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柳下惠坐怀不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柳下惠坐怀不乱范文1
在中国古代,由于经济不发达,医疗条件差,一般人们的寿命是很短的,六十就叫“花甲子”,七十就到“古来稀”了。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也就算长寿了。所以有句老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但事有例外,古代也不乏长寿之人,在那样的条件下能够长寿甚至寿活百岁,其经验即便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春秋时就有一位寿星佬,他活了一百多岁,长寿秘诀只有一个字:和。这个人,就是人称“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柳下惠人称“和圣”。这个称号是亚圣孟子封的,他说,柳下惠,圣之和者。这个称号怎么来的呢?这要从柳下惠的人生经历说起。柳下惠的经历很复杂,那真是三起三落,先是做鲁国的士师,就是一掌管刑罚狱讼之事的小官,可总是受权贵臧文仲的排挤,竟接连三次受到黜免,最后弄得回家教学去了。柳下惠为什么总是受到排挤呢?因为他做人太讲究原则,太耿直。在主上昏庸、奸臣当道的时侯,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条条地在我身边,你又怎么能使我沾染上不好的东西呢?这话说的,真是“防腐拒变”第一人,难怪他能在美女面前“坐怀不乱”,打破了“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一千古神话。身体力行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难呀,柳下惠做到了,而且做得从容不迫。最难得的是,柳下惠对人生不平的遭遇,采取了平和超然的态度。有人问他:“鲁聘夫子三黜,无忧色,何也?”他回答说:“春风鼓,百草敷蔚,吾不知其茂;秋霜降,百草零落,吾不知其枯。枯茂非四时之悲欣,荣辱岂吾心之忧喜?”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千古一人也。柳下惠生于公元前720年,逝于公元前621年,寿达101岁。他长命百岁的秘诀大概就在这里。
柳下惠死后将近二百年,孟老夫子以非常佩服的语气对他盖棺定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世上多了柳下惠这样的人,大概就会真正“和谐”了。
柳下惠坐怀不乱范文2
文/石若兰
油条之所以能膨胀,原因是面块里添加的膨大剂会在油炸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瞬间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氨气,让面块在短短几秒内膨胀起来,最后定型。虽然氨气的味道会让人不适,但是由于氨气溶于水,油条中氨气的成分相对较少。
而当气体生成时,面块的膨胀靠的是其中的面筋所具有的弹性与延展性。面筋是面粉里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制作油条尤其需要延展性强的面粉,因为在油条下锅前还需要将其拉长,以增加受热面积。
当面块下锅后,其表层会在几秒钟内被热油炸熟,迅速固定成型,以至于限制了膨胀能力,使得单根油条炸出来的口感不松脆,形状也不好看。因此,做油条时,应该以两片面块相叠,中间压一下让面块黏合。当油条膨胀时,黏合处因较厚所以传热较慢,即使表层已经炸熟,结合处仍处于柔软状态,同时膨大剂仍在不断释放气体,面块还是可以继续膨胀,使得整个油条变得越来越蓬松。
这些古人姓什么
文/王佳伟
孟姜女 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辞海》载:“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妻。姜姓,字孟。后人将杞梁说成秦朝人,称‘范杞梁’,并演变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俞伯牙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俞伯牙姓什么?姓伯。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王昕《漫说“三言”“二拍”》:“‘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写作‘雅’;‘钟’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称。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钟期,而非俞伯牙、钟子期。”
柳下惠 以“坐怀不乱”著称的柳下惠,曾担任鲁国的大夫。柳下惠姓什么?姓展。《辞海》载:“柳下惠,即展禽。展氏,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谥惠。”
