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10-02
文章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9月ICU收治的128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观察在ICU护理小组引导下的相关护理措施的采取对临床危重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并作如下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9月ICU收治的128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男68例,女60例,且年龄均在46~98岁间,平均年龄是60岁左右,且APACHEI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II)评分均大于10分,随机将患者分成A、B两组各64例,且两组在年龄、病情与并发症等资料上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给予临床ICU的常规护理,即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发展展开及时抢救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其给予一般护理与并发症护理等,而B组则建立专门的ICU护理小组,并在其引导下展开相关护理工作。
1.3观察项目
对两组监护平均时间、护理到位的程度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住院时间、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护理满意度可从宣教工作、病房环境创设与护士态度、操作等各方面展开[1]。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并用t值检验结果中的计量资料,若两组比较发现P
2.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B组监护平均时间、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住院时间均要低于A组,而护理到位率则明显高于A组,患者与家属均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高达93.75%,两组比较,P
ICU是各大医院中进行集中抢救危重患者的一个人特殊场所,同时也是对医院现有医学技术水平进行客观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其护理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ICU病房中各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B组通过建立ICU专业护理小组,并在其引导下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显著的护理成效,B组中患者的住院时间、监护时间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均要低于仅仅采用常规ICU护理的A组,且B组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3.75%,可见,ICU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将能大大提高ICU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总治疗效果。而ICU护理小组护理模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3.1ICU专业护理小组建立
小组由护士长领导,配备一名护士长与责任护理,2名专科护士,由护士长定期组织组内护士查房以观察ICU患者住院期间易出现的危机因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而责任护士则带领本组组员专门负责ICU患者护理与康复指导等各项工作以确保临床护理的效果[2];每位护士则负责ICU患者日常的一些护理工作与相关仪器的保养,同医生一起共同管理患者,一旦出现不良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及时处理。
3.2护理措施采取与质量评估
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护理安全查房;风险管理;安全文化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在病人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不断变化、期望值不断提高,因此坚持持续改进,保障临床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人员一项长期任务[2]。为减少和防范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安全,我院于2013年7月开始将护理安全查房应用于护理风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设有床位400张,在岗护士300人。学历:本科70人,大专100人,中专130人;职称: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20人,护师80人,护士194人。
1.2 方法
1.2.1查房前的准备
1.2.1.1 病例选择 选择病情危重、疑难、大型手术、新技术的开展及患者情绪化的病例,由责任护士做好查房准备,护士长通知全科护理人员预习病史,查阅有关的资料。
1.2.1.2 查房时间 在不影响患者休息及不加重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进行。
1.2.1.3 查房地点 多选择在床边查房,也可以病房及护理站交替进行
1.2.1.4 查房用物准备,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专科情况,准备专科检查特殊用品。患者的准备: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1.2.1.5 查房站立位置要求,主查者站在病床的右边,便于检查,全体护士站在病床的左边,责任护士排在首位。
1.2.2 查房的形式
1.2.2.1 护士长每日2次评估性护理查房[3]。护士长于每日晨晚间集体口头交班后,进行床边交接班查房,主要评估重点患者的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以及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和效果,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情况;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最后护士长进行工作总结。
1.2.2.2 随机性的重点查房,主要针对当日的重点患者进行随机性查房,由护士长带领当班护士、亲自巡点患者,由责任护士简要汇报重点患者的基本情况、护理问题及所实施的护理措施。
1.2.3 查房程序
1.2.3.1 听 由主查者提出查房的目的,责任护士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主要症状及体征、心理状态、护理计划、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并提出现存在的护理问题,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应先解决哪些护理问题。
1.2.3.2 查 查体、查病历,主查者根据护理记录记载的情况进行护理体检,并向患者进行询问,以便了解责任护士对患者的阳性体征判断是否正确。通过与患者的交谈、观察再次收集患者资料,为分析判断护理问题打下基础。
1.2.4 评价方法
在开展护理安全查房前后半年,护理部每周定期深入科室,查看科室护理缺陷记录本,询问医护人员,分别统计各科室实际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数,并根据科室上报护理部的缺陷记录数,计算漏报数,分析比较开展护理安全查房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漏报率。
2 讨论
2.1 有助于营造“ 无伤害” 护理安全文化氛围,降低护理不良事件降低漏报率
