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就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营养师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营养师就业前景

营养师就业前景范文1

影视摄影与制作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婚纱影楼、形象设计公司、图片社、广告摄影公司、广告设计公司、以及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传媒制作公司等。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毕业生掌握了摄影和影视制作两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就业方面选择较多,可以在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广告制作公司、电视音像出版部门、电影电视研究中心、教育电视系统、企事业各级宣传部门等机构从事各类摄影摄像、影视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制作、文化宣传、社会教育、商业摄影等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营养师就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 营养本科办学 注册营养师制度 日本营养学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机体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近几年,随着社会各界对营养学的进一步重视,我国高等院校的营养学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随着医学专业目录的调整,1995年以后,营养学专业从医学专业中脱离出来,成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下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授予理学士学位[1-2]。然而由于相关制度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营养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3]。同为亚洲邻国的日本,一向以长寿人口最多而闻名,这和他们很早就开始重视营养有关。国家法规和相关规定的支持、营养学专业教育的广泛普及使得日本营养学在亚洲国家中领先。本文对日本营养学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对我国的营养本科办学有所启发。

1.日本营养学专业发展状况

早在1910年,日本就开始摸索营养学,针对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何时吃、吃什么、吃多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1920年,日本内务府设立了营养研究所,即现在的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1924年,作为日本营养学创始人的佐伯矩用私费设立了日本的第一所营养学校佐伯营养专门学校;时至今日,日本的营养学高等教育也多见于私立大学。1933年设立的女子营养学园,于1961年更名为女子营养大学,营养学专业开始跨入高等教育的行列。1947年,日本意识到营养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营养师法》。1962年确立管理营养师(注册营养师)制度[4]。

日本的国立大学中,涉及营养学的代表性院校为:御茶水女子大学、奈良女子大学与德岛大学。前两所大学的营养学分别归于生活科学系和生活环境系下,属于综合科类;德岛大学的营养学归属于医学系下,属于医科类。

综合科类的营养学,专业设置为四年制营养学学士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主要是以丰富饮食文化生活,发展健康社会为目标,从食物和营养相关的科学理论视角,培养掌握实践能力的营养人才。而以德岛大学为代表的医科类营养学,也同样为四年制营养学学士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重点是以推进医学营养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具有现代医学、营养学和食品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营养相关疾病的营养防治的临床营养专业人才。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在课时分配上略有差异外,主要课程设置与综合科类营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区别不大。此处,笔者列举了御茶水女子大学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由此可见,日本在营养学专业的教学理念上,理论和实践并举,尤其侧重于实验和实习的环节。

表1 御茶水女子大学课程设置情况

由于研究方向不同,大部分院校的营养专业并不是单一的一个教研室,为了更有效地展开研究,专业内划分有各研究团队,如德岛大学的营养学科内分别设置了临床饮食管理学、食品机能学、生理营养学、预防环境营养学(食品毒理学)、分子营养学、代谢营养学、实践营养学、疾患治疗营养学等研究室,间接促进了整个学科师资力量的提升和营养学科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大四学年开始之前,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营养学分支领域,填写志愿后,被调配入不同的研究室。大四期间,以各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室教师为首,大四学生跟随导师科研团队下的研究生前辈,以研究室为主要基地,开始各项课题的研究,最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与答辩。在此期间,穿插安排食物营养管理实习、医疗机构的临床营养实习、供食经营管理实习、公共营养实习。学生自主调配,选择适当的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前往食品工厂、医疗机构、保健所等地完成规定时间的实习,并根据不同场合的要求分别提交作业或实习报告。

在以科研为主的最后一学年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形成基础知识与实践验证并重的研究态度,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努力与各方协调,按具体情况调配科研与实习的顺序。科研期间,无论是基础型研究还是应用型研究,自主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科研成果;实习期间,根据实习场地的不同,在上级指导下,熟悉现场操作与管理,熟练专业技能。

本科学生在大四学期末,都有参加国家管理营养士(注册营养师)考试的资格,合格者给予管理营养士资格证,可以进入医院营养科或在食品企业中享受中高层人才管理待遇。管理营养士资格证是进入医疗机构和大型食品企业的敲门砖,因此营养学专业本科期间的教学以通过管理营养士资格考试为主要目标之一,前三年理论联系实验教学,将基础与应用知识全面解析,再通过最后一年科研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结构全面掌控、融会贯通,以便顺利通过毕业前夕的全国管理营养士资格考试。

2.对我国开展营养本科办学的启示

2.1营养专业课程设置的宽泛性。

从表1的课程设置可见营养专业涉及领域宽广。营养学是一门涵盖了生命科学、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它和分子生物学、生理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食品科学密切相关。同样,我国现阶段的营养学专业也多隶属于预防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等[1-2],不同的学院和多样化的师资背景使专业的发展更为丰富多彩。另外,营养专业课程设置的宽泛决定了其就业的广泛性,学生可以选择继续研究深造或者就其感兴趣的某个领域安排细致的职业规划。

