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原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捕蛇者说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捕蛇者说原文范文1

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对于考试,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要的语言综合训练,又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标志。文言文的翻译虽说较难,但仍然有章可循,在复习中,我把文言文的翻译整理为“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五种方法。

增补法

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

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在文言文翻译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无法翻译的。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和 “颜渊蚤死”(《论衡》)两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会“借”,你将无法翻译通这些句子,不信试试?

删减法

文言文虽以言简意赅见长,但有时为了表情达意,会增加一些字词,删减法就是把多余的文言词语删除。有两种情况较常见:一是偏义复词或同义连用中,要删除这些词中陪衬的词素。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中的“异同”就是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异”字上,翻译时要把“同”字删去,译为“不应当有所不同”。类似的有“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等,都偏重在加点的词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无实义的句首发语词或句中助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可删去不译。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中加点的“盖”字就不用翻译。

互联法

捕蛇者说原文范文2

关键词:古文今译 标准 原则 直译 意译

古文今译,就是准确而通畅地将古文的内容语译成现代汉语,使没有古汉语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不很强的人能了解古书的内容。我国古籍浩如烟海,这些古籍是多用文言写成的,多数人直接阅读原著多会遇到语言障碍,古文今译就是沟通古、今汉语,打通语言障碍,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遗产原貌的最好方法。古文今译不但可以达到理解古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断提高古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一、古文翻译的三项标准(基本要求):信、达、雅。

著名学者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信、达、雅”原是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翻译外文的原则,但对古文今译也基本适用。这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百年之下仍有余音绕梁之意,这个标准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

1. 信,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信”即信实,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也就是说要求译文表达再现原文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要忠实于原文。这是对文言文今译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①原文: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

误译:苏秦……读书想睡觉,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屁股,血流到脚上。

正译:苏秦……读书〔困倦〕要打瞌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

②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弭王弥谤》)

误译: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周厉王。

正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 达,即译文要通畅明白。

“达”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即通达。也就是说要求翻译过来的字句要通顺、明了、自然,即读着顺口,理解起来容易。例如:

③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误译: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正译: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④原文: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从而后》)

误译:孔子说:“隐士呢。”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却走了。

正译:孔子说:“他是个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

3. 雅,即译文要典雅优美。

“雅”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信实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也就是指译文语言的艺术性,即要求锤炼译文的语言,以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使译文的语言鲜明生动、惟妙惟肖,在表达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例如:

⑤原文: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译文一: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应。

译文二:走在前面的招呼着,走在后面的答应着。

译文三: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和。

⑥原文: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译文一:沙鸥飞散开来又停歇拢来,鳞片闪光的大鱼游来游去。

译文二:沙鸥在湖面上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

译文三:自在的沙鸥飞翔群集,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例⑤的译文三在词语的选择上比较合乎“雅”的要求;例⑥的译文三以对偶句来翻译,情调风格与原作相近,因此比较合乎“雅”的要求。

译文的“雅”是建立在“信”、“达”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去追求外加的所谓“雅”。那种不顾原文而随意发挥,甚至凭空增添修饰成分,借以使译文生动优美的做法,是错误的。例如:

⑦原文: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李雪夜取蔡州》)

译文一:李在军中,时常下去了解战士的情况,看见病号和受伤的人,总是亲切慰问,端汤捧药,一点架子也没有。

译文二:李亲自下去视察士卒,对伤病员亲切慰问,不耍威风。

译文油滑俗气与不恰当地使用生僻方言词语,是最伤“雅”的,应注意避免。例如:

⑧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译文一:他跟他年龄差不多,学问也是半斤五两。

译文二:某人和某人年龄相近,学问也相仿。

二、古文今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 直译与意译

(1)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

直译的特点就在“直”字上。所谓的“直”,就是将原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弯抹角。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对应。直译是对原文的忠实,忠实于原文的字、词、句,做到三落实,句式、语气也大体和原文一致。甚至要求译文的语言单位和原文的语言单位之间,要构成等值的关系。是最接近于原文的一种译法。因此,直译比较适合于古代文件、法令、契约、典籍的翻译。例如:

①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杨伯峻《论语译注》)

②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杨伯峻《孟子译注》)

直译的缺点是容易死板,极端是死译。直译和通顺、畅达并不矛盾,它要求译文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典范的现代汉语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简单地认为直译就是逐字逐句地复制原文,而将古、今字词绝对对应。不少初学者容易这样误解,致使直译成了“死译”或“硬译”。例如:

③原文:秦青弗止,饯于郊起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学讴》)

译文:秦青不阻止,饯行在郊外的大道上。抚着手杖悲痛的歌唱,歌声震动林木,音响止住了行云。

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例如:

④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例④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把“三”由原句作状语调整为补语,这样增补调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这种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只能称之为硬译或死译。

(2)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指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

