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顾城著名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顾城著名的诗范文1
——题记
以我们现在人的眼光,以一个平常人的眼光去看,或许很难理解1989年海子在山海关前的选择。但当一个人的死亡上升到精神的高度与灵魂接触时,就不应该再以平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他的自毁式行为了。
这种精神在世界上又很多种存在,例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在二战时期表现得尤为显著。当时的人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日本武士在失败后总爱用自己的武士刀剖腹自杀,其实那种死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光荣,是一种精神的证明,也是他们作为武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他们的精神意识里武士就应该为战斗而死,如果战斗失败,就只能以剖腹自杀的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
当然,这种精神还有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精神,中国古代的文人气节和封建社会后期(尤其以明清两代为典型)妇女的贞洁观念,自然中国古代重义轻生的侠义精神也属于这种精神。
如果我们对文史稍有了解,就会知道文人自杀的现象不是现代才有的,也不只中国才有,古今中外都是有过的,而且,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政治背景下才会表现得明显。举例为证,在中国古代就有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理想破灭时,投江自杀。而美国著名诗人海明威也在晚年抑郁时举枪自杀。
海子的写诗和自杀,都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实势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有关。
顾城著名的诗范文2
雁西:是啊,时间总是在飞速的离开,诗歌却会在时间中渐渐沉静下来。一首好诗或者一本好的诗集当然需要时光的锻造,《致爱神》便是爱在时光中的闪烁和永恒,她不仅仅四年,几乎是我青春和爱情理想的全部意义和文本。这本诗集的诞生是因为气候形成且水到渠成,我非常幸运也非常激动,能够完成《致爱神》是我一生的幸福。
记者:《致爱神》顾名思义是本爱情诗集,雁西老师可以透露下这本诗集是为谁而作吗?
雁西:呵呵,很多朋友都问我这个问题。当然是为爱神而作,她可能是某个人的化身,也可能是为心中的女神或者想象中的至高无上的爱神,在心中隐隐约约有一种东西在牵引着我倾诉和表达,她是清晰的又是模糊的,她是生活的,也是想象的,我知道她是谁,她也知道我是为她而作,我不能说出她的名字,因为她就是爱神的化身。
记者:像您以前的诗集《走出朦胧》《活着的花朵》等,再到现在的《致爱神》,基本都和爱情有关。那您个人对待爱情是怎样的态度?
雁西:看来你没有认真看我的以前的诗集《走出朦胧》、《活着的花朵》等。我的诗歌爱情诗占的分量很重,但不是都和爱情有关。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写诗,粗算起来也有20多年了。诗歌伴着我的成长、成熟和转变。第一本诗集《走出朦胧》,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走出朦胧”的潜台词代表我从青少年时期对生活对情感对人生所朦胧都结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人生和事物的不断感悟,我感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许多曾经的朦胧渐渐从意识中减退。我到北京以后,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比较,有了更多的沉思,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后来我出了第二本诗集《世纪末梦中梦》,可以说这是我在人生道路上走出朦胧开始成熟的标记。后来我又到海南闯荡,几番风雨几度春秋,别样的人生体验又激发了我特别的灵感。我对天和地、对人与自然、对神与魔、对生命本身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第三本诗集《永远的鸽群》就是在这种心境中完成了。那本诗集可以说是我的生命走向成熟的里程碑。每年春节回到家里,望着父亲脸上增加的皱纹和新添的白发,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反思和痛楚。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又是有限的,任何人也不能阻止生命走向衰败和死亡。年过30的我突然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无奈,淡淡的惆怅和生命的紧迫感令我浮想联翩,因此才有了第四本诗集《活着的花朵》,这可以说是我对生命的一种企盼,一种美好的愿望,是希望挖掘生命中更多的美。“活着”这两个字含义很深刻,我希望自己在有限的生活里感悟无限的东西。第五本诗集《时间的河流》是对时间的领悟和疼痛的表达。《致爱神》是自己告别爱情的最后献礼和花朵。
说到爱情的态度,这方面我还是很传统的。我父母的感情非常好,家庭气氛也很和谐。我渴望像父母那样的感情生活,希望日子过得安定舒适,两个人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我希望一生一世去认认真真地去深深地爱一个人,当然她也深深的爱我。但生活往往不尽人意,呵呵,不好说。
记者:雁西老师,您的这本诗集除了诗歌本身,您感觉与以往创作的诗集最大的不同在那里?