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4]。由于害怕受处分、心存不会被外人发现的侥幸等种种原因,对未发生的严重后果的护理不良事件,护士或护士长往往采取自行解决的做法。即护士对护士长隐瞒,护士和科室对护理部隐瞒,不良护理事件瞒报、漏报现象在临床各科普遍存在。瞒报、漏报不对良护理事件,逃避责任,对医疗护理安全极为不利,不仅会失去最佳弥补时机,有时会危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最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2.2明确了护理要点,降低了护理缺陷,确保了护理安全
护理查房活动是使病人了解护士,认识护士职业价值的过程,并通过集中讨论汇集护理意见,实现资源共享,不断积累护理经验,为护理新的理论和要点提供可靠依据。
2.3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5]。通过查找问题,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使患者高度满意。
2.4 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代表着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不断进取、改进、完善、不满足现状、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6]。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及时发现临床护理问题,给予解决,降低了护理风险系数,避免了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和医疗纠纷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护理安全。
2.5 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通过护理查房,强化了规模化、程序化的意识,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科室护理工作更规范、更协调[7]。不仅锻炼了每位护士的工作思维、语言表达和组织、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了护士长努力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有效的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更深入的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8]。
3 小结
在护理查房的过程中,临床护士有机会充分了解病人的疾病情况,通过责任护士的报告,使我们的护士在充分了解、理解病人的状况下,确定、修正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的落实。所以护理查房是保证病人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的医疗护理活动。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
[2] 王灵晓,刘雪琴,宋慧娟.护理组长在分层次管理实践中对质量建设的作用[J].中国 护理管理,2009,9(2):29-30.
[3] 赵杰.护士长每日2次评估性护理查房的临床应用现代护理[J] .2007,13(15): 1429 .
[4] 米新翠,刘英,宋玉萍.严格不良事件风险防范 提升护理服务品质[J].基础医学论坛,2008,12(18):1001-1002.
[5] 冯志英,王建荣.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
[6] 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理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81.
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总结范文3
1、组织“5.12”各种活动及表彰大会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门急诊护理业务查房
计划二:护理部一月工作计划
1、做好20xx年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总结
2、组织完成对护士长年终考核登录档案
3、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包括进修、继续教育、分级培养、专科培训、三基三严、质量管理等)
4、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5、召开护士长例会
6、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7、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8、评选优秀工作者
9、启动护士长助理的计划,安排护理本科生来护理部轮转
10、开展以“温馨护理站”为主题优质护理服务竞赛活动的动员工作
11、总结医疗辅助运转中心工作,开始双休日值班
12、完成疾病护理常规的编写
13、大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计划三:护理部三月工作计划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计划四:护理部七月工作计划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4、下半年护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开题报告
5、护理业务查房
6、护士长工作半年度评价
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总结范文4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原因;预防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无论是医院还是社会都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避免护理差错、杜绝不良事件发生是体现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那么在护理工作强度大、琐碎繁杂的情况下,护理不良事件难免发生。现将我院2012年1~6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我院2012年1~6月共计上报护理不良事件31例,其中给药差错7例、查对失误6例、坠床5例、压疮3例、操作不当2例、输液反应2例、自产1例、烧伤1例、烫伤1例、管路滑脱1例、跌倒1例、腕带识别错误1例。不良事件发生时间为夜班、中午班共计19例(61.2%),白班共计12例(38.8%)。从护理人员职称来分,护士发生不良事件的共计18例(58%)、护师发生不良事件的共计9例(29%)、主管护师发生不良事件的共计4例(13%)。
1 原因分析
1.1 管理方面因素 从上述数据看出护士发生率较高,新护士工作经验少、知识面窄、不扎实,对病情动态掌握不全,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不足,对抢救仪器设备性能不熟练,不能对患者实施预见性的观察与护理。
1.2 排班模式不合理 从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看,中午班、夜班发生率高。传统的排版模式班次多,交接次数多,护士工作连续性差,容易交接不清或上下不连贯,而出现护理或治疗遗漏,再是中午或夜班护理人员少,处于忙乱、紧张或疲惫状态,使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现差错。
1.3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①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对查对制度只是留于形式,没有认真执行好三查八对制度,导致给药错误,如有的药物剂量给错、有的药物给错患者、有的转抄错误等。②交接班制度及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没有认真执行床头交接班导致对所管辖患者的病情、用药、护理掌握不清或没有按时巡视病房、协助翻身等导致患者出现压疮。
1.4 缺乏慎独精神,操作不规范 护士操作程序简单化、消毒不严格,年轻护士经验少,又不虚心请教,出现异常没能及时发现而致胃管下错、出现输液反应、皮肤损伤、管路滑脱等。
