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推广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推广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推广方案

医院推广方案范文1

2009年10月13日,卫生部了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为医保支付套上了规范治疗的“紧箍咒”。卫生部首批制定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确定23省市110家医院试点。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3467家医院25503个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医院数量占公立医院总数的46.9%。2012年开始的“三甲医院复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本轮评审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涉及质量管理中的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等关键指标,纳入“等级评审一票否决条款”。

“临床路径”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这将让处方药推广面临巨大挑战。国内仿制药和中成药如何应对临床路径的实施,创新学术推广策略呢?仿制药推广的重点是提供或解释诊疗方案,包括为患者提供简单的说明书、适应症及用法用量等,为医生提供详细的产品推介、禁忌症、适应症、同类药品比较、用法用量、保存方法、不良事件等,以及诊疗方案、相关疾病诊治指南、用药选择、药品信息、药品搭配与相互作用、相关不良事件的处理、药物经济学知识等。

改变认识拓市场

具体而言,代表可通过分析产品的适应症和参与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分析临床试验所涉及的诊疗方案,结合诊疗方案所涉及指南和共识来阐述产品。比如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地红霉素的推广,要结合医生对治疗的认识现状和目前国内外指南、共识内容的差距进行分析。

美国传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2007年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疗指南指出:对于严重CAP患者,至少应该进行血样细胞培养、检测嗜肺军团菌和肺炎链球菌的尿液抗原试验以及痰样本细菌培养。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应进行气管内抽吸物检测。对于先前身体健康且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风险因素患者的治疗方案为:1.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强力推荐,1级证据),2.多西环素(一般推荐,3级证据)。这一证据充分强调了地红霉素的单药治疗。

当CAP患者有慢性心、肺、肝或肾脏疾病,糖尿病,酗酒,恶性肿瘤,无脾,免疫抑制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先前3个月内使用抗生素或具有其他肺炎链球菌感染风险,推荐治疗方案:1.一种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氟喹诺酮类(强力推荐,l级证据),2.一种β-内酰胺类+一种大环内酯类(强力推荐,1级证据)。这一证据强调地红霉素的参与治疗。

重点通过如下五个方面与指南结合推广:

1.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医生目前使用地红霉素不广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肺炎的致病菌中有非典型微生物。

2.结合指南指出,这些非典型微生物要常规检查。

3.结合指南指出,使用地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覆盖非典型微生物。

4.结合指南指出,地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单用,也可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是治疗的基石(联合治疗)。

5.结合指南指出,重症感染的患者在使用超广谱抗生素满疗程后应换用地红霉素、阿洛西林等诱导耐药率少的药物(贯续治疗)。

寻找意外点造市场

通过寻找医生对诊疗指南的盲点,阐述产品对该盲点的覆盖,创造产品新市场。比如对于N-乙酰半胱氨酸产品的推广,结合国外现有指南的思考,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的推广创新:有呼吸道感染,即有痰,有痰须祛痰,可用N-乙酰半胱氨酸;抗感冒的药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苯成分过量易中毒,N-乙酰半胱氨酸可解毒;慢性肺炎,肺易纤维化,N-乙酰半胱氨酸可抗纤维化;血管造影、肿瘤增强扫描时使用造影剂易损肾,N-乙酰半胱氨酸可保肾。

新产品先讲效果出众,再讲安全可靠。老产品先讲安全可靠,再讲效果依旧。同样安全、有效,可比比效益多少;效益一样多,比比方便与否。

中成药推广的重点是将产品融入诊疗方案:通过分析产品的药理特性及法定适应症,分析诊疗方案所涉及的共识、指南精神要点,结合诊疗方案阐述产品特点,将产品和指南共识对号入座。