雁西:最大的不同是以往是一首首诗歌组成,而这本诗集是一首长诗,一首爱情长诗,2328行,有人说是中国现代爱情诗歌最长的一首爱情诗。还有就是设计非常精美,用80后当代女艺术家伊慧的油画作为封面和插图,诗画结合的形式使诗集相映成辉。
记者:看过《致爱神》,这本诗集在设计上的确花了不少心思。您为何选用80后当代女艺术家伊慧的油画作为封面和插图?
雁西:可能是我的这本诗集和艺术家伊慧的画有缘吧,就在我要出版《致爱神》时,我看到了她的画,我非常震惊,因为她的画仿佛就是为《致爱神》而作,画的颜色和意境以及主题十分接近,伊慧的画唯美、抒情、浪漫,有着一种爱情的回忆和忧伤之美,透露着宁静、淡泊、典雅和善良,清新、婉约、含蓄的意象让我看到爱神的影子、艺术的崇高与美好。心灵的鸽子,飞向广宽的蓝天,抵达一种精神的永恒。
和80后当代画家一起联手隆重推出了《致爱神》,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正如伊慧所说:“我相信这本诗集在诗画界中一定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和好评。这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开创了新的先河。这本诗集尝试了诗歌与绘画的表现形式的结合,我认为这极其巧妙,这将为读者开创一种新的阅读的可能性。”
记者:会不会担心读者在看到《致爱神》这本诗集时会感觉太女性化?
雁西:不会,因为《致爱神》是献给女神的,女性化一些反而适合。
记者:当代诗歌界应该不乏“80后”“女诗人”,您是怎么看待“80后”和“女诗人”身份问题的?
雁西:呵呵,当代诗歌界80后女诗人的确非常活跃,尤其是在网络上。她们的诗歌先锋、自我、自由,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更加进入内心。她们是中国诗坛的十分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她们当中不乏优秀诗人。
记者:雁西老师的《致爱神》有当代诗歌界著名的诗人、评论家做评论。您自己怎么评价《致爱神》这本诗集以及在当代诗歌界所占有的位置?
雁西:呵呵自己评价自己?还是让评论家和时间去评论吧。不过,可以告诉你,我自己对《致爱神》还是比较满意。
记者:雁西老师,您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从事诗歌创作那么久,您个人对待诗歌的观点是什么?
雁西:诗人就诗人,我不喜欢所谓的著名诗人,在当代已经没有著名诗人了,因为老百姓基本上不看诗,他们不太知道诗人。诗歌是艺术中的贵族,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去接近她和热爱她。诗歌的独感性和崇高性决定了不是普通的人能够与诗有缘和享受诗歌的馈赠。能够选择诗作为回归宁静或接近神明的方式无疑是有眼光的。诗浸透着一种典雅、高贵和纯粹的品格,这或许就是我心跳的原因和生存于人间的光芒。诗像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一览无余又折射出七彩的绚丽。
诗的创造过程,也就是一种生命的再创造过程。当你思索永恒的东西,你也就变成永恒。而诗歌的天使在永恒中才能呈现其真正的魅力。站在历史的地平线,遥望未来的季节,诗人可以穿过神秘,穿过空间和时间,在年轮的转动中找到一种永生东西,表现出一种深邃、辽远和大气,试图在历史的轨道上留住自己的星辰。诗人们已经越来越感觉到,语言,已开始成为诗人铺就诗行的一种障碍。许许多多美好的感觉,在心中很美妙,但要变成诗却很难以达到诗与灵魂同步。在意象的选择上必须有独到之处,意象有机的组合成一幅画,一种闪在精神存放的亮光。诗人必须以诗的意象和艺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生命和世界的体验、顿悟和阐释。
记者:雁西老师,您觉得您是什么样的诗人?好的诗歌是文字密码吗?
