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范文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紧扣第二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编排,包括《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选编的目的是通过理解诗意,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诗中展现的童年趣事,与当今城市孩子的生活有比较远的距离。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生活,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本着以诵读为主,在情境化、故事化的吟诵中,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展开了逐步深入的比较阅读。

一、初读比较,整体把握内容

在学生课前预习,能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课始,就让学生三首连读,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能纵观三首诗词,发现异同。相同点:都是写有趣的童年生活的叙事诗,都有可爱的孩童形象呈现。不同点:(1)三首诗词中儿童形象不同。 有晚归休憩的一个牧童,有渔船中的两个孩童,有乡村人家三个可爱的儿子。(2)三首诗词中儿童所做之事不同。牧童或放牧吹笛,或卧在草丛休息;渔船中的两个孩童在船中费力撑伞;乡村人家的三个儿子锄豆、编织、剥莲蓬。(3)三首诗词中描述的地点不同,分别为乡村原野、安仁江上、农村人家,呈现出不同的景致。

二、品读比较,入境想象体验

这一环节,我先留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4人小组合作互助,结合注释,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我分组聆听,对“笛弄晚风”“怪生”等处作了指导,学生汇报疏通诗意,作好了深入品读的铺垫。

古诗词意境的品读开拓,诗词中孩子对诗人感情的体会,是我此次尝试比较阅读要突破的难点。我琢磨设计,又按范读入境―插图浓境―想象创境的教学思路展开比较阅读。《牧童》这一课,我配上笛子乐曲进行范读,学生边看插图边用心聆听。请一男生用动作和表情范读《舟过安仁》,其余学生试着从书中画面听出活动的小故事。《清平乐・村居》则配以古乐,让男女生分开读词的上下阙,漫步乡村。范读带入诗境,插图染浓诗境,我趁势让学生带上美妙的感受多次吟诵,用心在脑海中创造更清晰和个性化的解读。如《牧童》中牧童放牧原野,草色葱茏,何其开阔,归时晚风中笛声悠扬,尤其是牧童饱饭卧月夜,多么惬意!再如,《舟过安仁》里渔船上稚气的两个孩童,不再费力撑篙划桨,异想天开地撑伞,借风行船,很是聪明!《清平乐・村居》低矮的茅屋前,溪水潺潺,安详的老夫妇略带醉意地闲聊,三个儿子各自忙碌,真是和谐幸福的一家人。

最后巧抓 “诗眼”悟情感,透过诗眼体会每首诗不同的情趣。三首诗词的诗眼分别是(闲)“弄”(奇)“怪”“喜”(欢),联系每一首诗词,体会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我适时补充,介绍诗歌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牧童》流露出诗人吕岩(吕洞宾)对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舟过安仁》表现了杨万里对聪明伶俐的两个渔童的喜爱和赞赏。《清平乐・村居》则表达了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使新课标“在诵读积累中感染熏陶,培养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赏读比较,感悟不同写法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范文2

沈华英,1984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语文骨干教师,江苏省语文领军人才班学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千师万教”优秀个人,无锡市名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五一”岗位明星,宜兴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在语文教育之路上,一直追求回归教育的本真,秉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宗旨, 坚持“让语文走向生活”“教学向着儿童成长的方向”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实、活、新、趣”的教学特色 ,经常对外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指导多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赛课、论文评比获得优异成绩。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实验;撰写的三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报纸杂志上发表,在论文评比中获奖。

沈华英新近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她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尤其是作文教学的改革很能唤起人们的思考。怎样让儿童喜欢作文并学会写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刚学写作文时普遍觉得无从下笔,即使勉强成文,也常常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儿童的口语表达大多还是比较流利顺畅的,为什么以书面语言表达时便词不达意、面目全非呢?难道仅仅是认字太少且词汇贫乏吗?儿童学说话时,并没有掌握多少词汇,但他们说话积极性很高,这又是为什么呢?

