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母亲的目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母亲的目光范文1
我有一位爱我的母亲,她就像那柔和的灯光,明亮的照耀着我的心房。
“人生自古谁无过”——那是在我五年级下半期的时候,因为我过于贪玩,使得字迹潦草,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因此,老师给我做了思想工作后又请来了同是老师的母亲了解情况,让母亲对我进行教育。
我回到家做完作业之后就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等母亲回来,害怕母亲回家后会打骂我……“啪”,门开了,妈妈回来了,她始终没有对我说一句话,只是两个眼圈红红的,一边替我检查作业,一边偷偷地抹去眼角晶莹的眼泪。我突然间发现母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一道又一道地爬满了母亲的前额,眼球里布满了乌红的血丝,那忧郁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我的作业本。忽然,母亲转过头把作业本交到我手上,说有一道题做错了。啊!手,母亲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青藤似的血管,竹枝似的干枯的手指。作为母亲的女儿,我竟然没有发现这一点。作业检查完毕,我正在收书包时,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女儿啊,你是我唯一的希望,母亲小时候条件不好,家里没钱供我读书,没能实现我的抱负。
但是,你不能也像我这样,你要有目标,向着目标去追求,这些你长大后会明白的。”母亲说着说着居然倒在了书桌上,那青筋暴起的手搭在了桌边,额上冒出了许许多多小小的汗珠,好像是因为过于劳累而睡着了。我感到十分纳闷,母亲竟然会累倒。我顿时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幸好爸爸及时回来了,他把母亲安顿好,告诉我说,自从母亲知道我成绩下降以后,非常担心我,于是每天熬夜为我整理复习资料……听着爸爸的话,霎那间,我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母亲是那样关注我,当我有了缺点,为了保护我的尊严,她总是默默地帮助我克服。我被母亲打动了,我不能让那样爱我的母亲失望,我一定要挽回母亲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让母亲高兴。当母亲醒后,我向母亲表明了自己要改正错误的决心;又写了一份保证书。这是,我发现母亲笑了,这是喜悦的笑,是欣慰的笑。母亲说:“那看那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是辉煌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一下头。
我亲爱的母亲啊,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祝福,我送您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您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份喜悦,我送您一片森林……我亲爱的母亲啊,您是我心中那盏温暖的不灭的灯,在我成长的路上,永远闪耀着光芒……
母亲的目光范文2
父亲从不辅导我的学习,却总是时不时“拐弯抹角”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每当父亲晚上下班回家时,看到我伏在桌前认真学习,便会悄悄地站在旁边静静看着,看地那样入神,似乎是在欣赏一幅美妙的画卷。那目光使我不由自主地更加努力学习。而当我拿着优异的成绩单兴奋的跑回家时,父亲总是在一旁笑得无比灿烂。我想,那份喜悦应该是无与伦比的吧!看着成绩单,父亲的目光里又添了几份欣慰和自豪。也许父亲并不知道,那目光让我无比的快乐,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
父亲高兴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欢乐!
当然了,父亲也会生气,说真的,父亲生气时的目光是非常恐怖的。记得7岁的那年,有一次,有个好玩的玩具,我和表弟为了争着谁先玩,而打闹了起来。父亲当时也在旁边,虽然很生气,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阴沉着脸,用无比严厉的目光看着我。那可怕的目光像冰冷的两把利剑,直穿到我的心里,告诉我做为哥哥要多让着弟弟。幼小的我,虽然极不情愿,但毕竟还是怕爸爸发火呀,只好放开了紧紧抓着玩具的手。那时的我,很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总是让我忍让。有时候,甚至还怀疑父亲不爱我。后来长大了一点,才明白原来父亲是在培养我的谦让精神。
父亲生气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谦让!
父亲因工作总是早出晚归,当然会很疲劳。有时,很晚父亲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常常刚进门,就坐在沙发上。父亲那因长时间工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透露出的目光是无比的劳累和辛苦。看着那目光,我渐渐开始学会了节省,因为我明白我所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亲的血汗钱,它们是那样的来之不易!
