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父爱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父爱的文章范文1
人们往往记住的是母爱,却埋藏了那严厉但又温暖的父爱。
当你在感受母爱的同时,你是否想过背后那默默的父爱;当你被母爱所包围的时候,你是否曾想过已被你丢弃的父爱。
母爱无价,然而父爱也无价,让我们去感受,去聆听那严厉的父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当我唱起这首歌时,爸爸总会来凑热闹:“妈妈好,爸爸就不好吗?”而我则会话锋一转:“世上只有爸爸坏,举起手来打乖乖……”爸爸总会瞪我一眼,笑开了。
关于父爱的文章范文2
山是父亲首先是一种存在,一种骄傲的存在。山是父亲,归根结底是一种积聚,一种爱的积聚。父爱如山,父爱的山是在儿女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父爱的山是一种力量,支持着子女的一生。山是父亲,你是一座不倒的山,永远矗立在儿女们心中。
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间,便将一座座小土屋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悠悠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是呆板而平淡的,是很苦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锹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了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的弯钩犁铧走向村庄。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堑的山脉。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种性格。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冀。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去吧,我等着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当我转身向父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父亲说,我牙牙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起我,亲呢地吻我,用硬硬的胡子扎我,痒煞人。这时,我就会温顺地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天空下面又是什么?”“又是山。” 曾经以为,父亲是永远不会离开我的,会永远像一座山似的站在我身后。但是那天父亲还是走了,之后我感到自己身后那座山也轰然地倒了……
父亲的手是在我的手中渐渐变凉的,我知道他在一步步地离我而去,并且将是永远地离开。父亲的脸还像从前一样红润,他离我如此之近,几日前还同母亲说过不想走的,怎么可能今日就此离开?生死之间原来只隔了道门槛,而这门槛却将我和父亲隔在了阴阳两个世界。 父爱无声,父爱如山。但我知道,他一定是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每到夜晚,那闪烁的星光如同父亲慈爱的目光;他一定是在另一个世界遥望着我,让我同样充满爱心地爱着家人、同事和朋友。 我站在父亲墓茔前,迷蒙的双眼环视着四周,啊,冈峦翠绿,流水潺潺,这是一个多么清静的所在,父亲,你的灵魂可以安息了。但只要一想起父亲,心头一热,泪水就盈满了眼眶,然后,顺着眼角缓缓地淌下来,多少次坐着坐着,就这样泪流满面。我哀痛父亲一生活得太艰难,他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我感念父亲有着做人的最重要品格——诚实和刚直,体现着一种坚强的精神力量,为我们子女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我常常想,该用什么来概括和形容父亲的一生呢?我想到那矗立于丛莽之上、傲岸不群的山。
这篇叙事文深刻地诠释了父爱的伟大,文章的例子真实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父亲对作者情深似海的爱,也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尊敬和感激。本文的语言清新平实,行文流畅,主题鲜明。文章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结构不合理,段落划分不清晰
关于父爱的文章范文3
来看作文《在臂膀和脊背中的爱》,标题中“臂膀”“脊背”是两个细节,代表两个阶段:幼时和少年时。作者想通过不同阶段父亲的不同表现,来表达“父爱其实一直没变”这个主题。来看他怎么写幼时:“小的时候,爸爸为了哄我,不让我哭闹,一夜未眠。就这样,我在爸爸的臂膀间,酣睡着。”细节有,却一笔带过。
接下来的两个阶段,写得极简单,连细节也没了:“渐渐长大后,由于不听话,爸爸也曾经打过我,我也曾经怨过他”;“不过后来,爸爸总是在我生气的时候,想方设法逗我,然后跟我讲道理”。
