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岳飞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岳飞的故事

岳飞的故事范文1

有一天,大榕树下飞来了一群小精灵。有叮当铃、彼。德潘、潘迪、小猫、小浣熊、小狗……它们都长着漂亮的翅膀。

彼。德潘提出到月亮上玩的建议,大家都叫好,叮当铃却说:“你们要是飞上去,就飞不回来了!”大家一听,都不敢去了。晚上,彼。德潘去找叮当铃。问为什么不让大家和它一起去月球玩,叮当铃说:“因为你们一去,翅膀就会丢的!”“骗人!”“信不信由你。”彼。德潘生气的走了。

彼。德潘召唤出魔仙小蓝和小月,请它们教自己去月球的口诀:“巴拉拉能量,古他娜,魔仙镜,转移。”又教它从月球回地球的口诀:“魔黑能量,飞哆飞罗,魔仙石,飞回地球。”彼。德潘很快就学会了,它飞上了月球。因为太冷,它的翅膀被冻住了,它说出回家的口诀,却没有能飞回地球。可怜的彼。德潘,再也回不到地球上了,就这样永远留在了月球上。天天住在月亮上,和星星对话,玩耍。它再也见不到它的小伙伴们了。它很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叮当铃的劝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意孤行,要多听从别人的建议和劝告。

岳飞的故事范文2

这本书是一部讲述古代英雄事迹的书。书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古代英雄的辉煌事迹,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非常逼真传神。

《精忠说岳全传》讲述了英雄岳飞一心报国抗金却遭到奸臣秦桧陷害的故事。在第二十二回中写到岳母为岳飞刺字,要求岳飞一生都要精忠报国,为国为民的故事。说明了岳母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儿子的关心,从而体现岳母既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母。岳母刺字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在《精忠说岳全传》中的第六十一回中写到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害死于声波亭中的愤人故事。读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不觉的燃烧起来,对奸臣秦桧深感痛恨,对英雄岳飞感到非常敬佩。又在第七十四回中写到高宗驾崩,孝宗即位。在孝宗即位以后为岳飞立下了英雄墓地,建立忠侯祠,还在岳飞的墓地前有铁铸成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个奸人的人头象,并永远跪在岳飞的墓地前受后人的唾骂。

岳飞的故事范文3

大家都听说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吧,而今天我要讲的却是三借《岳飞传》,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我。

记得第一次借《岳飞传》是爸爸推荐的。借完回家后,我爱不释手,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后,我就喜欢上了岳飞,因为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英雄。

第二次借《岳飞传》是我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的,它与上次看的版本不一样。就问爸爸:“爸爸,这个版本的《岳飞传》我没有看过,我想借回家看,行吗?”爸爸肯定地说:“当然可以,这种英雄人物的书籍可是值得多看几遍。”当我看完那本《岳飞传》,又认为岳飞是个英勇善战的英雄。

昨天,我又在图书馆书架上发现了一本不同版本的《岳飞传》,这次我还是把它借回家看了。书中的秦桧令我恨透了他,因为他用莫须有的名义杀害了我敬佩的英雄岳飞。

三借《岳飞传》后,我真想到岳飞的家乡看看,是什么样地山水,育出了这样一位英雄豪杰。

福建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三年6班

陈郁昕

岳飞的故事范文4

岳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将近九百年来,经过民间传说、评话、小说、戏曲的传播,岳飞已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是,传说中的岳飞和古代文人笔下的岳飞,与历史上的岳飞其人是颇不相同的。