意译之所以叫意译,就在“意”字上,这个“意”就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意译的侧重点也就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更清楚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意译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重新安排句子的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出来,只统摄原文大意进行翻译。这种不拘泥于原文的具体字句,侧重于从整体上传达原文的意韵的译法,比较适合于一些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的翻译。例如:

⑤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 (《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意译的缺点就是译文可能与原文有一定出入,其极端是乱译。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情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

2.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比较。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⑥原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国风》)

直译:“采来采去的苍耳子,斜口筐子可还没有装满。可怜我惦记那远行的人,把篮子搁在那大路边。”

意译:“一片碧绿的原野,原中有卷耳蔓草开着白色的花。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着一只浅浅的提篮,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又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的山丘。她的爱人不久才出了远门,是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个童仆去的。她在家中思念着他坐立不安,所以才提着篮儿走出郊外来摘取卷耳。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叶上,看见她爱人的英姿;她在卷耳的银白色的花中,也看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她在远方的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马踌躇。带着个愁惨的面容,又好像在向她诉说别离羁旅的痛苦。所以她终究没有心肠采取卷耳了,她终竟把她的提篮丢在路旁,尽在草茵上思索。”

――郭沫若,《卷耳集》

从例⑥比较可以看出:直译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古今词语基本对应,可以帮助读者对应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能有效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往往显得语句拘谨,有时会表达不清。而意译不拘泥原文字句,对原作的思想情感可细致挖掘,便于读者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但不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字句,有时会丧失原文的语言风格。

3.古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为原则。

在古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以直译为主),对号入座,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以意译为辅)。例如:

⑦原文: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译文一:希望在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⑧原文: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肴之战》)

译文一:你知道什么?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两手合抱了!

译文二: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只活到)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现在也该长到)两手合抱了!

三、古文今译的应注意的问题。

1.应避免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古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也。”(《论语・为政》)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③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论语・阳货》)

如果将例①中“是知也”中的“知”理解成“知道”义,就是错将“智”当作“知”的结果。这里的“知”是“智”的古字,是“聪明”的意思。例②的“归孔子豚”,有人译作“归还孔子一只小猪”。这和前文意义不相承,原来这里的“归”是写“馈”这一词义的,阳货送给孔子礼物,是想让孔子来回拜,以达到“欲见孔子”的目的。例③的“时”是“伺”的通假字,是“打听、探听”之意。

2.应避免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例如: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⑤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例④中的“犬”字很容易误译为“狗”,其实它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译成“像狗一样”。例⑤中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是一个判断句,如果将其译成“谁替大王制定了这个计策”,就会失去原文的语势,而应译成“谁是替大王制定这个计策的人”才准确。同样,例⑥的“不过二十里耳”如译作“不超过二十里路”,就没有将仅仅二十里的语气译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超过二十里路罢了”。

3.翻译时不能脱离文章整体来理解。

文章的字、词、句不是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它们是按照表达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因此,它们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有些词、句的多义性正需要通过这种制约得以限定,使人们能够准确理解。换言之,词、句与文章整体的这种制约关系,乃是读者正确理解词、句和全文的必需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词的多义性就不易辨识,许多句子就会出现多种讲法。如《论语・阳货》篇:“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其中前半句在一次成人考试答卷中就有过如下译法:

⑦a.以怀里的宝贝来迷惑你。

b.怀里揣着宝贝而使同伙迷惑。

c.怀里有宝物却使国家迷惑。

d.身怀大志却使国家迷惑。

这些语译,如果孤立地看,都可以讲出一定的道理来,不能说译者是在凭空想象。但从全文所表达的内容考察,文章并没有交代孔子得到了什么宝物还贪恋着谁的东西。况且这种理解和孔子的为人不符,所以a、b译法显然是不对的,而且将“邦”译作“你、同伙”是一种典型的以今律古,是错误的理解。c虽然比较接近文义,但和描写对象的身份不合,所以“宝”只能是个比喻用法。这样,就只能肯定d的语译正确。由此可知,词义和构词规则,只能提供句子的各种译法的可能,文章的整体关系才是确定具体译法的依据。

总之,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文章是个整体,字、词、句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词与词、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也就是说,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从文章整体出发进行今译,才能少出或不出错误。

参考文献:

[1]朱振家.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捕蛇者说原文范文3

一、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即教师通过创造性劳动,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提高教学效率。

