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文欣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感美文欣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感美文欣赏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1

关键词:合作与交流;美文欣赏;阅读能力

一、课程分析

美文阅读课“Present”大胆采用了新课标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地拓展与补充,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采用了“任务型”美文欣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该课的中心话题是“Present”,内容主要涉及对昨天历史的回顾,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二、学情分析

这个班为普通平行班,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热情、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还是可以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培养的。根据这些特点,教师采用了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教学法,便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美文欣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2.理解文章标题“Present”的具体含义以及所代表的内容和象征的意义;3.按要求筛选和提取所需信息,从而提高任务型阅读理解能力;4.加深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达到珍惜今天、展望未来的情感目标。

四、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欣赏阅读微技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欣赏音乐,在音乐声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进行略读和细读,培养学生通过美文结构和上下文猜测词义并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最后,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行说写活动,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学程序

(1)导入

欣赏音乐Yesterday Once More,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然后反复演唱“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 and today is a gift”,给学生加深印象,为下面提炼文章的主题做铺垫。

反思:如果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给学生呈现歌词并挖掘部分重要词汇让学生填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能力,一举两得。

(2)阅读

①使学生了解Present这篇文章的主题,并根据篇章理解或猜测生词含义

The author tries to tell us____

A.to work harder in the future and spend more time with families

B.to value friendship now

C.to make the best of what you have at present.

D.to pay attention to our health

②根据篇章理解猜测生词含义

Match the words with correct meanings:

Juggle b.perform to amuse sb.

bounce c.spring or jump back

irrevocable a.final and unchangeable

shatter h.break suddenly and into small pieces

strive d.struggle/make efforts

undermine g.weaken gradually

encounter f.meet or face

appreciate e.like or enjoy

③要求学生对美文进行细节理解

What?

How?

Which?

Why?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反思: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是本文阅读理解的关键,猜测词义和细节理解旨在激发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学习的兴趣。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如讨论、竞赛等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合作能力。

(3)拓展

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后,教师设计如下拓展性的话题:

①What can we imagine life as?

②Why do we call today is “The Present”?

针对拓展性话题,学生分组讨论,将这节课推向,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与合作,并选一名代表进行书写记录,最后进行展示。

反思:合作学习既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4)朗诵

老师带着学生有表情朗读,真正品位英语美文的美妙!

(5)链接高考

为了衔接高考,老师给学生设计了以下的任务型阅读。

反思: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这首歌和作业的设计使整个教学流程达到了听、说、读、写的完美结合,从而加强了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感悟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6)音乐欣赏

最后再次播放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屏幕上再现该课的主题“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and today is a gift!”学生跟着优美的旋律唱起来,非常好听。唱完后布置写作作业。

Homework:Write a passage――Today is a gift

反思:学生唱得很好,这首歌刚好与这节课的主题相吻合,恰到好处,效果明显,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升华。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这首歌和作业的设计使整个教学流程达到了听、说、读、写的完美结合,从而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感悟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五、课程评价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2

一、熟读成诵

教育家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可见,诵读就像一位神奇的引导者,能把读者带入一种单靠分析无法达到的感悟境界。苏教版语文教材主编洪宗礼曾指出,在阅读板块中增设“诵读欣赏”,是为了让学生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获得语感,丰富语文积累。因此,在“诵读欣赏”教学中,应该首先拿出足够的时间引领学生去诵读,指导学生用心去诵读,读出丰富的感情,读入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古代诗文、名言警句、名篇名段,要达到张口能背、下笔能写的程度。如《〈论语〉八则》中有众多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名句,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等,一定要让学生熟读成诵、烂熟于心。

二、欣赏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诵读欣赏”课中,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名篇占大量篇幅。古诗词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篇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欣赏优秀的古诗词,能从中吸收思想文化精华,从诗人的遣词用字中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神韵。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在教学中首先要引领学生欣赏作品精美的语言,可以提出欣赏目标,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理解其语言美在何处,感悟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如组织学生欣赏“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段,可让学生欣赏文中的语言之美在于用荷叶比喻母亲、用红莲比喻女儿、用雨点比喻伤害,赏析文中的意境之美在于荷叶护红莲、母亲护女儿,从中感悟母爱的伟大。讨论“心中的雨点来了”的深刻含义,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女儿对母亲呵护的期盼,感悟伟大圣洁的母爱。又如学习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欣赏“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组织学生体会“兴”“亡”“苦”的含义,从中感悟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感悟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和作者的悲伤心情,欣赏作品的语言凝练之美。然后,引领学生体会作品托物言志、以事喻理、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以培养学生的美文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延安纺车抒怀》一文中,作者把平凡的劳动加以诗化,把劳动美化到了极致,使人读后对劳动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类似这样精湛的写作艺术,能把学生引入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帮助他们逐渐丰富语文积累。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3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生活 读写结合 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践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解读新课标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作文,快乐地写作文,就是我们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作文状态是“写,并快乐着”,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的工作才算是有效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带领他们走向生活,感受生活,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激动,乃至沸腾,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内驱力,学生动笔就成了快事,效果也会相当出色。