一、关于岳飞的传纪

从赵构绍兴八年(1138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一直是南宋的宰相兼领“监修国史”的职务。在史馆中秉记事之笔者,非其子弟即其党羽。为了锻炼岳飞的冤狱,他们肆意篡改历史!篡改的范围包括岳飞历次战斗的捷奏、来往的公文,高宗的御礼和政府的省札。当时的一个史官曾透露:“岳飞每有捷奏,桧辄欲没其实。至形诸词色,其间如阔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状者,殆不可一二数。”《宋史・岳飞传》中亦载:“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或教(万俟以台章所指淮西事为言,喜白桧,薄录飞家取当时御札藏之以灭迹”。更明显的是:“初,飞下狱,桧令系党王会搜其家,得御札束之左藏南库。”这些被秦桧抄走的“御札”,有的已被灭迹,有的则在南宋孝宗年间由岳飞的儿子岳霖奏请发还,但已残缺不齐了。“御札”的命运尚且如此,岳飞的奏章和手迹的命运,由此可见一斑!又由于赵构、秦桧大兴文字狱,因岳飞一案,岳云、张宪同时遇害;家属流置边疆;部属故旧无故株连;幕属于鹏、孙革等六人坐从。这又使得人人自感危惧,以至于在岳飞死后,没有人敢把他的生平事迹和言论全面记录下来,写成行状和墓志铭之类。相隔六十二年之后,岳飞的孙子岳珂才为他编写了一部《鄂王行实编年》。虽然他是“大访遗轶之文,博观建炎、绍兴以来纪述之事,下及野老所传,故吏所录,一语涉其事则笔之于册。”这一方面说明关于岳飞的真实事迹,在当时搜集已很困难;另一方面也说明民间保留的岳飞传说也不无出入和讹误。而岳珂则不可能对此进行一番细致的辨伪工作,有意无意地造成溢美和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继岳珂之后,作者迭起,现可考见的有《鄂王飞事迹》、《岳武穆公遗事》、《鄂王事》、《岳侯传》等。这些传记,都不免有或虚夸、或不尽、或不实的毛病。如岳飞青少年时期的一段生活,就是岳珂根据自己的想象而描绘的。少年的岳飞,仅是河北地区的一位农家子弟,长大以后,曾为大户人家的庄客,以耕种为生。由于家境贫寒,从小既不能“尤好《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也未曾结笔墨之缘。岳飞的文化,大概是他在大户人家做庄客时,与富家子弟接触后才渐受熏陶的。从军以后,他的幕僚中有许多文人,他的文字修养便提高得很快。又如《宋史・岳飞传》中记载,岳飞出生时,黄河决口,其母抱着他坐在缸中漂流等情节,也是虚构的。从宋史的其他有关史料看,岳飞诞生在崇宁二年,其时,黄河并没有决口的记录。岳飞的父亲,也不是在那次灾害中丧命,而是在岳飞二十岁时去世的。再如朱仙镇之役,实际上也是史无此事,是岳珂为提高他先祖的威望而虚构的。这些不真实的传记内容,使岳飞的形象蒙上了传奇的色彩,为后人研究岳飞和辨诬工作增加了困难。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以其丰富的宋代历史知识和大量的考证纠正了许多谬说,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和不足。

二、关于岳飞的传说

岳飞是为抗金而死的。在他死后不久,他的英勇抗金的事迹,便被编造为各种传奇式的神话在民间传播。从南宋咸淳年间说书艺人五六大夫开始,历经元、明、清三代,岳飞的故事已被人们用评话、杂剧、演义的形式广泛地传颂。今天所能考见的传奇有明成化年间的《精忠记》、《金牌记》、《续精忠》;小说有明初熊大木编辑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戏曲方面从元代开始,几乎各个时代都有关于岳飞的剧目产生。到了清代,岳飞题材的戏曲,引起了小说家和剧作者的注意,于是产生了仁和(今余杭)人钱彩编的《精忠演义说岳王全传》,简称《说岳》。此书刊行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乾隆年间曾一度被查禁。《说岳》吸取了以前各种岳飞演义的优点,又收集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及史纪稗钞,内容极为丰富。其文字也比较通俗、生动。因此,《说岳》流传以后,其他有关岳飞演义的小说便逐渐湮没了。近年广播的评书《岳飞传》,就是根据《说岳》改编的。