母亲的目光范文3
在一次洗……。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不在自己想在的地方,才发觉自杀没有成功。妈妈红肿着眼睛带我进了“心理医疗室”,后来,医生说我得了“抑郁症”。
我回到家里,妈妈开始细心的照顾我,她把床搬到我的房里,她在我所不知道的时间睡觉,又在我所不知道的时间起床。至于药,我只知道我每晚要喝一杯甜甜的糖水。她总喜欢在我睡觉前给我讲几个笑话,然而每次的结果都是她在笑,而我总是看着她笑。她每天都要在电脑上花费两个小时,只是为了找几个我没吃过的菜样,而我所知道的妈妈是一个连拼音都不懂的妇女。
有一次,她和我逛街,在一家小吃店吃了午饭,当时我们点了一样叫“芋丸”的点心,我无意间说了句这一定不是从老家来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她竟一回家就翻出电话薄,打给外公叫他寄过来一大袋。我有些感动地对她说,妈妈,谢谢。她竟马上打给她的朋友说这件事,打了一个多钟的电话。我意识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使她如此的激动。我于是开始进厨房试着动手做菜,试着用音乐让心情不变得烦躁,试着唱歌……
由于她的辛勤付出,数月后,我结束了我的“黑暗生活”,在医生的保证下,妈妈放心地搬出我的房间,在搬运过程中,我发现妈妈的枕下,有一本《抑郁救助册》的书。这对于在三年级就缀学的妈妈是多大的挑战啊!
母亲的目光范文4
或许是因为父亲太严厉,从小到大,我对父亲没有什么亲切感;或许是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很少在家,我缺少与父亲交流的机会,而与父亲变得生疏。可是,父亲的目光却是多样的,它教给我太多太多。
高兴时的目光
虽然父亲从不辅导我的学习,却总是时不时“拐弯抹角”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每当父亲晚上下班回家时,看到我伏在桌前认真学习,便会悄悄地站在旁边静静看着。目光里满是慈爱,看的那样入神,似乎是在欣赏一幅美妙的画卷。那目光使我不由自主地更加努力学习。而当我拿着优异的成绩单兴奋的跑回家,喜滋滋的说着我的分数时,父亲总是在一旁笑得无比灿烂。我想,那份喜悦应该是无与伦比的吧!看着成绩单,父亲的目光里又添了几份欣慰和自豪。也许父亲并不知道,那目光让我无比的快乐,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
哦,父亲高兴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学习的欢乐!
生气时的目光
当然了,父亲也会生气,说真的,父亲生气时的目光是非常恐怖的。记得7岁的那年,有一次,爷爷买了个好玩的玩具,我和弟弟为了争着谁先玩,而打闹了起来。父亲当时也在旁边,虽然很生气,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阴沉着脸,用无比严厉的目光看着我。那可怕的目光像冰冷的两把利剑,直穿到我的心里,告诉我做为姐姐要多让着弟弟。幼小的我,虽然极不情愿,但毕竟还是怕爸爸发火呀,只好噘着小嘴,放开了紧紧抓着玩具的手。后来每当和弟弟妹妹争抢东西或吵打时,父亲总是用同样严厉的眼神,教育我同一句话:做姐姐的,多让着弟弟妹妹。那时的我,很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总是让我忍让,我为什么总是要玩他们不爱玩的玩具,吃他们已经吃腻了的糖果。有时候,甚至还怀疑父亲不爱我。后来长大了一点,才明白原来父亲是在培养我的谦让精神。
哦,父亲生气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谦让!
疲劳时的目光
因为父亲的工作??开出租车,所以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当然会很疲劳。有时,半夜很晚父亲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常常刚刚进门,就坐倒在沙发上。父亲那因长时间开车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透露出的目光是无比的劳累和辛苦。看着那目光,我渐渐开始学会了节省,因为我明白我所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亲的血汗钱,它们是那样的来之不易!
