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贸易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学

国际贸易学范文1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改革与建设精神,参考国内外一些高校课程建设现状,立足本校实际,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拟对国际贸易学课程加以改革。一是基于我国“入世”前签订的各种过渡期条款的陆续到期,对外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涌现出新的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因而,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都需做出调整。因此,国际贸易学教学改革是国际形势和社会实践的需要;二是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结合的课程,而我校国际贸易学教学大纲及其教学内容中却没有相关的实验环节,学生对国际贸易实践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讲解,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有必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如通过外贸实务模拟系统、国际金融等实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流程、国际惯例和相关法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以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独立学院,它不同于一般高等教育本科,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目前,我校几个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培养目标应该体现差异性。而我校不同专业都用同一本教材的现象,使用同一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要求上也不能体现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差异,各专业基本上都采用单一的课堂讲解和期未同一试卷考核方法。上述问题的存在,使不同专业的在此课堂的教学出现雷同现象,对此,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反映很大。

2、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不能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来解释当前的热点经济现象、国际贸易问题;更不能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对国际贸易概念的理解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次上,对进出口业务流程很模糊,对案例分析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学期结束,学生反映不知学了什么知识,理论学了也不知有什么用途,对实务甚是不了解。

3、学校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①滞后性。当今的世界是知识爆炸的世界,科学技术与信息飞速发展,新理论、新名词不断涌现。但许多独立学院因经费或其他原因不能将这些知识内容及时编入或更新内容,致使教材的知识内容出现陈旧性与滞后性;②教材形式单一、枯燥。现在我校通用的教材还基本上以教科书为主,这种单一的纸上教育让学生感到很枯燥,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学生从教材中接受的大多是间接经验和现成的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是极为不利的。即便有些教师拓展课外知识,但是有些学生认为教材上没有的,考试也不会考,所以不愿积极思考,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陷入尴尬的境地。

4、学科之间重复内容太多。例如,《国际贸易学》前几章节讲国际贸易模型,《服务贸易学》前几章节还是讲国际贸易模型;《服务贸易学》、《国际贸易学》中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章节,在《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全都有体现,这就造成资源浪费。

三、改革措施

1、建立特色立体化教材。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促进教学改革。除了纸质教科书,可配套音像、电子、网络课程和资料库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出版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加强国际贸易学教材建设。在教材编写方面突出“新、实、特”三个字,编写有水平、有特色的国际贸易学教材。同时,还要吸收国际贸易学最新发展的前沿理论,毕竟独立院校不同于高职高专学生,他们需要了解前沿理论,更讲究实用性。

2、考试形式多样化。为克服少数学生平时学习不刻苦,考前猛突击,死记硬背60分的不良现象,考试形式可多样化,除闭卷、开卷考试外,口试也可检测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案例分析报告能检测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运用,对学生今后的论文写作以及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3、因材施教,开设重点不一的系列国际贸易学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明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用教学大纲界定各专业教学内容的基本点与侧重点,如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实务方面的模拟操作;物流专业的学生在了解基本理论前提下加大实务的教学,让学生多掌握一门技能,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要选择不同的基本教材和参考文献,对各专业的考核要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和侧重点。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理论与实务相结合考核办法,理论考试占一半,实务模拟考试占一半分值;而物流专业的学生,可采用开放式多样化的考核办法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①建立产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由学生参加不定式的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知识,提高其能力,这一方式更能适应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国际贸易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和实践环节,适当地将课堂转移到实地进行现场教学。一方面能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巩固深化学生所学技术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缩短学校、学生与社会、企业的距离;同时,企业可以参加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毕业生,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解决本身的技术问题。因此,教师着力围绕专业组织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这个基地应当由企业所提供的设备工艺先进、实验资源完备、有利于发挥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场所。企业与学校定期商讨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协调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内部可为学生提供部分岗位,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5精简上课的内容,加大学科之间的协调。针对国际贸易学、服务贸易学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概论等重复的内容,各学科教师要不定期地商讨教材的处理,比如国际贸易模型主要由国际贸易学教师讲解,服务贸易教师可加大对其他方面的讲解,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知识可由世界贸易组织教师传授,这样一方面精简了上课的内容,同时也有利于专业的学习。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为非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从事国际贸易的业务能力,进而使其成为高层次的国际贸易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丽萍.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改基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9.5.