“直观情境”可以用“物象直观”。就是运用实际事物的模拟形象来进行,包括图片、图表、模型等。如教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可以用两张硬纸板做成一个平面,一个拱形,用这两个来代替平面桥和拱形桥作对比。上课时把这两个模型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回答“哪座桥漂亮?”学生自然会回答“拱形桥漂亮”。再让学生想像一个“如果一座这样的拱形桥架在碧波之上,它像一条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像一条虹”。另外,再把一个重物分别放在两座“拱桥”之上,看哪种桥能承受更多重量。学生会清晰地得出拱桥的承受能力要比平面桥强。从而,总结出课文中描写拱桥的两个基本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样一用模型,学生对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对这篇课文的深入理解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直观情境”在教学中也可用“语言直观”。“语言直观”就是教师运用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多种因素,绘声绘色,勾画、描绘课文情境,启迪学生想像,引导学生“神游”于情境之中,增加对课文感知和理解。比如在讲到重点、难点的内容时,声音要有力度,必须时还应重复讲;而在讲到快乐的地方,就应自然地流露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应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要变得缓慢而深沉。如教读《最后一次讲演》这样的阅读文,教师如能用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语调来朗读、分析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激情,将十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运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渲染情境也是在运用“语言直观”时所应注重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本身就极其地富有感染力。这就为教师用语言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彼此间灵犀相通,感情共鸣,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智力背景。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解答条件,或作知识铺垫,或启发学生根据已知去开拓未知,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指导学生向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开掘,实现学习迁移。如《螳螂捕蛇》一文,提问“螳螂为什么能杀死蛇?”教师启发:是怎样的一条蛇?是怎样的螳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围如碗、柳枝崩折、审视殊无所见。让学生明白是一只极小的螳螂杀死了一条力量强大的蛇。原因又有几个呢?学生自然就能回答了: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不可去。

2.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的内容他才会去思考、去理解。《木兰诗》中的木兰是如何替父出征的?如果单从课文字面去理解则较单调,可以让学生依据课文展开丰富想像来写一段“木兰替父从军”的白话故事,然后在课堂上朗读讨论一下谁写得好,想像丰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有关内容。

三、想像情境

想像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如果没有想像人类哪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那么,如何创设想像情境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叶圣陶先生以这两句诗为例,“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10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像中睁开眼睛来看这10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四样景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炊烟孤零零地笔直上升,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旷远的沙漠,给人以荒凉静寂的境界。在“长河”的背后,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下沉,同样传达出旷远荒凉的印象。只有“驱遣”我们的想像,学习才会有收获。他又说:“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像中的眼界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想像还增添我们读书乐趣和兴味,真是越想越像,越想越美!

从创设想像情境来看,主要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围绕大纲要求,找到引起学生想像的“触发点”,从而驱遣学生的想像。其主要做法是:

1.依环境、情节、人物引导学生再造想像。

如教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要求学生想像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受到课文插图启示,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城南岸,有一条驿道穿城而过,大道的两旁客饯与酒馆一家挨着一家。于是,这里便成了由长安西行或自西而来长安的人歇脚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气湿润,柳枝染绿。诗人王维正在此为好友元二送行。王维边为元二斟酒边说:“再干一杯吧!过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陪你饮酒了。”微醉的元二接过酒一饮而尽,抱拳说了声:“保重!”便打马而去。王维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好友渐渐而去。

又如《龙宫索宝》中悟空的形象也可由学生通过再造想像想像出来。抓住文中描写悟空的动作和语言。如“跳至、跃入、撩、摸”等一些动词和悟空在“龙宫索宝”时步步紧逼的语言描写。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本领大、力量大”等词语。这样,最后由教师引导概括出“神通广大,无所畏惧”的精神形象也就水到渠成了。

捕蛇者说原文范文4

利用投影激发兴趣,帮助记忆。其法多用于增强“无意识记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投影的直观,色彩的吸引,形式的变化,内容的变化等,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激发作用,从而对记忆、求知产生影响。从激发兴趣来帮助记忆这一目的出发,投影片制作必须要形式多样,内容活泼,色彩多变,使用时也要方法多样,使之真正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如初中课文《沁园春・雪》、《金黄色的大斗笠》、《中国石拱桥》、《皇帝的新装》等课文的投影片,画面生动、色彩多变、形式活泼,恰当使用它们,必将引起学生求知兴趣,帮助记忆内容。文字片中,多变的形式,清晰的条理都会使学生在无意中加强记忆。

利用投影熟悉要记忆的内容帮助记忆。这种方法在字、词的音、形、义教学中,对记忆字词音、形、义有较好作用。用投影教学字词音、形、义的方法有多种;其一,将教学的字词内容直接打出来,反复教读,进行教学。其二,将要强调的重点部分用不同色彩写出来,投影后,对重点强调的部分分析讲解,进行教学。其三,写出一部分,留下部分空白,投影后让学生口头填充,再用复合片加以完整,帮助学生记忆,掌握易错、易忽视的内容。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从人们认知规律分析,以上三法,第一种虽然简便,看似省时,但对学生求知而言属机械记忆,易忘,反而费时。与第一种方法比较,后两种方法制作虽繁一些,但却带有理解记忆,看似费时,实则记忆效果远远好于第一种。总之,这三种方法都优越于传统教法。

