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欧美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欧美艺术

欧美艺术范文1

一、 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互文性

互文性这一概念在产生与发展中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即不同的理论家会以自身的理解为依据来对互文性概念做出阐述与调整,在此过程中,互文性的概念与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同时也呈现出了多种说法,由此可见,互文性概念与理论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通过对互文性概念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发现互文性可以从两个方面作出概括,从广义方面来看,广义的互文性是一种模糊且宽泛的解释,它关注利用互文性手段对原文本中的认知模式以及原始架构进行破坏,从而让文本的解读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包括克里斯蒂娃、保罗・德曼等;从狭义方面来看,狭义的互文性在概念方面做出了较为精确的界定,这让互文性能够成为一种文本转换中可以利用的工具,并且能够被用于不同文本的解读中,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热拉尔・热奈特。

基于文学作品改编完成的电影作品,可以被称作电影文本,二者之间所具有的派生关系,就涉及到了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之间的互文性,这种互文性在狭义方面主要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小说艺术向电影艺术的转变,实质上是文字艺术向视听艺术转变的过程,一般而言,一部优秀的改编电影,必定会与文学原著产生互文关系,而两者之间的差异,往往是由改编者的素养、改编过程所处的时代语境以及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叙事差异所导致的。需要重点强调的是,依托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一般会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即对当前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做出体现于迎合,只有如此,这些电影作品才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并体现出社会大众所具有的文化诉求。简而言之,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之间的互文性,是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向电影作品进行渗透与影响的表现,这种渗透与影响,具有完全的继承,也具有创造性的转换。而对这种互文性特征及其表现作出了解与探讨,对于电影改编作品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二、《呼啸山庄》电影版本与小说版本的互文性

(一)电影主题思想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继承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作品在出版之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争议,其中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读者与评论家对小说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在故事的发展中,希斯克利夫由爱生恨,并导致了自身人性的堕落与扭曲,然而在小说的结局中,哈里顿与卡茜终成眷属,希斯克利夫也随凯瑟琳而去,这种结局的设定体现出了人性能够因爱而被唤醒。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在小说文本中,林敦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是令人惋惜的、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是超越生死界限的、哈里顿与卡茜之间的爱情则是美满幸福的。在安德里亚・阿诺德的电影作品中,这些爱情也得到了表现,但是即便如此,阿诺德并没有将电影作品呈现为单纯的爱情悲剧,而是利用自身独特的导演风格,对小说原著的主题进行了重新的理解与再现,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关于爱情还是关于人性,阿诺德的电影作品都对小说原著进行了继承。电影艺术是一种视听艺术,随着电影艺术理论的发展,电影中的多种视听要素都呈现出了日益紧密的关系。在阿诺德的电影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使用空镜头来对荒原风景进行展现的画面,光线明度不断变化的山庄、变幻莫测的天气、葱郁的石楠以及具有孤独感的老树等,这些自然景观在电影叙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着人物的内心以及命运。如在凯瑟琳答应林敦的求婚之后,近乎绝望的希斯克利夫冲出山庄,而此时的山庄正处在阴冷压抑的暴风雨当中。而在希斯克利夫返回荒原的时候,长镜头中出现了希斯克利夫逐渐清晰的身影,在电影中,一只飞鸟掠过天空,几只小狗在山庄门前互相追逐。显然,这些景色的呈现具有刻意性,其目的是为了传达出希斯克利夫逃离山庄时的无奈与绝望以及希斯克利夫返回山庄时的孤独,同时也为将要展开的爱恨情仇、相爱相杀奠定了氛围基调。由此可以看出,阿诺德的电影作品通过使用视听画面呈现出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手法不仅让电影作品对小说作品的主题思想做出了继承与呈现,同时也对小说原本的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化,而观众在观看电影作品的过程中,也能够在充分调动自身感官的基础上更加直观,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呼啸山庄》中爱情的凄美、复仇的残忍以及人性的扭曲与回归。在影片的结尾部分,电影画面呈现出了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一起玩耍的镜头,这一镜头使电影的主线也全部呈现出来,即希斯克利夫从爱到恨、从开展复仇到人性复苏的过程,这一主线展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同时也与小说作品的主题内容相契合。因此,可以说,阿诺德的电影版本不仅对原作者艾米丽在爱情方面的表现进行了继承,同时也对艾米丽在人性方面的挖掘也做出了沿袭,阿诺德所创作的电影作品是小说原著的视听文本,在主题思想方面,阿诺德利用更加直观且充满暗示性的电影画面对小说所具有的主题思想进行了深化与呈现。

