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品质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品质量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㈠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市场商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标本兼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依法整顿,进一步提升我县商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消费安全。
㈡工作目标。用3个月时间(月30日至6月30日)进行集中整顿,规范一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查处一批商品质量违法行为,监督一批市场主体健全落实经营自律行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典型案例;全面加强商品质量监测检验力度,构建全县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检验检测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各种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商品的全过程监管,使商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全面推动商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履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局面,切实把我县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整顿重点
这次专项整顿要针对重点商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来开展。重点商品,是指食品和九类重要商品(家电、儿童玩具、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装饰材料、电线电缆、燃气器具、化妆品、卫生洗涤用品);重点单位,是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贸市场、超市、小食杂店等;重点区域,是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比较突出的地区等。同时要结合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县创建工作要求,以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食品质量、经营行为和建立经营者自律制度等为重点,加强对食品批发、、运输、仓储和超市、个体工商户等场所和经营者的监督管理。要注重把专项整治与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与推进放心消费县创建活动、与强化食品安全日常巡查监管、与社会维权网络建设等相结合,提高专项整治的整体效果。
三、整顿任务
㈠取缔非法生产经营主体。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一次市场主体清查,查处取缔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非法生产经营主体,规范生产经营资质资格存在问题的生产经营主体。
㈡查处商品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生产销售质量不合格产品、销售过期变质食品、非药品冒充药品等质量违法行为;伪造、冒用产品标志行为;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限用物质超标行为;农业投入品非法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食用农产品添加违禁物质和药物残留行为等。
㈢对市场主体履行经营自律责任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以食品、农资以及家用电器等重要商品为重点,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开展一次市场主体履行法定经营自律责任情况检查,监督其切实履行《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查验记录等经营责任,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对拒不履行责任及责任履行不到位的,要依法严厉查处。
四、整顿措施
㈠强化部门监管执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履行市场商品质量监管职责,全面加强流通环节重点商品监管和重点商品经营主体自律制度建设,确保无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质监部门加强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重要商品质量监管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责药品等质量监管工作;卫生部门加强健康相关产品及餐饮环节监管工作;商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指导和督促经营部位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管理制度,增强商品质量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公安部门加大商品质量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积极支持配合专项整顿行动,对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严肃处理。
㈡统一开展商品质量检测行动。全县对专项整顿确定的重点品种开展商品质量检测检验不低于200个批次。工商部门负责奶制品、粮食制品、调味品、化肥、电线电缆、板材、钢材等品种的检测;质监部门负责成品油、液化气和小作坊加工产品以及其他涉及计量标准商品的检测;卫生部门负责餐饮、宾馆饭店(包括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美容美发等行业使用相关产品及餐具清洗消毒使用相关产品检测;农业部门负责食用鲜活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种植养殖环节检测;食品药品部门负责基本药物检测;商务部门负责酒类、定点屠宰厂(场),肉类食品的检测。
㈢强化对质量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通过集中质量检测、日常巡查监管及群众举报线索,加大对商品质量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曝光一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震慑质量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对商品质量监管的高压态势。
㈣构建商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采取边整顿、边规范的办法,综合运用查、治、管、扶、建等措施,把集中整顿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与引导市场主体自律结合起来,把集中整顿与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商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㈤加强行业自律。各监管执法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督促和帮助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商品质量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等制度。要强化市场信用分类监管,逐步建立完善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要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作用,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做到诚信经营。
五、工作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工商局局长任副组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农业、商务、公安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商品质量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整顿工作的统一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工商局,郑明军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办。整顿工作结束后,县政府将进行验收、评估、考核,并予以通报。
各乡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将商品质量整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建工作专班,统筹调配力量,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提出具体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考核指标,逐级落实整顿工作任务和责任。
㈡加强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在整顿中既要履行好部门职责,更要加强专项整顿的协调配合,形成全县统一整顿、统一行动的良好氛围。实现检测信息共享,增强执法合力。积极探索全县商品质量统一检测办法,整合商品质量检测资料,完善商品质量检测监管保障机制。
商品质量范文2
>> 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质量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进口大宗资源性商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现状及其人才培养 商品质量问题折扣 加快由食品安全电子备案向商品质量网络监管发展步伐 以制度建设为先导积极构建商品质量监管网络 论网络交易平台商品质量监管制度 进出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及运用研究 抽样检验标准与商品质量监测 加强商品质量监管 确保消费安全 浅析国内商品质量低下的原因 商品质量风波中美国的责任 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浅谈我国网络融资风险管控问题 熟食商品品质管控方案等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研究 我国乳品质量安全危机对策研究 加强农村日用品市场商品质量监管 关于北京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立法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李波.消费者对淘宝网商品质量状况认识及监管态度研究[J].标准科学,2015,(11):82-86.