作文教学的研究,多年来总是从科学性、序列性、规范性这些方面着眼,基于语言文字的视角,从识字、组词、造句练习入手,再逐步由片段过渡到文章写作,认为这种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由自在到规范的训练,系统、科学而有章法。然而,这种组装式的语言训练,多年来似乎收效甚微。枯燥而机械的分解训练,合于成人的主观臆想,却不适合儿童的思维方式,所以儿童不喜欢。这种训练方式远离了儿童生活,使语言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完全背离,儿童觉得不习惯,也不适应,所以对于作文一是不喜欢,二是无话可说。

倘若儿童学话之初,父母便根据语法规范不断对他们进行纠正,不时要求他们说出更美好的句子,表达更为深刻的意义,如此,儿童可能便不会说话了。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状况的诊断以及措施都不是根据儿童的喜好、儿童的生活进行改革,而是根据语法规范、写作规程之类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剪裁,儿童作文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儿童总是感到失望和沮丧。于是他们也就慢慢学会迎合教师的喜好,说些貌似大话和套话之类,作文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绝不是内心表达的愿望。教师越是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锤炼上指导学生,学生越是觉得作文难,觉得高不可攀,作文了无情趣。现在依然有语文教学专家大声疾呼,语文教学要回到“双基”去,进行语言、文字、词汇、语法方面的训练,突出作文作法之类的指导。突出语文教学的语言属性本无可厚非,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无视学生的意愿需求,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是进行一厢情愿的语言知识训练和写作知识的灌输,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很难有实际的效果。

沈华英的作文教学是基于儿童视角的教学。在她眼里,儿童小小的心灵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她带着这种肯定,带着这种期望,带着一种对儿童生命的敬畏去从事作文教学,指导儿童作文的过程便是和儿童一起去观察,去感受,去表达,去交流。她进入儿童的心灵,融进了儿童的生活,于是能观察到童心的涌动,感受到童真的洋溢。她的作文指导和儿童的语言表达是一致的,显得童趣盎然;她的语文教学和儿童的生活完全重合,这种重合水融,与儿童精神贯通,心心相印。儿童一旦成为生活的主人,作文便是他们一种自然而自觉的要求,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情动而辞发,情生而文成,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作文成为儿童情感发展的动力,作文过程也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过程。

沈华英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儿童生命成长的目标。儿童是成长中的生命。生命成长有一种自然的力量,就像种子发芽要冲破一切束缚。教育是对这种成长中生命的应答,是呵护和帮助这种成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杜威提醒说教育就是生长。沈华英告诉我们,作文教学要依靠儿童成长的自然力量,教学方式必须因势利导,这样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便成为一种独特的写作资源。教师所要遵循的原则是从每一个儿童的生活出发,从儿童心灵出发,朝着儿童成长的方向努力。教师所要做的主要工作,便是呵护儿童语言,尊重童年文化,让作文真正成为儿童的内在生命欲求。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对此似乎没有异议。儿童作文须“我手写我心”,对此似乎也没有分歧。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似乎也没人反对。然而真正做到很难,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口头之语与书面之文之间的转换和融合似乎困难重重,写作文与教作文都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沈华英指出,教师总是过分严肃而庄重地出示作文题目,机械地进行写作指导,令学生望而生畏,忧心忡忡。儿童作文从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语言的创造,对于稚嫩的心灵而言,这种从无到有的语言创造是那样神圣,倘若这种创造在教师权威的挤压下成为一种被动的差使,且处处不合教师预设的规矩,他们该多么无助和无奈。

沈华英说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种民主的氛围。她认为,语言的学习和创造都必须基于心理的自由,让儿童能充分展示自己,说真话、实话和心里话。沈华英深有体会地说,理想的教育应该在创设情境、相机诱导上下工夫,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我要写”的兴奋状态。儿童的思维是形象的,儿童的活动是富于想象的,儿童的兴奋中心是容易转移的,所以针对儿童的教育活动最好能以游戏方式呈现,如沈华英那样,教者把教学意图隐藏于游戏之中,从游戏到写作,不露痕迹,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即是教育回归生活。有人将生活理解为日常的生活,有人理解为一种理想中的生活,这都有失偏颇。教育要从符号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既指当下的繁芜复杂的直接的日常生活,又指由文字符号构成的理念中的或图面中的间接生活。儿童的教育生活既要有日常的原生态、规定性和丰富性,又要体现精神世界的想象性、多样性和理想性,这种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的沟通,形成了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沈华英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一个丰盈的生活世界,作文教学是儿童世界的观察和发现,要丰富儿童的生活,使他们有充盈的童年,并及时为儿童开掘适时的言语通道。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基于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叶老又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多样的课外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为他们的精神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也使他们的视野和心胸更为开阔,学养更为丰富,品质更为高雅,生命的体验更为深入。大量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思想水平得到提高,对生活有更多的反思与理解,也使作文的表达有了更多的素材,语言表达有了参照的典范。让阅读融进儿童生活,丰富儿童生活;让阅读推动写作,提升写作,读写过程便成为生命发展成长的过程。