国际贸易学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深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前言

国际贸易学作为研究国际贸易关系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其目标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运动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在国际政治关系缓和,国际贸易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学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但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始终未变,仍然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三大模块。这些模块在促进国际贸易学在国内快速发展、成型、普及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模块也限制住了国际贸易学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要研究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贸易学对象不能空穴来风,必须要以研究国际贸易关系,即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为前提。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分工产生,产品交换意愿和能力产生。国际贸易的雏形是原始社会(不同氏族公社或部落)之间的产品交换,这种交换促使狩猎业、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随着货币和国家的出现,国家之间的贸易开始产生,这种贸易关系是以货币为中介载体进行的。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国际贸易关系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又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2.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形态而发展的,大体可以分为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等社会阶段。每个阶段的国际贸易发展程度不仅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相关,还与该阶段的社会类型相关。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简陋,因而国际贸易的内容以奴隶主喜爱的宝石、香料为主,贸易的范围也十分狭小。

在封建社会,货币得到相当程度发展,科技也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远洋航行贸易,交易的物品内容以瓷器、布匹、茶叶和简单的手工业产品为主要内容。

在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地理大发现促成了国际贸易。

二、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研究对象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国际贸易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阐述国际贸易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下发展的状况,包括规模、内容和范围。三次科技革命间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关学说

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不仅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还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实践成果,让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中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最有成就的经济理论之一。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以及后来的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学说,为建立国际贸易学、发展国际贸易学奠定了基础。把所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和学说概括起来就是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各种学派对国际贸易学从不同角度和程度深刻地诠释和探索。

完备国际贸易学,丰富理论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水平,而且也能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3.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有利于保障国际贸易理论的具体实践应用和实现国际贸易利益。各种政策对贸易往来产生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不仅影响到交易国的贸易利益,而且还影响到交易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十分必要。

4.国际贸易制度和协调机制

国际贸易是多个国家进行的贸易,因此要掌握多边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贸易组织规章制度、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学必须要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内容。

5.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

国家贸易日益繁荣、规模扩大、种类繁多,相应的国际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多样,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继续运行外,还有诸如加工贸易、信息贸易、电子贸易和商务贸易,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优化了传统的纸式贸易方式,提高贸易效益,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电子商务既是国际贸易手段的新课题、新方法,也是国籍贸易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

6.国际贸易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事物,而是与国际政治、金融、社会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支付、结算和信贷等关系到金融的理论同国际贸易相结合,就会出现诸如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等问题,这些问题同国际贸易密不可分,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7.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

上个世纪崛起的发达国家优先制定了国际贸易准则,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这些国家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而一些处于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学习研究的必要。研究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有助于改善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状况,建立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沟通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渠道。

三、结论

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理论现实意义,研究理论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丰富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力和维权水平,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加入“上海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与外国进行双边或是多变贸易中我国经常遭受外国的反倾销、发补贴制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享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才能享有的待遇得不到落实,通过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78-81.

国际贸易学范文3

关键词:国际贸易 案例教学 意义 实施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对外经济贸易量的不断增长.这必然对精通外贸知识的人才需求量扩大,但是据有关资料统计称:受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今年高校共有610万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15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并且,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三聚氰胺”的影响,在上一年中,已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这就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实施地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在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正好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现状

1、资料不足,案例不充分

目前,在国际贸易的日常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不够紧密现象,学生课上学到的大多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教师所传授的实践知识也多是通过案例进行讲解。但是,教师由于学校自身管理措施和教学任务的繁重很难切身深入到外贸行进行实践,因此教师大多通过案例讲授实践环节,而案例多是自身长期教学中积累起来的,但是大多数案例资料较旧,观念落后,脱离实际,因此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教师采用的绝大多数案例都限于片面解释相关的理论、原理,而侧重于策略、思维习惯训练、知识整合的综合性案例却少之又少,这无疑与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相悖。

通过上述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案例教学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在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一实施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一是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提高不了,二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法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途径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其前提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从而围绕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如《国际贸易》概论是讲述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有一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贸易实务》主要使学生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法律知识和贸易规则,基本的业务技能,能够熟练地开展外贸业务和办理业务手续;《外贸单证》主要培养学生的制单、填单及单证的缮制,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业务人员。

2、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要想提高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作为课堂教学的航标,教学计划中重点突出专业核心课,如《国贸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单证》、《英文函电》等,同时加大实践课减少理论课的授课比重,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准备案例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学,就是能够把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而案例教学能够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能够让学生融入到案例当中去,去实际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课堂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授课的趣味性,为在校学生找到一条获得国际贸易业务经验的便捷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法。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接触企业的计划有限,因此大部分教师的案例都是通过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查阅到的,信息较为落后,内容不够充实,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也达不到锻炼学生实践水平的目的。所以,作为现代化的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如网络、新闻、报刊报纸等,从而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实施校企合作

国际贸易学范文4

 

关键词:科研 促进 专业 教学

0.引言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本专业的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而言,需具有宽广的知识,能够将专业课教学中涉及到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WTO规则等融会贯通。而要做到这些的前提则必须在科研工作中不断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不断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资料,了解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样才能将专业最新的前沿带进课堂。大学专业教学内容虽有基础性的一面,但其流动性,变异性最强。确保教师和学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证就是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它包含教学的内容并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外贸函电》是我校双语教学的示范课程,身为主讲教师,在对该课程近40本国内外教材深入学习同时,不断总结并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大胆摒弃国内诸多《外贸函电》教材中已完全过时教学内容,例如,电传的格式及运用根据学科发展,把电子商务运用及电子邮件的运用充实到教学中,并主编了《商务英语函电教程》。在完成这本教材的同时,视野开阔了,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科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教师底蕴的重要途径。

