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季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季度总结范文1
一、第一批古籍上报工作顺利完成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重庆市古籍普查培训,邀请市古籍保护中心专家亲临现场指导,今年一至三月共完成古籍录入49件,上报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古籍共30件。其中可望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1件,市级保护名录的6件。
二、少儿爱心图书接力活动受到表彰
我区的少儿爱心图书接力活动截止到目前,已向服务学校送书二批,共1200册,借阅图书6000多人次,借阅8000多册次,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这批爱心图书到来极大地弥补了学校图书室藏书不足的困难,满足了山区学生想看书、看好书的愿望,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在本月召开的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工作会上,我馆被市文广局表彰为先进集体。
三、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全面启动
四、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在闭馆期间,我馆在抓新馆筹备的时间,不放松图书馆的其它工作,各种培训有序开展。我馆视觉艺术高端研讨班于3月初正式开课。研讨班由我馆负责人主讲,现有学员20人,开课时间为每周二晚,历时50天,计划20个学时,完成影像美学、色彩学等课程的培训和研讨,并致力于在研讨班课程期间创作一批优秀的书、影、画作品,为我区今年的“文化周”、“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作准备。本季度已经集中培训了6个学时。
由我馆负责人主讲的文化讲座《古镇的人文观察》,也接到镇的邀请,将以多媒体的形式,全面、生动地为干部、职工和居民深入讲解的历史和文化。
五、搬迁筹备有序推进
1、我馆拟定了《开馆筹备工作方案》、《开馆庆典工作方案》、《图书馆设施设备配置方案》、《图书馆工作人员招聘方案》等多项文件,并上报有关领导及部门。我们在第一季度出刊了信息简报6期,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对新馆建设进行每周一次现场检查,目前土建工程和内装工程都已经通过了竣工验收。
2、为了更好的做好新馆建设和管理工作,由文广局副局长、财政局副局长带队,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资金计划科科长、政府采购中心中任和我馆负责人、等组成的考察组一行十人到我市、等区图书馆考察。考察工作历时五天,通过考察、学习,考察组成员们普遍认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
3、为了贯彻落实区文广新局关于图书馆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我馆召开了新馆开馆筹备工作动员会。会议对新馆建设情况、功能分布计划、部室设置、新编制条件下的岗位计划、图书馆工作方向、品牌服务、阶段性工作目标、近期工作安排等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落实。
4、不断细化、优化了新馆办公家俱、自动化设备等采购方案,对馆内固定资产进行初步清查,避免重复采购。方案历经6稿,采购总额从原来的近500万元调整到了350万元。目前已经送财政局审核,将于近期进入政府采购程序。
六、工作方向更加明确
图书馆季度总结范文2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免费为公众提供阅读和学习的平台。它对人类的文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地方,在发展中,人类通过摸索、实践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文化,在图书馆得以保存。从而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是开展社会教育的场所:随着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发展,所以公共图书馆就成了一个可以继续深造,终身学习的基地。(3)是科学情报的传送部,图书馆全面,系统,丰富的信息资料,使人们能更多,更快,更准确的学习到一些科学研究的前沿内容。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纸质文化,电子文化信息等的需求,所以公共图书馆的预算管理是至关重要的[1]。
一、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预算管理问题
1.财务预算无计划
在财务预算方面,很多年前就推行一种“零基预算法”,这种预算方法比较科学,对于财务的预算也比较合理,但是运用“零基预算法”进行财务预算的公共图书馆不多。主要原因有:
1.1进行“零基预算法”工作量大,很多财务部门为了方便,就采用传统的预算办法,即用上年的基数+本年因素,就是基本上套用往年的格式,然后形式上略微调整,没有认真的对下年的预算目标分析、研究。所以每年的财务预算都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波动。
1.2每年进行预算的时间较短,以至于编制人员没有太多时间认真的对预算项目进行分析、研究。
1.3预算管理涉及到图书馆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全体员工的参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工作量大,执行起来难度系数非常大[2]。
2.预算执行不到位
在预算管理当中,预算编制只是一部分,当编制人员给出的预算合理的话,那么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就没有什么问题。但若编制人员给出的预算与实际使用资金有偏差时,就要另行处理。而很多时候在预算执行的时候,常常因为资金使用部门和财务部的配合机制不完善,导致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如,财务部门对预算控制力度不够强,而资金使用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没有做详细记录,以至于资金使用部门不能很好的反映资金的批复情况和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年中的专款可使用情况。
二、公共图书馆的预算管理解决
1.在财务预算方面进行改善
1.1大力推行“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又称零底预算法,其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简称零基预算,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这种预算不以历史为基础作略微调整估算,在年初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并据此决定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保证下年的财务预算是在零基预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也能更准确的得到下年的财务预算。零基预算编制有以下五个步骤:
1.1.1划分和确定来年预算项目,对公共图书馆下年所需要执行的业务项目进行资金预算。
1.1.2编制各业务项目的预算,由图书馆提出总体目标,然后各业务项目执行部门根据图书馆的总目标和自身的责任目标出发,编制为实现上述目标的费用预算方案,在方案中必须详细说明提出项目的目的、作用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以及需要开支的费用数额。
1.1.3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对业务项目执行部门提交的费用预算方案,管理层对每一个项目所需的费用和所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挑选出先后,划分等级。业务部门预算的业务项目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必要项目,第二层次是需要项目,第三层次是改善工作条件的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在于判断基层预算单位各个项目费用开支的合理程度、先后顺序以及对本单位业务活动的影响。
1.1.4审核分配资金,根据预算项目的先后和等级,按照预算期的资金进行分配。
1.1.5编制并执行预算资金分配方案确定后,经批准后下达执行[3]。可以分配相关管理人员针对“零基预算法”的实施进行推进和监控,确保来年的财务预算是根据“零基预算法”进行的。
1.2预算时间上给予延长,因为要想实行零基预算就会涉及图书馆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编制人员跟各个部门沟通协调,进而对各个项目的所需资金预算,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很多时间,所以预算时间的延长也是为了确保编制人员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来年的财务预算。如,在每年下达预算任务的时候,将原来两三天就要完成的财务预算时间延长至一个礼拜左右。
1.3各个部门的配合协调制度加以完善,有利于编制人员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来年的预算。如,在每年进行财务预算的时间段,各部门专门分配一位工作人员,配合财务部门完成财务预算。
2.预算执行力度应加强
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大执行力度。如,财务部门在批复预算申请的时候,要仔细审查,对项目支出的金额严格把控。每个季度结束都要写季度总结,对于未能完成预算和超出预算,作以详细说明,根据预算执行报告做出预算执行评估。根据下个季度的业务项目和费用支出项目,调整下个月的财务预算。对预算执行力度的加强方面提出意见和具体执行措施。
图书馆季度总结范文3
【分 类 名】情报资料工作
【复印期号】200606
【作 者】肖永英
【作者简介】肖永英,女,1963年生,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副教授。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 广州 510275