“因病循证医学”应用于中成药的学术推广意义重大。

目前,中药的循证医学多数是在西医框架内进行,缺乏相应的中药循证医学的方法学研究。同时,对疾病缺乏适应症的理解与支持。多数中药使用治则、治法或者中医的证来表述适应症,虽然能给推广带来更多的弹性,但在与化学药物发生药物临床用药竞争时证据级别较低。中成药所进行的临床试验大多属于动物实验或观察性试验,目的集中在验证药物疗效的有效性。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临床治疗证据以严谨、科学的方法被记录下来,对应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我们可以发现,多数中成药的证据级别可能集中在论点、评论与观点,病例报告以及队列研究级别,存在相当数量的医家用药经验、验方、病例集,亦有相当数量的面向药物疗效的临床研究。由于药物的化学特征和药理作用不能轻易更改,只关注药物特征,如适应症、给药方式、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等,就无法找出更多说服客户处方的理由,更好地关注竞争,并确定自己的治疗优势。同时,关注临床试验中药物体现出来的特点,还可以增加推广概念,获得更宽敞的视野。

结合指南、共识推广

当然,中成药推广的终极解决之道是组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但是该方法时间长、组织难、花费大,现实的解决之道是结合现有指南、共识精神进行推广,从而改变专家观念,进而改变临床路径。

比如康妇凝胶的推广,结合美国CDC2010年指南和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2006年指南,将康妇凝胶各中药成分的药理作用对号入座,符合CDC阴道炎治疗指南和宫颈病变管理指南中以下治疗要求:抗真菌,用于真菌性阴道炎;抗细菌,用于细菌性阴道炎;抗病毒,用于宫颈病毒感染;冰片镇痛作用,可用于宫颈活检镇痛,如医生根据宫颈细胞学管理指南进行宫颈活检,使用康妇凝胶可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指南执行。

医院推广方案范文2

关键词:医院管理;管理技能;知识;管理培训

随着卫生保健体系的不断改革,医院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环境的挑战日益严峻,要在无数环境挑战中具有竞争力,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打破旧体制,运用现代思维方式和管理技能,开展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领导和组织行为,而医院管理者通常来自临床一线科室,极少接受过正规医院管理培训,对多学科的管理方法及团队合作价值关注较少或无关注,不利于医疗机构的发展,并且相关研究已经指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以不断完善医院管理结构,提升战略管理技能[1]。

1研究对象

于2011年10月至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我院中层管理人员107名,根据职务不同分为三组:其中科主任组34人(占31.8%)、护士长组37人(占34.6%)、行政部门负责人组36人(占33.6%)。所有研究对象的管理年限为9.05±1.12年,均未取得管理学位。

2研究方法

2.1培训内容及要求。采用的培训方案包括5项内容:基本卫生管理、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变更管理。设定每项学习内容的学习时长为60h,其中课堂理论学习20h、工作实践40h。学习方法以问题或任务为基础,在顾问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结束后测试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培训6个月后,研究对象必须呈交适用于医院的战略规划、商业案例及TQM结果。2.2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研究对象培训前和培训结束6个月后的管理技能进行评估。管理技能评估问卷的内容是参照Kirkpatrick培训评估模型[2、3]制定的,包括形式分析、战略规划、业务规划、循证决策、方案策划、组织及监督、组织日常活动、时间管理、口语交际、书面沟通、小组讨论、与同事协作、激励和引导他人、监督他人工作、营造积极氛围、运用创新技术、变革管理以及专业自我发展等项目。各项评分采用5分制,得分越高表明管理技能改善越大。同时以座谈会的形式让培训对象讨论各培训方案在日程管理中是否能够发挥有益的作用。2.3统计分析。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分类变量采用频数/百分比,测试培训前后管理技能得分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管理技能改善的相关性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培训结束后管理技能回归分析。培训结束后管理技能回归分析显示:战略规划、小组讨论、与同事协作、监督他人工作、激励和引导他人、运用创新技术6项管理技能改善明显。与管理技能改善有关的因素包括管理者的管理年限、职务类型、口语交际、监督他人工作、循证决策等(表1)。

4讨论

本研究显示经过5项培训方案的培训后,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改善明显的方面包括组织日常活动、激励和指导下属、监督他人工作、小组讨论、形式分析等方面。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医院经营管理在培训结束后得到明显改善的原因与频繁应用各项技能、并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关。

综上所述,卫生管理培训方案的实施与评价,尤其是卫生信息管理和变革管理培训方案的实施对医疗机构充分利用管理资源、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本研究方案容易实施、问卷调查大约15min即可完成,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凯艳 单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人事处

参考文献

[1]GregoryD,BaigelmanW,WilsonIB.Hospitaleconomicsofthehospitalist[J].HealthServicesResearch,2003,38:905–918.

