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奥运营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奥运营销

奥运营销范文1

4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即将到来,而厉兵秣马已久的众多企业也正盘算着如何将奥运营销的效益最大化。无论是对奥运赞助商还是供应商,它们最关注的并非仅限于奥运本身,摘下奥运营销队列的金牌、银牌或是铜牌才是最关键的。

毕竟,奥运营销的预算可是天文数字:最便宜的“奥运供应商”也要1600万元以上,“独家供应商”则是4100万元起步,加上配套的广告投入和渠道投入,整个奥运营销的费用几乎都会超过1亿元。

尽管目的各不相同,大多数企业还是争先恐后地加入到了这个队列。

光荣与梦想

北京申奥一波三折,在举世瞩目的同时,在成功申奥前后,众多商家早已摩拳擦掌,以期成为自家门口的奥运赞助商。对于国人而言,奥运不单是一场体育盛会,还是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更是一个体现国力、全民参与的过程。在全世界欣赏精彩的体育赛事、体味奥林匹克精神盛宴的同时,一些创意优秀、包装精良的品牌总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此时,契合品牌理念和愿景的诉求很容易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途径。

对于企业而言,能在奥运会期间看到自己企业的LOGO或是广告展现于全世界面前,那不啻于莫大的光荣。

事实上,改革开放后迅速腾飞的经济氛围诞生出许多优秀企业,它们在过往的奥运会中即崭露头角,把中国方块字的标识带到世界各地。4年一度的奥运会更像是一个商家的T台,各式“模特”披红挂绿包装一新后,尽情秀出自我风采。

无论是生产制造型企业、服务提供商,还是网络媒体公司,都尽情挥舞手中的奥运牌,以期在这个热情的夏日绽放出激昂的光芒。

以汽车业为例,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顶级赞助商以及唯一的汽车企业赞助商,大众汽车集团将为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提供5000辆工作用车,而这仅是大众的奥运营销的一个手段。2008年5月至8月,大众赞助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将掀起营销的:届时,奥运火炬将经由世界各大城市后,再到达中国113座不同规模的城市,大众汽车将全程参与后勤保障工作。毫无疑问,这一奥运开幕前夕举办的营销活动将把大众品牌带给全世界,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将为企业品牌带来丰厚的美誉度。

其实,自2005年起,大众便积极进行一系列奥运推广活动:“大众汽车的‘奥运绘’艺术车创作大赛”、“上海大众奥运关爱大使”以及“大众汽车奥运体验周”……据相关调查显示,此类活动经过电视、平面媒介的大范围传播后,大众汽车的销量不断攀升。

作为沟通观众与企业的最佳桥梁,媒介可谓企业成就奥运梦想的第一站。作为中国第一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是2008年奥运会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转播机构,在奥运传播中具有垄断地位,中央电视台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各大商家追随的焦点。

对于国人而言,本届奥运会“没有时差”、“中国队夺金热”以及“家门口举办”等特点将极大地刺激奥运期间的电视收视率。因此,如大众这样实力雄厚的厂商不惜重金购买奥运期间的广告位置。据悉,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品牌,海信集团与中央电视台签订了2007年至2008年的赛事直播的相关权益,中央电视台被海信集团定位为奥运会期间的主要传播阵地;而在“中央电视台奥运资源第二批招标工作会上”,伊利集团以2008万元拿下了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贴片的第一位置。有人这样形容伊利的大手笔,“这就如同画龙点睛,伊利的品牌将在奥运期间乃至后奥运时代得到十几倍的提升。”

在IT界,网络主流媒体SOHU、网易也将披挂上阵,这给热闹非凡的奥运营销阵营添了几分景致。然而,就在众多商家猛挤独木桥加入奥运赞助商队列之时,2007年岁末PC老大联想却宣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将停止奥运会TOP赞助……”据悉,2004年联想曾以6500万美元获得奥运TOP赞助商的身份。接力者是Acer,联想的一大竞争对手。