雁西:诗歌,有时是无法解释的,因为她象征着生命的符号,给你的往往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印象、一种幻想。我是位宁静而伤感的诗人,不少诗句是在深深的压抑之中诞生的,我常常感到生命之河缓缓流动,由遥远而亲近,由凄楚而欣慰,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把生存的焦虑渲染到无以加复的境界,怀念或回首在陌生的季节飘逝,诗在浪漫中表达一种真实与飘逸的感觉,就像一片云有时停在山巅,有时又随风而去,像海市蜃楼一样,既非虚幻,又非真实,而是介于真实与虚幻之中,这使诗有一种羽毛飘向天空的轻灵美。
好的诗歌是文字密码,但不应该仅仅作为文字密码,更不是思想之外的东西。我理解或欣赏的诗歌状态可以是文字密码的形式,诗人需要寻找通向诗歌精神内核的钥匙,但钥匙却是人的心脏。没有思想的世界,是自由的世界,也是灵魂飘忽不定的状态,诗人或诗歌没有思想,只剩下诗歌躯体,和常人并无异样,那诗歌存在又有何用?好懂和不好懂不是评判诗歌好坏的分界线,好懂的诗歌和不好懂的诗歌都有好诗。
记者:我们知道雁西老师是位公益爱心诗人,像前些日子玉树地震,雁西老师和中国诗人志愿团一起达到了玉树慰问采访,雁西老师以后在公益方面还有一些怎样的想法?你如何看待中国诗人的使命和责任?
雁西:2010年4月23日至28日作为“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者团”成员和代表现代青年杂志社在青海玉树灾区当志愿者,这是我一生中做了一件最了不起、最难忘的一件事,我对自己的行动充满感动,并以此感激生命和爱。我是个普通的诗人,08年在汶川地震时,曾和诗友们共同倡议做人民的诗人。因为在我看来,做人民的诗人,为人民写诗,忧人类之忧,为人类写诗,应该是当代诗人的使命,特别是在国家有难之时,诗人应富有公益爱心并承担起社会使命。这次奔赴玉树,就想做一个玉树人,一个玉树的诗人,一个玉树的志愿者,用自己的手去牵玉树人的手,用自己的心去温暖另一颗心,和玉树人在一起,用诗去感受生人民的诗人命,感受人间真情,感受祖国的召唤。在玉树的每天,令我的心灵得到洗礼和震撼,有无数的平凡的人在玉树闪烁不平凡的光芒,这种人性的美和光芒,有着崇高的人格力量,使我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心灵崇高诗歌才会变得崇高。温暖玉树,温暖大地和生命,让我们的血液像水一样静静地流向时间的深处,流淌出一首永恒而纯净的大爱之诗。
诗人应该是纯净透明、胸怀博大、思想深邃,用诗去呼唤爱,用爱去燃烧自己和照亮世界。由此,做一个肩负社会使命和富有公益爱心的诗人,这就是我活着的为了和幸福。人人都可以做公益,诗人更应该,关键要用心。
记者:我十分欣赏您说的“做人民的诗人”这句话,请谈谈你的观点?还有在你的心中什么样的诗人才是大诗人?
雁西:“做人民的诗人”,对于当今诗坛和中国诗人具有时代意义,是时代召唤使诗人有了这个方向,诗人可以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我能想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能想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无疑这二位称得上是人民的诗人,显然还有。这样诗人,被人民铭记,这样的诗人,用诗歌见证了历史,历史也见证了他们。在诗歌的王国里,他们才是真正的王。这种是人民拥戴的崇高的诗歌之王。
中国诗坛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的觉醒与彷徨,在时代的天空写下无数的问号和质疑,使得中国的诗歌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发出灿烂的光辉,他们虽然写自我的思考和情感,却和时代、社会的心脏跳动一起跳动。他们关乎社会、国家和前途,之所以被人们铭记,他们的诗歌中同样有着对国家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心痛。随着时间的漂洗,他们的背影会越来越清晰,他们同样可以说是人民的诗人。当然也是大诗人。
记者:雁西老师,您能说说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之后出现的大诗人吗?