利用投影提示记忆的内容帮助记忆。人们记忆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陌生到熟悉、再到掌握的过程。利用投影提示记忆,实际上就是遵循这一规律进行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依据要求记忆的内容中的规律性的东西,或重点字词,或重点的标点,或重点词句,或重点‘关系’等,在投影片中有目的的提示出来。教学时,教师结合投影内容一边分析讲解,一边有意识有目的重复重点,帮助记忆。如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背诵教学,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帮助完成。教学时我按照课文节次内容制作了文字投影片,投影片中将古今义变化的字词、词性变化的字词、要求重点理解的字词、在文章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词语、依据原文顺序列出来,教学中讲解字词分析内容之后,结合投影片中提示的内容稍加点拨指导,就有意识带领学生似看似记地背记课文,允许学生或背或读,逐段进行,结果在很短时间内全班同学都能背诵全文了。这篇文言文教学,由于借助了投影手段,我仅用一课时,便满意地结束了全部教学内容,轻松实现了教学目标。其间,记忆效果尤佳。

利用投影归纳梳理要记忆的内容帮助理解记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可以帮助记忆。利用投影归纳、梳理记忆的内容,这是针对通过理解来记忆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方面的记忆。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的教学。文章中捕蛇人的话文字较多,内容很长,学生理解时比较困难。教学时只要抓住文章所用的“对比写法”,利用投影片将有关对比的内容梳理归纳、有条理、有顺序地显示出来,结合讲解分析,学生便能很快记住课文内容和写法。“长篇课文”、“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教学,都可以用此法帮助理解和记忆。

利用投影可重复多变的形式帮助增强记忆。投影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比,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如不能正确使用,其优点也难发挥。为增强记忆,可充分发挥其可重复多变优势。如将同一内容的投影片重复使用,复习巩固,正确记忆。根据需要重复的方式,可持续重复使用,也可间隔重复使用;可用复合片重复使用,也可灵活填充内容,重复练习;可变换不同色彩使用,也可制作成抽拉、旋转片使用,增强动感和直观效果,帮助记忆;还可变换投影使用的时间、位置进行教学,帮助记忆。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的投影画面使用。人教社制作发行了关于课文内容的四幅画片;即扁鹊见蔡桓公的四次情景。教学时可变化使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能力。方法一是按扁鹊见蔡桓公的四次顺序,依次逐一出示,进行教学;方法二是颠倒打乱排列顺序,同时将四幅画片集中显示于银幕,让学生复习理解;方法三是依据课文内容顺序同时集中出示四幅画片于银幕进行教学;方法四是有意少出现某一画片场景,让学生补充。象这样,在教学时变法使用,学生理解、记忆效果一定会增强,随之能力也会得到训练培养。

捕蛇者说原文范文5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先秦历史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文的部分注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些注释的一点肤浅看法。

这个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第三段有一处注释值得商榷。原文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课文对“焉用亡郑以陪邻?”是这样注释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这儿把“用”注释为“介词,表原因”,我认为表原因这种说法欠合理。“用”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使用、采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用李斯谋。”2.任用。《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用之。”3.用处,作用。《韩非子・五蠹》:“赏其功,必禁无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4.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5.介词。因为,由于。《史记・李广传》:“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6.介词。以。《史记・匈奴列传》:“用其姊妻之。”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用”的常见用法可以分为三类,作动词,名词和介词,而作介词表原因的时候作“因为、由于”讲。所以,我认为这儿的“用”应该注释为“介词,用”,和后面的“亡郑”组成介宾结构。那么“焉用亡郑以陪邻?”就可以注释为“为什么用灭亡郑国这件事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这样理解文章就顺畅得多。

《勾践灭吴》第三段讲述了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文中这样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在这几句话中,课文对“政”是这样注释的:“政,通‘征’,指徭役赋税”。我认为此处的“政”应当是“徭役”(古时候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的劳动),而不应包括“赋税”。因为课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既然十年都不向国人收取赋税了,那么嫡子为国事而死,免除三年的赋税就没什么意义了。就是说,嫡子死于国事,政府在三年中不再征调他的家人去服劳役。这样解释,上下文就没有矛盾并且十分顺畅。另外,“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这句话中,课文把“贫病者”注释为“贫苦和重病的人”,我认为此处的“病”应是“困窘不堪”的意思而不是“患重病的人”,“贫病者”应注释为“贫苦不堪的人”。“病”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病,生病。《孟子・滕文公上》:“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2.精疲力尽。《韩非子・初见秦》:“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3.毛病、弊病。《新唐书・杜希全传》:“献体要八章,砭切政病。”4.担心、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无病人之不己知也。”5.困窘不堪。《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这儿的“病”如果理解成“困窘不堪”就不会和上文的“疾疹”(患病的人)相重复了。

