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山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山行

古诗山行范文1

1、有天晚上忽然停了电,女子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孩子,他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然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千万别借他们,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2、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令当地农作物损失惨重,于是牧师把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牧师注意到一个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着她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牧师接着说: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着雨伞,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这时大家沉静了一下,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掌声与泪水交织的美景。

(来源:文章屋网 )

古诗山行范文2

【关键词】中老年;腹股沟直疝;斜疝;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疗效

本研究为观察中老年腹股沟直疝、斜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选取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52例中老年腹股沟直疝、斜疝患者,分别行传统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52例中老年腹股沟直疝、斜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6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19:7,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4±2.1)岁,沟疝类型:I型5例,II6例型,III型13,IV型2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1:5,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6.7±1.9)岁,沟疝类型:I型4例,II7例型,III型11,IV型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沟疝类型等基线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腹沟疝的相关标准,且经过化验室B超和心腔内血流检查等辅助检查被确诊为腹沟疝[1]。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做好术前准备,采取有效的麻醉方式麻醉患者的相关部位。研究组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先找到患者的腹股沟疝做一切口,切口大小为7cm左右,然后选取患者的病变部位,用锥形填充物固定其疝囊,以便将锥形填充物植入疝囊内,固定疝环周围的相关部位,并在精索下放入成形的补片,同时采用有效方式固定周边的组织,最后放回精索,缝合患者的手术切口,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疗效时间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

1.5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一般资料采用标准差(x±s)完成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和X2完成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的疗效时间

行不同手术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

表1 两组的疗效时间比较(x±s)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研究组 26 41.17±9.25 23.21±7.13 5.01±1.12

对照组 26 67.24±9.76 85.15±8.76 9.43±1.23

2.2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行不同手术治疗后,研究组中仅有2(7.69%)例出现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中9(34.62%)例,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

表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n(%)]

组别 例数(n) 尿潴留 阴囊血肿 切口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 26 2(7.69) 0(0.00) 0(0.00) 7.69

对照组 26 5(19.23) 3(11.54) 1(3.85) 34.62

注:并发症发生率=(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组例数*100。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该疾病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手术方法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但仍不确定何种手术方法的疗效较为显著。本次研究通过分析选取的52例中老年腹股沟直疝、斜疝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行传统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时间,发现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下的手术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和住院时间均比传统疝修补术少,表明传统疝修补术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腹股沟直疝、斜疝,但由于其手术范围大、手术操作复杂极易损伤患者的其他组织,从而延长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由此可知,腹股沟直疝、斜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从而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脱离苦痛。

同时,也有相关研究表明腹股沟直疝、斜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有效证实[3]。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中仅有2(7.69%)例出现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中9(34.62%)例,两组差异较为明显,表明腹股沟直疝、斜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腹股沟直疝、斜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仍无法完全避免术后并发症。因此,相关人员需继续观察腹股沟直疝、斜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腹股沟直疝、斜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并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素花.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3):19-20.

古诗山行范文3

[关键词] 山塘加固 套井防渗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697.3+2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及存在问题

莲都区山塘共有100多座,大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均为小(一)或(二)型山塘,库容均在10万方以下,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工程老化渗漏严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该山塘由当地村民自建,缺乏技术指导,施工质量总体较差;②山塘土坝心墙质量较差,加上填筑不密实,导致坝体渗漏点较多;③局部渗透性偏大,导致背水面逸出点较高。④因防渗心墙施工时与基础结合处理不完善,存在松散夹层造成水平渗漏薄弱面。

针对这些山塘土坝渗漏特点,经论证采用套井防渗加固处理较为合适;套井回填防渗技术是利用冲抓机或打井机在坝体内钻孔取出原防渗体质量较差的土料,然后重新回填粘土并压实,形成连续粘土防渗体的一种防渗处理技术。

2.工程技术要点

套井回填粘土防渗主要参数包括;防渗连续墙厚度,套井处理深度,套井钻孔及防渗墙布置,回填土料特性等。

2.1防渗连续墙厚度

防渗连续墙厚度应根据渗流计算和稳定分析综合确定,一般方法是先根据类似工程经验选择适当的防渗墙厚度,再根据渗流计算确定坝体内浸润线位置,然后进行坝体稳定分析,并根据经验所假定的防渗墙厚度是否合理。