1.5 告知、宣教、沟通不到位 有的护士对新入院患者宣教时机不对,告知不全面,不详细。如医院环境、设施的介绍使用,各种管道的注意事项,管路的护理,床的使用等告知不详细,或者刚入院或术后在患者顾不上听取告知时而致跌倒、坠床、管路滑脱等。
1.6 产科原因 ①产科工作琐碎,患者周转率高,工作量大致各操作不细致或不连贯,顾此失彼。②产程因人而异,对产程估计不足,如产次、胎儿大小、经验不足,对分娩产兆告知不到位等。③排班或流程不合理,尤其晚上产房及待产室忙时,以致病房待产妇观察不上。④夜间值班精力受限,观察产程不细心或急产时所致措手不及而出现自产。
2 预防措施
2.1 转变观念 鼓励无责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消除瞒报隐报心理,教育护理人员积极上报不良事件是为了改进医院管理及护理流程,确保全院护理安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少并不一定代表护理工作做得好(隐报、瞒报潜在隐患更大),却可反映出护士长对患者护理安全重视和掌握程度。各科积极上报不良事件,对存在的问题护理部及时组织全院护士长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达到全院“资源共享”的目的。
2.2 加强在职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护理部及科室制订了在职护士培训计划,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急预案培训并考核,熟悉各科的应急预案是对护士应变能力的培养,科室设立高职称、资历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带教,切实做好传帮带作用。
2.3 核心制度的落实 ①查对制度的落实:随时提问、严格管理、层层把关使之落实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操作、宣教采用“呼唤应答式”,加强责任心,强化护士的查对意识。②严格交接班制度及分级护理制度:当班护士将患者的病情、用药、治疗效果、护理安全、皮肤、管路等情况详细交给下一班,做到“无缝隙交接”。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有异常及时通知大夫。护理部制定了压疮、跌倒、坠床的报告程序集上报表并全员培训,确保护理安全。
2.4 规范操作让护理更安全 护理操作规范是约束护理群体在护理活动中的行为而确立的准则和工作习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因而可以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虽然有些操作繁琐,但属于正规程序,按程序去做就不会出现错误,所以各科要加强操作的指导和训练,定期抽查,使各项操作正规化。
2.5 履行告知义务 告知要实事求是、告知要及时、告知要适当、告知要全面、及时记录、尊重患者隐私、要求医护一致。
2.6 改变护理排班模式 实行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弹性排班,减少了交接班次数,加强了夜班及中午班的力量,包床到人,责任到人,实现了对患者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
2.7 产科整改措施 ①改变排班模式:患者多,工作繁忙时实行弹性排班,适当增添班次,使患者班班能照顾,时时能监管,推行整体护理模式,把握有利时机做好宣教工作,加强查对制度的落实。②提高助产士素质:严格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操作规范、服务周到,对每一位产妇要耐心、细心,避免态度生硬,提倡人文关怀,保证母婴安全。③加强沟通,培养团队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护士长与护士间的沟通,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适时为大家减压,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增加科室的凝聚力。
2.8 强化法律意识,确保护理安全 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护理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流程、应急预案的培训,并进行督导考核,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将患者发生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及结果完全记录下来,增强了证据意识,实施自我保护。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使每个护士从根本上认识到护理文件书写是医疗事故与纠纷的有力证据,也是保护自我的根本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总结范文5
[关键词]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护理;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普遍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新型医疗模式(“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出现,护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护理工作的内涵与范畴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1]。科学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科室人力资源,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合作性,保障护理安全性,并督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最终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3]。本文将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管理模式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整体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现对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科室2020年1月—2020年4月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0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对象年龄25~45岁,平均(30.0±3.2)岁,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护师)12人,初级护士1人。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模式)2020年1月—2020年2月,按照常规轮班式制度排班,护士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护士长进行岗位监督与管理。1.2.2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2.2.1建立护理总长管理模式护士长对全科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并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年限及工作经验等情况进行分组与排班。将责任护士分为两个责任组,每组设立1位护理总长,选择主管护师职称以上,有较强的教学指导能力、执行力及协调组织能力的护士担任。责任组成员包括高级责任护士(白班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晚夜班护士),实行“APM”三班轮流制。组员负责本组内患者的治疗、护理、检查、健康教育等相关护理工作,并且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护理总长职责:(1)负责定期检查组员护理质量;(2)负责对专科性、疑难操作技术进行指导;(3)指导组员规范护理文书的撰写;(4)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健康宣教;(5)定期电话随访出院患者。