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一、 做好试题研究、灵活应对试题变化

(一)注意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

试题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考查。地球、地图、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经济是构成地理的要素,这些占的分值都较大。

(二)试题图文并茂,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

各种题型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语言和工具,是考察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另外,还有一些无图考图题,侧重考察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利用地图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围绕社会热点

焦点问题的创新设计,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体现了地理知识的时代性特征。

(四)在乡土地理的考查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选择题和综合题都对潍坊地理做了考查,提示我们对于潍坊地理的复习要进一步细化,不能只局限在会做选择题的复习。

二、 中考复习的重要三个阶段

(一) 切实抓好"双基"形成知识体系

先加强对各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力求做到全面,达到知识点不错、不漏,但同时又要把握重点.

对于课本知识的梳理,可以以知识结构为线索加以整理,画出知识脉络网,特别对知识点的交汇处更应认真整理、归纳、反思、因为中考命题常常在知识点的交汇处做文章。

(二)知识整合,专题复习

要想取得理想成绩,还要对地理的所考范围和内容加以判断、总结、集合,这就要求在第一轮复习后做一些专题训练,掌握一类题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拓宽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设计了八个专题

1、 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定与分布2、世界之最3、世界的农业4、地理漫画、景观图的判断5、河流、湖泊、运河、海峡6、矿业与工业7、解选择题技巧总结8、世界热点问题研读

(三)精解名题,知识迁移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精选名题,典型题目进行测试、练习、讲评,加强对学生学习使用已掌握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增强解题的灵活性,提高应试能力。

三、立足课堂,确保课堂复习高质高效

为提高地理复习课的效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贮存"的学习方式,我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提高"复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自主探究,合作提高"复习课模式基本教学环节

1、展示目标 学有所依2、自主探究充分思考 3、合作交流 巩固提高

4、质疑解难 延伸拓展5、总结归纳形成规律 6、达标测试 体验成功

(二)"自主探究,合作提高"复习课教学模式教学环节解读

1、展示目标,学有所依

此环节前,可以有导入环节,但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占用时间太多。 "复习目标"要明确具体全面,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2、 自主探究 充分思考

此环节学生要对照目标,自主而不是自由复习,并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下一环节中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这一环节属于学生个人行为,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习惯的培养。

3、 合作交流 巩固提高

此环节小组成员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小组不能解决,由组长汇总写到本小组拥有的小黑板上,在下一环节中解决。

4、 质疑解难 延伸拓展

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此环节解决。首先是全班同学思考解决,若不能解决,由教师精讲,适当延伸也可讲方法,易错、易混、难理解的问题。5、总结归纳,形成规律

此环节要简练。师生总结均可。教师可将本节知识系统化,连线、直网。以加深学生印象。

5、 达标测试 ,体验成功

测试题要密切联系"复习目标"。题量适中,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分层设计,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差异。一定要求学生合上课本,独立完成。

反馈手段不要单一,尽量当堂反馈,对易错题做有针对性的讲解、训练,争取有二次达标测试。

(三) 以上环节应需注意的问题

1、 要灵活运用此模式,在复习目标比较多的前提下可以将目标分解,即解决完一个目标后,再解决另一个目标,而不一定要齐头并进。

2、 教师要刻印复习课导学提纲(导学案)"复习目标""达标测试"必须刻在导学案上,部分复习内容也可以刻在导学案上。

3、 教师要细化课堂教学案,以改以前复习课教学案的提纲挈领式,要认真备教材、备学生。

四、教学别重视反馈环节的落实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落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1、合理划分小组,以优带差,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2、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二)单元测试的落实

1、精选试题,使试题有针对性、有梯度。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范文2

一、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在进行训练前,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

一方面,强调学好地理的重要性,同时说明进行一定的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好初中地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重要基础。当前人类面临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及物种多样性减少等诸多世界性问题,而这些内容正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课题。学好地理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地理中考前若能进行一定的有效训练,必然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提高综合素质,并且可以明显地提高中考成绩。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歌德认为,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让学生学好地理的秘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注意考前训练形式的多样性

考前训练,离不开让学生做习题。传统的“题海战术”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一点考试成绩,却不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甚至会挫败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影响到备战中考的情绪,是应该避免的。

要做到有效训练,就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性。地理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为考前训练形式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除运用传统的文字题外,还可以适当运用读图、填图、画图、数据表格及材料分析题等。

多样的训练形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复习的兴趣,避免了因为做重复的题目而让学生厌学的负面影响;多样的训练形式,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若能在考前注意变换训练形式,则训练将更有效果。

三、训练要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地理虽然难度不大,都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内容丰富,知识面较广,囊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里面多数是现代人应掌握的地理知识。许多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全面复习,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追求大题量,生怕哪个内容没有训练到。这样一来,就会存在重复性的训练,造成学生的疲劳和时间的浪费。

