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范文1
一、考试内容和题型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由四大部分组成:数据库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其中选择题 10道20分,填空题 5道10分,共30分。
二、近两年题型及分值分布
近几年的考试原题是考生最好的复习资料,因为针对性强,而且同样的题目可能再次考到,本人对近2年四次考试中的试题进行分析比较,对公共基础知识出题题型和分值分布如下表所示:
2011年~2012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分值分布表
通过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在公共基础知识中,数据库基础和数据结构基础所占比例较大,分值在10分左右,而程序设计基础所占比例最小,最多6分,最少0分。
通过对近两年公共基础知识考题的分析,有些知识点出现重复考察,有些知识点是固定出题题型,考生复习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和掌握重复考点和常见考点,总结出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重点。以下是本人归纳总结的经常考的知识点,和大家共同分享。
1、数据库设计基础
(1)关系运算:此知识点近4次考试中考了4次,可以看作是必考题。考生应该掌握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的运算方法,其中传统集合运算的交、差和专门的关系运算中的选择出题概率比较大。
(2)E-R图:E-R图是E-R模型的图示法,考生要了解实体、属性、联系的表示法和三种联系即1:1、1:M、M:N。
例如,2012年9月选择题第5题: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实体部门和职员间的联系是( ):A)1:M B)M:N C)1:1 D)M:1。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A。
(3)数据三级模式:包括逻辑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其中逻辑模式也叫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一个概念模式可以有若干个外模式;内模式也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取方法。
例如2012年3月选择题第4题:在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 ):A)外模式B)内模式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出正确答案B。
2、数据结构基础
(1)栈和队列:此知识点近4次考试中考了4次,可以看作是必考题,一般都是考查相关概念,栈是FILO表即后进先出表,而队列是FIFO表即先进先出表,考生只要牢固掌握概念及基本性质就可以得全分。
(2)二叉树性质:此知识点近4次考试中考了4次,可以看作是必考题,其中的性质3出题率比较高。
例如2011年9月选择题第3题: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少一个B)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C)叶子结点数是度为2的结点数的两倍D)度为2的结点数是度为1的结点数的两倍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B
3、程序设计基础
近几年关于程序设计基础的知识点出题并不多,分值在0到6分。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程序设计的方法和风格、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方法。其中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面向对象方法涉及到一些概念。
4、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这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抽象,是考生失分比较多的知识点。
(1)软件测试:此知识点近4次考试中考了3次,考试的机率较高。
例如2012年3月选择题第8题:在黑盒测试方法中,设计测试用例的主要根据是( ):
A)程序内部逻辑B)程序外部功能C)程序数据结构D)程序流程图
通过概念分析我们可以给出正确答案B
对于软件测试,考生需要掌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错误;测试方法有两种: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是测试软件的外部功能,又称为功能测试;白盒测试是测试软件内部逻辑结构,又称为单元测试。
(2)软件工程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该知识点近4次考试中考了2次。对于这部分知识点,考生应该掌握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经常会用一些图形工具,如在需求分析阶段使用数据流图,在概要设计阶段使用系统结构图,在详细设计阶段使用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等。
例如2012年3月选择题第10题:在软件设计中不适用的工具是:
A)系统结构图B)PAD图C)数据流图D)程序流程图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出正确答案C
三、结论
以上给出最近两年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常出题型,其中也有些知识点多次考到,因此考生应该多做历年真题,结合书本,牢记相关知识点,利用掌握的知识点举一反三解决考试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及率。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2008 年版)[M].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范文2
1 现阶段计算机公共课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出现不均衡性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2001年在全国高中,2003年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初中,2010年前在全国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从教育部的规划中可以看出,普通的本科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应该具备了一定的很好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但是现实却不是如此。
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学校已面向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3000多人,是一所典型的地方院校。在校生中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外,剩下的95%的学生都要开设计算机公共课,正是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就造成了计算机基础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性。以一年级中文专业1班为例,共有56个学生,其中来自河南2名,广州3名,云南2名,剩下的49名都为贵州省内学生,来自发达地区(河南、广州)的学生已具备了良好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在未开设计算机公共课前已有3名学生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而在开展了计算机公共课后49名贵州省内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 office应用)仅仅只有2人通过。可见,计算机基础能力差异性影响非常显著。
1.2 学生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计算机公共课基本上都开设在大一,遵义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是理科类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VB程序设计基础》,文科类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学生刚进入大学,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上网、玩游戏等,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门课程学得好不好一点都不重要,对其自身发展一点影响都没有。