(一)教师观察儿童的生活,让作文与学生的活动紧密相连

仔细观察儿童的生活,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一段时间内变换一种玩法,有些是不健康的,有些是危险的,有些也是有意义的。对于前两种应加以引导、阻止,后者可成习作内容。

(二)引导学生观察采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

儿童生活在人群中,有的人是朝夕相处的,可你让他写出文章来,却抓不住特点,“我”的父亲同“他”的父亲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浓眉大眼,工作勤奋、关心我的学习。如何抓住特点写出特色来呢?动笔之前,我先让学生先对所写的人(父亲或母亲、或老师、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先当“记者”采访方方面面的人。例如:写《我的父亲》,可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父亲小时候的情况;采访母亲,了解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采访父亲的同事、同学,了解父亲的为人及工作情况等等,写出采访记录,再加以整理,就会写出一个活生生的,有特点,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父亲了。

二、“百花齐放才是春”,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种阅读法,然后再把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欣赏美文,润“作”无声

近年来,笔者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来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从遣词用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不仅欣赏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美文。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借鉴范例的过程。

实践证明,每周一节的美文欣赏课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长期坚持欣赏美文,“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学生欣赏美文的过程是一个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日积月累,他们的语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对文章的理解就越透,对生活也感悟得越深,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内容补白

我们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最好范本。有的文章文笔优美,语言如行云流水般,读着是美的享受。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一切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因素,让读写紧密结合,为作文教学服务。有了教材这一模式,加上教师的精心指点,学生还会怕写作文吗?

如《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草原美景后,又写了自己的感受:“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通过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此时趁兴问学生:“如果此刻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很快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草原是一首美丽的小诗

云朵舞着洁白的轻纱 / 飘在明朗的天空

风儿吟唱着绿色的欢歌 / 拂过无边的草地

河流映出蓝天的笑脸 / 羊群点缀碧绿的草原

无需修饰 / 不用雕凿 / 草原本身就死一首美丽的诗

这种新颖别致的填补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领悟能力。

三、“各有灵苗各自探”,能让学生“写,并快乐着”

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在作文教学中树立“人性化”的理念,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那么,学生作文起来就会快乐些。

(一)注意因材施教

作文教学从制定目标到具体实施,都要注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区别对待。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积累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领会精神的能力不同,表达出来的文章当然就千人千面。面对差异,我们就该分层指导。

(二)细心呵护锃亮的“语丝”。

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虽显稚嫩,但颇具智慧灵光的句子,我视作是学生灵性的表达,不仅细心呵护,而且极力赏识激励。

(三)用真诚唤醒快乐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4

摘要:真善美是哲学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至高理想。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完美和看似高不可攀而放弃对它的追求。目标越远大,它的指导意义也就越有价值。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真善美”渗透进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让“真善美”润泽校园,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现在把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发表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望能“疑义相与析”。

关键词:真善美;和谐共生;润泽校园

真善美是哲学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至高理想。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完美和看似高不可攀而放弃对它的追求。“真”即本性、规律;“善”即完善、至善;“美”即美好、美丽。它与“假”“恶”“丑”相对。从学生层面来解读,就是让学生在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真中使人格趋于完善,从而实现人生的美好;从教师层面去解读,就是使教师在认真研究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以自身至善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及同事,最终实现美好、幸福的工作状态;从课堂教学层面解读,它是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浓缩,“真”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察,“善”是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美”即价值观的呈现。

总而言之,“真”是对教书的追求,“善”是育人目标的实现,“美”是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我们希望持有一颗真纯、善意的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追求教育的真谛,实现美的校园生态。