三、传说中的岳飞与历史上的岳飞

岳飞英勇抗金及被秦桧陷害屈死的悲壮史实,是一切有关岳飞的传记及传说、评话、戏曲产生的基础,而这些著作的出现,反过来又加深了人们对史实的了解和对岳飞这个历史人物的熟识。目前人们能见到的有关岳飞的传记和小说,大都从正面歌颂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反面鞭鞑了赵构、秦桧之类的投降卖国罪行,人们从岳飞的身上吸取了斗争的力量。这是传记和小说等文艺作品产生的积极效果。但其中的不真实的成分,由于众说纷纭,也曾使人们迷惑不解。下面就传说中的岳飞和历史上的岳飞做一比较。如《说岳》第十三回的“枪挑小梁王”,无论是正史别传,还是宋人的野史笔记,都找不到一点根据,而岳飞的青年时代,也不可能有这样一段惊险的经历。又如在朱仙镇大战中,王佐断臂假降金说反曹宁、陆文龙的故事,在史实上也找不到根据。但因为岳飞的不计个人恩怨、待人以诚的作风使得当时的一些文人武士慕名而往、望风景仰的事,却是确有记载的。有一个叫黄纵的文人,在岳飞的部下掌管机密文书。有一次,岳飞给部属分沉香,黄纵分得最小的一块,岳飞感到分得不均,又拿出一袋再分,轮到黄纵时,又剩下最小的,岳飞不知如何是好,黄纵却深受感动。正是他的这种待人至诚的作风感动了部属,所以岳家军的全体官兵,在平时都严于约束、在战时都乐于用命。“王佐断臂”在史实上虽系子虚乌有,但人们也觉得是在情理之中。再如第五十八回“义释戚方”,戚方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却是张俊的部将。《说岳》将他写为岳飞的部将,并结为兄弟,而后违法受重责,怀恨在心,遂两次放毒箭暗害岳飞。这是小说作者的艺术加工。事实上,也确有其事,只不过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史书记载,岳飞屯军宜兴期间,有人控诉他的舅舅姚某有不法行为,岳飞不能容忍,只是在其母亲的极力劝说下,才没有按军法行事。不料在一次行军中,岳飞的舅舅却突然向岳飞放箭,射中了岳飞马鞍。岳飞大怒,立即驰马逐舅,将其斩首并剖其心。关于十二道金牌之事,史载不一。《说岳》写岳飞在抗金的大好形势下,对朝廷的班师诏唯命是从,一味愚忠,这是与史实不相符合的,实际上,岳飞在接到朝廷的“措置班师”的命令后,鉴于孤军深入(赵构已令其他抗金部队从淮河一线撤退),若不班师就要丧师的情况下才忍痛撤退的。这与愚忠是毫不相干的。岳飞班师后,又曾率部驰援淮西,后被任为枢密副使,与秦桧的企图摧毁南宋国防力量的阴谋作了坚决的斗争。他的入狱,也不是从前方回朝的路上被锦衣卫押解至京的,而是在经历了以上的一连串事情之后,被秦桧派赵构的心腹杨沂中从庐山骗到杭州的。他在狱中,任凭狱卒严刑拷打,决不低头招供,并以绝食表示反抗。岳飞的悲剧性结局,无论是评话、小说和戏曲,都与历史上的记载是一致的。

岳飞的故事范文5

岳飞二十岁从军,二十七岁时,一次宋金交战,原官拜右相的杜充不战而降,高宗流亡,仅岳飞力战不懈。而后一路以寡击众,令金兵无功而返,自此开始收编杜充旧属与各地散兵勇士,俨然成为一股中兴力量,号为“岳家军”。

数十年间,岳家军历经百战而几少败绩,收复失地遍达现今大陆之十七省,几乎等同南宋半壁江山,甚至有可能成功反攻金国。最后却功败垂成,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并被宰相秦桧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赐死。

虽然岳飞有生之年,理想未能实现,但后世仍对其极为推崇。民间把当时国力衰败的原因,归咎于秦桧,部分史学家则归责宋高宗。而岳飞则千百年来,被民间奉为岳武穆王立庙祭祀,享有崇高的民间地位。在清朝因政治考虑(因岳飞当年攻打的女真族,正是清朝的祖先),刻意推崇关羽来取代岳飞的民间形象之前,岳飞一直是民间香火最鼎盛的历史人物。

岳飞可供我们学习之处颇多,其所训练的岳家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当时衰弱的宋朝,成为一股最重要的安定力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誉。

同时,岳飞精通诗词书法,以《满江红》一词,写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壮志,当之无愧为一文武全才的军事将领。

岳飞堪称我个人最敬佩的几位古人之一,个人对其有崇高的景仰。然而,若以今日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倒也有些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小时候读岳飞的故事,总觉得是秦桧害死了岳飞;但年长后,重看这段历史,了解到在当时有权力杀岳飞的,其实只有皇帝宋高宗一人。

