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会计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会计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会计专业范文1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20-02

一、“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通过学习“基础会计”可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为以后参与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纵观各大高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不规范、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差等现象。民族大学自2003年将“基础会计”列入重点课程加以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被列入自治区精品课程。

(一)重视度不高

非会计专业一般只开设“基础会计”一门会计类课程,该课程课时短、任务重、理论概念多,这就导致了在计划内学时中忽视实践教学;另外教师为非会计专业学生授课时,过分注重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操作,学生认为所学课程是非自身专业课程,对实践缺乏兴趣。这种长期以来“教”与“学”双方的不重视,导致了课程的开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一些学生学完一学期,对会计工作仍然概念模糊。

(二)目标定位不明确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实际教学中,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往往没有实质差别,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依照同一教学大纲、适用同一本教材,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会计专业实践多、实践目标明确,非会计专业实践少或者不实践。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定位,和专业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 “应用”而非“研究”,教学重点不在于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而应放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即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预测企业经营状况的能力[1]。

(三)内容选择不科学

“基础会计”课程实践多以校内实践为主,实践内容为案例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许多高校对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未进行严格区分,与会计专业采用相同的内容,只是从中筛选一些简单的经济业务实践,笼统、敷衍地完成任务。非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不应过分强调对会计各大理论的应用,而应在了解会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多锻炼学生对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报表运用管理、会计指标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形式单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对会计核算原理的理解,多采用做实训题或手工填制凭证、账簿、报表等形式。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毕业后大多不从事会计工作,实践教学中多被安排成案例分析和做实训题,许多学生直至毕业都未见过实际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更谈不上看懂、分析和预测。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基础会计”实践不应局限于做核算题,应尝试引入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对更多的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体验。

2003年以前,民族大学非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是以做会计实训题和案例分析为主,但在长时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敷衍了事,甚至许多非会计专业学生产生“会计学习无用论”的想法。因此自2007年开始,我们调整了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时比例,区别于会计专业编写实验大纲,并设计了实践课的具体实施操作步骤,更新后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紧贴专业实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发现实践教学改革后,“基础会计”课程极大激发了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现实中印证和使用,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要解决的不是经济业务如何具体核算的问题,而是通过核算了解会计工作的过程和特点,认识不同的业务处理差异,分析每种会计结果及其含义。因此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本着专业针对性、内容完整性、重点突出性和操作实用性的原则区别于会计专业来进行。

(一)会计案例

长久以来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独立去思考。采用会计案例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对实际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式和结果形成直观的认识。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教师会选择与其专业贴近的经济业务案例来进行分析讨论,如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案例分析时,教师会选择和企业管理知识相结合的案例,尽量让学生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分析报表、存货管理等会计业务,思考会计处理所带来的影响;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选择的案例一般涉及外贸业务核算;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会考虑加大采购需求、成本核算、利润计算等会计案例比例。只有不脱离专业实际的真实感受,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会计不仅是记账、算账和报账那么简单,而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基础会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多选择出纳、会计角色,尝试对业务进行专业核算处理。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会计核算要求应低于专业学生,实践重点应放在对会计流程认知和会计管理上,因此实践不应局限于以上两种角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角色来体验会计工作操作方法,如分为会计、出纳、会计主管、企业领导、采购员、投资者和供应商等角色,将现实业务转变成课堂游戏,从而加强学生对会计理论和经济生活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三)参观教学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一般同会计专业一致,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来进行业务处理讲解,无法突出不同的企业形式核算差异。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考虑组织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参观和专业相近的企业,亲身感受业务核算过程,了解会计数据在经营中的重要性。如组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参观外贸企业,了解外贸会计处理流程;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去生产型企业,了解营销活动和企业会计业务的关联;组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走进大型的集团企业,使其认识到集团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如果“走出去”参观教学实在有困难的话,还可选择“引进来”的形式,如聘请校外有经验的专业人士,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内的会计工作。