沈华英在江苏宜兴市实验小学所进行的“成语系列、古诗系列、国学精典诵读及课外阅读优秀读本推荐”四大系列活动,极大调动了儿童的参与热情,丰富了儿童精神世界的文化积淀。生活的充实和作文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沈华英认为,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致力于为儿童开拓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让儿童置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校园生活之中。儿童不再是生活的局外人,自然便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沈华英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以感受时代的脉搏,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和情景剧的角色扮演体验生活。她善于沟通语文教学与其他各种学科的联系,尤其能够敏锐地将学生中不时出现的一些共同的话题以及他们热衷的各种游戏化作作文的资源。她的作文指导好学生之所好,说学生之所欲言,写学生之所想写,于是写作的确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难事,而是真情的流露、心灵的抒发。

沈华英深有体会地说,身处童年的孩子,寻求新鲜快乐的生活是他们的本性。“无知的嬉闹”“冥顽的童性”,在儿童眼里,都是一次次意外的快乐,一个个特别的发现,一种种别样的交往。沈华英动情地说,语文教师,应该把儿童当儿童去关注、唤醒,留住这些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让童年留下故事。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的区别或许正在于是否有敏锐的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才能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发现儿童生活之美,才能陶冶儿童心灵,进而引导儿童有美好的表达。

当下班级授课制是主要教学形式,这种普遍性、规格化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益,也有利于同伴间的交流,但其弊端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明智的教师在对学生作出普遍要求的同时,必须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沈华英说,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个体,个体生命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作文,也应当是富于个性的。她认为务必抓好四个环节:其一,写作材料的选择“有意思”胜过“有意义”,题材无;其二,“我思故我在”,作文的想象和构思要有独特性;其三,要大胆,要有创造,要在创意表达上下工夫,有利于表达,而又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其四,“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即属于自己的话语系统。沈华英归纳得很好,显然她既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沈华英认为,儿童词汇不够丰富但生动,语言虽然不够规范但有创意,表达虽然不精确,但足以描写他们的生活。对儿童的这种充分肯定,一般教师很难做到。我们常常说要理解儿童,要有儿童立场,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常常失落并遗忘。沈华英说,习作教学要心向儿童,老师需放下架子,低下身子,把自己当作孩子,去聆听孩子的话语,去欣赏孩子的文字。说得多好!这是由衷的表达,这是发自肺腑的声音。这种眼光、气度和胸襟,或许正是她迅速成长的奥秘之所在,不仅仅限于作文教学。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范文3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是北师大版小学品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第五课。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地图学习、收集资料、进行探究等学习方式,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形成比较全方位的了解,从而由衷地产生爱国之情,发自内心地对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本课是主题一的第五课,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地貌,知道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特点,从而让学生感受我国疆域的广阔,由衷地产生民族自豪感,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的第五课。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对祖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于祖国的地形、地貌等抽象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而且无法把自己的生活与这些知识找到连接点,因此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有关的知识体系。根据这些情况,在上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初步知道有关概念,初步从图片上认识有关地形,是学习好本课的基础;课堂上,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建立教材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纽带,化抽象为形象,这是学好本课的关键。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能真正感受到祖国的辽阔,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紧扣泉州市教科规划“十二五“(第一批)立项课题《贴近生活的德育实践教学研究》子课题《整合生活德育 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进行实践研究,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在预设中我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内容生活化。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三级阶梯的地势、多样的地形之外,我还穿插了大量的课外资源,如大量的风景图片、地形图片、识图小歌谣、古人的诗句、生活的实例,视频等,从而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而整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既为学生提供“去想、去做、去活动”的空间,又力求使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在快乐的体验和愉悦中去探索和思考。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图训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地势的三级阶梯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家乡的地形、地貌,风景名胜及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吟诵古诗,质疑导入:

师:这里有一些与地形有关的诗句,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1.出示古诗: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从这些诗句中,你发现了什么地理现象?为什么?