【内容提要】文章介绍了图书馆营销的相关概念,论述了图书馆数字参考服务营销的具体步骤,包括营销计划的制定、宣传策略的选择和宣传对象的确定,指出数字参考服务营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呼吁我国图书馆界应该提高对数字参考服务营销的认识。为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的数字参考服务,图书馆应注意选择最为合适的营销策略,并提高数字参考服务的质量。
【摘 要 题】信息需求与服务
【关 键 词】数字参考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服务营销/营销策略
【正 文】
自1876年美国“参考咨询之父”塞缪尔·S·格林在《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发表“馆员与读者的人际关系”一文以来,参考咨询服务在图书馆的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网络环境的出现,为图书馆提供数字参考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增长,也为参考馆员通过网络解答用户的问题提供了方便。然而,图书馆数字参考服务也面临着来自商业性和非商业性咨询公司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发挥图书馆的人力物力优势,提高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可见度,体现图书馆的重要社会价值,是当今图书馆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1 图书馆营销概念的引入
1.1 图书馆营销的定义
从性质上说,图书馆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美国营销大师柯特勒在30多年前提出将营销的概念拓宽,并将营销的理念应用到非营利性组织之中[1]。因此,对于图书馆界来说,“营销”(marketing)仍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1983年出版的《ALA图书情报学术语词典》,图书馆营销是指“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者针对服务的实际用户和潜在用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其范围涉及到提供的产品、服务成本、服务方式和服务推广的技巧”[2]。国际图联管理与营销分委会在其编撰的《营销定义术语词典》中指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其理念、产品或服务进行构思、定价、推广和提供的规划和实施过程,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实现”[3]。可以看出,有效的营销将有助于图书馆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实现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宗旨,它实际上是一种使图书馆和用户实现双赢的过程。
1.2 图书馆界对营销认识的演变过程
早在1977年,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企业管理教授劳伦斯就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可营销的资源,他强调图书馆的管理应以读者为中心,认为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以有创意的方式来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图书馆员应利用营销的技巧,创造图书馆发展的新机会[4]。国外图书馆界的一些学者将营销的4P理论应用到图书馆领域之中,如Greiner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产品即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活动计划、资源和服务;价格是用户群体为保证正常运作所需支付的成本;地点与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提供方式有关;推广是指图书馆应使用户群体了解其提供的资源和服务[5]。尽管图书馆界对营销概念已从最初的抵触发展到现在的日渐接受,但营销和公共关系之间的模糊界线造成了图书馆员的认识不清。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营销往往被等同于公共关系、推广和销售,然而,营销的实质是对客户需求的满足”[6]。相对来说,我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引入营销的概念也存在着许多误区,有的认为引入市场营销学后,图书馆将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7];有的则将营销与图书馆开展有偿服务联系起来[8]。这些观点都有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澄清。
1.3 图书馆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Renborg在1997年国际图联会议上指出,图书馆实践领域从事营销活动由来已久,其源头可追溯至美国和北欧国家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图书宣传和推广活动。1896年,Stearns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上谈到图书馆宣传(advertising)的概念。20世纪以来,图书馆领域开展的推广活动(extension work或publicity)、公共关系活动(public relations)均为图书馆服务营销的不同形式。20世纪40年代起源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图书馆周”(National Library Week)也是图书馆服务营销活动的形式之一[9]。2004年,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Shontz等学者针对公共图书馆员对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都对图书馆服务营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相对来说,图书馆管理者以及参加过营销课程系统学习和培训的图书馆员对图书馆服务营销有更为清晰的认识[10]。
美国学者Weingand明确倡导将营销的理念和方法直接运用到图书馆实践领域,并于1987年出版了《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的营销和规划》一书[11],1998年又出版专著《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营销》[12]。1989年,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PLA)成立公共图书馆营销委员会。 1995年,Weingand主编的专业期刊《图书馆趋势》 (Library Trends)出版了图书馆营销专辑,标志着营销理论与图书馆之间的结合日益紧密。1997年,国际图联专业委员会新设“管理与营销分委会”,专门负责图书馆营销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001年,该分委会与国际图联“教育与培训分委会”在加拿大召开“图书馆营销与质量管理教育研究”学术会议,并出版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学者共同撰写的著作《图书馆营销与质量管理教育与研究》[13]。此类著作的出版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标志着营销理论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逐渐走向成熟。
2 数字参考服务的营销步骤
数字参考服务的提供方式可以是传统的电子邮件、实时交互式、网络化协作式、自动化解决方案或基于多种模式的参考咨询服务[14]。据我国学者调查显示,国内图书馆通常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数字参考咨询,其中主要是在图书馆的主页上设特定区域,其次是口头宣传和印发宣传单的形式[15]。显然,单靠这些基本、简单的方式来宣传数字参考服务,这与有目的的、系统的营销活动还是有显著差别的。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图书馆数字参考服务的营销步骤。
2.1 营销计划的制定
良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审慎的计划是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服务营销活动的基础。营销计划的内容应包括:营销的目的、具体活动的策划以及成本的预算。图书馆在策划具体营销活动时应针对用户的特点而进行。例如,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水平的服务对象在宣传和推广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在成本上会有所不同;而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因人员配备情况的不同,在营销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制约因素。营销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图书馆明确数字参考服务营销活动的目的和手段,从而有助于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美国科罗拉多州图书馆在实施数字参考服务项目AskColarado时,就专门成立了推广与公共分委会负责制定详细的营销计划,以明确该项目宣传与推广的目标和策略。这一计划指出,营销计划的目的是要引起该州居民对 AskColarado项目的关注,最终要在该州居民和图书馆用户中形成稳定的用户群;营销的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在质量上,通过对服务质量的在线调查,使用户了解到该项目提供的服务是有价值或有益的;二是在数量上,2003年9月—2004年8月,该项目应收到10000个问题,且20%应来自乡村用户;项目开展后的第一年里,应有85%的用户对问题的答案感到满意。事实证明,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这一目标是切实可行的。AskColarado项目开展的前十个月内,用户提问数已达到20200个,其中30%的提问来自乡村用户,这一结果远远超过了预期目标[16]。
2.2 宣传策略的选择