无论如何,要想成就光荣与梦想,企业首先得在自家门口的这场奥运盛宴前大掏腰包。

尴尬与隐忧恒源祥:古板的跟风者

十几年前,伴随着“恒源祥,羊羊羊”的广告,恒源祥逐渐发展壮大成中国服装业的一大品牌,及至2005年,恒源祥成为奥运会赞助商。可在2008年除夕之夜,恒源祥在山东、安徽等6家电视台集中播出的生肖广告成了新年的一大焦点话题――不同的是,“恒源祥”60秒12生肖的广告片被网友评为“恶俗广告”。

此后,该广告在元宵节后停播。据恒源祥集团奥运项目部总经理伟称,“12生肖广告本身就是贺岁广告,是为了博观众‘开心一笑’,同时也是‘恒源祥,羊羊羊’的一种延续……”

实际上,该广告的诉求点非常明确,以重复性来突出“恒源祥―北京2008奥运会赞助商”这一信息,然而,这则重复时间如旧时裹脚布的广告大致博得了如此的恶评, “该广告实属挑战人类的心理极限!”

实际上,作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家纺织服装类的企业赞助商,恒源祥也面临着不小的营销压力:在本次夏季奥运会上,恒源祥如何诠释自身纺织品与奥运的关联?在成为奥运会赞助商的两年时间里,大多数观众对恒源祥是奥运会赞助商的身份并不知悉,因为恒源祥以此身份亮相不多。

在耗费巨资成为奥运会赞助商后,恒源祥并未收到预期的品牌宣传效应,然而,就在纺织品业成本攀升面临发展瓶颈之时,恒源祥进一步加大了奥运会的相关营销广告事宜:就在春节前夕,恒源祥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签署了长达8年的合作协议。据了解,恒源祥将为此投入的费用远高于奥运会的赞助费用。

华帝:失落的预期

自2006年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燃气具独家供应商后,华帝高调进行奥运营销,掏出巨资积极宣传。以2007年12月的“华帝奥运家庭”北京总决赛为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及北京2008奥运会燃气具独家供应商华帝共同举办的“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活动,经过11个城市44场的海选和城市决赛,共决出20个家庭进入大区半决赛。经过城市海选、城市决赛和南北区域复赛,至此,全国PK出来的20个精英家庭共决出了8个家庭进军北京并进行了总决赛……

华帝在奥运营销方面的势头造得很大,然而,它的实际业绩却与预期有着不小的差距。2008年年初,华帝在“关于2007 年度业绩预告的修正公告”中指出,“2007 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2006年下降40%~50%。”而在修正前,华帝在2007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指出,“预计2007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小于30%……”

对于此次修正业绩的主要原因,华帝董事会认为是报告期内加大了奥运品牌广告宣传力度,导致了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上升。但因行业竞争激烈,华帝推行的奥运营销宣传活动对主营业务的拉动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销售收入增幅不明显。

据悉,奥运前期在各种活动的投入上,华帝大约耗费了3000多万元。

隐性营销李鬼频出

从企业的群体上说,直接参与奥运营销的厂商毕竟是凤毛麟角,如此一来,许多实力不够的企业便采取“隐形营销”的手段打起了奥运营销的“球”―这些“非奥运营销”手段对市场起了不良影响。

2008年春节期间,湖南省浏阳市一家烟花厂生产的“奥运火炬”涉嫌侵权被查,该厂家烟花的外包装上有奥运五环标志,并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图案。事实上,此类擅用奥运标志图案的商家不在少数,一时间,市面上到处是奥运五环和福娃标志的产品。据了解,它们大都想方设法与奥运会建立虚假或未经授权的联系,或是直接违反各种保护奥林匹克形象和标记使用的法律,以及故意干扰赞助企业的合法市场开发活动。

“奥运日益临近,隐性市场侵权行为亦有上升趋势。”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权益保障处副处长丁硕认为,隐形市场的会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出现,而在奥运会闭幕后,仍会有大量李鬼出现,这无疑是更严峻的考验。

谁将笑到最后?

