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系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本管理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本管理系统

成本管理系统范文1

为了帮助房地产企业降低建设成本,增加资金的把控能力,及时获取相关条例执行和项目的进展情况,从而设计出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模型,同时开发与之配套的系统,即为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文章对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的功能进行介绍。

关键词:

动态成本;房地产;管理系统

1房地产企业动态成本管理模型

成本管理从核算型向控制型管理改变,之后向价值创造型管理方式变化。管理系统的运作,使得建设企业从本质上提高控制成本的能力,更准确的分辨增值和非增值作业。最终使企业能够由原来的粗放型,不断向精细化管理演变,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的主要有如下作用:①主要用于获取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往建筑工程的数据,以及目前实际的市场信息。此种做法能帮助企业决策时参考以往项目的历史指标、以及估算最新的人才、材料、设备的所需投入资金;②根据建设项目的动态情况,制定施工建设清单,在参考内部基准价库的前提之下,通过分析建设开发信息、施工材料清单,结合动态市场制定此工程的目标成本,将其作为工程成本把控的重要内容。施工材料清单清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项目施工目标成本的合理性;③依照施工材料清单以及工程图纸,结合实际市场状态,实施建设项目的招标采购步骤,上一个步骤制定的建造施工目标成本起到掌控投入资金的作用,最终达到的效果在实施前设立标准之内。将这一阶段和上个阶段制定的成本计划做出对比,并将分析报告第一时间传送到企业成本数据库,帮助将来建造施工资金把控更加精准;④根据施工图纸完成既定的建设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施工的实际成本低于制定的计划成本。掌控建造中产生的变动,管理资金投入。然后将得到的结果传送建立的信息数据库中,由此得到相关参考标准;⑤成本分摊。建造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分摊到单位工程上,然后就可以获取单位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将其进行累加计算得到项目的总成本;⑥评估分析。对建设项目的预期成本、计划成本以及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化数据分析,然后对导致投入差异的因素进行限制,对资金投入控制能力进行验收,能为决策者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2研究与投入使用

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投入使用的作用是:房地产信息,房地产运作成本,工程建设过程,房地产涉及资金数量和相应数据统计等相应方面的管理。

2.1基础信息管理分析

房地产涉及的信息,记录其中的建设性信息,对房地产建设的具体过程进行记录分析,与市场价值对比,从而建立企业的整体价值数据库。预估资金管理:分析项目的作业过程,确立单个项目花费,还要算上项目建设过程的费用,这个过程利用作业成本法完成。测算建设项目耗费,完成相关资源分配,获取单位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累加计算得到项目的总成本。

2.2合同管理

管理工程构建过程中涉及到协议和合同,在第一时间获取和确认签约内容,传送到内部存储数据库,将其作为指导参考。变更管理:施工计划最终完成会花费很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影响原计划,引起设计图的改变和施工计划的调整。这个部分就是记录这些变化,将数目与合同原始执行资金数目结合。计算出这个项目执行过程中总的成本,使项目管理者及时的掌握变化,调整企业内部的相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3结算管理

根据项目工程动态的实施状态,对相关协议当中已完的内容执行结算,将其分配到对应的单位工程中。研究成本变化问题,转化成图表的模式。这样做有利于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数据分析调整成本模式,该调整数据的结果应该储存到该企业的数据库中,更加有利于项目实施。

2.4成本统计管理

参照施工不同步骤的成本信息,在模块中对相应内容信息进行整理,及时对不同单位的投入资源完成合理的调配。本模块还需要完成差异分析功能,如:目标成本和签约成本的对比等,运用可视化的图表信息完成投入资金掌控工作。

3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的应用

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使用的效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能及时获取项目的成本信息,控制不合理成本的增长,分析无效作业和增值作业,能及时了解项目的资金状况,为企业的资金运作提供第一手资料,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费用;②费用分配更加科学合理,产品成本比以前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由此使得企业决策者能更加准确地进行产品定价,提高了开发产品的竞争力;③对工程的耗费资源实行动态核查,对资金投入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究,系统向使用者展现的可视化内容,能帮助工程监督者第一时间制定对应的资源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降低项目投入的效果;④保证数据获取的有效性,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通过相关历史工程项目资金投入信息和在建项目成本信息进行新项目的目标成本制定,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保证投入决策数据最大限度的客观、及时、精确;⑤实现了企业内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中小型的房地产企业和工程建设公司在项目开发的步骤和资金雄厚的企业具有很多共性,差异在于投入资源、流动资金和项目总的工作时间。这些因素不是可以影响上述系统工作状态的原因,该系统反而会使企业内部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工作管控力度,使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4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的特点