《触龙说赵太后》第三段有一处说:“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课文把“持其踵为之泣”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合理,哪有母亲送女儿时握着她的脚后跟不让她走的呢?同时,赵威后贵为太后,长幼君臣尊卑的等级关系似乎也决定了她不可能抱持自己女儿的脚后跟。所以“持”应为“止”,“持其踵”应为“使其踵止”,意为不想离开她。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持,制止意”,“持其踵”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举步。另外,课文中还说“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高中语文课本对“必勿使反”的原因注释为:“一定不要让她回来。古代诸侯之女出嫁别国,只有遭到休弃,或所嫁之国灭亡时,才能回娘家。我认为“必勿使反”的“反”,只能理解为“被弃回娘家”、“遭到休弃”,不能理解为“回来”“回娘家”。古代的婚俗,女儿出嫁可以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毛传曰:“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明代的民间风俗是“娶妇三日归宁”。女子出嫁后被弃回娘家称“反”、称“来归”,《谷梁传・隐公二年》:“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晋范宁注:“嫁而曰归,明外属也。反曰来归,明从外至。反谓为夫家所遣。”女儿出嫁,赵太后也许难受流泪,但她决不会为此作生离死别、泣涕涟涟状,她深深担心的是女儿被弃回来,“必勿使反”。乃是为了女儿生儿育女,“有子孙相继为王”。“反”前的一个“使”字就决定了这“反”是女儿身不由己的行为,赵太后对此也只有祈祷的份儿,可见“反”即“来归”、“被弃”的同义语。

黎勇,教师,现居湖北荆门。

捕蛇者说原文范文6

关键词:佛教经典;《孔雀明王经》;密教;西域佛教;敦煌

中图分类号:B9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5-0107-05

《孔雀明王经》为“五护秘经”之一,因其“有大神力,求者皆验。五天之地、南海十洲及北方土货罗等二十馀国,无问道俗、大乘小乘,皆共尊敬,读诵求请,咸蒙福利,交报不虚。”故而为民众笃信至今,现有梵、汉、藏、西夏、日、尼泊尔等多种文本存世。

《孔雀明王经》之梵本原文,先由俄国学者奥登堡(S.Oldenburg)刊载于《俄国皇家考古学会东方部纪要》中,附于彼得罗夫斯基(N.Petrovski)所辑《梵文疏勒文钞本残卷》一文之后。因为该残卷经奥登堡断定为《大孔雀经》,故附以梵本《大孔雀经》。此外,于1890年库车发现、现藏英国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的鲍威尔写本中数页,经奥登堡研究,知为《大孔雀王咒经》的一部分。随后,塞西尔·本达尔(Cecil Bendall)也在与英籍德裔印度学家霍恩勒(A.F.Rudolf Hoernle)的通信中表达此观点。1907年,渡边海旭博士撰文指出,鲍威尔写本第六和第七部分系《孔雀王咒经》之一部分。后经霍恩勒研究,推定鲍威尔写本的年代为4世纪左右,且其中保存的《孔雀明王经》文本年代更早。职是之故,可将鲍威尔写本中保存的《孔雀明王经》推定为该经目前已知最古的梵语文本。

《孔雀明王经》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早,现存有6部汉译本。

1 东晋帛尸梨密多罗译《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1卷,高丽藏佚译者名,元藏、明藏题帛尸梨密多罗译。释藏中尚存两本,实则为一,只是其中一本译文较长而已。高丽藏中两本皆名《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元藏、明藏一名《佛说大孔雀王咒经》,一名《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

2 失译者名《大金色孔雀王咒经》1卷(今附秦录)。

3 后秦龟兹鸠摩罗什译《孔雀王咒经》1卷,文末译有孔雀王咒场。

4 南朝梁僧伽婆罗于516年译《孔雀王咒经》2卷,为此经的首次全文翻译。

5 唐义净于705年译《佛说大孔雀咒王经》3卷,附有《坛场画像法式》。

6 唐不空译《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3卷,附有《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1卷。

比较以上6个本子就会发现,前3者显示了该经更原始的形式,而后3者则明显有较大扩充。

藏文译本可知者有二,其一为北京版,崇祝寺天清番经局本,存《甘珠尔藏》中,乃直译梵文原名。其二为纳塘版,二种字句相差甚少。西夏文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佛典中,也有《孔雀明王经》写本。除上述诸本外,还有日本法藏馆藏11世纪梵文贝叶本;巴黎国立图书馆1749年的梵文抄本;巴黎亚洲学会藏抄本,此本不详其年代,应为近代本;英国所藏《五护》抄本,剑桥有9本,分属11世纪至17世纪;伦敦大英博物院有3本,一本为11世纪本,二本为16世纪本;伦敦亚洲学会有2本,其一为1767年本,其二年代更为古老。此外,敦煌遗书中已知有3件,分别为《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散120号(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为义净译本)、散726号(现藏日本大谷大学,为鸠摩罗什译本)和法藏P2368(不空译本)。