美国学者Ronan在论及实时虚拟参考服务的宣传与推广时,指出图书馆数字参考服务的宣传策略大致可分为宣传、广告和直接接触三种类型。她还列出了13种宣传和推广数字参考服务的具体方法:(1)通过报纸、电视、电台举办新闻会;(2)通过广播渠道进行公共服务的宣传;(3)针对本馆用户的需求编辑馆内通讯;(4)专业期刊或其它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5)通过邮件列表进行宣传;(6)营销信件;(7)宣传小册子或传单;(8)海报、书签或其他赠品;(9)为图书馆员印制专门的名片;(10)宣传资料的收集(包括照片或其他与服务相关的背景资料);(11)举办专门的宣传活动;(12)图书馆“开放日”、招待会、聚会或其他有纪念意义的活动;(13)图书馆网站或其它相关网站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介绍[17]。
笔者认为,这些策略和方法尽管是针对美国图书馆的经验总结而得,它们并不都能适应我国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但我国图书馆在开展数字参考服务的宣传和推广时仍可借鉴某些可行的方法。具体来说,数字参考服务的宣传策略可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媒体的宣传:相对于图书馆的馆内用户来说,报纸、电视和电台等新闻媒体的服务对象要广泛得多,这种宣传方式将有助于争取图书馆的潜在用户,并提高图书馆在广大民众中的可见度。例如,科罗拉多州立图书馆开始提供虚拟参考服务项目AskColorado之后,曾举办新闻会,由当地的多家电视台予以报道,该项目负责人还接受了当地电台的专题访谈,介绍该项服务的特点、范围、经费来源和服务情况,访谈的内容还可在电台的网站(cpr. org)上在线收听[18]。俄亥俄州立公共图书馆提供的聊天式参考服务项目通过当地电台的宣传和报道之后,其服务利用率有了显著提高[19]。
(2)服务宣传活动:服务宣传活动可从馆内和馆外两个层次分别开展。从馆内宣传来说,图书馆可以在实时聊天式参考服务的不同阶段与用户一起开展庆祝活动,如问题回答数量达到100个或1000个、服务开展周年纪念日等。图书馆还可以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那样开展有奖问卷调查,将有关数字参考服务的问卷在图书馆咨询台、学生宿舍或学生邮箱发放,这一方面可以了解该馆数字参考服务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也对数字参考服务起到了宣传作用,从而提高这项服务的普及程度[20]。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图书馆还可以专门制作宣传数字参考服务的赠品,如书签、钢笔、钥匙扣、鼠标垫等。从馆外宣传来说,图书馆员可以积极参与当地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如长跑比赛、居民商业区宣传活动、校园文化节等,宣传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参考服务项目[21]。
(3)网络宣传:数字参考服务网络宣传的基本形式是通过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相关链接,但这种形式对于服务宣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国外经验表明,服务专门标识的设计和使用是数字参考服务营销策略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设计数字参考服务标识之后,在多个图书分馆的网站和教学网站上建立了链接。在该校提供数字参考服务的第一季度,用户为了找到这个图标不得不在图书馆网站中层层点击多次。一旦这个图标被醒目地放置于图书馆网站的主页上,访问的数量增长了200%,第二季度又增长了100%[22]。此外,通过其它相关网站宣传图书馆数字参考服务也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例如,科罗拉多州立图书馆的AskColarado项目在州立政府网站的推荐站点处加上链接之后,其服务使用率上升了 8%[23]。
2.3 宣传对象的确定
图书馆服务宣传的对象不仅包括图书馆用户,还应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的资助机构和大众传媒[24]。图书馆用户不仅包括新老用户、满意和不满意的用户、现实和潜在用户,还可分为不同性质的用户群体,如少年儿童、老年人士、特殊兴趣小组、教师、学生和各类社区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包括各级层次的管理人员、专业馆员和一般员工,还可扩展至员工的亲朋好友和退休员工。图书馆的资助机构不仅包括政府各级有关部门,而且还包括社会名流和各类私立机构,如企业、基金会等。大众传媒则包括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和其他载体形式的传媒机构。正如美国科罗拉多州AskColorado项目在其营销计划中指出,该项目的宣传对象应包括图书馆用户、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参考馆员、当地的决策人员和立法人员以及中小学师生。其原因在于,用户将最终决定服务的价值:图书馆管理者需要知道该服务能够给图书馆用户和员工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参考馆员将通过该项目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决策人员能决定当地财政对图书馆的扶持程度;立法人员能够影响到当地财政对该项服务的支持力度;而中小学师生有必要了解图书馆向他们提供该服务的价值[25]。
3 数字参考服务营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选择最为合适的营销策略
图书馆应针对本馆的性质和服务对象,选择最为合适的数字参考服务营销策略。正如前文指出,数字参考服务的宣传对象相当广泛,尤其在公共图书馆更是如此。数字参考服务的宣传对象既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的图书馆现实用户,还包括那些并未使用这项服务的潜在用户。此外,政府管理部门、图书馆管理相关部门、社会赞助人士和机构都应是服务宣传的对象。就高校图书馆来说,数字参考服务的营销也要针对高校师生员工的信息获取方式选择合适的策略。图书馆可通过电子邮件、邮件服务列表等方式定期宣传服务的内容和发展动态,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争取他们的支持来宣传数字参考服务。
3.2 提高数字参考服务的质量
质量管理是组织内部营销活动的“传动带”,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字参考服务的营销是否成功,一方面在于营销策略的审慎选择,另一方面还在于数字参考服务质量的保证。如果数字参考服务的质量不能得以保证,即使我们采用良好的营销策略吸引到图书馆用户使用数字参考服务,这些用户也会最终放弃使用这项服务。因此,服务质量的保证是数字参考服务营销成功的最为关键因素之一,而参考馆员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培训也是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3.3 提高对数字参考服务营销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服务营销的观念还存在着许多误区,或认为营销活动只是与图书馆的有偿服务挂钩,或认为营销活动将使图书馆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从英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来说,服务营销理念较早产生、服务营销活动较早开展的恰恰是公共图书馆或图书馆联盟。例如,近年来英国公共图书馆因面临经费紧缩、使用率下降等问题而不得不考虑利用品牌策略来宣传和推广公共图书馆服务,作为公共图书馆的营销策略之一[26]。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公共图书馆系统的AskColorado虚拟参考服务项目因服务和营销卓有成效而获得由Tutor.com公司颁发的2004年度最有创意营销奖、美国教育部虚拟参考台项目(VRD)颁发的 2004年度最佳服务奖[27]。正如美国学者Shontz等人指出,“图书馆员不应简单地以为图书馆提供良好的服务之后,就没有必要担心服务的营销是否有效。图书馆员应当不断地思考他们是否有必要提供新型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否有必要取消某些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并寻求最佳方式来将服务提供给用户、使公众充分了解所提供的服务,并考虑每项服务相对于个别用户和群体用户的成本问题”[28]。
总之,选择合适的数字参考服务营销策略、提高数字参考服务的质量,并提高图书馆员对数字参考服务营销的认识,将有助于宣传和推广数字参考服务,提高数字参考服务的普及程度,真正做到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
收稿日期:2006-07-04
参考文献
[1] Kotler P.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1969(1):10-15
[2] Hearstill Y. The 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3
[3] IFLA Section on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Glossary of marketing definitions. [2006-05-08 ]. ifla, org/ VII/s 34/pnbs/ glossary . htm
[4] Lawrence C. Libraries: a marketable resource. Canadian Library Journal,1977(5):409-411
[5] Greiner J. Professional views: marketing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Public Libraries, 1990(1):11-17
[6] 同5:12
[7] 姚瑜.试谈图书馆引入市场营销学的几个误区.情报杂志,2002(7):79,78
[8] 夏侯炳.参考咨询新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428
[9] Renborg G. Marketing library services: how it all began. [2006-05-08 ]. ifla, org/IV/ifla63/63reng, htm
[10] Shontz M L. What do librarians think about marketing? A survey of public librarians' attitudes toward the marketing of library services. Library Quarterly,2004(1): 63-84
