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古诗整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的古诗整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的古诗整首

中秋的古诗整首范文1

一、古诗中的传统节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每一个角落的距离都接近了。学生所接受的洋文化日趋增多,他们不但知道圣诞节,还能说出许多外国的节日。平时,他们有印象的节日,也只不过是“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如果问:什么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知道的很少,回答更是五花八门。这些现象的背后,说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忽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古诗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让学生先来说说是什么节日,谁知竟有学生脱口而出是“教师节”,令人有些哭笑不得。也难怪,古诗的九月九和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是不同的概念。于是,就要借助日历,比较直观地向学生讲解农历的有关知识,并告诉学生,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诗的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见学生似懂非懂,我又借助多媒体引出另一首诗,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通过诵读,了解诗篇大意,更是让学生知道正月就是农历的一月,正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家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同学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果然,许多学生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他们彼此交流,不仅更清楚了农历的概念,还知道了传统佳节多数用农历计算,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是除夕,而子时之后也就是“大年初一”了,“五更分两年”嘛。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计较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帮助学生挖掘古诗的内涵,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外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同时使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二、古诗中的琴、棋、书、画

不管是前人还是现代人,如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么他们在人们眼中就是才子才女。因为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然而如今这个年代的价值观,电脑和外语更显得实在和实用,在许多方面能体现出你的人生价值。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他身上还是需要这样一些民族气质,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我们下一代身上传承这种气质。

其实,古诗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体会,其精练的字词,平仄有序,讲究韵律,让人眼前有画,耳边有曲,心中有感。只有中国的古诗是无法用外语来翻译的,因为这种艺术境界其它语言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诵读的平仄,更要根据每首古诗本身的特点,配上与内容、情感相符的乐曲,以古筝和琵琶奏曲为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乐器。如,王维的《竹里馆》第二句“弹琴复长啸”,让人耳边响起了一曲娓娩的琴声,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仿佛听到诗人的弹奏,从而体会整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融入到诗的意境中,为诵读古诗奠定了基础,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这既是激趣,也是搭建。

同时,古诗与书法、国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首古诗用一手和书法来演绎,其意义深远;一首古诗配上一幅意境深邃的国画作品,更是不同凡响。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更要注重三者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让三者巧妙地融于一体,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品。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美景,但学生看到心中所描绘的景象,就会深切地体会到诗的优美意境。

三、古诗中的调色及其所反映的审美内涵

古诗、诗在色彩运用方面,特别看重不同自然色的协调与对比,明确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影响。暖色让人感觉华丽,橙色是最暖色,红、黄是暖色,红紫、黄绿是中性微暖色,而冷色给人感觉朴素,紫绿是中性微冷色,蓝紫、蓝绿是冷色,蓝是极冷。诗人习惯调动的色彩,基本没有冷暖两极,主要是色调之间的协调与对比,这是“中庸之道”影响诗人色彩审美趋向的最好印证。两种类似的调和与搭配,会营造出平静安详的生活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客路青山绿水前。”(王维的《次北固山下》)同写途中所见,波澜不惊,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

四、古诗中的民族气节

古诗中多寄托诗人的一份情感:爱国的、思念的、悲愤的、顽强的、悠闲的,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体会诗人情感,把握古诗中的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学习的意境。

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雪大作》一诗,先让学生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尽管已经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啊,但仍然盼望为国尽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月入梦来”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国情怀呀!

中秋的古诗整首范文2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诗“谤讥”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任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惠州、儋州,北归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地居住从未超过三年,你仿佛看到,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但是,尽管一生多舛 ,他几乎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因为执著于美的追求和生命的体验,所以他表现出超然于物外的“豁达”,“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的一生是执著与豁达的一生。

㈡粗读其词

1、《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八年(1075)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早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此词。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狂者,豪情也,本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狂”字贯穿全篇。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词从问月开始到结束,从缺憾开始到圆满结束,从疑惑开始,到清醒结束,得到大彻大悟的结束,苏轼要自己、弟弟以及天下读他的诗的人,不必硬性追求实际生活中的完美之憾,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自然选择,寻找自我的快乐所在,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灵魂。

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这是一首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

4、《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起笔一声吼,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进而想到其中的英雄 人物。当时苏子空有一腔报国之情,政治上屡屡受挫,所以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也属情理之中,但整首词仍然掩盖不了他热爱生活、想有所作为的乐观态度。

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词人远谪黄州,托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请泉寺风光,下片融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奋发向上的议论。

6、《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乞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有人说苏轼是第一个为海南之春写赞词的人。当时,词人再次遇贬,面对荒凉之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人生、对美好的事物仍然追求不止,所以,偏僻荒凉的海南“不似天涯”,表达他旷达的胸怀。

㈢品评和鉴赏

在了解词人,粗读作品之后,同学们经过比较阅读,归纳了鉴赏古诗词的几点要义。

⑴品语言语言是诗词最直接的外衣,聚焦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才能领悟其中的深意,古人云:着一字而境界大开,说的是语言锤炼的重要性。在《定风波》里一个“狂”字境界大开,大守出猎而倾城出动,此一狂,猎必射虎此二狂,自比孙郎此三狂,“狂”字勾勒出一个屡次遭贬,却仍然赤胆忠心的英雄形象。

⑵领会意境的创造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水调歌头》中,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这的意境美,把自己遗世独立和往昔神话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极富浪漫之美。

⑶理解典故的使用,苏轼是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他的词好用经、子、史等,有时颇费力,只有理解典故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用意,在《水调歌头》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看似无典,实则化用唐人小说里的事,《浣溪沙》中“休将白发唱黄鸡”化用白居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并反其意借慰庞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