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境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境教学论文范文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学习新课时,都要重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引导新课的导入,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自感现象”时,教师可以构建实验形式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带入到新的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举着一节电池问学生:这节电池是6V的,如果我们拿着这节电池的两端,会有触电的感觉吗?然后找几位学生来亲自实验,让他们感受下.

这之后将6V的电池组,与日光灯的镇流器线圈构成电路,再让几个学生感受断电后的自感现象.学生在这个实验中感觉到了非常明显的触电反应,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很强的好奇心,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学会等待,不用急着展开,而应该因势利导地提出问题:仅仅摸着电池的两端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电的存在?而把电池和线圈连接起来后反而使人有了触电的感觉,那么线圈中到底存在着我们不知道的什么样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将来揭开谜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揭开谜底.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水到渠成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诱导到本节的主题上.

二、课堂提问后的等待———不要急于引导

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展示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的常用方式,也是教师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常用渠道.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学生表现自我的常用方式,如果教师的提问能恰到好处,能有一定的艺术性,那么就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这样不但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使教师和学生在和谐共处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地教和学.但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课堂提问: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为了显示这堂课的高效和质量,就会找班上一些学习好的学生来回答提到的问题,优秀的学生回答的非常流利和顺畅,这样就能显示出教学是非常成功的.初看我们不能发现期中存在的问题,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回答问题只找了优秀的学生,而排除了成绩一般的学生,这些学生被排除了在课堂的提问之外.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不应急急忙忙地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也不应及时地给出过多的提示或引导,而应该给全体学生留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学习,这时候的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让热闹的课堂静下来,从这些角度来讲等待就是非常必要的.

三、重难点教学后的等待———不要急于拔高

情境教学论文范文2

例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情境创设。情境呈现:多媒体呈现水泥厂、酿造厂的景观图片,有严重大气污染的工业(如水泥厂、酿造厂)在区位选择时应注意什么?生1:对于常年有稳定风向的盛行风地区来说,应布局在下风方向。生2:还应在远郊区,在城市热力环流的下沉气流之外。乡土情境:多媒体呈现“循潭县城区工业分布图’,,请结合当地季风气候说明工业的区位选择在哪儿比较合适?学生结合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激烈的辩论……这样的情境创设,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知识意义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

二、基于问题探究式的图像情境

好的图像情境总是跟问题的解决联系的,利用问题探究创设图像情境,便于展开合作、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将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与将要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学会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气候类型”教学情境创设并图情境:教学气候类型时,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首先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和“雨林气候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并联组合,用多媒体创设并图式情境:能找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哪里吗?联系学过的知识,请尝试分析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叠图情境: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景观图叠加观察,并采用局部闪烁的方式,创设叠图式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生成:除了这些地区外,世界其他地方还有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为何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回归线附近的马岛东部、澳的东北部和巴西东南部也有热带雨林?这些地方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是什么……串图情境:对于学生的生成,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利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世界洋流分布图”、“地形图”创设串联图式情境,引领学生自己得出“这些地区都位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坡上,同时受到沿海强大暖流的影响,所以也是终年高温多雨,虽然不在南北纬10度范围之内,也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怕勺结论。本情境的创设,通过并图、叠图、串图等多种方式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激励学生生成问题、研究问题和探究本质。

三、利用学生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论文范文3

由于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在创设情境时,只是进行“兜圈子”等没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迷惑,无法理解教师的真正意图,久而久之,学生无法专心听课,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促进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作为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教师创造的课堂环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学生在课间休息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没有立即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阶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真正引入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播放音乐,在用塑料包好的音响上面倒上一些水,让学生观察水随着音乐跳动的情况。通过采取这种趣味性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积极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与其他教学不同,能够进行实验教学。实验作为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创设情境十分必要。首先,教师要明确实验目标,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以免情境与教学内容不符;其次,教师要注意实验氛围,积极为学生营造既轻松又严谨的实验氛围;最后,教师要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关注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例如:在讲到电流和电路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学生的特点,合理分配每一个学生的任务,有的设计电路图,有的连接导线等。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将学生生活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善用情境技巧,启发学生思考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其求知欲极强,教师如果合理运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疑问是激发人们思考的重要动力,只有存在疑问,才能够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疑问技巧,适当提问。而创设情境就是提出疑问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目标,为学生思考提供指导。另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课堂情境重现,构建学生知识结构

情境教学论文范文4

幼儿教育特点和其他教育活动不同,这决定了教学情境创设的特殊性。因此,教师要深刻认识创设教学情境的特殊性,把握幼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遵守一定的原则开展幼儿教学活动。