1.3 理论课与实践课设置不均衡
目前,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的设置是理论课与实践课是1:1,每周共4节。虽然学校考虑到各种不同专业领域,开设了两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这样笼统的划分,并没有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性,在教授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往往是没有太深的印象,等到实践课的时候教师又得再将理论课的知识点重新讲授,从而造成了理论课一堂灌,实践课一堂跑的现象。
2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1 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地方院校出现的地域造成的计算机基础的差异性,使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标准,明显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采用分级式教学方法,先进行“摸底”测试,对学生进行一定了解,大致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对高中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较好,已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则可免修本课程。2)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较少的学生,要加强关注与讲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简单的知识点入手,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系统的学生,应从实践出发,将知识系统化,丰富知识内容。
2.2 以应用为导向,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的认识
目前,遵义师范学院规定通过全国计算机考试才能获得学位证,这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的认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需注意不能完全将“应试教育”的思想贯彻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根据培养方案、学生的专业实际发展需求,将教学安排得风格迥异、丰富多彩,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比如美术专业,可以将word中制作海报进行重点讲解;旅游专业,可以将PPT中制作景点介绍进行深入讲授等。
2.3 合理安排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的比例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分级教学模式;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6-3988-02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Study of Graded Teaching Model
WANG De-chao
(College of Fundation Educa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 China)
Abstract: This first case study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discussed from the open teaching of University comput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starting the teaching,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grading teaching mode,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reform in the late.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uter; grad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development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一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由于生源地区差异,各地中小学在信息技术的普及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已开课多年,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而经济落后地区,尤其在贫穷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学水平落后,致使部分文理科学生进入高校前对计算机一无所知[1]。另一方面,大学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也有不同的需求[2]。还有,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就业方向对计算机应用技能也提出了不断变化更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对象实施教学改革,实行计算机分级教学模式,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来适应时代的需求。
该文首先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论述自从开设大学计算机这门课以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发展过程。然后,从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专业,及不断变化的就业导向出发,提出了分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1 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从1993年开始对部分文理科院系开设大学计算机课以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验软件硬件方面,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系统全面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从表1可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发展,不论是课程名称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均相适应地经历从简单片面到系统全面的科学发展历程。这些发展变化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学生来源基础、社会就业趋势以及文理专业的不同需要,并展示了初步的分级教学导向。但是,高等教育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较广,我国教育部门把学科分为12个门类[3]: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例如,四川师范大学从“十一五”跨入“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科专业数达到70个,由于每一门类的差别很大,因此,对文理科中的不同学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据文理科按同一大纲进行教学。而且,由于学生计算机文化功底及地域的差异,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上更要因材施教,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学生来讲授。倘若针对若干层次和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而选用或编写同样的计算机教材,就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部分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学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对专业课学习及就业有什么用处?特别是从2004级开始,四川师范大学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不与学位挂勾的教学环境下,鉴于高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及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不同需求,统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故应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领域和层次,编写相应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实施分级教学,势在必行。下面将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建议。