医院推广方案范文3

北京协和医院在原有手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于2012年在全院手术科室开展了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出台了相关制度、流程以及规范化管理方案,各手术科室又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具体工作方案。运行一年来,这项工作在保证患者手术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

分级管理方案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管理系统由手术患者的麻醉(ASA)分级、手术难度分级、手术时机、患者及其家庭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如经济和社会状况、心理预期、对手术本身和预后的认知等)等4个要素构成,从而形成手术风险分级和相应的分级管理方案。

综合患者的麻醉分级和手术难度分级,医院将手术风险划分为低、中、高、极高4个级别(见表1)。依据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结果和手术时机的分类,确定相应医疗管理方案(见表2)。每个管理方案,均有规范的工作流程、术前检查项目和会诊项目,从而避免术前漏做临床项目,使治疗方案更合理,最终实现降低临床风险、提高手术安全保证系数的目标。各个管理方案包含的检查项目和会诊项目组成不同。A方案为基础方案,以此为起点,B方案包含A方案的管理内容,C方案要完成B方案和A方案,以此类推。

另外,急诊或紧急手术的患者病情多为紧急或危重,有时难以进行详尽的术前准备。此时需要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手术风险,或向医院医疗管理部门报告后,再进行急诊手术。术前需依据急诊或紧急手术风险分级管理方案,进行必要的术前流程准备和处理。

手术授权是评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建立在对医生手术资质的准入、确认和管理基础上。各科需要修订和完善已有的手术准入制度,成立手术委员会,依据年资、职称、专业方向、手术经验,对手术医师准入进行规范管理。每年手术医师可申请一次,经批准后,方可从事高一难度级别的手术。

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医院采取医政部门管理人员分工定点手术科室的办法,深入科室,协助工作。

试点先行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最初,临床科室对此持质疑态度。一是由于这项工作增加了临床程序;二是由于将手术进行5种分类分级,环节繁琐,不易操作。有鉴于此,各科制定自身方案,整合临床工作程序,减少了术前检查漏项,并使之表格化。这两个问题迎刃而解。

因国内外尚无完整的术前分级管理系统。因此,医院采取试点先行、分批推广的办法。

血管外科属外科高风险手术科室。就医患者往往合并心脏血管多种疾病,且高龄和动脉硬化患者占手术患者的74.1%,故而手术麻醉风险大、手术难度大、易出现多种手术并发症、预后较差。因此,医院首先在此科开展手术风险评估分级管理,成立了血管外科手术风险管理核心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各医疗组组长为主要负责人。管理组根据文献报道和工作实际,对手术进行了难度分级(见表3)。

在患者全身状况的麻醉分级过程中,血管外科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回顾性病历总结。经数据显示,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心脏疾患为全身系统并发症的显著危险因素。这为制定手术风险评估分级和分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手术风险分级管理过程中,血管外科尤其注重对管理方案的不断完善。他们先后3次修改评级表格,删去和精简了易混淆的条件,增补年龄、肝脏、内分泌等风险管理内容,并对手术风险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反复认证。其方案成为了全院手术科室开展此项工作的样板。

试行一年来,血管外科共有803例患者纳入该风险评估管理,总并发症35例,占4.3%;重要脏器并发症18例,占2.2%。与2011年同期相比,前者下降4.3%,后者下降2.8%,切实保证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手术安全。

分批推广

血管外科试行3个月后,血管外科主任在全院科主任沟通会上介绍经验。医院领导层达成共识,决定在医院层面分批推行手术风险评估管理。医院选择了高风险手术的4个科室作为第二批试点,包括心脏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和耳鼻喉科。第三批科室为:妇产科、基本外科、胸外科。第四批科室包括口腔科、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等。目前这项工作已覆盖全院84%的手术科室,并延伸至放射介入、超声介入等有创诊断和治疗的临床项目中。