[11] Weingand D E. Marketing/planni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Littleton: Libraries Unlimited, 1987
[12] Weingand D E. Future-driven library marketing.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98
[13] IFL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marketing and quality management in libraries. Meunchen: K. G. Sanr,2002
[14] 初景利.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12-153
[15] 同14:196-197
[16] 杨雄标.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的宣传与推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5:44-57
[17] Ronan J S. Chat reference: a guide to live 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s. Westport, Connecticut: Libraries Unlimited, 2003: 165-166
[18] 同16:52-53
[19] 同17:166
[20] Mizrachi D. If you build it, will they come? Promoting digital reference at UCLA. Library Hi Tech News, 2003(10):47-54
[21] 同17:168
[22] 田越.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营销策略研究.情报科学, 2005(12):1888-1891
[23] 同16:54
[24] Walters S. Marketing: A how-to-do-it manual for librarians. New York: Neal - Schuman, 1992:52-54
[25] 同16:50
[26] Hood D, Henderson K. Brand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Public Library Service. New Library World, 2005(1208/1209): 16-28
图书馆季度总结范文4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bile library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starting, development, how in the pa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Development summary of mobile librar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obile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brary cause, is a necessary means of the service for readers, is a new method for the readers to use the library, is dominant in the large data today,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Library in this new service method, can let the library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 this age, mobile library is a part of the attaching rhythm of modern society an indispensable new library, the paper also on its future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prospect.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Mobile library Status of development Looking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高速发展,迫切要求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出现。同时,手机的普及、各种电子移动产品的应用,在这个泛信息时代里,如何利用这些移动设备进行信息的传递,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界一个新的课题。移动图书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它依托无线移动网络,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等)进行图书馆数据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这种形式非常符合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让读者获得任何所需要的信息”。移动图书馆的实现,让处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读者,在求知的道路上获得了一个新的桥梁,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紧密了。
1 移动图书馆在国内高校中的发展情况
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了国内最早的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此后,国内的图书馆相继开通了短信服务。2006年7月3日,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开通了国内第一家WAP手机服务,之后很多图书馆都相继开通了这一服务。而真正意义移动图书馆的研究则是在三年前,北京书生公司历时三年于2010年6月在全球首次推出,北大在2010年9月进行了实测。在高校中应用是在2011年,从2011年3月30日北大上内线服务开始,拉开了移动图书馆井喷式发展的序幕。此后西安交大于2011年7月19日启动;复旦大学9月开通;10月沈阳师范大学启动等等,国内各大学纷纷上马。新的技术带来的新的发展,不断地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为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并极大地解决了读者因时间、场地等造成的不便问题。在沈阳师范大学的启动仪式上,东北地区的各校图书馆领导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表示出对这个新兴事物的极大热情,纷纷表态,要在不久的将来,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
2 移动图书馆发展是图书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移动图书馆以其突出的便捷功能,为图书馆在新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方面几乎达到了与到实体馆没有差别的效果,而现代移动设备的广泛发展,又在这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官方统计,2013年全球手机的拥有量超过PC机,并以几何级的速度发展着,这对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而这种服务方式的便利,也注定了它将会成为未来图书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这些,移动图书馆成为图书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还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2.1 大量的数字资源在图书馆资源中逐渐占有了相当份额
近年来,电子类图书在图书馆采购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采购比例逐年增加,各种与之配套的软、硬件也不断地更新,使电子资源成为图书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兴未艾,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一个标志,在现在纸质图书借阅率不断下降的今天,对于数字资源的需求却正以不同的形势不断地上升,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数字资源地利用几乎无处不在,这些都要求图书馆在不断变革的时代,要加大电子资源占有率,以适应时代地发展,电子资源占有率在图书馆资源中的比例或许将超越传统纸质图书,在将来将成为不争地事实。而电子资源正是移动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基础,电子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多来源、多格式、多元素等特征[1],相应的信息资源采集、加工整理的工作方法都有创新,数字资源的方便与廉价,对馆藏面积几乎无需要的特点,加之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对其需要的程度不断加大,使它将来在图书馆资源中成为主导已显而易见。
2.2 移动的OPAC功能对图书馆业务的扩展提供了方便
读者通过移动图书馆中的OPAC功能,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查询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使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得到了最大的拓展,服务对象覆盖广泛,让读者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空闲时间,及时查询到自己所需图书的位置,进而通过相应的形势借阅出来,利用电子书资源的便捷,阅读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把图书馆从一个固定的地方拓展到了各个角落,让所有图书馆人梦寐以求的全方位服务得到了实现。使图书馆借、阅、还等主要功能的发挥得到了广泛地扩展,变固定服务为随时服务,通过网络技术,使各馆的资源实现共享,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网络实现服务的获取和数字资源的浏览、下载和阅读[2]。