(二)电影艺术形式对小说艺术形式的转化

如果说默片时代中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的互文关系若隐若现,那么当电影走入有声时代之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之间的互文关系则日益清晰,这是因为有声电影不仅能够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做出借用,同时也可以对文学作品中的叙事作出创新,这让电影艺术在对小说艺术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具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促使两种艺术之间的互文性研究具有了多重视角,如语言的互文性、叙事的互文性以及时空转换的互文性等。从语言的互文性方面来看,电影艺术和小说艺术的语言都具有明显的个性,这些个性的存在导致二者在艺术呈现方面具有差异,但是即使是语言形式的不同,并不能代表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在内容表达方面也存在不同。

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语言的互文性来看,由于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所使用的媒介符号具有差异,因此它们在语言体系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从小说艺术来看,语言是主体部分,艾米丽所创作的《呼啸山庄》为读者呈现出了质朴又遒劲有力的语言,同时这些语言也是艾米丽呈现小说内容的主要方式。如在对山庄环境做出描写的过程中,艾米丽需要借助洛克乌之口对山庄的景色做出描写。同时,通过语言的运用,小说作品可以对人物性格进行塑造,如在小林敦与小凯瑟琳相识时,小林敦对哈里顿对话中的遣词造句进行了讽刺,显然,小林敦重视语言表达的标准与规范,而小林敦对哈里顿的讽刺,也展现出了二人文化修养的差异以及文明与野性之间的冲突。从电影艺术来看,电影艺术所具有的语言形式具有更加丰富的特点,这些语言形式包括声音、字幕、音乐、画面等。在对同一场景做出展现的过程中,电影艺术也许并不需要使用声音或者文字来呈现,而只需要将画面直观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在阿诺德的电影《呼啸山庄》中,同样是对山庄景色的描述,只需要通过画面来展现出山庄的压抑、恐怖与破败不堪。然而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在山庄描述中的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并不一样,但是电影画面所展现的正是小说作品中洛克乌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另外,在电影艺术中,特写具有极强的表现性,这种电影语言可以对镜头艺术效果进行放大与强调,从而呈现出导演所希望表达出的主观意图。在阿诺德的电影《呼啸山庄》中,许多呈现着不安氛围的镜头都是利用特写来进行表现的,如当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被赶出画眉山庄之后,亨德莱对二人进行了训斥,愤怒的希斯克利夫用刀刺向绵羊的喉咙,这一恐怖的镜头经过特写处理之后表现出了希斯克利夫的心态,刻画出了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同时也展现出了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小说作品中同样存在,只是相对于叙事性的文字而言,得以强调的特写镜头能够更加深刻的传达出这些思想。由此可见,电影的画面语言取代了小说的对白语言与叙述性语言,但是二者都同样是为了对野蛮、死亡以及暴力等氛围做出阐述,所以可以说,电影艺术与小说艺术在让读者和观众获得的感知和所认知的形象方面是相同的,但是文字语言相对于镜头语言而言更为抽象,而通过电影语言这一文字“超文本”的呈现,观众所获得的感受能够更加的深刻。

欧美艺术范文2

表示电压表的灵敏度,如每伏20K欧,表头灵敏度,在50微安。

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一种仪器,传统的指针式电压表包括一个灵敏电流计,在灵敏电流计里面有一个永磁体,在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之间串联一个由导线构成的线圈,线圈放置在永磁体的磁场中,并通过传动装置与表的指针相连。大部分电压表都分为两个量程。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一个负接线柱,两个正接线柱,电压表的正极与电路的正极连接,负极与电路的负极连接。

(来源:文章屋网 )