[3]中国消费者协会. 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EB/OL].[2016-03-04]..
[4]李波,温德成.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问题发生机理及监管研究述评[J]. 财贸研究, 2013,(02):20-28.
[5]刘欣欣.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12:25-30.
[6]张黎夫.科技时代的伦理(责任伦理)之困惑[J].湖北社会科学,2004,(03):47-50.
[7]高富平.政府与平台经营者在网络经营行为规制中的责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02):29-34.
[8]黄梦婷,阮丽华. 传统企业在电商转型中企业文化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06):57-59.
[9]陈美蓉,刘晓红.电子商务个人信用评价分析[J].决策参考,2015,(07):38-40.
[10]权薇,张琦,李大圣.网络商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督抽查检验机制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02):96-97.
作者简介:
商品质量范文3
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将成为今后全国工商系统实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的主要程序依据,对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化水平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该标准,笔者参考有关资料试对标准的主要内容做以简要解读。
一、新标准内容简要解读
(一)新标准与原有标准区别
该标准是专门为流通领域的商品实施质量监督而制定的。标准所规定的抽样检验程序,“仅用来判定某一监督总体是否不符合某一质量要求,不用于判定某一监督总体符合某一质量要求。”原有的抽检程序标准一般是用于厂家出厂商品时进行质量把关的,或用于商品验收检验的,用来判定所生产的商品是合格的。但监管部门抽检的目的不是为企业把关质量,而是检查企业是否把好了质量关,是为了发现不合格商品的。
(二)新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在流通领域中,对商品的质量特性进行质量监督时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案和评价程序。该标准适用于监督管理部门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商品,消费者或者有关组织反映、知情人举报、监管发现有质量问题等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商品的监督抽样检验。对于掌握了上述情形之一的商品,监督部门才能适用该标准实施质量监测,监测时只需抽检一组样本进行检验就行了。该标准不适用于生产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也不适用于商品贸易中的验收检验。
(三)采用随机抽取方式抽样
该标准规定:样本应在选取的抽样点中随机抽取,对分立个体商品,抽取1个(一个或多个单位商品)抽样单元。对于散料商品,当一个包装不能满足检验要求时,也可抽取多个包装。在选取的抽样点中抽取样本时,以下方式可视为随机抽取:一是在流通领域的仓库中方便抽取的范围内随机获取样本;二是在商店的货架上随机获取样本。当流通网点中仅有一组满足检验要求的商品时,也可对其进行抽样;当一个流通网点的商品数量不能满足检验要求时,可同时在多个流通网点抽样。从单个包装抽取样本时,如果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了抽样方法,应按照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四)结果判定为同款商品总体代替以前的批次
该标准规定:“监督总体由组织抽检的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掌握的先验信息情况确定。既可确定为市场上与抽取样品相同标称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同一型号或同一类商品,也可确定为某生产者生产的执行相同产品标准的商品。”新标准打破了以往抽检以“批次”为单位的限制,是以所监督的对象为单位,监督某个产品的总体。在以后的化肥、农药等农资抽检中,判定结果不再是“批次不合格”,而是“总体不合格”,也就是同厂家同型号的商品将全部被判为不合格。该标准规定,一旦抽检发现样品不合格,不再限于样品同生产批次商品要下架,也不再限于只能处罚被抽检的销售者,而是同款式所有批次商品都要下架,所有销售同款商品的销售者都可能受到处罚。特别是,对抽检前便被发现可能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只需抽检出一件商品不合格,便可判定同款商品不合格。
(五)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允许复检
该标准规定:“当被抽样监督子总体的经营者及监督总体的质量负责单位对抽样单元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申请复验。”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即便是质量控制严格的大型企业,也很难做到产品100%完全合格,比如某商品的质量控制指标要求是每100件商品允许1件不合格,而这1个“被允许不合格”的商品恰好被抽检,判定其产品“不合格”是否会“误伤”企业?这种情况下,该标准允许采用重新抽样的方法复检。但是,新标准也规定,对于监管部门事先已经掌握抽检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信息的,不允许重新抽检。
(六)新标准实施后生产经营者还应遵守以下两点
一是不能销售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同款商品,如果不下架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同款商品要被查处。对于监管部门采用监督抽样检验并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任何销售者都不能销售,监管部门可以依据检验报告对该商品的销售者予以查处。二是整改合格后的产品重新上架销售,必须与原不合格商品有能区别的标识。商品被检出不合格后,只要质量没有改进,后面生产的批次也是不能销售的。企业想要将整改合格的产品重新上架销售,就要采用新的包装或新标识等,让消费者能分辨出新旧商品。新标准还配套建立了对抽检不合格重新上市商品的“跟踪抽检”制度,对被跟踪抽检出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将依法从严惩处。
二、企业要敢于应对最严厉的挑战
毋容置疑,该标准的出台与实施是我国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一大进步,将对不合格商品生产经营者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有利于提高监管成效,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农化企业必须勇于接受,敢于担当,自觉遵守和执行。