实时性:利用上述动态成本管理系统,结合企业本身的市场属性,将最终获取的实际成本管理成果实时、动态、真实的展示给决策者。成本管理模式:通过核算对象分解,将作业成本管理引入房地产企业管理中,细化成本管理对象,使成本发生情况具有可追溯性,动态反映成本状况。提供多维成本分析方法,规范成本管理流程。WEB技术:通过对系统使用WEB技术,解决集中式管理需求问题,能使企业和在外地的项目或者分公司及时进行数据汇总和实时数据的采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方便成本控制和企业决策。

5结束语

房地产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系统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的高管也能及时地获取有关的信息,辅助企业决策。房地产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系统的运用能有效地减少企业的管理费用,节约项目投资。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更加有效的整合企业的获取和存储信息,同时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郑倩.浅析房地产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J].财会月刊,2007,(36):46-48.

成本管理系统范文2

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着非常普遍的预算超支现象。研究表明,建筑业有多达2/3的建设项目在竣工决算时超过预算。传统的成本数据主要来源于成本从业人员对造价信息的掌握和对建设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计算方面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经常会因为人为错误造成工程量的漏算、重算,降低了成本数据的精确性。据统计,工程量计算的时间在整个造价计算过程中大约占到了50%~80%,在计算过程中难以跟上工程进度,造成很多成本管控流程难以实现,无法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于价格信息的了解,造价工程师主要的依据是定额、清单计价规范或企业定额。然而定额站、建材信息网以及一些企业对价格信息的收集处理方法,还停留在人工处理的阶段:以信息员的名义向各供应商要数据,经过处理后,放网上或印成册子供查询。由于供应商并不会如实地回应,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价格数据,其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与实际需求差距甚大。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个包含丰富数据、面向对象的、具有智能化和参数化特点的建筑设施的数字化表示。它不仅含有建筑构件的几何数据,更有大量可扩展的工程数据。建筑信息模型本身的特征及属性的描述,如几何特征、物理特性、功能特点等构成核心信息数据,而其他方面的技术、经济、管理和其他信息则成为核心信息的附属数据[5]。参数化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构件信息是可计算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数据,计算机可以自动生成不同构件的几何信息数据,如体积、面积、长度等工程量成本数据,并可以以扩展数据的形式赋予构件人工定额、材料价格等成本数据,为基于BIM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础。

1.基于BIM的建设成本管理系统

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建造过程中,已完工程量在变化,市场价格在变动,引起从量到价的变化,期中付款、过程中签证等成本控制分析,都需要一个成本全过程分析控制解决方案。本文基于BIM的建设成本管理系统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

基于BIM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系统见图1。它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用来存储成本资源知识数据的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用来构建建筑信息模型的AutodeskRevit软件以及用来接收数据输出并进行成本管理的MS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三者通过Revit软件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进行集成。数据库中存储的成本资源知识数据是企业定额和人工、材料、机械资源价格数据。这里的企业定额主要以政府定额为依据,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合适的定额条目重新测量和改进后在定额库中进行更新。人工、材料、机械资源价格数据主要是资源信息的单价,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进行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从而有效应对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价格变动。Au¬todeskRevit是BIM的一款设计软件,它不仅可以自动生成模型构件的几何数据,还能根据设计的变更自动改变相应关联模型构件的几何数据,这为解决成本管理中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MS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对施工项目进行工作分解结构(WBS)分解并获得相应任务的成本数据后可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管理。

该系统的成本资源知识数据单独存放于数据库中,建筑信息模型从数据库中获取成本资源数据后以共享参数的形式存在于模型构件的属性中形成自己的模型项目数据。MS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从建筑信息模型中获取成本资源数据以及工程量后形成自己的成本计划数据。随着项目阶段的不断推进,MS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中获得的实际成本资源数据将会反馈到知识数据中去,使成本资源知识数据不断完善、丰富,从而完成自我进化、不断积累的过程。

1.1施工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0K)把创建WBS阐述为,将项目中可交付成果以及项目的工作分解成细小的、易于管理控制的组成部分的过程。WBS的编制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或依据,一般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或工作需要来编制。成本管理系统的WBS是由MS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完成的。总体将建设项目分为三个层次,见图2。第一层次是根据建设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第二层次是根据施工组件进行分解,使之能一一对应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构件,方便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这里的施工组件是一大类别,比如柱子里面包括了预制柱和现浇柱,预制柱和现浇柱又分别包含了矩形柱和异形柱。之所以没有再一一细分,是由于在构建建筑信息模型时已经通过构件的属性值进行了说明。第三层次是根据施工工序进行分解,如现浇柱的施工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三个工序,这样能很好地匹配定额信息子目,把定额子目资源投人到工序中去,每个投人的资源在成本资源知识数据库中获得单价,在建筑信息模型中获得工程量。