中考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在考前的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就要将训练的内容集中到课程要求的重点上来,集中到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易错的难点上来。例如,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中国人属于黄色人种、台湾岛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岛屿、大洋洲的主要国家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等这些几乎是常识性的内容只需训练一遍即可,避免重复训练造成时间的浪费。

在考前训练时,要做到首轮系统全面,第二轮突出重点和难点, 这样可大大节省时间,提高训练的效果。

四、注重训练反馈

注重训练反馈,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及完成之后,有意识地针对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正确率及错误率等进行总结分析,从而能够找出训练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和盲点等,帮助教师及学生及时加以弥补。注重训练反馈,是考前训练有效落实的保障。

首先,注重学生训练积极性的反馈。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若发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及时完成或出现大范围抄袭的现象,则说明训练强度较大,具体就是题量过大或内容过多,此时,就要适当减小训练强度,精选训练题或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并且通过强调地理复习训练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反之,则要适当提高训练强度,做到考前时间的有效利用。

其次,注重学生知识方面的反馈。通过总结训练结果,首先要找到学生对地理知识是否有学科性的错误认识、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是否全面、学生对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否把握深刻理解透彻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个别地加以辅导。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师生在复习过程中时间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使训练更加务实。注重学生知识方面的反馈可以让训练更加有实效性。

再次,不可以忽视学生对地理技能把握情况的反馈。在实际的复习训练中,更多的老师会将复习重点放在地理知识的掌握上,而忽视了地理技能的复习和提高。笔者认为,在大型考试中,地理技能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也是拉开分数的重要手段。往往是学生虽然对某个知识点把握了,却不会读图、判图及数据表格的分析,从而无从下手,最终导致失分。常用的地理技能主要包括:读图、填图、绘图、图表分析、地理计算、地理观测等。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地理教学内在联系综合能力学科渗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国家教育部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高考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由于地理学科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其所研究的地理环境知识是由自然、社会等众多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体,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在地理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地理教师不知道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融合到一起。针对存在的这一问题,我进行了粗浅的研究,本文对这一问题浅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各学科的综合能力

1、立足初中地理课教学,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同的学科知识应用的程度不一样,以“数学”为例,我们学的很多,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够用到的很少,小学的数学知识就足够了。而“地理”却不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到。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对我们非常重要。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整体上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初中地理课,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建立章、节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吃透,该拓展的知识要拓展,该加深的要加深。从而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网络,让学生在各学科间应用地理知识,并做到运用自如。

2、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有些知识的学习不能一味的强调理解和应用,要根据学科的不同有所区别。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不断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逐渐整理出知识结构系统,构建地理知识结构,将地理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有序化形成体系,真正做到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在各学科中灵活运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就要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加工,切记把知识直接读给学生,我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时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大陆板K运动的动画,课堂上展示,把我的课件与学生的进行比较,看谁的更生动一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地理知识的传授要分析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理清知识的脉络层次,使之系统化;总结地理事物的运动、分布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表、地图、图像,做到图文结合并茂,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五化”培养学生的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概括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地理授课中,应当把政、史、地三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各科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时空观的教学模式。

二、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考试题源于各科的单科知识,又有各科间的融合,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各学科间共同知识的整合与渗透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各科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本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由社会、历史和自然多因素共同形成的综合体,这就导致了地理与其它学科之间有许多相互交叉和渗透。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中“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我就把上述各种因素都融合在一起来解释最近我国发生的大面雾霾天气产生原因及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地理教师在掌握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同时,还要掌握以地理知识为中心,将其它学科知识联系和沟通融合在一起的能力,以具体的地理事实为材料,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传授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地理考试离不开“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以,学生的读图能力直接关系到地理知识学的好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地图知识教学,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通过读图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地理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各种地图的运用,如区域图、柱状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理模式图等,应用各种地图分析地理现象、讲解地理知识。教会学生判读各种地图的方法,能够读出数值的大小看出递变方向,再根据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读高低;以区域图为例,最重要的是看出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等去加以识别。经常引导学生养成将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及新闻事件与地图联系在一起,通过读图让学生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去分析、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全面提高。

四、立足地理学科,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按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考试的知识范围,做好本学科的教学。教师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且能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以固定的教材知识应对中考试题的诸多变化。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不适应从一个学科转变到另一学科跳跃式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对跳跃性的试题转不过弯,学科知识鉴别时间长,综合思维能力差。说明学生不习惯跨学科综合思维,习惯传统的单科一维纵深思维,横向联系渗透的思维能力较差,跨学科知识干扰较明显。因此,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好本学科综合内容的基础上,淡化学科间的知识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综合,重视将政、史、地三科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具有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利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科间综合渗透互为利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编著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2012.5

[2]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王乃昂 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7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范文4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14-01

