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1
experimental study on rat hepatocytes proteins after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by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chen wei, wu zhiyong, sun yongwei, et al.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12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at hepatocyte proteins with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protecting hepatocytes from hypoxia/reoxygenation injury. methods hepatocyte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preconditioning group.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was used with immobilized ph gradients (ipg)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proteins in control group hepatocytes and preconditioning group hepatocytes. proteins were shown with silver stain. results about 260 protein spots were identified in each of the 2-de gel patterns with silver stain. most of them showed no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 shape or density. there were 11 differential protein spo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ir molecular weight and isoelectric point were identified primarily. these 11 protein spots were seen to be unique in one region or the other (5 in control group hepatocytes, 6 in preconditioning group hepatocytes). conclusion the hepatocyte proteins can be identified with a certain precision by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can chang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rat hepatocytes. new proteins in the preconditioning group hepatocytes are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anoxia resistance.
key words hepatocyte;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rats
低氧预处理能提高肝细胞对低氧的耐受性,减轻再灌氧损伤,然而,我们仍不清楚低氧预处理后肝细胞内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1]。我们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低氧预处理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发现低氧预处理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多个途径来实现[2]。因此,我们运用蛋白组分析技术,以获得正常肝细胞和低氧预处理后肝细胞的蛋白电泳图谱,并加以分析,以发现与低氧预处理相关的蛋白质分子,为今后从蛋白质水平上进一步研究低氧预处理保护肝细胞的机制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粗制iv型胶原酶、碘代乙酰胺和temed(美国sigma公司);95%n2-5%co2混合气体和95%o2-5%co2混合气体(上海比欧西气体公司);尿素、甘氨酸和二硫苏糖醇(dtt)(美国biobasic公司);chaps、pharmalyte3-10、ipg 缓冲液,覆盖油和预制ipg胶条(ph 3~10,线性)(瑞典amersham pharmacia公司);tri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过硫酸铵(美国amresco公司);二维电泳蛋白标准品(美国bio-rad公司)。
queue2711三气培养箱(美国parkersburg公司);multiphor ii electrophoresis system(瑞典amersham pharmacia公司);proteantm ii垂直电泳槽和pdquesttm 2-d图像分析软件(美国bio-rad公司)。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质量为200~250 g,标准条件饲养。
2.1 实验方法
2.1.1 大鼠肝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参照seglen[3]的方法,并略作改进,即大鼠肝脏活体原位灌注,消化成熟后切下并撕碎肝脏,肝组织悬液经100目钢网过滤,滤液50 g离心2 min,将沉淀混悬于50 ml pbs中,50 g离心2 min,弃上清,反复3次,最后将沉淀混悬于rpmi-1640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为5.0×105/ml,接种于75 cm2细胞培养瓶,每瓶15 ml,在queue三气培养箱内(95%o2-5%co2,37℃)培养24 h,使肝细胞达到稳定状态。