最后写了中学阶段,为表现父爱方式的转变,把臂膀换成脊背:“雨越下越大了,我坐在爸爸的电动车上,和他穿同一件雨衣。把头靠在他的脊背,感觉温暖了许多。‘冷不,把手放在我口袋里。’爸爸的声音被雨声覆盖了不少,我还是能清楚地听见。”脊背这个细节写得具体,有感染力。这一幕单独来看,不错,能让人感受到脊背上沉默却温暖的父爱。但仅这一幕还不至于让人感动,因为,从全文来看,没有写出父爱的变化过程。有人说,前面几个阶段不是写了吗?是写了,但写得不成功。
写分阶段的作文时,第一,要写细节;第二,要详写细节;第三,对同一细节或几个细节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要对比着写。
第一阶段提到爸爸用手臂抱“我”,那么手臂就是细节,不能一笔带过,下面各阶段的细节,都要跟它作对比。既然确定手臂是细节,那么第二阶段仍要对比着臂――因为不听话,爸爸的手臂伸出来打了“我”。再后来,遇到问题时爸爸开始跟“我”讲道理,这时也要把手臂对比着前两个阶段写――这时的手臂呢,是伸出来搂搂我的肩,还是摸摸我的头?都要描写出来。到了中学,手臂换成了脊背,那么脊背上的爱与臂弯里又有何不同?把种种对比写出来,你会发现父爱由外显到内敛的变化,文章的感染力也就更强了。
来看作家赵丽宏的《挥手》,其中写到三个阶段父亲的挥手。第一阶段,“我”考取郊区住宿初中,路程远,父亲送“我”去,回去的时候,写到挥手的细节,很细致:“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但那时父亲年轻,也没什么不顺利,一切显得平常,这时的细节描写还不感人。
第二阶段,“我”下乡插队,当时父亲被怀疑有政治问题,行动不自由,只能送“我”到车站。仍对比着写挥手的细节,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父亲挥手时没忍住,眼里有泪花了:“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这泪是因为自己人生遭遇困境,还是怕儿子到乡下受苦,或因不能像第一次那样把儿子送到目的地?大概都有吧。从无泪到有泪,两个时期同一细节的对比,看得出父亲处于逆境的隐忍、父爱的深沉,文章开始有了感人的力量。
第三阶段,“我”开始搞创作,为了支持“我”,年事已高的父亲甚至拄着拐杖到现场看“我”签售,这时仍旧写了挥手:“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无意中抬头时,突然发现了父亲,他拄着拐杖,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我。唉,父亲,他还是来了,他已经在一边站了很久。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拄着拐杖穿过拥挤的人群上楼来的。见我抬头,他冲我微微一笑,然后向我挥了挥手。”这次的挥手,不同于第二次的眼里有泪花,他手里多了根拐杖:父亲老了。这时亲情也达到顶峰:岁月再无情,也不能够阻碍永恒的父爱。
三次不同阶段的挥手,看到的是:境遇会变,人会老去,父爱一直都没变。
同学们以后在写多个阶段亲情的不同表现时,可尝试用对比写同一细节的方法,在对比中看到父母外在的变化,然后读懂他们永恒不变的内核――爱。
“猜猜谜”答案(续):
5.谜底:框
小贴士:“枕”字的左边是“木”;“开口”别解为“口”字开了道口子,即“匚”;“直”扣“丨”;“真心”别解为“真”字的中心,为“三”。
6.谜底:述
小贴士:“述”字差一点就是“迷”字了;“述”字有“点”着“迷”。
7.谜底:杯
小贴士:“不”字出头是“木”,后面跟着个“不”字便组成“杯”字。
8.谜底:夕
小贴士:“夕”字添一笔是“歹”字,加一倍是“多”字。
9.谜底:辛
小贴士:“花甲之年”指“六十”岁;“献赤心”别解为“赤”字把中心“一”献给“六十”,便构成“辛”字。
关于父爱的文章范文4
记者、作家、摄影家、旅行家。硕士。热衷于研究文史哲经,关注人类学。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注中外文化的交流。访问过欧美亚20余国。发表文字数百万。在多个国家举办个人摄影展。
【为何自杀】
2009年4月20日,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自缢身亡,年仅33岁。噩耗传来,震惊了全国。同样在北川,40岁的农委主任董玉川在去年10月3日自杀。关于他们的死因,虽然有消息说冯翔之死导火索与上级的压力有关,但其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他们在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都痛失了爱子(而且是独子)。
时代进步了,今天再也没有人会从政治的角度谴责他们的自杀。但他们的死亡却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讨论和深思。人们最后的理智指向是,承认“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惨烈,其遇难及失踪(实际上就是死亡)87679人、受伤37.4万多人的数据,实在让人悲痛,特别是当地深受其害的人们;并因此而认识到人的心理和精神创伤的复杂性、严重性,以及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512”一周年到来之际,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组织了纪念活动,全国各地的记者也蜂拥而至,报道当地政府如何抗震的,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何改善的,甚至还不厌其烦地宣传那些破碎家庭的重组,以及这些新婚妻子重又怀孕的“好消息”。不过真正要做到从心理和精神上彻底得到抚慰和平息,这并不是一事一时所能解决的。对于人的心灵的思考和研究,今天的社会还刚刚起步。