商品质量范文4
关键词:商品质量 评价方法 评价体系
面临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遭受了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企业商品质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商品质量甚至关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笔者从商品质量的定义入手,从商品质量的广义分析设计了商品质量评价的目标,最后就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简要探索,以期可以为我国企业商品质量的全面评价工作能够提供参考价值。
一、商品质量定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供应属于卖方市场,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商品的数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主要强调商品的基本性能和商品的寿命,即商品的内在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在评价商品质量时候只要符合我国对商品质量的相关规定以及商品质量的适用性、商品质量的安全性、商品质量的特性等,就称为优质商品,但是并没有对商品质量有全面的、综合的反映。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我国市场供应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在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商品的基本性能和商品的寿命,开始更多的关注与文化层面的商品需求,开始更多的关注与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现阶段的商品质量不仅仅包括商品的内在质量,还包括商品的外在质量、商品的经济质量和商品的社会质量、商品的市场质量等。
商品的内在质量是指在保证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商品基本使用用途的基本要求,如商品的基本性能、商品的寿命、商品的可靠性、商品的安全性和商品的卫生性等;商品的外观质量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审美心理需求的商品具备的特性,如商品的外观、商品的质地、商品的色彩、商品的包装等;商品的经济质量是指在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真正需求的同时,商品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给消费者,包括商品的生产成本、商品的使用成本和商品的维护成本;商品的社会质量是指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商品的特性,如商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商品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商品所需资源等;商品的市场质量是指商品在市场的影响,如商品的品牌度、商品的知名度以及商品的售后服务等。
二、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为了让企业全面了解广义的商品质量,为了综合客观的反映商品质量状况,笔者在构建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商品质量评价指标。
2.系统性原则。商品质量的评价有很多影响因素,为了能够综合全面的评价商品质量,笔者摒除了单一性的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商品质量评价指标的系统性,选取了下文中的六大指标。
3.适当性原则。为了从众多的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中选取适当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笔者综合考虑了评价商品质量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只选取了下文中的六大指标。
三、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认为商品质量评价指标大体包括以下六个指标:
1.基本属性指标。商品质量的基本属性指标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时,完全按照市场的动态变化以及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设计的商品的基本性能,包括商品的功能和商品的质量两大指标。
2.环境属性指标。商品质量的环境属性指标大体包括五大环境指标,如商品质量的水环境指标、商品质量的固体废物指标、商品质量的大气环境指标、商品质量的噪声指标、商品质量的土壤污染指标。在市场中,不同的商品又具有不同的环境属性指标,是由商品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3.资源属性指标。商品质量的资源属性指标是企业生产商品的基本条件,包括商品质量材料资源、商品质量人力资源、商品质量设备资源和商品质量信息资源。商品质量材料资源指标是指商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率以及材料品种等,可以反映企业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利用程度;商品质量设备资源是指商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资源的配置状况,是衡量企业设计生产组织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商品质量人力资源和商品质量信息资源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企业员工素质。
4.能源属性指标。商品质量的能源属性指标是衡量企业是否绿色生产的一大指标,大体包括商品生产所需能源、商品使用所需能源、商品生产消耗能源、商品运输消耗能源、商品生命周期内能源结构等。一个企业商品耗费能源量越低,企业就节约了越多的资源,对环境的污染就越低。
5.经济性指标。商品质量的经济性指标是针对商品的生命周期而言的,包括了整个商品生命周期内的所有特性,包括商品质量的生产成本、商品质量的用户成本以及商品质量的社会成本,与传统商品质量概念中的成本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6.社会属性指标。商品质量评价指标除了要考虑上述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的真实需要,即一定要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同步发展与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社会人伦、社会进步等,商品质量的社会属性指标在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商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湖南农机,2012(05).