2.板书揭题:

师:从这些诗句中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多样的地势地貌――共同探讨《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朗读古诗,并从诗中发现有趣的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课堂内容鲜活化。】

二、漫游中华 国土寻秘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它有着辽阔的疆域,漫长的海岸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宝藏。今天,好朋友虎子将和我们一起继续展开“漫游中华”的寻秘活动,进一步了解我们这片辽阔的国土。

(一)察颜观色辨地势(认识地势)

师:国土寻秘第一站:察颜观色辨地势

1.学习图例

师:这是什么?

师:同学们,学习地图,看懂地图上的图例是很重要的。谁来说说从这个图例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

师:你知道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含义?

师:这个高度指的就是海拔高度,是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师:这个图例告诉我们什么?

师:在我国,海拔就是指陆地上的某个地点高出黄海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这个垂直距离越长表示这个地区的海拔越高,颜色也越深。(课件演示)

2.识图练习

师:现在请你结合图例告诉我们的信息,仔细观察这张中国地形图,你发现了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板书:地势)你从怎样看出来?

师:怎么称呼这三大台阶呢?你能在地形图上指出它们分布的范围吗?

师:同学们通过地形图上这些颜色的变化,发现了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板书)(课件展示)这样的地势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形成了每一级阶梯不同的风貌。师:不知虎子也发现了吗?我们来听听看。

课件:“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学习图例,探究其颜色的含义,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

(二)火眼金睛觅地形(认识地形)

第二站――火眼金睛觅地形

师:在地形图上,颜色除了表示海拔高度外,它还有其具体的含义呢?请看这首歌谣。

出示歌谣:

地图上的色彩

平原、低地用绿色,

高原、山地用黄棕色,

河湖、海洋用蓝色,

雪线以上用白色,

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师:全班齐读。同学们,歌谣中的这些地形在地形图上都有分布。请各位小组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再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1.识图练习:(课件出示要求)(教科书第44页图)

要求:请你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再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

⒉小组交流

⒊汇报(预设)

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有哪几个平原?(课件闪动三大平原)

师:同学们把这三个平原读一读。三大平原你们还了解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有关三大平原的资料。

小结:(课件展示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遍布优质的黑土。华北平原地势平坦。这两个平原气候干旱,适合种植小麦。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第三大平原,这里水汽充足,是我国典型的“水乡”、“鱼米之乡”。)

师:你找到了哪几个高原?请同学们把这四大高原读一读。(课件闪动四大高原)你对高原还有那些了解呢?

小结:(课件展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高,号称世界脊梁,多雪山、冰川,气候寒冷。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适合放牧。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方。云贵高原坝子较多,这两个高原的地形适合种植玉米。)

师:盆地有哪些特点呢?因为有这样的地形,所以气候比较特殊。

师: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盆地。

小结:(课件展示四大盆地:准葛尔盆地比较荒芜。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它干旱荒漠,但矿产丰富。四川盆地水汽最充足,美丽的九寨沟就位于这里。)同学们把这四大盆地读一读。

师:通过你们的寻觅,谁来告诉老师我国的地形主要有哪些?(高原、盆地、平原 、丘陵、山脉)

师:是的,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多样,只要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我们都把它叫做山地。同学们,仔细观察地形图,(课件出示五类地形图)你们发现吗?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板书:山地多,平原少。

【设计意图:通过 “找一找”识图训练活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多样的地形地貌,并结合不同地形图片的展示,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到祖国疆域的辽阔和多样。】

(三)眼疾手快画地图

第三站:“眼疾手快绘地图”

师:刚才,我们跟随虎子一起寻秘,发现了我国的地势和地形的特点。第三站我们将迎来一场大考验,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要求:

请你用三种不同的颜色画出我国地势的特点,并标出主要地貌。

师:小组要注意分工合作,看谁配合最默契,找得又快有准。比赛开始!