1.2系统中成本数据的形成

成本数据主要由工程量、资源价格以及资源消耗量指标构成。其中工程量属于间接数据,完全取决于工程构件实物,与之相对应的数据来源是建筑信息模型中构件对象的几何信息数据。资源价格以及资源消耗量指标属于直接数据,与市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存储于成本资源知识数据库中。它们的数据特征见表1。

1.2.1成本资源知识数据的形成

知识数据通常是指总结行业长期实践经验形成的标准、规范、规程、手册等所包含的参考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工程定额信息主要以政府定额信息为依据,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合适的定额条目重新测量和改进后在数据库中进行更新。人工、材料、机械资源价格主要来源市场并可以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更新。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当市场价格变动时,通过修改MS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对应的资源价格,然后反馈到数据库中去完成数据库知识数据的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过程。它们都是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产生一定的关联关系。

系统中成本资源知识数据的传输过程见图3。数据从成本资源知识数据库存储到模型构件的属性中去,再被读取到MSProject软件对应工作任务的资源域,都是通过Revit软件的API接口实现的。在Revit软件中点选信息模型的构件,弹出数据库中的成本资源知识数据,人员根据模型构件的类型赋予其相应的定额和人材机资源数据并存储到构件的属性中,与此同时,MSProject软件中相应工作任务获得资源数据。

1.2.2成本工程量数据的形成

系统中的成本工程量数据来源于建筑信息模型中构件的几何信息数据,所以建筑信息模型搭建得越精准,获得的工程量数据就越精准,这对模型的构建者要求比较高。成本工程量的提取过程见图4。以参数化、数字化为特点的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各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一处改动、处处改动。因此当设计变更时,模型构件的改变会引起对象属性值的改变,工程量也会相应地跟着改变。在生成工程量过程中碰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见表2。其中关于自动生成的工程量不符合计算规则的,可通过套用定额计算规则进行转换。

2.基于BIM的建设成本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

基于BIM的成本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是以Revit软件为二次开发,通过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连接数据库和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平台为MicrosoftVisualStudio2013,开发语言为C,数据库为MicrosoftSQLServer2012,项目管理软件为MicrosoftProject2013。该系统的设计模式使用了经典的三层架构模式: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使用三层架构模式,可以增强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表现层主要接收来自使用者输人的数据并显示业务逻辑层处理使用者输入数据的结果。该成本管理系统的表现层主要功能有:①建筑信息模型以及成本数据的展示;②用户选取模型构件后,显示成本资源知识数据库中的数据,如定额信息;③赋予构件对应定额信息;④构件存储成本数据后颜色显示改变。业务逻辑层则涵盖一切数据验证、业务规则以及控制处理数据和程序的安全性。该成本管理系统的业务逻辑层主要功能有:①将用户选取的定额信息存储到构件的项目参数中去;②判断用户所选取的构件类型,根据定额计算规则生成工程量;③获取构件工程量及定额信息输出到项目管理软件;④关联定额信息与人工、材料、机械资源信息,匹配定额信息跟项目管理软件中的工作任务。该成本管理系统的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对成本资源知识数据库的访问,包括资源知识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并且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及工程所在区域的不同,实现成本资源知识数据的自我更新。

                                               

在基于B1M的成本管理系统中,打开Revit软件进行建模以后,单击如图5所示的Revit软件附件模块丁-具栏中的知识数据库按钮,系统就会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读取成本资源知识数据库中的定额信息并显示在Revit软件的界面上,见阁6。根据构件的类型和特征描述选择构件对应的定额信息,点击添加按钮,定额信息就会以项目参数的形式存储到构件的属性中去并自动生成工程量,见图7:为建筑信息模型所有构件添加完定额信息后,单击图5工具栏中的输出成本数据按钮,数据就会输出到MSProject软件并存储到对应的实际成本和资源名称域名中去,见图8,为后期成本人员进行成本管理、资源配置提供可靠数据。

3.结语

成本管理系统范文3

一、地产行业的成本管理的背景介绍

在新时期地产行业的成本管理受到高度重视,是多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全面调查分析之后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且同行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在新时期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各个行业要不断完善自身,实现自身的发展。地产行业也是如此,在新时期由于其自身存在着问题,比如说内部管理和控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在各个行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完善自身,加强成本管理。由此可见,地产行业加强成本管理是社会竞争激烈的外在要求。