《孔雀明王经》咒语晦涩,佛、药叉、龙王、大仙、众生主等名号繁复,而且本子众多,此为其显著特点,学术界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诸本内容校释。对《孔雀明王经》的研究,应首推唐代不空所撰《唐梵相对孔雀经》,惜现已失传。20世纪30年代,王静如曾撰文从经名翻译、经中所称诸王名的数目和译名、经文的组织和翻译用诸词等4个方面,对梵汉藏夏本进行校释,考订出西夏本《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是译自藏文本。随后,他又对西夏本经中众神名号如龙王、大仙、众生主等,详加译释,并校以梵、藏、汉诸本,不仅进一步佐证西夏本译自藏本之论,且“得各本名号异同之大凡,订众译之失”。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域、敦煌等地考古工作的展开,大量古本得以重新问世,《孔雀明王经》梵文写本即其一。奥登堡、渡边海旭、霍恩勒等学者都注目于此。在对梵文古本翻译转写的基础上;通过与汉文《孔雀明王经》的比对,以确定写本内容。随后,列维(Sylvain Levi)对该经梵文本中关于“诸法药叉名录”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梵文撰述之中,地名之丰富,无逾此经也。”因此撰《大孔雀经药叉名录舆地考》一书,以梵本为基础,校以藏汉诸本,对经中涉及的药叉名录和地名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充分揭示了《孔雀明王经》在保留印度历史地理方面的巨大价值。

日本对《孔雀明王经》的研究有据可查的是僧人灵云,曾于1868年对勘不空本、义净本而撰《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异同》。此本已为日本释藏(应指明治本)所录。由于日本孔雀明王信仰的发达,因此日本十分注重对《孔雀明王经》的注疏研究,可看到的就有《孔雀经音义》《孔雀经开题》《孔雀经并仁王经法》《孔雀明王小供养法》《孔雀明王法》《孔雀经转读作法》《孔雀明王经读诵作法》《孔雀经结愿作法》《孔雀经御读发愿》《孔雀经御修法日记》《孔雀经法日记》等10余种。但上述学者专家对《孔雀明王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语言翻译、校释、注疏、龙王犬仙等诸神名号、药叉名录及地舆考等方面,对《孔雀明王经》文本内容本身的研究却极少关注。

近期,又有王惠民关注《孔雀明王经》在敦煌、大足等地的流传,侧重于从敦煌和大足的孔雀明王像看《孔雀明王经》在这些地区的流行,以及反映的五代、宋时期中国密教的发展。虽然也提到《孔雀明王经》的产生,但只是认为“与孔雀形貌美丽华贵、古代印度咒法盛行有关,也许还与孔雀明王本生故事有些联系”,并没有从《孔雀明王经》的文本来源、形成角度进行研究。

实际上,因为鲍威尔写本中保留有年代极为古老的《孔雀明王经》文本,且此经有从东晋到唐,即由4世纪到8世纪的先后6个不同汉译文本存在,因此,通过对《孔雀明王经》不同时代的文本内容进行比对考察,可以看出现存《孔雀明王经》的文本是由一个最早的非常小的核心不断扩展来的,我们能从现存的不同文本中看到这个扩展的过程,并且此文本扩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佛教从最初采用咒术密法到逐渐发展成为理论体系完善、仪轨完备的有组织的密教,从杂密发展到纯密的密教发展史的一个具体、直观的切入点。

《孔雀明王经》主要讲述的是比丘莎底出家未久,为蛇所咬,阿难陀见他痛苦,疾往佛所,佛告阿难陀,孔雀明王大陀罗尼有大威力,能灭诸毒。佛说此咒之后,乃历数诸种神道不能恼害持此咒者。所说诸神,名称之众,可称佛教神团的一次大集合。佛还告阿难陀说,昔有金曜孔雀王居于雪山,诵咒自护。因一时忘诵大孔雀王咒,遂与众多孔雀婇女游戏山林,被怨家捕获。被缚之时,复诵此咒,遂得解脱。

对比《孔雀明王经》的不同文本,从年代最古老的鲍威尔写本的《孔雀王咒经》本到唐不空本,内容逐步丰富,有大的扩展,系由最初的较小核心而逐步扩展的痕迹依稀可辨。核心文本由两个故事元素组成:其一,比丘被蛇咬的故事,即被蛇咬的比丘通过使用大孔雀王咒得救;其二,孔雀王故事,解释了此咒是如何在佛本生即孔雀王时最初使用。“前一个是鲍威尔写本第六部分的内容,后一个正好是鲍威尔写本第七部分的内容。”

先看比丘被蛇咬的故事。年代当非常古老,在巴利文藏经律藏《小品》(第五《小事犍度》之《诵品一及诵品二》之六《对蛇之护咒》部分,有其较早的简短故事形式:

