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痴情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示痴情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示痴情的诗句

表示痴情的诗句范文1

1. 了解朦胧诗特点;

2. 学习和掌握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3. 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掌握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朦胧诗特点。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领悟、讨论、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语:(1分钟)师: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爱情,也是文学艺术表现最多的主题,用诗文歌赋来表达爱情的篇章,浩如烟海、数不胜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反映爱情的诗。今天,我们就将学习一首新的诗歌,倾听一位不平凡的新女性对爱情的理解——《致橡树》。

二、板书:(2分钟)(课题、作者)——致橡树 致:给予。如:致函,致电。 作者:舒婷。可以看出这是一封信,是一封写给“橡树”的信。下面我先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看课文,并用笔画出诗中所描写的具体物象,同时思考如下问题: ① 舒婷是谁? ② 她为什么要给橡树写这封“信”呢? ④ 她笔下的爱情是什么?

三、设疑:(5分钟)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作者简介: 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 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后调至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其《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2. “朦胧诗”概念(板书:朦胧诗——第一教学目标),师:朦胧诗又称新思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内容含蓄隽永,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探索人的自我价值,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意象叠加、扑朔迷离,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

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诚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等。

四、释疑:(4分钟)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或听录音)

2.师:可以看出,这篇诗歌谈爱情的,现在请同学就所学知识首先浅谈:什么是爱情?

3.学生抽答:师总结: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给出不同的答案。爱情有时会给人力量, 爱情有时也会让人迷惘。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 “爱情”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爱情?

五、课文分析:那我们看课文中,作者笔下“木棉树”怎么回答的! (板书:木棉的自白):(18分钟)

1.分析一:(板书)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虚荣、攀附、一厢情愿、丧失尊严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单恋、依附、失去自我

也不止——像泉源——遗憾、一味奉献、残缺、不圆满

也不止——像险峰——遗憾、

甚 至——阳光、春雨——遗憾、

(1) 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2) 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3) 师分析、明确:

①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没有自身的人格尊严,这是一种“虚荣、攀附” (板书)的爱情。“绝不像!”爱情态度何其鲜明,立场何其坚定,坚决予以否定,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

②痴情的、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绝不学!”这种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的鸟儿,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这是一种“单恋、依附” (板书)的爱情。

③诗人接着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被赞美的事物,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请问同学们木棉的态度是什么?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没有全盘否定,但也表示 “遗憾”和不足(板书)。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只知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 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自我牺牲的精神虽然可嘉,却令人遗憾。 因此,这只是一种“一味奉献” (板书)的爱情。

2.小结:(板书)否定、批驳—— “世俗的爱情”。——破(构思)

以上是第一部分:诗人对两种爱情的模式的蔑视和摒弃

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

3.分析二:(板书)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呢?

(1) 全班女同学齐读至尾。 其他同学边看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并标注。

(2) 师提问,同学讨论、回答。

(3) 师分析、明确——诗人的爱情观:

板书: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爱的前提——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相互依存

①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指出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板书) 。

②爱的前提: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强调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相互依存”(板书) 。

③爱的理想:师: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板书: 爱的理想:爱的男方——伟岸挺拔、坚强有力(品质——比喻)

爱的女方——青春秀美、充满生机(外在)

——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内涵)

——勇敢顽强的品质、热诚友爱的态度(精神品质)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 勾画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 “伟岸挺拔、坚强有力”(板书)的。

④爱的女方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充满生机”(板书)的。 仅有美丽的外表还不够,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这里有点难以理解,(师分析)中国的过去,更多的是一个男权社会;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有些人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也试图通过反抗来改变这不公正命运,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大部分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这无疑加重了自身的悲剧色彩。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诗人,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作者认为一个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还应具有内在美成熟之美,应该具有 “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板书)。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热情友爱的态度”(板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才能构成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4.小结:(板书)确立——理想的爱情观——独立、平等、默契、真诚、相知相依——立(构思)

师: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男)“仿佛永远分离,”(女)“却又终身相依。”师:“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 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一种“相知相依”(板书) 。因为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最后,诗人坚定明确表白: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这一部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板书)

六、总结全文:(3分钟)