(二)地产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新时期地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成就可喜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在新时期地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成本管理是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地产行业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新时期地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开始寻找相关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所以,地产行业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地产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地产行业的成本管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地产行业成本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或多多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地产行业自身的发展,在调查分析之后我认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重视程度

在新时期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对于地产行业的成本管理似乎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成本管理的很多方面,比如说预算等,都是比较粗略的计算,导致其中很多地方都有漏洞,导致整个实践的过程中成本管理和控制缺乏精确性,致使工程项目建设成本过高,影响了地产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二)缺乏制度保障

地产行业在近些年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地产行业的相关配套内容是不完善的,其中相关制度就比较缺乏,使地产行业的发展无据可依,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找不到相关依据,无法切实解决问题。就拿成本管理来讲,没有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导致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问题频出,使成本不断上升,不利于地产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影响了地产行业的全面发展。

(三)缺乏人才管理

新时期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大行业都可以看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就新时期地产行业来讲,成本管理和控制缺乏相关的人才作为支撑,成本管理大多数由会计来兼任,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影响了地产行业的发展,制约了其在新时期的发展速度。

三、地产行业成本管理系统实现的具体措施

地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是时展的必然,是其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地产行业成本管理质量的提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宣传,提高重视程度

在新时期地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使用新时期出现的多媒体设备,对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使相关人员可以认识到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提供更多的支持,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完善制度,形成相关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新时期也要如此,在不?嗍导?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从制度入手,为成本管理找到依据,从而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建立新时期的新制度,比如说奖惩制度,通过完善制度,形成机制来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重视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地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才,一方面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建设,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促使其掌握新时期新的专业知识,并且要鼓励员工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此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产行业成本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成本管理系统范文4

【关键词】成本管理系统;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心得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的后续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训平台,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加上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表格示范和计算,使学生和老师对于教材的依赖性强,教师分析众多数据在表间的结转关系时,容易给学生以“照本宣科”之感,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自使用金蝶K/3系统实施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以来,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内容上的动手机会大大增加,学习兴趣甚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现谈一下笔者的教学心得。

一、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方案

所谓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就是会计实训的业务设计进行一体化设计,也就是在实习过程中同时使用采购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总账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和现金管理系统设计会计业务,让每个学生跟着业务流完整独立地进行业务确认、核算和账务处理。

(一)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的意义

实施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有助于学生理解制造型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明白企业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技能和方法,为后续课程实施分岗和轮岗的仿真实训做好充分准备。

(二)成本管理系统在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的地位

成本管理系统负责收集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关成本和费用数据,也就是《成本会计》课程讲到的“生产成本和费用归集”。所以可以清楚地说,能否成功使用成本管理系统归集生产成本和费用归集、分配和计算产品成本是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的成熟标志。

(三)实施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的条件

因为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过程要完整地使用总账系统、成本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最好作为《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基础》和《财务软件》的后续课程,也可以作为《成本会计》的综合实训。上课环境最好让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并装有K/3软件。

二、选择金蝶K/3系统为教学软件的依据

(一)C/S应用模式便于学生独立完成实训

金蝶软件K/3系统的C/S应用模式非常成熟,功能强大,完全满足仿真实训需要,这种应用模式把账套管理的中间层服务器部署在专用服务器上,学生不能对账套复制和输出,可完全避免学生抄袭账套。

(二)软件并发性好

这里讲的并发性主要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账套或同一服务器时系统能很好地处理访问冲突。例如几个班学生同时共用一台服务器上实训课,这对于招生规模普遍较大的会计类专业实施实训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三)软件性能稳定

软件性能的稳定性对实施会计仿真实训至关重要,因为会计仿真实训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一个甚至几个会计期间的仿真实训任务。

(四)账套管理方便

金蝶软件K/3系统的账套管理器功能强大,可批量删除账套和备份账套,采用方便的账套恢复功能,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账套的生成,这对于学生较多的会计类专业的实施教学帮助不小。若服务器意外崩溃而导致系统重装,可利用账套管理的“账套注册”功能恢复每个账套,可快速恢复数据而不影响教学进度。

(五)数据共享性好

对于部门、职员、计量单位、往来单位和存货等公共数据,每个系统均可导入导出,非常方便。对于期初数据,每个系统的期初数据均可导入总账系统,这对于保证各系统的数据一致性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可避免重复录入,加速工作进度。