2.1.2 肝细胞分组和处理 rpmi-1640细胞培养液在三气培养箱内分别和95%n2-5%co2混合气体及95%o2-5%co2混合气体达到平衡,形成无氧培养液和富氧培养液。肝细胞培养24 h后,分成二组:①对照组(control group):更换富氧培养液,95%o2-5%co2三气培养箱内,37℃,孵育170 min;②预处理组(preconditioning group):更换无氧培养液,95%n2-5%co2混合气体迅速灌入培养瓶,使瓶内充满95%n2-5%co2混合气体,封住瓶口,37℃,孵育10 min后,更换富氧培养液,95%o2-5%co2混合气体灌入培养瓶,95%o2-5%co2三气培养箱内,37℃,孵育160 min。
2.1.3 样品的准备 用trizol试剂分别提取对照组和预处理组细胞的总蛋白(按说明书操作),1%sds溶解后,加入至少5倍体积的裂解液(8m尿素、4% chaps、2% pharmalyte3-10和1% dtt,去离子水配制),分装,-70℃冻存备用。用bradford法测定样品液中蛋白质的浓度。为了确定待测样品在二维电泳图谱中的等电点和分子量,便于定量分析,在样品中加入已知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二维电泳标准蛋白作为内标,与样品作同步电泳测定蛋白等电点和分子量。标准蛋白的等电点和分子量详见说明书。
2.1.4 第一向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
将ipg胶条(ph 3~10,线性,13 cm)置于水化槽,取上述两种蛋白质样品各100 μg,分别加入水化液(8m尿素、2% chaps、1% dtt和0.002%溴酚兰,去离子水配制)至终体积达250 μl,混匀后加到槽内水化ipg胶条,并过夜。ipg胶条完全水化后,在如下条件中进行一维等电聚焦分离:第一步500 v,1 h;第二步3 500 v,7 h,总聚焦时间25 000 vh。
2.1.5 ipg胶条的平衡 等电聚焦结束后取出ipg胶条,放在平衡缓冲液i中(0.05m tris-hcl,ph8.8、6m尿素、30%甘油、2% sds和1% dtt,去离子水配制),平衡15 min,然后移入平衡缓冲液ii中(4%碘乙酰胺代替dtt,余同前),平衡15 min。
2.1.6 第二向sds电泳 用垂直板电泳槽,根据 说明书进行操作,配制12.5% sds-page分离胶 18 cm×16 cm×0.1 cm两块。平衡结束后,取出ipg胶条,放在分离胶的上缘,并用0.5%低熔点琼脂糖封盖以固定ipg胶条,电泳槽中加sds电泳缓冲液,15℃,恒流40 ma(20 ma/胶),电泳约5 h,指示剂抵达底边时终止电泳。
2.1.7 检测蛋白质点采用银染法 ①10%乙酸和40%甲醇混合溶液固定两次,每次15 min;②30%甲醇、0.2%硫代硫酸钠和6.8%乙酸钠混合溶液敏化30 min;③双蒸水漂洗3次;④0.25%硝酸银溶液染色20 min;⑤双蒸水漂洗2次;⑥2.5%碳酸钠和1∶2500甲醛混合溶液显色;⑦1.46% edta溶液终止。
每一块银染后的凝胶经透射式激光扫描仪(600 bpi分辨率)扫描后,所得图谱借助2-d图像分析软件pdquest7.0分析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进行蛋白质斑点检测和配比,找出差异明显的蛋白点,并把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为2类:a类,预处理组肝细胞中表达而对照组中无表达;b类,对照组肝细胞中表达而预处理中无表达。根据标准蛋白质分子指示的位置及线性ph梯度,测出差异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
3 结果
3.1 细胞分离和培养 肝细胞平均得率为(1.6±0.3)×108/肝,活力(93.63±2.7)%,纯度95%以上。
3.2 二维蛋白电泳的分辨率和重复性 每种样品的二维电泳重复4次,在预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各选取4张蛋白图谱,应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分别可分辨出约260个蛋白点,即可分辨出同样数量种类的蛋白质(见图1和图2)。图1a选取的是预处理组肝细胞蛋白的电泳扫描图,图1b为重复进行的电泳扫描图。结果表明,同种蛋白样品经重复进行的电泳扫描图谱蛋白斑点匹配率约为95%,绝大部分蛋白都能较好地重叠,重复性较好,分辨率较高。
3.3 对照组和预处理组肝细胞蛋白质的二维电泳图谱比较 图2和图3为本实验建立的具有代表性的对照组和预处理组肝细胞蛋白二维电泳图。图2为参考图谱,图3蛋白斑点与之比较,根据斑点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参数,图像分析软件自动将不同图谱中的相同蛋白点匹配,不能匹配的差异点可自动标出。检测显示,两组肝细胞的蛋白质图谱中绝大多数蛋白点在位置、大小和形状上几乎一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了11个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见表1)。
4 讨论
二维蛋白电泳技术是当前分离组织、细胞蛋白最有效的分离手段。蛋白质组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二维蛋白电泳、计算机图像分析和蛋白质鉴定技术。二维电泳是前提,其分离效果直接影响图像分析和鉴定。在处理样品时应该尽量设法使样品中所有的蛋白溶解,为了获得高分辨率,还必需加入还原剂如dtt来还原所有的二硫键,或者加入尿素使蛋白质复合物完全变为多肽链[4]。本实验采用瑞典amersham pharmacia公司的multiphor ii电泳系统和ipg胶条进行等电聚焦,将样品直接加入水化溶液,一方面节省了水化溶液,提高样品溶解性;另一方面避免了样品杯的使用,从而避免在胶面某一点加样所致蛋白质沉淀产生,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样品量、分辨率和重复性,获得较好的图像效果。