欧美艺术范文3

为此,我们增设了这个栏目,通过采访和对话的形式,撰文介绍当代欧洲摄影职业状况。从本期起,我们邀请塔蒂亚娜・罗森斯坦(Tatiana Rosenstein)博士为本栏目采访多位欧洲职业摄影师,展现他们的工作状况,分享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将要与大家见面的摄影师,都已在自己的拍摄领域内获得了业界专家和市场的充分肯定,拥有稳定的客户源和丰富的拍摄经验,其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也具有一定代表性。另外,在选择摄影师的过程中,我们特意关注了在艺术领域发展的摄影师,而不局限于商业摄影和报道摄影范畴,在本期将要与大家见面的萨拉・梅・赫尔曼(Sarah Mei Herman)便是循着艺术道路向前探索。

通过这个栏目,我们同样希望以此为载体,建立职业交流平台,不仅展示这些摄影师的工作成果和职业体会,更能为中国相关领域的职业摄影师带来启发,也为摄影师爱好者了解职业摄影提供清晰的渠道。

当我第一次看到萨拉・梅・赫尔曼(Sarah Mei Herman)的肖像作品,就被这位33岁的荷兰青年摄影艺术家的表达技巧和她镜头下人物宁静的气质深深吸引。她的作品中,不论是亲密无间的父子、兄弟、姐妹,还是恋爱中的少男少女,抑或天真无邪的儿童和略带忧郁的青春期少年,都在用无声的语言彼此对话,与观者交流。萨拉・梅的镜头下,人物总是显得有些脆弱,而这正是她刻意捕捉和借由视觉语言表达的情绪。

解读萨拉・梅的作品,我们或许可以从生活在19世纪的法国艺术家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 1832 ~1883)的创作中找到线索。当时,法国是世界艺术中心。马奈懂得如何用精细的笔触勾勒人物的面庞,也是通过细节反映人物情绪和感受的高手。但这并非他赢得艺术界普遍赞誉的原因。独到之处在于,他是第一位在肖像画中反映人与人之间既亲密又疏离关系的画家,突破以人物脸部为主体、目光直视观者的传统风格。在他的著名作品《工作室中的早餐》Breakfast in the Studio中,人物虽同处一室,却对周围环境和彼此视若不见。同样的,萨拉・梅镜头下的人物,彼此靠近,他们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亲密,但又能明显地感到他们也生活在各自的世界中。

萨拉・梅对人生中某些特殊的“节点”时期最为感兴趣,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过渡期”,比如即将跨入青春期的儿童和即将步入成人世界的少年。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她的肖像人物没有矫揉造作的摆姿,表现得非常自然,没有刻意张扬的个性,没有华丽的服饰,也没有精心而复杂的化妆。同时,画面的背景也是中性的,几乎没有什么细节会让观者分心。

萨拉・梅是欧洲最有潜力的年轻肖像摄影艺术家之一,出生在阿姆斯特丹,毕业于伦敦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以下简称RCA)。作为摄影师,她选择艺术的道路,而没有踏入商业摄影的大门,主要通过创作、展览和销售作品发展自己的事业。选择这条路,起步阶段不会有什么特殊之处。艺术院校毕业后,一般摄影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熟的作品争取更大的发展,他们会选择与某家画廊或机构签约,请其代为打理展览、作品销售与收藏事宜,乃至委托拍摄等工作,而作为摄影师的成功必须依赖不断的展览和出众的创作。在此,我们邀请她与读者分享自己在成为职业摄影艺术家这条道路上的体会,以及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做法和经验。

萨拉・梅谈的是个人经验,虽然创作属于个体行为,但是我认为,她思考和实践的方式具有代表性。

对话萨拉・梅・赫尔曼

你是如何走上职业摄影这条路的?

萨拉・梅・赫尔曼:我母亲就很喜欢拍照片,而且她有自己的暗房,所以,从小,摄影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当我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我就期待“成为一个摄影师”。12岁,我走进摄影的大门。当时,我随父亲回到他的祖国南非,开始痴迷于摄影,当我回到欧洲后发现,自己已经拍了40卷胶片。就在那时,我便决定报考位于荷兰海牙的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我最喜欢摄影什么呢?照相机为我提供了通向他人生活的渠道,我想这是其他媒介和艺术形式所无法给予我的。我将摄影作为艺术创作媒介,有时也会把摄影和视频结合起来,我对于商业摄影并不感兴趣,而是喜欢将其作为视觉艺术来对待。

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摄影师都具有学术背景,为什么这对你如此重要?