(六)系统能跨网段部署

目前多数院校都有多个校区,校园网存在多个网段非常普遍。多个校区学生共用一个服务器同一套软件是多数高校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采用方法。金蝶软件K/3系统的C/S应用模式可以跨网段部署,只要把金蝶软件K/3系统中间层服务器部署在学校的网管中心,就可以让师生实现通过校园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实训账套,这对于教学改革起到促进的作用。

(七)K/3软件的市场优势

K/3软件占全国财务软件市场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学生在就业时有25%的机会碰到,这对提高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

三、应用K/3成本管理系统实训的便利性

(一)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和易学易用

金蝶成本管理系统完整地保持了金蝶财务软件的一贯风格Windows的操作风格,在界面上看起来清晰流畅,操作起来简单易懂、易学易用,快速上手。

(二)金蝶软件其他系统无缝链接,自动获取成本和费用数据

金蝶成本管理系统自动与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总账管理系统等挂接,挂接时能自动获取工资、物料耗费和固定资产折旧数及其他任何要素费用的发生数,在成本计算过程中能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包括含生产成本和费用发生的凭证、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分配的凭证和完工入库的凭证等。生成的凭证可直接传至总账系统。成本系统和其他模块之间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科学整体。数据高度共享,这样不仅减少了重复输入,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保证了成本计算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三)高度自动化

成本管理被称为制造型企业的一大难题,因为数字繁琐、计算复杂,因此,成本管理系统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自动化问题,金蝶成本管理系统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高度的自动化: 一是自动从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供应链等系统获取各项要素费用的数据;二是自动完成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是自动完成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四是自动完成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五是成本计算过程中自动产生记账凭证并传至总账系统;六是自动生成成本计算过程中的一系列账表;七是自动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

四、实施K/3成本管理系统的关键环节

在顺利实施会计业务一体化实训而利用K/3成本管理系统实施成本会计实训,必须对K/3系统进行一系列设置。

(一)基础资料设置

1.计量单位设置要注意物料的计量单位与票据使用的计量单位统一。

2.新增“折旧费用”和“动力费用”成本项目;新增要素费用“其他费用”。

3.“生产成本”科目的核算项目设置为“部门”和“成本项目”;“制造费用”科目的核算项目设置为“部门”和“要素费用”。

(二)期初余额设置

实训过程要在各系统录入期初余额,然后通过与总账对账功能把各系统的期初余额传递到总账,这可确保各系统期初余额与总账系统期初余额数据一致,启用的系统顺序如下:实际成本应收、应付供应链(含采购、销售、库存和存货核算)固定资产工资(不需要结束初始化)现金总账,并确保各系统的结账与总账期间同步。

(三)单据录入要注意的问题

新增的领料单,要求输入“成本对象”或“成本对象组”及“对方科目”;领料单的对方科目设置为“制造费用”时,成本对象必须设为“转入制造费用”;领料单的对方科目设置为“生产成本”且物料(“原材料”或“包装物”)是用于生产单个产品的,设置为成本对象;物料(“原材料”或“包装物”)是同时用于生产多个产品时,则设置为成本对象组。

(四)凭证处理要注意的问题

1.涉及到要计入生产成本所产生的成本费用,需要平均分摊到各生产部门,包括租赁、工资、折旧等发生的凭证。

2.以下凭证模板需要新建,包括供应链的赊购入库、暂估入库、盘盈入库、现销出库、生产领用、赊销收入;成本系统的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月末结转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入库、赊销出库成本结转、现销出库成本结转、盘亏毁损出库成本结转;总账的盘盈盘亏处理凭证模板。

K/3成本管理系统默认的成本计算方式为品种法,因此以上的设置是在品种法的基础上所设,如果是使用分类法或分步法进行成本系统实训则需在进行系统设置时选择相应的成品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成本管理系统范文5

一、我国成本管理的潜力

成功的民营企业通常有两条基本发展路径:一是投机,二是选择盈利空间大、适销对路的产品,也就是说,“只要拿到产品、拿到项目,就能赚钱”。随着我国市场秩序规范化,市场竞争也不断升级,民营企业已感受到成本压力,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并未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来减缓成本压力,而是盯在员工工资、税收、环保等方面。成本管理仍是民营企业的软肋。有的民营企业年销售额几亿元,利润接近亿元且在境外挂牌交易,但迄今仍不能准确、系统地计算成本。笔者想指出的是,在既定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水平,而且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以及由此带来的纷扰。