护理总长负责全面质控管理,建立护理总长每周检查记录表,表内设置上周问题跟踪、整改措施以及周总结等内容。具体检查内容为:周一检查消毒及卫生情况,包括床单位与物品规范摆放;周二检查急救室急救器材、抢救药品、床尾各类标识标牌;周三检查护理病历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周四检查各类物品有效期、功能锻炼落实情况及各类健康宣教内容;周五检查服务落实情况。每周五晨会后对检查内容进行总结,对上周问题跟踪情况进行汇报,制订整改措施,对出现问题较多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出现。1.2.2.2质查组的建立与分工护士长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及管理潜能,逐步培养出具有管理才能的护理骨干。根据科室情况,设立消毒隔离质量组、等级护理质量组、护理文书组、基础护理质量组、健康教育质量组、急救药品器材管理质量组。每个质量小组有相应的分工内容,如消毒隔离组负责对治疗室、换药室内的无菌物品、各种器械进行规范管理,负责对所有物品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物品均在有效期内;等级护理质量组负责检查责任护士对急危重症、一级护理患者“九知道”的知晓情况;护理文书组负责检查医嘱执行、护理病历、护理记录单、交班报告本书写是否规范、正确和完整;基础护理质量组负责检查责任护士对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如指甲、胡须、头发等)的落实情况;健康教育组负责检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健康宣教落实情况,包括功能锻炼、疾病知识宣讲、饮食指导等。1.2.2.3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全面评估护理工作,采取正向激励机制,制订奖惩制度并与绩效挂钩,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出现问题者,深入分析发生风险的原因,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促进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与安全护理认知的提高。
1.3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干预时间为一个月,统一均在每月下旬进行评定。1.3.1护理质量包括消毒隔离、等级护理、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病区管理七项质量指标。每项总分为100分,均设有量化分值及合格分数,合格分数根据实际达标情况有所差异:消毒隔离98分,等级护理95分,护理文书95分,基础护理90分,健康教育90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100分,病区管理9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1.3.2护理人员工作能力采用科室自制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括:应急处置能力、监测和记录病情进展、随时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协调护患关系、工作责任心五项内容,总分为100分。每月通过护士长及护理总长检查护理质量,进行双人评估后取平均值,设分值≥90分为护理能力强,80~89分为能力一般,<80分为能力弱。1.3.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执行医嘱错误、管路滑脱、操作不当等。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例或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
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后,科室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比较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能力明显提高(P<0.05),见表2。2.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执行医嘱错误1次,管路滑脱1次,无操作不当事件发生。常规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执行医嘱错误4次,管路滑脱2次,操作不当1次。
3讨论
3.1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的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管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也关系到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科室护理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护士长肩负着提高护理质量的重任。制订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的管理模式,合理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规范护理工作,促进整体护理的实施,能有效缓解紧张工作对护理质量的影响,降低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4]。在护理总长管理模式下,护理总长能从低技术性基础护理操作中脱离出来,用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真实想法,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利于不断改进护理工作,让患者更加认可临床护理工作[5]。另外,护理总长每日花费短时间(约10分钟)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在周五晨会后进行讲评、总结,让护理人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能增强护理人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质查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每位护理人员的能级,确保每一位质查小组成员都具备良好的工作技能和沟通能力,能促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工作能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2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的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满意度也备受关注,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护士单纯遵从医嘱来服务患者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6]。经研究发现,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管理模式,可充分发挥个人护理才能和管理潜能,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整体质量,并培养具有管理才能的护理骨干[7]。质查组成员遵照具体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管理,能使管理过程趋向标准化、制度化。两种管理模式相结合促进了护理流程正规有序化、知识管理科学化、沟通交流双向化,能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环节中,保障了护理安全,防止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8]。综上所述,护理总长结合质查组的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霍瑞君.分层级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6):125-126.