⒈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

⒉生展示交流。

(四)妙语连珠赞家乡(提升认识)

国土寻秘第四站:妙语连珠赞家乡

师:同学们,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一个新的挑战也在向我们发起,你们敢接受吗?

课件出示要求: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自己家乡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属于什么地形区,有哪些奇特的风景名胜,人文风情?

⒈小组交流

⒉汇报展示(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在进行资料的补充,用课件来展示。)

小结:正是由于这样的地势地形,才孕育了祖国五十六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特色;造就了祖国神奇壮丽的山川锦绣,也才有了课本中所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之潮》、《五彩池》和《三峡之秋》等美丽的景色。

【设计意图:通过 “画一画”、“说一说”等一系列有趣的动手、动嘴等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由浅及深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地势地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感悟到祖国的广阔多样的疆域和壮丽山河,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观看视频,增强民族自豪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三大阶梯”神奇的魅力吧!

观看视频:《中国地形》――三级阶梯

师:看到这一幅幅的美景,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多样的地势,孕育着幅员辽阔的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祖国神奇壮丽的山河。让我们为生活在如此美丽的祖国而自豪。和虎子向祖国深情地说一声:“祖国我爱您!”(课件出示背景,全班齐说,。)我宣布漫游中华,国土寻秘取得圆满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视频,提升学生的认识,再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使学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板书设计: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范文4

深意在言浅之处生根。都说白居易的诗浅显易懂,一览无遗。其实白居易的诗句不是真浅,浅的只是字面意思。诗人白居易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实自然,毫无雕琢修饰的痕迹,这是诗人举重若轻的言语表达。静下心来,投入品味,会讓你欲“换”不能:若将“小娃”换成“小孩”,“小艇”换为“小船”,“偷采”换成“采得”……还能有这样的情趣吗?“小娃”的亲切感,“小孩”的书面化;“小艇”的轻,“小船”的平常化;“偷采”的情趣感,“采得”的实指化,语言只有咀嚼了才会有“口感”——如此鲜活与灵动。诗人玩味语言手法娴熟,拿捏准确,“小娃”“小艇”的相配与轻盈,既能传达出小娃“偷采”的玩耍嬉乐味儿,又能感受到诗人满蘸喜欢,亲切嗔骂。“浮萍一道开”的正常语序应是“一道浮萍开”,“浮萍”的前置使得诗句呈现“非常”语序,浮萍似乎在为小艇“主动”讓路,趣味顿生。小艇轻巧前行,浮萍被长长分开,稍后又渐渐依稀弥合,水面动态地呈现出一道长长的艇状。小娃这番的“此地无银”,可笑,可亲,“偷采”的天真与童稚随之也涌人诗人心头。这何异于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头钻进洞里了,尾巴却在洞外;一个玩捉迷藏的活泼小孩儿,身子躲在遮体背后,屁股却露在外般的有趣。儿童的价值观与成人价值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诚如鲁迅笔下《故乡》中少年闰土说过的那句话,“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西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这是多么充满诗意的动人的乡村品质。小娃“偷采”偷来的是童真,是快乐,是幸福,是惬意!抑或这本就是“诗王”白居易内心的美好愿望吧!

[案例一]

(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偷:1.偷盗;2.瞒着别人、悄悄地;3.抽出(时间)。

师:“偷”在字典中有三个解释,你觉得诗中的“偷”该怎么理解呢?为什么?

生1:我觉得是“瞒着别人、悄悄地”的意思,小娃不是真正去偷莲蓬的,他只是在玩。

生2:我也觉得是第2项意思,小娃只是好奇,采莲蓬回来玩玩的,可能是怕家长知道撑船危险,就偷着撑船去采的。

生3:莲蓬并不一定是哪个主人长(养殖)的,本身就自然地长在池里,怎么会像偷人家东西一样的呢?还是在隐瞒大人吧!