不仅是民营企业,大多国企的成本管理动力也不足,而国企改革不到位以及国企管理制度设计有缺陷则是主要原因。资料表明:全部社会资源中,国企占60%以上,但对GDP增长的贡献不足30%;过去几年,央企利润总额增长迅速,但其中80%以上来自石化和电信两个行业内不到10家企业,其他国企中,有的(如航天、航空、兵器等)属政策性亏损或微利,有的则在浪费资源。国资委每年向国企下达业绩考核指标时,国企总部通常是将指标层层分解,典型的可分解到个人。有趣的是,在分解过程中,层层加码已是“惯例”。我国国企层级最多达14层,如果每层加码5%,国资委下达的指标差不多翻了一番,国企浮财可谓丰厚!另外,我国审计及税务检查只问纳税调整项目而不管成本开支范围的做法,也助长了某些垄断企业的成本浪费倾向。

上市公司及大型国企的成本管控也不容乐观。企业高层再现人浮于事现象,管理费用偏高是最明显的表现。这从公开资料中可以得到证明。有案例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变压器子公司过去几年的销售利润率约为35%,但税前利润率仅2%左右,也就是说33%的销售利润全部被三项费用抵消掉。在三项费用中,管理费用占20%以上,而其中10%以上为人头费。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有些企业已掌握了国际先进技术,但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还较低,因此,采用新的技术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还存在着巨大空间。20世纪90年代,大庆油田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取代平衡钻井技术,使单米进尺成本节约大约30%;邯钢用连铸轧技术替代传统轧钢机,使吨钢成本节约大约15%。而单米进尺成本和吨钢成本中人工成本才占5%~7%之间。

二、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重新定位战略

所谓战略,在一般意义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长期和整体的目标;二是指发现和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的过程。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又受企业影响的个人或群体,通常是指股东、客户、员工、商业伙伴、社区五类。就应对金融危机而言,实体经济重新定位战略在原则上就是统筹兼顾这五类利益相关者,尤其要突出客户、激励员工和避免股东损失。对国企来说,其股东是国家,而国家的需要或损失不仅仅指经济方面,还有政治与社会安定(如裁员问题)甚至外交上(如能源企业)的考虑。另外,我国企业特别是国企资金充裕,有效使用资金的关键是市场,也就是客户,其次就是成本。

从竞争角度看,实体经济应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但是,成本领先战略不同于低成本战略,而是比竞争者有更大的成本管理优势: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更高的成本价值和更和谐的劳资关系。

成本管理必须贯彻企业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种成本目标水平非常重要。

1.“逃生”成本。即目标成本等于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等于销售收入。这是企业“逃生”的成本目标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企业就可以运转,“暂时性地活下来”,但高于这个水平,则只能关张。

2.“活命”成本。即目标成本等于完全成本,完全成本等于销售收入。这是企业“活命”的成本目标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企业可以“持续经营”,高于这个水平,就会滑到“逃生”成本水平甚至关张。

3.“脱险”成本。即目标成本等于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小于销售收入。这是企业“脱险”的成本目标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企业已经盈利,但高于这个水平,则会滑到“活命”成本、“逃生”成本甚至关张的境地。

(二)构建兼收并蓄的成本管理系统

1.组织框架设计

首先,从会计角度看,企业组织图中的所有单位都是成本中心(或成本承包单位),在很多情况下,若干成本中心可构成利润中心,而若干利润中心又可构成投资中心。成本中心负责人是成本管理系统的支点,另一个支点是成本中心负责人的上级。其次,设立由采购、生产、销售、技术和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多功能成本管理团队,作为企业高层成本管理的参谋,并在业务上指导各级、各单位、各成员的成本管理工作。再次,财务部门应对成本目标的确定和分解提供信息支撑,发挥监控作用,参与奖惩制度的设计。

2.成本目标确定

在我国成本管理实务中,成本目标的确定方法很多,诸如“联合指数法”、“以前年度平均法”、“基数调整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忽略了如何通过成本目标的确定过程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以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另外,特别是上级确定的成本目标往往因低于正在发生的成本水平而形成一个差额,为消除这个差额通常陷入“讨价还价”的局面,而缺乏科学的计算基础。有鉴于此,并针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笔者提出以下对策,重点发掘我国成本管理的潜力。

(1)更新理念,摈弃将成本领先等同于降低成本、将降低成本等同于减员增效、将减员增效等同于裁减生产工人和降低员工工资的狭隘理念。

(2)降低原材料成本,但不限于生产阶段,而是沿供应链条向企业外部拓展,不仅可以与供应商共同研究成本降低方法,而且要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速度和降低存货规模。

