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苹果树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苹果树的故事

苹果树的故事范文1

COPY

缺乏创新

2012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5和iPad Mini,这两大产品与苹果先前的产品相比,在功能和外形上几乎都没有大的突破。iOS 6遭到果粉们批评,地图功能也存在各种问题。在产品创新不足的情况下,苹果产品的上市周期却逐渐缩短,这不免让人觉得,苹果想要通过快速上市的产品来达到逐利的目的,而放松了对产品本身的关注。

UNREST

苹果高层动荡

2012年10月苹果公司宣布其高级副总裁斯科特·福斯特离职。同时,负责苹果零售运营的约翰·布劳伊特也将离职。斯科特·福斯特,原Mac操作系统架构师及智能手机软件业务主管,拟于2013离职。苹果称其在过渡期会担任库克的顾问一职。人们担心斯科特·福斯特的离去会给苹果软件带来巨大损失。

GALAXY

三星的崛起

在苹果负面消息增多的同时,三星的锋芒进一步显露。在过去的第三季度,三星 Galaxy S III在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达到了1800万部,超过苹果的iPhone 4S成为市场第一。苹果所创造的“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神话被三星打破了。

PAD

平板优势不再

谷歌推出了性价比超过iPad Mini的Nexus7,而微软刚露面的Surface也获得了不小的市场关注。与此同时,亚马逊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上升,近日还传出了亚马逊 Kindle要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在软件方面,微软押宝Win8和Windows Phone8操作系统,欲与苹果背水一战;谷歌也在不久前了Android4.2操作系统,支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设备。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新的操作系统,矛头似乎都对准了苹果。

FOXCONN

供应链吃紧

为了“去三星化”,苹果产品的部分零部件供应不足。一直以来,iPhone和iPad所采用的处理器基本都来自三星。有报道称,三星最近把供应给苹果的移动处理器价格上调了20%,这怎能不让苹果头疼。供应链危机开始显现。另据了解,富士康也表示出对生产iPhone 5的压力,称这是“最难组装的产品”。

PROFIT

利润率拉低

在2012年年初,投资者盼望3种苹果产品上市, iPad 4、iPhone 5与iTV。前两个产品目前已经上市,却没给人们带来什么惊喜。虽然有iPad mini的横空出世,但它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苹果避免了销量输给谷歌和亚马逊的小尺寸平板;另一方面,iPad的平均售价也进一步下降。iPad利润率将会降低,从而拉低苹果的整体利润率。因此,即便iPad Mini卖得红火,它对总销售额的影响也有限。而iTV目前已几乎被所有人遗忘。不管是需求不足问题,还是供应问题,反正新产品销量数据远低于预期。人们对iPhone的2012年四季度销售前景感到不安。

FLYOVER

产品质量标准下降

随iOS 6的苹果地图表明苹果无与伦比的产品质量标准开始下降,安卓会从中渔利。希望苹果尽快修复好地图服务,且不要阻拦谷歌地图应用入驻iOS 6。

SHARE

市场份额大跌

苹果在平板电脑市场所占份额,从前一季度的65.4%降至50.4%;而采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厂商所占份额则有所扩大,三星平板市场份额从9.4%增至18.4%。三星在第三季度结束时,市场占有率达到26%,成为手机厂商中的第一名。苹果仅仅追上了LG,以0.2%的差距成为第三名。苹果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占到了7.5%,处于第五位,而三星稳坐头把交椅,占有率到达了24.3%,几乎是苹果的3倍。

TAX

美国上调资本利得税传闻

在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后,业界认为他为了削减财政赤字,将提高资本利息和分红的税收。据传2013年初美国将提高资本利得税比例至20%,高收入纳税人将肩负起拯救美国财政的重担。增税传闻导致投资者对目前相对低估的AAPL的热情下降。

FATALISM

苹果树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 CRM 核心技术 客户价值

一、CRM的涵义

CRM是一个获取、保持和增加可获利客户的过程。CRM是首先是一套先进的管理思想及技术手段,它通过将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与专业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最终为企业涉及到客户或消费者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完美的集成,使得企业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与客户建立起基于学习型关系基础上的一对一营销模式,从而让企业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挽回失去的客户,保留现有的客户,不断发展新的客户,发掘并牢牢地把握住能给企业带来最大价值的客户群。CRM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改善与管理企业销售、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与客户关系有关的业务流程并提高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从而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扩大销售量、增加收入与盈利、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和销售渠道,最终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CRM将先进的思想与最佳的实践具体化,通过使用当前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最终帮助企业来实现以上目标。