2.3 增加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形势
传统的图书馆只能让读者到馆来查询和借阅及阅读有关资料,地点固定、时间固定、形势单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虽然增加了如电子阅览室、期刊图书数据库等多媒体手段,但这些只是在功能上有所加强,阅读的形式依然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形势并没有多大的扩展。而移动图书馆的出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所需资料,并通过网络得到相关资料的电子版,让读者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使图书馆相关的电子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馆际交流、互借,使电子资源形成互补,各馆之间数字资源沟通以网络为基础,变得更加顺畅,其资源拥有量已大大超出一个馆所能达到的容量,读者在查询利用时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让读者最大限度地享受图书馆带来的便利与实惠,足不出户就可了解感兴趣地相关知识。
2.4 移动图书馆现在可以提供的服务
国内图书馆现有移动图书馆发展迅速,国家图书馆提供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推出国图动态、文化快递、书刊推荐、资源检索等频道内容,定期更新。如清华大学图书馆自2007年起开发并运行了清华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TWIMS,Tsinghua University Wireless and Mobile Digital Library System),向读者提供基于短信和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手机图书馆服务。清华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短信服务;电子期刊最新信息彩信推送服务;WAP服务提供本馆概况、馆藏目录查询、个人借阅信息(含在借馆藏、预约记录和借阅历史)查询、馆藏预约续借、电子资源/数据库检索(可跨库)、留言反馈等多个模块;客户端应用;音视频服务;用户体验调查等。北京大学移动图书馆,设有“馆藏查询”,“借阅状态”,“借阅历史”,“馆藏续借”,“馆藏预约”,“最新消息”和“讲座信息”等7个栏目,实现了统一的读者身份认证功能,并兼容各种智能手机。总结一下高校移动图书馆提供服务的种类,大致可分为:通知类、提醒类、查询类、业务处理[3]。体现了移动图书馆有很强大的技术支持,如果增加参考咨询服务,移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可以将无线通信技术与终端应用加入到传统的参考咨询中,加大图书馆的作用[4],使图书馆的功能发挥地更加充分。
2.5 建设知名图书馆、充分利用资源的必定手段
现代知名图书馆不仅指传统老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也为知名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成为其必要的组成部分,而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电脑网络电子书的应用,到发展为更加方便的移动图书馆,而移动图书馆的出现,为这部分资源的利用加上了一双翅膀,从软、硬件方面扩展了应用的范围和途径,其灵活性是不言而喻的,图书馆在建设中以掌上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为项目建设目标,为图书馆建设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5],也为资源的利用填补了相当大的空白,现代软件针对这方面的开发层出不穷,如何开发和利用,渐渐成为共识,而其成为利用资源的必定手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原来屏显过小的缺点也在不断改进,韩国现在已经发明了手机投影键盘技术,而手机投影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手机的功能整合不会太长远,相信这方面的瓶颈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使之成为利用数字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
2.6 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当今时代,技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工业和信息化由2011年7月公布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手机阅读用户规模达到5700万人,较2010年增长229%[6],图书馆这个古老的行业,其服务手段也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电子书的广泛出现,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要求,使得图书馆服务必须开拓新的方法和手段,适应并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不分时间、地点,随时为读者服务这个观念,已从图书馆人的理想,慢慢转变为现实,移动图书馆的出现,为完成这个理想迈出了关键地一步,揭开了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地一角。未来图书馆必定是能通过通讯设备,利用网络技术、电子资源结合传统的方式,全方位为读者服务,所有馆藏信息资料共享,让读者能够无障碍地借阅查询出版过的资料,使图书馆由各个信息孤岛,成为信息资源的节点,所有图书馆实现信息共享,各个独立的图书馆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图书馆不仅是美好的愿望,也会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式。
3 移动图书馆发展的未来
移动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电子产品,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承载移动图书馆功能的电子设备不断更新,特别是手机的开发,无论在数量、普级率、功能、更新速度上都以不可估量的形势发展,其对于移动图书馆的支持,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也为移动图书馆真正发挥其作用,突破现在应用中的屏显问题、网络流量问题及后台技术问题的瓶颈展现了无限美好前景。以移动图书馆的方便,承载设备的普及程度,使其必然成为图书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方便读者、便利大众,在大力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大背景下,移动图书馆会越来越发挥其优势,在传统馆的基础上,把图书馆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它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馆的成败,已成为未来名馆一个必要条件,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读者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完善,成为图书馆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图书馆季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学术图书 书评 信息优化 结构化
1.前言
学术图书是图书馆的重要馆藏资源,尤其在高校图书馆中,学术图书占有很大比重,但其借阅率总体偏低。这类图书涉及某学科或某专业领域,包括学术著作、专著、教材、教参等,具有一定创新性,对专业学习、研究具有价值。提高学术图书的流通与使用率是高校图书馆保障教学科研的必然需要。众所周知,书评对阅读行为有引导作用,高质量的书评效果尤其显著。虽有研究提出应针对专业图书构建书评系统,但如何构建适合读者的学术图书书评形式,进而提高学术图书的书评数量和信息量,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构建适合学术图书的书评方式,提供具有高效率的信息导向功能的书评,是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与文本分析的方法,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自建的书评系统中的学术图书书评为对象进行分析,通过与典型的外部书评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现有学术图书书评的主题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学术图书的“结构化书评”这一新形式,即通过对书评的格式化规范,让读者在撰写书评时将其对图书的评r、判断等信息进行抽取和重组,降低了学术图书书评的撰写难度,提高了学术图书书评信息导向功能的效率,并通过书评的推介功能和解读功能帮助学术图书在读者中更好地分享与传播。
2.学术图书的书评现状
目前,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书评建设一般采用从外部(如豆瓣书评)获取,或者由馆员和读者共同撰写,并且不断涌现出新的形式。但与大众图书相比,学术图书书评不仅在数量上总体偏少,内容上也未能完全实现书评的推荐功能价值。从国内现有的网络书评来看,以豆瓣为代表的书评网站或以亚马逊、当当为代表的图书销售平台中,学术图书书评的数量显著少于其他类型的图书。高校图书馆基于本馆馆藏目录系统的书评数据中,学术图书的书评数量也落后于非学术图书。以重庆大学图书馆的书评数据为例,截至2016年3月,累积书评数量最多的前100种图书中,文学等非学术类图书占77%,学术类图书占23%(其中工具类图书7%,教材教辅11%,专业图书5%),在其全部2711条书评中,学术图书的书评约占20.7%,在书友会和馆员选出的12931条推送到首页的书评中,属于学术类图书的书评仅占3.09%,且几乎全部以读后感的形式出现。