(3)借鉴日本目标成本的理念进行价值分析,将更新改造与降低成本系统地结合起来,从研发、设计这些源头降低成本。

(4)借鉴日本改进成本的理念,并与邯钢“人人当家理财,处处精打细算”的主人翁精神结合起来,抓住“一星一点”的成本降低机会,使可比生产成本“一年比一年低”。

(5)借鉴美国作业成本的理念,实施流程管理,以压缩非生产人员,降低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如果暂时实施流程管理有困难,也可采用一些变通的成本方法,如以经营计划为基础的成本预算方法。

(6)健全内控制度,堵塞“跑冒滴漏”,防范白领犯罪。

(7)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提高管理效率,而且降低成本。

(8)调整经营模式,诸如采用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转型外包(BTO)等,不仅可以扩大市场、增加收入,而且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9)建立投资决策评价和跟踪制度,以保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是降低成本的根本所在。

3.内部转移价格

在成本管理中,内部转移价格就是费用定额、计划价格或标准价格。这是成本目标确定的前提条件。我国邯钢经验中的“模拟市场核算”,曾被解释为按市场价格核算原材料成本,目的是让责任者感受到市场压力。其理论瑕疵明显,现实中也不可行。有文献表明,邯钢当时实行的就是标准价格,只不过每年中期有一次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调整并非让责任者感受市场压力,而是担心价格波动可能造成“承包单位盈利发奖,总厂亏损”的局面。这暴露出邯钢经验的缺陷:一是成本差异分析没有跟上,不能剥离出价格波动对成本业绩的影响;二是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设计一个调整系数,将承包单位的奖金同时与本单位业绩和总厂业绩结合起来。

4.成本目标分解

企业成本目标确定之后必须当作责任分解到各层级、各单位和各个成员。

成本目标(或指标)分解是我国成本管理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被邯钢发挥到极致,所谓“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美国著名学者卡普兰差不多同期也在强调将战略转化为“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与我国传统不谋而合。值得注意的是,成本目标分解不仅仅要分解成本指标,而且要分解作为成本动因的非财务指标,或者要将成本指标与作为成本动因的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

成本目标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是经验性的。邯钢将公司总成本指标向13个主体承包单位分解的方法是按照生产工艺倒算方法,河北涿鹿化肥厂则有分割法、指标变形法和权数法。卡普兰提供的方法则是先将成本当作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类指标之一,然后再按层级、单位直到个人建立相互联系的平衡计分卡,最终将成本指标分解,可谓“人人肩上都有平衡计分卡”。

5.程序性控制:计量

成本程序性控制包括计量、分析和反馈报告三个阶段,是上级用来监督责任者成本目标执行进度和结果的工具。在这里仅讨论计量阶段。

计量的功能是反映责任者成本目标执行的进度和结果,其主要手段是成本核算、成本结算和统计。统计用于非财务指标的计量,这里存而不论。就成本核算而言,关键是将责任成本与财务成本结合起来由同一系统计算,100多年前的标准成本系统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国有些企业在相关会计账户中按组织单位设置明细户,但大多数还是“两张皮”。就成本结算而言,关键是划清成本责任者之间的责任,我国企业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及80年代已出现内部银行,设在基层,目前在很多企业(如大庆钻井二公司)还可看到其完整形式,而且已与我国大型企业流行的财务结算中心结合起来,成为财务核算中心的基层组织,值得发扬光大。另外,无论核算还是结算,都应尽可能采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及时性和准确性。

6.奖惩控制:奖惩制度

在操作层面上,成本奖惩制度就是将成本指标与奖惩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诚如上述,成本指标包括成本和作为成本动因的非财务指标,如邯钢对一炼钢厂的考核,除了成本指标,还有产量、品种、质量、单项消耗、安全、内部利润6项(类)指标。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遇到权重问题,即成本指标占全部业绩中的多大份额或对应多大奖惩份额。这虽是经验性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邯钢的“成本否决”则对应了100%的奖惩资源,如果真想降低成本,邯钢办法还是有效的。

奖惩资源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类,物质的又细分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人们通常更重视货币性奖惩资源(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但非货币性和精神类奖惩资源也同样重要。货币性资源总量的确定及分配应符合三项原则:一是劳资双方利益兼顾;二是劳资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也就是员工报酬与企业效益同增同减;三是员工之间必须多劳多得。

我国有些企业把“绩效合同”当作连接业绩指标与奖惩资源的工具。其中规定了责任者在未完成、完成和超额完成成本指标时的奖励情况,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成本管理系统范文6

关键词:价值链 目标成本 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50-01

一、我国汽车制造业汽车成本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大汽车经销商纷纷采取降价策略吸引顾客,大规模的降价营销策略需要低成本来支撑,随着人民币的增值,原本依靠较低的人工费用而达到的低成本已经不复存在了,我国企业急需引入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地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利润空间。因此,降低汽车成本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必然选择。目前汽车制造业成本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

