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穿戴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范文1

FuelBand的工业设计相当不错,特别是它很有特色的点阵式LED显示屏,给用户很强的科技感。这块屏幕可以显示时间、卡路里、步伐数等数值。腕带表面的颜色略有透明,可以清晰看到腕带中的一些零部件,科技范儿更足。

但FuelBand仍然无法留住我这个用户,它的功能实在太简单,简单地记录几个数据,一周下来就基本没什么兴趣了。对我来说它就是一个计步器,带来的附加值实在太少。事实上,作为计步器的话,iPhone上Moves这个应用就能比FuelBand干得更好。这再次表明,iPhone的强大在于其软硬结合的系统,而不仅仅是工业设计出色,那太容易让用户厌烦了。

事实上,这是很多运动健康类可穿戴设备的通病。它们打着所谓量化自我的旗号,但却无法和用户建立起感情的联系。可穿戴设备的魅力在于,它能比传统的硬件带来更出色的用户体验。这才是互联网产品开发思路的精髓之一。

作为一家运动产品制造商,耐克还是在按照传统的硬件产品商业模式来做可穿戴设备业务。这是最大的问题。将软硬集成一体的可穿戴设备,随着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注入其中,其商业模式必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谷歌眼镜、iWatch、Pebble……可穿戴设备代表的智能硬件,成为非常火爆的话题。中国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团队雄心勃勃的进入这个市场,开发自己的智能腕带、智能手表。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把可穿戴设备生意想的过于简单—找到用户、卖掉产品、获得收入,这比那些苦苦思索如何挣钱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简单清晰多了。

但可穿戴设备的诱人之处,恰恰在于它提供的软件、移动互联网服务。硬件是载体和入口,只有提供了发现需求痛点的服务,才能获得大量用户并把他们留住。只有提供了出色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才能给可穿戴设备带来商业上更宽广的创新机会和发展空间。所以,忘掉只靠卖硬件赚钱这件事吧。

可穿戴设备范文2

售价79元的小米手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把原本带着满满自信的可穿戴设备厂商一下打回原形,第一代售价690元的Bong智能手环,竟然在小米手环上市的两天后,推出售价仅99元的第二代产品,第一代用户们立马破口大骂,直叹“心都伤透了,累觉不爱了”。如果说Bong跳楼价的做法是“成功”地证明了可穿戴设备的暴利,那么消费者的声音其实则反映出这个行业未来的危机。

暴热表象

自Jawbone、Fitbit等第一批智能手环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索尼MN2、咕咚手环、华为荣耀手环、三星Gear等各大品牌纷纷跟进,连苹果的iWatch都放风了很久一段时间,看上去前景一片大好。根据权威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在2013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出货量近1000万部,2014年预计出货量将翻一倍,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预计到2018年可达1.1亿部,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78%。一些投资机构的分析数据更为乐观,预计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会在3年内达到560亿美元。

在2013年,整个IT行业都极其看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未来,大量的国内厂商跟风模仿国外产品,用户的话题讨论及关注度也到了峰值。在大多数调研数据里面,用户普遍认为可穿戴设备是新鲜有趣的时尚产物,70%以上的年轻人均有意愿购买可穿戴设备,当中愿意购买智能手表的人比愿意购买智能手环的人要多。至于购买的原因,主要是聚焦在运动监测及健康监测这两大功能上,也是当下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主要卖点。

但是从这些数据上,厂商们都没有意识到这其实只是表面的现象,是用户喜欢尝鲜的特点所致。运动和健康监测是毫无技术含量、没有太大黏性的应用,既然用户可以因为有趣时尚而把它戴在手上,就可以因为厌烦单一无聊而把它摘下来。所有快时尚的东西,就如流行的当季衣服一样,不用很久就会被遗忘在衣柜的角落里,正如当前很多类似脸萌这样的应用,以及像“围住神经猫”这样的社交小游戏一样,“大热”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在谈、都在用,“大冷”是因为没有什么核心价值让用户有兴趣继续用下去。