雁西:朦胧诗人之后出现的诗人如雨后春笋,出现的诗篇也数不胜数,但能让人民记住的诗人,记住的诗篇没有,能够称得上“人民的诗人”可以说没有一个。我说的“人民的诗人”,其诗、其人、其品、其事都应当之无愧。这是当今诗人的悲哀,也是当今诗坛的悲哀,同样是时代的悲哀。然而,悲哀归悲哀,诗人应把悲哀化为责任和使命,一个时代不可能所有的诗人都成为大诗人,但一定会出现大诗人,而这样的大诗人,一定是生逢其时。我们呼唤并期待大诗人的诞生。作为一个诗人,很多人都可能渴望成为大诗人,但不是所有的诗人都会梦想成真。一个时代往往只有一、二位或者那么一、二个群体,关键是时代选择谁,谁又如何选择时代。
记者:雁西老师,做人民的诗人和大诗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雁西:做人民的诗人不一定都要成为大诗人,做人民的诗人是一种诗人的境界和心灵,里面蕴含的责任和使命是崇高的,而做大诗人的境界则要求更高。一者其生存的思想境界超乎同代诗人;二者其诗歌创作的技巧和语言超乎同代诗人;三者其自身的命运和时代、人民的命运贴得最近。这里我要表达的不是在诗坛上争锋高低,而是诗人的心中不要只装着自己,还要装下他人,更多的人,或者是人民。我能体会在天安门城楼上喊“人民万岁”的心情,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君主,而是把人民当成主人。
既然选择了诗歌,或者说诗歌选择了诗人。诗歌的责任和使命选择了诗人,做人民的诗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必然要求,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2008年奥运会、玉树地震……中国的大事件在呼唤诗人的灵魂和良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诗人用诗歌关注和表达,在各种抗震救灾活动中,都能听到诗歌的声音,这种声音,把民族的激情在深深地抒发。一大批和汶川、玉树地震有关的诗,出现在报刊、网络、电台、电视台,诗歌在危难的时候,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于是无数的人被诗歌感动,因为这些诗歌含着热泪和真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无私。
汶川、玉树地震震碎了我们的心,尤其是诗人的心,从碎裂的心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责任和使命,震醒了所有的诗人们。我的诗人兄弟朋友们,拿起笔,用诗去记录时代和生命,用诗去和灾难战斗,和人民站在一起,做人民的诗人。
记者:雁西老师,您说“诗人是人类的先知,理应忧患整个人类之忧”,怎么解?还有您怎么看待诗人的田园情结?
雁西: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在精神田园的结晶,诗歌更是如此。诗歌是自然在艺术中的光芒,这种光芒可以永恒和穿过人类心脏。诗歌源自自然世界和田园境界的精髓,诗歌是独特的精神语言,关注生活和现实,发现人类世界内心的渴望与和平。而现实的大自然并未得到真正的保护,大自然正在被侵害,这是目前整个人类的忧患,诗人是人类的先知,理应忧患整个人类之忧。
在中国,自古以来,田园情结一直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闪烁,李白、陶渊明、王维等诗人的作品,就是因为其对田园的钟爱而文泽熠熠,留下了自然和时代的辉煌。诗歌重回自然和田园,是诗歌的呼唤,是时代的呼唤,是自然的呼唤,是构建和谐世界和崇高精神田园的要求。
顾城著名的诗范文3
关键词:微博;原创;著作权;网络
一、微博的定义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国内知名新媒体领域研究学者陈永东在国内率先给出了微博的定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其一,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其二,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其三,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其四,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李松博士认为,微型博客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现如今,我国各大网站的微博用户规模已经过亿,使用者遍布于普通老百姓,名人明星甚至政府部门。然而在其迅速成长和发迹的背后,也存在着无限的著作权隐患。自作家郑渊洁对他人不署名引用自己的微博表示愤慨之后,又有作家六六投诉《读者》杂志抄袭其微博内容,同时很多网友也表示自己的优秀微博经常被小报,杂志未经许可作为内容刊登。
二、微博著作权的认定
短短140字左右的微博究竟是否享有著作权,是很多人争论的一个焦点。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是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对"作品"的定义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作品取得著作权的条件:其一,具有独创性;其二,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其三,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
微博不同于博客,其快捷便利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篇幅会受到限制的弊端,然而我们并不应只以字数来决定其是否享有著作权。著名诗人顾城的《一代人》篇幅甚小,"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诗人北岛的《生活》一诗更是只有一个字--"网"。如果因为篇幅短小就认定其不享有著作权,那么这些美好的诗句岂不是会任人篡改任人署名?