三星:老牌赞助商

自1988年起赞助奥运会,三星即成为奥运赞助商,此后三星乐此不疲;2007年4月23日,奥运会无线通讯领域全球合作伙伴(TOP)三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委会)签订了赞助合同,三星将在此后的8年期间向奥运会以及相关活动提供官方赞助,其中包括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冬季奥运会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三星投资奥运规模空前的一届奥运会,据透露,三星所投资金超过都灵冬奥会2倍以上的规模,此次奥运会三星主要是将投资集中在北京、上海、沈阳等比赛举办地。

然而,据相关调查显示,即便是三星这样的跨国企业,其在奥运营销上收到回报也等了16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此后,三星品牌开始在全球急速提升,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后,三星品牌形象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深入人心。

在体育赛事赞助方面屡创佳绩的三星还试图把营销范围扩大到足球俱乐部上:据三星官方消息称,今年奥运会期间,三星将邀请其赞助的切尔西俱乐部赴北京和上海进行两场比赛。业内人士认为,三星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奥运营销以此达到。

奥运营销必须进行长期的战略规划,并做好长期投入准备。三星的奥运营销经验表明“耐心非常重要”,事实上,许多跨国企业在奥运营销策略上也是如此。

李宁:“缘”在奥运

自公司成立之初,李宁公司就与奥运结下了情缘。十几年来,李宁品牌继投资300万元赞助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从而打响李宁品牌后,李宁先后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年残疾人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亮相―为中国代表团提供获奖装备。

可以说,“李宁”服装品牌是中国观众在观看奥运赛事时最为熟悉的。每当国歌高奏,伴随着五星红旗飘扬的还有“李宁”。

与奥运结缘,李宁品牌并未局限于赞助上。值得称道的是,兴许是李宁本人运动生涯的奥运情缘所致,李宁围绕奥运所做的一系列营销推广活动非常独到:预测中国体操队夺金人选并预先制定广告语,待中国夺金立即投放,收效良好;借助奥运冠军巡回报告会,把自身品牌形象牢固地紧密相随―悉尼奥运会前后,李宁的营销推广方式多种多样,并且获益匪浅。

18年来,凭借奥运营销的东风,李宁迅速迈入强势体育品牌之列。奥运营销中,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针对性尤为重要。

搜狐:双重身份,资源为上

在网络媒体地位蒸蒸日上的今天,搜狐注定成为本次北京奥运会的媒介明星―除了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个优秀的营销平台外,搜狐本身也是奥运赞助商中唯一的媒体―这种双重身份显示了其长远的奥运营销战略。

资源方面,搜狐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在第一时间做大量的报道,这无疑令同行业大为惊羡。事实上,搜狐在奥运资源的挖掘以及拓展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它是十几个官方网站的承建者,如奥运会官方网站、残奥会官方网站、水立方官方网站、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官方网站等。业内人士指出,搜狐在创建网站的同时,其资源积累方面先胜同行一筹;并且在运营网站的同时,搜狐也没闲着,而是利用此间资源进行一系列的营销活动。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搜狐将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合作,还有搜狐主倡的“35+1”的全国媒体联盟,其奥运报道阵容强大、实力不凡。作为网络媒体,身兼双重身份的搜狐享有第一时间报道赛事选手成绩的便利,几乎可与赛事同步。

新闻、论坛、聊天室、视频,凡此种种,搜狐将充分利用奥运营造出新的网络习惯。

后奥运营销时代搜狐有什么新的动向?张朝阳说:“搜狐3.0 。”搜狐的进军奥运营销印证了网络无处不在的可能。

梦娜:一博成名,甘苦自知

2005年年底,浙江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宗谷音北上进京,只为拿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袜类产品独家供应商资格。此前,世界知名品牌阿迪达斯已是北京2008奥运合作伙伴,提供的运动装备中包括袜子。

在良久等待并强烈表达了品牌赞助奥运的愿望后,宗谷音等到了机会: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商业化宗旨是“不做历史上最昂贵的奥运会,收支相抵略有盈余即可”。北京奥组委和阿迪达斯协商,将袜类独家供应商分拆单独招标。在近10家的袜类厂商中,梦娜以500万美元独占鳌头。业内人士指出,按照奥运赞助后续投入2~4倍的惯例,除了500万美元的赞助费用外,梦娜在奥运期间的营销预算总计约1亿元。

据悉,10多年来,梦娜已成全美最大的袜类供应商,并占据了国内袜类产品出口15%的份额。然而,梦娜出口美国的袜子才5美元一打(12双),纺织品行业日渐高昂的成本支出之下,有人估算,按国内售价10元一双梦娜袜子计算,梦娜需要卖掉1000万双袜子才能收回奥运赞助方面的投入。

在此次奥运会供应商和赞助商中,不少如梦娜一样属于制造型企业,在制造业迈入微利时代的今天,如此阔绰地进行奥运营销是否有必要?