实际上,可穿戴设备的真正问题在于用户体验。查看每日行走步数、消耗的卡路里、夜间睡眠质量等这些数据到底有什么用?这能改变健康水平吗?不能。这能建议更合理的运动方式吗?不能。这能告诉你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吗?不能。那它除了收集这些无聊的数据以及让你炫耀自己跟得上潮流之外,还有什么用?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谷歌眼镜上,戴着个高科技眼镜除了被别人觉得很另类之外,并没有任何方便而言,因为智能手机可以实现眼镜的所有功能,且体验更佳。

未来之路

有“危”必有“机”。在大数据时代,不管最终怎么发展,可穿戴设备一定离不开对数据的智能化处理这一功能,目前而言,仅仅做到了对数据的采集,且统计数据还需要通过手机或PC端的软件,用户就会觉得意义不大。就像大部分用户调研的声音一样,面对便宜的小米手环还有一半的人觉得没什么意思,这充分说明了可穿戴设备目前所处的“鸡肋”境地。

应该说,“健康”和“便捷”也许是可穿戴设备最终可以带给用户的两个终极目标,在这两个方向的指引下,可穿戴设备一定是以最简单的方式、最方便的手段达到最佳的用户体验。所以试想一下,当你外出运动、旅游或出差时,会选择左手手环、右手手表、头戴眼镜、包里还有一个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还是会选择只带一样可以满足所有功能的东西呢?答案不明而喻,也许用户只是需要增加一部功能更强大的、便携式“手机”,至于它应该长成什么模样,可想象的空间很大。

苹果的iWatch之所以迟迟未能面世,实际上也是看到了目前这样的窘境,近期频繁传出ios 8将内置可以监测健康的Healthbook应用,除了收集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以外,还可以在统一平台分享数据,并通过整合谷歌和苹果在大数据方面的资源,使数据变得更有价值。这也说明了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其本质就应该是用户身边最方便、靠谱的“信息顾问”,就像siri一样有问必答,直接可以解答诸如“为什么我这个月的体重增加了?”“你建议我下周的食谱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可穿戴设备绝对不是廉价的货色,也绝对不是简单的时尚产物,甚至严重一点说,可穿戴设备会是另外一种高科技的奢侈品,只有具备健康意识或经济实力的用户才有可能把“私人顾问”随时带在身边。所以,谷歌和苹果这样的巨头不可能让自己的可穿戴设备走低端路线,他们更希望为这个产业定下标准,生产出可以直击用户“痛点”的产品。

可穿戴设备范文3

可穿戴设备需要新思路

今年6月4日出版的《今日美国》中引用了一项由云计算运营商Rackspace发起的调查结果——在2000名受访的美国人中,82%的人认为可穿戴设备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其中,67%的受访者认为这项技术让他们生活得更健康,超过半数的人说佩戴这些东西增强了他们的自信,甚至还有1/3的人认为可穿戴技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感情生活和职业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可穿戴设备寄予厚望,但同时也说明了可穿戴设备和其他产品在应用上的极大不同。那就是,人们不仅关注技术,更重视设计。一台电脑,长得再难看,只要它够快、够强、够好用,总有人会喜欢它;但可穿戴设备不同,它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们要愿意穿戴。

出品可穿戴记录器的Fitbit公司互动部门的副总裁Tim Roberts就认为,时尚的力量在可穿戴设备上现在是被低估的。在黄连生看来,可穿戴设备不仅要够轻够薄够柔软,还要够酷。“现在大多数厂商都在考虑功能性,实际上首先解决的应该是吸引人们穿戴。它功能性再强,也强不过电脑。人们没必要为了这些功能,让自己变得累赘或看起来很难看。”

项立刚则认为,现在各大厂商已经或者酝酿中的产品,包括名声在外的谷歌眼镜,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依旧采用了智能手机的思路。如何把手机做小,能放在眼睛里或手表里。实际上,一个新的产品,要重建体系,要有新的思路。“就如同前几年大家开始做智能手机的时候,思路都是把电脑缩小。实际上,苹果、安卓一出现,人们恍然大悟这是一个体系,需要新的思路。”

在张向东看来,可穿戴设备需要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人们看重可穿戴设备绝不会是因为硬件,而是因为它的服务。把互联网服务思路注入产品的可穿戴设备将会有更广阔的的前景。