明确了思路之后,如何实施于学校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今后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以下为我的初步探索,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一)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紧抓质量生命线。教学质量是中学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我们把求“真”放在第一位。然而,提高教学质量绝不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占用学生课余时间来实现的,这也有违我校求“善”、求“美”的办学理念。因此,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成了实现“真”的教育的唯一出路。我们不惜任何代价,不错过任何机会带领老师外出听课、学习;健全校本研修制度,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掀起钻研教学比拼专业技能之风。在过去的一年中,在生源较差,教学硬件设施较落后的情况下,我校仍获得了全区综合质量评价第三名的成绩。

(二)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完善教师绩效考评机制,以实现对“善”的追求。首先,我们打算从本学期开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并把每学期学生的表现以学期报告单的形式记录学生一学期以来在学业成绩、道德修养、习惯养成、个性特长、交际共处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校一学期以来的业绩和教师的资格水平等详细情况提供给家长。一方面便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评估学校和教师,另一方面也注重了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其次我们把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加入到绩效考评中,以督促教师以人格示范的作用感染熏陶学生。这也是实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要求和途径。

(三)秉承“多彩教育”理念,构建“真善美”的课堂教学生态。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经过深入探讨和多方求证,我们把“真善美”的课堂生态定位为:“知识求真,沟通为善,课堂享美”的以人为本、和谐共生、至善至美的课堂文化。

1.从学生层面来解读,就是使学生在对知识求真的过程中塑造至真至善的人格,使学生具有热爱真善美的心(同时厌恶假丑恶),成为一个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的人,既有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的人;

2.从教师层面去解读,就是使教师在认真研究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以自身至善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及同事,最终实现美好、幸福的工作状态;

3.从课堂教学层面解读,它既是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浓缩,也准确描述了我们所要营造的理想的课堂生态。首先,从教学目标上,“真”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察,“善”是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美”即价值观的呈现;其次,从课堂生态上,“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上的要求――正确、揭示规律;“善”是对课堂行为的要求――友善、爱;“美”是对课堂文化的要求――美丽、美好。

(四)校本课程开发,实现我校教育的百花齐放,呈现“美”的态势。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复杂多样决定着我们应呈现能满足学生及社会需求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因此,我们在上学期已开始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以七年级为实验,设置了美文欣赏课,以及包括形体训练、无线电测向、校园歌舞剧表演、小记者站、奥数、书法、绘画七种选修课。美文欣赏在平时进行,其余科目统一放在周五下午三四节进行。在这两节课里,学生自由选择科目。因共同的喜好,不同班级的学生坐在了同一个教室。从宣传鼓动到正式开课,全体89中教职员工众志成城,在实现“真善美”的校园生态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个学期以来,校本课程百花齐放,孩子们精神饱满,老师们笑逐颜开,整个校园朝气蓬勃,呈现出“美”的态势。

以上是我对“真善美”教育的初步探索,我们深知这是教育的至高理想,不是一朝一夕、轻易得以实现的。正如在实践中才会知偏颇;在探索中才能获灵感;在获得中才更显浅薄一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没有尽头!我们愿意在躬耕实践中探索、修正、完善。因为我们坚信,没有哪个职业能如教育般如此接近“真”,如此接近“善”,如此接近“美”!

参考文献:

[1]《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刘志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9期――《真善美教育论纲》张正江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5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是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彩、100页,大16开、月刊,每月15日出版,定价10元。国内统一刊号:CN11―5125/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6502。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杂志是集学术性与时政性、文学性于一身的综合性期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强调研究深度,关注学术前沿,鼓励学术争鸣。它在综合性的基础上强调专业性,杂志内容深刻,观念独到、新颖,是人口文化这个新生领域内的领头雁;全面推动人口文化研究往深处拓展;指引人口发展意识朝着更进步、更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引导社会新的生育观念与时代的需求和自然生态和谐一致;为提高中国人口素质和增强人口意识增添一枝新的奇葩。

主要栏目及内容设置如下:

特别人物:报道社会上有影响、有突出成就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

民俗文化:弘扬中国人口文化,介绍民间艺术、地方风俗和丧葬文化,倡导婚育新风,旨在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婚育文化:反应不同民族在婚育方面的文化差异以及普及生殖健康常识和孕育知识。

探古访今:探索、介绍古代的文化遗产,展示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巨大历史成就;书写、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美”的享受。

人生百态: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传授养育孩子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真正实现“和谐教育”;对人们遇到的情感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艺术长廊:介绍中国的书画艺术,推介书画名家,同时精选经典美文欣赏。