国际贸易学范文5

随着中国迎来加入WTO的第十五个年头,中国经济早已与世界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由于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优质经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改革与创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类专业人才的教学质量与就业竞争力,从而使社会企业、高等院校及学生本人满意,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国际贸易类课程教学的新特点

当前中国高校开设国际贸易类课程的专业主要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及投资学专业等。由于国际贸易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国家或地区间商品交换过程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因而具有较强的涉外性、综合性及复杂性。

2.1教学内容不断丰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深入,国际贸易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扩展。例如,仅从贸易标的物的形式划分,国际贸易就包括了有形的国际货物贸易与无形的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等类别。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当丰富,传统货物贸易学的贸易术语、交易条件、磋商过程、运输保险、合同法规等问题已得到来自新兴的无形贸易的补充。可以说,现在的国际贸易类课程已不能够仅仅讨论货物贸易这一种贸易形式了。

2.2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教学模式是否合理、教学流程是否科学、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这三个问题是决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目前,高等院校国际贸易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依然延续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机械式地知识点灌输为主要授课方式。这一传统模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较多地强调了教师、课本及考试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及课后实践的必要性,因而教学的效果不佳。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需求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已成趋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挑战。

3国际贸易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3.1调整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应加强对教材、教案的改革。首先,在教材方面,应着眼于国内外优秀教材的选用。国际贸易类课程涉及了跨国经济,各项环节具有国际性特征,因而不是任意一个国家或企业所能完全掌控的。目前,国内现有的各门教材需要更新,应在重视国内优秀教材的同时,适当引入一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或翻译教材。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经济法及国际投资学等课程中,国外优秀教材的使用将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国际贸易知识。这可以较好地提升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前沿性及通用性。其次,在教案方面,应注重教案内容的及时性与互动性。教案是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使用的重要资料,教案的详略、新旧关系着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由于国际贸易类课程以当前世界经济贸易的总体形势为背景,各门课程教案的编写应当对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有所反映,前沿的热点与趋势应当成为课堂学习与讨论的新内容。因此,教案内容的编写只有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学生学习最新知识、分析最新现象、解决最新问题的教学要求。

3.2创新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创新教学方法就包括理论知识教学与实务操作教学的双重创新。首先,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应强化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难题,什么是互动,为什么互动,如何互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授课教师。一般认为,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包括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以及学生分享讨论结论的发言互动。举例而言,国际贸易类课程中的很多复杂议题,如国际贸易保险的理赔、国际贸易术语的使用、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等都可以成为课堂互动的选题。即先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后分小组讨论并形成一致的观点;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阐述结论;最后由老师点评总结,回归到课堂的理论知识点。其次,在实务操作的教学方面,应增加情景式模拟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国际贸易类课程中,有大量的案例需要分析与讨论,很多案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争议性。传统的简单讲授或文字阅读已不能满足学生对这类应用型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而情景模拟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简单的情景模拟教学包括了老师安排剧本、学生分组导演、现场模拟表演、老师总结评论几个主要环节。可以让学生模拟在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及国际谈判等环节的各种角色,从扮演与参与的角度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流程。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快速帮助学生从书本到实践的教学方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类课程面临新的挑战,相应课程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在改革思路中,应当将改革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教材与教案的创新;在教学方式方面,注重互动式教学与情景模拟式教学的应用。相信,这将改善现有国际贸易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为培养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突出的实践能力的优秀经贸人才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侯俊军,凌艳平.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6):104-106.

[2]韩琳琳.讨论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35):156-157.

国际贸易学范文6

(一)双语教学师资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师资,师资的问题存在与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有专业知识的缺少语言能力,具备语言能力的缺乏专业知识。双语教学是采用外语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它不同于外语学科的教学,也不同于以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科教学。双语教学有其特殊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合格的双语教师应该具备双语教学所需的专门素养(如双语教育的职业理想、专业知识、教育理念、能力素质)。然而,建国以来我国师范院校从未设立过双语师资专业,也从未开设过双语教学理论与技能的课程,要解决双语教师短缺的燃眉之急,当务之急是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专门、系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有畏惧的心理,懒学甚至不学,如果要在高职的学生还没有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双语教学,则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要教师费番心思。

(三)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和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参考书的选择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许多学校也采用了一些引文原版书籍,但是难度可想而知了。但是目前市场上有的教科书都是大量中文插入少量英文专业术语表达.通常额外设置专业英语课程来进行补充。笔者将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一.针对双语师资缺乏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

1.加强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通过系统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培训,让专业教师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表达能力结合起来。

2.加快英语教师的转型步伐。在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面临着转型,而英语教师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能运用自己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那么双语教学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3.招聘教师时以招聘外贸英语或者商务英语的毕业生为主,这有利于日后的培养。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外籍专业教师。

二.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双语教学方法。

国际上的“双语教学”包括这几个形式:

(1)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