因此,对于作品独创性的判断不在于文字的多寡,而在于通过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精妙构思和遣词造句的功底,而在于其如何在140字之内"妙手著文章"。这可能是微型小说、微型散文、微型童话或微型诗歌等多种文学样式,以微博为载体表现了出来。它们作为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理所当然。因此,虽然微博内容篇幅有所限制,但是只要具备著作权法中规定的独创性,并能够反映作者独特的思想内容,那么它能够进入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之列。
三、侵犯微博著作权行为的界定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复制权、修改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形式,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利并取得报酬。即发表、修改、复制、传播、改编他人作品,需要经著作权人同意。仅在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情形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
微博涉嫌侵权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他人将作者未发表、或者在其他媒介上已发表的作品未经许可在微博上予以或修改、改编后等,侵犯作者相关著作权。
第二,对他人已经在微博上的作品进行转发。
第一种侵权形式与普通侵权形式无异,只是侵权媒介的变化,侵权认定原则与一般侵权原则无异。
近日著名作家六六与著名杂志《读者》之间爆发一场激烈冲突。写作了《王贵与安娜》、《双面胶》和《蜗居》的作家六六强烈谴责《读者》未经许可引用其微博言论,表示要搜集证据予以。六六和《读者》之间的冲突很快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依照前面的论述可知,微博作品作者享有著作权,因此《读者》杂志的行为显然侵犯了六六的发行权。这种侵权形式是现在界限最模糊,最难以认定的。众所周知,微博的最大特点、甚至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传播性和共享性,任点"转发"即可复制和传播他人作品。因此其最大的争议点也集中在"转发"行为上--转发是否有侵犯他人著作权之嫌?
从微博系统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其本身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作品作者在注册微博账号时,对微博的运行规则应予了解并认可,"转发"作为微博基本操作选项之一,正是实现微博信息共享目的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可以推定用户在微博作品的同时,就已经对可能发生的转发是知晓并认可的,除非在该作品时明确表明不得转发。
因此我认为,微博"转发"的侵权与传统复制传播侵权的认定有所不同,传统侵权认定标准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而微博侵权认定标准则是"未经特别声明转发不构成侵权"。同时,应结合微博转发功能的实际特点进行考量。微博设置的转发功能会自动生成原作者的用户名称,从而保护了作者的署名权。如果用户将他人发表的微博内容经手动复制,以自己的名义,则构成侵权。
四、微博运营商的责任
顾城著名的诗范文4
一个书业的例外。
顾客一踏进方所的大门,就要做出选择。
向左,那里是“例外”,挂架上是动辄2000元一件的衬衫,5000元一件的外套。隔壁的生活美学馆,不乏标价上万的餐具和茶具,亦有日本设计师柳宗理著名的铸铁锅,1000元一套的叉子和勺子算是便宜货。创意文具区出售的笔记本贴着“意大利造纸坊手工制作”标签,在植物区,至少要花100元,你才能买到一棵最小型的盆栽。
向右,那里耸立着高高的书架,整齐填满了4万多种书刊,文学和诗集陈列在最醒目位置,英文书和台版书占据了大面墙壁。书架间垂落的帷幔上印着顾城和松尾芭蕉的诗句,前书廊中央的三个柜台上铺放着书店推崇书目,最前面一个“关于阅读”专区,特别推荐了和独立书店有关的种种……。你可以不掏一分钱待在原地看完整本书,或是径直穿过两大排外刊杂志架,走到咖啡吧来一杯价值25元的美式咖啡。菜单?夹在一本英文版《傲慢与偏见》中。