二、CRM的技术要求

对CRM的主要技术要求主要是六个方面:信息分析能力。CRM系统有大量关于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信息,企业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使得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更完全,从而能更及时地做出决策。良好的商业情报解决方案应能使得CRM和ERP协同工作,这样企业就能把利润创造过程和费用联系起来;对客户互动渠道进行集成的能力。对多渠道进行集成与CRM解决方案的功能部件的集成是同等重要的。不管客户是通过Web与企业联系,还是与携带有SFA功能的便携电脑的销售人员联系,还是与呼叫中心联系,与客户的互动都应该是无缝的、统一的、高效的;支持网络应用的能力。在支持企业内外的互动和业务处理方面,Web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使得CRM的网络功能越来越重要;建设集中的客户信息仓库的能力。CRM解决方案采用集中化的信息库,这样所有与客户接触的雇员可获得实时的客户信息,而且使得各业务部门和功能模块间的信息能统一起来;对工作流进行集成的能力。CRM解决方案应该能具有很强的功能,为跨部门的工作提供支持,使这些工作能动态地、无缝地完成;与企业资源后台数据库(ERP)功能的集成。CRM要与ERP在财务、制造、库存、分销、物流和人力资源等连接起来,从而提供一个闭环的客户互动循环。这种集成不仅包括低水平的数据同步,而且还应包括业务流程的集成,这样才能在各系统间维持业务规则的完整性,工作流才能在系统间流动。这二者的集成还使得企业能在系统间收集商业情报。

三、CRM实施的核心技术

1.呼叫中心

在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中,呼叫中心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呼叫中心的构成,严格意义上,一个完整的呼叫中心解决方案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智能网络(IN)、自动呼叫分配(ACD)、交互式语音应答(IVR)、计算机电话综合应用(CTI)、来话呼叫管理(ICM)、去话呼叫管理(OCM)、集成工作站、呼叫管理(CMS)、呼叫计费等。其中,智能网络(IN)、自动呼叫分配(ACD)、交互式语音应答(IVR)、计算机电话综合应用(CTI)这几个部分是呼叫中心的核心。计算机电话综合应用(CTI)技术可使电话与计算机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并允许根据呼叫者、呼叫原因、呼叫所处的时间段和呼叫中心的通话状况等来选择呼叫路由、启动功能和更新主机数据库。CTI技术在呼叫中心中的典型应用包括:屏幕弹出功能、协调的语音和数据传送功能、个性化的呼叫路由功能,如将呼叫者接通上一次为其服务的业务代表、预览功能、预拨功能。呼叫中心在CRM中的集成,在CRM的领域,我们更关心的是呼叫中心所运用的客户信息系统是否实现了与企业原有的客户信息系统的集成。无论是通过网络、电话还是与销售人员面对面地交谈,一个客户可以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与企业发生联系。但是这些联系反映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应该在同一个顾客账户之下,成为连贯性的记录。这样,当客户打电话来询问他通过网络输入的定单的时候,电话业务代表可以立刻从弹出的电脑屏幕上看到他的定单号码、内容、价格等等,立刻对这个客户的信息有所了解,虽然他们可能是第一次通话,也可以马上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因此,我们在考虑建设一个整合的CRM解决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计算机电话综合应用的信息系统是否与原有的客户信息系统相兼容,甚至是否可以直接利用原有的客户信息系统。如果本来没有任何信息系统的话,则可以直接选择市场上的呼叫中心软件包,从一开始就保证现场销售、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的后台数据库是资源共享的。这在进行CRM选型时至关重要。

2.数据库技术

数据仓库是实施CRM的核心技术,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CRM基本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分析型CRM,另一类是操作型CRM或接触点CRM。CRM的决策过程属于分析型系统,CRM的实施操作部分,如通过网站、呼叫中心等接触点与客户互动,属于操作型CRM。分析型CRM帮助人们了解客户的喜好、利润贡献度、市场行为等,而CRM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对客户的营销活动中。客户与企业的互动,就需要把分析型CRM与接触点CRM结合在一起。一个强大的CRM解决方案应该是把接触点的操作型CRM和分析型的后台的数据仓库相结合。而后端和前端走向融合的关键点在于系统是开放的,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把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数据质量是实施CRM的难点,CRM的实施不是一个产品和技术,而是企业流程的改变。CRM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改变业务模式的过程,即以业务为主改变为以客户为主。实施CRM的难点是数据的质量问题。数据仓库本身并不产生数据,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来自于许多不同的数据源和接触点。因此,CRM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特别注意数据质量问题。企业注重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为成功实施CRM打好基础。

3.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是人们长期对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结果。起初各种商业数据是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的,然后发展到可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访问,进而发展到对数据库的即时遍历。数据挖掘使数据库技术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不仅能对过去的数据进行查询和遍历,并且能够找出过去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从而促进信息的传递。现在数据挖掘技术在商业应用中已经投入使用,对这种技术进行支持的三种基础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他们是:(1)海量数据搜集;(2)强大的多处理器计算机;(3)数据挖掘算法。