【被忽略的父爱】
董玉川和冯翔按说都是男子汉,应当天生坚强的吧。前者在地震中抢救转移出了120多名被困群众;后者也在地震中表现积极,被提拔为副科长。可是,他俩都经不住失去爱子的精神打击。社会忽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虽是男人和父亲,但也有细腻的柔肠。我们没有及时向他们伸出理解的援手。
冯翔的儿子8岁,在大地震中连尸首都没找到。然而,冯翔每天还要在这天崩地裂的家乡走来走去,还要不断地向来自四面八方的记者介绍地震惨状。有时他竟然还要唱起和跳起羌族的歌舞,在来宾面前喝下烈酒,夸张地表示自己是如何的坚强……当时有谁能够真正想到,这实际上是在一次一次摧残他的心灵吗?
他必须是男子汉,可以抵御世界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这是社会在面对灾难时长期所宣传和崇敬的人和性格。一场大灾难来了,我们往往喜欢宣传如何抗击的激动场面及涌现出来的英雄。但真正的英雄毕竟是极少数,现在我们也知道了,过去有些“英雄”其实是被人硬行“包装”出来的。
但冯翔终究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作为有思想的文学青年,他的精神世界更丰富。他拥有爱孩子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权利。我们的社会对于母性的慈爱是熟悉的,但却常常忽略了悲怆、深刻而伟大的父爱!
【冯翔的文字永存】
我斗胆建议,今后是否可以将冯翔的文章选入我们的课本,这样让大家不再忽略父爱,而是熟悉父爱,认识父爱,理解父爱。请读读冯翔对不知所踪的爱子所写下的文字吧,尽管今天的“超女”、“快男”很多很疯狂,今天的媒体很发达文字满天飞,哪里有这样感人的文字啊:
“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尘埃,而对我而言,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爱子啊,当思念的泪水点燃,你的脚步早已走远……”
“儿子,我最爱的儿子,九天过去了,我和你的妈妈依然不知道你被掩埋在曲山小学废墟下的哪个地方。我们无数次前来找寻,我们带着希望而来,带着绝望而去……”
“儿子,我最爱的宝贝,天空又开始飘着细雨,你躺在冰冷的地下,不知道冷不冷。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我担心你,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怕不怕……”
“孩子,我最亲爱的孩子,爸爸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在盼你归来,但我们知道,你永远回不来了,你到了天堂,那里有鲜花,有蓝天,只是没有恐惧的地震。孩子,你回不来了,你曾经温馨的家如今已经倒塌在废墟里。”
“我知道,我们曾经所有的快乐,所有的幸福,所有的憧憬,所有的梦想,所有的未来,都被一个人带走了,都被远在天国的儿子带走了……”
关于父爱的文章范文5
一、关于父爱
主人公高里奥的一生可谓坎坷曲折。原本穷困潦倒的一家人仅靠着他贩卖面粉来维持生计,后因军方和军方的一次合作使得他大发横财,从而翻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儿子要穷养,穷养养的是志气。女儿要富养,富养养的是气质。”当然,高里奥在这一点上做得自然是无微不至,所以在女儿的婚嫁问题上高里奥的梦想就是将她们嫁入豪门。他认为女儿富有了,自己的身份也会被抬高。在这一点上高里奥陷入了最大的误区,这样的错误观念也让高里奥为日后的悲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份特殊的父爱是文章主要的感情线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也让我们认识到对子女的溺爱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恶劣的影响,也封杀了自己的后路。这在家庭教育的观念方面树立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父爱是早期教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高里奥中年丧妻,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必须给孩子最完美的父爱。父爱是父亲给孩子的关爱,这仅仅是笼统的理解。在某种情况下,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关爱,甚至是溺爱,去没有主见地包容孩子的一切,这样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莫大的潜在威胁。正如小说中讲述的一样,高里奥为了给孩子最完美的关爱,给了两个女儿80万法郎的陪嫁费用。而后他却被子女赶出家门,只能住在伏盖公寓居身。父母给予子女过度的关爱,在孩子的内心会潜移默化地萌生一种消极的观念:父母给予孩子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毫无权利和义务可言。正是这种错误观念的养成,才会导致子女心中孝义的泯灭,才会使得高里奥老无可依,含恨而终。纵观全书,高里奥一直给了女儿一份独特的父爱。