(1)艺术构思:先破后立——教学目标之二(板书)。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同时提出了理想的爱情。在作为女性诗人的舒婷看来, “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2)表达技巧: 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直抒胸臆;情真意切、情味盎然,洋溢着诗人强烈的感情;通过一连串鲜明生动的比喻、排比,围绕一个主题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表现缠绵的倾述和诗人坚定美好的信念。

(3)艺术表现:以整体象征手法构造意象,借助一些自然物象进行“象征类比”(板书),(木棉、橡树对应象征爱情双方)寓哲理、思想、意念于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可感而真切。

七、讨论:(5分钟)

1.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其他物象及其特征,依据上述方法是对具体意象进行分析,说说此前“我”和“橡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请同学们说说在课文中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3.请同学们还是从下列诗句中找出具体物象和特征, 来看看作者所追求的是什么样人生理想?

八、联系自己,谈谈感想:(4分钟 )

1.通过学习本文,谈谈你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人类之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早恋在中学生中并不鲜见,过早涉猎这个,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一个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的人,事业还未确定方向,更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又怎么可能收获真正幸福的爱情!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任务,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生存的本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和成熟自己,成为努力向上的人、奋发图强的人、独立自尊的人;要培养自己胸怀大志、沉稳坚定、自信坦诚的品质,学会懂得如何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等到我们真正成长了、成熟了,就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板书教学目标三:自尊、自爱、自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如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甚至对未来的爱; 在人类历史上,千千万万热血儿女为了国家、民族的大爱,放弃了男女个人的小爱。用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抒写了众多可歌可泣、悲壮动人、流传千古、泽被后世的颂歌。个人爱情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类大爱却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是我们永远需要去追求、去努力、去奋斗的东西。

九、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1.5分钟)

十、布置作业:背诵全诗,完成课后练习。(1.5分钟)

表示痴情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游子思妇 行行重行行

从诗经开始,文人就有在诗歌中来抒写思妇对出门在外的游子的思念之情的这种生命情感的感悟。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也是汉代文人抒情诗发展的最高峰。

一、《古十九首》概述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作品,非一时一人所作,文学史研究者大抵认为是东汉后期文人模仿乐府诗而作。李善注谓“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①。因各篇风格相近,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将其合编在一起,收入《昭明文选》,即《文选》,题作《古诗十九首》,后代沿用这一名称至今。《古诗十九首》内容非常复杂,但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表现了一种抑郁感伤的消极情调,充满了感时伤世的苦闷和哀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在东汉末年腐败动荡时局下一批知识分子落魄失意的满腹抱怨和愤恨不平,以及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同时也从一个侧面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古诗十九首》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了其叙事性的营养。它善于抒情,但多是通过叙述客观景貌和叙事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突出的使用比兴手法,诗的意境含蓄而隽永,言近旨远;诗歌语言凝练而又自然,同时也不失生动妥帖。

自《古诗十九首》问世以来至今,文人对其评价极高,认为《古诗十九首》是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钟嵘在他的《诗品》中是这样评论《古诗十九首》的:“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②明代的王世贞在他的《艺苑卮言》说:“千古五言之祖”。③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评道:“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④通过这些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其突出地显现地位。当然后代学者也有对其做过高度点评的,在这里就不一一熬述。总之,自《古诗十九首》问世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对它充满敬意,对它膜拜至极,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辉煌的篇章。

二、游子思妇别离的伤感

这些诗歌的语言质朴,然而含义却非常幽深,温厚蕴藉。清朝学者方东树说:“十九首须识其‘天衣无缝’处”。⑤诗歌语言不经过修饰,浑然天成。这十九首诗的情感思想内涵包括: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知音难觅的惆怅;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别离的伤感。这些生命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如: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通过感悟《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情感,发现这十九首作品更多是深刻地反映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

“思妇诗”就是丈夫因最求仕途上的飞黄腾达而远离家乡,游学游宦,而女子独守空门,孤独与寂寞交杂,翘首怅然,日思夜想盼君早日归来,又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长久不得相见,女子在思念期盼、等待中心生忧惧、疑虑,害怕男子移情别恋遂成为女子内心纠结的隐痛。而因时空阻隔不得相见相闻相问的的相思逐渐丰富演变成思妇―怨妇―弃妇等多样妇女形象。《古诗十九首》的思妇作品,不少是从女性角度入笔。首先,这是由于在礼法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关系。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的狭小封闭,使她们只能在孤独中无止境地去咀嚼体味相思的痛苦。汉末文人则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具有了与女性世界作心灵沟通的现实基础,他们抒写女性的不幸,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情,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