尔时,有比丘被蛇咬死。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诸比丘!彼比丘未以慈心编满四类蛇王族。诸比丘!若彼比丘以慈心遍满四类蛇王族者,诸比丘!彼比丘不致被蛇咬死。何等是四类蛇王族耶?毗楼罗阿叉蛇王族、伊罗漫蛇王族、舍婆子蛇王族、瞿昙冥蛇王族也。诸比丘!彼比丘必未以慈心遍满此四类蛇王族也。诸比丘!彼比丘若以慈心遍满此四类蛇王族者,彼比丘不致被蛇咬死也。诸比丘!以慈心遍满四类蛇王族者,为自守、自护而许诵自护咒。诸比丘!行此者,应如是为:

慈爱毗楼罗,慈爱伊罗漫,慈爱舍婆子,慈爱瞿昙冥,慈爱无足者,慈爱二足者,慈爱四足者,慈爱多足者,无足者勿害我,二足者勿害我,四足者勿害我,多足者勿害我,一切有情生类,一切之生类者,一切皆遇善美,少分恶勿前来。

佛无量,法无量,僧无量,匍行者(爬虫类):蛇蝎、百足、蜘蛛、蜥蜴、鼠有量也。我自护,我诵护咒,生者还去!我归命世尊,归命七等正觉者。诸比丘!许将血取出。

同样的故事在巴利藏经藏《增支部》二《四集》之第二《适切业品》第六十七里也有所见:

一,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祗陀林中给孤独园。时舍卫[城]一比丘被蛇咬死。于是,甚多比丘谒至世尊之处。至已,闻讯世尊坐于一面。坐在一面之诸比丘,白世尊言:

二,“大德!此舍卫(城)有一比丘被蛇咬死”“诸比丘!此比丘未以慈心,令四蛇王族舒偏。诸比丘!若此比丘以慈心,令四蛇王族舒偏,诸比丘!此比丘被蛇咬,则不致于死。以何为四蛇王族耶?”

即:毗楼博叉蛇王族、伊罗钵多蛇王族、尸婆弗多蛇王族、黑瞿昙蛇王族是。诸比丘!此比丘未以慈心,另四蛇王族舒偏,若此……则不致于死。诸比丘!我为防已、为护己、为救己。以慈心容许此四蛇王族舒偏。

佛乃无量,法是无量,僧亦无量。匍行、蛇蝎、百足、蜘蛛、蜥蜴、鼠等乃有量,我令作护,我令作救,有情还去,我归命世尊,我归命七正自觉者。

将这个故事的早期形式与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里的比丘被蛇咬故事相比较,我们会发现,在早期形式中,这个比丘还没有名字;他也被说成被蛇毒死了,佛给出这个咒是为了将来使用;这个咒也还没有叫《大孔雀王咒》。

随后,我们又在巴利藏《小部经典》八《本生经》三之第二篇之第六章《那塔木达鲁哈品》之二零三《犍度本生谭》中发现这个故事的稍晚的发展形式。

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祗园时,对某比丘所作之谈话。彼比丘于浴室入口处劈割薪木,由腐木中出来一蛇,啮其足指,彼当场毒发而死。此事传遍精舍内外皆知。比丘等于法堂中议论,纷如花放。“诸位法友!如此比丘,于浴室入口劈割薪木,为蛇所啮,当场死亡。”适佛来此处问曰:“汝等比丘!今有何事,集于此处?”比丘等云:“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若彼比丘对四大龙王之一族,多修慈行,即不被蛇啮。昔者诸仙人于佛未出世时,对龙王之一族,多修慈行,得免于为龙王一族所惹起之危险。”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迦尸国之婆罗门族,年长弃出家为仙人,修得神通与等至。彼于雪山地方恒伽河屈曲之处,作为隐栖之所,耽乐禅定,住于仙人之群围绕之处。时恒伽河峰,有种种爬虫动物居住,与诸仙人众多危险,诸多仙人之生命,为其所取。仙人等以此事告之于菩萨,菩萨集合全部仙人曰:“若汝等对四大龙王多修慈行,则蛇等将不啮汝等。因此,今后应对四大龙王应修如是等慈行。”于是菩萨唱如下之偈……

如是菩萨又云:“须忆持三宝之德。”菩萨示三宝无限之德后,更说明有情之有限:“爬虫之类,为有限之物,无论蛇蝎、百足、蜘蛛、蜥蜴、鼠类皆是如此。”

至此,比丘被蛇咬的故事已发展成为一个佛本生的主题,但在稍晚的形式里,比丘和咒语仍然没有特指的名字。但是,当这个故事被《孔雀王咒经》采纳,出现在该经最古老的文本即鲍威尔写本第六部分时,比丘和咒语的名字首次出现,“在这里它已经被扩展很多,成为陀罗尼经的形式,和防御各种不幸的全面保护性的咒”。

第二个孔雀王的故事,是基于另一个佛本生的故事。即巴利藏《小部经典》八《本生经》三之第二篇之第一章《刚强品》之一五九《孔雀本生谭》: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宿某孔雀之胎卵中,其壳如迦尼迦花蕾之色,破卵而出,作黄金色,美丽可爱,两翼之间,具有美丽赤色之线。彼护己命越三山峰,至第四檀特金山中之平原,定为居所。黎明之时,彼立山顶,观日初升,为保护自己探取食物之所,唱念梵咒……