同时,防渗墙厚度应保证在设计水头作用下能够抵抗渗透坡降的破坏。计算公式为:

J=H/§ 公式中J―防渗墙渗透坡降

§―防渗墙设计厚度(m)

H―防渗墙上下游水位差(m)

2.2套井处理深度

根据工程经验,套井回填粘土防渗连续墙处理深度一般位于坝体渗透部位至少1―2 m以下,该山塘大坝若基础建在基岩上,加上坝高较矮,原心墙土质量整体较差,故套井回填防渗直接置于弱风化基岩上,套井深度大多10―15m之间。

2.3套井钻孔及防渗墙布置

由于套井钻孔位置也就是防渗墙土料回填位置,故套井钻孔和防渗墙布置是对应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钻孔排数、轴线位置、孔距、孔径等,与防渗墙设计厚度、冲抓机规格有关。

通常情况下山塘土坝一般布置一排套井即可,对于心墙土坝,套井钻孔轴线位置一般和原心墙轴线保持基本一致;对于均质土坝,套井钻孔轴线以布置土坝轴线稍偏上游迎水面侧为宜,这样有利于降低坝体浸润线。为保证防渗墙有效厚度,同时避免相邻孔搭接结合处发生新的渗漏,应合理选择钻孔孔距,并保证相邻井孔之间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具体应以相邻井孔搭接处最小防渗墙厚度不小于设计防渗墙厚度为标准。根据防渗墙设计厚度为0.8m,冲抓机钻孔直径为1.1m,沿原心墙轴线设一排套井,故相邻孔间距允许最大孔距为0.75m,相邻搭接为0.35m。如下图1

(图1)

2.4回填土料特性

套井土料特性一般应遵循碾压土坝对心墙土料的相关要求,重点明确土料颗粒组成,自然含水率、塑性指数、压实度、干密度及渗透系数等指标。如下表1

序号 项目 指标

1 粘粒含量 15%―40%为宜

2 渗透系数 碾压后

3 天然含水量 与最优含水量或塑限接近为最优

4 压实度 >93%

5 干容重控制 >1.50g/m3

3.套井回填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3.1施工工艺流程

冲抓钻施工操作主要是钻孔、回填、夯实三个环节。其详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3.2造孔

3.2造孔

先按设计要求将套井孔放样并编号:施工时造孔顺序应间隔进行,先完成图1中1#与3#主孔,再打2#副孔,回填后再5#,再4#,以此类推;如设计两排孔,先打上游排而后再下游排。

施工操作,凭借机具自重向井位冲击,冲击时,叶片张开,并插入井孔土层,冲击后,操作卷扬机使钢丝绳通过滑轮组使4个叶片闭合,将土抓住,然后把整个机具提升至井口,使其碰到固定于塔架上自动挂卸器,实现自动挂钩。挂钩后,放松钢丝绳,叶片自动张开,向井口处小车卸土,待小车运走弃土后,再将机具从挂钩器上脱下,再次进行冲击,开始下一次循环进行,直至挖到设计深度。

钻孔要垂直,这是施工的关键,否则会影响防渗墙的搭接和有效厚度。为防止井孔倾斜,造孔时,定位要对准中心桩,三角架垫应保持平稳,避免钻头上的4个叶片必须长短一致,而且要直,造孔到一定的深度,及时检查井孔是否平整垂直,若发现井壁已歪斜,必须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3.3回填

在回填土料前,应下井检查,把井底浮土、碎石清理干净,并保持无水。井内若有渗水,要及时抽干。井壁有渗水,在渗水方向布置副井,用深井泵抽吸,拦截渗水,保证套井回填质量。回填土料,应经过实验后,选定料场开采,并要有专人负责。土料开采后,要打碎,粒径一般不得大于5cm,并不准掺有草皮、树根等杂物。回填铺土要均匀平整,分层填筑,松土层不宜过厚,以30―50cm为宜。

3.4夯实

回填土的夯实是提高土的密实度和抗渗强度的重要环节,对保证填土质量起很大作用。施工参数的确定应通过现场实验确定,按其试验最佳铺土厚度、落距、夯击次数控制。

深井底部要及时回填,分层铺土要均匀、平整,不要边高边低;夯锤落距宜小,落锤要平稳,提升后自由下坠,不使钢丝绳抖动,以保证夯实密度。一般回填控制夯距2m,夯击次数20―25次。当距顶2m以内时,应减少单位冲量,夯距要小于2m,以防坝顶开裂或沿孔周壅起。