奥运营销的终极目的

对于企业而言,营销的终极目的就是赢利。纵观此次自家门口奥运营销企业队列,一大批中外企业同台亮相,同样花费不菲代价,谁又将笑到最后?

奥运营销范文2

为此,S阵营当中的部分具有相关操作经验或方法论的兄弟公司,尤其是些国外咨询业的巨头们,他们搞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向他们的客户(即:C阵营的企业们)宣扬他们的思想,如;某国外公司前一阶段时间做的“体育营销论坛”等等。而C阵营的“大款们”为了能够打一场漂亮的奥运营销战也在积极的谋求关于奥运营销方法上的突破。于是,在08奥运脚步不断逼近的情况下,S阵营与C阵营这两个“欢喜冤家们”碰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怎么样打一场漂亮的奥运营销战?

关于这个课题,众多角色发表了众多看法,一些乐观分子会津津乐道一些案例来和大家共享,而一些悲观分子则会提醒大家“奥运营销不是谁都能玩的起的”。就在前几天的“2008奥运经济与奥运商机高峰论坛”上就有众多专家们指出,说奥运会的赞助商们有一多半企业没有达到自己的奥运营销目标,还多次提醒首度参与奥运营销的企业们要设计好自己的奥运营销战略等等。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我并不是说这些专家、学者们说的不对,而是想说一下这种现象,S阵营和C阵营的“玩家们”把奥运营销这个概念描绘的相对神秘了一些,搞的奥运营销成了一块长满了铁刺的肥肉。C阵营想要去吞掉他,前提是自己需要准备一套坚硬的牙齿工具;S阵营想的更多的是提供一套怎么样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大家基本上都假设了一个工具模型,营销的、广告的、公关的或者是三者都有等等,但大家却没有清晰的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准备这样一套工具?

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奥运营销目标的问题。或许很多人又要说,这个我们很清楚,不外乎提升品牌和产品销量。也就是说,大家已经将奥运营销定了性:那就是以提升品牌和销量为目标的,以奥运资源为基础的一场品牌战和营销战。这种思路对吗?我不敢妄下评论,正如智扬公关掌门人高鹏说的那样:思想是没有对与错的,只有接受和不接受。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几乎所有奥运营销计划的制定者都在试图用一套相对系统、相对清晰的营销论和品牌论来对奥运的资源应用进行阐述和规划,然后再结合一下应用者的实际情况,最终一套相对成熟的奥运营销计划便出炉了。

如果按照这种套路,我们则必须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一、这套相对系统、相对清晰的理论是否适合我们企业的品牌和市场。

而现状却是品牌和营销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如“万有引力”一样的理论标准,不管是科特勒的4P还是舒尔茨的IMC。于是在S、C阵营便同时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当C阵营的某个企业选了三家S阵营的合作伙伴后,它就极有可能同时面对三套关于品牌的、或者关于营销的方法论。也就是说他们首先要选择的并不是一套奥运营销计划,而是要接受一套关于品牌或营销以及其它方面的方法论。如果C阵营的这家企业的决策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的话,那最终会使奥运营销计划的决策陷入到一种“无解”的困惑当中。

二、奥运资源的应用价格和回报。

当奥运营销计划的应用方确定下来一套方法论的时候,他们便将目光转向了价格与回报这个问题上。于是,C阵营会质问S阵营这样一些问题:我会花多少钱?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品牌能提升到什么样?销量能提高到什么尺度?

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大部分的S阵营兄弟们都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 “蒙”。是啊,要回答销量的问题或许我们会报一个数字,不管能不能达到,至少心理会有个预期。可面对品牌回报的问题,我们便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了。因为,品牌是什么?我们没有搞清楚,或者说没有一个共识;甚至品牌需不需要搞清楚,我们也没有搞清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很难给我们的预期和回报画一个清晰可见的“圆”了。

不过,如果我们的奥运营销计划当中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承认,你的奥运营销已经成功了一半。可是上面两个问题能够解决吗?