如斯六代之王相继去世,至第七代王即位,亦遣一猎夫前往。彼至其处,不予菩萨足所踏处张网,彼知菩萨以咒文护身往探饵之场。彼下山至附近捕一雌孔雀,加以训练,拍手即跳,弹指即鸣,如此习练熟惯,伴至其处。于孔雀尚未护身探饵之前,晨起打橛张网,使雌者鸣声。孔雀闻雌性特有之鸣声,引动,咒文不能护身,踏入网中,为猎捕归,献于波罗奈王……

将鲍威尔写本和其他译本《孔雀明王经》中的孔雀王故事和上述《孔雀本生谭》的故事比较就会发现,二者明显一致,但有一个地方却迥然有别,即在鲍威尔写本中,《孔雀本生谭》里的咒(对日出和日落的唱颂)被汰除后替代以“大孔雀王咒”。易言之,“大孔雀王咒”是把《孔雀本生谭》里的咒中对佛祈祷的部分加入比丘被蛇咬的故事里的咒制成的。

至此,《孔雀明王经》的文本来源和形成过程已逐步展现,应是佛教比丘故事和金色孔雀王故事的合成,而且现有材料表明,大概鲍威尔写本中的第六和第七部分的《孔雀王咒经》文本体现和保存了这种最早的结合。

《孔雀明王经》文本产生的具体过程应该是把《犍度本生谭》比丘故事里的简短的咒有意提取出来,扩展加入一个长的龙族名单和很多巫术行话,然后把它加入从《孔雀本生谭》中取出的咒中,保留对佛的祈祷,汰除对日初和日落的唱颂。这个重新组成的咒被称作做“大孔雀王咒”。此后,这个经重新组合的新咒全部入比丘故事里,而且这个比丘故事在经过了修改和扩张后(加入了比丘名字和比丘被救活的情节)被放在了《孔雀明王经》经首,而结合的另一部分的孔雀王故事则被放在了经的第二部分。如是以观,《孔雀明王经》的最初的核心文本就是通过对佛教原有的故事形式(比丘被蛇咬的故事和孔雀王的故事)和咒语(被蛇咬故事里的咒和《孔雀本生谭》里的咒)进行修改、扩张,继而糅合,从而产生新的经文(《孔雀明王经》)和新的咒语——大孔雀王咒。

上文的论述表明,《孔雀明王经》最初是由佛教两个本生故事——比丘故事和孔雀王故事结合形成的,鲍威尔写本第六和第七部分的《孔雀王咒经》保留了这个最初结合所形成的最早的核心文本。考察《孔雀明王经》从鲍威尔写本时最初的较小的核心文本扩展成为不空本时内容丰富繁杂、仪轨详备的《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其发展充分体现了佛教经典从早期咒语到杂密再到纯密的发展、完善的过程,值得引起特别的注意,这里仅撷取其中的两个问题略作探讨。

首先,看经文形成过程。从最初简单的咒语发展到有结界咒场,再到《坛场画像法式》出现,最后有完备的《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不同文本内容的差异虽然存在译者本身省略或节译等因素,但主导因素应是《孔雀明王经》本身内容随着时代和密教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扩充。据霍恩勒考证,鲍威尔写本年代大体是4世纪,而其保留的《孔雀王咒经》的文本年代似乎更早。考其内容,此时只是一些咒语。帛尸梨密多罗的《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失译《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及僧伽婆罗的《孔雀王咒经》,年代都在5-6世纪,这个时期还属于密教的早期阶段,即我们所说的“杂密”,因此我们没有在这些文本中发现有关结界、仪轨、坛法等相关内容。

在相传是鸠摩罗什译《孔雀王咒经》里,经首首次出现结界金刚宅,经末出现《孔雀王咒场》的相关内容。而到了义净所译经中,《大孔雀咒王经》已经发展成一部较为发展的密宗经典了。其不仅有关于制造坛场和绘制佛像的方法,而且就在是在这部经中,陀罗尼首次被神化并被称为明王。如所周知,陀罗尼明王化是密教形成的重要标志,考察义净所处的时代正是印度密教形成的时期,义净本人又曾亲赴印度那烂陀寺求法,并对密教产生了兴趣,故其所翻译的《孔雀咒王经》已经有密宗经典的样式。

由于不空学识渊博,且为密宗大师,对密教仪轨坛场密法等十分精通,因此不空本《孔雀明王经》必是在校正义净本的同时以一种或数种梵本为根据。不仅经的内容更为详尽,而且译有更加完备的《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使得《孔雀明王经》由最初只是小乘巴利藏中存在的本生故事和咒语相结合形成的佛教陀罗尼经,最终发展成为内容翔实、坛场画像仪轨完备的重要密教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