岳飞为何惨遭自己老板的毒手?以今观之,显然其冲突在于岳飞的目标与其老板的目标有严重冲突。

岳飞的目标在于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而宋高宗的目的,则在偏安南宋、坐稳龙椅。假使岳飞真能“还我河山,迎回二帝”,那宋高宗的龙椅,岂非要归还徽、钦二帝?如此自不难明白,岳飞为什么会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

岳飞的故事范文6

关注和期待

大巴车缓缓驶入厦门大学美丽幽静的校园,被橘色灯光笼罩着的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映入眼帘,中心台阶入口处是巨幅的演出海报,中心大厅内几张长条桌拼在一起,同时售卖门票和节目册,且买者踊跃。大厅内人头攒动,却并不怎么喧闹,看不到盛装的名流,也没有浮华的寒暄,但每个人脸上流露出的,是对这部即将拉开帷幕的歌剧《岳飞》的真诚关注和期待。

岳飞,这位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形象曾经出现在小说、戏曲、评书、电影、电视剧、歌曲等众多艺术形式当中,而以歌剧的形式来呈现却是首次。剧作家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剧本的架构。曲作者又会以怎样的语汇用音乐讲述故事,塑造人物?静等启幕的前夕,时间似乎慢了许多。当84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健步走上舞台,台下立时晌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位耄耋老人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随着序曲的奏响,随着一幕、二幕、三幕的次第呈现,歌剧《岳飞》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历史记载,岳飞从公元1126年开始投身于抗金的斗争中,至公元1142年被害,历时16年,剧作者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走入两个误区:一是全剧成为岳飞的生平介绍,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二是受到其它艺术作品的影响,照搬人们所普遍熟悉的故事情节,落入俗套。

而歌剧《岳飞》剧本的构思却颇具新意,剧作家徐庆东将时间和事件浓缩在公元1140~1142年之间,也即岳飞被害前的两年中。这两年是岳飞抗金斗争中最艰苦的两年,围绕着“战与和”,表现了岳飞内心决心抗金到底,而面对朝廷以及主和派的不断掣肘,岳飞内心的种种矛盾与无奈。编剧将岳飞置于一个无法摆脱的矛盾体中,那就是岳飞抗金收复失地“直捣黄龙”迎回旧主徽、钦二帝的决心,与宋高宗赵构的私心格格不入,因为如果迎回二帝,赵构自身的皇位便不保,而秦桧等主和派也就是利用了皇帝的私心和南宋朝野普遍的偷安心里,除掉了主战的岳飞。在歌剧《岳飞》中,“尽忠报国”已经不再是人们所熟知的岳母刺字这样一个近乎标语似的符号,而成为桎梏岳飞的枷锁。封建皇权时代的岳飞,首先要尽忠,而尽忠的具体对象就是皇帝、是朝廷,某种程度上讲,尽忠与报国是矛盾的,而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才是岳飞最后悲剧的根源。

音乐是一部歌剧的灵魂,歌剧《岳飞》的音乐,主体脉络雄浑、激昂、大气,有如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点缀其间的,是色彩斑斓的小花,有柔美,有幽怨,有倾诉,有离别。激昂之处使人振奋,扣人心弦,就好像一开幕时的序曲;柔美之处引人遐想,动人心扉,就好像那首悠扬缥缈的女声合唱《卖花歌》:抒情之处则让人心有戚戚焉,潸然泪下,就好像第二幕岳飞的那首咏叹《小重山》,幽怨的英国管,诉说着岳飞“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内心悲凉。黄安伦是一位有才华的、多产的、颇具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在歌剧《岳飞》中,黄安伦将瓦格纳的“乐剧”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力图通过音乐,表现出岳飞及岳家军决心抗金,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此次首演,因考虑到时间的问题以及音乐会版舞台呈现的局限,将原本的四幕缩减为三幕。

铁锹与厨房

岳飞一生坎坷,悲剧结束。歌剧《岳飞》的命运同样多舛,所不同的是,历时35年,最终登上了舞台,令人欣慰。

35年前。黄安伦还只是个不到30岁的大小伙子,他和郑小瑛是同事,但两人的渊源却不一般。因为小时候和郑小瑛同住在中央歌剧院的一个宿舍大院里,所以黄安伦一直称呼郑小瑛“大妈”。黄安伦说:“早在我6岁时,就认识了青年时代的郑小瑛老师,我算是‘郑大妈’把我带大,也把我骂大的。并且‘郑大妈’一直是我生活和事业的表率。今天我可以对‘大妈’说:‘您没有白骂我!’”