[2]赵红.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18-319.
[3]吴素英.创新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J].健康必读,2018,3(03):291-292.
[4]张鸿,王楠,潘丛侠.《护士伦理准则》视角下对分级护理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11):1404-1406,1414.
[5]唐蓉.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8):188-189.
[6]李佳玲,史生华.护理组长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07):40-42.
[7]董文娟,魏晓英,陶颖,等.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0(08):262-263.
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总结范文6
1.1一般资料
医院2012年全院奖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34例进行统计分类。
1.2方法
通过护理管理系统网络直报,对各科室自查发生不良事件奖励上报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发生不良事件直接责任人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事件发生班次进行研究分析。
2结论
2.1护理缺陷类分析护理缺陷类发生率最高64.7%,其中医嘱执行错误和给药错误分别是26.5%和17.6%。医嘱执行错误主要是责任心不强看错、遗漏、未交接班或交接班不清;给药错误主要是省略/简化了查对环节,用药前向病人告知不清、简单以及病人文化程度低理解不到位;液体外渗是巡视不及时,给病人讲解输液注意事项及并发症不到位;漏输液体是没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及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导致护理缺陷的个人因素主要是护士的查对制度、医嘱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未严格落实。个别护士对一些新的治疗方案不清楚,凭经验/印象盲目的执行,特别是新护士/实习期护士的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护士之间协作欠缺,护士与医生沟通不及时。其管理因素是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在治疗任务繁重情况下,护士的配备不合理,同时对核心制度、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欠缺。
2.2护理安全类分析
护理安全类事件占35.3%。导管脱落与安全措施不完善,护士的安全意识淡薄,以及对病人和家属安全教育欠缺有关,暴露出安全隐患。
2.3护士工作年限分析
护士工作小于3年占55.9%,说明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低年资护士尤其是新毕业护士因独立工作能力较差,对环境、工作程序不熟悉,加之专业知识欠缺,临床经验不足是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护士人力不足,病人的生活护理由家属代替,低年资护士缺乏对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教育。另外,由于工作强度大,年轻护士难免情绪波动,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示我们,对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当务之急。
2.4护士职称分析
护士占比例最高是61.8%。说明低职称护士也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与临床治疗、护理、带教等工作量大,护士的专业水平、操作技能、观察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欠缺,以及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意识有关。提示我们对护师以下人员加强继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5科室分布分析
心内科不良事件高发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和过度治疗占用时间,病人常年因加床维持50~70人,护士为12人,危重病人常在4~8人(基层医院科室收治病种混乱,混杂脑出血病人),在绝对人数不足的情况下,观察病情、健康教育指导、评估及康复训练等功能都难以实现,同时只要住院病人皆有输液,大量的输液过度治疗处置让护理人员不足的境况雪上加霜。
3改进措施及建议
3.1给药和操作错误
医院针对用药错误采取措施从2013年7月上线了移动护士工作站和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使用PDA(移动手持计算机设备)基于患者标识系统的条码射频识别技术,护士在床旁为患者进行输液等治疗时,用PDA对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用法进行全程跟踪,保障了患者安全、保证了医嘱执行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减少了药物误用情况的发生,避免了护理差错,经过1年使用论证分析,发现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3.2输液(及时性、准确性、部位外渗)
改进措施1)及时查看输液管路及输液部位情况。2)临时医嘱及时处理。3)当日用药、次日用药明确标示。4)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4发生不良事件处理
4.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或发现护理不良事件,要及时上报科室护士长和主任,进行积极处理,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4.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督查。
4.3发生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4.4发生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物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4.5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护理质量委员会对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组织发生科室的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确定性质及责任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上报分管副院长、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