(四)上机操作

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当今会计工作的主流,如果“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仅锻炼学生的手工操作,显然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即使学习“基础会计”的目标不是成为会计,但也要理解会计的本质,因此参与会计电算化实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时有限,我们会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来普及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兴趣小组成立后,教师会将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和操作步骤先行讲解,并建议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教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学校机房操作练习,上机练习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三、“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加深了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加入更相关的实践内容,采用更丰富的实践方式,启发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革前,民族大学“基础会计”教师普遍反映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课程学习不重视,实践敷衍了事。为了搞清楚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对2005和2006届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他们的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发现,86%的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不缺乏兴趣,不重视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学习会计在以后工作中有什么用,对会计和自身专业的联系产生质疑。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在制定了非会计专业教学目标、计划、大纲,加大实践教学份额的基础上,强调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实践和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并制定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案例集,以供教学实践所需。经过努力,我们发现近五年来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学习更加认真,课程补考人数大幅减少,学生乐于去探索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更深层次的会计知识,选择会计学作为自己第二学位的人数增加,选择报考会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加。

(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加强与专业结合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使非会计专业学生逐渐接受、认可了课程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时也更加认真和严谨。改革后的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性强,案例、实践和所学专业结合比较紧密,因此实践时学生会遇到一些还没有学过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学生认真、细致、全面地处理和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其严谨的会计思维。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改革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和实际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找准课程定位,树立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主动探索和应用新知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当然实践教学改革尚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实践教学资料的侧重、实践重点的选择和实践实训结果的考核等,这就需要教育学者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进一步探讨解决。

参考文献:

非会计专业范文2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语言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经渗透到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成为企业经济行为的基础。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杨纪琬生前曾经指出“在现代,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新的需求,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但长期以来,会计教育界关注的会计教育问题往往仅针对会计专业,而忽视了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问题的研究。本文仅就非会计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作初步地探讨,试图提出改革的思路与想法。 

1 目前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和方向,并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应对日后的管理工作,这与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有区别的。而目前从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老师一般都是来自会计专业教研室,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沿用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忽视了非会计专业的特点及需求,大大削弱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教学效果普遍反映不太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提倡学生通过会计证,这与在非会计专业设置会计学课程的目标是相冲突的。 

1.2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落实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会计学作为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其内容是不断丰富发展的。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会计学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构成了会计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对非会计专业而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照搬会计专业的所有课程。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最主要是分析应用会计信息,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而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应过于强调会计核算,而应该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侧重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和影响。可目前各高校的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基本相同,或者是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缩略版,无法体现出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在教学目标上的不同要求,无法满足各专业的不同需求。 

1.3 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授课课时相对较少,而教学内容又要求体系的完整性。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会计学教学方法依然是课堂讲授、布置作业、考试评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会计基本知识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学生们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后没有多余的课时开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社会调研等教学方式。 

1.4 没有针对专业特点编著的专用教材 

目前市面上的《基础会计》教材种类很多,看上去可选择的余地很大。但由于各种考虑,各教材在介绍其适用范围时,往往模棱两可,并不能够给教材选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部分教师往往凭借以往的教学习惯来选用教材。经笔者调查,有的高校非会计专业所用的会计学教材虽然标明是非会计专业适用,可内容体系和会计专业教材基本相同,主要内容依然是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报表的编制等会计人员工作的基础知识,是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来组织内容的,不能满足非会计专业人员日后工作的需要。 

1.5 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任何一门课程的考核问题将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考核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法:根据平时成绩、考勤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考评,以分数论英雄,依次决定学生是否通过本门课程。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考试成绩的单纯记忆成分较大,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很难考核,无法体现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