且看这份父爱的独特之处,为了满足女儿的各种奢望,高里奥不惜去牺牲自己,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人性、自己的道德底线,甚至自己的生命。为了女儿嫁入豪门,高里奥将自己的半生积蓄尽数拿出,却被女婿扫地出门,只得伏身公寓。鬼迷心窍的他为了使女儿回心转意,变卖了所有家当,弄得一无所有。错误地把爱看做了用金钱可以换回的交易商品。可以说,高里奥的一生都在想方设法地为女儿弄钱,以致冲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不惜去杀人放火。试想一下,用钱收买的孝义会持久吗?巴尔扎克称高里奥为“慈父”,小说中高里奥对子女表现的那份独特的爱确实是无微不至。但是这份爱并不单纯,起码是自私的,在伤害无辜的生命财产的基础上谋取利益而去给女儿所谓的爱,且也是带有封建阶级性质的,高里奥妄想通过利用女儿的社会价值提升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高里奥将自己对女儿的“爱”视作自己向上攀爬的阶梯,把这份原本崇高的感情作为自己礼仪交易的砝码,才会使他所谓的父爱变得肮脏、庸俗。
二、关于家庭教育的探究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简称“家教”。在传统观念中,家庭教育一般是指监护人(即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而在现代观念中,家庭教育的含义则更加广泛,即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四种基本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而这与家庭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恰恰是相通的。通过家庭教育,我们应该学会学习,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去学习以及通过学习我们能得到什么。
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比如,父亲的宽广胸怀,让我们学会宽以待人,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母亲的温暖慈祥,让我们懂得家庭如甘甜的井泉,滋养我们茁壮成长;兄弟姐妹的活泼开朗,让我们体会到家庭生活的乐趣。我们生活在一个家庭里,要学会互相宽容、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正如一首歌中唱的:“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么,假如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献出一份爱,家庭将会变成幸福的天堂。
(三)家庭教育应该使每个孩子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当然,因为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以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譬如:有的家庭放任孩子的成长,对他们不加干预,这可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适应性,也有可能在孩子误入歧途时,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及时悔悟,而造成一生的遗憾;有的家庭过于限制孩子的成长,不允许他们和陌生人交朋友,不允许他们看电视,不允许他们吃零食,只允许他们努力学习,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它往往会造成孩子成人之后怯于和陌生人交往,没有行动能力,没有良好的交际圈。文章中,高老头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不恰当的。孩子不应该成为欲望无穷无尽的索取者,父亲也不应该成为自动提款机。家庭不单单是孩子物质生活的仓库,在家庭生活中,它更应该成为精神生活的宝塔。
(四)在家庭教育中,每个孩子都应学会生存
首先,家庭教育应使孩子学会关爱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应使孩子学会基本的生理卫生及营养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其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向孩子灌输基本的安全防护方法。比如在遇到抢劫时,是应该舍弃钱财,还是应该全力搏斗;在遇到小偷时,是应该巧妙地提醒他人,还是坐视不理。应使孩子学会珍视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关于父爱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落花生》 教学目标 文化关注
一、语文教学目标中现有的思想价值