2 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方案
2.1 分级方案设置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划分为三个领域[4]:第一,计算机系统基础: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操作系统、数制与网络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基础、办公自动化(Word,Excel,PowerPoint)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第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分为面向过程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VB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等;第三,数据计算与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Visual FoxPro,Access)、网页制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等。上述计算机三个知识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概念性基础:涉及各知识领域中一些主要概念和原理性的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第二层次是技术与方法:涉及各知识领域中一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与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是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第三层次是应用技术:涉及实际应用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应用性知识。实施分级教学改革,分类教材是基础,学生按专业分级是前提,分级施教是关键。教材分类与分级施教可按照上述“三个领域”及“三个层次”,以“1+X”分级模式进行。其中“1”是各个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计算机公共知识与技能,而“X”则是为不同专业需要定制的专业所需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具体地,如表2所示,艺术体育类等专业教材与分级施教内容为:计算机系统基础+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文科及经管类等专业教材与分级施教内容为:计算机系统基础+网页制作技术;理工科类各专业根据各专业学习需要及就业特点,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与分级施教内容有多种分级组合方式:计算机系统基础+C语言/VB语言/Visual FoxPro或Access数据库。在教材分级编写上,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公共知识应突出少而精的原则,力求清楚简明,贯彻原理、技术和应用并重,以及软硬结合的原则,突出基础知识,强化针对性、通俗性和实用性。教材编写应认真研究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明确教材的读者对象,有的放矢,体现科学性与系统性;把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材中,力求体现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与新趋势,分级施教上不断推陈出新。
2.2 分级教学目标
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后,对不同专业学生,要求达到如下教学效果,以适应不同专业课学习与就业需要。学生应具备的公共基本技能包括[5-6]: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中软件与硬件基础知识,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掌握各种数制间转换和常用编码(ASCII码与汉字编码等);能熟练掌握PC操作系统Windows中对计算机进行各种软件硬件系统环境设置与文件管理;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中的文字编辑、数据报表统计分析和演示文稿操作; 能利用因特网搜索、整理、存储、传送和检索信息;能进行简单的多媒体操作;具备信息安全中防病毒和清病毒的能力;掌握一种或多种专业工具软件,解决在专业学习或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计算机要求技能包括:在前面公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应分别对应地掌握一种网页制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算法(C、VB等),以及数据库技术(Visual FoxPro或Access数据库等)。其中公共基本技能要求达到国家或省级计算机等级一级水平;学科专业所需计算机技能要求达到国家或省级计算机等级二级或三级水平。
2.3 分级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成绩评定方法在分级教学改革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对有条件的学校,理论考核可采用无级化考试,操作考核则采用上机随机抽题考试。而对无纸化考试和机考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学校,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也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理论考试采用试卷闭卷考试,试卷包括四类题型: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对于理工类学生将“多项选择题”改为“程序阅读题”,其中前三种题型主要检测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而填空题和程序阅读题则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考核通过平时每个单元上机实训题目的完成提交来进行。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而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因此,课程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试卷考试成绩占70%,上课考勤占10%,上机实训考勤占10%,上机实训项目提交占10%。通过几个年级大学计算机课程考核结果,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是科学的,符合正态分布。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文科与理工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考核结果分布图。
3 结束语
该文分析了四川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过程,从学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学科门类不断壮大,以及各类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趋势的需要出发,从最早的文理不分科,到只分文理两科类,到最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各类专业进行更细化的分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该文提出了普通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1+X”分级教学参考模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