为了提高执行力,各科室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每日交班会上,医生需报告第二天拟手术患者的分级情况,由主管医生按时填表,上级医生及时审核,再经总值班严格把关。凡是未经手术风险评估的,不予安排手术。在此基础上,医院总结出手术风险分级的原则是,标准“靠上不靠下,就高不就低”,充分考虑和重视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对医疗后果产生的影响。

一年来,全院2857例高风险手术通过手术风险评估管理,且术后无一例安全纠纷,这项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和支持。最近对手术科室的专项调查显示,临床医生对这项工作的知晓率为93%,落实率为84%,科主任的认可率为100%。

医院推广方案范文4

2010年,卫生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围绕继续扩大卫生信息化覆盖的范围和领域,提高卫生信息化应用水平,保障系统安全,持续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北京市卫生系统信息化领导小组委托,现在由我向大家做工作报告,总结2010年工作,部署2011年重点任务。

2010年卫生信息化工作情况

1. 积极推动医改各项工作

2009年国家颁布新医改方案,2010年北京市制定“北京市2010~201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卫生信息化工作,在北京的医改文件中提出:“启动医药卫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前期工作。探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试点发展远程会诊。推进信息化标准建设,逐步统一规范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接口和信息采集,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

2. 卫生信息化人员机构和队伍建设又见成效

2010年,昌平区卫生局新成立了信息中心,使我市16个区县中,区县卫生局成立信息中心的数量达到12个。目前,只有海淀、丰台、通州、门头沟4个区县卫生局仍然没有成立信息中心。

3. 坚持卫生信息化行业管理不松懈

自2003年后,为避免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数据多头采集,北京卫生信息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四统一”原则开展工作。

起草《北京市“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

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之年,《北京市“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专项规划是《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卫生局全面征求区县卫生局、直属事业单位和直属三级医院的意见,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征求意见。目前,已经完成了规划的制订,准备近期。

制订医院门急诊信息系统相关标准规范

完成《北京地区医院门急诊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和数据采集规范》(试行稿),于9月19日向北京地区50家三级医院及11家远郊区县中心医院下发《关于建立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急诊信息报告制度的通知》(京卫医字〔2010〕212号)以及《关于做好门急诊信息系统接口改造工作的通知》,该规范作为医院门、急诊信息系统改造以及数据采集的规范依据正式试行。

完成了《北京市药品分类与代码规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将其列入2011年北京市地方标准修订计划之中。

完成卫生信息化项目前置审核工作

按照《北京市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京卫办字〔2008〕107号),做好卫生信息化项目的前置审核评审等项目管理工作。2010年共收到各单位上报项目76项,涉及资金3亿元。经市卫生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审核,通过22项。

通过统一评审和归口管理,可以全面了解各单位的卫生信息化情况,做到统筹管理,使得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符合卫生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同时利用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及相关专家资源对于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评估,使得方案在总体设计、安全管理、网络建设、国产软硬件产品和信息共享等方面更加全面、科学。

4. 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取得实效

新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推广实施顺利

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全面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管理机构,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支持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系统,符合社区卫生改革的要求。

在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着力建设社区卫生业务和财务等应用系统,实现市、区县和基层三层体系架构。2010年完成了试点项目验收,6月24日启动全市推广。截至到2011年3月6日,在西城、原崇文、原宣武、顺义、朝阳、海淀、石景山等8个区县、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稳定运行,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26万份,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基本完成实施推广任务,顺义、海淀、石景山、昌平区、密云县进展顺利。

借助医联码系统,实现门急诊信息采集

北京市实名就诊卡完善(医联码系统)项目是我市建立门急诊信息报告制度的支撑项目,是我局针对目前管理需求对原北京市实名就诊卡完善项目进行变更后重新启动的项目。该项目在全市三级医院及十一家区级中心医院实施,将为非医保患者建立统一的条码,通过此条码采集门急诊就诊信息。项目实施至今,已在全市推开,医联码发放及信息采集工作业已开始。截至3月15日,已有39家医院完成接口改造,大兴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同仁医院、房山第一医院等31家医院共计发放医联码28.95万条。朝阳医院、妇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中日友好医院等17家医院已经上报门急诊信息,共计93.8万条。