在低氧预处理保护肝细胞或缺血预处理保护肝脏机制研究中,目前还主要停留在基因水平,在蛋白水平上少见。本实验中,我们采用ph 3~10宽ph范围二维电泳对大鼠肝细胞的全蛋白质进行等电聚焦,sds-page凝胶面积为130 mm(160 mm,厚度为1 mm,所分离的蛋白斑点为260个左右,通过对正常肝细胞和预处理后肝细胞的蛋白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找出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
低氧预处理或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机制十分复杂,可能和细胞内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水平提高,合成大量no有关[5-6];也可能和各种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激活有关,如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等[7-9],这些因子都能提高组织器官抗损伤能力。从基因水平筛选抗损伤基因,是当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由于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功能的主要执行者,不同的蛋白质分子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因此,直接从蛋白质水平比较和筛选与抗损伤相关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更重要价值。
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经低氧预处理后明显耐受长期低氧造成的损伤,表明细胞内的某些基因或蛋白表达升高或降低。我们发现的这11个差异蛋白点中,有6个蛋白点(3,4,5,6,7,10)在预处理组中表达,而对照组中未出现,提示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可能与细胞耐受低氧有关。另外,与对照组相比,预处理组中有5个蛋白点(1,2,8,9,11)未出现,这些消失的蛋白质在损伤和抗损伤机制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二维蛋白电泳技术,我们获得多个较纯的蛋白点,随后可以利用蛋白质鉴定技术,比如质谱技术或定量差异分析技术来获得每个蛋白或多肽的分子量或序列,然后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10-11],推断出是何种蛋白和肽或未知蛋白和肽。
当然,我们应用此方法并未展示出肝细胞全部蛋白质,虽然银染方法非常灵敏,但其灵敏度也有一定限度,因而还有许多蛋白质未检测出。另外,我们使用了ph 3~10的ipg胶条,而ph<3、ph>10的蛋白质未包括在内。第二向sds-page仅展示出分子量在14 000~100 000范围内的蛋白质,而<14 000,>100 000的蛋白质分子未包括在内,且在此研究的图谱中有一些蛋白质点重叠在一起无法分辨,尤其在高分子量区。如果充分显现出肝细胞的蛋白质,可能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蛋白质分子。
图1显示了预处理组肝细胞蛋白的2张电泳图谱,说明主要的高丰度蛋白斑点的重复性尚可,而其他的低丰度蛋白的重复性尚待提高,其可能的原因如下:①所选样品的初始状态,样品处理的重复性,试剂的批号和灌胶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斑点位置的重复性。②染色过程中凝胶染色时间的长短和终止时间长短影响蛋白的定量和凝胶中斑点的大小,对位置变异也有影响。③在图像扫描中,所选取的凝胶的像素影响位置变异。因此迫切需要自动二维电泳仪的出现。
本实验建立二维电泳分离肝细胞蛋白质的方法,比较对照组和预处理组肝细胞蛋白质在二维电泳图谱中的差异,为研究这些分子在低氧预处理预防低氧再灌氧损伤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 carini r, grazia mc, spendore r, et 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educes na+ accumulation and cell killing in isolated rat hepatocytes exposed to hypoxia[j]. hepatology,2000,31(1): 166-172.
[2] 陈炜,吴志勇,邱江峰,等. 大鼠肝细胞缺氧预处理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j]. 中华外科杂志,2005,21(43):1405-1406.
[3] seglen po. preparation of rat liver cells. iii. enzymatic requirements for tissue dispersion[j]. exp cell res,1973,82(2):391-398.
[4] babu gj, wheeler d, alzate o, et al. solubilization of membraneproteins for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identification of sarc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proteins[j]. ann biochem,2004,325(1):121-125.
[5] peralta c, hotter g, closa d, et al. the protective role of adenosine in inducing nitric oxide synthesis in rat liver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is mediated by activation of adenosine a2 receptors[j]. hepatology,1999,29(1):126-132.
[6] 侍阳,钱海鑫,秦磊,等.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一氧化氮和不同亚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1(20):13-15.