叶公 “叶公好龙”的寓言很多人都学习过,叶公姓什么?姓沈。他叫沈诸梁,因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为尹,故史称叶公。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官吏,他仗义勇为,选贤举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政期间民众口碑极佳。《全唐诗》中收有著名诗人李百药的作品《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周公 《论语》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孔子对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周公在礼制方面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周公姓什么?姓姬。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名周公。
褒姒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众人皆知,其中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姓什么?姓姒。因其为褒人所献,故名褒姒。《辞海》载:“褒姒,褒国(今陕西勉县东)人,姒姓。”
鲁班 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就是指鲁班,鲁班姓什么?姓公输。因为他是鲁国人,名班,所以人们常叫他鲁班。
商鞅 商鞅变法名垂史册,商鞅姓什么?姓公孙。《辞海》载:“商鞅,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
柳下惠坐怀不乱范文3
“我是过气明星”
一次,赵忠祥接受了《娱乐现场》的独家专访,采访他的是一个80后记者,赵忠祥与他相谈甚欢,两人聊了足有三个多小时。采访完了。赵忠祥不禁心生感叹,笑称自己退休之后,采访他的都是专注于明星的娱乐记者,他自嘲说:“以我现在的年纪,只能算是个‘过气明星’了。”而对于这位80后记者,赵忠祥则笑称:“以前采访我的都是成熟男士。现在的娱乐记者都是80后,你们只能算是我孙子辈的了。”对于明星这个称谓,赵忠祥更是坦露心声说:“其实我从小就想做名人,可你们却把我当明星看。”
“我是破旧老车”
在《舞林大会》中,赵忠祥和吴宗宪搭档主持,一次,记者问他:“和吴宗宪合作感觉如何?”赵忠祥说:“吴宗宪真是伶牙俐齿,跟他在一起,我没有说话的余地。王冠又是靓女,就显得我是破旧的老车,拉不起来。于是我增加一点调味剂,就是知识。比如说跳探戈,没人知道这么一转头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我能给他们增加这么一点花椒盐就可以了。”
“我是一棵枯藤”
2009年9月15日,《2009我的梦想盛典》在北京盛大举行。当晚,赵忠祥与倪萍这对黄金老搭档在时隔十年后再次聚首,当晚会主持人潘蔚赞赵忠祥是艺术界的常青藤时。赵忠祥自嘲说:“其实我是一棵长长的枯藤!”赵忠祥深情又不失幽默地说:“刚当播音员时,我有个梦想,是让我的声音传出北京,让全国人都能听到,还有个梦想是把我家的黑白电视机变成彩色的。现在我的梦想都实现了。”
“是顿悟而不是变态”
有人评论赵忠祥上《舞林大会》娱乐过头,更有网友封他为“芙蓉姐夫”。一次,主持人直言不讳地问他“人到晚年突然到一个娱乐节目,和吴宗宪合作,而且还跳起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是变法还是变节”时。赵忠祥紧接着自嘲了一句说:“还是变态了?”继而,赵忠祥解释道:“第一,去舞林大会的初衷,不是我自己想去变法,变法者往往都是大家,包括齐白石老人,包括李可染,人家是大师级的人物,人家才有资格去变法。我没有想这些。我进入了‘舞林大会’这个节目,这毕竟不是为我自己设计的节目,咱们主持人自己很难去给自己规定,我要去做一个什么节目。这次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我确实勉为其难地跨入。跨入了以后,我忽然间有了一种顿悟,能不能以我为契机,让我们中老年人也进入目前很时尚的娱乐节目当中去,以此让我们的观众朋友改变观念,不再用一种定式的眼光来看这件事儿,说这门,走错了吧?您怎么来了?”
“荣誉未必是自己的能力”
作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位男播音员,中国媒体第一位进入白宫采访美国总统的人,当赵忠祥回忆起自己当年的若干个第一的时候,他说:“那不是我能耐大,而是当时我有这么一种机遇,要我一人在这里顶着,再要第二个人没有,没这编制。”
接着,赵忠祥幽默风趣地讲道:“CBs著名主持人丹・拉瑟,曾问我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告诉我,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你们主持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回答。‘我是196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工作的,那时天天出镜,而且天天都是我,可我走在大街上。希望有人看我一眼,却没人理我,很简单一个原因,大家都不认识我,是因为当时全中国只有八千部黑白电视机。’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的时候,带来了全套的转播设备和先进的转播手段,美国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他们总统的一言一行。当时赵先生在干什么呢?赵先生在河南干校喂猪呢,方圆百里没有电视。而事情仅仅过了七年,1979年我就随着中国代表团来到美国,有机会进入白宫采访了当时的总统卡特。我觉得就像一个梦,这是一个几乎我当时在喂猪时做梦都梦不到的事情。因此,我很赞同叔本华提的一句话。就是力量、智慧和机遇这三者之间。机遇是占第一位的,人有时候真的凭的是运气,凭的是时代的机遇,未必是自己的能力。”
“我像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