黄连生认为,在研究领域,足够小的芯片、足够强大的电池等硬件都已经都研制出来了,关键是看企业如何呈现出一个明星产品。“从当前来看,谷歌眼镜在可穿戴设备的地位,远远比不上iPhone之于智能手机、iPad之于平板电脑。所以,厂商门摩拳擦掌就是希望自己能够生产出一个明星产品,重新定义可穿戴设备。等这个明星产品一出现,在企业领域如何发展可穿戴设备的思路自然就清晰了。”

带来了隐私担忧

伴随可穿戴设备的发展,隐私问题也随之而来。毕竟当机器与人又走近一步的时候,人类的很多信息又被摆在了台面上。

利用语音交互技术来控制的谷歌眼镜,就是一个偷拍利器。用户只要说声“take a photo(照相)”,便能将眼前的一切收入画面之中。美国西雅图的一家酒吧为了保护客人隐私,明令禁止佩戴谷歌眼镜的人在酒吧消费。

说句话来拍照,还是有些麻烦。一款“无节操”的应用“Winky”被开发出来。使用这个应用,谷歌眼镜的佩戴者只要眨眨眼就能进行拍照,可谓防不胜防,偷拍简直易如反掌。

在云计算运营商Rackspace发起的调查中,人们总体而言认为可穿戴设备能帮助他们管理和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分享数据及信息和隐私泄露有一定担心,45%的人称这些设备太像政府监管着人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一些主打健康的可穿戴设备,它追踪和记录下来的数据可以直接为医疗所用。当你的饮食起居、心率血糖等数据被转给你的保险公司的时候,很可能,它会调整保险金额。

当然任何一种科技产品都会是双刃剑,在项立刚看来,不能因为负作用就放弃可穿戴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有弊端,只不过可穿戴科技离人更近,泄露隐私的风险更大。同时,如何规避负面作用也会是可穿戴设备将来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可穿戴设备泛滥将挑战人伦

对于可穿戴设备带来的隐私问题,“可穿戴之父”史蒂夫·曼恩不以为然。相反,他认为可穿戴设备对于个人隐私的泄露对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曼恩认为,你能用谷歌眼镜偷拍我,我同样能够偷拍别人。相比较一些监督机构,人人都能偷拍,反而会形成一种有趣的平衡。人人都有记录能力,反而能够威慑犯罪。

在曼恩的“安全网”构想中,穿戴式计算机也是一种个人安全装置,像“黑匣子”一样。他认为,如果采用生物传感器记录人的心率和步伐,当心跳加快而步伐不动时,一定是在做什么紧张之事,比如掏枪。根据这种迹象,他认为可以通过网络让其他人产生一种危机信息,从而避开有威胁者。加上相互采用自动面部识别技术,可以构成一种像小城镇一样的全球虚拟监视能力,从而减少犯罪。

可穿戴设备范文4

在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下,各大公司是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收集数据的机会的,可穿戴设备便成了它们竞相争抢的一块蛋糕。然而,可穿戴设备较小的体积和有限的应用场景似乎限制了产品设计师的发挥空间,消费者也很难再找到令人兴奋的产品。不过,在苹果前CEO、Misfit的联合创始人John Sculley看来,可穿戴设备的创新空间还是很大的,创业者首先要在产品外观设计上下足功夫。

C:新鲜感过后,消费者使用可穿戴设备的频率会下降,怎样才能有效提升人们使用可穿戴设备的频率?

S:我觉得易使用和使用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你必须让用户在一开始使用这个产品的时候觉得完全没有使用障碍,这是最重要的。另外一点在于让使用数据高效循环起来。实际上在有互联网之前,很多类似的产品就已经存在了,有的可以记录步数,有的可以记录心率和睡眠时间。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关注它们呢?因为互联网可以促进数据循环,这会促进传感器、运动追踪器这些产品的使用频率。举个例子,传感器捕捉到数据后,迅速通过移动互联网上传到云端,然后通过云端经过处理得出结论,最后返还到终端设备上。这样用户就能得到反馈了。比如你今天的睡眠不够,你的手机会提醒你明天调整一下睡眠。对于用户来讲,使用设备后得到的反馈和建议,就是继续使用该设备的激励,这样用户就容易接着用这个设备。

C:现在大多数可穿戴设备有着相同的功能和相似的外形设计,你认为这个市场还有没有独创性的机会?