在《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思妇形象,表达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的诗歌大约有九首,其中以第一人称口吻而写的有《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凛凛岁寒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这七首,而以第三人称口吻来表达思妇情感的有《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共两首。这些诗中以男子拟代,发自于女子之口,有表现未婚女子对所倾慕男子的呼唤与表白以及到适婚年龄却仍待字闺中的忧虑、已婚妇女对远游夫君的深深思念和被遗弃女子的幽怨悲愤。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形态各异、情感复杂的思妇形象,刻画出了她们内心缠绵幽怨而又痴情的丰富内心世界,同时也让这九首诗歌风格哀婉缠绵、意境圆润浑厚。

三、《行行重行行》的思妇之感

《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一位思妇对远行在外的夫君的思念之情。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离乱之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绛曾《诗谱》),品读这首诗,使人悲感无限,反复低吟,为女主人公真挚而又痛苦的爱情悲唤感动。

此诗开篇叙初别之情,接着叹路远之难,再抒相思之苦,最后以自我宽慰作结语。诗中的女主人公叹息分离的痛苦,相距万里而不能相见的悲哀,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比,但是自己还自我宽心,希望远在他乡的自己珍重。

《行行重行行》聊聊几十个字,字字叙相思之情。第一句五个字,连用四个“行”字,情谊绵长。“行行”意为距离之遥远,“重行行”表示程度的加剧,是谓极,兼具时间之久远,含义更加深沉,不仅表空间,同时兼指时间,时空交错,为此诗极好的铺垫了情感痛苦而又伤感的氛围。“与君生别离”,则是主人公思念之情不能在压抑而由内心深处喷发出的直白呐喊。“相去万余里”,告知读者女子与自己的爱人相隔万里,“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紧承上句,道路曲折而又坎坷,关山遥远。因而才会后“会面安可知”的无奈与担忧!在东汉末年,当时战争频发,社会动荡,又加上那时的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进而就可想而知相见也就变得遥遥无期了。然而,别离越久,会面愈难相思之情也就愈加别得浓烈。女主人公在极度的思念自己爱人之中思绪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世界万物都用眷恋乡土的本性,何况人呢?这两句诗句艺术高湛,运用比兴手法,表面上比喻远行的游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就更应有思家归家的道理了,同时也暗喻了思妇对远行在外的游子的强烈相思之情。“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两句诗句是女主人公的自述,自从与征人别离后,“我”就变得容颜憔悴,日渐消瘦,但你为何还不归来!看似抱怨,实为是更加深刻的表达女子的极度相思之情。“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一句诗句女子在想象可能是浮云遮住了白日,挡住了爱人的归来之路,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彷徨之中。在这里作者通过由女子的思念引起各种对远行爱人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思念之情才显得更加的刻骨铭心,愈加的深婉含蓄,动人心弦。猜测、怀疑,当然不能使游子归来,极度相思,只会使自己形容枯槁。正如作者所哀叹到“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从这里可以看到女主人公不仅在感叹岁月的流逝,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她的思想。这样的相思伤情并不能改变什么,无任何的帮助,与其在这里自暴自弃,自我哀怨,憔悴不堪,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住青春容貌,以期相会之时。正如《饮马长城窟行》中游子书信告知思妇一样“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至此,女主人公以满怀期待和聊以的口吻,结束了她的相思离乱的歌唱。

综上所述,《古诗十九首》的那些无名无姓的作者们,即使处于动荡的年代,然则对爱情的感悟一样万古流长,感人至深,至情至真。《古诗十九首》能流传至今,是因为这种情感和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共的。文章通过对《行行重行行》的情感分析,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古诗十九首》的游子思妇的伤别之情,继而把握在动荡岁月文人对人的生命情感的感悟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善.文选注[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2]钟嵘.诗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王世贞.艺苑卮言[M].凤凰出版社,2010.

表示痴情的诗句范文3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直接引用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用意何在?