2.2国内本科营养专业可借鉴的课程内容。

要让营养专业本科学生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课程设置应该具备哪些要点?这是笔者试图从日本营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习和借鉴的。根据表1总结来看,有一些核心内容(见表2)是可以总结并借鉴的。国内的营养专业,尤其是开设在医学院的营养专业,在完成上述核心课程的教学之余,可以充分利用医学院的教学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医院见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3对国内本科营养教学的启示。

据调查,在教学过程中,上述日本国立大学的营养学专业的教师并没有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系统化的教学上,有些课程并不完全依照教科书,根据不同的教学习惯,采用案例法、分发讲义等多样化方式进行教授。由于国立大学科研经费较为充裕,专业内形成科研带动教学、实践带动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研读科研文献、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在本科的最后一学年,鼓励学生将重心放在研究室的科研课题上,复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科研新动态,强化了实践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也间接促进了专业科研活动的发展。而国内在此领域的本科阶段,科研活动较沉寂匮乏,可能与学生的就业压力、实习压力、教师的科研申请等有关。国内本科营养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由系统化、多样化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反过来更能促进营养专业科研的发展,这是国内营养人才及营养本科办学迫切需要发展的关键。

2.4营养本科办学分组发展,形成科研化、产业化。

现阶段,我国的营养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院校中,工作的重点更侧重于教学环节。而在日本,不同研究组的营养学科教研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中,将科研经验、科研新成果带入教学,分享给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热情,更有利于整个学科内长期稳健发展。另外,营养本身与生活密切相关,将可行性的科研成果形成相关产业,也是营养办学发展的落脚点之一。因此,专业内分组发展,形成良性竞争,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是营养本科办学的重要发展趋势。

2.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注册营养师制度。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营养师法》,确定临床营养师的法律地位,维护合法权益,建立相关制度,规范职责,保障依法开展各项业务。制定营养法规可以将我国居民营养改善工作纳入法制管理[3]。否则,全民营养与健康普及教育、居民营养监测等工作,因为无法可依就难以落实。另外,社会各界尤其医院方面应加大扶植力度,为营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宽泛的就业环境。

3.结语

营养学专业的本科办学是国家发展营养学、建设营养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专业政策方面的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早前的医学营养专业为五年制,具有医学学士学位,可以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证考试,而现阶段一并改为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加剧了学生对本专业将来的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的不确定性。目前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中国注册营养师资格认证及考试大纲已经进入积极研讨期,试点工作的推进,将有力推动我国注册营养师认证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

综上所述,营养本科办学在未来不仅要适应时展不断改革完善培养方案,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更重要的是需要加紧营养相关法规、注册营养师制度等的建设,为我国营养师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更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柳园,胡雯,饶志勇,等.医学营养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华西医学,2013,28(1):142-144.

[2]杜寿玢,李珏声.我国营养教育的历史回顾[J].营养学报,2006,28(2):106-107.

[3]张兵,翟凤英,张辉.营养立法对我国国民营养改善与营养健康教育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61-63.

营养师就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 医疗美容技术;岗位;能力培养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从事医学美容、生活美容和美容卫生保健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顺应美容医学临床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教育部教高[2004]3号文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通知,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列入其中,专业代码为630408。笔者从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学十余年,就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谈点认识。

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现状

(一)专业人才不能归属到卫生技术人员的行列

在2006年卫生部下达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不允许报考临床助理医师,使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虽归属于普通高等院校医学类的招生专业,但毕业生却不能就职于医疗机构,不能归属到卫生技术人员的行列。

(二)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大

美容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从业人数虽然较多,但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即经过了系统学习,具备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知识的人数较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美容从业人员医疗卫生知识欠缺,接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如70%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20%是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不到6%。面对随着日益壮大的美容市场,及日新月异的美容技术,行业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显得极为迫切。我院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100%,供不应求,这表明美容市场的人才需求旺盛。故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虽不能就职于医疗机构,但仍然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实施范围,认真研究了我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一定的医学和医学美容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医疗美容技能、美容皮肤治疗技能、中医美容技能,医疗美容咨询与设计等核心能力的,能胜任医疗美容技术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特别强调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对该专业的就业岗位的分析,制定出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美容药物学、中医美容技术、医疗美容实用技术、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美容外科学概论、美容咨询与沟通,常用护理技术,美容化妆品,经络美容学,美容营养学,服务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等。在教学中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分析该专业培养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适时修订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建设,使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

(三)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

1.突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

在理论教学中,始终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遵循基础知识“必需”与“够用”的原则,重点传授专业知识。课程教学形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增强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教学使教学形象生动,丰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其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探究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表达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美容医学临床咨询与交流沟通的能力。

2.注重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家专业设置的要求,这几年不断完善了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建成多媒体示教室、医疗美容技术实验室、美容化妆实验室、物理美容实验室、中医美容实验室等,满足学生在校内得到必要的技能锻炼。