四、CRM核心技术实施效果的评估

CRM系统可以有效地把各个渠道传来的客户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里。在全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共享这同一个客户资料数据库,发生在这个客户上的各种接触,无论是他何时索要过公司简介,还是他是否曾经购买过产品都记录在案,每个与这一顾客打交道的部门经手人可以很轻易地查询到这些数据,让这个顾客得到整体的关怀,这样原来可能飞走的定单就留住了。但是如果在公司结构上各部门仍然分头行动,没有有效地转变观念,没有建立起”成果共享”的团队意识,仅仅安装一些软件又有什么帮助呢?这也同时说明,在市场上层出不穷推出的网络工具中,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最适合,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决策,更要看公司是否理解了”以客户为中心”的CRM理念,这一理念是否贯彻到了企业流程中,是否真正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因此,我们还应建议公司在衡量CRM项目实施效果的时候也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设定一些”不循常规”的非经济标准。大量调查表明,对希望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工程的企业来说,占第一位的咨询建议就是:让你的小组成员做一次顾客,让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体验一下现存的分散的客户数据是如何阻碍了公司作为整体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客户关系管理的设计实施,要从公司的每一个可能的客户接触点开始。

因为CRM直接从“客户接触点”开始为企业管理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它也往往成为“传统”企业走向“电子商务”的第一次尝试。在这种尝试中,企业开始感受到不同寻常的冲击。

第一个冲击是来自营销方面的。过去用户只能被动地听取介绍。通过大众媒体进行的广告促销如果能够树立起独特的产品形像,就有可能成为最热门的商品。企业不必考虑每个客户的专门需要,只要能保持在电视和报纸上经常有曝光就可以树立品牌形像。但是,将来,这样的广告战还会如此有效吗?当你的竞争对手也开始大打广告的时候,当消费者看见广告就换台的时候,广告是否还能起回天之力?宝洁公司,这个在市场营销方面始终走在前列的先锋,也正在积极开展网上促销。它收购了一个本来由志愿者组成的非赢利性网站,这个网站主要是帮助年轻夫妇解答婴幼儿保健问题的。它采用会员制,通过会员注册之后,它自动识别你最关心的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哺育,你可以向其他会员询问问题,也可以浏览它推荐的产品,比如哪种奶粉最适合缺铁的儿童,哪种婴儿尿布最适合夜间使用。在这些产品介绍中,宝洁公司可以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提品信息,而不像在电视上那样必须用极短的时间树立品牌;用户对产品有了更具体的要求,如果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宝洁就可以获得又一个忠实用户。如果具备合适的信息系统平台,进行这样“一对一”营销所花的费用并不高,因为它是用户拉动性的。因此,可以说,用户在“新经济”的时代将要求更有针对性的有效的信息传递,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商家才能赢得未来的市场。

第二个冲击是来自竞争对手的。今天运行得很好的企业实际上面临着这样的战略选择,当那些目前热衷于电子游戏和网上交友的十七八岁青少年成长为消费主体的时候,他们是否会对不提供网上订购的商家不屑一顾?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天然地包括了网络、无线通信和数码影像。要适应这样的消费者,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投资信息系统常常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维持企业能否生存的必需手段。

第三个冲击是来自科技的。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经常让企业目不暇接。要跟踪评估就更为困难。每一家软件提供商都强调自己的产品如何有效和重要,到底应该如何取舍,如何在信息系统中融合现存的企业优势?如何评价对信息系统的投资是否有预期的回报?这些常常让没有技术背景的企业管理人不知所措,而要让通晓技术的IT人员也通晓企业管理战略有时也不容易。企业投资常常在战略和手段的不协调上落入无回报的陷井。这时咨询公司往往能够以客观、公正和大量的行业信息帮助企业设定目标,选型和进行配套的组织机构改革,让科技手段真正发挥出作用。

第四个冲击是来自企业内部的。无论是像Amazon这样的新兴网络企业,还是像沃尔玛这样努力进行网络化改造的传统企业,网上客户的要求并不仅仅是信息交换,最后仍然要落实在产品和服务上,这就要求企业流程要能够在制造、运输、售后服务等各方面与加速流通的用户信息相匹配。通过互联网和电话与企业进行交流的用户往往更没有耐性,他们要求电子邮件能够立刻回复,订单可以随时查询,更新修改都要能够及时办到。企业的内部组织管理能否跟上这些大大提高了的用户预期呢?如果不能及时地把管理经验本土化,不能调整信息技术为企业文化带来的冲击,仅仅跟风性地“上系统”、“上软件”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总之,企业应当始终围绕着客户,把客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不断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维持公司的生存发展。一切可以达到这一效果的技术性手段,都可以在考虑过性能价格比之后协调采用,而不是反过来让技术工具影响到企业核心流程的运作。进而言之,要想确立企业于不败之地,在资金、人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拥有优势的基础上,能否将CRM成功地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王学东:客户关系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5)