1977年,已经在中央歌剧院工作的黄安伦遇到了“郑大妈”,“大妈”希望他能创作一部《岳飞》的大歌剧,那时的黄安伦已经在作曲界崭露头角,郑小瑛也亲自指挥过黄安伦的多部作品,她坚信他具备写作歌剧《岳飞》的水平和能力,对像儿子一样的黄安伦,郑小瑛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你好好写。我要把你拧干。”“大妈”的信任和嘱托,让黄安伦倍感压力,他说:“您把我拧干没关系,可写歌剧《岳飞》这个事儿也太大了,您先让我练练手吧!”于是,黄安伦的另外一部歌剧作品《护花神》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歌剧《岳飞》的创作开始提上日程。著名导演滕文骥是歌剧《岳飞》脚本的起草者。之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剧作家徐庆东在滕文骥草稿的基础上,进行歌剧《岳飞》的创作。为了能够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搬上歌剧舞台,徐庆东与黄安伦查找了几乎所有关于岳飞的历史资料。几年下来。徐庆东和黄安伦都成了“岳飞通”,就连“岳飞专家”王曾渝先生都由衷地夸赞:“无论正史、野史,所有和岳飞沾边的材料你们都阅遍了!”

光有材料是不行的,歌剧剧本不同于电影或其它舞台剧本,其创作要具有音乐性。为了让徐庆东了解歌剧创作的特点,黄安伦带着他一次次拜访陈紫等老一辈歌剧作曲家和剧作家,汲取他们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而为了让徐庆东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洋歌剧,黄安伦还用自家那台钟声601老式录音机播放所有能搜集到的歌剧录音磁带……怀着对岳飞的崇敬,怀着对歌剧的一腔热忱。两个年轻人铆足了劲儿想要把这部歌剧做出来。然而剧本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常常写了改、改了写,反反复复,两人又正当血气方刚,脾气暴躁,常常一句话不合,一把铁锹就飞过去了。就这样,不断地争吵,不断地修改,黄安伦说:“我们就是这样把这部作品吵出来的。”

1980年,黄安伦赴耶鲁大学留学,除了行李,黄安伦随身携带的还有歌剧《岳飞》的剧本。读书期间,黄安伦每天回家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继续写歌剧《岳飞》。为了支持黄安伦的事业,即将评为副教授的黄安伦夫人辞去北京的工作,到大洋彼岸照顾黄安伦的生活起居。黄安伦记得,那时候在耶鲁大学租的房子非常小,钢琴旁边就是灶台。每天,黄安伦在这边的钢琴上写《岳飞》,而夫人则在毗邻的灶台上煮饭,黄安伦说:“《岳飞》是在厨房里写出来!”

1986年,歌剧(《岳飞》为黄安伦赢得了耶鲁大学硕士毕业作品的优秀毕业生奖金。1988年,有关部门曾经拨款20万元要上演这部歌剧,但接下来一年,却因种种原因,《岳飞》上演的计划被搁浅了。

其实。歌剧《岳飞》并非“嫁不出去的女儿”。这些年来,曾经先后有台湾、新加坡、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温哥华、香港等地区和国家的艺术团体想要首演歌剧《岳飞》,但是黄安伦都不为所动,他说:“歌剧《岳飞》是要给我郑大妈首演的。”

“大妈”和《岳飞》

是的,郑大妈!对于黄安伦来说,郑小瑛是同事,是师长,更是母亲!在歌剧《岳飞》总谱的封面上,是这样写的:“作品3了号,题献给郑小瑛/刘诗嵘。”是郑小瑛提议创作《岳飞》。是郑小瑛点名黄安伦执笔,是郑小瑛执棒《岳飞》首演。为了歌剧《岳飞》,郑小瑛倾尽心血。2008年中国歌剧论坛在北京举办,郑小瑛在论坛上的一句话让人难以忘怀:“《岳飞》不上演,我死不瞑目!”