5. 固化卫生行业信息安全保障成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010年的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的重点工作是固化奥运和国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成果,在行业内以推动等级保护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全行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各单位圆满完成了2010年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安全检查

2010年,为督促我市卫生行业各单位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细化各项信息网络安全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升网络与信息系统支撑医疗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确保我市卫生行业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市公安局和市卫生局对全市大中型医院及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检查。

出台《医疗卫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2010年,结合近几年信息安全联合检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信息中心组织出版了《医疗卫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规范了医疗卫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方法,指导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建设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对搞好医疗卫生信息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展信息安全培训

2010年,在卫生局直属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员信息安全保障知识培训,共进行了8次授课,共4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提高了信息安全员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各单位的信息安全保障奠定了基础。

2011年卫生信息化重点任务

1.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基本任务

未来五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工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张网络、两级平台、三个基础数据库。

一张网络,是指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互联互通的信息传输网络;两级平台,是指市、区/县两级卫生信息交换平台;三个基础数据库,是指执法相对人数据库、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库和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实现上述目标,依靠的是标准规范和信息安全保障两个体系。

2.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电子病历试点工作

卫生部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于2010年9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85号)文件,决定在北京市等22个省(区、市)部分区域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确定试点工作时间为1年。市卫生局根据卫生部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组织制定了《北京市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管理、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同时还制定了《北京地区电子病历试点技术方案》,指导试点医院推进电子病历工作。

医联码相关工作

医联码系统为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急诊信息采集提供了支持,奠定了基础。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建立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急诊信息报告制度的通知》(京卫医字〔2010〕212号)文件要求,三级医疗机构及11家远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2011年1月起,正式启用门急诊信息上报工作。今年要继续推进医联码相关工作,希望各医院建立院内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医联码接口改造、信息上传、门急诊就诊信息上传等工作。

3. 推广实施社区卫生信息系统

市卫生局、市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改革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京卫基层字〔2010〕25号)要求,“以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方便居民、有利于加强管理为目标,全面推广应用全市统一的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断完善功能。到2011年底,建立起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覆盖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机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搭建完成覆盖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互联互通的网络。加强市、区两级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

各区县积极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年底之前,完成16区县推广应用部署工作。目前,推进较好的区县为东城、西城、顺义、海淀、石景山、昌平、密云、大兴等。

4. 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综合利用

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根据医改要求,把为辖区常住人口重点人群自愿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并逐步试行计算机管理等工作列为本市为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的医改任务责任书中,各区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指标有所不同,但全市总体要求达到50%以上。北京市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已经提供了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工具,请各区县组织人员开展电子健康档案相关工作,以便建立实时动态变化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家庭医生服务。

启动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二期

3月启动妇幼保健二期建设,系统将覆盖北京市妇幼保健院、16所区县妇幼保健院(所)、近800家承担妇幼保健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1000余家托幼园所等机构,以妇幼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与医院和社区信息共享的、完整的、动态的、连续的妇女儿童保健信息库。计划9月开发完成,试运行。各区县不需再单独建立妇幼信息系统。

2011年工作要求

1. 领导重视,加快落实信息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仍有部分区县没有成立信息中心,部分直属机构没有信息管理部门,卫生人才队伍薄弱,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尽快落实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问题。

2. 加强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今年市卫生局将继续以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为依托,继续加强全市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继续联合市公安局对行业进行信息安全检查,重点针对电子病历试点单位、重要公共卫生部门进行安全检查。

按照市信息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推动等级保护。

3. 树立大局观念,加快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要求各区县加强组织,落实责任,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推广力度,2011年底之前完成任务。

使用全市统一的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医院推广方案范文5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复星医药7月4日晚公告称,2016年7月4日,复星医药与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就形成紧密的线上线下的联盟达成业务合作意向,以期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技术、平台、市场、媒体等方面给予对方支持,并基于现有业务及未来拟从事业务,进行长期且持续的战略合作。