书评具有浅层“推介”、深层“解读”、自我实现三重作用。对学术图书而言,由于其实用性、工具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其书评更应具有对潜在读者提供阅读指导、内容推荐等功能。但在书评中经常出现“本书很好,值得一看”等没有给出推荐理由的书评,虽然这类书评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可带来累积效应(例如网络书店的图书星级),使读者对图书产生兴趣,但学术图书因为书评数量少,难以产生这样的累积效应。由于这类书评有效信息含量很少,因此书评的信息导向效率也很低。学术图书中同主题相近但针对不同读者对象的情况较多,如果书评中不提供足够的信息,读者在选择时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因此,学术图书的书评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信息含量,即“给出理由的推荐”应成为其必要构件。
为了考察学术图书书评的信息含量,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书评中心选取的有代表性的学术图书为例,并将图书细分为专业图书、工具类图书、教材和教辅类图书三类,对其书评进行内容分析并与豆瓣书评进行比较。
提取累积书评数量最多的前100本图书中的23本学术图书(序号1~23)以及2016年1季度借阅量靠前的6本学术图书(序号24~29),共29本图书的书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鉴于豆瓣书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提取上述图书在豆瓣网中的书评数据作为对照。数据处理时对同一读者的内容相同的书评进行了合并,并剔除无语意书评(如表情符号等)。整理后的书评概况见表1。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知,教材教辅类图书、工具类图书的书评数量明显多于专业类图书,这可能是由于专业图书阅读群体比工具类图书和教材教辅类图书更小。不论是豆瓣书评还是自建书评系统,读者都更倾向于撰写短书评。例如,豆瓣书评的“短评”(315条)数量显著多于“长书评”(19条)数量。学术图书书评的平均长度约为24~30个字符,一半的书评长度在16个字符以内。在不考虑长书评的情况下,不论是豆瓣的用户还是图书馆读者,其书评的平均长度较为接近。绝大多数读者(92.5%)的评论长度在50个字符以内。
由于学术图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读者在阅读后较少产生类似阅读非学术图(如文学作品)后的感情共鸣,因此书评很难以感受的形式进行解读和推荐。学术图书的书评撰写难度较高,对书评撰写者的专业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在传统书评的撰写模式下,普通读者较难通过书评对学术图书进行导读,因此撰写的难度也影响了书评长度。
对所选29种学术图书在重庆大学图书馆书评中心的书评进行内容分析,通过编码,归纳出12个主题大类。书评内容编码示例及内容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和表4。
从表3和表4可分析得知,在学术图书的书评中,无理由的泛评价出现频率最高,为24.64%,这类书评虽不能给书评阅读者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但撰写者在主观上有利用书评推介意愿,由于各种原因并没将推介的理由写出来。其次为对内容的具体评价、图书归类定位和读后感,分别为12.32%、12.03%和10.32%。
可见,由于学术图书书评撰写的难度,现有书评形式使得其内容不论在浅层推介还是深层解读上,大都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从书评内容的文本分析可知,尽管现有的学术图书的书评效果不佳,在剔除个人感受及空泛的评论后,学术图书评论中最常出现前五项内容为:对图书的具体评价、图书归类定位、阅读建议、有针对性的推荐/不推荐、判断内容有用程度。上述内容可以作为构建适合学术图书书评新形式的基本组成。
3.学术图书的结构化书评构建
通过对书评的内容分析可知,学术书书评的撰写难度大,读者不倾向撰写长书评或对图书进行解读。而过于简短的书评由于有效信息少而对其他读者缺乏指导性。文章提出对学术图书采用“结构化书评”的模式,以改变现有馆藏图书中的学术图书评价方式,在增加馆藏学术图书的评论数量的同时,提升书评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结构化书评”是对读者阅读学术图书后的体验、收获等信息进行抽取和重组,将书评中的感想与非感想内容分离,并对后者提供某种特定框架,采取标准化操作,形成一种包含特定信息组合结构的书评形式。从而降低读者评论学术图书的难度,增加书评数量,提高书评的有效性和指导性。便于其他读者从中快速了解自己需要的关键信息。
“结构化书评”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阅读原因。即为什么会选择阅读该书;(2)读者自我定位。即读者属于哪个阶段的读者;(3)内容评价。包括该书的难易程度、对学习是否有用等;(4)阅读推荐。即读者认为该书可以向具体哪些读者进行推荐;(5)阅读建议;(6)读后感。
为更好地方便读者采用结构化书评这种形式对其所阅读的学术图书进行评论,特采用书评结构表的形式(图1)。
4.用户需求与展望
为了解读者对“结构化书评”这种新形式的看法,笔者对35名到馆读者进行了随访。虽然多数读者(27人,77.1%)表示在借阅学术图书前很少或从不阅读书评中心的书评,但仍有18人(51.4%)认为有效的学术图书书评信息对自己的选书过程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对同主题下的不同作者或版本图书的评价,可以减少自己的选择困境。在向读者展示了结构化书评的提交示例表后,94.3%(33人)的读者表示结构化书评降低了对学术图书的评价难度,约65.7%(23人)的读者对其产生兴趣并表示会参与对学术图书的书评撰写。
图书馆季度总结范文6
Abstrac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a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core component of capacity building. How to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library servi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is a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Thi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from the current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electronic literature resources,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librarianship.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
Key words: university;library;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314-03
作者简介:张娟(1968-),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
0 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的全面普及,电子信息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资源种类和数量的日益增多,高校图书馆对数字资源建设投入的资金额度也越来越大,逐年上涨的价格使图书馆的费用负担越来越重,图书馆时刻处于服务能力的有限性与用户需求的无限性矛盾之中。因此,图书馆应采购何种电子资源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使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已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1 电子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资源是利用电子技术存贮、传播信息的信息资源总称。分为参考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事实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博硕士论文全文、会议论文全文、年鉴全文等类型。
电子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如下:
1.1 在应用领域方面:电子信息资源利用的重心已经从官方向民间转移,从政治和军事向经济和民用转移。
1.2 在资源建设方面:随着电子信息资源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电子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将会大幅度地提升和丰富,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并且成为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1.3 在技术应用方面:以数字化为主的处理技术、以知识挖掘为特征的检索技术、以数字信号为载体的存贮技术和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图书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同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将推进新技术的发展。
1.4 在服务手段方面:随着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以及网络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服务环境正在形成。
2 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现状