[2]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教育部.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2006.
[4] 石严.论分级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7(23):47.
[5] 邓超成,赵勇.《大学计算机基础》DWindows XP+Office 200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范文4
1 引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NCRE)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 面向社会,用于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1]。教育部考试中心从2018年开始使用新的考试大纲,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采用无?化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近年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青睐,我校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办一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每次有2000余人参加C语言科目的考试,如何提高考试通过率,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挑战。
2 试卷题型分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采用无纸化考试,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操作题。
2018年春开始使用新的考试环境,操作系统使用中文版Windows 7,C语言开发环境使用 Micrsoft Visual C++ 2010学习版。
2.1选择题(40分)
选择题都是单选题,共40题,每道题的分值为1分,占40分,前10题是公共基础内容,后面30题全部属于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内容。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全面掌握,要求准确理解、思路清晰。
公共基础题主要涉及算法及特性、数据结构中的栈、二叉树、数据库中的表、实体联系图、模式、关系表以及软件工程中的测试等内容。
有关C语言方面的选择题涉及到考试大纲要求的各个方面,主要涵盖数据类型、变量定义、三种程序结构、一维和二维数组、函数、指针、文件、结构体与共同体以及简单的链表操作等内容。
2.2 操作题(60分)
操作题包括程序填空、程序改错和程序设计题三种题型。
程序填空题共18分,主要考察学生对C语言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序改错共18分,通常包括2-3个错误需要修改,错误主要涉及到语法和逻辑错误,做该题要特别注意,不能添加多余的语句行,只能修改出错的行,或者调整程序行的顺序。
程序设计题共24分,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独立函数的编写,本题主要侧重于基本算法的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算法,通过实际的上机积累,提高自己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能力。
总之,操作题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的操作能力和程序编写能力,这类试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学生考试时失分较多。在做这类题目时,不要盲目做题,要先读懂题目的要求,分析程序的结构,然后运用一些调试手段完成题目。
3 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对该课程认识不足
除计算机、通信等有关专业外,学校还在自动化、电力、汽车工程等多个专业设置了C语言课程,大部分学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 他们普遍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上课时听讲兴趣不高,实验课上,很多同学自己编写,直接从网络上搜索的实验结果交给老师,应付检查。这种学习态度,导致真正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不多,更不可能通过C语言等级考试。
3.2教学针对性不强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一个标准,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要达到的程度,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教学改革前,没有制定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教学大纲,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
3.3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课堂的理论教学,忽略了编程实践能的培养,在实验环节,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导致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
4 教学改革措施
4.1组建C语言教学团队,注重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成立计算机基础和C语言教学团队,建立独立的教学职能部门。研究建立针对等级考试的教学体系。
由于全国二级C语言课程考试中涵盖含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分,所以在大一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对进制、ASCII表等有关C语言学习基础的内容详细讲解,为学生将来学习C语言打好基础。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时更新教材及教学大纲[3]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保证,因此,加强任课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 其一,要从质量和数量上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 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而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其次,紧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及时更新使用的教材,做到与等级考试相一致。
4.3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在这门课程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操作题占60分,而这部分操作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开发环境,同时需要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 C 语言实验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通过一个个编程实践培养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4课程考察与全国等级考试相结合
自主开发一套C语言无纸化考试系统,参阅考试大纲和历年考试试题组织自己的题库,期中、期末考试使用该系统,提高学生对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认知度。
4.5 开设多种形式的考前辅导,提高通过率
考前开设多种形式的辅导,如课堂辅导、QQ群辅导、在线学习网站辅导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辅导形式。
辅导教师以最新的考试大纲为指导,对考点进行归纳总结,认真备课,详细系统地讲解课程的知识体系,对历年的考试真题进行分析解答。学生经过辅导培训,不仅掌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知识点,而且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题型和内容,以及做题的方法、答题原则和技巧等,事半功倍,从而快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4.6 组织学生进行考前模拟