[2]王广宇:客户关系管理方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3]Alex Berson:构建面向CRM的数据挖掘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苹果树的故事范文3

>> 美国公共图书馆游戏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基于投资回报的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与实证分析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与实践 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启示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关系简介 美国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网页调查与研究 多元理念与美国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 美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内容研究与启示 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优先”的服务模式分析 美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延伸服务的启示 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论述 基于知识地图的我国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对比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应用微博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什么样 美国最酷的5个公共图书馆 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主体研究 公共图书馆民生服务理论与实践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下载原始数据以及前百名图书馆列表。但若需某特定图书馆的详细评估与对比报告,则需单独联系并付费获取。

1999至2007年,HAPLR的源数据来自美国联邦政府合作服务(Federal-State Cooperative Service,FSCS)所汇编的公共图书馆年度数据。2008年起,美国公共图书馆年度数据的工作转由IMLS负责。因此,2008至2010年HAPLR的源数据来自IMLS(见表1)。

3.3.4 未来趋势

亨能认为,目前HAPLR缺乏对图书馆电子使用或因特网服盏钠拦馈S捎诖蠖嗍公共图书馆没有准确地上报因特网、电子服务和音视频服务等数据,难以完成这些数据的馆际对比,因而HAPLR暂未纳入这些数据。未来,HAPLR将通过更多的数据和方

法来完成图书馆评估,包括因特网使用、电子服务和非印本服务等。

3.4 图书馆学刊(Library Journal,LJ)――美国公共图书馆星级评价系统

3.4.1 背景概况

美国公共图书馆星级评价系统(America's Star Libraries)是一个比较新的评估工具。LJ于2008年开始评审全美的公共图书馆,并于2009年2月15日公布了第一次全美星级图书馆评估。基于IMLS 2007年收集的图书馆数据,LJ将7000余所公共图书馆按照开支金额的层级分类并选出“星级”图书馆,给予五星、四星、三星等级。公共图书馆馆长可根据星级标准来衡量本馆工作并与其他公共图书馆展开对比[35-36]。

3.4.2 最新报告

2016年11月1日,LJ公布了“2016年美国星级图书馆”评估结果[37]。在参评的7349家美国公共图书馆中,共计260家被评定为星级图书馆。与2015年的结果相比,其中199家为既有星级图书馆,另外61家为新入榜单的星级图书馆。五星级图书馆共有85家,包括纽约的Cambridge公共图书馆、华盛顿州Seattle公共图书馆、阿拉斯加的Delta社区图书馆、俄亥俄州的Wagnalls纪念图书馆、密苏里州的Kansas市立公共图书馆、内布拉斯加州Hartington公共图书馆等;四星级图书馆共有87家,包括南达科他州的Beresford公共图书馆、康涅狄格州的Darien图书馆等;三星级图书馆共有88家,包括加州San Francisco公共图书馆、科罗拉多州Denver公共图书馆等[38]。此前,星级评价指标(LJ index)主要基于4项指标:人均流通量、人均访问量、参加图书馆各项活动的人均次数、公共计算机网络的人均利用次数[39],自2016年起,LJ index增加了第5项指标――人均电子资源流通量[40]。

3.4.3 数据再利用

最新的LJ index及其他五项指标数据可在《LJ Index:寻找你的图书馆》(LJ Index 2016: Find Your Library)网页中下载Excel文档进行查询[42]。美国《图书馆学刊》基于IMLS历年的公共图书馆年度数据,评选全美的星级图书馆(具体版本和所使用的数据见表2)。

3.4.4 未来趋势

2015年11月,星级图书馆的评估实施者凯施・克里・兰斯和雷・莱昂斯就曾在美国LJ网站刊文指出,2016年将对星级图书馆指标的设计和结构进行大幅调整,将考虑增加人均电子资源流通量和人均参考咨询服务等评估因素;2017年将可能增加人均无线网络接入使用量这个新的评估因素[42]。2016年11月,凯施等证实已在2016年LJ Index的四项指标基础上新增“人均电子资源流通量”这一指标。若2017年继续增加无线网络接入使用量指标,则图书馆虚拟使用情况评估在LJ Index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3.5 美国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案例小结

从上述美国四大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案例对比来看,评估总体表现出了多层次、多维度、广覆盖和持续性等特点。这四大案例的相似点包括:评估手段均为图书馆外部评估、评估对象覆盖全美、评估工作均已开展了数年、更新周期几乎都为每年等;差异点包括:评估主体、样本对象、基础数据、评估重点、未来趋势等方面各有特色(见表3)。