作者所引的四句诗原文“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写女子在秋天里的生活情景:在上文写“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等待期盼而郎不至,心里充满失望的情况下,她天天在南塘采莲,不知不觉秋天已经到来,她默默地低头弄莲子,莲子青青如水,女子充满了惆怅之情。“莲”谐音“怜”,怜爱、爱惜、珍爱之意。怜爱你的感情像水一样深厚、清纯无瑕。

作者虽引用了片言只语,话点到为止,其实联系《西洲曲》全诗,则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作者的用意。《西洲曲》全诗如下: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遥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根据余冠英先生在《西洲曲》的注释中所云:“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所欢的思和忆。开头说她忆起梅落西洲那可纪念的情景,便寄一枝梅花给现在江北的所欢,来唤起他相同的记忆,以下便写她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相思。诗中有许多辞句表明季节,如‘折梅’表早春,‘单衫’表春夏之交,‘采红莲’应在六月,‘南塘秋’该是早秋(因为还有‘莲花过人头’),‘弄莲子’已到八月,‘鸿飞满西洲’便是深秋景象。”(《汉魏六朝诗选》第三卷)从诗的内容本身来看,确实在写女子的相思之情,那位痴情女子心系西洲,怀念郎君。那么作者喟叹女子相思之苦的用意是什么?从语境来看,作者下文这样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心中的“江南”是指什么?

乐府古辞中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而闻一多先生在《说鱼》中这样解释“‘莲’谐‘怜’声,这也是隐语的一种,这里是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 而《乐府解题》中说:“《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古代劳动人民在采莲时咏唱此歌,欢快之情与江南秀美之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的风俗画。而朱自清先生之意恐怕就是江南采莲嬉游,少男少女两情相悦的光景,这是一种自由的境界。

再从上文来看,朱先生写六朝采莲的盛事:“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说那时是一个热闹而又风流的季节,人性自由,心灵开放。作者直接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妖童媛女的邂逅,正是《诗经》里那“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作者喟叹这种嬉游的光景“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所以从作者的直接的引文来看,作者联想到江南六朝旧事,“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江南是本文中的独有的意象符号,暗示着心灵的自由与开放,宁静美好,传达出对于自由恋爱的生活的向往。

作者因家事而引发的不自由,检索朱自清先生的年谱,可以知道:朱先生1916年(民国五年),19岁,遵父母之命与扬州名医武威三先生的女儿(武钟谦)结婚,而在1928年,也就是写《荷塘月色》后一年,31岁,他的散文《儿女》这样写:“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才好。” 作者所经历的婚姻,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婚后,夫妻感情甚笃,但是现实总是令人惆怅的,从他的散文《儿女》中可以发现,有纠缠于家事的苦闷,想到自己对子女的粗暴叱责的忏悔,有对于自我的深刻反省:“觉得从前真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有“从此好好地做一回父亲”的希望,有“只为家贫成聚散”的凄然,有为孩子成长的殷忧,其实这也是一种“累”,大凡因责任与良心而起。

所以有学者这样认为,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的诗句,意在赞美爱情,赞美青春美好时光。若要表示对“不满”大可不必引用它们。“知音难觅的喟叹”是对的,但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高出于芸芸众生之人而不被人理解”,而恰恰是作者就是这芸芸众生之一,正是因为作者处在世俗的人生而由衷向往理想的人生,这里隐隐约约地透露了作者感情世界的寂寞和对自由幸福爱情的神往。这固然有知音难觅之叹,但其中还有别的意义在,来自家庭琐事之累,缠于家事之苦,等等。朱自清之愁,虽在荷塘月色的世界里暂得解脱,但现实毕竟是现实,所以结尾“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回归现实,直面生活。再联系上文,作者的内心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不自由,受制于白天世务,他想在尘世中寻求超然,在束缚中寻求自由,在俗世中想保持一份清净,在纠结家事之中想求得心安,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故有一种“颇不宁静的闲愁”。

互文性,是指文本的“互文”特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之间发生的互文关系,“互文性”与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讲的《事类》是有联系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如何读懂其中的用事用典,从语源、语境以及作者的当时的历史生活的情境中去分析把握,则往往有新的发现。可见,互文解读,在作品读解中的确是较为有用的一把钥匙。而对于朱先生这种“不宁静”纠结心理的背后,我们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新的发现。

参考资料:

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诗经编(上)》,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