……

借助选择字典中的义项,讓学生真正理解小娃的“偷”是一种乐趣。读任何作品,都要尊重作者的表现方式与风格。这样丰富地体会一个很平常的“偷”字,是在刻意引发学生对诗人看似大白话的诗句的静心品读,这是对作者言语的尊重,有助于领略定格白居易“词浅意深”的作诗风格,诗眼在“言”“意”互转中闪烁。每首诗都会有诗眼,有古诗阅读经验的读者都会自觉寻找诗眼。《池上》这首诗一般读者读出的诗眼是“偷”,全诗显然重点在描写“偷采”之事与“偷采”败露的滑稽之趣。细究题目《池上》,以地点为题,再强调“池上”的所见。池上除了描写了小娃撑小艇的画面,还展露了小艇过后的“浮萍一道开”的画面。池上浮萍的开合动态地滞留在“池上”,作者以《池上》拟题,强调了视觉收获,闭目想象,随着浮萍的打开,一个主角——天真、调皮、好玩的小娃出现在镜头;随着浮萍的打开,小娃喜不胜收的内心、乐得合不拢嘴的神情,在竹篙一下下的撑划中如水波漾开;随着浮萍的打开,诗人对小娃的不胜欢喜与乐看小娃可爱行为的会心之笑显得格外慈爱亲切……诗眼又何尝不可理解为那个“开”字?“浮萍一道开”,“开”出了小娃的童真、童趣,也“开”出了作者的未泯童心与平和慈心!有时读诗也未必就是“钻”诗眼,不妨随性而读。

[案例二]

看着这一道打开的浮萍,想象一下白居易的心情。

生:我们认为诗人他一定感觉好可笑,笑小娃的天真!

生:我们想白居易会很开心,小娃多自由啊,无拘无束。

生:我们认为诗人很羡慕小娃的自由。

教者透过“浮萍一道”,讓学生揣摩诗人看到此情景的心情,实在高妙。“他一定感觉好可笑,笑小娃的天真”,“白居易会很开心,小娃多自由啊,无拘无束”,这样的内心体验多么符合场景下的作者内心。白居易的写诗意图在场景体验中像墨染宣纸,在学生内心渐渐化开。显然将“偷”“开”中的某一个固定为诗眼,其实都是不全面的,但似乎又都离不开,“偷”“开”两个字在品读诗境的言语实践过程中不断闪烁,“偷”而公“开”,“偷”而不藏或许是对诗眼的更好表述。多美好的“学的”过程,欣赏这样的教学片段。

“言”“意”在画面隐现间相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感受画面一直是古诗教学中致力追求的媒介。《池上》一诗的画面感特强,特有趣。诗人选取了“偷采”成功后“兴尽”“归舟”的画面,隐去了小娃去“偷采”路上的情形与“偷采”时的情形。因为呈现的只有“偷采”回途的画面,前面的画面就不免讓人滋生联想:一个顽皮的孩童背着父母,偷偷地到池塘里去采摘心仪已久的莲蓬,“偷采”路上的窸窣与紧张,“偷采”时的忐忑与欣喜……诗人都没有直写,但这又是清晰可感的。画面的隐现处理,花了最少的语言“成本”,收到了切入点虽小,却给诗歌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的奇效。

[案例三]

(出示)请学生从诗中读出画面:我读出了“________图”,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要求:1 自由读读古诗,想想诗中藏着哪些画面。

2 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交流汇报:

生1:我们看到了“撑艇图”,眼前仿佛看到小娃用力地撑着小艇,不时还拍起水花儿。

生2:我们看到的是“浮萍图”,眼前看到的是浮萍被小艇划开一道水面,亮晶晶的。

生3:我看到了“采莲图”,小娃靠近了一个又白又大的莲蓬,小心地摘下,闻了闻那香气,摆放在艇上,回去给妈妈一个惊喜。

生4:我们讨论时也看到了“撑艇图”,眼前仿佛看到小娃笑得合不拢嘴了,还似乎听到他开心的歌声。小鱼也探出了脑袋。

师:不怕别人发现?

生4:因为他已经成功地“偷采”到白莲了,太开心了,忘记自己是偷偷干的,就放开嗓子了!