商品质量范文5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商品质量 技术性贸易壁垒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商品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提高商品质量,不但可以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扩大出口,而且能够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知名度,让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谓百益而无一害。虽然我国部分商品质量处在世界前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不断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让我国的出口企业每年都损失巨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质量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求国家商品检验等相关政府部门,对进出口商品严格把关,并切实帮助出口企业和外贸公司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使我国的商品质量跃上新台阶。
一、商品质量的含义
商品质量包括狭义的商品质量和广义的商品质量。狭义的商品质量实际上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也称自然质量,是指商品在一定使用条件下,满足一定要求的各种自然属性的综合,是商品质量的最低要求和合格依据。广义的商品质量是指衡量品使用价值的各种属性的综合,包括商品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等的综合。商品虽因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而千差万别,但其使用价值是其存在并被社会承认的共向基础。任何商品的质量,都取决于使用价值的大小和使用过程的实际效能,即满足社会需要的适应性与重要性。
二、我国出口商品存在质量问题
我国加入WTO以后,取消了贸易关税壁垒,随之而来的就是无限商机。但是在这美好前景的背后,暗藏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商品质量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质量管理是在从引导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设计、组织原辅材料、生产和装配,配合商检部门检验到外贸部门收购、储存、调运、出口和售后服务为止的过程中,都要确保商品质量,从而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海外客户的要求。出口商品质量管理是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和流通全过程的工作,它不仅强调以防为主的思想,努力将产品质量问题消除在设计、生产过程中,而且着眼于提高工作质量,致力于优质产品形式的全过程。从我国商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反映的情况看,商品质量问题确实存在问题。
三、我国国际贸易商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我国国际贸易商品质量的自身原因。
先从我国自身寻找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存在的商品质量问题。我国部分劳动力素质低下、个别企业违规出口、过度压缩商品成本及政府管理不到位等,都可能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商品质量问题的自身原因。
1.重视数量,轻视质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出口企业放在首位的一直是出口的数量有多少,一味追求出口数量的增长,而很少注意提高商品质量。在残酷的竞争中不注重商品质量的提高,忽略了商品质优给企业带来的更大经济效益,因此,转变观念显得极为重要。
2.个别企业违规出口。
事实上,中国已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商品质量、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了一套加强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机制。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商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实行强制性的认证管理;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严格的产品出厂的检验制度,确保进入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的安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根据相关的食品监督抽查情况看,我国的食品合格率还是相当高的。因此,个别企业违规出口才是导致我国出口商品贸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3.过度地压缩商品成本。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为了获取最大的商品利润,几乎所有的生产厂商都把眼光瞄向了生产成本。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地压缩生产成本获得更多利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度地压缩成本,导致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就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了。
(二)我国与外国商品质量认定标准存在差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安全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商品的包装和标签方面,一些国家对于包装物料、罐型或瓶型均有具体规定。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质量认证、环境认证、认可制度,严格的检验方法、繁琐的检验手续,计量单位制和物品编码的方法对进口商品的品种、规格、款色、包装及外观要求做出种种限制,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屡屡受挫。