2011年11月25日,顶尖时尚购物中心广州太古汇。例外的有一个新业态“方所”在全体店员的诗歌朗诵中盛大开幕。毛继鸿认为,这个世界缺少诗,我们不能没有诗。
毛继鸿将新店定义为“全新文化概念店”,经营面积1800平方米,仅比楼上的爱马仕小30平方米。“方所”二字取材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文选》中“定是常住,便成方所”语,而创立方所的初衷是要为懂得文化创意生活的所有人,打造一个内在渴望归属的地方。与以往的例外服饰专卖店不同,这家概念店涵盖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
毛继鸿认为,渠道应该是公共空间,而不是用钱包来定义的私人空间。他要通过书店来打破这种不平衡,也想以此给都市人一种境界,“有一些奢侈是更需要胆量的,它是价值观本身的一种选择。”
书店采用客家围屋的概念,用书架把店铺外侧围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执行长廖美立是台北诚品书店创始人之一,也是方所的策划总顾问。其中的书店包罗来自世界各地逾90,000册最好的出版品,涵盖设计、建筑、文学、艺术等领域。其中30%是外版图书,30%为台版,40%为大陆精品图书。
方所卖书,但功夫在书外。凡是与书有关的生意它都做到了。方所提供礼品订制、出版咨询、书籍代购等图书产业链上的各种服务。每个周末,将前书廊的三个展台撤掉,“作家现场”就在这里举行。骆以军、许知远、廖一梅、毕飞宇、廖伟棠、欧阳应霁、韩东、杨葵、朱文、张铁志、刘克襄……的作家相继现身方所,热闹的时候,讲座一天要排上两场。
方所不仅提供阅读之美,还提供很多与美有关的产品。进门左手是350平方米的服饰区。店内还有500平方米的生活美学馆,专门出售装点生活的创意产品,猫型手袋、日本瓷器以及小巧的品酒、美食、旅行的专业记录簿,很多品牌都是第一次引进中国。
二层是艺术区。在“美学生活”引进80多个来自全球的时尚品牌,都是注重设计和手工,很多是第一次引入中国。美学生活的商品涵盖自然环保手感、织品、纸品、设计新赏、设计文具、儿童玩具六大主题,试图由商品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考。
童玩区是孩子们的最爱,毛继鸿说,“我们太忙了,来不及思考,小孩会告诉我们很多哲学问题。”
方所运用现代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设计,采用自然主义的材料,为顾客呈现一个自然的、人文的、创意的、美感的生活面貌。从开业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接待了200万客流。
更为关键的是,方所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说广州太古汇方所,可是由于方所的声名远播,现在有人说“因方所而太古汇”了,很多人一下飞机就拖着行李箱直接来方所大开眼界,白领们中间更有“上不了方舟,可以去方所”的说法。
毛继鸿一度以为,广州已经是个文化沙漠了,“20年前来到这里,广州是特别先锋的一个地方,媒体很活跃,广告影视很活跃,思想也是最开放的。这是一个给改革开放带来了很多动力的地方,但近10年来,它越来越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甚至现在有些地方连杭州和成都还不如。作为一个新广州人,我不会欢迎这样的事情。”可是开业近半年,很多事情令毛继鸿感动,事实让他改变了看法。
方所已经成为广州新的文化地标,在高铁车站的广告牌上,背景就是方所。“这个城市给了我很多东西,我希望通过方所还原它的精神气质,从前北京上海有的,现在广州也可以有。我要让方所给人们提供一个邂逅的地方,现在因为有了方所,你们再离开广州就说不过去了。”
业内人士认为,与其说方所在卖书,不如说在卖一种氛围,一种生活方式。把有共同爱好的人吸引在一起,看书、聊书的同时喝喝咖啡、买点服装和创意产品,消费一种慢生活。现在说它成功还为时尚早,因为毕竟诚品都是熬了15年才有了赢利,一切都不能操之过急。
而毛继鸿也已经做好了“熬”的准备。方所能收回投资的时间,也许是三年,也许更长。未来的书店,他打算以“深度”为重点,“不仅深度构建推荐书籍和生活产品的方面,也在作家讲堂里更深度互动,还会呈现更多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展览。”虽然方所被视作是书店业不景气时期逆流而上的代表,但毛继鸿却希望赋予它更广阔的意义:“不一定非要用书店来命名,其实我们建立的是一个渠道的品牌,是一个空间的品牌。”