我国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主要以资源采购为主要渠道,集团采购是资源采购的主要模式。CALIS电子资源集团采购模式是依据每个图书馆本身的需求对不同的数据库进行选择,分别构成每个数据库的采购集团,联合采购电子资源。在这种模式中,图书馆的参加具有自愿性。通过集团方式进行电子资源采购,往往可以达到“物美价廉”之目的。实践证明,CALIS电子资源集团采购国外电子资源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集团采购可以从数据库商处争取最优惠的价格,所以,降低了采购价格,节省了采购费用,从而使有限的经费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节省了图书馆与数据库提供商谈判的时间和精力。召集馆是CALIS集团的代表,它代表各成员馆与电子资源提供商谈判协商。在集团采购程序中,从召集馆与国外数据库提供商接触开始,初步评估数据库,集团组织试用,再次评估,到双方谈判结束,将结果上报CALIS资源组确定该库购买方案,一般需要一至两年时间。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效率,同时,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双向原则。三是以集团的名义有组织地向数据库商提出要求,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以促进其不断改进工作。当前的国外电子资源提供商利用他们的垄断优势和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逐渐地被强化,通常在电子资源的价格和使用等方面日趋做出很多的约束条件。国内各个高校图书馆只有联合起来,形成采购集团,才能在定价模式、使用要求、用户培训等方面发挥应用的影响力,从而掌握国外电子资源采购的主动权。
2.1 电子期刊的使用情况 从2004年到2007年,CALIS集团引进的电子期刊数量增长了120.93,费用增加了65.89,极大地满足了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但是,在电子期刊的快速引入及发展的同时给高校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许多图书馆在采购电子期刊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馆藏重复。一是引进的不同全文数据库之间存在部分内容重复的现象,主要是以EBSCO为代表的集成商与出版商之间的全文数据库的收录重复。建议在购买前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全面评估。二是数据库与纸本馆藏之间的重复。这是由全文数据库捆绑纸本刊造成的,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背负了捆绑纸本期刊的负担,不但造成了馆藏重复,而且还承受着纸本和电子期刊的双重涨幅,所以,对图书馆来说,保持“原有纸本+数据库”的馆藏模式,还是完全放弃纸本,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这就需要对馆藏和发展有一个全面和长远的思考。
2.2 电子图书的使用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购置纸本图书时遇到了诸多问题,如经费有限、馆舍紧张、外文图书品种不足、教参书复本量不够、图书的年代“断档”、提供受开馆时间限制等。而购买电子图书,实现数字资源共享,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在清华大学校内所做的一次关于电子图书的调查中显示,有71.59%的读者认为在图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解决纸本图书购买时所遇到问题的最佳方案是购买电子图书。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几年内电子图书的种类、用户数量在国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电子图书的利用率大幅高于印刷版的利用率。然而,相对于同期电子期刊的数据库种类和用户数量这两项指标,电子图书发展还显得较为缓慢。此外,电子图书的制作周期应该与纸本图书同步,但目前数据库商推出的电子图书数据库大多都存在3-5年的滞后期,有的时间更长。图书馆对于花大钱买老书的现状非常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图书市场的发展。
以上海图书馆2008-2009年中文电子图书使用情况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中规律。上海图书馆从2002年开始购买方正电子图书,到目前为止,电子图书已有155830种,约359156册,2008年1月读者借阅次数为188次,2009年12月增长到3872次,增幅为20倍;2008年月均借阅量为767.7册,2009年增长至2358.25册,增幅超过2倍。数据表明,读者借阅次数呈现大幅上升趋势,读者借阅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此期间,上海图书馆7次购买电子图书,每次图书入库后的第二个月的借阅量都会大幅上升,这表明读者的借阅更倾向于新书、好书。
2.3 电子报纸利用情况 以深圳图书馆为例,该馆现有电子报纸820种,覆盖国内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陆地区767种,港澳台地区25种,其它国家和地区28种。电子报纸与纸质报纸共存,为不同需求、不同爱好的群体服务,形成良性循环。电子报纸为读者提供3种检索途径:地区途径、拼音途径与题名途径。地区途径是指按电子报纸所属地区范围进行检索的途径,包括各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与海外地区;拼音途径是指根据报纸拼音名称的首字母进行检索的途径;题名途径是指根据报纸名称进行检索的途径。通过这3种检索途径,读者可方便、快速地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此外,读者还可通过“点击统计”了解报纸的阅览情况。深圳图书馆在2009年1-10月的10个月的时间里,电子报纸阅览达6 845人次,随着进馆人次特别是学生读者的增加,电子报纸的阅览人次也在相应增加。经过对阅览量排名前50位的报纸按地区分类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阅览电子报纸的需求有着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广东地区尤其是深圳本地的报纸较受读者欢迎,其次是北京与香港地区的报纸。
2.4 二次文献的使用情况 部分全文出版社把自身出版物的文摘索引放在Google上,对全球读者免费开放,旨在扩大学术影响。假如图书馆购买了本出版社的全文数据库,那么读者能够直接从Google链接到全文。针对读者而言,他们不必首先对二次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然后再去查找全文,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知道图书馆已购买了本全文数据库。此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读者传统检索文献的渠道以及方式,并且对于销售二次文献数据库也是一种威胁。为了应对挑战、开拓生存空间,二次文献数据库陆续增加了个性化服务、专题定制服务、全文链接和传递服务等多种功能。一些已享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二次文献库进一步突出其筛选、评估的学术评价作用。为了应对挑战以及生存空间得到开拓,二次文献数据库接连不断地添加了一些功能,诸如全文链接与传递服务、个性化服务以及专题定制服务等。某些已经享有相对高学术地位的二次文献库还在深层次上凸显出它们自身的筛选和评估的作用。此外,部分二次文献库经过全面整合,高度集成的信息服务门户已经替代了以前信息收集和筛选的辅助工具。在整合时,二次文献数据库集合了百科全书、手册等文献在内的资源和一次文献(会议录、专著等)、以及二次文献(书目等)。在同一数据库中,不同的信息之间的多向联系取得了充分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一个学术信息资源的集成体系,这种体系相互关联、参照以及补充。第二,选择、标引学术网络资源,通过统一平台分别提供专业搜索引擎的链接或者与网络上开放资源的联合检索,将具有众多网络资源的二次文献数据库纳入其中,进而使相对完整的资源系统形成。第三,运用诸如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称RSS)和开放档案计划(Open Ar-chives Initiative,简称OAI)等多种机器接口,经过同每个图书馆的合作,整合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联合目录以及二次文献数据库,进而形成一种检索系统,以便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链接到它们的数字或者物理馆藏,成为地区性资源联合目录的信息门户。高度的包容性以及能够扩展性是二次文献数据库自身具有的特点,能够持续地兼并,达到对全方位进行整合的目的,同时使得二次文献数据库的生命力变得更强。
2.5 事实型数据库使用情况 事实型数据库的应用范围广,包括数值数据库、知识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新闻报道数据库、名录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软件数据库、实验报告等。事实型数据库的专业性、时效性、应用性比较强,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持,也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还有一些数据库既收录事实数据、实时新闻,同时也收录一种或几种期刊的文摘或全文,如ProQuest Asian Business(亚洲商业数据库)介于全文与事实型数据库两者之间,也被归入事实型数据库。据一项针对图书馆资源结构的调查表明,国内高校购入的事实型数据库在电子资源中的比例明显要低于全文数据库,最高达27%。而国外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能达到40%[7]。这表明在我国,全文数据库的发展要比事实型数据库先进。因为事实型数据库有相对强的专业性,通常对某一行业进行服务,甚至仅服务于更为具体的领域。在某种程度上,不宽泛的信息服务区域约束了事实型数据库被购买与选择。事实型数据库有众多的种类,它们的质量也是有好有坏。部分事实型数据库没有良好的数据连贯性以及准确性,也没事及时地进行更新,同时也没有相对完整的收录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他的应用性。所以,用户选择和购买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评估事实型数据库。然而,对于当前的集团采购来讲,制定的对事实型数据库所使用的评估系统大部分都是基于全文数据库。当中,对于事实型数据库,一些指标并不适用。在制定符合事实型数据库的评估系统的时候,要考虑到事实型数据库的特点,诸如:其内容的准确性、辅助分析功能以及检索系统等,从而进行有效地甄别。
3 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对策