人口资讯:国家人口政策,各地重大人口计生新闻。主要报道国家人口计生政策方针和计生工作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的重大决议等等。

理论探讨:主要发表人口计生专家关于人口文化的理论文章,人文社会医学类理论文章。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是学者和研究者展示风采的舞台。

联 系 人:徐老师 15901398417

联系电话:010-63385617 63385627 63385637转8002 传真:转8012

电子信箱: 网址:省略

【汇款方式】

邮局汇款:

单位名称: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青春期健康》杂志社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天伦北里7号楼二楼

收 款 人:卢艳雪 邮编:100054

银行汇款:

户名:北京青春蓝海文化发展中心

情感美文欣赏范文6

微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用相对较短的时间,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使其形成社会期望的品格的教育活动。微活动既有活动课程之形,又具备学科课程之功能,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菜单式微活动是在微活动的基础上从内容和合作对象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偏好,对丰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教育实效具有积极意义。

1.见缝插针、板块多样,提供丰富营养的“大餐”。微活动之“微”,一是在于活动时间短,篇幅简洁,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二是在于内容从微处人手,以小见大,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我认为微活动的开展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上,可以是课前,也可以是课后,甚至是课中;在时间长短上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5至10分钟为宜,如果安排在课前,则不应超过5分钟。总之,微活动是对碎片化时间的充分运用,见缝插针,以最短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

为了避免审美疲劳,我在板块设计上注重多样性,并征求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除了“我眼看世界”这一新闻解读板块之外,我还提供了“美文共享”、“我是演说家”、“班级论坛”、“文化万花筒”等板块供学生选用,基本上能课课轮换,学生兴趣盎然。每一板块各显特色,各具独有的德育渗透功能,整个板块凝聚在一起,便是“微中有道,润泽心灵”的教育理念之呈现。如“我是演讲家”提高了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社会热点话题的演讲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级论坛”则立足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传递给学生应知应会的道德认知和感悟,从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达成共识,自觉自悟自需地发展道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2.菜单选择、合作交流,提供多样的“合口”选择。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微活动的内容是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和学力水平而选择的,更适合合作探究。为此,在组织微活动的过程中我贯彻了合作探究的原则,根据需要划分小组,组内分工合作,组间竞争交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赢成长。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实现自主选择的权利,我在分组的过程中实行菜单式分组,不同的板块采用不同分组模式,使每个学生同时置身于五大板块的小组中。

比如,“我是演讲家”根据组间一致原则,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四名学生的演讲能力大致平衡。提前一周确定演讲主题,主题所选材料多以励精图治、揭示人生哲理等催人奋进者为主,有内涵,有意义。小组合作或收集资料或撰写主题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可以单人演讲也可多人合作。在合作中学生们互相借鉴,提升水平。“班级论坛”由班干部分组,选择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和困惑或者是班级的某种现象以“一事一议一悟”的方式组织学生对事件进行内涵剖析,辨识自省。班干部可以根据自己分管工作选择话题,交由班委会讨论,课前组织各小组讨论,课堂上派代表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本组的观点。活动立足于“短小”、来源于“生活”、着眼于“内化”,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美德。

活动的组织以学号为序由一名学生主办,他可以从五个板块中任选一个并召集本组组员筹备。这样,学生具有了板块的选择权,也有了队友的选择权,处在不同的小组中的学生也具有了和更多的同学合作探究多领域的知识技能的机会。

菜单式微活动的开展,涉及的领域宽,学生从课外引入大量有生命力的鲜活的学习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和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很多学生在准备的时候都结合了对应的学科内容,活动的开展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也是一种极大的推进。自从开展系列微活动后,学生对政治课的热情明显提高,课堂思维兴奋的持续性更久,很多时候下课时还意犹未尽。

不仅如此,很多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组织,在意志磨练、能力锻炼、特长发挥、个性展现等方面,都明显体现了“自主学习与管理,自我培养与完善”的自我成长理念,呈现出了良好的个人成长势态。例如在“美文共赏”的微活动上,有一个小组选择了“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美文欣赏。文中父母将所有的钱送给子女而自己步行几十里路回家,看着憔悴的父母弓着腰拉板车。学生们的内心深刻感到了父母为子女的成长,父母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累、忍受的那些艰难,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宽厚仁慈和坚强不屈,引起了学生们感情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