2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非会计专业范文3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进程中,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此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中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专业已将近50多个,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持续不断的扩招,使得高校中此类专业的学生规模出现超常规发展。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规定,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角度,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和核算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将来能够在各类组织中从事具体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管理工作,所就职的部门一般都是单位的财务部门。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能够在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组织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所就职的部门一般是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职能管理部门,但是这些岗位虽不需要从事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却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因此,会计学课程是所有高等院校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并且是核心课程之一。根据教育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中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生以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方向,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第一,基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使学生在理解会计学中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掌握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读懂有关财务报告,理解会计报表直接传递和间接隐含的信息等,培养的是懂会计、会使用会计的管理人才,而不是从事具体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第二,基于未来管理者的角度,培养学生特有的会计思维方式,学会将会计知识和会计方法作为科学管理和有效决策的一种工具,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有效获取,运用会计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推进和优化企业的管理工作,以适应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企业、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和满意度是检验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本文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为例,借助于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非会计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该校开设会计学课程的非会计专业有: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工业工程、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均作为必修课,共56个理论学时,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修读。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有9位,教授内容主要是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简单介绍成本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讨论方式为辅。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本调查采用纸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上文所述13个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已修读过会计学课程的学生。问卷内容设计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了解程度,主要包括对该课程的兴趣及是否了解该课程与本学科的联系等,共设计“非常、一般、略微、没有”四级程度;第二部分调查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共设计“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级满意度,主要包括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的满意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56份,回收率为92.67%。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556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如表1所示,在学习会计学课程之前,对会计有所了解的学生占比较少,其中非常了解的仅占5%,50%以上的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前对会计没有任何了解。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72%的学生是有兴趣的,且有兴趣的学生中,对该课程非常感兴趣的人数占近50%。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8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该课程,且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该课程,但是仅有15%的学生了解会计学课程与本学科之间的联系,绝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该课程在本学科学习中的具体运用和能够给本学科学习带来的作用。2.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1)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从表2可以看出,38%的学生对所选用的教材表示满意,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1%,50%以上的学生都对所使用的教材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对教材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理论性过强且教材中关于具体会计业务处理和具体会计核算的内容过多。(2)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从表3可以看出,将近40%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过于专业、难以理解,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所学习的内容与以后的工作关系不大,对就业的帮助较小。(3)学生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满意度。从表4可以看出,将近3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希望教师在讲授时能多结合案例讨论并多播放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将近80%的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手段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并且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开设会计实践课程的必要。

三、管理者视角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未能服务于未来的管理者。目标是行动的引航灯,教学目标引领着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方向,是教师编排教材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最重要的依据。教师只有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虽然教育部和学校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存在模糊认识,未能服务于未来管理者的需要。一种认识是,非会计专业学生也应该掌握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会进行会计核算,优秀的会计信息提供者自然能有效地使用和分析信息,继而服务于管理工作的需要,但直接把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照搬过来,会使得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专业化、复杂化,难以引起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有限的课时内也很难完成。另一种认识是,非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少有从事具体会计工作的,学生只需学会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就可以,但是如果仅仅介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而不讲授会计核算原理和企业业务活动的话,学生还是很难读懂财务报表,只能浅层次地对会计信息有所了解,不能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学生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教材编写未侧重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我国大多数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都编写了本学校的“会计学”基础教材,但这些教材都是通用教材,较少有专门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编写的教材,一般都是先介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再按照会计六大要素或企业的业务活动介绍业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方法。从教材编排的顺序和内容上来看,只是将会计专业学生所用的“会计学基础”和“财务会计学”教材进行简单的合并和删减,依然侧重于具体的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并未基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和未来管理者的角度来设计编写,不能满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需要。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应更多侧重于介绍如何使用和分析会计信息、如何将会计作为管理工具,而不应仅仅介绍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