2009年9月6日,在《主持人舞林大会》上,当东方购物美丽女主播寇婷婷被要求现场兜售主持人赵忠祥的领结时,她立即邀请赵忠祥做其模特。并提出对“男模”的要求――表现出男性的阳刚。寇婷婷对这款领带极力吹捧,赵忠祥也配合地摆出不同pose,现场的气氛立即火了起来。在寇婷婷的影响下,有着第一主持之称的陈思璇也兴趣所至。推销起了长筒丝袜,她也找赵忠祥老师当模特。围着赵老师跳起了热辣的大腿舞,但赵忠祥不仅目不斜视,身体还如一座大山般不为所动。面对性感名模和的攻势,赵忠祥随后对自己的表现自我解嘲道:“我像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其实我是怕伤到这两条投过巨额保险的啊,我赔不起啊!”赵忠祥的幽默本色,引得现场一片笑声。
“爱出洋相的老顽童”
柳下惠坐怀不乱范文4
北京周口店一座土山上居住的一群人,不知道怎么搞的,居然弄出“火”这个东西来,从此他们就有了“做饭”这个活动。而可悲的是,据考察,那时候“做饭”的就是女人。可能是女人总觉得男人烤的东西不好吃,就大包大揽,结果,这一包,就包了50万年。
7000年前
在一个叫“河姆渡”的小地方,女性第一次取得统治地位。由于当时人口稀少,所以生孩子成了人们的第一需要,而这项技术被女人们独门掌握,男人只能起个协助的作用,再加上女人们细心,擅长摘果子,而没有耐心的男人们,摘的果子往往还不够自己吃,所以不管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女人都取得绝对的统治。但是后来,事情发生变化,女人逐渐发现,男人们打猎回来的肉比果子好吃多了,而用兽皮做的裙子也比用树叶做的好看多了,于是她们就鼓励男人们多多去打猎,于是,男人们利用打猎这个力气活,把统治权从女人手里夺了回来。
5000年前
进入父系社会,在另一个叫“大汶口”的地方,男人主外,主要是打猎什么的;女人主内,主要是带孩子。但男人是如此可恶和懒惰,他们竟然把抓来的野猪,野鸡什么的放到家里养起来,美其名曰“以备匮时”,这样让女人们更认识到“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不,多年以后,一个叫陶晶莹的女人就唱道“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在漫长的男权社会中,女人进化的脚步依然走得艰辛但坚定。
商朝时期
妲己是那个朝代最出名的女人,也是“红颜祸水”之源头。“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古已有之。
春秋期间
一个女孩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和另一个绝代佳人做邻居了。东施姑娘就是这样一个倒霉孩子。村西头住着的就是著名大美人西施,把她比得头不是头,尾不是尾的。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东施姑娘好学向上,积极向西施姑娘靠拢,处处向西施看齐,但就是有那么些无聊的人以此为据,嘲笑起东施姑娘来,把一颗爱美的心扼杀在摇篮里。
全中国最郁闷的女人是坐在柳下惠怀里的那个女人。史书记载:“柳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住,恐其冻死,坐之以怀,至晓不为乱。”后来有好事者就给柳下惠戴起高帽,赞其“坐怀不乱”,再后来有更好事者分析调查出,柳下惠不是性取向有问题就是生理有问题,明白人会这么想,不明白的还以为她有多丑呢,所以你说这个女人有多郁闷。
战国时期
有一个漂亮姑娘,也到了适婚年纪了,于是就“一家有女百家求”,提亲的有很多,让姑娘有点挑花了眼的感觉。于是母亲大人就问:“姑娘啊,你到底看中了谁呀?”姑娘说话了:“这村东头的张公子家殷实,我呢就想白天到他家吃饭。村西头的李公子人长得帅,我呢就想晚上到他家睡觉。”虽然出语惊人,引起当时舆论的谴责,并上升到“朝秦暮楚”的理论高度,但她对社会提出了质问―――既然有钱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漂亮的女人为何就不可三夫四宠?第一个非常朴实地提出一妻多夫的理想,在妇女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添了一块砖,加了一片瓦。至于女人们的这个理想何时能实现,就不得而知了。
秦朝时期
秦始皇开始修长城,这年最轰动的事情就是孟姜女哭倒长城。虽然这段长城有豆腐渣工程的嫌疑,但这女人眼泪的威力还是可见一斑,女人在进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在男权社会里的生存之道: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例如眼泪就是很好的武器。
西汉早期
吕雉和虞姬是那时最有名的两个女人。一个以杀别人出名(例如把人做成人彘),一个以自杀出名(乌江自刎),同样嫁给名男人(刘邦和项羽),却“同途殊归”,向进化中的女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挑选男人。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定论。吕雉是在刘邦最落寞时嫁给他的,虽然他只是个小小亭长,但吕雉看到了这个男人的发展前途,算是个绩优股;而虞姬嫁给项羽时,已经是他正风光的时候,可以说,虞姬在这只股票最贵的时候买下了他,后果就可想而知,后来被套牢,后来ST了,再后来就被停盘了。
唐“贞观”时期
一天李世民这个皇帝老儿闲得无聊,就想和下属们逗乐子,例如送几个小老婆给以怕老婆闻名的房玄龄。房玄龄苦于是给李世民打工,怕被他炒了黄瓜(那时人们还不吃鱿鱼,所以用黄瓜代替),只好把她们带回家。唐朝还没电视直播,李世民要想看热闹,也需亲自跑一趟房家。果然,房玄龄的太太对此反应极大,坚决反对,并且当着领导的面,不管他是李世民还是张世民,大吼三声,对万恶的一夫多妻制发出了第一声声讨,气动山河,以致后世文豪坡撰文道“好一声河东狮吼啊!”