1.形象性原则

创设教学意境,把握形象性原则,意在更好地处理幼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达到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要保证它是感性的、实实在在的,以此培养幼儿对情境的感知认识,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逐步实现幼儿对事物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其次,创设的教学意境还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这样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地面上放置很多水果模型,然后告诉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这个时候小朋友会说:“我喜欢吃苹果。”然后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纸箱说:“小朋友们,现在地上有很多水果,就把你喜欢吃的水果放到我发给你们的纸箱里。”小朋友们在挑选水果时,需要对不同水果进行辨认,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这种情景模式的创设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将小朋友们喜欢吃的水果以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形象又具体,遵守了创设情境的形象性原则,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情感性原则

幼儿在情感上依赖性比较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善于利用环境因素唤醒幼儿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压岁钱的概念,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马上要过年了,小明想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小车,但是他没有钱,该怎么呢?”有小朋友回答:“向爸妈要压岁钱。”这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小朋友:“压岁钱代表什么呢?”小朋友们不知道怎么回答,教师可以说:“压岁钱代表着父母和亲戚的爱。”创设这种教学情境能够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压岁钱的理解,激发幼儿情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3.问题性原则

幼儿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能和幼儿的心理特点完美地融合。因此,教师要创设含有问题的教学情境,培养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不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新颖性,以到达吸引儿童的目的,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小朋友戴上乌鸦的头饰,然后寻找一个装着半容积水的容器。当这些工作准备好后,教师开始朗读故事背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然后由带着乌鸦头饰的小朋友出场表演故事。教师询问小朋友:“水位太低乌鸦够不到水怎么办?”让小朋友积极地思考,最后教师总结。创设让幼儿扮演乌鸦的教学情境,吸引幼儿参与到情境活动中。通过教师询问乌鸦喝水的方法,引导小朋友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小朋友善于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情境创设问题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情境创设要符合儿童性格和认知的特点,创设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情境。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经常穿插故事,就是这种原则的具体表现。

5.生活性原则

教师在创造教学情境时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创建幼儿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降低儿童接受知识的难度,让儿童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开发学习资源。另外,还要注意创设的生活情境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发挥情境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的最大潜力。比如教师在教授幼儿用英语自我介绍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外国小朋友,大家都很想和他成为好朋友,为了相互了解,该怎样跟他打招呼呢?”这时候小朋友们会直接说:“你好!”教师要提示小朋友“说汉语他是听不懂的”,然后很自然地引入英语的打招呼方式,应该说:“Hi,Hello等。”这个教学情境和幼儿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幼儿比较容易接受,从而掌握用英语打招呼的方式。教学情境创设原则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让教师教学的目的性更强,从而提高授课效率,让幼儿在快乐活跃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幼儿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1.情境创设发挥语言魅力

幼儿时期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创建让幼儿有话可说的场景,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良好的听力条件,创造良好的语言听、讲环境,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同时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创造的语言环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例如,为了让幼儿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小朋友们分别扮演小鸟、小鱼、大象等动物。教师进行引导:“小朋友们,知道污染环境有什么危害吗?”很多小朋友会回答:“不知道。”接下来让扮演小鸟、小鱼、小鱼、大象等动物的小朋友入场,叙述污染环境的危害。扮演小鸟的小朋友会说:“我们没有了自己的家园,而且也没有东西吃了……”等。然后教师问:“我们平时该怎么保护环境呢?”引导小朋友积极地思考。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但幼儿学到了污染环境的危害及怎样保护环境,而且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创设语言应用情境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更加主动地学习。

2.情境创设注重兴趣培养

幼儿爱说爱闹、无所顾忌,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因此,教师不能单纯注重课堂纪律,压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学情境创设中要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素材和道具要精心选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3.情境创设体现趣味性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重内容选择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结合现有的教学设备,注重使用图片、现场录音及具体的事物,最大限度地保持创设内容的兴趣性,以达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幼儿知识的记忆能力,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例如,在讲《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时,教师不能对故事呆板地叙述,让本来有趣的内容变得索然无味,否则幼儿很容易走神,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师让幼儿利用纸、橡皮泥等分别制作青蛙、乌龟、蝌蚪等形象。并对制作小蝌蚪的小朋友说:“好了,现在你们可以去找妈妈了。”同时让制作乌龟、青蛙形象的小朋友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小蝌蚪找妈妈的表演。通过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原本单纯的文字通过小朋友的参与,生动地表现出来,增强幼儿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幼儿学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利用现代科技创设情境