(三)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和核心,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授顺序和讲授内容基本都是依照教材,但是由于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模糊认识和所选用教材的缺陷,所教授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专业课程的简单拼凑,重点仍是会计核算,而不是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分析,这样过于理论化和专业化的教学内容会使得学生难以理解,甚至出现厌学等抵触情绪。另外,如果教学内容设计没有针对性,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来讲授,而没有考虑各个专业学生专业背景的话,学生会觉得会计学课程与本学科知识关系不大,对以后的就业帮助较小,学习热情较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较单一。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目前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基本都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学生的满意度也较高。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教师仍以讲授法为主,单向地向学生传输知识,而较少接受学生的反馈。第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虽然非会计专业学生只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具体信息的提供者,但是如果对于会计缺乏感性认识、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以后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第三,缺乏鲜活的案例教学,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标就是学会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利用会计信息解决管理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缺乏案例的纯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四、管理者视角下提升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提高师生的课程认识。教师首先要了解所教授学生的专业背景及会计学课程与学生本学科的联系,在讲授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介绍该课程与学生本专业背景的联系,会计学知识在学生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和意识到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自发地认为只有掌握会计这一经营管理的工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继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重构教材框架。一方面,在编排思路上,应打破现有的“会计理论-会计业务-会计报表”的顺序。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成为优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实际上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读懂会计报表,了解会计报表中会计主体、会计要素、会计账户、会计科目等会计专业术语的涵义,通过各个报表之间内在的平衡和勾稽关系理解借贷复式记账法、会计恒等式等会计核算原理,明白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如何将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转化成会计语言、生成会计信息的,从而让学生知道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利用会计信息帮助自己进行管理和决策。因此,基于管理者视角,应以会计报表作为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和终点,以“会计报表-会计理论-会计业务-会计报表”的编排思路重构教材框架。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应祛除会计专业教材枯燥乏味的通病。非会计专业学生不需要掌握很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所以在教材内容中应删去过多枯燥的理论知识介绍,通过增加案例分析让学生切实体会在实际工作中该如何使用会计信息,并且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甚至是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来表达会计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优化教学内容。第一,在教学思路上,应依据重构的教材框架,以会计报表作为逻辑起点和终点,按照“会计报表-会计理论-会计业务-会计报表”来展开课程内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业务核算原理知识的介绍是为了读懂会计报表服务的。第二,内容设计上,应具有针对性。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修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有13个,虽然各专业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即成为优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但是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对于所需要的会计知识侧重点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以后的就业方向,区分不同专业,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重点介绍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相关的会计知识;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重点讲解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和物流成本的控制方法等。

非会计专业范文4

根据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会计的教学要相应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特点。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他们虽不需要直接参与会计信息处理,但他们从事的工作与金融管理相关,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财务会计和审计的监督。因此,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必须定位在使培养对象具备对会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进而成为能合理使用会计信息,并作出正确决策的管理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领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意义,树立学习目标与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

2优化教材改革,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每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具备自己的专业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有所区别。而教材是否适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因此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材的改革势在必行。教材改革要取得成效,就必须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吸纳相应专业的教师参加教材的改编工作,由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应用体现在会计管理理念与会计信息的合理使用,因此应将本专业的知识融人基础会计教材中,对教材章节及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与删减。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可以侧重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并重点定位于销售业务的处理,而对账簿的登记与管理章节可以进行适当删减。第二,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资料,并根据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可以让学生参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财务报表及会计信息的分析,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充分领会会计知识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专业术语极多且理论性非常强的实用性课程,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会计业务没有感性认识的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初学这门课程会感到非常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第一,采用案例教学法,以会计实务案例为基础,通过现实生活别是身边的实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获取知识。例如,在讲授资产这一章的内容时,可引人自己居住的生活小区超市的资产构成这一实例来进行讲解,说明资产是由哪些负债和所有者的权益所构成。这样的实例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多媒体特有的文字、声像处理功能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三,模拟实操性教学,选用适用的教具,让学生真正融人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例如给学生发放各种真实的原始凭证,让学生了解原始凭证的内容,转换成会计信息,并完成填制记账凭证等后续工作。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经济环境下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适应教学目的

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非会计专业并未开设基础会计的实训课程,单纯的理论考核方式根本无法判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要真正了解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掌握情况,就必须采用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即通过理论考试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真实的经济业务,让他们通过分工、合作、讨论对会计信息进行分类、分析、综合,最终形成财务报告,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程度。这样的考核方式能使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深刻认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运用会计信息。

5结语

非会计专业范文5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unting has become the world's universal language of business.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ystem of university, basic accounting is not only the special basic course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such as accounting,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so on, but also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such as business management,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many schools also take it as the curriculum secretary to extend and expand the students' ability. However, in basic accounting teaching of non-accounting profess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hich had a lot of adverse effects to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 views.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Key words: non-accounting profession; basic accounting;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035-02