武周早年
武则天,一个公认成功的女人。其实从武则天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嫁、干由好至坏做一个这样的排列组合:嫁得好也干得好;嫁得好干得不好;嫁得不好干得好;嫁得不好干得也不好。武则天就属于第一种,嫁了个皇帝,自己也很有些本事,所以给各位积极上进的女性们树立了一个楷模。
武周末年
上官婉儿,中国第一个女秘书。这个女秘书勤勤恳恳,前程似锦,但坏就坏在她把自己的个人感情和秘书工作掺和了。上官婉儿爱上了武则天的男宠,这可是女秘书工作的大忌。果然,武则天对她采取了措施。所以打上官婉儿那儿起,女秘书业界内就有条最高宗旨:要想当一名成功的女秘书,就要区分私人感情和工作。
唐开元年间
杨贵妃。她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第一个较有影响力的流行教主,引领着唐朝的各种化妆潮流。作为一个流行先锋,杨贵妃也是非常称职的,搞出各种新花样让“粉丝”(那时叫爱慕者)有样学样,比如光一个眉毛,她就搞过“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等等,那时没有时尚杂志,书上说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看来杨贵妃同时也是“女人经济”的第一个实践者。
明朝早期
大脚马皇后。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算是个草莽皇后。这个和尚出身的皇帝虽然缺点一大堆,但他看来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例如马皇后的大脚,在一片小脚中,那就是一种健康美。“世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是对朱元璋最大的总结。现在流行一句话“我们通常夸一个女人漂亮;如果她不漂亮,我们可以夸她很有气质;如果她既不漂亮也没气质,我们可以夸她很善良。”但是如果我们碰上如同马皇后这样既不漂亮,也无气质,看上去也不善良的女人时怎么办呢?可以学学老朱:“你看上去很健康!”女人无论进化到哪一步,几句奉承话,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是她们必需的。
90年代末
宝贝横空出世,作家宝贝,足球宝贝,篮球宝贝。女人进化到这个时候,居然(终于?)进化成了宝贝。
2004年
柳下惠坐怀不乱范文5
佛祖如来问道:干吗不同你的徒弟悟空同驾筋斗云过来?
唐僧答道:为求真经,不敢未经磨炼,冒昧而来。
如来笑道:都什么年代了,有福不知道享,哎!一根筋呀!既然汝为真经而来?汝可带U盘了?
唐僧答道:未曾识得U盘为何物?
如来又急道:那移动硬盘可曾带来?
唐僧道:未曾带来!
如来又问道:那QQ或E—mail总有吧?
唐僧苦笑,摇摇头。
如来怒道:还不赶紧回去讨于我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恶搞版《西游记》段子,读来不禁令人捧腹。事实上,这和《西游记》戏笔有惊人的相似。《西游记》本身亦真亦幻,一段《西游记》解读史,不正是一段个人成长史吗?