(三)相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通过对2010~2014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壁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遭遇贸易壁垒呈现增长态势。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环比增长分别是72.7%、15.4%和8.9%。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出增长态势。2008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事件为428起,比2007年激增224.2%;2013年比2012年增长26.2%;虽然2014年比2013年下降了3.5%,为521起,但仍维持在与2013年的同一水平,2014年562起又出现增长态势。
四、我国国际贸易商品质量问题的对策分析
在明确了造成我国出口贸易商品质量问题的种种原因之后,接下来就要对如何解决我国出口贸易商品质量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努力做好自身工作,提高我国出口商品质量。
1.不盲目追求出口数量,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是扩大出口规模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扩大出口规模一定要以保证出口商品质量为前提,千万不能一味追求出口商品的数量,应该把提高商品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起来,在保证出口商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扩大出口数量与规模,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2.深入企业改革,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社会经济的参与主体,还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必须深入企业改革,让其意识到商品质量的重要性,努力从自身做起,坚决不做有损国家形象的事情,即不为了蝇头小利而违规出口。同时,我国政府应该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更加有效地管理出口企业,不让个别违规企业有机可乘。对于那些违规出口的企业,国家应该给予严厉的警告甚至处罚。相信良好的企业管理体系,会为我国国际贸易商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3.合理控制成本,保证商品质量。
国内的诸多出口企业,必然是以追求最大的商品利润为目标进行出口贸易的。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贸易环境下,通过适当地压缩成本来获取利润,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凡事必有一个度的标准,如果过度地压缩成本,导致商品质量出现问题,使得国外市场需求受到限制,就本末倒置了。因此,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成本、保证商品质量,解决我国国际贸易商品质量问题。
4.推行品牌战略,促进商品质量的提高。
在激烈的竞争中,世界各国都把创建自己的品牌商品作为占领和扩大已有市场份额、参与竞争的一种手段。因此,要充分意识到品牌商标也是一笔巨大财富。通过提高商品质量建立品牌,以品牌提高商品质量。在品牌创出之后,要进一步维护商品质量,保护商品的形象和品牌。我国已有一些知名品牌在国际世界上享有很好的声誉,要保护好这些品牌应按照国际惯例注册商标,同时要对冒用商标、品牌等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保护品牌商品。
(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品质量认定标准。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质量的标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产品质量体系,如ISO9000等。这些产品质量体系,不仅在生产上采取统一的生产设计,而且保证了商品质量。从目前的贸易环境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在购买商品时,要求供方建立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保证体系,并取得认证。
(三)合理利用WTO规则,努力突破相关贸易壁垒。
虽然我国进入WTO已有十数年,但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仍是新手。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了解一般的WTO贸易规则是显然远远不够的。要想在解决我国国际贸易商品质量问题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合理利用WTO规则,继而突破相关贸易壁垒。这就需要尽快培养国际型的专门人才,针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有效地提供建议和解决方针。
(四)建立更为完善的出口商品质量管理体系。
虽然,目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处境不是很好,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制造”将会在国外市场上逐渐消失。相反,只要我国能够建立更为完善的出口商品质量管理体系,“中国制造”也能成为物美价廉、质量保证的代名词。因为,工业发达的日本曾经也遭遇和我国一样的问题,在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法后,现在的日货可谓是“品质优秀”的代名词。既然有可贵的经验值得借鉴,那么我国就不应该忽视。
随着中国的入世,我国的国际贸易在获得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商品质量问题尤为突出。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国的出口商品质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品质量认定标准,合理利用WTO规则、努力突破相关贸易壁垒,建立更为完善的出口商品质量管理体系。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国际贸易商品质量将会有质与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马德生.商品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孙季震.浅谈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J].科技创业家,2013(13).
[3]江先琼.浙江省商品出口结构、特征与绩效探究[J].青岛滨海学院商学院,2014(13).