中央歌剧院艺术创作室主任蒋力不会忘记,为了歌剧《岳飞》早日上演,他和黄安伦以及志同道合的几个朋友在黄安伦家里聚会、座谈,有一次几个人酒过三巡之后,朦胧中群情激昂,踌躇满志,一连想出几个自认为不错的主意,激动之余,蒋力操起电话,大着舌头给郑小瑛拨过去:“郑老师,我们想出怎么样上演《岳飞》了……”不等蒋力把话说完,郑小瑛在电话的另一端严肃地质疑:“你们在干吗?”郑老师的严厉口吻让蒋力一激灵,清醒了许多:“不好意思,郑老师,刚喝了点酒。”郑小瑛生气了:“喝酒了还和我说《岳飞》的事儿?!你们清醒的时候再说!”一件小事,足以看出歌剧《岳飞》在郑小瑛心目中的分量。

黄安伦的发小、同事、好友,原中央歌剧院著名演奏员汤铭,他对郑老师的《岳飞》情结体会更深。他不能忘记那个深更半夜晌起的电话,迷迷糊糊中,刺耳的铃声让他以为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冲到客厅接起电话,先是郑老师小心翼翼的声音:“不好意思,请找下汤铭。”“郑老师吗?我就是,有什么事儿?”一听是汤铭,郑小瑛立刻欢天喜地:“安伦把《岳飞》的总谱给我寄过来了,我看了,兴奋得睡不着,我弹给你听听吧!”

即使是病中,郑小瑛依然放不下歌剧《岳飞》。那年,郑老师身患重病。情势危急,可是她却拉着探病的汤铭的手说:“我走没什么,可我放不下《岳飞》,安伦那么远,回不来,我对于剧本还有些想法,你一定要把庆东找来,我想和他说说!”汤铭听得泪流满面,他跑出去,哽咽地给徐庆东打电话:“你马上来一趟吧。老太太要托孤了!”

首演当晚,郑小瑛异常兴奋,她在指挥台上的那种活力、洒脱、干练,完全不能让人相信她已经是一位86岁的老人。演出结束后的宵夜上,坐在桌前的郑小瑛双眼充血,满脸疲惫,与舞台上的她判若两人。望着略显孤独与落寞的郑小瑛,我不断回味着歌剧《岳飞》演出开始前和第一幕结束时,郑小瑛的两段即兴演讲。

对于厦门爱乐乐团,郑小瑛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今年是厦门爱乐乐团成立15周年。她感谢厦门市政府,厦门企业界这么多年对乐团的支持和帮助,对于那些与她肩并肩作战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演奏员们,郑小瑛的喜爱与自豪溢于言表,她邀请在厦门爱乐乐团服务14~15年和10年以上的演奏员起立向观众致意,她说:“一个公助民办的乐团,总共了8人,在15年之内,有46人能在这里服务10年以上,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说明这个乐团是一个非常稳定和有凝聚力的团体!”

此次歌剧《岳飞》的演员班底,除了主角岳飞是由上海歌剧院的男低音歌唱家张建鲁饰演,其余的角色岳云、无双、砚童等等全部是非职业歌剧演员。而合唱团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业余合唱团。这些业余的演员们能够将《岳飞》这样一部非常有难度的作品完整地演绎下来。如果没有这几年在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中心成立后,连续几部歌剧演出的锻炼与实践。要想最后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厦门又被称为鹭岛,据说很早以前,这里寸草不生,荒无人烟,一群白鹭南归飞到这里,停在岸边歇息,领头的大白鹭,发现这里既没有毒蛇猛兽的威胁。也不见猎人弓箭的骚扰,于是便率领这群白鹭定居下来。白鹭们用嘴啄利爪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开凿了许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哗哗地流淌下来;它们又从大陆上衔来各种花籽、草籽,播撒在岛上,岛上便从此山清水秀,五彩缤纷。古老的传说似乎是在讲述郑小瑛在厦门的创业史,她就像那只大白鹭,带领着她的团队,将音乐、文化、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