萨拉・梅・赫尔曼:从艺术学院毕业,进入艺术领域,开始摄影创作,对我来说是顺其自然之事;反之也成立。2001年到2005年,我在海牙学习,从那时起我就感觉自己属于艺术的世界,每天都会和不同的艺术家打交道。我学习很多摄影课程,实践时涉及影室静物摄影、时尚摄影、新闻摄影、街头摄影等诸多门类。大三的时候,我开始专注于特定领域,也就是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肖像摄影,开始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创作。同时,摄影之外,我有机会学习绘画、影视、艺术史等不同艺术学科。这也就是我为什么选择艺术学院而非摄影系的原因。毕业后,我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但我强烈地感到,需要继续深造以便在艺术世界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2008年,我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系(Department of the Fine Arts)。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呢?主要是因为那里有众多的优秀导师和客座讲师,比如我的导师萨拉・琼斯(Sarah Jones)。而且,在这里有很多机会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到访的知名艺术家、作家和艺术评论家,其中包括心理分析专家达瑞安・里德尔(Darian Leader),还有摄影书作家卡罗尔・梅弗(Carol Mavor)。梅弗也是学院的客座教授,她的书Becoming: The Photographs of Clementina, Viscountess Hawardengg带给我很多创作启发。两年的硕士学习拓宽了我的视野,对我帮助很大。

你为什么会专注肖像摄影?

萨拉・梅・赫尔曼:从一开始,我就拍摄人物,可以说,除了人物,我没拍过其他类型的照片。如果要问原因的话,我想这是因为我对人际关系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我很好奇是什么定义了人际关系。

为什么你的作品中大都是儿童和青少年肖像?

萨拉・梅・赫尔曼:年轻人令我着迷,而且他们经历的成长过程以及其中的转变深深吸引着我,从儿童期到青春期,从青春期到成年。我欣赏他们独具的赤子之心,孩子们比成年人更加自信,不那么害羞和扭捏。他们往往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展现出的魅力,在不断的变化中,不同阶段的美都很迷人。大部分时候,和年轻人在一起我都感到很自在,但每次要接近他们开始拍摄时还是让我很紧张,即便如今,我已拍了这么多年,依然如此。

你如何寻找拍摄模特?

萨拉・梅・赫尔曼:有很多模特,都和我合作了多年,比如双胞胎姐妹Jana 和 Feby,还有Stephanie 和Julia姐妹,都是从2005年开始合作的。我已经和她们建立起了很亲近的关系。拍摄兄弟姐妹的念头,源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我同父异母的兄弟Jonathan在我12岁时出生,在此之前,我经常幻想如果自己有兄弟姐妹会怎样。长大后,我发现自己总是留意观察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拍摄他们,想象着与别人分享自己最初的人生体验是什么样子,并试图更深地理解家庭内的亲密关系。Jonathan也是我非常重要的模特之一。在他4岁的时候,我就开始为他拍照。对我来说,与他一起创作也牵涉到我自己的情感,在摄影中,他真正“成为”了我的弟弟,一个我不曾有的弟弟。但是我并不总是和我的模特保持很紧密的联系,有时也只是简单的为特定创作找模特,比如我去年在爱尔兰拍摄的项目就是这样。

你的父母支持你的选择吗?

萨拉・梅・赫尔曼:父母一直是我坚实的后盾。他们都是职业音乐家,明白坚持自己的想法是何等重要。我男朋友也是摄影师,我们的拍摄内容和工作方式迥异但会彼此启发。与亲近的人彼此沟通和分享的感觉非常棒。

一般来说,你在拍摄时最关注哪个方面?