在全国计算机等考试开考前几天,组织报名参加考试的同学进行考前模拟,该模拟系统除使用考试院提供的模拟题库外,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正式系统一样。通过模拟学生熟悉操作界面,充分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正式考试时能够从容应对,少犯错误,从而提高通过率。
5 结束语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Visual FoxPro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4-11173-03
1 引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NCRE)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用于考查应试人员的计算机应用与能力的考试。考试证书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一个标准,是个人优势的一个体现。
NCRE全部分为四个等级,我们主要来讨论下二级考试,二级考试大致可以分为C 语言、C++、Visual FoxPro、Visual Basic、Access和JAVA。下面我要谈一下对Visual FoxPro考级过关的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Visual FoxPro二级考试分为笔试和机试两个部分。
2 笔试
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填空题15空,每空2分,共30分。其中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70分,公共基础知识部分30分。
我们主要来总结概括一下公共基础知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和数据库设计基础等4部分内容。
2.1 数据结构与算法
(1)基本概念:算法、数据结构、线性表、线性链表和树。
(2)计算
a、算法的复杂度:分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分为:平均性态
最坏情况复杂性
b、顺序表的插入运算和删除运算
c、队列运算:入队运算和退队运算
d、线性链表的插入和删除运算
e、循环链表的运算
f、二叉树:基本性质、遍历(前序、中序、后序)
(3)其它
a、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b、查找技术:顺序查找、二分法查找
c、排序技术:交换类排序法、插入类排序法、选择类排序法
2.2 程序设计基础
概念:机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应用、面对对象发发的基本概念。
2.3 软件工程基础
(1)概念:软件定义、软件特点、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软件工程的3要素、软件工程过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工程的目标、软件工程的原则、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方法、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概要设计的任务、过程设计工具、软件测试的目的、软件测试的准则、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程序调试的原则、软件调试的方法。
(2)其它: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PDL、软件测试方法(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软件测试实施。
2.4 数据库设计基础
(1)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发展阶段、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数据模型、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2)计算:关系模型的基本操作、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插入、删除、修改、查询(投影、选择、笛卡尔积))、关系代数的扩充讯算(交、除、连接、)关系代数的应用。
(3)其它: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建立、数据库调整、数据库重组、数据库安全性控制与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的故障校复、数据库监控)
以上就是对笔试部分的概括,其中概念部分只要求熟记,不需要深刻理解;计算部分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公式对相应的题目进行计算,在这里的计算要比数学里面的计算简单的多,只要记住公式一步就可以作出来,不会有复杂的计算题出现;其它部分要求理解,其中包括一些图表问题、简单的排序问题和一些需要融会贯通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理解的问题。
3 机试
下面我来谈一下机试部分,Visual FoxPro机试考试时间90分钟,分为3个部分,满分100分。基本操作30分、简单应用40分、综合应用30分。
3.1 基本操作
通常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操作和命令(这里出现的命令都已经由题目给出,只需要按照命令格式写出)。比如:表的创建、数据库的创建、在数据库中添加自有表、在数据库中删除表、在数据库中建立表之间的永久联系、修改表的字段名或者长度、添加有效性规则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考生细心,绝对应该拿到30分。下面是对这类题目的举例。
3.2 简单应用
通常分为2个小题,每小题20分。这2道题一般分为4种形式,分别为改错题、建立查询、表单题、菜单题和报表题。
(1)改错题通常是给出要查询的问题和条件,然后给出一条写好的SQL查询语句,这个语句一共有3个错误,在哪一行有错误已经提示了,每一行只有一个错误,不需要多改动。考生要按照题目对照SQL语句进行修改,一般的错误就是在查询的表名、字段名,联接,ORDER BY和GROUP BY这几个问题上,有的是写出了错误的表明或者字段名,有的是2个或者3个表种的联接不对,有的就是ORDER BY 和 GROUP BY 这两个语句之间写反了,把ORDER BY 写成 GROUP BY或者把GROUP BY 写成ORDER BY。在Visual FoxPro里只支持Select一种查询语句,考生只要熟悉Select查询语句,牢记Select查询语句的格式,就可以轻松的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2)建立查询就比较简单,题目通常都要求考生用查询设计器建立查询,并得出结果。查询设计器是面相对象的操作界面,非常简单明了,题目所要求完成的任务,都可以点击相应的按钮进行操作。最后注意点击运行之前,要选择查询去向,这里有浏览、临时表、表、图形、屏幕、报表和标签等7种选择,要选择相应的查询去向并且存档路径要选择考生文件夹。
(3)在简单应用题里面出现的表单题,通常都不会涉及到写代码的问题,一般只是找到题目所要求的控件,然后修改控件种一些事件的属性值,一些不常用到的属性,题目一般还会给出一定的提示,比如:修改表单标题名(Caption),控件名(Name)等一些常用属性。碰到时钟等不常用的控件,题目会给出相应的提示,考生只要仔细研究题目给出的条件,一步一步的按照题目的要求修改,就可以轻松搞定此类题目。
(4)菜单题通常都是给出一定的条件,要求考生利用向导进行操作,只要考生打开菜单向导,然后一步一步的把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完成,最后将菜单保存在考生文件夹里面,这20分就到手了。还有一些题目要求考生自己创建一个菜单和菜单下的子菜单,菜单的目录已经给出,这类题都会有一个退出的菜单,然后让考生自己填写退出命令。但是菜单的这个退出命令Set sysmenu to default 都会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给出。
(5)报表题通常是使用报表向导来创建报表,向导会一步一步提示用户选择表,字段名等一切题里所涉及到的问题。
综合上述5种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应用题里面也是不需要编写程序代码,只需要进行面对对象的菜单操作,就可以得到40分。基本操作+简单应用=30+40=70分,只要考生细心,完全可以得到70分满分,这样,只要做完简单题和应用题考生就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二级Visual FoxPro的上机考试了。
3.3 综合应用
这里考查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大体上可以分为表单和菜单两种类型。