儿时,家里贫穷,没有电视,赶个三五里到隔壁生产队去看电视剧《西游记》,那时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孙悟空能上天入地能变化无穷的手段。至于其他,没多想,正是这种好奇心、新鲜感促使我们不远数里,前来扎堆,有时甚至遭人白眼。
真正认真系统阅读纸质版《西游记》是在大学时期,结合着文学史所说的孙悟空前期是个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抗暴形象,后期则积极追随唐僧取经,变成一个为大众寻求幸福的勇于承担者形象,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悟空的那一句“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至今仍让我们警醒,其反抗之勇气着实令人敬佩。
工作之初,一次偶然打开电视,看到《百家讲坛》里谈到《西游记》四个主要人物代表了四种典型性格,具体是:孙悟空代表了红色性格的人,敢闯敢做,不计后果,热情奔放,爱打抱不平,但破坏性也很强;唐僧是典型的白色性格的人,淡定内敛,追求完美,为了理想能很好地克制自己,例如他到女儿国,尽管那女王风情万种、妩媚多姿,极尽勾引之能事,但唐僧却只是大汗淋漓,最终如柳下惠坐怀不乱,在此,理性战胜了感性,终极追求克制住了内心欲望,唐僧在成功的同时确实也承受了常人能以承受的压力;猪八戒是灰色性格的代表,随意性较强,不讲究细节,全无城府,胸无大志,联系到他经常说的:“不如早早散伙,分了行李,我回我的高老庄”倒也有几分道理;沙僧是蓝色性格的代表,正直、善良、勤劳,但却缺乏主见。
柳下惠坐怀不乱范文6
二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说时,对县官变成的蛤蟆石,心里顿生幸灾乐祸之感。
那年夏天,县城热得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同事提议去资江畔的蛤蟆石游泳,我早就想一睹蛤蟆石的丑态,便欣然前往。我想,资江水千年流,万年淌,这癞蛤蟆身上的污垢,也该洗净了吧?
刚走到资江边,我远远就看见在离岸边不远的江面上,矗立着一块高高的巨石,浑身呈青灰色,形状活像一只丑陋不堪的癞蛤蟆。江水环绕在蛤蟆石的周围,很多人在水中嬉戏。我换上泳衣,挎上了救生圈,跳入江水中。当身体与江水接触的那刻,我猛然想起了那个传说,脑海里陡然幻化出县官扯掉羞女衣裙的画面,还有羞女那可怜的神色和无助的叫喊声,莫名的愤怒感顷刻从我心底涌出,如资江水一般翻腾,激荡。我瞪着蛤蟆石,迎着浪花,朝它那个方向游去。我急切地想靠近蛤蟆石,尽管手无寸铁,但我觉得哪怕是爬到蛤蟆石头上,吐上一口唾沫也好,至少,或多或少能宣泄一下我心头之恨。
然而,在我刚要接近蛤蟆石的那一瞬,一个巨浪袭来,猛地把我冲出去十几米远。后来,经过几次努力,我都没能登上蛤蟆石。
江面上,游泳的人越来越多,蛤蟆石周围成了女人的世界。她们一个个大胆地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挎着各色各样的救生圈和助浮器,身上的线条暴露无遗,洁白的躯体在蛤蟆石周围的水中毫无顾忌地翻腾嬉戏。蓝色的江面,被点缀成了一幅织锦,光彩耀眼,炫斓夺目,令旁边的男人们看得眼花缭乱的。
我浮在救生圈上,尽情享受着随波逐流的。忽地,我又想到了那块由好色县官变成的蛤蟆石,冥冥之中,似乎感觉有一个猥琐的男人在偷窥着我,脸上火辣辣的,一种从没有过的羞涩感遍布全身。我下意识地拿起毛巾,赶紧遮住裸露的躯体,并气愤地注视着蛤蟆石。然而,却见蛤蟆石状若天神,目不斜视地朝着羞山方向,仰着头,那种无邪的神情,如传说中坐怀不乱的柳下惠,给人一种旷世英雄般的豪气。我惊愕了!
有人说,男人都好色,这话似乎说得有些绝对,却又不无道理。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人们都会流连忘返,何况是面对身着各色泳装的美女?换一个角度看,正常的男人似乎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色”吧?
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干年前,县官对羞女的那种行为确实不对,然而,这么多年来,他栉风沐雨地赎着罪,对羞女这份“溺水三千,只取一瓢而饮”的执着,试问天下又有几个男人能做到呢?
抬头望去,夕阳下的羞女,随意地仰天酣睡在江边大地上,她拥抱着大自然,与天地共存。那难以描述的迷人气质里,透着豪放的神韵,显露出圣洁的胸怀。看着她,顷刻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豁达与超脱。或许,羞女早已经原谅了“蛤蟆石”,要不然,她的神情怎么会如此淡定?
想到这些,我惭愧不已,对蛤蟆石的那份恨意,仿佛也随着奔腾的江水,在暮霭中悄然飘失……或许是怕“蛤蟆石”看透了我的心思吧,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蛤蟆石游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