[7] carini r, grazia mc, splendore r, et al. signal pathway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in rat hepatocytes[j]. hepatology,2001,33(1):131-139.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2
一、 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尽量轻松掌握知识点。我认为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①是兴趣,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应注意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讲气候时,穿插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天气现象,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地理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才会有味道.也不会觉得很难。
②是基础,难度不一定很大,但要紧扣课本,认清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对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能放过,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③是地图。让学生认识地图、了解地图、喜欢地图。
二、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学习模式。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生命。只要遇到书上有的地图,都要认真对待,尤其是要做到图文结合,通过自主观察、小组或师生交流、填图、绘图等方式,把握地图与知识点的关系,虽然比较麻烦,但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①填、写结合,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对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自绘或由教师印制作),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地理教材越学越薄,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②练、测并重,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与地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
在此阶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利用地图实行"对比强化记忆法"。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
九年级的复习环节,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环节。我分两个阶段,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一、春节前,也就是九年级上学期,集中全力复习教材。首先是理清脉络,重视知识结构的梳理。地理中考面临四本书的复习,很多知识在课本中分布较为分散,有的考,有的不考。学生在复习时我们首先把握课本的整体脉络,以图表的形式理出知识结构框架,构建复习的整体概念。将中考的知识点制成完备的知识题纲,以便学生方便的掌握这些。春节后,就是九年级下学期,以做模拟题为主。加强读图、用图能力方面的训练。结合中考指导,查漏补缺。地图是地理的灵魂。复习中要重视读图能力的训练,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基本地图如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地形地势等一定要牢固掌握。读图的同时还要把基本知识点与图形有机地结合,提高从地图、材料和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参照中考指导对考点内容和要求做全面、大致地了解,同时查漏补缺,把在初一、初二时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消灭。对于各个考点的要求、掌握尺度要了解清楚,这样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备课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当年的《达州市地理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把握知识和能力要求,使复习有的放矢。
2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倡导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人地关系等实际问题。复习时以课本基础知识、基本 原理 为主,做题既要保证数量,更要保证质量。
3宏观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地理主干知识,注重对学生读图、识图和分析地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
4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规范、严谨。课上用规范性语言教学,引导学生用规范性地理术语表达地理知识,包括规范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5给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有用地理,留心观察,提出问题,关注身边及国家大事。
6把握热点问题,加强实际应用.现实问题和焦点问题始终是中考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部分。命题材料多取材于新闻报道,时事动态,各种数据等资料,命题的地理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围饶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触及较多。
二、中考前的五月份,结合历年中考阅卷分析和学生的反馈,认真分析地理答题失分的原因,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考前指导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
2、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
3、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4、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5、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
6、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上。
根据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考要求,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努力做到:
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中心含义,以及试题做题要求。比如分析题中所给的解题条件,如:明示条件、潜在条件,注意题中有无附加的特殊规定。
2、 仔细读图,看清图示。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认真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图中的有用条件和迷惑条件,特别是图中有无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容易忽略的内容,做到准确、全面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3
一、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1.准确及时原则
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我认为:讲评之前应做好有关数据统计,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各题得分率。如有参考班级还应了解对应数据,以确定本班级成绩状况,各人所处的位置。对本次测试中进步明显者、明显不足者等,将有关情况分类统计,落实人头,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准确统计、及时讲评是上好讲评课的基础。
2.典型性原则
把试题逐一分析,时间上既不可能,从学生实际来说也无必要。因此,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必须有所选择。选题应遵循典型性原则,即要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选择学生卷面上的独到见解的题,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来进行讲评,切忌面面俱到,逐题讲评。
3.系统结构原则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地理认知结构是由地理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要通过讲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系统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保持。为此,讲评应将分散于各题中的知识点和地理思想方法适当归类评价,形成认知和方法的系统结构。
二、试卷讲评课的案例研究
1.调查课堂。
讲评试卷内容的三种形式及弊端:
形式一:书面贴或在课堂黑板公布试卷答案就完了。
形式二:从测试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其弊端:浪费时间,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收益甚微。
形式三:根据测试情况,有所侧重,大多人做对的试题不讲,错误较多的试题重点评讲,这种做法虽比前两种好,但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就题论题。
2.调查学生。
我们设计了如下5个问题,从各个侧面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想法,作为下一步教学改进的参考和依据。
问题一:你认为在地理讲评课上收获不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你对教师经常斥责学生“这个问题都讲(纠正)过好几遍了,为什么又错了(或现在还不会)!”有什么看法?
问题三:对一个较难的问题,或解题过程中的岔路口(关键之处),你希望通过老师讲解还是让你们自行思考、讨论而获得解决?