萨拉・梅・赫尔曼:我使用胶片拍摄,我喜欢它呈现出的影像质感以及冲印照片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使用胶片,无法直接看到拍摄结果,这点带给我很大乐趣。在不同的拍摄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都不尽相同。总体来说,我最关注如何兼顾画质和拍摄速度。我主要使用中画幅相机(玛米亚6×7 )拍摄,选择拍摄地点和光线是所有工作的开始。虽然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室内拍摄的,但我还是会尽量利用自然光。设置好相机后,我就会把模特请进取景框。我在RCA学习的时候,也用过5 ×4英寸的大画幅相机,大画幅相机的画质当然没得说,但是它会降低拍摄速度。而中画幅相机在成像质量和拍摄速度两方面更符合我的需求,拍摄时我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但又不想错过抓拍那些出人意料的瞬间。

来谈谈你参加的第一次展览和第一次个展情况吧。

萨拉・梅・赫尔曼:我参加的第一个展览是在海牙上学时的群展,展出的是我的毕业作品。之后,我参加过的最重要的群展是在我获得泰勒・韦辛肖像摄影奖(Taylor Wessing Portrait Prize)之后在伦敦全国肖像美术馆(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举办的展览。能够在世界最著名的美术馆看到自己的作品非常令人兴奋。而我的第一次个展于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Art foundation Soledad Senlle),展出多个拍摄项目,使观众和艺术圈第一次完整地认识了我。现在,我在法国图卢兹Le Chateau D’eau画廊刚完成一次个人展,展出了我正在进行的拍摄项目Julian and Jonathan的部分照片,同时我也正在准备在阿姆斯特丹Kahmann画廊举办两个展览,这家画廊我的作品。

你在日常工作中有什么既定的节奏或规律吗?

萨拉・梅・赫尔曼:这很难讲,因为我并没有固定的时

间表。某些日子我会呆在电脑旁,扫描照片,申请项目,更新网站,还有一些日子我会进行委托拍摄。作为自由摄影师,我需要养活自己,就需要承担一些委托的肖像拍摄任务。当然,我会尽量在艺术创作和商业经营上找到平衡,也需要腾出一定时间准备自己的作品集。现在,我还在阿姆斯特丹的摄影学院和阿姆斯特丹摄影中心教授摄影课程,我也很享受教学过程。

能否介绍一下作为肖像摄影师,你的收入来源有哪些?

萨拉・梅・赫尔曼:大多数时间,我希望在创作上投入更多时间,不断推动自己的摄影生涯向前发展。我获得过一些奖学金和基金资助,比如蒙德里安基金(Mondrian Fund )和伯纳德王子文化基金(Prins Bernard Culture Fund)。至于作品销售,主要是由Kahmann画廊代为打理,画廊也帮助我处理一些经营事务,我们已经合作3年。画廊出售我的作品后,我们会五五分账。在展览中,我的作品会有不同的标价,这取决于拍摄主题、画幅大小、印制工艺和印制数量,以及其他拍摄成本。在Kahmann画廊5月份为我举办的个展中,我作品最高的标价是4000欧元。因为我的作品主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相较于静物和风光摄影,并不是特别好卖,我的买家大都是收藏家或者博物馆。如果我接受委托任务,通常情况下是为客户拍摄个人肖像或家庭成员群像,我拍摄的起步价是500欧元,这个价格包括拍摄肖像和制作费用。如果客户是画廊介绍来的,客户需要多付35%的佣金。

大多数时候,我会自己印放照片。因为我使用胶片拍摄,虽然最终的印制效果会好些,但成本也相应增加。当然,客户也可以要求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和打印,效果不如印放胶片,但价格会便宜。

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否对你的作品价格有较大影响?

萨拉・梅・赫尔曼:经济波动肯定会影响照片价格,但对我来说并不明显。因为我是从一所著名的艺术院校毕业的,而且创作技术和拍摄理念已经被艺术市场接受,在各类展览,特别是国际性展览中曝光率不断增加,所以我作品的价格还是稳步升高的,并没有受经济危机太多的影响。