根据公告,双方未来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双方在医疗服务领域合作中可采用的合作方式包括复星医药整合医疗服务产业链,支付宝整合支付及其周边产业链与复星医药紧密对接;复星医药引导其集团成员医疗机构使用支付宝未来医院解决方案;支付宝利用其线上城市服务的运营能力,积极推介复星医药集团医疗服务资源;复星医药引导集团成员企业对接支付宝口碑网与医疗服务场景相关的商户资源,不断优化完善客户的就医体验;支付宝利用其信用体系解决方案与信用体系搭建经验,帮助复星医药集团积极探索适合其客户的信用金融方案。其次,支付宝承诺为复星医药及其控股子公司或单位提供同等条件下支付最优惠费率。再次,双方以互惠互利原则,成立业务创新工作组,每月一次定期交流,积极尝试创新项目,例如云药房、医疗知识库等,在健康领域共同探索以人为本的创新业务模式。最后,双方将利用自身资源或通过各自合作伙伴,联合或分别对本次合作及项下具体项目合作进行具有积极意义的宣传推广。

支付宝未来医院

互联网医疗和大健康的概念自2014年,甚至更早以来就受到各路资本的追捧,在线医疗、医药电商以及健康数据等等都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热门。2015年6月,阿里旗下领先的数据医疗服务公司宣布推出医疗云服务,并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推出云上医院、阿里健康等平台,进一步涉足医疗行业。

然而,阿里在健康领域的更大布局是“未来医院”。2014年5月,“支付宝未来医院”项目启动,意在将医院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通过帮助医院建立移动医疗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构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平台。根据“未来医院”的构想,阿里将分阶段推出涉足医疗全流程的服务。第一阶段,首先推出线上挂号、缴费和获取检查报告等功能;第二阶段将阿里的服务接入医保结算,使用支付宝钱包的用户在就诊期间可直接使用支付宝进行医保支付。最终阿里要实现医院挂号、就诊、支付全流程服务,并通过阿里的云服务实现后续治疗和康复的便捷性,保留患者在医院所涉及的医疗数据。

2015年6月10日,支付宝《未来医院一周年服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未来医院上线一年,全国有超过200家医院加入“未来医院”,平均每两天左右就有一家医院加入“未来医院”。

然而,医保支付是支付宝未来医院的最大障碍,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医保支付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仍未放开,支付宝未来医院与医院的合作推进实际上也很困难。

再来看复星医药,复星医药一直致力于打造医疗的全产业链服务。前总裁陈启宇透露,复兴医药对于医院的布局,主要通过医生创业办医院、企业医院改制、与公立医院合作新建医院三种方式实现。复兴医药的医院资源,正是支付宝所需要的。

虽然医保移动支付尚未完全放开,但是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今年6月15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布,将在辖区医院内试点医保移动支付,这将是全国首个医保移动支付正式试点。从深圳人社局官网公布的名单看到,支付宝与17家医院中的16家展开合作,成为最大赢家。

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被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就医移动支付领域的探索趋势势必会扩大,这也是复星医药的兴趣点之所在。以复星医药旗下的广东佛山禅城医院为例,已经实现了患者从预约挂号到就诊、缴费、取药全流程的微信平台办理。通过未来医院方案让就医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也势必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城市场景推广

支付宝的“城市服务”是2015年4月启动的,由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新浪微博发起,旨在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阿里集团所在的杭州成为首批试点城市。从上线之日起,智慧医疗就成为城市服务主打的内容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19个省份、124个城市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包括医疗在内的九大类服务,涉及40个不同类别,共计4000多项业务,为超过一亿的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体验。

作为在中国最早一批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企业,复星医药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在沿海以和睦家为特色的高端医疗服务与二三线城市专科综合医院相结合的战略布局。自2009年起复星医药逐步开始医疗服务板块的投资,近年来处于加速状态。先后收购或参股广东佛山禅城医院、和睦家医疗、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岳阳广济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今年早些时候还参与了徐矿集团旗下医院的改制,之后又宣布参与青岛山大齐鲁医院二期院区、温州老年病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