0引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生前曾指出:“在现代社会,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当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不但是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物流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许多学校还将其作为文秘、经贸外语等专业的一门能力延伸和拓展的课程。但是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仅就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意见进行分析探讨。

1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合理对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涵义、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设置账户、借贷复式记账等基本方法,形成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日常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那么,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当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缺乏一个明确合理的目标,教师在授课时常常照搬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而对于非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要、对于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对会计知识的需要考虑得不够或根本不予考虑。“学生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精神上的贵族而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完基础会计后,所学知识如果对其专业发展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了帮助,那是教学上的失败;而如果完全照搬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则又会事倍而功半,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1.2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表1为当前绝大多数基础会计教材的目录,不论会计专业还是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基本都采用这种教学内容体系,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会计核算方法设置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学生有对本专业的认知,知道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其次基础会计的课时充足,授课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许多的模拟实验;加之后续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衔接;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并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不是他们的专业核心课程,许多学生抱着“能学明白就学,学不明白就混的”态度;因为不是专业核心课程,也就不会占用太多课时,而且只设置这一门会计课程,没有后续课程的巩固和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前述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体系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对初学者来说,概念难懂、理论抽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彼此孤立,没有展现出实际的会计工作流程;即使教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这些内容都讲授完,但由于没有实验和后续的课程来进行消化和巩固,这些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的知识点都是彼此孤立的、支离破碎的,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核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法理解会计的真正作用。

除上述问题以外,当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还普遍存在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单一,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重点有失偏颇等问题。

2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建议

2.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是让学生“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工作流程,能够读懂会计信息进而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和决策。以有助于其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要为本专业服务,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该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如对物流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可增加物流企业会计的内容,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授课时可增加外贸企业会计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能有助于其专业的发展。

2.2 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会计工作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划分为建账、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如表2所示。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在课程设计可以打破传统上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按会计核算方法构造的教学内容体系,转向以实际会计工作项目和任务为主线,根据实际会计工作流程,按实际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建账是根据企业具体行业要求和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设置账簿,并将相关账户的期初余额登记入账,从而为具体会计核算工作做好准备。在建帐这一章,可以引入模拟实验的会计主体具体的建账项目和任务,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账簿的基础知识,掌握建账的方法。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发票、支票、领料单、提货单等形形的原始凭证打交道,在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中,应增加原始凭证的课时,让学生熟知日常经济业务中常用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在凭证填制这一章,可首先简单介绍工业企业五个方面主要的经济活动,即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然后引入模拟实验的会计主体五个方面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五个方面经济活动相关的原始凭证,可以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然后为其适当讲解借贷记账法在每个方面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具体经济业务中的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既掌握了会计凭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会计凭证特别是原始凭证的处理技能。在随后的账簿登记这一章,学生可直接根据上章形成的记帐凭证及相关的原始凭证进行总帐、日记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账簿的阅读和登记。期末业务处理之后,在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这一章可引导学生在上述几章实验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而分析会计报表,使学生能够读懂会计报表,分析会计报表,并利用其进行预测和决策。如此根据会计的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内容,将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融入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中,既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又为学生展示了更为清晰的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了整体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地地意识到会计的重要作用。

2.3 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发展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经过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授课方式,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还存在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课时较少和缺少后续课程加深巩固的客观事实。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是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纯理论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在课时分配上实训练习偏少。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知识应用的能力。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可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创造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项目的设计应依据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能将某一课程或课程内某一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课程内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计划工作、自主学习;项目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习结束时师生可以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对“基础会计”而言,一个模拟会计主体的期初建账、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并在对原始凭证审核的基础上填制记帐凭证,依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至对账结账,在此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并对报表进行分析;这些连续性的会计工作任务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一个贯穿大部分教学过程的综和性项目。这个大的项目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单元的不同分解为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子项目。

上述项目是根据企业真实的业务进行提炼的典型工作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供模拟企业真实业务的原始凭证;老师作基本的讲解,指出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和思路,学生独立或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最后师生共同对工作成果(填制完成的各种会计资料和对报表分析的结果)进行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也改革传统“一考定成绩”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应考虑非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要,操作中应更注重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实训项目成果;总成绩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平时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2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②阶段性考核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40%),主要是各实训项目的成果评价;③期末考试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40%),包括理论知识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测试考核。

参考文献:

[1]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6.