4 启示建议

4.1 加强我国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与实践

自2000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研究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学位论文数量稳步上升,这说明我国业界对图书馆绩效评估问题的研究日益重视。但目前尚未形成普遍认同的研究范式与体系,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具体工作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操作层次和操作技术的研究,从实践中发掘新的研究课题,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使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深深扎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43]。

4.2 逐步建立绩效评估的法律保障体系

国际图书馆评估已经制度化和长期化,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虽然是全国范围评估,但依然是一次性短期评估且评估间隔四年,对于图书馆实践领域的新发展、新变化响应速度慢,不利于及时调整图书馆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能够保障评估工作的有效性,这对于解决我国图书馆评估工作中的“图书馆评估机制不规范”“缺少评估主体”“政府责任不到位”“评估间隔长、缺乏持续性”等问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44]。

4.3 打造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格局

从评估主体上看,国际图书馆服务评估的主体形成了自评、外审和第三方独立评审的多元化格局[45]。与之相比,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评估主体基本还是行政主管部门,自我评估只在少数图书馆实施,尤其缺乏第三方独立审计评估。在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逐步从“内部评估”转向“外部评估”的大趋势之下,评估主体需要积极吸收各级管理者、业界专家、用户等不同力量,确立起政府、图书馆、图书馆协会的多重评价主体结构,保证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和中立性。 及早建立第三方机构评估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提高其社会公信力。更重要的是,使社会公众、相关机构意识到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和潜在收益,进而获得经费援助[45]。

4.4 数据统计与新评估指标研究中应体现时展动向

美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机构已纷纷建立网站进行在线统计,或者设计专门的集统计与绩效成效评估为一体的网络系统[46]。我国也应积极利用新时代的新兴信息技术(如在线统计网站、绩效评估系统和可视化工具等),提升D书馆统计数据的提交率、可获取性、开放度和可视性,促进图书馆的数据统计与应用分析工作。

在评估指标方面,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对社会评估指标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增加了“电子阅览室坐席”“新媒体服务”等适应公共图书馆技术发展的新指标,但仍存在不足或缺失[47]。应关注国外公共图书馆评估的变化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评估指标。在过去强调馆藏、设施等硬件条件转变为强调用户体验、用户满意度之后,应重点关注图书馆新兴技术的使用情况、服务成效与影响等,让其更能反映时代的特点及实践的需求[48]。

参考文献:

[1] 赵迎红.中美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7):83-88.

[2] 吕庆元.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10):126-132.

[3]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Library Performance Indicators[S].British:ISO,1998.

[4] 李建霞.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1(5):42-52.

[5] 宫平,孙宇,杜辉,等.图书馆评估研究进展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4):123-130.

[6] 田倩,高波.我国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7):40-44.

[7] 冯琳,高波.美国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3):22-26.

[8] 邱建恒.美国公共图书馆星级评价系统之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1):55-58.

[9] 王玲.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图书馆为例[J].国家图书馆刊,2001(2):35-65.

[10] 余.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初探[EB/OL].[2016-07-15].http:///librarywork/assess/txt/%CD%BC%CA%E9%B9%DD%BC%A8%D0%A7%C6%C0%B9%C0%D1%D0%BE%BF%B3%F5%CC%BD.htm.

[11] Morse P M.Library Effectiveness:A Systems Approach[M].MIT Press,1969:93.

[12] Beeler M G F.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brary Service:A Handbook[M].Scarecrow Press,1974:208.

[13] Swanson D R.F.W.Lancaster.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Library Services[J].Library Quarterly,2011(1):84-86.

[14] Buckland M K.Concepts of Library Goodness[J].Canadian Library Journal,1982,39(2):63-66.

[15] Van House,Nancy A.,Mary Jo Lynch,et al.Output Measures for Public Libraries,2nd ed[M].Chicago,IL: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7.

[16] Kantor P B.Objective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ies[M].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1984.

[17] Lancaster F W.If you want to evaluate your library[M].Champaign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88:307-309.

[18] Van House N,Weil B T,McClure C R.Measuring academic library performance:a practical approach[M].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1990.

[19] Hernon P,Altman E.Service quality in academic libraries[M].New York: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6.

[20] Gregory V L.Selecting and Managing Electronic Resources:A How to-Do-It Manual for Librarians[M].New York:Neal-Schuman,2000.

[21] Morris A.Statistics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Public Library Networked Services[M].Chicago,IL:American Library Asso

ciation,2013:240-241.

[22] Sandusky R J.Digital Library Attributes: Framing Research and Results[EB/OL].[2016-07-01].https:///publication/228603412_Digital_library_attributes_framing_usability_research?

