方土质,选择经试验合格的填料进行填筑,含有有害杂质及劣质土不得使用。

3)严格进行压实度的试验检测,采用灌砂法检测。

4)严格控制路基渗水部分的填筑材料,选取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进行填筑。防止渗透动水压破坏路基边坡的稳定。

5)结合永久排水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工作。在填层面设2%~4%的横向排水坡,并在路基两侧边坡处每隔10m~20m交错设置I临时排水沟,以保持路基表面不积水,保证路基边坡排水通畅。

6)定期进行沉降稳定观测,并做好沉降量观测记录。

四、路基路面排水

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1地面排水

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

4.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大于2%。雨水排出路面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第二种是分散排水,多用于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小于0.3%的长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改进的方法是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

4.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近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参考文献:

【1】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钳工技师范文4

关键词:公路建设;施工技术: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不仅交通建设的规模逐步增大,而且公路的建设技术和公路的建设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进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下面主要从实践方面对公路施工技术作简要的分析。

1 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公路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协作性高、流动性大、建设环境复杂、露天作业和高处作业多、体力劳动强度大等特点.有时施工过程中还不能阻断交通 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机械化越来越复杂,且施工环境处于野外,施工过程中的可变因素非常多.而且条件艰苦.千变万化,施工现场点多线长.构成复杂.因此其质量控制便显得比较困难。

2现阶段我国公路施工技术

2.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所使用的填料性质及其压实的效果将关系到事后的路基施工质量。目前,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工艺是改善路基施工质量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对路基填料的选用应采用CBR值表征路基上的强度并引入路床等概念。我国的地基夯实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路基压实施工普遍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为提高路基的压实施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于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压实,在施工时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软土路基的处理方面采用了灰土挤密桩、轻质路堤、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方法。我国的路基防护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包括坡面防护(如石砌圬工防护、护面墙、植草等)、冲刷防护(如传统的砌石、挡土墙等)、支挡防护(如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板柱挡土墙等)。

2.2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很大的刚性、良好的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能,且线型顺畅、美观,不仅在交通繁重的城市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是由基层和路基两层中寿命最短者决定的,每一结构层的寿命又是该层组成材料的寿命决定的。当刚好不出现疲劳破坏时,即为结构的最小厚度。

2.3 公路改建时新旧公路结合部施工技术

近几年,我国公路发展迅速,数量不断增加,原来修建的公路承载力或通行条件也逐渐不能满足需要,所以要进行公路改建。改建一般是对原有路面进行单侧或者双侧的加宽,具体部位的处治包括边坡处治、路基处治、路面处治。由于原有公路的路堤边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已不能达到公路填方要求,所以进行改建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压实度与同层次的新填路基控制一致、处治厚度与新建厚度一致等。现有的路基处治方法有挖土质台阶和土工栅栏处治。路面的处治比较繁琐,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旧路与新建路的各项指标达到一致,保证改建后的公路的通行条件和承载力能满足预期的要求。

3公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各年的建设工程资料显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屡屡出现各种问题,所以研究和发展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具体问题如下:

(1)有些公路在不应该设岔口的位置开设平面开口以满足村民的出行、住宅和企业需要,严重影响车辆通行与人员通行的安全。

(2)公路路面不平整的问题也较严重:

① 由于公路修建年代比较久,路基发生了沉降造成路面不平整;

② 由于修建时没有保证平整度造成路面起伏很大,给车辆安全行驶带来了障碍,在平直路面与起伏路面的交汇处往往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3)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的地理和地质水文环境都有所差别,一套标准的规范往往不能适用于所有地区的工程,因此,公路工程技术的应用在各个地区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①在沙漠地区,因缺乏砂石、黏土等常用筑路材料,再加上水资源严重缺乏,所以要达到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目的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公路工程技术来指导完成工程。

②在黄土地区,由于长期经流水冲刷、侵蚀而形成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滑坡、湿陷等严重影响着路基的稳定性能,要保障交通行驶安全通畅,就必须应用公路工程技术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路基的稳定性。

③ 在内蒙古地区等高寒干旱、高寒半湿润、半干旱的特殊气候环境下,公路建设经常遇到风积沙的路段,利用风积沙填筑路基施工技术还有待研究,同时应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耐寒性能。

④我国有些地区经常因为雪害的原因导致交通受到阻碍,不能顺利通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提高公路工程的技术。

⑤在隧道、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出现问题,有些地段只能挖隧道或者架桥梁,在这些方面公路工程技术的要求也应相应作出改变;