非会计专业范文6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

会计学作为一门专业计量和核算技术,为反映和监督企业管理活动提供重要财务信息,也为政府和市场提供决策参考。它既适用于企业经营核算,也可用于个人理财;既能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预算决策,也能用于微观经济主体运作。因此,会计学成为各学科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特征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的培养目标来看,非会计专业主要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管理类人才。其开设会计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使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能阅读会计报表,能理解和应用会计信息,理解会计信息对管理决策的影响。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会计信息的能力远比培养他们产生会计信息的能力重要。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大体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基础会计为主,介绍通用的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第二部分以财务会计为主,介绍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提供过程;第三部分以管理会计为主,介绍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运用方法。内容在安排上清晰体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不仅向学生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而且突出了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

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尽管日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但由于学生自身专业课程很多,为了避免冲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所以在课时安排上尽量减少。很多高校管理类专业会计学的课时数还不足会计专业课时数的1/10,目前大部分学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平均课时设置为 48小时。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界定不清楚,忽视了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差异性

非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懂会计,了解会计与本专业的关系,要让学生理解、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像会计专业那样培养会记账、算账、用账的会计专业人才;但是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没有独立的教学大纲,一般是参照会计专业的教学大纲来操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简化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者删减有难度的章节,并不是按照非会计专业特点来讲授,从而在教与学两个层面上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二)教学互动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互动性差的部分原因,主要在于部分非会计专业学生觉得会计课程不是专业的主干课程,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大,所以就存在轻视会计课程的学习。 由于学生认知程度不足,学习没有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课堂氛围沉闷。如果任课老师又缺少必要的引导,抽象的空洞的理论知识就会使课程教学不能互动,这样一来教师上课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也大大地降低,以致造成教与学的恶性循环,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由于教学条件、教学习惯、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各高校会计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教育方式。课堂教学内容也拘泥于书本上的会计理论性知识,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形成单科知识相互割据的教学局面。鉴于目前教师对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直接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上课玩手机、看小说和睡觉的情况屡见不鲜,考试挂科也比比皆是。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激发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授课老师应区分非会计学专业与会计学专业会计课程的差异,最好不要一上来就给学生直接灌输会计的专业理论,而是可以通过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引出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和会计的重要性,让学生对会计产生好奇和兴趣,甚至是让他们觉得懂会计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二)注重学生会计思维的培养

目前,会计学课程中的财务会计内容绝大多数是按会计专业的财务会计教材的编排思路来编写的, 即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介绍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这种编排思路的优点是专业性强,较为系统。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学课程学时相对较少,且无后续会计类课程,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相关的会计核算方法,则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如果每个内容不加区分的讲授,除了时间不够,老师教学工作量大,学生学起来也是一头雾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会计思维的培养。例如对于基础会计中会计核算基本假设一定要讲解的清楚,特别是会计主体的分析一定要透彻。只有明白了会计主体,学生在分析经济业务的时候他才能知道自己的立场,才能正确利用借贷记账的方法对相应的会计要素的变动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三)复杂问题简单化,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进行新知识讲解时,不要把知识渲染的高深莫测或描述的晦涩难懂,而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阅历,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可以也能够对问题进行思考、回答,然后在对新知识进行讲解,最后揭晓答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觉得会计其实是很简单的,同时明白学习的知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也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种启发式教学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自然就少了。

(四)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会计学课程学完后做综合模拟练习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企业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会计课程学习中。这种方法也可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会计在企业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会合作公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陈敏,徐梅,颜刘瑶.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J].财会通讯,2009(2).

3.刘伟玲.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方法探讨 [J]. 内江科技,2010,31(10).

4.刘昌胜,程静.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进研究[J]. 财会通讯,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