3.5质量检查

及时检查质量是保证套井回填质量的重要措施,其内容包括土料检查、井孔检查、施工参数控制及回填土检测等项。

①土料检查。检查是否在料区范围内开采,取土前是否以将草皮、树根覆盖层等清理干净,取土加工是否符合规定;排水系统、防雨措施是否完善;土料的性质、含水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井口检查。下井检查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应坐定安全笼下井。在下井前,必须对机械设备加以检查。井孔检查内容:井底清基及积水排除、孔底深度、有无渗水、塌方、土质松软部位,根据检查结果及其性质轻重加以处理。

③施工参数控制。施工参数的确定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按其试验最佳铺土厚度、落距、夯击次数控制,当料场改变时,施工参数也作相应调整。

④回填土质量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干密度、含水量、渗透系数。一般要求对每个套井均应取样试验。井中取样间隔井底2―3m处取第一组土样,以后每回填4―5m取一组,必要时可以在任意深度内抽取土样,每组取样3个,每一组样必须标明:取样时间、井号、深度以及料场等。渗透系数测定可根据施工质量和回填土性质,抽查取样,但要有足够的组数和代表性。

古诗山行范文4

1、温客行对顾湘是亦父亦兄的感情。

2、温客行在自己还是半大孩子的时候收养了顾湘,两人一直以主仆相称,然而鬼谷众人即使是表面功夫也会对温客行毕恭毕敬,顾湘却能没大没小地向温客行撒娇卖蠢。

3、在顾湘出嫁的时候,温客行为小丫头准备了三条街的嫁妆,然而顾湘却在大婚之日被曹蔚宁的师傅莫怀阳所杀。顾湘临终喊了温客行“哥哥”,求温杀了莫怀阳。

4、温客行言出必行,杀了莫怀阳自己也身负重伤。可以说温顾二人虽然没有血缘,却胜似家人,读作主仆,写作兄妹。

(来源:文章屋网 )

古诗山行范文5

有一种观点认为,百家争鸣可以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相媲美,并对百家争鸣的历史贡献大加赞赏。看到这个问题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看到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更多的是西方流传下来的教育模式而不是我们自己沿袭下来的教育模式?西方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而我们的文化传统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我们今天一直在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很显然是他们先进而我们落后了。我想这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确实存在问题,另一种就是我们并没用真正继承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

一种观点认为,百家争鸣在中国思想发展史有重大意义,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但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在思想文化领域却不曾再现过那时的辉煌。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经过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之后,在文艺复兴中又浴火重生,随之而来的启蒙运动又把它发扬光大,并把启蒙思想向全世界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而我们的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会产生这样的功效呢?

也有人并不看好百家争鸣的历史价值,认为百家争鸣实为百家争君主个人的“宠”,他们的贡献大多是帝王之术、治国之道,把学术问题政治化了,并没有容忍不同学术见解的宽阔胸怀。为此,他们举出了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大夫七天,就杀了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少正卯;孟子大骂道家杨朱和墨子“无君无父,禽兽也”;法家更是焚书坑儒,与其说是百家争鸣,毋宁归为“百家叫骂”、“自相残杀”。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百家争鸣到底是学术争论还是政治上的互相残杀?这就使问题复杂化了,关于这一点,我想会有很多争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这种文化繁荣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四分五裂。其言外之意是,只有国家四分五裂才会出现文化繁荣。在生活中,持这种观点的也大有人在。这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也是站不住脚的。比如说在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为什么不会出现百家争鸣这种文化繁荣的局面呢?