3.开设试卷讲评研讨课。
以往开公开课不是新授课,就是习题课、复习课,不重视试卷讲评课,觉得试卷讲评课没有内容可上,造成试卷讲评课教师懒动脑、学生不愿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课题组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一学期至少开一节地理试卷讲评的公开课,并在课后进行集体讨论。这就促使教师对这一课型进行准备和钻研,再通过课后相互交流、讨论研究教学方法。
(1)课题:溧水县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初二地理试卷讲评。
(2)教学过程:
①课前准备:
各题得分率分析(任选50份试卷抽样分析):最高分:49;最低分8;平均分37(总分50)。选择题中第1、2、3、5、7、8、9、11、12、20题得分率不高,尤其是2、3、7、8得分率偏低。判断题中第22、24题得分率较低。综合题中第26题中每小题的第一问,第27题第三小题,第29题第三小题得分率偏低。对得分率低的小题分析错误原因,并准备相关的知识链接和变式训练。
三、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
本节课是县级地理公开研讨课,笔者上课之前压力颇大。通过课前大量的资料学习和向同行们请教过后,总结自己的思路上完这堂二模地理试卷讲评课。课后与听课、评课的同行们认真研讨,对于上好一堂试卷讲评课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1.课前准备,做好试卷分析,明确教学目标。
在试卷评价前,教师必须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做好考试信息整理,具体包括学生逐题的得分情况分析、试卷评价、平行班级差距分析等。其中学生得分情况分析直接影响试卷评讲的针对性,教师必须对各题学生的得分率进行分析。选择题尽量分析出学生选错的答案集中情况,从而分析学生选错的原因。
2.案例教学,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试卷讲评课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讲评课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学生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的活动中确立主体地位。
3.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每评完一套试题,都可尝试着把知识点归纳成一条线和一张网,理清学生要掌握的主干知识。例如涉及地理分区时可以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交通运输、经济特征等方面构建知识体系。长期坚持,所有的地理知识会构建成若干个知识“树”,最终“开花结果”。这样教师就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形成了完整的地理知识网络。
4.联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就是指把试题中所含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联系。根据试题中的知识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或解释。例如,本试卷中第2题考查到青海省的简称,课堂中可以联系汽车的车牌,让学生明确我们可以用眼看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地理教育,2005(3).
[2]中学生物学,2007(5).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4
一、存在的问题 1.新课本容量大、内容多 新教材的内容以图片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看,直观了许多,它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知识点也无形地增加了。但以图片为主,它的外延内容就增加了,一些本身已经去掉的,或专业知识较强的内容就很难说明。
2.新课本的结构不利于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
在新课改中有些知识点跨越度比较大,对比法运用得比较多一些,特别是在必修Ⅱ、Ⅲ中几乎每个章节都运用了差异比较大的两地区对比,让学生总结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方法适合基础知识比较牢固的优秀学生,而不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初中地理课仅在初一、初二开课,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弱势学科,学生往往也不重视。而且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存在明显的断层。所以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 3.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 (1)对课标,不同版本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知识点的取舍和教学要求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差异,应如何把握知识点的取舍和确定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与高考的关系如何?对现有教材的补充,应如何掌握“度”。现在的教材有许多删减,若不补充一些知识,三年后,学生能否达到应有的标准。若按旧教材要求作一定程度拓展深挖,是否会拔高了教学要求,反而“欲速不达”?