通常表单题会要求创建一个表单,通常要求在表单上创建2个命令按钮或者外加2个标签,基本上,两个命令按钮一个是统计,另外一个是关闭或者退出,这里也就是要求修改命令按钮的Caption属性,然后在相应的命令按钮的click事件里编写程序代码。统计命令按钮里面的程序比较难编写,通常要编写一个select查询语句,甚至有难的会涉及到循环语句,这里不作多的解释,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另外一个关闭按钮,在这个按钮里面的click事件就比较简单了,也就是退出表单的命令代码Thisform.release,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表单的英文名称是form,Thisform也就是指这个表单,注意不要写成Thisfrom,这里是比较容易写错的地方、如果考生编写不出统计按钮里面的程序,那就把相应的控件全部添加到表单里面,然后修改相应的属性值,最后在关闭按钮的Click事件里写上Thisform.release,到这里就可以得到10-15分,加上简单题和应用题的70分,总分为85分良好。
菜单题和表单题有很多的类似之处,题目会要求做几个菜单,然后一定会有一个关闭和另外一个类似统计的菜单项,这个类似统计的菜单项里面要编写题目所要求的程序,在关闭菜单项里面添加菜单的退出命令Set sysmenu to default,这里的命令是不会给出的,需要考生自己记住。和表单题一样,在这里只要添加出相应的菜单项并且写出退出命令Set sysmenu to default,就有10-15分,加上简单题和应用题的70分,一样总分为85分良好。
在全国二级Visual FoxPro机试中,不需要编写程序代码,只要熟悉Visual FoxPro系统的菜单选项,可以进行熟练的操作,完全可以轻松的通过考试,但是如果想达到优秀,那么还需要熟练的掌握select查询语言和简单的循环程序。在上机考试环境中,要学会利用Visual FoxPro的运行功能,查找出所作内容的错误并且进行修改。一般的考试题都不是很难,用眼睛就可以初步得出答案。运行时出现错误的,就是所做的内容有问题,直到可以运行出正确的结果为止。
综上所述,只需要1个月的时间进行学习,再做5-10的模拟题,在考试中加以重视,细心的完成每一道题,把目标定格在优秀,达不到优秀的成绩,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成绩。以上就是我对全国二级Visual FoxPro考试的一点经验和看法。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专家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研究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分析、题解与模拟:二级Visual FoxPro[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05.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民办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36-02
民办院校的教育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各个民办院校的办学宗旨,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人才质量规格。因此,大多数民办院校要按照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进行教学,朝着培养目标的指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民办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也面临着同样的改革要求,只有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的适应民办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本人在一所民办学院担任公共计算机的教学任务,通过亲身的教学经历得出民办学院公共计算机课程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由于民办学院学费高,最初民办学院的学生生源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而现在民办学院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地区。这样条件比较好的、来自城市的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多,很多是以上网和打游戏为主,接受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手容易,但不屑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条件不好的学生接触计算机很少,学习计算机基础这种操作性强的课程就有很大困难。
2.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传统化。民办高校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课堂上只是先使用多媒体进行集体理论教学,然后再在机房进行实践练习,这样势必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课堂上,教师也多是照“本”宣科,过分依赖电子课件,毫无生趣的讲给学生,授课方法单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3.计算机课程考核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目前,公共计算机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只单纯采用笔试加机试的考试方式。②考试试题的质量非常低下。③考试评分不够客观,没有信息反馈。因此导致期末考试很多得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一级专业考试。甚至有些同学笔试考试得了高分,可上机操作在半个小时内竟未能完成100个左右汉字的输入任务,连建一个“记事文档”都不能完成,由此可见,这是非常明显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
二、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改革途径
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不同于专门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它面向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它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方法等,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本专业领域存在问题的能力。因此,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准确认识这一点,是我们下一步搞好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基点。
1.要分类别、分层地规划与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在不同高校、不同的专业上对学生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些专业上,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要求非常深入,而对于另外一些专业上,则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专业使用工具。对于这样的专业,我们完全可以降低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时数,针对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非常必要。在此,既不要搞一刀切,也不必过细分工,要尽量符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
2.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更好地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训练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尤其是通过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让学生充分领悟和体验利用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强化理解有关概念和掌握相关技能。
3.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有别于专门计算机专业教学。既然同属一个学科,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一定存在相通的方面,但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讲授的深度以及课程的组织等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要求,而不能照本宣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有一批爱岗敬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