⑥后张法是桥梁预应力结构施工的重要部分,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加的预应力或高或低的偏差,虽然对结构的承载力影响并不大,但会直接影响到预应力结构的使用性能(如变形、开裂),国内外的预应力结构使用情况已经表明,在实际预应力结构使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钢束的锈蚀),使得预应力结构的使用年限大大地低于人们所预期的年限,所以预应力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必须认真精确,并且也应采取措施解决钢束的锈蚀问题。

⑦在中低等级的公路上,公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桥头跳车病害对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影响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中低等级公路上车速慢、桥梁数量较少、道路路面平整度相对较差,人们对行车的舒适性要求一般也较低,但是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这种现象就非常明显,由于施工现场狭窄不利于操作以及人为的疏忽,过渡段与路基衔接处往往是桥头的薄弱环节,容易发生裂缝和桥头沉陷现象,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因为路面结构层和桥面结构层的施工不同步,在标高控制上产生误差。

4 解决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安全技术标准施工,我国的技术标准已较为完善,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公路工程技术问题,就要依靠建设者严格按照标准设计施工。

(2)公路工程的施工设备以及选用的材料要适应特殊的地理和地质水文环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创新,上文提到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如果没有适应环境的设备和材料不可能完成公路的施工,虽然不能就地取材,但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设备创新和材料创新,创造出适应某个地区的设备和材料,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对于已建公路,特别是已出现沉降、裂缝造成路面不平整等问题的公路,需要有一套公路工程技术体系对其进行养护处理,以保障车辆安全通行,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

(4)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工作,保证张拉、压浆等施工工艺的技术质量管理,创新工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现有施工水平。

(5)在公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应使台背回填压实度、灰剂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整体强度,防止桥头跳车现象产生,应适当加长过渡路段的长度以缓解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衔接处的沉陷变化,台背回填最好与相邻路基同体施工,若条件不允许同体施工,则必须逐层加宽至少lOcm成阶施工,严禁直上直下填筑台背填土。

钳工技师范文5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ey factors of subgrade compaction of highway,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roadbed compa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mphasiz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roadbed compaction degree of compaction control.

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roadbed compac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对于公路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来讲,其实公路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良好的路面路基压实施工,能够有效的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道路养护费用,反之,如果施工技术不到位,不能够做好路面路基压实工作,就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增加道路的养护和维修费用。

一、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要点1.含水量。在压实过程中,路基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对所能达到的密实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的内摩阻力和粘结力是随密实度而增加的。土的含水量较小时,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大,压实到一定密度后,某一压实功不能再克服土的抗力,压实所得的干容重小。当土的含水量逐渐增加时,水在颗粒间起作用,使土的内摩阻力减小,因此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容重。在这个过程中,单位的土体中空气的体积逐渐减小,而固体体积和水的体积逐渐增加。当土的含水量继续增加到超过某一限度后,虽然土的内摩阻力还在减小,但单位土体中的空气体积已减到最小限度,而水的体积却在不断增加。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同样的压实功下,土的干容重反而逐渐减小,土的干容重和含水量的这种紧密关系,在全标纸上就形成了驼峰形式水实曲线。因此,细颗粒土、天然砂砾、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石灰和水泥稳定土等多种材料,都只有在一定的含水量下才能压实到最大干容重。此时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但是,某一种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压实的功能而变化。在室内进行击实实验时,它随所用的击实功而变。在工作碾压时,它随所用压路机的重量或功能而变。 2.压实功能。如果我们保持压路机重量不变,而增加碾压变数,或增加压路机重量,不改变碾压通数,都可以得出与室内击实试验相同的含水量密度关系。因此,随着压路机重量的增加,土或路面材料的最佳含水量要降低,而最大干容重都要增大。但是,这种现象是有一定限度的,假如超过这个限度,即使继续增加压路机重量或增加碾压遍数也不会明显降低最佳含水量和增加最大干容重。保持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以保证所要求的压实度。此外,压实机械的选择应用、碾压层的厚度和碾压遍数应与使用的碾压机械相适应。 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1.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的压实作业 第一、进行压实作业时要保证摊铺速度与压路机碾压段长度之间的协调,并保持二者的大体稳定。其中在气温比较高,而且风速比较小的时候,碾压段的长度不宜过短,而在气温低,风速比较大时,碾压段的长度可以短一些。 第二、进行压实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沥青混合料牯轮现象,可以通过向碾压轮上洒少量水。 第三、在尚未冷却的路面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允许放置任何重型的机械设备等其他较重的物体,并且不能向其上方撤落矿料以及油料等杂物。 第四、对于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公路路基路面部分应采用振动夯板来完成压实作业。 第五、碾压段的长度要依据路面沥青的出场温度、混合料的性质以及当天的温度和风速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设定。