欧美艺术范文4

这几天熬夜看欧洲杯,白天精神全无。难怪女同事会说:"欧洲杯整个是熬夜毁容。"还好,男人不太怕毁容,于是趁看欧洲杯之际,我又琢磨起艺术足球这个伪问题了。

据说艺术足球起源于巴西,又据说欧洲有所谓的拉丁派足球,譬如法国、西班牙踢的都是艺术足球,而德国、英格兰、意大利则不是,荷兰貌似居中,介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西班牙与俄罗斯之战,西班牙踢的如行云流水,好像深得艺术足球的精髓。可这个结论是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上,西班牙如果输了,没人会提什么艺术足球。我的看法是技术有好坏,而不是艺术的问题。

艺术,本义是指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以审美价值的形势体现出来的。竞技运动与艺术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竞技运动(除去表演性的部分项目)不看重美,而看重结果,譬如跑得更快,进球更多,举的更重,跳的更远,美的价值则可以忽略不计。

欧美艺术范文5

2014年11月15日,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欧美同学会留法分会主办的“王熙民艺术成就回顾展”在欧美同学会总会举行。原科技部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马颂德,原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大使吴建民,法兰西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官员路索、黎静、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原系主任孙景波,《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著名雕塑家刘焕章,以及来自首都文化、艺术、建筑、外交等领域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马颂德副会长致开幕词,介绍了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与初衷。认为在欧美同学会举办留法老艺术家王熙民艺术回顾展,给大家展示中法艺术交流和融合的成果,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吴建民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中法交流的历史,高度评价王熙民先生的作品是“中法两大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硕果和结晶”。路索参赞对活动开幕表示祝贺,称誉欧美同学会留法分会举办这样的展览是“为促进中法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又一座桥梁”。孙景波教授在讲话中,对王熙民先生的艺术之旅做了回顾与高度评价。中国壁画学会名誉会长侯一民手书的“一代雕龙驭骥手,百岁纵笔涂鸦童”贺联,恰切地烘托了艺术家的特色与展览主题。

本次展览展示出了王熙民先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近百幅雕塑、绘画作品(含图片)。作为我国美术、建筑、壁画、水墨画等领域卓有成就的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特殊津贴待遇享有者,王熙民先生一直深信―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他于1917年,从山东烟台走出去,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1939年毕业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1947-1950年考取“公费留法”,留学法国巴黎美术学院。1950年回国效力。1958年参与北京全国农展馆合作创作大型环境装饰雕塑。1961年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邀请,创办建筑环境艺术研究室。1981年为中央美术学院聘请创办壁画系,并任研究生导师。此后,他以高龄之躯相继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雕塑艺术作品。重要雕塑作品有《国际主义烈士罗盛教》《九狮》《腾飞》《智慧之门》《后羿》《普罗米修斯》《罗盛教》《烈女贞德》,大型壁画《国逢盛世》《乐颂》,以及诸多水墨画。

“艺术人生,无我即圣”这是近百岁雕塑家王熙民先生的心声写照。作为一位著名雕塑家,也是中国建筑环境艺术研究、创作的创始人之一,王先生从艺80年来,以高级建筑师、著名美术家的双重身份,亲力亲为,给当代建筑、艺术在建筑空间中推出新的艺术概念。虽然经受过不少风雨坎坷,但他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地为艺术教育、建筑美术奉献自己的力量,并以刚正的人格、豪迈的创作风格、严谨的艺术态度、低调的生活态度赢得了艺术界与社会的肯定。目前,虽然王先生年近百岁,但他仍在中国雕塑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艺术道路上走过的一排蜿蜒脚印,记录着其躬身耕耘的闪光点,以催人奋发的正能量令人们感叹不已。

欧美艺术范文6

众所周知,Frandiss(富兰帝斯)当属顶级欧美奢华家具品牌。而其旗下的Romanes(诺曼尼斯)系列家具传承欧式贵族的高端品味,以追求浪漫情怀作为设计理念,强调现代回归大自然的情感,亦有颜色跃动型格调,不仅拥有生活艺术功能,还富含维也纳音乐气息。其中,不只时尚的面料、出色的材质令人惊叹,纯实木手工雕刻之精湛手艺,更让人大开眼界。

集欧美文化、艺术、奢华、品味为一体的世界顶级家具品牌Frandiss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市场走红后,开始进军以昆明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市场。2010年岁末,Frandiss入驻港都家具,亮相春城。