母亲的目光范文5
寸头、赤脚,挽着袖子剪纸的乔晓光,朴实得让人暂时忘掉了他的“教授”身份,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艺术背后永远是一个生活里质朴真切的人。他说,是过去30年做剪纸田野调查的经历让他甩掉了身上的酸气,多了一些地气和硬气。这30年,中国剪纸经历了从土窑洞进入到艺术殿堂,从只在普通大众中广泛使用到被精英阶层所接纳,从民间的草根文化到当代艺术命题等一个一个艰难的转变。乔晓光,不仅是中国剪纸生命历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其中孜孜不倦的推动者。
“剪花娘子”遇上“娜拉”
为《寻找娜拉》设计剪纸舞台美术,中国乡村的“剪花娘子”与“娜拉”成为一次东西方艺术的对话。
绚丽的舞台上,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一幅幅以龙、凤凰、生命树、十二生肖为图案的剪纸舞台背景同步呈现在观众眼前,引起阵阵惊叹。这是2006年11月,挪威易卜生剧院在中国首演现代舞戏剧《寻找娜拉》时的一幕。乔晓光为该剧创作了27幅剪纸作品,作为中国剪纸与西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这些剪纸不仅惊艳了现场观众,还随着媒体的传播迷倒了全世界。
2006年,挪威作家易卜生逝世100周年,全世界都在“寻找娜拉”。
这一年,正是乔晓光为中国剪纸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忙碌的一年。在经历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后,和“娜拉”相比,他更关注中国乡村里的“剪花娘子”和她们世代传承的民间剪纸的命运。“为《寻找娜拉》设计剪纸舞台美术,是把中国乡村的‘剪花娘子’现象与‘娜拉’的故事,作为女人的命运与当代问题共同思考的一次东西方艺术的对话,也是中国剪纸走向世界的一次机遇。”
在这之后,乔晓光应邀在芬兰的库赫莫市举办了《传唱・乔晓光〈卡莱瓦拉〉剪纸艺术展》。这是他把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结合剪纸创作进行的又一次尝试。在他的作品中,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观念和语言,以及多民族口传叙事方式与芬兰口传文化传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表达出一个中国艺术家对芬兰史诗《卡莱瓦拉》的理解、感悟、想象与祝福。这两次成功的尝试肯定了乔晓光多年的设想,也吸引了更多国际使者邀请他用中国剪纸表现各国的文化。
2010年,乔晓光为美国著名的文学作品《白鲸》创作剪纸,在堪萨斯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2011年,他又开启了美国芝加哥之行,用中国剪纸表现美国城市文化。2013年,乔晓光受瑞士邀请用中国剪纸表现阿彭策尔州的历史……
“真正促使我把中国剪纸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遗产结合的初衷不是源自艺术,而是中国民间剪纸申遗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灵遭遇,是生活与人性的真实在激励着我去推动中国剪纸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剪纸来认识中国,认识剪纸背后中国乡村劳动妇女群体和她们创造的文化‘母亲河’。”乔晓光如是说。
沿着黄河走
我们习惯从汉字中了解中国,从古史典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去认识中国。但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首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去认识中国。
乔晓光与剪纸的缘分开始于1984年。当时,中国美术界正流行“85美术新潮”,人人往西方跑,去巴黎,去伦敦,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但乔晓光却把目光投在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因为他深知,这片朴素的大地蕴藏着绚烂的艺术瑰宝。
“推开那扇吱嘎作响的破旧木门时,我被满窑的彩色剪纸震住了。窑里满墙的剪纸人、生命树、鹿头花、大牡丹、五毒动物、太阳妹妹、月亮哥哥,艳丽的牡丹花枝上长出了大灯泡,灯泡里又生出了花儿的心。67岁的库淑兰盘腿坐在花丛中,一边剪一边唱自编的剪纸歌谣:‘剪花娘子把言传,爬沟溜渠在外边……’看到那一幕,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知流泪是为这纯朴感人的剪花娘子和她满墙的神奇创造,还是为我心灵突然敞开生命之门的兴奋。”