2.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后的压实质量的检测 (1)核子密度仪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测定,该测量方法要求测定层的厚度在20cm的范围内,其中沥青表面层的压实密度利用散射法测定,而土基层材料的压实质量的测量采用直接透射的方法。该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位置的确定和仪器的预热。首先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来确定测试位置,然后预热仪器,并将核子仪平稳的放置在测试位置上,准备测试。 第二、进行仪器测量和测量数据的读取。打开测量设备,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读取测量结果,关闭测量仪器。 第三、测量结束后要将核子密度仪仪器放置在专用的且符合核辐射安全规定的仪器箱里,确保仪器和人员的安全。 (2)灌砂法,灌砂法是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那些具有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的测量,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选用相应规格要求的均匀砂,并将其按一定高度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到测试的洞里,结合单位重不变的原理以及集料的含水量等数据来进行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检测。

三、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压实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1.对路基填土或路面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用来填筑路基的土,应满足公路路基用土的要求,从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出发,制定土的类别、性质,看是否适合填筑路基,应根据所修建公路的地理位置,选择既经济、性质又好的土来填筑路基。用于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碎石、砾石集料除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要有良好的级配,这样才能保证修筑的结构层有足够的密实度,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2.对地基和下基层的要求 在填筑路堤之前,必须先碾压地基,使其达到足够的强度,如地基本身比较湿软,直接在其上填筑路堤,往往会发生困难,路堤的第一层(每层以压实厚度20cm考虑),甚至第二层上重型压路机也无法进行碾压,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土层就会发生“弹簧”现象,碾压遍数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湿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常,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方法:一是换填土层法;二是强夯法;三是振冲法;四是挤密桩法。 3.对含水量的要求 (1)含水量试验。在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和有机质土类。 酒精燃烧法。本试验方法适用快速简易测定土(含有机质土除外)的含水量,工地施工中常采用此法。 (2)标准击实试验,本试验可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试验方法,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工程科学试验的实际需要选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干法,即加水法,土允许重复使用,但容易击碎的试料不宜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试料的干燥处理会影响试验结果,宜采用湿法,即减水法,让采集的至少5个试样分别风干至不同的含水量状态。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由线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若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计算或重做(应给出技术指标)。 4.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和采用正确的压实方法 (1)采用的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以便能适应土体强度的增长。 (2)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样土被机械推走。 (3)组织压实机具合理的工作路线,直线段一般先两侧后中间,以便保持路拱;在弯道部分没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开始逐渐向高的一侧碾压。相邻的两次轮迹应重叠轮宽的三分之一,保证压实均匀不得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 (4)应注意检查土的含水量和密实度,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达到规定压实度的要求。

钳工技师范文6

关键词:级配碎石;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21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级配碎石的组成设计

在组成配合比设计时先按实际使用的集料进行筛分,然后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由前面步骤确定的三个级配再选取五个不同的含水量分别进行重型击实实验,从而确定级配碎石的最佳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采用最佳含水量下成型的级配碎石试件进行浸水四天CBR强度实验,注意室内CBR值应大于百分之百,满足前提条件的情况下选取CBR值最大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二﹑级配碎石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

级配碎石路面基层的施工可以采用集中厂拌、人工摊铺的方法。级配碎石施工前要先对底基层的外在尺寸以及内在质量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才可以铺筑基层。

1集料的选用

我们在对级配碎石基层的粗集料进行选择时更多考虑的是其整体性,具体来说,就是对其选择的岩石进行强度以及韧性等方面的要求和考虑。考虑到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在实际的环境下主要是由颗粒之间的嵌挤所形成的,因此在进行集料的选择时就尤其要注意粗集料的棱角,这一点是非常之重要的。细集料则考虑选择使用天然砂,这样一种材料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和易性较好且保水性比较好,在实际应用的环境下能够快速的成型,但即便是这样,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还是要掌握其含泥量。在进行堆放的时候要将其与其他的各档石料分开处理,以避免在后续的集料搭配时出现错误。

2级配碎石的拌和

(1)比例的控制。在工程进行的过程当中无疑要切实

的保障好级配碎石的比例,使其尽可能的达到施工相关的标准要求,一般的级配碎石通常都是由低粘结力的松散材料经挤压达到满意的结构性能以后形成的,因此采用的一般都是嵌挤密实型结构,也就是认为这样一种结构的强度是由级配带来的嵌锁力所造成的,因此就能够很大程度的决定级配最终的使用性能。