昆明港都家具是云南省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家具卖场,其12年品牌积淀、社会的认可度、市场定位、多年经营模式以及良好口碑正迎合了Frandiss高端定位,双方12年来精诚合作,着力打造春城顶级家具市场。

Frandiss之Romanes最顶级系列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家具行业堪称国际性品牌。其在选材、设计理念、作业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打破传统,成为最突出的造型。目前,Romanes最顶级系列已先后进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市场。据了解,Romanes还将计划在昆明开设专卖店,为喜爱欧式家具的云南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熔铸音乐理念的创新设计

Romanes最顶级系列荟萃艺术精髓,集生活艺术与音乐艺术为一体,这还归功于设计师在维也纳音乐大厅欣赏音乐艺术时突发的灵感,其弧线性设计则出自音乐器材外观,这种把家具艺术升华到音乐艺术层面的巧妙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生活理念,从而使生活家具融入音乐艺术理念,凸显艺术气质成为可能。

就整体而言,Romanes最顶级系列的设计大胆地融入了艺术设计理念,且将家具的生活功能与文化艺术内涵连接的天衣无缝,其天然质感尽可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境,使家具更贴入人类的心灵。Romanes传承欧式贵族高贵典雅,富显浪漫主义情怀的设计理念,深刻的古典艺术情结,令人回味无穷。

欧美与中国元素的完美结合

Romanes最顶级古典家具通过线条的丰富度,向人们传达出柔美、大气之感。从设计理念角度讲,Romanes成功实现设计领域二大突破:其一,此款产品既有欧美家具文化的简约大气 ,又有美国家具注重做工细腻之线条雕刻的特色,包括做旧工艺之回归自然、怀旧情感, 完美地将欧美文化融合在一起。其二,是运用中国元素,面料搭配的采用、选材设计灵感均源于40、50年代――“老上海”真丝布艺面料、刺绣工艺,内含东方神韵。其中牡丹花纹设计,则是将牡丹花抽象设计演练出来,在家具中融入个人情感、抽象意念、经典元素,使家具本身更富有想象力。其夹带的近代古典时尚感,又不乏古典的庄重与怀旧更显中国风特色。颜彩丰富,具有跳跃性,也是Romanes独特之处。

精致雕刻塑造奢华唯美

因为Romanes最顶级系列是古典家具,所以它更有文化的氛围和浓度,家具上的某些雕刻也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和自然质感,根据巴尔赛宫、罗浮宫造型设计成窗帘似的褶皱,创新地融入了欧洲很典型的文化,属于高难度的雕刻。其中,双面雕刻新工艺也为Romanes增添了一份亮彩。沙发雕刻时间为2个月(一般雕刻1个月),而沙发雕刻工艺师至少都有10年以上工艺技能以保证Romanes具备最顶级系列精品家具的VIP设计团队和人员配置的专业水平。

独特工艺传承经典品质

此款Romanes最顶级系列家具更引人注意的在于其灵魂――美术理念,其美术审美观潜藏艺术师的心血,设计师的理念。当然,用心做出来的,其层次分明、逼真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做旧情感,比如说一个简单的古铜钉采用德国知名五金金属配件,整个制作过程,都是工人一个个敲打上去,而油漆做旧,都是人工用手亲自擦拭的(一般家具使用机器喷射)。所以说此款Romanes最顶级精品系列,从整个工艺难度讲,细腻高贵,做旧工艺,更是耐人寻味。而且这款Romanes限量3―5套产品,交货期半年(一般2个月)的选材全采用至少生长寿年龄70―80年,甚至过百年的德国榉木。

那德国榉木与国内榉木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内外生长环境土壤、气候不一样,而德国榉木生产周期缓慢,因此,相比较国内榉木,柔韧度和硬度好,Romanes最顶级美式家具正是选用德国榉木,国外这种最出色、珍贵、环保的材质,同时此木质兼容符合雕刻标准均衡的柔韧度和硬度。这也许就是Romanes最顶级古典实木流露出的温馨厚重、高贵典雅、浪漫时尚,以及那份永恒魅力,会在世人的心中长久的荡存,挥之不去的真正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