1.内部价值链有些环节消耗的资源与创造的价值不相称。如研发、设计环节。大部分合资企业由于起步较晚,自主研发能力弱,一直以来走的是以引进技术为主和以组装为主的产业依附型发展道路。

2.价值链各环节间的衔接不紧密。由于中国汽车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的时间还比较短,管理机制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内部价值链的供、产、销等各个环节,还存在物流、信息流衔接不紧密现象,导致资源消耗过多。

二、汽车制造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系统的构建

1.目标成本规划的实施步骤。(1)产品计划阶段。产品计划阶段包括五项主要活动,一是市场调研,即调查有关消费者需求;二是竞争分析;三是确定目标市场;四是了解目标顾客需求;五是定义产品特性。(2)目标利润率的确定阶段。目标利润通常会由销售利润率(R0S)来表示。销售利润率必须考虑到企业长期的利润计划,以及企业在行业中必须获得的资产收益率(ROA)。(3)目标成本的确定阶段。产品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率确定后,则进入目标成本的确定环节,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估计产品销量;{2}计算出目标销售额和目标利润;{3}计算出目标成本。

2.成本核算。(1)识别作业、编制作业字典、建立作业中心。识别作业是实施作业成本核算关键的第一步,该步骤可以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或各职能部门的代表员工面谈来实现。企业可设计作业调查问卷(一组关键问题)来辅助面谈,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提供作业成本核算系统所需的大量作业信息,如作业及其属性。(2)确认主要成本项目。该步骤通过查阅企业的会计账目及相关资料即可获知。一般企业的主要成本项目包括:材料费用、工资、福利、折旧、制造费用、维修费用、管理费用、水电、动力、取暖等费用。(3)确定作业与成本项目的关系。ABC为每一项作业设置一套账户,成本按照作业流程结转。每个作业可能与一个或多个成本项目相联系,或者说,一个成本项目可能与多个作业相关。因此,企业必须明确作业与成本项目的关系,因为这是将某项成本耗费分配至各个作业的前提。(4)确认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是作业成本分配的基础。成本动因的确认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交谈、问卷、统计分析或逻辑推理获得。(5)依据成本动因将发生的成本分配至成本目标。成本动因确认后,则面临分配问题。作业成本计算的资源耗费的分配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至作业:第二阶段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目标。对于直接成本,不需要经过“两阶段”分配过程,可以将它们直接分配到成本目标。

3.成本控制。(1)产品开发设计环节成本控制的方法。此环节的成本控制重点集中在产品构思及方案选定、方案的设计与改进以及所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上。(2)生产环节成本控制的方法。本环节控制对象是生产价值流中产生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这一环节应建立严格和科学的核算方法,完整地记录生产作业、成本流转过程,并分析生产价值链及其中每一作业的成本结构,以达到优化制造成本结构,降低浪费的可能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价值流成本控制和持续改进目标。(3)营销阶段的成本控制方法。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统计各个活动所消耗的作业类型、作业动因量,计算各个活动所消耗的资源情况,从而为营销阶段成本控制提供定量的信息支持。(4)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企业通过支付服务成本,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需在企业成本限制范围之内确定,这样才能达到对成本的控制,否则就会产生失控损失。

4.成本考核。经过目标—作业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企业已形成了以作业中心为基础的责任中心体系。该体系既明确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目标,又方便了责任成本的考核。对作业中心可采取以下基本考核措施:以作业中心为单位,将目标成本分解至各作业中心,以责任成本确保企业目标成本的实现;强调目标成本的严肃性;明确奖惩标准;实施责任成本核算。

5.信息支持系统。我国汽车制造业实施的价值链成本管理需要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一技术支撑,价值链成本管理将无法有效实施。汽车制造企业建立一个信息支持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信息技术:(1)网络技术。价值链成本管理系统需要建立在集成的企业管理信息环境之中,其信息技术平台需要从分散的各企业内部网络系统,逐步提升到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各联盟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外部网协同工作的网络平台。(2)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在线分析(OLAP)等技术。(3)信息安全技术。(4)ERP软件。在价值链成本管理系统中,ERP软件是一个核心功能模块,没有ERP软件的支撑,价值链只能是一个理论,而无法成为实务。

参考文献:

1.左钰.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初探.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12

2.苗兴杰.基于价值流分析的制造业成本控制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3

3.刘志娟.基于价值链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系统的基本思想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

4.谢光亚,振佳.中国汽车制造国际竞争力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

5.万寿义.成本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2007

上一篇对联的故事

下一篇联欢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