通过对上述观点的对比可以看出,我们今天面对战国时代的这场大辩论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这种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对这些观点的比较,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从某种角度出发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看到了百家争鸣的重大影响。争论的焦点还是在于产生的原因和价值。

现在我就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机构急剧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士阶层的出现和当时的养士之风盛行有密切关系,各诸侯国除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助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很多优秀的人物受到重用,官至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得到鼓励和资助。

此外,各诸侯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有密切联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往往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另外,还有一个重大事件,就是战国中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稷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对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齐国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称雄诸侯,但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同时,稷下学宫的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中国文化的大融合。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的著作在稷下学宫得以丰富和补充,即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对士宽容的态度,允许士“合着留不合则去”,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这种历史环境对诸子百家的形成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以上春秋战国的学术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这种学术自由的环境,使这一时期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也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的局面。

古诗山行范文6

是的,我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跑步厉害,有的唱歌动听;有的语言天赋超强,有的逻辑思维缜密;有的乐观活泼,有的善良温柔……。所以,成功的教育应该要面向每个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能良好发展。作为教师要确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有无限潜能的人。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

刚进入这个班级,我就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朝气与活力。唯独鑫,这个秀气的男孩,无论同学们怎么谈笑风生,他都低着头,蹙着眉,仿佛阳光从未眷顾过他。偶尔在课堂中,每到精彩之处,才看到他抬起头瞄上几眼,这时看到的眼神也是满含忧郁。

我试图与他面对面交流,他总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在他的作文中我看到了他有一定文笔功底,也感受他的不开心,于是我换了一种交流方式:QQ聊天。很快,我们便开始网聊了。

我先打了招呼:“嘿,忧郁王子!”

他呵呵了两声,送了个笑脸。

我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笑,好开心!”

他又回复了两个笑脸。

我适时地去问:“我能看出你是个有故事的男孩,能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吗,我会保密的。”

有时,隔空的文字倾诉比面对面的交谈,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从一段段的文字中我这才了解了他的情况。

他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父亲抛下了他和他的同胞妹妹,母亲也因重刑入狱,还要十年左右才能回家。寄养在外婆家的他和他的妹妹,觉得低人一等,性格内向,思想悲观。尤其是他,觉得自己成绩不如人,缺失父爱母爱,感受到的只有耻辱,害怕再受人伤害,于是总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看到了症结所在。他的生活中,缺少鼓励关爱之声,极度的自卑占据着幼小的心灵,他的生活之舟失去了舵的掌控,周围一片黑暗。作为老师,我无法弥补他的家庭给他带来的伤害,但是我可以扬起他生活的风帆,给予他生活的动力。

首先我要树立他的信心。我告诉他,他不必用父母犯下的过错惩罚自己,他也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他是我遇到的最有思想、最懂事的男孩。

起初,他对我的话将信将疑,过了好久才说:“我的家庭,我的成绩……没有人会对这样的我好的,我也不敢相信别人!”

孩子受到的伤害有多大啊,居然不再信任任何人了。

几句苍白的劝慰不如实际的行动来得有效。上课时,我请他朗读课文,不断鼓励他;遇到难度不大的问题,从眼神中判断他会回答时,便请他作答,时时表扬他;经常范读他写得好的作文,肯定、激励他。渐渐的,他的头不再埋得低低的,他也敢举手回答问题了,他的写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

感谢教育机构开展的一系列征文活动,给了孩子们更多飞向蓝天的机会。我鼓励他多参与,和他一起精心修改文章。有付出就有收获,一次次荣誉的获得让他更增添了信心,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内心的阴霾扫去许多。

其次我要让他走出自己的世界。课堂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想要融入社会必须走出去,接触更多的人。我找到班级一个单亲男孩小超,与鑫不同的是,小超只是失去了母爱,天性乐观的他活泼外向。小超对鑫的家庭情况比较了解,当我提出要小超与鑫多接触,多沟通时,他欣然答应了。

几天后,鑫告诉我,他多了一个好朋友,一个可以“同病相怜”、相互关心的好朋友。我表示了惊喜,并鼓励他多和同学交流。渐渐的,课间操场上,我也看到了鑫欢快的身影;课堂上,我能看到那双眼睛不再忧郁,阳光洒满他的脸庞……

鑫现在已经初中毕业,读高中了。他坚持写作,在一个个字符中,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希望,获得了前进的动力。前几天,他还把刚刚创作好的一部小说拿来给我阅读,字里行间中,毫无颓废消极之意。大胆的构思,细腻的描写,鲜活的形象,仿佛让我看到一颗创作新星冉冉升起!

每逢节假日总是能收到他祝福的短信,我很欣慰,喜的不仅仅是收到了真挚祝福,而是看到了一个曾经缺失爱的孩子,在重拾爱与信心之后,能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我想我此时的成就感,绝对超过了送一个“尖子生”进名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