(2)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现不同的案例,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必修Ⅲ生态环境建设中,人教版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在流域的综合开发中,人教版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山东版是以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为例,也有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的。更让老师揪心的是高考时还指不定会考哪个没听说过的案例呢? 4.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问题 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而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必修I知识难度大且内容繁多,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空间少,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存在困难。学生很活跃,但活动过多,知识点过于抽象如果想让学生很好地接受一节课很难讲完,为了赶进度,教师只好唱“独角戏”。 5.课本中不要求的知识,在作业本上还有有关题目出现 新课改对于以前的知识点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但是与之配套的练习题、参考书,却还是以以前的指标为准,题目改动不大,虽说有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但是大量的陈旧题目存在。 二、解决措施 1.重视课程标准,重视三维目标 例如必修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1)必修Ⅲ的教学,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2)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3)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2.关于案例教学 如何选择最佳案例:(1)用好人教版教材所选案例为第一,可以参考其他版本案例。(2)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3)考虑利用当地典型案例,建议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作业完成。
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核心,对案例包含的基本地理原理、规律的提取是关键。 3.保持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优点 教法的选择大家普遍认为,接受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同样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不是不能讲,而是要讲得精彩,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该讲的时候讲,不该讲的时候不讲,老师要倾听学生的讲,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倾听,不同的课型要选择不同的教法。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5
从课程模式上看,人教社、上海、广东、四川、北师大等版本仍属分科体系。浙江是板块式综合体系即合 科式,将地理、历史、政治三部分合并为社会课,但内容体系相互独立。
而上海的社会课是贯通式综合体系,以地理、历史和政治三门学科的内在联系为依托点全面贯通,改革步 伐较大。
从编排体系上看,各版本大都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编排方式,即初一讲世界地理,初二讲中国地理,最后 是乡土地理。
从编制的形式上看,一改传统呆板生硬的编制、叙述方式,更注意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每个版本都为套 色印刷甚至彩色印刷,图像数量大增,每幅图信息量骤减,清晰易读,文字表述较为生动,比较接近学生生活 实际,而且尽量体现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有些栏目,如“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等也十分具有吸 引力。
但是,由于这场改革来势迅猛,以至我们来不及做好充分准备,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 矛盾关系。
一、地理“教材”与“学材”的关系
过去,我们一直依照地理学科的逻辑体系来编制教材,只关心哪些地理知识是基础知识最有价值,学生应 该接受什么,而很少考虑他们能不能接受以及是否乐于接受。只把地理教材看作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 和学生学的依据,没有看到地理教材的内容及编制结构对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的潜在影响。因而作为学习者 主要的阅读材料--地理教科书,则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地理教材应在遵循地理学科逻辑顺序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地理学科的逻辑顺 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在地理教材中得到完美的统一,这是实现地理教材向学材转化的关键,也是地理学材之要 义,地理学材与教材的区别在于,它的选材与编排更符合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的成 功,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为了实现地理教材向学材的转化,新教材中的图像力求简明醒目,符合学生的感知规律,以利于学生地理 空间观念的形成,为其准确便捷地理解和记忆地理事物和原理提供充分的表像依据,从而促进其想像力的发展 ;教材中地理事物的展示与论述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教材的编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显现 出知识迁移的性质,使地理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材的图像设计 、文字叙述及作业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趣味性、可读性和激励作用,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运 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制约作用,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情意的发展。
二、地理教材的先进性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
地理科学飞速发展所产生的对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新知识、新观念要求在地理教材中有所渗透,特别 是那些具有固结地理知识作用的原理或上位概念的增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把这种新知识的增加难度的 提高视为地理教材先进性的唯一含义的话,必将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显然这与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初衷,减 轻学生负担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这次改革既要增加新知识,又要努力精减原来阵旧的内容,特别是分区地理 的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应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自然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以及区域差异大势,分区不要过细 ,内容不要太详,不要以地理知识点的多少论得失,地理教材的先进性应体现在“新、精、活”上。“新”就 是要有新的内容、新的概念,特别要增加某些上位概念,以利于地理知识的迁移与同化。“精”就是要删减传 统繁琐的知识,不求个别知识点的得与失,重能力培养和观念教育,如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的教育 。“活”表现在教材的编排不僵化,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只有这样,地理教材的先进性与减轻学生 负担才能在对立中统一起来。
三、地理科学特性与地理教材内容价值的关系
地理科学历来以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而著称。但由于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象某些学科那样显著 ,从而导致其研究内涵的动摇,以至今日地理学界众多有识之士热衷于地理科学性质与价值问题的探讨。究竟 地理学是硬科学还是软科学,它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在哪里,从理论上说清楚绝非朝夕之事,这种现状直接影响 着学校地理教材内容的价值,进而影响学生对地理学科价值的认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在于要求有一个地理 学的定义,来确立它的科学边界,而是当今的趋势是,科学的一切领域正环绕着具体的问题走到一起来,在结 合的过程中,每一门专业把它自己特有的技术和概念运用到诸如贫穷、人口过剩、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等主要 难题上来。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地理学是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事实上,地理学正在城 市规划、国土整治、生产布局、能源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论及地理学本质的价值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地理学在与其它学科的联合作战中,共同解决实 际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这种价值观念是当今学校地理教材内容价值的主导方向(以地理专题形式编制的 教材便是以这种价值观为基础的)。为此,在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要适当考虑这种价值观念。让学 生认识到区域位置和地理事物空间关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并让他们初步学会这种评价方式,使他们真正理解 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地理知识教学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变知识教学为能力培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当前课程教材改革的主旋律。我们要勇于摈弃陈旧 琐碎的地理知识,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地理教材之中,并使其有机地结合于地理知识体系之中。素质教育 包含三个层次。