这就是奥运营销现象,一个简单却又复杂的现象,一个S、C阵营都同时面临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一种目标与预期的博弈,是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对抗,而在这种现象下才诞生出了奥运营销的打法,不管是拦截式的、埋伏式的,还是什么其它的。

所以,在这里我希望企业们能够认请这种现象,能够充分把握这种现象所折射出来的目标缺失问题和思想缺失问题。当企业想借奥运这个平台“辉煌”一把的时候,则必须要清楚自己想从中获取什么。正如“精工表”,当时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借助“奥运计时器”这个事件,它让全球的目光看到了它,于是它迅速的实现了品牌知名度上的飞跃。说白了,它要的就是个“名儿”,而奥运则帮它实现了这个目标。相比在全球各个国家去投入大把的银子打广告,奥运营销无疑是一个迅速而廉价的途径。

奥运营销范文3

总结本次奥运会的营销大战,我觉得有四个问题值得中国企业留心。

第一,奥运营销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在受众中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奥运会不同于普通专题论坛,而是一个具有极大凝聚力、同时也有极大分散力的一个集体活动。在群情激动的同时,作为赞助商,如何在活动与广告中抓住观众(读者)的情绪与眼球,并产生认知,是非常难的一项工作。

对多数企业来说,奥运营销中,品牌往往是第一诉求。但奥运期间广告铺天盖地,营销手段又十分相似,指望消费者记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对于特别的赞助商比如源讯与联想而言,展现自身的技术与服务能力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诉求。而这种诉求不是只靠广告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通过众多的活动与体验来完成。

在某种程度上,品牌知名度是依靠广告可以做到的,且不分时节。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树立核心竞争力却是需要独特的平台和时机的。

第二,一窝蜂的签明星代言无疑是恶俗的做法,不利于自身品牌的独特性的树立,不利于消费者形成独特认知。

刘翔先后代言了十几家公司的广告。问题在于,很多人真的没有搞清楚,刘翔到底是代言了蒙牛还是伊利,到底是代言了中国邮政还是联邦快递。巨星的好处在于知名度高,人人都认识,不利之处在于他代言的广告往往实在是太多了,无法使其个人品牌与所代言品牌产生有效对接,甚至产生混淆。

刘翔上午开着卡迪拉克,下午开着千里马,穿着杉杉西服,左脚奥康,右脚耐克,刷着VISA,用着联想。早上一杯伊利,中午一瓶可口可乐。饿了,来点安利纽崔莱; 困了,来一根白沙香烟。这就是我们形象健康的体育明星,从头到脚全是品牌,而这些品牌的对手也在疯狂做广告,创意相似,诉求相似,主角不同罢了,消费者如坠雾中不难理解。

第三,运动员营销的风险需要事先考虑,并充分做好“灾备”,能够化不利为有利。

刘翔伤退事件并非个案,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这样的事件。不只是运动员才会发生这种赞助风险,任何企业都有可能面临类似挑战。挑战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够化不利为有利。在此次刘翔伤退事件中,很显然,耐克的做法就更加成熟。在历史上,耐克已经无数次遭遇到此类现象了,这也促使其最终选择了借助运动员长期传播一种精神的广告诉求,这就让它能够成功避免受运动员、受个人运动周期效应的影响。

奥运营销范文4

杨谦:确实,中国移动能够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赞助商,这是个提升其品牌价值的好机会,尤其对于提升它的国际化形象是个机遇。在目前占据大部分国内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战略和主战场应该是开拓未来的国际市场。中国移动应该好好利用奥运这个平台,做足奥运营销的文章,将长远的眼光和战略步骤放在未来的国际通讯市场上。未来的国际3G市场开放,对中国移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移动赞助奥运,不能仅仅停留在“我是赞助商”的层面,而要把它看成是逐步步入国际市场的开始。例如三星迅速崛起的开山之举,就是很好地利用了1988年在韩国本土举办奥运会的本土优势,值得中国移动借鉴。

《成功营销》:2006年8月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公布了全球信息技术百强排名,中国移动排名从去年的第17位升至第8位,这是继今年4月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联合跨国品牌调研及咨询公司公布的"全球最强势100品牌"后,中国移动又一次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这是否标志着中国移动的品牌营销和信息技术已经跻入了世界前列?您认为中国移动和国际上其他移动通信在品牌营销方面还有哪些差距?