顾城著名的诗范文5
有位评论家这样评说《阿Q正传》的欣赏过程: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而为一;第九遍,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十一遍,扩大到全国;十二遍,甚至洋人的国土;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十四遍,也许是警报器……十四遍以后读者欣赏到什么评论家没有说,我想只要你继续读下去,新的体会和想法肯定依然会有。诗歌作为异常跳脱的文学艺术,其诗意的不确定性远远超过小说等文学样式,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进行“留白”更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诗歌教学的留白艺术来自于诗歌的“空白"艺术
“留白”与“空白”均和书画有关。中国画讲究气韵,讲究虚实相生。中国书法讲究布白,讲究计白当黑。一幅画,一幅书法作品,常常闪烁着创作者的辩证思想,虚与实,白与黑,疏朗与紧密,常会被创作者经营得妥妥帖帖,所以,一个著名的书画家必定是一个布白高手。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空白”的艺术创造,这和书画创作极其相似。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有意象的叠加,这是满与实,但省却了过程的叙述,这是空与白。余光中的《乡愁》中有意象与空间位置的闪现,这是满与实,但省却了诗人与亲人离愁别绪的描述,这是空与白。可见,诗需要用形象思维,诗更讲究跳脱与留白。不然,诗写得与文一样就会显得过于死实,过于刻板,令人无法想象,不需想象,也就会索然无味。
另外,语义的多维呈现也是造成诗歌空白的重要因素。稍有阅读经验的人都会感到,诗歌的词语在解读时常常会飘忽不定,很难用一个意义来规范它。而读者对语义把握的不确定性,又常常会刺激他作持续的探究。“诗无达诂”除了说诗的主题很难准确唯一地把握外,还因了诗歌语言意义的很难准确唯一地把握。“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个“闹”字有人喊好,就有人说“红杏闹春,予实未见之也”(李涣《窥词管见》)。“千里莺啼绿映红”大家都能品出味儿来,但就有人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杨慎《升庵诗话》)?这种左见就是因了词语语义的多维呈现。正是有了这些疑问,有了独具只眼的看法,才使得阅读诗歌有了多种的体验和多样的收获。qikan.com.cnr5lAOI3nB790Ji
二、诗歌教学的留白艺术能有力推动诗歌教学的发展
诗歌的空白是创作者的即兴之作,是创作者留给欣赏者的快乐源泉。诗歌教学的留白艺术则是执教者的有意安排,是执教者留给学生的无尽的探究之谜和审美享受之源泉。Ww
1.学生的解读有他的局限性,留白正是为了避免先入之见。
诗歌的解读必须要建筑在个性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上,而学生直接的生活体验和间接的生活体验都是有限的,积累也不丰厚,感悟还不很灵敏,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一些执教者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见自己所见,想自己所想。殊不知这一招却大大伤害了学生的领悟积极性,损伤了学生的审美胃口。如果换一个角度切入,有意留下一些解读空白,让一首诗伴随学生的成长而丰满起来,让学生有个永远的念想,有不同于老师的理解和审美情趣,岂不妙哉?
有一位学生这样叙述阅读顾城《远和近》一诗的心路历程:
初二时读似乎很明白,那是一种充满绝望的爱情,人在咫尺,心却在天涯;高一时读便很懵懂,这诗中似乎蕴涵着一种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一种非正常的生活,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高二时再读则更加疑惑,诗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戒备比之这自然带给人的亲切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如果假想初二时的老师一下子就把成年人的见解强加给世事未涉的少年,该学生还会有以后再读的体悟与快乐吗?