这是1987年乔晓光加入“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队”后,专程赴陕西旬邑看望剪花娘子库淑兰时看到的让他震惊的一幕。
从此,在乔晓光的脑海里,对这个窑洞的记忆再也丢不掉了。后来,中央美术学院的杨先让教授从陕西民间美术展上买回一个模拟的库淑兰的窑洞,即使站在这个用纸板搭建的模型前,乔晓光也激动不已,动情时常常语无伦次:“这个太小,库淑兰的是土窑,很大,简直就是一个绚烂的神话世界。”每次讲到这里,乔晓光都会不自觉地停顿下来,然后说道:“真是太辉煌了!库淑兰生活在《诗经》流传的地方,她每幅剪纸配唱的歌谣都是活着的诗经。口传文化与纹饰图形互补共生,这才是中国艺术的本源之道。”
在黄河两岸繁星般的村庄里,会有多少像库淑兰这样的剪花娘子,在自己的窑洞里默默无闻地剪着自己的光阴,化做满墙的花花绿绿。虽然对她们来说,艺术永远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但实际上,在她们质朴辛劳的一生里,充满了令人感动的艺术创造。
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乔晓光年年沿着黄河走。在剪花娘子们的田间炕头,他沉迷于灿烂的剪纸艺术,也读懂了千百年来中国乡村妇女生活的艰辛。“剪花娘子们用剪纸慰藉着家人,同时也慰藉着自己,剪纸是她们与心灵对话的一种方式。她们的灵魂从未向严酷的现实低头,勇敢而坚毅地承受着人生的苦难。苦难隐蔽得越深,剪纸艺术创造的吉祥与美好就越鲜明。”
乔晓光把自己对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考察成果写成了一本书,叫《沿着河走》。在序言里,乔晓光这样写道:我们已习惯了从汉字中了解中国,从古史典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但我们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首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去认识中国。
沿着黄河走,乔晓光一路探寻和发现,最终找到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生存与繁荣的源头。
赶在它们消失前
许多乡村里的剪花娘子,在申遗过程中相继去世。她们悄悄地来,默默地去,这个时代的民间文化如时光一样天天在消失。
在进行田野调查的日子里,乡村文化传承人那富有魅力的艺术和人生磨难以及乡村非物质文化贫困边缘的处境,深深感动了乔晓光。2001年,他肩负起为中国剪纸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任。
当时,国内的非遗事业刚刚起步,人员配备和经费支持都没有落实。乔晓光通过多方努力,终于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提供的5万美元。但相比完成项目申请所需的经费预算,这只是杯水车薪。为了节约经费,乔晓光身体力行,带着几位学生冲在田野调查的第一线。出差乘坐最便宜的火车硬座,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请不起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团队,就找朋友帮忙;开会时的预算精确到每一瓶水、每一个纸杯……就这样,乔晓光带着他的团队白天扛着摄像机到处跑,晚上回到住处还要赶写第二天采访的脚本和申遗所需的文字资料,通宵熬夜如同家常便饭。
但乔晓光说,他不怕苦,怕的是自己的步伐走得太慢,赶不上匆匆而过的时间。在2004年民间剪纸申遗工作的最后阶段,乔晓光在普查中确立的3位民间剪纸天才传承人代表相继去世:6月内蒙古和林格尔的张花女老人去世,7月贵州台江苗族社区的王安丽老人去世,12月21日冬至夜,又听到剪花娘子库淑兰老人去世的消息……“许多乡村里的剪花娘子,在申遗过程中相继去世,有些在拍摄完几天后就去世了。她们悄悄地来,默默地去,这个时代的民间文化如时光一样天天在消失。”乔晓光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组织中国剪纸申遗过程中,乔晓光发现,申遗孤掌难鸣,要制造足够大的声势,聚集多方力量,才有可能成功。于是,他产生了一个让旁人无法理解的念头:把非遗工作经验扩散出去,无偿为兄弟院校提供指导和帮助。有人发出质疑,这不是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吗?乔晓光反驳,申遗是倾全民族之力,是大家都应尽的责任,哪来竞争?2003年,乔晓光联合北京多所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青年文化遗产日”,倡导年轻人缅怀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走向社会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做公益性的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随后,他又组织了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培训,发动更多国内高校加入保护和推广非遗的阵营中来。通过无私分享,国内的申遗工作很快就像星星之火一样被点燃。2009年,剪纸成功申遗,乔晓光却主动站到了幕后。