3.1 重视电子图书采购,丰富馆藏建设 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资源采购密不可分。首先,应大幅增加采购数量,尤其是新出版的电子图书的采购数量。为较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使电子图书在数量上迅速达到一定的规模。其次,提高采购频率,使电子图书采购常态化。由于每次新书采购后,读者的借阅量都会大幅上升,因此,多数图书馆应改变过去一年几次或几年一次的批量采购现状,从而使馆藏建设体系化、系统化。最后,多采购使用频率高的类别图书。图书馆采购电子图书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还必须对读者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较好地把握读者的需求。建议图书馆每个季度对读者借阅的电子图书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为图书采购提供依据。
3.2 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揭示电子文献资源 图书馆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首先了解读者查找图书的主要途径,然后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对电子图书进行编目,建立书目查询系统,方便读者查询、借阅,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加入电子图书信息是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使读者通过一个界面可以了解到图书的不同馆藏形式,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
3.3 引进电子阅读器等新型移动传媒,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阅读载体、阅读形式、阅读内容也随之产生。如电子阅读器内载有大量电子书刊,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外借文献的数量制约。新型移动传媒方便读者阅读、符合服务新潮流,大大改善了数字化文献的阅读环境,并能有效提高文献使用率。因此,图书馆应积极提供新的阅读服务,开发并尝试新的文献类型和媒体形式,以推广社会阅读,提高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4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丰富馆藏文献信息 学科专业是地方院校按照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办学定位而设置的,其特点是专业方向的多样性以及多层次结构。因为不同的读者的需求有着不一样的种类和深度,在配置馆藏的图书的过程中,也根据专业的种类和级别进行收藏,这样一来,从某种角度看,对收藏图书种类的覆盖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一,新开设的专业相对应的类别图书收藏的覆盖程度相对完备。由于办学定位在深层次上得到确定,本院学科专业正朝着综合性学科的方向发展,逐步替代以师范类为主,同时设置了建工学院和医学院等以及众多和理工科有关的专业。这些学科原有馆藏图书数量并不强大,而且技术也不是很大,并且知识在持续的更新,以及新设专业教学与科研的急迫需求,本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一些类别的图书收藏力度,例如:航空航天、工业技术以及医药卫生等等,馆藏图书年度增长有相对快的幅度,也相对完善了新收藏图书年度覆盖率。第二,调整、缩减的学科专业对应类别的图书收藏覆盖程度呈下降趋势。例如,我校与师范类专业相关的文化、科学、教育(G)、语言(H)、文学(I)等类图书收藏量就随着学科专业的调整有所缩减,收藏图书的覆盖率相应就有所下降。
3.5 强化管理,发挥学科馆员优势 图书馆根据知识背景和工作能力选择素质较高的馆员若干名作为各院系的学科馆员,并制订出学科馆员管理考核办法。学科馆员依靠自身知识背景和工作能力,为对口学科院系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学科馆员参与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制订馆藏发展计划及选购文献)、电子资源管理(管理与维护电子资源系统平台、评估与推荐电子资源、帮助排除故障、组织与维持资源数据库网页)、资源推广(推广学科资源和制订学科指导、公共指导以及提供入馆指南、新生指南)、用户培训(基本信息技能培训和学科信息资源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参考咨询(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相关文献检索建议、编目和藏书剔旧建议、沟通联络(在对口院系设置联系点提供上门服务、信息收集与反馈、图书馆宣传、达成服务协议)等工作。若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学科馆员具有购书的额度及开展活动的相关经费,就能使其实质性地参与到资源建设中并全程参与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形成了“资源―服务―用户”闭合(闭合指的是学科馆员参与从资源建设到面向用户服务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像过去那种隔离式的分段管理)的图书馆工作环节,从而可以实时、动态地监视图书馆的资源质量、服务质量及用户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效益。
3.6 加强图书馆网页建设,提供快捷导航系统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网站就是一个以资源、服务和读者为中心的站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发展网站服务,提供信息资源的新途径及组织和保存信息资源的新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提高电子文献信息的利用率。一是重视完善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网页除了提供书目检索、电子资源和在线服务等基本内容外,还应开发新的如资源导航、馆际互借、超级链接等服务途径和项目。二是建立友好用户界面,方便读者阅览。用户界面是否友好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使用率。网页界面重视个性化服务,风格应美观大方、布局合理、结构清晰、方便浏览阅读。 导航系统的设置应该遵循科学性、针对性与实用性原则。
3.7 加强二次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在信息分布方面,报纸资源没有连续性、连续性以及集中性,这就像是一个主题零散在不一样种类和时间的报纸上,没有一定的规律性。然而,普通的图书馆没有及时地整理报纸中的资源,并且对这些资源的揭示也只是处在为读者开放,方便他们进行查阅的阶段。大部分的电子报纸都分属在不一样的网站上,每种电子报纸都有着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检索命令,并且也不具备有较高的通用性和查准率读者容易掌握的检索系统以及统一的信息组织模式,进而造成读者在信息查询的时候既浪费力气有浪费时间。所以,要按照用户的需求,依据网络新闻规律,结构化处理资源,达到二次文献的开发和重新创造的目的。明确信息采集的重点和区域,对电子报纸中的信息资源以分(分层处理信息数据)合(集成综合处理同一新闻主题的信息)处理的方式组织成专题信息资料,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8 做好用户培训工作,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 对读者而言,了解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并合理地加以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但许多读者对电子资源的认识不足,对网络环境下电子资源的载体分布、发展状况与传播方式等知识匮乏,并对检索工具利用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读者的“不会利用”与“不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做好用户培训、宣传与导读工作,通过图书馆网页、宣传册、宣传单等方式向读者展示,使读者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能够全面了解。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读者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的培养。只有当读者能够灵活运用检索工具,具有一定的检索技巧,能够熟练地掌握数据库及各种网上搜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9 完善专家学者荐购制度,为采购工作打好基础 电子信息资源属馆藏文献资源的一部分。建立专家学者荐购制度,安排专员负责学院荐购工作,并由该专员与院系教务员建立联系,定期收集该学院教师学者提供的荐购单,由于这些图书是专家学者推荐的,学术性较强,弥补了图书采访的疏漏,使馆藏质量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这种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专家学者一般只专注于自己的学科领域,往往忽视跨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采购,因此采访人员有必要综合考虑院系荐购的需求,作出合理的决策,为采购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Van Kappen P J.Study Shows Migration to Online Books Saves Libraries Money and Increases Usage.Newsletter2008(1).
[2]桂君,杨毅等.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探讨.图书馆建设,2010(4).
[3]宾锋.基于使用情况分析的电子图书采购和服务建议.图书馆建设,2010(11).
[4]符艺.公共图书馆电子报纸资源利用分析.图书馆建设,2010(4).
[5]陈士军.因势利导打造强势媒体――从南方报业网改版看电子报纸的改进与创新.新闻战线,2005(4).
[6]潘辉.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购买决策体系研究.图书馆建设,2010(6).
[7]张宏杰.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思考.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
[8]白献阳.电子资源集团采购的优劣分析.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