S:肯定有的,我觉得首先要在一个到两个方面做到极致,然后做到与众不同。目前我们关注的方向是外观。没有人会喜欢丑陋的产品,消费者会选择那些漂亮的。可穿戴设备应该像珠宝一样,被精心设计。当时乔布斯的远见就在于,当别人还局限于让专业的巨型电脑变为个人电脑1.0阶段的时候,他已经在想个人电脑2.0了。他的想法就是,个人电脑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设计一定要美观,要让广大消费者喜欢这个产品。苹果电脑和手机的成功证明乔布斯是对的,因此产品美观,能够给用户比较好的体验成了评价一款产品的主要标准。另外,在给可穿戴设备添加功能的时候我们是很谨慎的。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坚持的首要原则就是简单。一些公司往往会给可穿戴设备添加很多功能,然而我在苹果获得的最大经验就是,要学会删除一些功能,简化产品。所以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把一些非核心功能和耗电量大的功能去掉,留下关键功能,给用户最优的设计和使用效果。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新需求和新功能。比如当人们慢慢变老的时候,就很容易生病。北京的空气比较差,那可穿戴设备里面就应该加入一个传感器来检测空气质量,进而给老人反馈。

可穿戴设备范文5

“事实上,可穿戴设备的生产要满足众多严格的要求,在安全、性能、互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仍有待改善。”谈及可穿戴智能产品的扎堆上马,德国莱茵T?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技术支持与研发副总经理罗黎告诉《进出口经理人》,“为此,德国莱茵T?V推出全球首个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证标准,希望能协助制造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优质的产品,并推动可穿戴设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大类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

谈及目前可穿戴智能产品的市场状况,罗黎告诉记者,针对不同的用途,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基本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是运动休闲类,其中最普遍的产品就是智能手环,这类产品除了可以监控跑步运动的步频、速度、路线和卡路里消耗量,同时也可以对睡眠状态进行监控。

第二类是娱乐休闲类,如智能手表等被称为“手机伴侣”类的产品。通过智能手表,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接听电话或回复邮件,也可以通过智能手表遥控手机。目前,三星Galaxy Gear系列、谷歌眼镜和领带等产品均属此类。

第三类是医疗保健类。这类产品也往往被称为“移动医疗”类产品,如通过手腕式的智能血压计,可以24小时对血压情况进行监控,并由此提供治疗方面的参考信息。“这类产品还可以和云计算结合。如在美国有一些移动医疗社区,独居的老人可以通过这类可穿戴智能产品向终端发送信号,服务基站就可以安排相应的医院对其进行救护。”罗黎说。

第四类是智能家居类。罗黎告诉记者,智能家居的控制端是移动可穿戴设备,通过wifi或其他无线方式,可以实现对智能家居的操作。“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实现便利化,这是可穿戴智能产品最容易做到的。”

罗黎告诉记者,美国大约七八年前就已经具备主流的可穿戴智能产品。中国市场在2012年以后发展较快。“其中,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属于消费类电子,对于企业来说,这类产品比较容易进入市场;而跟医疗挂钩的产品,其进入壁垒也相对较高。”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仍具约束

作为行业内专家,罗黎认为,在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的背后,有三方面的约束是不可忽视的。

其一是传感器的问题。“传感器要从外界和人的身上采集信息,并通过运算反馈给客户,这就要求传感器具有人机交互功能,要求传感器微量化、高精度。”

其二是电池、显示屏等周边设备。罗黎告诉记者:“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往往很小,但是由于使用者昼夜连续使用可穿戴设备,因此不希望经常对产品充电,对电池的持续性有较高的期望值。”

其三是产品的标准及兼容性问题。在罗黎看来,目前可穿戴设备的生产方兴未艾,但是标准不一,各个厂家的产品也互不兼容,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针对这个问题,德国莱茵T?V与国内某大型平台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兼容性。目前已经有10多个品牌的智能手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采集数据,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采集信息。”罗黎说,“因此,实现统一的产品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实现各个品牌的产品的兼容性,对于这一产业的发展就至关重要。”

可穿戴设备须满足三大要求

在罗黎看来,虽然可穿戴设备,特别是生产消费类可穿戴设备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但是此类产品仍面临着安全性、智能性以及可穿戴性等诸多要求。”