回想起当初经历的种种困难,乔晓光并没有在言语中流露出那些体现崇高的词汇,“没想过退路,也没想过什么使命感,只是一心想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是这样。”
停不下的脚步
当初我们为剪纸申遗时,许多人觉着剪纸太普通了,能有多少东西?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告诉世界,中国剪纸遍布中华大地,她的文化传统是如此丰厚多样、绚丽灿烂。
很多人都认为乔晓光该歇歇了,然而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的征程――挖掘和整理中国少数民族村社剪纸传统。
早在2003年组织中国剪纸申遗工作时,乔晓光就发现,即使是在贵州黔东南苗族剪纸最集中的地区,少数民族剪纸也处于濒危的境地,艺人大多年岁已高,技艺却后继无人。
由于当时申遗时间紧迫,对少数民族民间剪纸的调查和抢救工作并未展开。赶在老一辈民间剪纸艺人去世前抢救发掘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成了此时乔晓光内心最急迫的事。于是,他再次集合十多位志愿者,风尘仆仆地出发了。
从2009年开始,乔晓光带领他的团队深入云贵川、东北以及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发掘少数民族生活中的活态文化。自然灾害、交通不便、社会突发事件都给项目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都被项目组一一克服。这一次,他们虽然获得国家课题研究基金12万元,但比起整个调查所需的预算,他们依然很穷。他们仍然选择坐硬座、住草棚、吃农家……5年来,项目所涉及的30个少数民族,乔晓光已调查完成25个,并梳理出18个少数民族的剪纸专著及研究报告。一个比较整体的中国少数民族剪纸的文化面貌终于清晰地呈现出来,让人们看到了具有文化多样意义的少数民族剪纸在最基层村社生活传统中的真实存在,发掘出了村社里存活的剪纸纹样谱系以及和这个谱系相关的活态文化内涵。同时,项目组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非遗申报与保护的原则,选出了不同村社中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传承人,对他们进行了口述调查与研究,为村社的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工作建立了基础的文化信息。
母亲的目光范文6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有些人,有些事犹如盏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前行,而我生命中最亮的那束光便是我的母亲,她勤劳、善良,好学,乐于助人......
母亲其实是一位再平凡不过的中年妇女,她没有曼妙的身姿,没有光滑修长的手指,没有乌黑亮丽的秀发,但是她勤劳善良。每天早晨,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就会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阵阵香味,我知道又是妈妈在厨房忙碌了。每天放学回到家,整洁而又温馨的每个角落,都是妈妈辛苦操持的杰作。她永远是我们家最后一个睡第一个起床的人,从无怨言。要是家里做了好吃的,或者从老家带回来的土特产,她都会给邻居们送过去一些。记得前不久的一个周末,妈妈早上炸油条,她忽然说想起来楼下邻居家的阿姨带两个孩子,小的才两个月,孩子的姥姥刚好有事回老家了。阿姨肯定早上忙的没工夫做饭,她得给送点油条过去,可是炸好的已经稍微有点凉了,妈妈就让我们先吃,她再现炸一些热的。炸好后,妈妈还把冰箱里前一天蒸好的包子也拿了两袋一并送到了楼下阿姨家。邻居或者朋友有事找帮忙,妈妈只要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她都会倾力相助。妈妈也很孝敬,隔三差五都会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候身体,每次回到奶奶或者姥姥家,顾不得一路的疲惫就一头扎进厨房帮忙做饭、干家务。
去年五月份我的哮喘病发作了,到医院就诊时医生说很严重,得住院治疗,妈妈听到后着急的哭了。在医院治疗的那段时间,妈妈每天点我喜欢吃的饭菜,当听到我不想吃外卖时,又冒着大太阳回家给我做好饭菜送过来。当我的病情逐渐好转,直到痊愈出院时,妈妈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而此时的妈妈却消瘦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