[23] Hernon P,Dugan R E,Matthews J R.Managing with Data: Using Acrlmetrics and Plametrics[M].Chicago,IL: ALA Editions,2015.

[24] Ian Reid.FEATURE|The 2015 Public Library Data Service Statistical Report:Characteristics & Trends[EB/OL].[2016-07-01].http:///2016/06/featurethe-2015-public-library-data-service-statistical-report-characteristics-trends/.

[25] ALA.PLDS and PLAmetrics [EB/OL].[2015-07-01].http:///pla/publications/plds.

[26] Samantha Lopez.PLA’s Project Outcome creates webinar partnership with Edge and Impact Survey to support library assessment needs[EB/OL].[2016-08-15].http:///news/press-releases.

[27] IMLS.ABOUT THE PUBLIC LIBRARIES SURVEY[EB/OL].[2015-09-01].https://imls.gov/research-evaluation/data-collection/public-libraries-survey/explore-pls-data/about.

[28] IMLS.2013-public-libraries-survey[EB/OL].[2016-04-22].https://imls.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2013-public-libraries-survey.

[29] IMLS.PLS Data[EB/OL].[2016-04-22].https://imls.gov/research-evaluation/data-collection/public-libraries-survey/explore-pls-data/pls-data.

[30] IMLS.Data Catalog[EB/OL].[2016-04-22].https://data.imls.gov/Public-Libraries-Survey/Library-Systems-FY-1992-2012-Public-Libraries-Surv/uzd7-qfwt data catalog.

[31] IMLS.Explore PLS Data[EB/OL].[2016-04-22].https://imls.gov/research-evaluation/data-collection/public-libraries-survey/explore-pls-data/about.

[32] IMLS.FY2014 Public Libraries Survey Data[EB/OL].[2016-08-12].https://imls.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imls-releases-fy-2014-public-libraries-survey-data.

[33] E图情.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了《2014财年美国公共图书馆调查》数据[EB/OL].[2016-08-23].http:///newtsgj/yjdt/2016n/8y_11626/201608/t20160819_128746.htm.

[34] Thomas J.Hennen Jr.Rating Methods[EB/OL].[2015-09-12].http:///rating_methods.htm.

[35] Library Journal.Star Libraries 2015[EB/OL].[2015-12-12].http:///2015/11/managing-libraries/the-star-libraries-2015/.

[36] Library Journal.Star Libraries 2015[EB/OL].[2015-12-12].http:///2015/11/managing-libraries/lj-index/class-of-2015/the-star-libraries-2015-by-expenditure-category/#30M.

[37] Library Journal.America’s Star Libraries,2016:Top-Rated Libraries[EB/OL].[2016-11-15].http:///2016/11/managing-libraries/lj-index/class-of-2016/americas-star-libraries-2016-top-rated-libraries/.

[38] Library Journal.LJ Index 2016: The Star Libraries by Expenditure Category[EB/OL].[2016-11-15].http:///2016/11/managing-libraries/lj-index/class-of-2016/the-star-libraries-by-expenditure-category-2016.

[39] Library Journal.LJ Index[EB/OL].[2015-12-12].http:///category/managing-libraries/lj-index/.

[40] Library Journal.LJ Index 2016:What is E-Circ and Why Did We Add It[EB/OL].[2016-11-15].http:///2016/11/managing-libraries/lj-index/class-of-2016/what-is-e-circ-and-why-did-we-add-it/#comment-507775.

[41] Library Journal.Find your library 2016[EB/OL].[2016-11-15]. http:///2016/11/managing-libraries/lj-index/class-of-2016/find-your-library-2016.

[42] Library Journal.E-circulation not ready for prime time[EB/OL].[2015-12-12].http:///2015/11/managing-libraries/lj-index/class-of-2015/e-circ-not-ready-for-prime-time.

[43] 张玉亮.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的理论脉络及前景展望[J].图书馆建设,2009(11):1-4.

[44] 刘娟,余红.加拿大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及启示[J].图书馆,2013(5):74-78.

[45] 贾东琴,金胜勇.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主体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2):35-39.

[46] 张红霞.国际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绩效评估与成效评估两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1):78-85.

[47] 郝丽梅.国内外公共图书馆评估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4):33-35.