实践教学大纲对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重视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使实验教学大纲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切实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能反映行业发展。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将教与学建立在做上,三者紧密结合。教师边讲授,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则边巡视检查,边指导,使学生在不断纠错中,主动地去探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践行“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重要措施。学生在实习期间顶岗实训,工学结合,毕业后即可上岗工作,形成集教学、实训、实习和就业于一体的专业教育模式。按照实训的基本要求,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为40周,实习单位有全国各地的三甲级医院及主要分布与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大型的美容行业,并与他们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满足了学生的实习和实训要求。

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及顶岗实习,加强对学生技能性和实践性的培养,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的需求,“订单式”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四)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试培训

营养师就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 PDCA循环 一体化 模块式 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加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级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否则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发展和建设的需要,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决定劳动者的能力和发展前景,也影响着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实训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用什么方式展开实训教学以及如何保证质量的问题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

一、PDCA循环的思想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工作程序 。

PDCA的工作过程是,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 (do)执行,指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 (action) 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还有两个重要的思想:一是每一个大循环中还包含小循环,比如在P(plan)计划的阶段中还可以分为4个小步骤,即计划的计划、计划的执行、计划的检查和计划的处理,从而保证计划的质量;二是这一循环是不断进行的,而且每执行一次后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都上升一个台阶。如图1所示。

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

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训不能相互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实施,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在内容上存在差异 。学生在技能操作过程中看不懂加工图纸,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时要重复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才能顺利地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既浪费时间,又降低了学生的实训兴趣,而且车间环境嘈杂,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理想,

再如教学的知识体系不连贯,职业院校开设的实训教学中传统的普通车床实习和数控车床实习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紧密联系的。传统的普通车床操作工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数控车床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数控系统、CAD/CAM 模块实训教学的基础。数控车床实训必须从普通加工开始,但整个知识体系繁杂交错,不利于教学实施进行。

一体化教学模式则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操作中,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实施时,应从师质力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妨在内容设计以任务为导向,将教师讲课、小组讨论及学生动手操作交叉进行,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考虑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应结合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车床一体化教学是职业院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果能较好地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地梳理,在实施时应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将不同的项目构成体系,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引导,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将在不远的将来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模块式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活动,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是一个在内容与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元。模块内容可以是单一课程,也可以是相关课程的组合。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某项技能。

模块化教学可以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将教学模块灵活组合,如在普通车工推行模块化教学,可将车工模块分为安全基础、实物认知、车削基本知识、车内外圆柱面、车内外圆锥、车成形面和表面修饰、螺纹加工、车偏心工件等复杂工件的车削,以及车床的调整及故障排除等若干模块。由车工教研室统一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教师的讲课重点,将与实训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融入到各个模块中去,从而使各模块衔接有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学生容易理解,老师容易讲解、容易实施的目的。

三、基于PDCA循环的实施

在充分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PDCA的工作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和实训,将不同的模块或环节联系起来,环环相扣,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分别实施。

(一)计划(P)阶段。

先分析实训教学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是要进一步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教师在对学生和教学内容有充份了解的基础上,制定计划来展开自己的教学。对于各种原因中的关键因素,可用“鱼刺图”(或者表格)的形式进行分析。

然后再根据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模块分解,建立各模块的有机联系,从而完善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实训计划和理论教学计划。由于PDCA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因此制定计划时就应考虑其执行、检查和处理。

(二)执行(D)阶段。

按照拟定好的实训方案和实训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同时理论教学应有相应的配合,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和其他变化因素,计划实施时可能作出相应调整,因此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发现问题,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例如,采取例会点评制度,先集合学生布置当天的实训任务,讲解注意事项,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知道今天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结束时再集合学生进行点评。

(三)检查(C)阶段。

对照计划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在PDCA循环中,检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检查的方式和方法有多种,不但要对学生检查,还应对教师检查,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可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自我检查实训教学的完成情况;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总结执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随时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检查实训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处理(A)阶段。

这个环节重在总结和提高,主要任务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并调整计划,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这又包含以下三个步骤:(1)总结经验,把“认可”的“计划、教法、组织措施”总结提升为“标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规范标准”执行下去;(2)处置遗留问题,对本次循环中“否定”的,要着重分析原因,制定新的解决措施,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系统。(3)重新审视问题,为进一步调整计划作好准备。

四、主要结论和展望

本文提出了基于PDCA循环的一体化模块式实训教学模式,该模式把理论和实训相结合,构建若干教学模块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体系,借鉴PDCA循环的管理思想有步骤地实施并不断持续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这种模式有利于将比较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操作的同一个模块当中,使学生学习时更直观,更容易。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训脱节的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紧密结合,可以优化教学资源,避免了重复教学。由于采用PDCA循环的执行方法,不同模块的实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由于采用了新的学生考核办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可以促使理论课老师加强实操的训练,实训课老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老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模块化教材的专业性强且与实际结合紧密,编写时难度大,对实训课老师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但要有扎实的技术还要精通理论知识,可能加大培训费用,或产生合格实训老师短缺的情况。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从社会的发展需要看,这种模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将有更多的应用并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注释:

张浩.从厨师到营养师:CDIO的理念在工程管理类学生培养中的借鉴和探讨[J].高教论坛,2009(5):62-64.

丁相锋.鉴于PDCA循环理论的技工学校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初探[J].职业,2012(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