杨谦:这两项评比在国际上是具有权威性的。可以说,中国移动的年营业额与信息技术、信息覆盖面在世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同时,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事实:中国移动在本国市场拥有的本国客户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这个可以归结为中国移动在本土市场上拥有的良好的客户基础和技术优势。

然而,中国移动和国际上处于先进的移动通信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还是存有差距的。目前,差距已经不是技术上、信号上的差距,而是集中地体现在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具体地说,中国移动目前在服务上人性化的程度不够,不如国外的一些如日本、韩国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体现在和客户的沟通不够贴心到位,例如“移动梦网”的业务就引起了很多客户的误解。因此这要求我们的客服部门在面对客户时,不能总是以专业人员的思维模式进行讲解,而要贴近客户的心理。

《成功营销》:中国移动的营销,在国内市场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您认为中国移动在国内市场的成功是基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还是国内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过硬的技术支撑和品牌营销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杨谦:中国移动在国内市场的成功更多的还是基于国内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市场的层面上讲,作为中国第一家移动通讯运营商,中国移动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内客户的认同,在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中国移动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经处于优势和领先地位。

过硬的技术支撑和品牌营销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从技术的角度上讲,中国移动做得很好,无论从信号覆盖面,还是从加快农村信息化、信号普及率的进程上,都做得非常不错。但是,必须要意识到,技术不是唯一支撑品牌营销的因素。市场和技术上的领先,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和企业形象在传播和扩张上的优势,但是如果企业不注意在文化层面上传播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就不会在消费者当中形成价值的传递。在这一点上,中国移动还有待提高。

《成功营销》:中国移动与体育营销越来越密切,您觉得如果中国移动在目前阶段继续主打体育营销的概念,对于他们的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是否会有提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您觉得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中国移动更重要?

奥运营销范文5

2008年,百年企盼的奥运盛事正助推着大众对媒体消费习惯的转变。网络数字媒体影响力日益增强,已经成为网民享用奥运饕餮大餐中的重要的“压轴菜”之一。

从媒介渠道方面看,根据艾瑞数据,电视和互联网是网民获取奥运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将二者作为首选的网民占总网民的80.6%,而其中网络占据47%,电视占36%,网络媒体已经俨然成为主流媒体。

奥运会拉动的网络媒体的强势增长,注定了其营销价值水涨船高,进而带动整合营销的重心转移:网络成为新媒体拼盘的“震中”。数字营销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传统广告banner为代表的1.0模式。一种是互动2.0的模式。两种模式在奥运营销中相辅相成,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传统网络广告位置的售卖,在强烈的眼球聚焦效应和巨大流量的推动下,具备重要的营销效果。从网民的角度来看,他们对奥运赞助商品牌和产品有较高的认可,奥运赞助商身份对品牌识别度产生正向影响,并总体来说高于竞争对手的品牌识别度。

而强调互动的2.0创新营销模式在奥运期间也大显身手。2.0营销模式的核心在于将信息单向化的传播“你说我听”,变化为“沟通互动参与”,一次参与大于1000次点击。同时营销的方式呈现出去广告化、软性化、趣味化,抛开了抢占媒体后就可向受众疯狂“Push”的传统思路,学会利用包有“诱惑力”糖衣的信息来“勾引”受众,讨得用户的欢喜和许可,有效地吸引网民的眼球,在网民们乐此不疲的参与之中,润物细无声。借奥运营销之机,门户巨头新浪(.cn)就这种Web2.0方式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Web2.0的代表新浪博客中,有新浪魔棒和博客模版的两种创新营销模式。新浪魔棒是由新浪爱心接力棒平台逐步发展而成,逐步变为“公益接力棒”、“营销接力棒”等多种形式。在爱心接力棒主网站中,网友可以选择从自己的博客“一键加入”,也可从别人博客“一键克隆”。在公益心的驱动下,魔棒形成“核裂变”病毒式传播爆发了巨大的效力。参与其中的网友都成身为“媒体”,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进一步传递信息的节点,也就是俗语所谓的“一传十,十传百”,达到植入式营销和口碑传播的效果。网民的互动介入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信息传播速度、信息量、便捷性大大加强,使得魔棒一夜之间红遍博客成为可能。同时新浪博客模版,通过创意设计,模版中植入品牌信息成为商业化模版。为方便网友进行更换设置了小工具如“一键克隆”、“一键更新”,来吸引网民使用。拥有众多粉丝的Nike和雀巢模版都成功入驻了众多网友的博客。