(2)水量的控制。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下对于水量的控

制实际上是通过多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来时实现的。一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参照施工区域内的天气状况,并切实的把握好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状况,这样一种了解和掌握对于施工人员对含水量的把握是很有好处的。除此之外,摊铺方式的选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含水量,通常来说,平地机摊铺比摊铺机摊铺要消耗更多的水,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下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选择。二是在对拌和的含水量需要根据下承层的类型来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下承层是属于土基和稳定细粒土类的时候,含水量的调整幅度可以适当的减小。

(3)拌和均匀的控制。在实际的施工环境下希望达到

拌和均匀的要求,就需要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坚持较长时间的搅拌过程,使得出料完全不再发生离析以后才能够停止搅拌,这样基本上就能够达到我们在这里所给出的要求。从实际的操作状况上来进行分析,集中厂拌的混合料的级配控制要方便一些,因此搅拌起来均匀性基本上也有较好的保证,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级配碎石的生产效率,工程质量自然也就更加的理想。

3级配碎石的运输

在级配碎石运输的装、卸过程中同样容易发生集料的离析状况,这同样会对集料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针对于这样一种状况我们给出以下要求。从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的时候,应该每卸一斗混合料就挪动一下汽车的位置,场地上也应当分为三处来进行集料的堆放。经过这样一种处理,粗细集料基本上就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混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离析状况的发生。在进行集料的卸载时,需要采用推土机、装载机来进行摊铺过程,由此就需要卸料的车逐渐的向卸料的一边移动,这样就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卸料的高度。

4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

摊铺前先检查摊铺机保证机器各部分有良好的运转性能,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好高程和摊铺的厚度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的要求。摊铺时摊铺机要连续摊铺作业,禁止摊铺机停机,可以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适当调整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分钟一米的速度摊铺为宜。级配碎石混合料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前后摊铺要保证摊铺速度、厚度、路拱坡度、松铺系数、平整度和振动频率等一致。

混合料的碾压采用重型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的组合形式。先采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到二遍使集料达到初步的稳定,暴露出来的不平整部分以及表面因人工整型而出现的空隙要采取凿毛补平撒布细集料的方式来处理。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直到没有明显的车轮痕迹为止。最后,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终压,终压的碾压遍数要根据试铺段确定。施工时要注意,静压、动压、终压最好连续作业,这样才容易达到压实度的要求;压路机碾压时要重叠半个轮宽;压路机换挡倒车时要轻而平顺不可以拉动地层;严禁压路机在正在碾压或已完成的路段上急刹车或掉头,避免级配碎石层表面受到破坏。

5接缝处理

级配碎石的工作缝较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接缝容易,即使重复碾压或者扰动也不会破坏前一天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通常可以将第一天施工完成的级配碎石接缝处的混合料,留2~3m不碾压。第二天洒水到最佳含水量后和新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

三﹑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一定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各种石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场,然后按照石料不同的规格、粒径分孔堆放。

2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机械组合、碾压遍数、加水时间及水分散失时间、松铺系数等数据,都要在路面基层铺筑前通过试验段进行实验来确定,有些参数还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温度及当天天气状况作出适当调整。

3保证混合料的组成复合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要求,拌和前再次检查原材料的规格,从第一车混合料中去定量的样本筛分检查其组成成分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完成摊铺整型后再从摊铺现场取定量样本检查混合料在摊铺时是否发生离析现象,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4级配碎石路面基层碾压时要保证其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碾压时先轻后重、先静压后动压、先慢后快、宁多勿少的碾压原则。碾压完成后还要进行压实度的实验,如果压实度不够要立即补充碾压。

5要认真确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含水量,保证在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进行碾压,不可以在摊铺现场加水或晾晒减水,否则就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6严格控制好混合料的塑性指数在规范值范围内,最好是处于无塑性的状态,如果塑性指数偏高必须严格控制,避免在多雨季节因为结构水稳性差而引起破坏。

7施工中要严格进行质量的控制,如控制进料质量、路面基层的压实度和弯沉值等;由于基层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因此,在施工中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安全措施。

四﹑结束语

在级配碎石路面基层的材料、配合比和结构组合都确定后,级配碎石基层的优良特性是否能够得到正常发挥其关键在于施工,只有将级配碎石基层铺筑均匀、密度高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这样的高质量结构层才可以保证其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沈金安,李福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及防治对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车国东.浅谈半刚性与半柔性路面用混合料性能特点[J].山西建筑,2008,(10).

[3] 黄荣,刘敬霜.级配碎石基层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9,22(04):128-129.

[4] 魏奇.浅谈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2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