2.留白给了诗以新的生命,这将刺激学生对诗的二次创作。
一首诗完成后读者怎么解读全由读者说了算,对诗的理解赏析已与作者没有关系,作者不可能也不应该跳出来指责读者的阅读哪儿是对的哪儿是错的。读者的不同解读将丰富诗的内涵,延续或膨胀诗的生命。王尔德曾说过:“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正是指出读者的阅读多样性丰富了诗作。从阅读心理学角度看,诗歌阅读中的节律化期待(诗中节奏音韵的感知)、非指称化期待(诗歌表面意义后的深远暗示)、整体化期待(首尾完整的意义)要求读者作自主性的补充,这种补充结合着读者的自身体验和带有自己生活烙印的想象,所以这种阅读补充后的诗作已非诗人所展示的诗作,而是读者二次创作后的诗作。读者的二次创作使诗作有了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正是这点,使我们的诗歌教学应更多关注留白,也即有意留下理解赏析的空白,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象去给诗作补充,在补充中获得非同一般的成功
3.留白也就留下了悬想,留下了多维思索和多元解答的空间,这将给学生的探索和想象提供驰骋的领地。qikan.com.cnr5lAOI3nB790J
由于诗歌教学的留白是教师有意为之,所以在留白处也就留下了供学生思索和解答的空间,满足了学生的求索欲望。诗歌的语言最具有张力,也最具有表现力,它不同于用公共语言写成的文告,对他的理解有质的规定性。诗歌语言是最能给阅读者以遐想的语言,更何况诗歌教学的留白处又往往具有推敲和争论的价值,这时的欲言又止或跃跃欲试都会引发学生的“愤”“悱”之情及求解的心理需求。学生在留白处的思维逗留和积累比照,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qikan.com.cnr5lAOI3nB790Ji
诗歌教学的留白还常常留下了疑问。生疑和解疑,从有疑到无疑,这都是教学遵循的规律,可以说,诗歌教学的留白完全符合这个规律。朱熹早就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诗歌阅读的角度说,留下疑问到通过求索达到无疑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习长进的过程。qikan.com.cnr5lAOI3nB7
可以看出,诗歌教学的留白顺应了学生的主体需求性,也给诗歌带来了二次创作,使诗歌获得了新的生命。
三、诗歌教学的留白必须讲究“艺术”
诗歌教学的留白不是随意设置以哗众取宠,也不是执教者疏于备课导致的遗忘的角落。诗歌教学的留白是精心设置的慧心所在,如绘画一样,云气蒸腾处看似“无”,看似白茫茫一片,但那“白”不是空白,更不是笔墨遗漏处,那里是作者精气神的汇聚,是千林万壑,是千山万水,是无声处的惊雷,是尺幅向外拓展的世界。既然如此,诗歌教学的留白艺术就有可圈可点之处。qikan.com.cnr5lAOI3nB790
1、留白必须要预设,它期待苦心经营后的生成具有丰沛的生命。
预设和生成是互相信赖互为因果的过程,没有预设而期待有灵性的课堂效果的生成那只能是海市蜃楼式的幻影。要预设就必须苦心经营,将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在“藏”与“敞”、“隐”与“现”、“疑”与“明”的处理上匠心独运,既激发起学生的求索兴趣,又能给他们带来非同寻常的收获。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最后诗人写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果真“忘言”了吗?还是欲言又止?不妨让学生课后搜索有关陶渊明写这首诗的背景知识,并通过想象,读出点新意来,读出点深意来。这样处理,既满足了留白的要求,又带有悬想的性质,学生的好奇与求知欲望推动着解读向纵深发展。
2.留白贵在补白的尝试,“举一”为了“反三”,使学生掌握解读诗歌的有效方法。
补白是留白以后的目标追求,它既需要教师的先期努力破解,又企望学生的后续追寻,乃至终生解读。教师的补白贮存既是应对学生的追问,也是为了调节留白的教学情景。教师的一次补白放样,可以引发学生的多元求索与补白尝试。如一教师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故意深情提起诗人对“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的具体情景没作过多描写,需要学生结合诗作情感基调并通过想象作补白尝试。为了作引导,教师率先对“邮票”的情景作想象性描绘:“我们看到一位两鬓斑白的母亲,坐在窗前,看着儿子的来信,眼中泪花闪烁,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学生在课后所作的补白的训练中,想象异常丰富,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料,恐怕也超出了诗人的意料,留白的收获颇丰。当然除了意象补白外,还可以有情节补白、创作缘由补白等。qikan.com.cnr5lAOI3nB7
3.留白艺术的根本在于创造灵动的和诗歌相匹配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