另外一种2.0互动模式即是植入式营销。这种营销方式的操作能否成功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植入的平台本身具备极高的关注度和吸引力。新浪大平台下的论坛、博客、UC、新闻、Space、魔方、视频、邮箱、Mobile等多种产品无疑都聚集着大量的人气。另一个要点在于将植入品牌信息包装成网民喜欢的香甜“鱼饵”,而非生硬的“放置”。以新浪BBS回复产品为例,全站论坛可留言区域及主贴内体现客户元素,分为表情图释、传情动漫两种体现。

奥运营销范文6

“青岛啤酒,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

“百威啤酒,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

我相信很多消费者在地铁站、公交站台、超市等场所都能看到上述的企业品牌宣传广告。我不知道消费者看完后会有什么感想?是否觉得只要投入的费用足够就能争取奥运会赞助商资格呢?在我采访很多消费者后,得到最多的答案是:费用只是其一,品牌本身的市场地位也是考虑的关键。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的资格评审确实是一关。

后来我接着问被采访者:伊利牛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蒙牛牛奶不是,你是否会因为这个觉得蒙牛牛奶不如伊利?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会,我觉得伊利能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是因为伊利赞助的费用比蒙牛多。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一个品牌如果仅仅告诉消费者自己是奥运会的赞助商。让他能联想的最多也就是:这个品牌是大企业生产的,质量应该没问题。我相信没有一个品牌在决定赞助奥运会时仅希望达到这种目的。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名单上不难看出,所有的赞助商在该行业都是知名品牌。如果告诉他赞助奥运会只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品质的认可,我相信很多企业不会赞助奥运会。他们希望在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时能提升品牌的偏好度。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企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例如在赞助奥运会后,进行产品延伸,提高关联产品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可信度;推出档次更高的产品,以提升品牌形象;结合产品的诉求,通过软文等形式传播,以把品牌的诉求植入消费者的心智中等。

但是,在中国赞助奥运会的品牌确实太多。打开电视,不管是什么频道,只要你坚持把广告时段的所有广告看完,一定会看到赞助奥运会的品牌;去每一个机场,都能看到好几块赞助奥运的品牌广告;在超市的货架上,标签上印有五环的产品随处可见。

虽然奥组委在宣传中表示:为了保护奥运会赞助商的利益,在选择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时,在某一行业会考虑参选的企业数量。但是,对消费者来说,给他们的感觉是身边围绕者一大群与奥运会有关的产品。

为了能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企业在获得赞助资格后,还必须投入巨额的费用来传播自己的“赞助资格”,希望能借赞助奥运会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美誉度。其实这时与品牌本身所要传播的诉求点就会形成冲突。这种案例很多:食用油的赞助商金龙鱼,为了推广它的1:1:1调和油,这几年一贯的产品诉求都是:膳食平衡。可是赞助奥运会后,广告语变成了:2008年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其品牌下的葵花油、玉米油品类,以前都有相应的产品诉求,可是现在的产品标签,终端推广,线上传播都是“2008年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

从目前食用油行业发展来看,金龙鱼是食用油的代名词,但是鲁花是花生油的代名词,多力在很多区域是葵花油的代名词。随着市场的细分,品牌的定位对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关键。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在企业的引导下日益多元化,靠单一品牌打天下已经变得不可思议。这时如果不能把赞助奥运与产品的核心诉求有效地结合,对公司的战略会带来负面影响,会影响公司产品核心诉求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