苹果树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护理;效果评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 有顺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 顺行性切除是由胆囊管开始的, 逆行性切除是从胆囊底开始。相较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针对性差、伤口大、伤口愈合慢、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便具有针对性强、创口小、伤口愈合快、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 现在越来越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但是手术会有较大疼痛, 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忧虑、恐慌等情绪, 进而导致手术失败[2]。因此提高手术护理效果将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作用, 本文针对手术室的护理对策抽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32岁(最大40岁, 最小29岁);对照组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3岁(最大39岁, 最小2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诱导方法, 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接受经过改革的手术护理,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护理。治疗组护理方法如下。

1. 2. 1 术前干预 做好术前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检查、胃肠道检查、腹部的皮肤准备、留置尿管、术前用药准备和药敏试验等。多注意患者肝肾功能、凝血时间以及心肺功能的正常与否[3]。在术前要与患者进行有效地交流, 包括运用自身知识解答患者疑问, 运用护理经验对患者家属讲解手术流程, 缓解患者家属的忧虑。要尽力得到患者理解和家属的支持。还要对患者的其他病症对症下药, 监测血糖和生命体征。

1. 2. 2 术中配合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开启静脉通道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躺位, 在医生做好皮肤消毒的准备后与巡回护士一起接好管道。按照手术流程仔细认真的操作, 仔细检查各项管道的连通情况, 操作务必仔细, 术后要仔细检查手术器具, 仔细缝好伤口[4]。

1. 2. 3 术后护理 将患者转移到病房,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腔以及胃液引流液的颜色是否一致, 若有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诊治。注意照顾患者饮食, 多为患者准备易消化、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 切勿让患者食用核桃、花生和乳制品等。其次还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方式, 仔细耐心的回答患者疑问, 采取有效的方法缓解患者忧虑和紧张情绪。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负面情绪均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负面情绪基本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和心理压力均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满意度评价;制定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对于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对比 经手术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显效18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 有效16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满意度调查 术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治疗组满意度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83.3%,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疼痛较大, 而且术后会有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患者出现忧虑、恐慌等情绪, 进而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提高手术护理效果将会对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具有很好的作用, 本文针对手术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 经手术,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104.67±8.78)min, 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为(42.13±8.99)ml, 经术后满意度调查治疗组满意度达96.7%高于对照组83.3%, 结合各大报告数据可得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进行经改革后的手术护理会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出血量, 提高护理效果,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可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红, 徐霞.护理干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10):1212-1213.

[2] 王晓琴, 刘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风险及手术室护理对策.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7):646.

[3] 郑红, 徐玉霞.手术室舒适护理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12):1519-1520.

苹果树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评估研究;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过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11-0084-03

一 引言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80%,因此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国务院于2003年9月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如今,这项工程已经走过了7年历程,在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前,我们最关心的是使“农远工程”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真正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这就有赖于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应用。要想让教师们乐用、会用、善用,前提就是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操作技巧、扎实的整合能力。这些素质的养成,既需要教师自身的积累,也需要针对性培训的支持。作为江西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基地,我们先后承担了诸如骨干教师培训、农村教学点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省级培训任务,每年都要培训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教师。相对于培训规模,培训质量的提升更是我们不倦的追求。我们希望培训能够切实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利用“农远工程”投入巨资建设的设备、资源,进而提高赣南农村教育的质量。

对于培训质量的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问卷反馈、访谈了解、抽样跟踪等评价措施外,我们也做了一些实证研究。本文拟针对信息技术能力这项培训工作,尝试运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对其效果予以评估。

二 过程分析方法简介

过程分析评估法是受内容分析法的启示,在内容分析法的分析思路和操作步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评估方法关注的是评估对象生成的方式和过程,所以将其称为过程分析评估法。

过程分析评估法在实施时将涉及以下四个步骤:(1)选择评估的对象。(2)依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将各个技术点予以分类、汇总,在此基础上做出类目分析表。(3)依据技术点的分类把所要评估的对象分解为若干片段,例如,可以把“使用表格”这一技术点分解为所考察具体文件中的每一个表格;又如,可以把“插入图形或艺术字”这一技术点分解为所考察具体文件中插入的每一个图形或艺术字,然后使用步骤(2)中制定的类目分析表记录每一个技术点在具体文件中的使用情况。(4)将不同人员对同一文档的评估结果加以比较,从而验证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三 过程分析评估法的实施

1 评估对象的选择

在培训前我们对赣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做了问卷调查,涉及到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和在日常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其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由图1可以看出,教师掌握最熟练的就是文字处理(55.3%)和电子表格(39.5%),其次是演示文稿和课件制作(42.2%)。对于这一结果很容易理解,因为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集中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中,相应地,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就主要由教师设计的教案和教学时所用的课件等辅助工具反映出来。而在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是Word电子教案和PPT演示文稿。

为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设计了Word和PPT的培训模块,针对参训教师的情况,从入门操作和进阶操作两个层面上开展培训教学。培训前后,我们均要求教师设计并完成指定授课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案和PPT演示文稿,然后对其设计成果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培训对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必须保证前后测任务为同一主题,参训教师具有同一学科背景,所以我们专门从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中随机选择了20名教师作为评估样本,任务主题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第三册课文《“红领巾”真好》。最后收集到的有效数据为16份,这样,我们的过程评估对象就是16份电子教案和16份PPT演示文稿。