《落花生》(以下简称《落》)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经典散文,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正确解读其文化意蕴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人教版小语教材对只有500余字的文本设置了如下学习任务:分角色朗读――说说课文讲了哪些主要内容;抄写第十自然段,说说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理解、体会和交流“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可是很有用”和“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通过学习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1]
四个目标,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分别从“读、说、悟、写”四方面入手,层次分明,有序推进。角色朗读在于通过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初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师生交流是对文章重点段落含义(第十自然段)的理解,这是承前启后的过渡;接下来便是让学生通过交流、感悟,谈谈身边的人和事,对照现实中存在的种种迹象,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最后一层是能力表达方面的练习,为提高学生以后在叙事抒情说理等方面的表达水平蓄电。人教版教学参考书[2]和北师大版教材《落》[3]也没有突破此约束,说明标准的教学设计已达到这个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问题在于,为何教学中学生反复质疑既定的教学目标呢?教师如何深刻把握文章深层意蕴,引导学生领悟经典的价值所在,更好地理解新教育的文化使命[4]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和要求呢?
二、语文教学目标可开掘的文化价值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5]这是我们科学设计语文教学、深挖文章主旨的理论依据。
许地山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作者以“落花生”为喻,从具体生活中寻找感悟,希冀子女成为对别人对祖国有用的人,这也是传统语文教学时的思想文化内涵所在。从课文来看,父与子的对话中隐藏着父亲启发孩子“说出花生的好处”,勉励孩子“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那么时展到了今天,《落》在教学中还有何时代意义可以挖掘呢?
(一)对“体面”理解的时代局限性。“体面”一词的三层意思 [6]指向的都是关于人在日常行为中的“外在”印象,和许地山要求子女做人的标准相异,若是执意寻求关联所在,则必是祖国在外寇蹂躏之下的“体面”,挽回民族的“体面”需要炎黄子孙为之奉献、牺牲。在“磨课”和实习听课中,每次在组织师生交流时都有大学学生和小学生提出“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的正确与否的疑问,这种疑问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亦有教学之后的真情流露。问卷调研表明,98.6%的同学倾向“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的价值追求,即否定“不讲体面,只讲有用”的“规定”,原因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已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既甘愿奉献又追求自身幸福才是这个时代的理想价值所在,即文本所蕴含的时代文化价值,亦则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理解。教学中若是忽视了学生的这一深层追求,则会出现“表里不一”的价值判断,那么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则会飘渺难测,遥不可及。可能导致由于教学目标认知偏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出现失误,甚至会使教学误入歧途。[7]只有正确处理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做到“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8]进而发挥语文教学在儿童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所肩负的文化使命价值。
(二)关于家教的文化合力。《落》的主旨明显表现在通过对父亲要求子女如何做人的理解上感受深沉的父爱,实际上还隐藏着关于“母爱”的问题。文章前二自然段写到了母子们一起从种花生到准备过收获节的事情。虽然只占三分之一的内容,但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生特别是由城市步入高校的师范生对母爱的伟大有了坚实的生活理解;认为母亲的身体力行和朴实勤劳、甘愿奉献的精神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另外,北师大版的小语教材将《落》与《拾穗》一起放在四年级上册第四组并冠名“收获”,意欲通过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目的十分明确。教学中,学生认为母亲带着孩子长期辛苦劳作,而品尝花生时父亲才到场,且只有一晚上的时间。母亲没有直接和孩子们谈论劳动价值的主旨,而是通过精心布局,把教育子女的机会留给了学识渊博的父亲,这是母亲关爱子女,只讲付出,不求“体面”的大爱。更是许地山家庭教育子女成功的文化艺术价值。