(众笑)

师:想象一下,此时的白居易会是怎样的?

生:白居易啊,笑而不语。

生:估计他会捋着胡须,眯着眼睛。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范文5

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诵读的作用,让儿童在诵读中去感悟。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儿童诗更是如此。反复诵读能让儿童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并能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体验。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一、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166~167页中《四季的脚步》,这是一首歌颂四季的儿童诗,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分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气候的特征,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丁冬、知了、刷刷、呼呼”等几个拟声词的运用,叠词“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每节末尾的押韵,使整首诗处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之中,诗的语言也具有了音乐美。一般而言,儿童诗比较符合古诗押韵的要求,用韵也比较严格,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中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也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46~47页中《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体化为“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代表秋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了,从而吸引儿童往下读。当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时,儿童诗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拉住了小读者。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几个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变化,流露出孩子们对秋的季节的独特感触。诗中通过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书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意象来诠释抽象的概念,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换言之,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三、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浑然一体,创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读者引进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论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正是符合儿童心理,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漫步诗境中,借助具体意象去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139~140页中《山城的雾》,这是一首意境优美奇幻的儿童诗,借助于多个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美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学习这首诗,关键是要体会它的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幻美。抓住了意境,就抓住了诗作的灵魂,儿童阅读这样的儿童诗,不仅能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能透过这种知识性的描述,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并能感悟到另外一种深意。

四、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范文6

一、收集,使学生动有所获

“手是脑的老师”、“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上”。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看着老师操作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如在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教学《翻越远方的大山》时,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优秀运动员的故事和成绩。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或者查阅有关书刊收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他们积极汇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课堂效果良好。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拓宽视野,受到更多的启发与教育。此外,我在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知识的机会,激发其实践兴趣。在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诗后,要求学生背诵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有关瀑布的诗或李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学习;在教学完《池上》、《小儿垂钓》后,让学生背诵课外收集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这一举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立即成了诗歌朗诵会。

在收集、展示、评议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使学生学会了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学习的本领。

二、调查,使学生动中悟理

局限在课堂的语文学习是不完备的。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让语文小世界浓缩社会大世界,通过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

调查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努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

三、表演,使学生动有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学习、行动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兴趣。表演具有情境性,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小学生虽然年龄小,认知水平较差,但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受到潜移默化的语言训练。

如:在教学《蒲公英》这一课后,要求学生分小组表演课本剧,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演员们在台上表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观看。看完后,先由演员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角色,自已在剧中的“地位”,表演时自己的心情,表演后的自我评价;然后观众同学再谈自己的观后感受,并对小演员的表演作出自己的评价。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出独幕剧,通过两千多年前鲁国宰相公仪休爱吃鲤鱼却又拒收鲤鱼的冲突,表现了公仪休律己从严、清正廉洁的可贵品质。教学完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一方面,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对历史知识和人物形象有强烈的了解需要,从而自觉地、主动地进一步学习课文,查阅各种资料,使学生的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有明确目的,但无须更多一直努力的注意。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透彻了解,对课外知识有了丰富积累,课前也作了充分准备,制作了许多精致的道具,把人物形象演得栩栩如生。

表演课本剧也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小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表演的过程,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明白了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场合。

四、游戏,使学生动有趣味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动机之一,可以这么说,学生是伴随着游戏长大的。课上适当地运用游戏的形式,可以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理自由,满足他们的游戏激情,从而学得更加积极主动。记得,听一位老师上了《我叫足球》一课,这位老师最后组织的游戏识字“足球赛”,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全班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脑想办法记住生字,都想把足球生字踢进对方的球门里。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识字过程有滋有味。看了这个过程,有谁还会说,识字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呢?

游戏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生字的过程,是复习课文内容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活动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的过程。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五、创作,使学生动有个性

记得我国著名教授王梓坤说过: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大脑中便会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架起许多临时的“电线”,把所有有关信息保存着,联系着;同时,大脑还把过去的有关的全部的知识紧急调动起来,使思维处于一触即发的关头。一旦得到启发,就像打开电钮一样,全部线路突然贯通,立即大放光明,问题马上就解决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打开学生的“电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