2 制定类目分析表

从对课程内容的分析来看,在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PPT演示文稿的过程中,基本会涵盖培训I的大部分内容。我们根据培训方案,对信息技术技能进行分类,将Word的操作分为9大类、14个技术点;将PowerPoint操作分为4大类、13个技术点(如表1所示)。

接下来,我们根据上述技术分类表,做出Word和PowerPoint的类目分析表格,横向为16位教师的教案或PPT演示文稿代码,纵向为操作技术点分类(如表2、表3所示)。

3 评估的具体操作

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由评估人员打开样本的Word电子教案和PPT演示文稿,逐一对其进行评估,并详细记录类目分析表中各技术点在文档中的使用情况。为了真实全面地反映参训教师在培训前后的差别,我们首先按照技术点应用对象的不同,把所评估文档分解成了不同的片段。然后再选中技术点的应用片段,通过分析其呈现方式和设置情况,考察其制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信息技术能力。如:以Word中的技术点“1.2设置段落格式”为例,选中教师的电子教案正文,单击“格式”――“段落”,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就能清楚地反映出该教师对段落的设置情况。然后评估人员根据段落的缩进、行间距等设置,在类目分析表对应的单元格中填“1”,表示该教师利用了“设置段落”技术点。没有使用的技术点处则填“0”。但有时也会出现混淆情况,如有的文档段落首行空了两个字符,但是在其对话框中却并未设置“首行缩进”,由此可以看出他只是在段前加了空格,类似这样的情况下,则要在对应的表格中填“0”,表示该教师没有利用“设置段落”技术点。其它各技术点的分析过程依次类推。

4 验证评估结果

在完成过程分析记录之后,再让另一位评估人员随机抽取8份样本的Word电子教案和PPT演示文稿重新进行一次过程分析,以便检验同一被试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然后根据信度系数计算公式,比较两位评估人员对同一评估对象评估结果的差异,判断两次记录之间的信度。评测结果表明:Word的信度系数为0.96,PPT的信度系数为0.95,两者的值均大于0.9,获得的数据可作为过程分析的结果。

四 结果及建议

1 前后测使用Word和PiT技术总体比较

在使用Word的操作中,教师的前测和后测平均使用技术点分别为3.5个和7.2个,后测较前测平均每人多用3.7个技术点,提高105.7%(如图2)

在使用PowerPoint的操作中,教师的前测和后测平均每人使用技术点分别为4.9个和8.7个,后测较前测平均每人多用3.8个技术点,提高77.6%(如图3)。

由此可知,教师在培训前对PPT的使用明显优于对Word的使用。但是在培训后,教师在使用Word方面的进步要大于在使用PPT方面的进步。

2 结论探讨

由类目分析表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前测中,有6名以上教师用到的Word和PPT技术点分别有4种和6种,教师没有使用的技术点分别有6种和5种。而在后测中,有6名以上教师用到的Word和PPT技术点分别为8种和9种,教师没有使用的技术点均为2种。由此可见,教师在培训后,对Word和PPT各技术点的主动使用较之培训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而且Word的操作相对PPT的操作提高幅度更大一些。

通过运用过程分析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参训教师在培训前后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把参训教师培训前的前测数据和培训后的后测数据加以对比分析,从而为后续的培训工作中是否采用分层培训提供参考。在运用过程分析评估法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也有所体会。

过程分析评估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把复杂的评估对象予以分解细化,量化指标减少了评估过程的主观性,从而使评估更为客观;(2)分析过程规范清晰,便于操作实施,而且可以通过多角度分析评估数据来满足不同的评估需求;(3)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主动应用的意识,有效地避免了上机考试中的技术操作与实际教学相脱节、纸笔测验中的为了考试而考试的问题;(4)过程评估不仅关注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更关注他们在培训结束后的实际教学中的行为表现,通过对日常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文档(教案、课件)的评估分析,促使培训内容的保持与迁移。

过程分析评估法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两点:(1)适用对象有限,它只能评估Word电子教案、PPT演示文稿等文档中显性的技术点,如页面设置、模板选择等,而对于文档设计中的隐性技术点则难以准确评估,如资源检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2)评估范畴有限,它能够反映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操作能力,但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则难以有效评价。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针对评估的具体要求,合理地运用过程分析评估法,发挥其优势,采取辅助手段弥补其缺点,促使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苹果树的故事范文6

一、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①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3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②图书室有故事书3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①中3000册为共有数,题②中3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因此,可安排下列一组题进行对比教学。

①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占梨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②果园里有梨树240棵,占苹果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③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④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⑤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3,有苹果棵多少棵?

⑥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多1/3,有苹果树多少棵?

两数相比较,以后面的数为标准数,前面的数为比较数,即与谁相比谁为标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