首先是学生生理潜能的开发,地理教材中融有大量的图像,以逼真形象的方式经常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促 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开发右脑潜能。
其次是心理品质的培养。地理教材中不论图像、文字和作业哪个系统都要有充分的智能因素,以利于学生 地理观察、记忆、思维、想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各种技能技巧的发展。地理教材中要自始至终贯穿“ 方法”因素,这里的方法是指地理思维的方法,也就是地理学家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以及地理学习的方法。 地理教材要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第三是文化素养教育,地理教材在叙述地理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等观念教育,特别要 渗透国情教育因素,不卑不亢,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国情,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思想观念有机地体现在地 理教材之中,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区域地理各种分区模式的关系
区域地理分区模式是这次地理课程教材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之一。以中国地理为例,有二分式、三分式、四 分式乃至十分式,主张各异。初中学生只要求了解我国一些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其主要特征,初步认识我国区域 内部差异大势,明了这些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从而形成因地制宜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科学观念。因此,中国地理分区不宜过细,分区过细就会陷于复杂的具体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对宏观区域差异的认识,就会喧宾夺主,不能达到分区地理学习的目的。
初二地理知识点范文6
一、高一地理教学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一地理学习之后,感觉到自己的地理基础知识不够,无法实现初高中之间地理学习的顺利衔接。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在初中阶段,由于中考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对于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初一初二阶段,只是将地理学科当作“副科”来处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时间都得不到保障,一到期中或是期末检测复习时期,地理教学时间通常会被语数外等学科所占用。即使在初三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是针对考试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恶补”,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应试性质,速记速忘,或是压根就理解不够全面。在这样的“夹生饭”教学下,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地理学习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2.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遵循“重记忆轻理解”的教学模式,教学过于强调机械记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地理更多地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暂时将地理知识记住,但是由于缺乏深刻的理解作为基础,掌握程度其实是比较薄弱的。进入高中阶段地理学习以后,教学内容对理解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如果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适应高一地理教学要求的。
3.学习能力不够自主。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许多教师在高一地理教学中贯彻了这一理念,结果发现学生不太适应,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灌输式地给予,对于需要自己动脑筋获得问题答案的教学方式不够适应。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这些本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得到充分锻炼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重视,相当比例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出发点还是围绕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只要学生将考点内容掌握透彻就行了,至于能力发展情况,则不是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一些学生在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二、突破教学困境的途径
对于学生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一味地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立足教材与学生实际,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破解这些教学困境,提升地理教学成效。我在高一地理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努力,突破教学面临的困境。
1.回顾温习相关知识,实现前后有效链接。
对于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欠账”,高一地理教师应当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回头看”,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促使学生实现初高中之间的知识链接,顺利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我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帮助学生回顾薄弱知识。一是开展集中补习。我把现行高一地理教材中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关联比较紧密的内容筛选出来,采取问卷调查或是书面测试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选取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重讲,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二是进行随堂补习。采取这一方式一般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我在新授内容教学中,涉及哪些内容的,在新课教学之中就对这些已学知识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将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复习回顾放在日常教学之中穿行。三是进行自主补习。采取这种方式,就是在教学中,将所需要用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之中的一些知识点罗列出来,安排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回头温习,分步分阶段进行自主复习,有效链接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2.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在高一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一要使学生学会正确解读教材。如对概念的掌握方面要注重消化吸收,对教学活动中所设计的概念进行一一理解透彻,特别是对于容易混淆的地方,要罗列出来,如:地球公转、自转,天体、天体系统,等等,通过对比深入了解概念。对于原理的学习要注重理解,结合实际事例加深对地理原理的掌握。二要强化地图的阅读使用。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要想学好高一地理,教师必须强化对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将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在图中找出对应之处,将所学地理知识在脑海中进行形象再现,并能够从地图中获得有价值信息。三要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实际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模拟实践之中,并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归纳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地理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