利用现代科技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实践中,利用现代科技创设教学情境的优势更加明显。例如,教师在小班语言教学中希望创建《食物在哪里》的游戏情境,以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游戏进行之前教师让幼儿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让他们在布置好的“草地”上玩耍,这个时候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游戏:一只鸟妈妈伤心地哭着,在大树林里不停地飞着,并用着急的声音告诉小朋友它的孩子被狐狸抓去了,要想救回自己的孩子,必须按照狐狸的要求去做,希望森林中的“小动物”能够帮帮它。这时候教师再讲解游戏规则,小朋友们就很容易理解,为游戏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游戏场景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游戏时幼儿不断和同伴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达到最初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情境教学论文范文5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因此我们今天的教学要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相适应,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的教材,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和求知欲,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用数学思维去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你坐在第几辆车?你在车上坐第几排?某同学在你前(后)几排?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这排共有多少个同学?车上共有几排?这辆车共坐了多少个同学?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研究和思考。结合年龄特点,还可以联系“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同学们此时可以全然忘记旅途的艰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中,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课程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题材,题材要尽量广泛,并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生愿意接触,愿意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数学学习资源,根据他们的爱好创设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符号、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课的开始我拿出两个同样规格的盒子,问学生,这两个外形一样的盒子,哪个重,生纷纷举手,生1:我认为两个盒子一样重,因为我看这两个盒子一样。生2:我反对,盒子是一样,但一个新,一个旧,我认为新的轻,旧的重。生3:我反对,要知道两个盒子哪个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师:还有什么办法?生4:也可以去称一称。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又如教学《线段》这一内容时,开头引入:一天一只小猴正在家门口玩耍,忽然听见妈妈喊:“小猴贝贝,回来吃水果”,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吃到水果、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明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探究数学问题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造探索性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关注,让他们积极地探索数学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教学《平面图中的方向与位置》时,教师课前谈话:国庆期间,你们出去旅游了吗?谁来说说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生1:我去山南。生2:我去林芝。生3:我去罗布林卡公园了……师:就是我们西郊的罗布林卡公园吗?拉萨除了罗布林卡公园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生交流)师:这么多好玩的景点,你们想不想去玩呀?老师带你们去好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的谈话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4设计生活化练习,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设计生活化的练习,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时空,但时间毕竟较短,空间也有一定限制,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所以,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开设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学生对买东西有生活的基础,对重量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掂一掂一千克苹果等水果的重量,学生对台秤有初步认识,秤面上的1就是1千克,2就是2千克,但5千克对准的却是0,学生有疑惑,不知是5千克,还是0千克,为了让学生对台秤有更深的了解,让学生课后去菜市场,调查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了解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用的台秤和书上介绍的台秤有所不同,但当台秤指针转了一圈后就是5千克。

情境教学论文范文6

计算机课程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重要课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合理灌输,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输送,这种情况下能够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情境教学必须与“知情统一”原则相符合。也就是有效将所学知识充分结合情感,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与情境教学具有统一性。基于此,情境教学法主要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极大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劳动型及技能型实用人才是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涉及诸多软件类课程,如Win98、office、photoshop、flash等,根据教材组织教学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必须进行相关教学情境的创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技巧。按照市场发展情况及对人才的需求来讲,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还需提升,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计算机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中的应用方式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是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的一句话。其中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掌握知识,系统地阐明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需要必须不断通过学习进行加强,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建,可以对学生内部动机进行有效激发。在问题情境创建中,必须充分掌握与了解计算机教学的难点、重点,必须与实际情况进行密切联系,并对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加以重视。设计问题时,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问题设置,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

2.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

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与具体教学特点充分结合,并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寻求素材,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通过生活情境的创建,可以活跃学生的精神状态,将学生带人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计算机硬件讲解中,可以提问“喜欢什么牌子的电脑”、“你选择电脑的标准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对电脑性能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生活问题的处理。

2.2创设围绕主题的讨论情境

围绕相应主题进行课堂交流与讨论,应遵循教学目标及学生兴趣,确定教学主题。目前主题讨论的类型主要包括:辩论、讨论及商议。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可命题“网络是把双刃剑”进行辩论,在加深学生所学知识记忆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对计算机课堂气氛进行有效改善,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提升。

2.3创设分工合作的学习情境

分工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则要求通过多个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在交流与协作中进行计算机教学,这种情境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充分反映。同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额,在设计教学任务与内容时,教师应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并对学生学习能力及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2.4创设多媒体资源情境

作为文字、图像、视频及音频为一体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能够刺激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神经,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活跃气氛等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利用,可以将教学的直观性及趣味性充分体现出来,并对学习重点加以强调,在克服知识难点的同时,还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来。

2.5实物演示情境创设

一般知识性课程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物演示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各个组件的深入认识,如在计算机硬件组成讲解中,教师可以将机箱打开,将学生对主板、内存条、显卡等计算机部件进行深入了解,随后将其安装方式展示给学生,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这种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要点。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