在安全性方面,以产品的信息安全最为重要。“可穿戴设备每天佩戴在使用者身上,会生成有关使用者个人体征的信息,包括使用者每天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因此,此类产品的安全性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罗黎说。此外,德国莱茵T?V依据国际标准对可穿戴设备及电池和电源适配器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同时对于无线连接、电磁兼容、有害物质的使用也在认证评估范围内,最大化地减少给用户可能造成的危害。

在智能化方面,罗黎认为:“可穿戴设备要具有比较强的人机交换能力,可穿戴设备上使用的APP软件和硬件的搭配不应该有太多的漏洞存在。”据了解,在这方面,德罗莱茵T?V可穿戴设备认证已经将产品智能化纳入评估,包括可穿戴设备与中央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云处理器等)的互通性和连接性、中央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设备和中央数据处理单元的信息安全管理等环节。

在可穿戴性方面,可穿戴设备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感受。罗黎告诉记者,目前可穿戴设备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产品缺乏使用黏性,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不便会造成使用者对于产品使用兴趣的下降。“通过德国莱茵T?V可穿戴设备认证,该产品及其零部件还要进行耐用性、环境适应性、皮肤接触性、电池特性和电磁干扰评估等项目的评估,确保通过评估的产品佩戴舒适,易于使用。”罗黎介绍说。

可穿戴设备要满足目标市场法规

据罗黎介绍,可穿戴设备虽然是一种新兴的产品类别,但是在对该类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时,仍需根据其产品功能及其原料材质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检测。

“在产品安全方面,根据出口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市场,而采取不同的安规标准进行检测。”罗黎说,“事实上,安规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企业来说,这方面的要求和标准是比较容易达到的。”

“在电磁兼容方面,根据中国企业现有的制造水平,要达到相关标准也并非难事。”罗黎补充说。“在对电池的要求方面,目前国家存在专门的电池标准或要求,如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相关标准,或者UL的相关标准,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出口市场进行检测评估。”

另外,罗黎指出,在无线测试及相关化学品测试方面,制造商也要根据产品出口和销售目的地的不同,进行相关的检测或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可穿戴设备这种新兴的产品,国际上尚没有专门针对这类产品的标准。在罗黎看来,只要企业认真对待,要符合国际市场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难。

德国莱茵T?V推出可穿戴式电子产品认证标准

可穿戴式电子产品近年来一直是业界的热门话题,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有望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下一波的主流趋势。鉴于此,德国莱茵T?V专门制定了可穿戴式电子产品认证标准。

罗黎介绍说,德国莱茵T?V茵所制定的可穿戴设备的标准,是由德国牵头,中国积极参与,并有美国同事参与的多方合作的结晶。这个标准涉及产品安全、电磁兼容、电池性能、无线传输,以及化学危害等可穿戴设备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的、全面性的评估方案。

可穿戴设备范文6

对于首款可穿戴设备GoogleGlass的推出,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监马冰认为,虽然产品达不到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但用于特殊场合却是非常不错,而且它是一个行业的风向标,让更多厂商在这一方面迸发出有更多的灵感。

对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未来发展,马冰也表示非常乐观,他说:“穿戴式设备人手一台,甚至人手多台的时代在2、3年后就会到来,并且到时的穿戴式设备一定跟我们周边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应该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独立的设备。”

但是,看上去很美的穿戴设备目前实际上还只处于起步阶段,且面临种种实际难题。从目前的市场角度来看,对于可穿戴设备仍存在一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大众接受度,二是实用性。实际上,这些质疑都是基于我们对可穿戴设备的理解――如果说它的出现并不是基于“设备”的形态呢?而它的用途也并不局限于“手机伴侣”呢?那么,究竟“老百姓是喜欢怎样的可穿戴设备”,无疑每一个厂商都想找到答案,只有切入这一要点,才能在这一新领域抢占到先机。马冰认为,“如何让穿戴式设备更简单、易用、有用”,这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目前,市场上所推出的可穿戴设备基本上都涉及到健康监测,譬如睡眠质量、心跳脉搏监测等,但仅仅是数据结果的输出。未来医疗健康监护方向的可穿戴设备会更加全面,像是“个人医生”,默默地时刻观测你的身体状况。在诊断的同时化被动为主动,根据结果和现有条件做出适当的治疗建议,并反馈给用户。因此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服务上将会是个很大的机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