商品质量范文6
关键词:商品学;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强化,在生产、市场、资金全球化、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中,生产活动全球化,使分工从传统的小而全转变为世界性分工,形成世界性的生产网络,不同的国家成为世界生产领域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加强了各国经济的依存与互动;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日益趋强,国际商品贸易品种多样化,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使质量、环境和健康与贸易关系更加密切,ISO9000,ISO14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形成。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导致我国社会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我国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给我国带来不利和风险。如何抓住机遇,兴利除弊,就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加强对商品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研究。
一、“入世”后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匮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的人才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复合型。入世之后,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将逐步提高对外的开放程度,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从2005年12月11日起,我国检测市场已经全面开放,一些国外检测机构已获准在我国设立独立子公司,从事检测服务。由于国际一些著名检验机构十分看好我国这个庞大检测市场和其丰厚的收益,他们进入我国检验市场会使竞争更加激烈。当然,国际竞争机制的引入,也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检验市场的优胜劣汰、合理布局,促进我国的质检机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我国的检验机构联合、重组;有利于我国的质检机构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来运作;有利于我国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做法来规范检验市场。
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商品质量检验涉及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广,检测指标越来越多,检测标准越来越高,因此,促进了商品质量检验市场的迅速发展。从目前来看各行各类商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大约有几千家,而且数量还在增加,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故需要大量的商品质量检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目前从事商品质量检验的人员一般或是食品、或是纺织、或是机械等某专业的人员,从事商品质量检验管理人员一般是学习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人员。既懂商品属性、商品检验技术又懂得管理的人员极为缺乏,这正是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所要培养的人才类型,也是商品质量检验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从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归属来看,目前,可以归属商品学专业,以其专业方向招生。
二、社会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所需人才的层次和知识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专门人才需求的培养问题,笔者调研了部分高等院校商品学专业(或商品学方向)建设、课程设置和相关的实验室情况,走访了质量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关、进出口报关公司、连锁经营企业、保险公司、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用人单位,了解了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重点研究了其发展所需人才的层次和知识结构,明确了其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
(一)社会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明确了目前社会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人才的需求主体是商品质量检验高层、基层管理机构和企业,他们对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人才的需求主要有4个方面:为提供商品质量检验社会服务,对人才的需要;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对人才的需求;企业管理,对人才的需求;商品检验技术研究与开发,对人才的需求。在上述4类人才需求中,第1方面人才的需求会随着商品质量检验机构涉及领域的扩大、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大。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服务的触角已伸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大到重大工程标准核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庭装修不再停留在美观舒适上,还要求健康、环保,检测就必不可少;目前,“只要有需求,就会有服务”的检测市场已初步形成,检测项目涉及环境监测、食品卫生、产品标准等多个方面。第2方面人才需求会随着政府管理力度的加大,管理职责的健全,市场管理的规范而不断增加。第3方面的人才会随着企业自律意识的加强而不断增多,企业是由利益导向的,如果实现商品质量检验的结果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即便没有政府部门的推动,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也会主动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权威报告,作为产品质量的信用凭证。第4方面人才的需求层次则较高。经分析在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需求层次上,可将该人才大体上分为4类:一是技术型检验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在商品质量检验机构从事商品质量检验与鉴定,负责出具检验报告,要求他们具有某一专业背景,掌握检验设备的使用,精通检验技术,熟悉检验标准。二是管理型检验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检验机构、企业从事商品质量检验业务开发、业务管理,要求这类人才不仅懂得商品及其企业的技术管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健康管理、进出口管理和物流管理,也要懂得各类消费品生产或服务性行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服务指导型与监督引导型管理。要求在商品及其企业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方面,系统掌握上述有关管理所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进出口产品(商品)技术特性、质量管理、环境及安全管理政策、法规,了解国内外产品(商品)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动向及其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决策、协调和组织的能力。三是研究型检验人才,这是对人才要求较高的需求类型,要求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以上的两种人才的能力外,通晓检验理论和国际、国内、行业标准,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检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可从事政策研究、标准研究等。四是开发型检验人才,主要从事检验项目研究、开发,检验设备的研制等。基于上述分析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培养,本科应定位于第1、2类,主要是第2类。
(二)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商品知识;检验技术;管理知识;检验行业的特定知识。在商品知识方面,不仅要了解某一类或某几类商品分类、属性、功能等,还要了解与商品相关的生产流程、工艺等,如机电商品学、金属材料商品学、非金属材料商品学、建筑材料商品学、纺织商品学、食品商品学、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学、金属工艺学、纺织品生产工艺学、食品工艺学等等;在技术检验方面,不仅要掌握或了解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生物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某类商品特定的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还要掌握或了解数据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例如长度、重量、密度、强度、刚度、硬度、稳定性、耐磨性、化学成分、化学稳定性等等的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使用、数据分析等等;在管理知识方面,不仅要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还要掌握企业内部组织、计划、指挥、协调方面的知识,例如管理学原理、商务交流、市场营销、现代物流、贸易理论等等;在检验行业特定的知识主要是与检验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等。
单独掌握以上任何一个方面的知识,均无法满足现代和未来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熟悉商品专业知识、掌握商品质量检验技术、懂得管理基本理论、具有管理基本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现代和未来社会最急需、最受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与预测[EB/OL].中国网,2004-12-27.
2、选择新增专业更需理性慎重[N].中国教育报,2005-07-27.
3、检测市场将开放 人才争夺战在即[N].人才市场报,2005-09-28.
4、人才市场亮点:检测人才争夺战将揭幕[N].人才市场报,200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