从高一开始就有很多学生反映:"地理好难学,我上课也认真听讲了,可还是很复杂。"家长也困惑地问我:"高一的地理怎么那么难?"我觉得学生和家长的这些反映都是正常的,学生感到地理难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从客观来讲: 高中地理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主要讲的是各种地理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规律,特别是高一上册是自然地理部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地球和大气部分,本身是自然地理中的难点内容,所以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确实会感到困难的。

从主观来讲: 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地理知识几乎是空白,主要是中考不考地理,同学们只在初一学过地理,两年过后忘得也差不多了,所以一些同学到了高中还不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分不清"黄河、长江"。在这样的基础下,一下子要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判断地理事物当然是困难的。

那么就我们学习高中地理而言,同学们在学习时尝试采用以下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文理兼容,灵活记忆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这部分内容理科性较强。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2.重视地理图像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图像,地理图像包括了地图、结构图、坐标图、原理图等等。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绝大部分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图的时间不宜太长,但要坚持经常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

3.会比较、会联想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 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

我们知道,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册"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海陆热力差异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的内容,就涉及到海陆分布、印度、蒙古、西伯利亚、夏威夷等具体地方,及时复习熟悉这些地方,才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范围及其移动和影响等内容。在"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节,需要密切联系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日本、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初中地理知识,才能学好这一节内容。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范文5

一、立足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中考考试虽然不是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章节或单元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这“五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

二、重点复习系统地理知识,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上文所言,考试往往以“问题立意”,其试题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却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在地理复习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地图教学,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中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所以,在地理复习中,必须加强地图知识的教学,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提高读图能力,教会学生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图文转换的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通过读图获取与自然、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自然地理因素及交通、资源、经济活动等地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等,提高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四、捕捉教学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中考考试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立意命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复习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要提供事实材料或背景,指导学生获得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思维对事件作出评判。

中考地理知识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谈谈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存在的阻碍及提高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效率思维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61-02

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中的理科,在逻辑思维这一块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对于文科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众所周知,地理学科学习的是世界各国以及咱们中国的人文自然地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块块富饶的土地,一片片炽热的国土,地理学科就是把这一切展示在我们中学生面前,揭示地球的奥秘,引领着我们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努力去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1改变模式,夯实基础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在初中是不受待见的。换句话说,由于中考对地理学科不做要求,造成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认为初中地理是副科,学好学坏都没有关系。很明显,初中地理在初中不受重视,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对初中地理不重视。很多学校考虑到地理学科在中考中不占太多比例,所以干脆不任命专业的地理老师任课,而是让一些课较少的语文、政治老师等老授课,这在地方的私立学校尤为严重。二是教师不重视。由于地理在学校的不受重视,地理教师在初中学校的地位也不怎么高,地理教师对教学也是敷衍了事。三是,学生不重视。可想而知,学校以及老师都不重视,学生自然而然对学习地理也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较低。所以要提高高中学生的地理,首先就要改变初中地理的教学模式,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空间意识。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一步步提高地理的地位,培养学生兴趣。

2创新教学,提高兴趣

古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如下几点:

2.1上好第一课,培养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增强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应该在初一第一课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眼球,提起学生的兴趣。其实,同学们从小到大有很多问题都没有真正的得到答案,我们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引生深入。例如“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为什么一年有356天?为什么一个月有28、29、30天之分?为什么有些地方人少,有些地方人多?为什么有些地方经济发达有些地方贫穷落后?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点。只要我们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自然而然走好了第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2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兴趣教育,这并不能让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得以长期保存。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我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艘轮船要远航需要长期的动力支持,高中学生要学好高中地理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有弄清楚自己学习地理的原因,才会努力的去学习,去创造。所以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时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学习地理可以给同学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带来更多便利,读懂地图可以让同学们旅行畅通无阻,熟知地理可以让同学们在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工作,建设祖国,甚至经商的同学们还可以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的地理条件,寻找商机。”这样把地理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一节完整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要想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效率最重要的就是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高中地理不同于其他科目,他更重视学生有全局意识。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广阔的。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如果只是进行局部教学,就不利于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学习地理就会吃力。所以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在上一节新课时,要注意精彩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融入整个课堂,同时还要注意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图文并茂,让学生对比地图和课本,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树立整体的思维意识。又比如说,我们在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时,不要只是单讲知识,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己画地图,并且思考为什么某某地方为什么是高原,而同一纬度的其他地方却是沙漠等等问题?另外,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比如可以举办一些知识竞赛,画地图比赛等等。从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又学到了许多地理知识。

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不同于初中地理,不是简单的看图,计算,背诵就可以轻松应对。它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一定分析鉴别能力,要有整体观念。由于我们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不了解高中地理的综合性、地域性,再加上个人的思维的广度及深度又不够,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从而在学习高中地理方面力不从心。所以我们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建构学生地理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指出地理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让学生积极思考。一方面我们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一方面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就行。

5优化评价方式,促进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