2015年作为复星医药医疗服务落子合作最多的一年,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国内十四个省市,这些新布局的医疗服务平台急需实现有效的引客导流,支付宝的未来医院既可以为这些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导流服务,又可以通过支付宝端的智慧城市计划,对复星医药旗下的医院实现场景推广。

口碑营销

复星医药与支付宝合作的另一个亮点是公告中提到的“复星医药将引导本集团成员企业对接支付宝口碑网与医疗服务场景相关的商户资源,不断优化完善本集团客户的就医体验”。

口碑网其实是阿里旗下的“大众点评”,2006年阿里注资之后一直不温不火,在于大众点评、美团、糯米网的竞争中完全落于下风,但是由于O2O的兴起,阿里重新重视旗下这家一直不温不火的网站,并在2015年与蚂蚁金服一起,各自注资30亿元到口碑网,蹉跎多年的口碑网也一跃成为阿里在生活服务O2O领域的旗舰。

医院推广方案范文6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医院管理

我县地处湘南,比邻广东,地处五岭山脉,农业人口居多,属于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就医难,用药贵”使得很多老百姓有病不能就医,担心一病致贫。自从2007年普遍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简称农合)和2009年推广城镇居民保险政策(简称居保)以来,医疗保障体系不再是职工的特权,这种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变,也对我院的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院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

医保政策在我县已经实施多年,为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的生病就医提供了保障,而农合与居保制度的普及推广更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广大病患和病患家庭的负担,让所有人病有所医。我院作为全县的公立性医院,责无旁贷地成为广大群众就医的首选对象,从2007年-2010年间,病人的住院费用和三保(医保、农合、居保)病人医药费用占我院业务收入的比重等数字彰显了医疗保障制度在我院的成功实施。具体数字见下表:

二、加强管理,设置机构

为了对参保人员实现统一管理,及时处理参保对象在就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院设立了独立的医疗保障管理机构,规范医保、农合、居保服务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同时建立了三保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医保费用的管理、参保人员身份识别、处方审核、特殊检查项目申请认定以及费用结算等流程,实现了我院与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间的相关信息资源共享,简化了繁杂程序,减少了参保人员在就医、报账等过程中东奔西跑,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我院根据国家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医保、居保、农合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如分别制定了《三保管理方案》,《离休干部管理细则》《生育保险管理细则》《农合报账制度》,等等。以制度的形式要求各岗位工作人员从自身岗位职责出发,将管理工作逐步细化,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了高效优质、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加强监管力度,层层把关,从未出现套取国家资金和拖欠参保人员资金的现象,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运转。

四、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的实施

新医改着重强调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方便、有效、优质、价廉”的服务。随着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我院进一步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不断规范临床路径,大力推行单病种限费管理措施,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实惠,切实做到让利于人民。基本用药目录的使用杜绝了大处方、大检查,同时严格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坚持对症检查和因病施治,并将上述措施写进了医院目标管理方案,对照方案严格执行,处罚到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开大处方的现象正大辐减少,从2007年到2010年之间我院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和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在以前,医生只管看病,护士只管打针,从来不管就诊过程之外的事情。随着三保政策的实施,现在,医务人员还要懂得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了解如何为患者争取更多的保障资金,让患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最大利益。

六、改善环境,让群众满意

我院现只开设了273张床位,三保政策的实施对我院业务量的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诊人数一路攀升,每年的出院人数从2007年5424人上升到2010年15670人(具体出院人数见下表),病床用率高达133%。

就医条件简陋,环境拥挤,就连病房的走廊上、医生办公室也挤满了病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院积极争取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外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等,克服重重困难兴建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成为我县为民办实事重大工程项目之一,目前正进入全面装修阶段,相信不久地将来,这栋大楼将为我县广大的老百姓看病就医发挥巨大的作用。

从我院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积还不高,很多公民都无法享受到国家的医疗保障,“看病难”和“看病贵”甚至看不起病的现象在我国还广泛存在。因此,国家在进行进一步的医疗体制改革时,应该加大对医院各项设施的投入,不断扩大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积,使更多的人能够看得起病,能够有病看病,无病保健。而且目前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还不是很高,在有的地方即使已经在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之内,还是有很多人看不起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也能够做到加大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