爱国主义是语文教育的永恒主题,其情感基石则是爱家爱故乡,这一目标显然不能离开对家庭教育文化的阅读理解。教学时只有引导学生读懂了父爱之后,才能让他们更加明白母爱的坚实伟大,进而体会爱祖国的具体文化内涵。教学交流和诸多研究信息告诉我们,家庭(家族)之爱只有形成文化合力,谐振时代要求,才能对孩子形成有效的正能量。学生自主地由感受理解父爱进而感慨母爱的看似童真的思想正是教师应该抓住的教学闪光点,应精心引导,让“火花”持续亮丽。这种由母爱而父爱而家庭、家族乃至社会之爱的文化关注毋庸置疑应成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之亮点。
(三)关注民俗文化的价值。收获节是一个关于庆祝丰收的节日,不同的地区表达习惯相异,然而相同的文化心理都是收获的美好喜悦。唐诗宋词就记录了诸多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屈原、李白、鲁迅、莫言等人在创作中均有对民俗文化的精心阐释。小语教材有许多民俗文化内容可以作为精神食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科学把握,依据学习主体兴趣和特长适时阐释,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且不可仅盯着书本,放过了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感悟和探索创新的好机会。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
三、教学环境的文化关注
(一)语文文化品牌成果的推广。新课改实施以来,“现代与经典”构筑的教育文化品牌引领了语文教改潮流,吸引广大教师、学者和专家的积极参与,推动了语文教改经验的广泛深入交流。通过实践以及学术牵引,构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还原了语文课堂应有的文化境地。“同课异构”、“经典诵读”、“儿童阅读”、“诗意语文”等理论与实践倍受关注。然而改革的红利仅受益于部分大中城市的示范学校,相当一部分学校望梅而不能止渴;至于农村学校仍处于边缘化或沙漠化中。因而推广语文教改文化品牌迫不及待。
(二)语文课程文化主体建构。教材和参考书的编写、及时修订应增加不同区域的一线特级教师的评价程序,并且把多元文化价值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因素,打破思想和艺术二维结构的课程目标考评惯例。依托科研平台,建立全国联动机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完成语文教学文化内容的深层研判和挖掘,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实情择优而用。
高校语文师资培养质量的实践技能评价虽丰富而有活力,然而评价主体的文化审视局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本教学前瞻的趋势。因而必须吸引大量不同层次的一线教师充实评价团队,一定程度上既能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课改理念,又能推进评价团体的学术和实践的深层交流,更好地调控职前培养阶段语文教改的运行轨迹,利于高校师资输出及时融入一线语文教师课程改革的先进行列。
研究表明,营造语文教学改革多元文化评价的优质环境势在必行。语文教学虽然受高考创新作文影响,但紧紧局限于写作模块训练的改革已是片面畸形的运作,不足是基于语文课堂的模块教学过程调控疏于散乱,比如深层次的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等不能完全摆脱高(中)考的隐形约束而深入落实新课改要求。小语教改的环境虽然相对中学较为宽松,但广大的一线教师资源共享的机会相对较少,因而及时改善乡村学校的现代化教学和研究条件尤其重要。
总之,教师应切实把握文化育人这一永恒主题,构建大语文教育观,整合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文化因素,科学设计目标。唯此,才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情感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完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9]的课程教学目标。语
参考文献
[1]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7、121-129.
[3]郑国民、马新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33.
[4]朱永新.新教育的文化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3(9):1-4.
[5][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6.